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65|回复: 2

溫州地名的历史印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6 21: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blog.66wz.com/?uid-16480-action-viewspace-itemid-303885

㈠,以司署、府衙、驿站、官学、书院、仓库等命名

    府前街,因位于温州府署之前而得名。
    县前头、县后巷,因地处永嘉县治前、后而得名。
    府学巷,因温州府儒学建于此巷口,故名。
    县学前、县学巷,因县学在此而得名,宋代起,永嘉儒学就设在县治东华盖山麓。
    国史巷,清代巷内设有国史馆,故名。
    书堂巷,因巷中有建于南宋时之永嘉书院而得名。
    东西公廨,此处原系府署的胥吏官舍,故名。
    仓前坦,因位于县预备粮仓之前而取名仓前。后仓毁圯,仅存仓址,故改名仓前坦。
    文书巷,因明代设有驿站传递文书,故名。

    ㈡,地名与军事的关系

    ⒈以城、门为通名。如大南门、小南门、朔门、来福门。。,
    ⒉以关、隘为通名。如苍南的分水关、泰顺的镇南关。
    ⒊以卫、所、司为通名。如苍南的金乡卫、瑞安的海卫所、乐清的后所、泰顺的司前。
    ⒋以寨为通名。如泽雅,是寨下的谐音。
    ⒌以营为通名
    兵营巷,相传清代巷中有驻军兵营。
    花木营巷,因清代有镇台衙门的马营在此而得名。
    四面营,因古时四面皆兵营而得名。
    下寅,昔时此地为郡城驻防营地,编为下营,后谐音演变为下寅。
    中府前,清镇标中军游击署驻此,故名。
    蛟翔巷,清代称教场巷,因城守营守备教场设此,故名,后谐音雅化为蛟翔巷。
    教场头,清雍正间有大教场在此巷南首,故名。
    马槽头,此巷南口是清镇台衙门养马的地方,多马槽,故名。
    军装局,此巷在清代是存放军用物品之处。
    ⒍以军事活动命名:如南麂的国姓澳,俗写国姓岙,明末郑成功曾驻此练兵。

    ㈢,地名反映当时的社会经济

  许多地名与古代社会经济活动密切联系,可以透视各种行业、各种市场。清末民初温州成了万商云集之地,从地名也可看出当时温州商业经济成长以及海纳百川的开放性。
    打篷巷,因从前该巷居民大多以编制舴艋船箬篷为业,故名。
    打绳巷,以巷内居民多为打绳手工业户而得名。
    打索巷,旧时此巷内居民多以篾索为业。
    打铁巷,清代以巷内开设一家打铁铺而得名。
    打银巷,据传此巷西端有一打银店铺,以手艺精巧而著称,故以巷名。
    飞鹏巷,是纸蓬巷的谐音。
    古炉巷,明称火炉巷,因巷中有制作泥灶之手工业户而得名。
    华里坦,相传旧时此巷内设有铸镬炉,故名镬炉坦,后谐音演化为华里坦。
    卷索巷,因昔时该巷居民多卷缆索为业,故名。
    卖糖巷,此巷自清代以来设有麦芽糖作坊,故名。
    皮坊巷,因明代多制皮作坊而得名。
    七枫巷,清名漆坊巷,因谐音演变为七枫巷。
    踏碓巷,相传古时巷内有一家为人舂米的作坊,俗称踏碓。
    汤园巷,明时巷内有一家汤圆店,以质优价廉著称,巷因而得名,后谐音写为汤园巷。
    瓦市巷,当时此巷是商贩聚集互市之处,赶集的人“聚则瓦合,散则瓦解”。
    行前街,民国时沿街开设许多商行,故名。
    油车巷,因巷内设有榨油工场——油车而得名。
    朱彭巷,该巷从前多养猪户,猪棚遍布,俗名猪棚巷,后谐音雅化为朱彭巷。
    永强,永嘉盐场简称永嘉场,永强是永嘉场的谐称。

    ㈣,地名与动植物有关

    ⒈与动物有关,如鸡鸣岭、蛇山、龟湖等。

   ⒉与植物、树木有关

    瓜棚下,因附近多瓜园,行人来往须从棚下穿过,故名。
    荷花路,据说此处三面临河,河中遍植荷花。
    花柳塘,南侧为河,东端为大池塘,里面遍种荷花,岸边间植杨柳,景色清丽,故称。
    九柏园头,据说巷内旧有一花园,内栽九株柏树,人称九柏园,巷因园而得名。
    里瑞巷,因附近多植李树,清俗称李树巷。后雅化为里瑞巷,里兆祥瑞,意在祈愿。
    双桂巷,相传巷内原有两株大桂花树,故名。
    松台山,因山坪多松而得名。
    株柏路,因此处多柏树而得名。

