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38|回复: 0

关于F4现象的女性对话: "花样美男"开启花样年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2 19: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杨汤琛/龙 晴
来源: http://www.awmhe.com 

--------------------------------------------------------------------------------------------------------   
      此文中,F4仅为一种传媒形象,而不是《流星花园》中的人物形象。

  网上聚焦F4的评论可谓数不胜数,粗略一搜索,光有关的网站便逾百,其中不少评论文字为上至五、六十岁老妪,下到十几岁的花季少女所作,在描述这四位如日中天的当红小生时,"如花似玉""好养眼"、"养心"等一类被用来赞美窈窕淑女的词汇,竟被屡次用在F4身上。由此,笔者不禁联想到最近《中国青年报》所登载的几篇文章。载于该报的一篇名为《娱乐圈进入男色时代》的文章指出:"社会开始把漂亮的小白脸重新推上偶像的峰尖,这大概体现了社会上男女价值观日益平等的一种趋向--男色同女色一样可以被纯粹化表面化地品评一番,男色时代的背后,是蓬勃生长着的女性文化的日趋强悍。"对此论点进行反戈一击的便是该报同一版面的文章《"男色"被观赏是人性的退化》,文章声称:"花样美男"占据屏幕,使你再难以感知到男子汉形象的壮美,更难从艺术形象身上直接汲取到搏击人生的力量。其中作者就以嘲笑的口吻批评了男星的"露点":拍写真集。那么如F4一类的"花样美男"在大众媒体中的联袂登场与人气的直线上升,到底是反映了日趋强悍的女性文化?抑或是男性萎缩、人性倒退的一种表征?孰是孰非?

  勿庸置疑,F4等花样男子的粉墨登场,忽如一夜春风来,吹动了上千万的女性观众对于男性的审美热情。从他们身上,女性发现了习惯以为粗犷、坚硬、呆板貌似强大的男人们,原来也可以这样妩媚,这样楚楚可怜,这样如女人一样被揣摩欣赏;原来男人的美并非只有高仓健式的被一袭黑衣重重包裹住的硬朗;原来男人也有"我见尤怜"的娇媚,也能够并且需要在纯审美的立场建构自身被欣赏的姿态,更重要的是当代的女人们已独立强大到足够去欣赏和呵护这种美。笔者以为,此现象可以从两个向度去进行探究。一是作为"被看"者对象的以"花样美男"为典型代表的男性群体,他们在被看中如何展示了其本性中多元化的人性向度,承认并开始发掘其男性模式背后的丰富的人性内涵,实质是男人作为"人"的一大解放;一为作为"观看"者的女性群体,她们在观看中,不仅满足了其审美欲望,而且发展为独立的观看者,并由此发现和肯定了自身独立个体,从而获得了与男性群体进行对等观看的关系。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可以说,自古以来人们便对男女性别作了诸多的人为区分和概括,并形成了关于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的一系列的理念,衍生出一系列的二元对立关系:男人-女人,男性特征-女性特征,强-弱,理性-感性,独立-依赖,果断-优柔,才华-相貌,粗犷-细腻,统治-屈服等。于是我们便会看到有关男人的理想模式:勇敢无畏、强壮有力,粗犷简单的服饰和深刻广博的知识等。1976年,美国有关研究者经过对美国大众的广泛调查,发现美国人心目中理想的男性气质可概括如下:

  --不要有女人腔:避免所有女性化的行为和特征。
  --有很强的事业心:事业有成,有社会地位,有养家能力和责任心。
  --如一棵橡树一样坚强:具有力量、独立、让人信任。
  --极大的克制能力:没有暴力、侵略倾向,临事不胆怯。

  这一理想男性模式不仅成为女性心中的理想男人,而且被普遍男性加以广泛认可。由此可知,在公众眼里,理想男性气质实质是一种和所谓的女性气质相对立的纬度,如避免所有女性化的特征、行为;更强调其"父亲"式的保护力量和权力特征,如有养家能力,有社会地位,具有力量等。对这一男性神话的普遍认可,一方面源于传统的社会文化性别的差异性的规范,使得人们普遍认为理想男人从来便如此,而这一差异性规范却实质隐含了在男权中心话语社会中,男性自居于保护人地位的篡权阴谋;"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女子不能自处,必从男;阴不能独立,必从阳",男人与女人之间有如此多的差异和先天性不平衡,那么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人生来征服世界,女人生来取悦男人的性别分工,便理所当然了。另一方面,在男性神话言说中,女性所产生的居于被保护者地位、自我弱化的自卑意识,以及女性被社会性别身份所蒙蔽而失却了自我独立觉醒意识也相当重要地参与了神话的构建,因此女性往往无法拥有从独立的审美批判眼光出发来客观"观看"男性的能力。另外,在男性神话光辉之下,男性往往被此所蒙蔽,而有意无意忽略了自身作为人的多维向度、自动阉割人性中丰富感性温柔的本能情愫,而走向人性粗糙、平面、荒凉粗犷之境,也是巩固男性神话的重要原因。概而言之,粗犷、坚强,孔武有力的男性神话模式是男性权力欲望和男女性两者蒙蔽心态三种合力的共谋建构。

  在这一男性理想模型上,不仅凸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处于边缘化、被支配对象的不平等地位,而且它还极大地蒙蔽了男性作为人的许多本质性的特征,使得男人往往不能真正地正视自身需求和处境,而处于被遮蔽的生存状态。正如许多的西方女权主义者激烈抨击所谓女性气质的规范化,它使得女性常处于压抑和扭曲状态;实质上在男性气质的规范中,同样也规范和压抑了男性作为本质的"人"所具有的多元化的特性和潜能。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认为,人类有两个最基本的原始模型,即阿尼玛和阿尼母斯,前者指男性的女性特征,是男人无意识的补偿意识;阿尼母斯指女性特征,女人也有潜在的男性本质。在荣格看来,任何一个男人身上都有女性的一面,任何一个女人身上都有男性的一面,也是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异性的某些气质,荣格还认为只有将女性和男性两方面的特征都融合到一个有意识的人格中,人才能成为一个较完整的人,他们的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实现。因此,就如西蒙·波伏娃在分析"女人"的文化定义时所说的"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成的。",我们同样可以说"男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成的。",历史成就了关于"男人"一词的文化涵义,并具体体现为对男性本质进行塑造的文化想象秩序,男人往往只能成为女人仰慕崇拜的孔武有力的观看对象,而有意无意地屏蔽了其本质的多元纬度:如敏感、细腻、缺乏安全感、寻求慰藉和力量、希望自身外表更为漂亮动人等。男性中的异性气质往往被无情删除,而只留下一个强悍却空洞的"男性气质",男人本身也常被这一能指所迷惑,在不断追求诸如高仓健、好莱坞式硬汉的理想男人模式中,扭曲和异化了本性,成为男性自身话语下的牺牲品。而 "花样美男"的流行,一方面固然由于女性观看者的消费热情,一方面也离不开男性话语操纵下的传媒手段的推波助澜;以此可以表明,对推崇男色起主导作用的经营传媒的男性本身,也逐渐在发掘和肯定其悖于传统角色的其他特征和需求:"花样美男"式的漂亮外观,性感姿态,某些女性化的阴柔特征等。联系当今现实,男性美容业、服装业的蒸蒸日上;不少男性为了家庭稳定甘愿回归家庭成为"居家男"等现象的屡见不鲜等,这些均可表明,男人们不再依据男性神话进行自我伪装与自我遮蔽,他们更愿求诸本心本性来生活,依据人性的多重纬度自在发展。这可以说是男人作为"人"的一大解放,他终于从往昔高不胜寒的神话祭坛走向温暖丰富的人性世界;这也是社会理念进步的一种强有力的表征。

  同样作为"观看"者的女性,她们能如许张扬袒露地欣赏和热爱迥异于传统父亲式与硬汉型的别样男性,说明女性们已经根据自我审美需要而具备了独立审美意识,她们不再把男人当成依靠对象和强悍的保护者来仰望,而是具有能力来呵护和喜爱那些仅具有审美价值的花一样美丽和娇嫩的男性,由此说明,当今女性已经初具在社会独立生存的经济能力和依靠自我的自主精神,这大概体现了社会上男女价值观日益平等的一种趋向。

  因此,我们可以预言:F4式的"花样美男"不啻开启了我们社会人性多元化的花样年华!

  男性"花园"里的女性"杂草"
  龙 晴

  根据日本漫画故事改编的18集台湾青春偶像剧《流星花园》的出炉并迅速引起收视狂潮,是商业时代制造的又一个媒体神话。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这部众说纷纭的偶像剧,或许我们会从它那华丽时尚的包装、俊男靓女云集的狂欢化场面背后读出一些灰色的、沉重的内容。

  有评论认为,剧中女主角杉菜出身于平民阶层,但个性倔强,不畏权贵,不艳羡金钱,不向暴力低头,执着于真爱,并最终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打动和改造了目空一切的资产阶级大少爷,这鲜明地体现了新时代女性独特的风采,甚至可说是女性主义对男权意识的胜利!然而,事实真有如此令人乐观吗?