    ㈤,地名的历史避讳,如梁太祖开平二年(908)避梁太祖父朱诚讳,将乐成县改为乐清县。
 楼主| 发表于 2009-10-6 21: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名传统建筑

    地名往往以建筑为实体,铭记了一个地方、一个时代的特征。

    ㈠,以桥梁命名


    仓桥街,一百多年前此处是粮仓所在,并有河道四通,河道上有桥,故得名。
    柴桥巷,因该巷东头有桥称寨桥,清名寨桥头,民国时谐音改称柴桥头。
    高公桥,巷口有明代的高公桥一座,巷因桥而得名。
    河西桥,相传此处原有石桥一座,名河泄桥,后谐音为河西桥。
    卖麻桥路,因此处有卖麻桥而得名。
    水心路,因水心桥而得名。
    万里桥,始建于清朝中期,重建于1922 年,由地人集资造桥,竣工后取名万利桥,意为万事吉利,后谐音为万里桥。
    吴桥路,因路经吴桥。

    ㈡,以水井、水池、水塘、河湖命名

    横井巷,因有天宿井(俗称横井)坐落巷中而得名。
    双井巷,此巷有井两口,因而得名。
    甜井巷,清代巷中有一水井,水清味甘,故名。
    铁井栏,因街侧小弄内有铁栏古井一口而得名。
    桂井巷,相传清时巷内有九井一亭,称九井亭巷,因有人投井或悬亭梁自尽,遂传说巷中多鬼,称为鬼井巷,后谐音雅化称桂井巷。
    马鞍池路,以路南有马鞍池而得名。
    水窟头,因巷内有一大水窟。
    水门头,因位于旧城奉恩水门前头而得名。
    龙泉巷,据说巷中原有一清泉,水质澄澈,有如龙眼,故名。
    蝉河,原名玉蟾湖,相传宋代有道士白玉蟾曾居此,故名,清代简称为蟾湖,民国时谐音俗称为蝉河。

    ㈢,以花园命名

    花园巷,因东侧有县学的一个花园而得名。

    ㈣,以牌坊命名

    全坊巷,据传此巷旧时立有三个牌坊,因全是贞节牌坊,故名。
    扬名坊,因有方日升妻林氏之节烈牌坊而得名。
    吉士坊巷,因路口有为进士刘安定而立之吉士坊而得名。
    登选坊,因巷口原有明礼部主事曾氤(字朴庵)“登选”牌坊而得名。

    ㈤,以埠头命名

    渡船巷,因巷口有渡船埠头而得名。

  ㈥、以巷弄形状命名

    三角巷,因此巷走向呈三角形而得名。
    杨柳巷,因巷形似杨柳枝而得名。
    手肘头巷,该巷走向一段直一段弯,像手肘头,故名。
    大小墨斗,此巷原有一池,形似墨斗,巷如墨斗线,因而得名。
    中和巷,巷内原有一条弓形小河,取名弓河,以河名巷,称弓河巷,后谐音演变成中和巷。
    纱帽河,因巷内有一小河,中间广阔成正方形,两端狭长,有似古代官员戴的乌纱帽。

  ㈦、以方位来命名

  许多巷弄在起名时为了好找,还在巷弄名称前加上了东、西、南、北、前、后、中、大、小等方位词。
    隔岸路,因地处小南门河东岸(俗称隔岸)而得名。
    上岸街,因地处古城护城河上岸而得名。
    上下横街,因横贯“谷宅花园”而得名。
    城西街,因位于钱氏子城(内城)之西而得名。
    北鹿巷,因位于鹿城北侧而得名。
    后市巷,因位于闹市区后面而得名。
    园西巷,因位于中山公园西而得名。

    ㈧,其他

    高盈里,因处华盖山麓,地势较高,民间有“水漫城门齿,高盈满脚趾”之谚,清代名高盈头。
    华盖里,因依华盖山而得名。
    石板巷,因路面均由整齐的长石板铺成而得名。</SCRIPT.
 楼主| 发表于 2009-10-6 21: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名与宗教文化