  在我看来,杉菜从普普通通、毫不起眼、备受F4欺辱的平民丫头一跃成为资产阶级阔少道明寺心仪的女友,饱受众人艳羡,这一反差巨大的变化正淋漓尽致地揭示出众多女性心中深藏着的"灰姑娘"情结。在女权运动深入开展、高呼女性要有主体性意识,要摆脱"物化"和"附庸"地位的今天,杉菜的广受青睐,对于女性主义者而言,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反讽。与其说《流》剧表现的是杉菜如何凭借个人魅力征服F4,不如说F4是如何凭借其资产阶级"自我"的诡计去征服男权意识并未彻底根除的女性,使她们对于"自我力量"的虚幻的想象得到满足从而彻底臣服。与其说《流》一剧的真正主角是杉菜,不如说是F4,因为在杉菜由"灰姑娘"变成"白雪公主"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正是出身豪门、英俊潇洒的F4。没有了王子,"灰姑娘"永远是"灰姑娘",是无法变成"白雪公主"的。F4在本片中具有着无可质疑的权威性地位,只不过他们的权威性地位并不是依靠"强制"、"威严"或者"暴力",这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因此他们改变了策略,选择了类似于葛兰西所说的"盟主权"的方式,即依靠"感染"、"魅力"去引人倾心服膺,甚至连杉菜,这个在刚出场时尚具有毫不妥协的坚强意志的平民女孩,也最终丧失了抗拒力,成为了F4的忠实盟友。F4的成功正表明当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薄弱以及主体性意识的欠缺。

  杉菜的形象让我们想起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笔下的简·爱,两者都是平民女子,都有着不惧权贵、自尊自爱的顽强性格,并且最后都与原来轻视自己的资产阶级男子相爱。乍一看,让人疑心这是《简·爱》的现代演绎,然而仔细琢磨,就会发现除了故事情节有相似之处外,两者的精神指向却是截然不同,不可同日而语的。首先,道明寺不是罗切斯特,后者是当时英国特定历史时代的一个典型产物,具有现实意义。而前者只不过是导演、编剧们投观众所好,凭空杜撰出来的理想化的人物;其次,杉菜也不是简·爱,简·爱自始至终痛恨虚伪、残酷,性格倔强,精神世界丰富,更难得的是她有着坚强的自立意识;而杉菜反抗的只是F4对待同学的傲慢与无理,潜意识中她对F4的身世其实也很有好感,比如道明寺初次到她家吃饭,她就暗自惊叹"有钱人的孩子就是不同"。这是她以后接受道明寺的深层原因。再次,简·爱顺应感情的自然发展,爱上了罗切斯特,成为他精神上的知音和情感上的伴侣;而杉菜和F4之间却缺乏有效的沟通,更勿论精神上有多少相通之处,F4们满嘴都是一些"你是只猪啊,你这个笨女人,对我好一点你会死吗"这样极为明显的男权话语,无学无术,缺乏同情心、社会责任感,是典型的个人主义者,如果杉菜真的如简·爱那样有着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很难想象她和道明寺之间会有多少情感共鸣。可见,《流》剧的导演感兴趣的仅仅是《简·爱》的外壳,而不是它的精神,不过是得其形似,作为一个商业卖点而已。

  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舒婷在《致橡树》里写道:"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明确地提出了新时代女性的形象和品格:与男性完全平等又要保持个人独立的"树的形象"。而在今天,女性主义蓬勃兴起的当代文化语境中,《流星花园》却标榜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杂草形象--杉菜,并被众多年轻女性奉为楷模。而剧中与此相对应的是作为花的形象--F4(F即flower的缩写)。这鲜明地标示出女性作为男性附庸的客体地位。剧中,杉菜最终走进了F4的生活圈子,意味着她仅有的一点反抗、坚韧的杂草精神也消失殆尽,被移植进花园的小草除了作为鲜花们的陪衬、点缀外,又还有什么其它意义呢?

  从《流》一剧所引发的叫好声和众多年轻女性如痴如醉的狂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女性"自我"意识以及"主体性"意识建构的艰巨性。诚如有论者所言:女权主义运动不是目的,也不可能成为社会理想的一种代替,应力求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中的特有作用,形成新的男性/女性关系,促进社会健康发展。而女性的这种"自我"意识和"主体性"意识正是新型男性/女性关系形成的关键。值得深思的是,由于女性主义的影响,西方近年来反性别歧视的儿童读物数量激增,儿童文学作品中"王子一统天下"的传统表现手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克里斯·霍尔等在《当代美国儿童文学概述》一文中指出:"考虑作者的性别,考虑书中女性角色的作用,这已成为学校选择阅读书目的一个标准。"相形之下,我国在这一方面所做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部主要面向青少年的偶像剧,《流》的负面影响实在不容忽视。年轻的女性们应该尝试着走出以富有、英俊、自我中心的男性为主体的花园,走向社会,以"树的形象"挺立在社会的坚实土壤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0 08:26 , Processed in 0.08749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