宗教是一种重要的人类文化现象,宗教在历史和地理的时空中长存不灭。有关宗教的各种地名以及宗教建筑名,无疑与宗教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㈠,佛教文化与地名

  佛教建筑常见通名有:寺、庙、庵、院、塔。

    ⒈寺,东汉时为官署名,后以寺为佛教庙宇之名。
    嘉福寺巷,此巷昔为温州四大寺院之一的嘉福寺所在地,故名。
    岑山寺巷,此巷内原有一露头小山,名岑山,清末在此处建寺,巷以寺名。
    大雄寺巷,因该巷建有大云教寺,亦称大云寺,遂以为巷名,后谐音称大雄寺巷。
    ⒉庵,原指圆顶草屋,后多指尼姑所居之寺院。庵的规模比寺要小。温州城区还没有见到有以庵命名的地名。
    ⒊庙,古时指供祀先祖神位的屋舍,后把供祀佛的屋舍也叫庙。温州曾经有个地名叫大爷庙。
    ⒋塔,佛塔的简称。
    白塔巷,因巷内有百尚信胜寺(俗称白塔寮)而得名。
    永塔路,因路的东端有一座佛塔而得名,附近叫塔儿头。
    ⒌寮,温州方言是指用茅草搭盖的屋舍,后用来指僧尼居住的地方。
    施水寮,此巷东段原有一尼姑庵,庵名施水寮。佛教主张施舍,这是一座对行人施水的尼姑寮。
    ⒍堂,旧称庵堂,是尼姑居住的地方,也常用作通名。
    四营堂巷,巷中原建有“思永堂”,谐音演变为四营堂。
    土地堂巷,因巷中有土地堂,土地爷是孔子的门生子贡。

    ㈡,道教文化与地名

  道教建筑常见通名有:观、宫、堂、阁。

    ⒈观,本来是台观,即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大华丽的建筑物,后来被道教所衍用,成为道教修道奉祀的场所,如紫霄观。
    应道观巷,原称劝忠坊,因清代建有应道观,遂以名巷。应道观祀奉的是三清。

    ⒉宫,唐时是皇帝居所的专用名词,到唐玄宗时,视老子为先祖,因此道教供奉老子的场所也用宫字,之后,供奉其他神仙的地方也可叫宫,如保生宫、泰山宫巷。
    天妃宫巷,因巷内有天妃宫而得名。天妃官俗称娘娘宫,被认为是航海的保护神,同时也是生育神。
    新宫前,当地有两处天后宫,修建时间较晚的称新宫,该地有一巷直贯新宫之前,故名。天后原名林默,北宋福建一位朴素的村姑,据说她曾在海上多次救助遇难的船民。

    ⒊宫有时候也称殿,如七圣殿巷。

    三官殿巷,元大德年间建三元宫于此,俗称三官殿。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
    晏公殿巷,因巷口原有晏公殿而得名。
    童子殿巷,原称竹马坊,晚清以巷内有童子殿而改名。
    东岳殿巷,因巷内有东岳殿而得名。祀奉忠靖王温琼,民间称温元帅,平阳人。
    ⒋庙有时候也称殿,如东瓯王庙也称大殿。
    ⒌带仙字的地名,如八仙楼、曹仙巷。

    此外,如:
    放生池,佛教不主张杀生,人们常在释迦牟尼诞辰的“浴佛节”买一些动物到这里放生。
    河屿桥,是和尚桥的谐音。
    福昌巷,巷内原有一座福昌寺。
    举人坦,传说此巷中有空坦,曾为棺木权厝之所,故称鬼神坦,后谐音雅化为举人坦。
    木杓巷,相传此巷是用五行中之“木”字和北斗星之斗柄即“杓”而取名。
    石坦巷,因坊中设有社坛,俗称社坛巷,后谐音俗书为石坦巷。
    四顾桥,是师姑桥的谐音,相传元时有位尼姑含辛茹苦将一位弃婴抚养成人。
    坦前,因地处奉祀神农氏的先农坛之前,故名。坦前系由坛前谐音而来。
    西门天灯下,因旧时此巷悬有天灯即三官灯而得名。
    新园觉,因康熙三十九年(1700)新建圆觉庵而得,后谐音俗写为园觉。
    蝉街,唐时在松台山麓建净光禅寺,因街处禅寺之前,故名禅街,后谐音误写成蝉街。
    永宁巷,此巷旧有永宁殿。
    斋堂巷,因巷内原有斋堂一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7 22:13 , Processed in 0.07420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