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74|回复: 0

菲律宾华校学生学习汉语的几点“误区”刍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6 1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福建师范大学应用科技学院 汉语言文学(文秘方向)
120522005001 吴珠妹 指导教师:姜兴山(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文学博士)
来源:http://www.hwjyw.com/culture.shtml

     【摘要】自2003年起,福建师范大学承担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项目,选派汉语教学志愿者赴菲律宾开展汉语教学活动。“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的宗旨是:通过有一定汉语教学水平的中国公民,发扬奉献精神,走出国门,在世界有需要的地方承担汉语教学的任务,促进汉语和中国文化在国外的传播,加深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发展友谊、促进文化交流。作为一名赴菲汉语教学志愿者,主要任务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授给生活在菲律宾的孩子们。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运用第二语言中的对比分析方法,找出并分析菲律宾学生学习汉语的几点易入误区,从汉字、语音、词汇和文化等方面入手,归纳他们在汉语学习中的特点和难点,并从教学内容和技巧上提出一些化解难点、提高菲律宾学生学习汉语效率。

一、问题提出

汉语是菲律宾较多学生学习的第二语言。语言之间的差异对他们汉语学习会产生许多干扰,形成学习上的负迁移。学生说出的汉语往往是“洋腔洋调”,或是让中国人无法理解,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学习时容易把他们的母语和英语习惯套在汉语上,尤其是母语菲语,简单地把所学的词汇按照已掌握的语言顺序和思维方式排列成句子表达出来。如何避免这种负迁移所带来的影响,需要教师对比学生已掌握的语言和汉语之间的差异,在关键问题上进行剖析,引导学生走出学习误区。

二、菲律宾学生学习汉语普遍存在的几点误区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国际交往日益广泛,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汉语作为了解中国及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也不断提升,加快汉语走向世界已成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文化工程。据统计,外国人学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了3000万,有100多个国家2300多所大学开设汉语课,同时建立140多所孔子学院。而在菲律宾,自从2001年总统阿罗约宣布将华文纳入菲律宾各大专院校的选修课程,并将华语列入第二外语必修科目之后,华人社团出资办华校的热情空前高涨,连菲律宾的主流社会也掀起了学习华文的热潮。菲律宾有着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华校大都是从幼儿园、小学就开始了华文教学。无论从历史的眼光,还是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近年来,在菲华社会各界的努力扶持下,菲律宾的华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整体学习思路和具体学习方法上,菲律宾华校学生对于汉语的学习还是存在不少的认识上的误区,而这些误区的存在,对于他们学习外语显然是不利的。

(一) 把英语当成第一语言,即他们的母语,在学习时总是把汉语和英语做比较

菲律宾有很多种方言。据官方统计,菲律宾人民使用超过50种不同的语言,主要有他加禄语(也叫大家乐,Tagalog)、米沙鄢语(Visayan,也叫Cebuano)和邦板牙语(Pangasinan)等。但是现代菲律宾民族共同语只有一种,就是菲律宾语(Filipino)。它是一种以他加禄语为基础的语言,经过重命名和再整理后,被1987年的菲律宾宪法规定为国家语言和官方语言。方言虽多,但各地方言和他们的民族共同语间也能表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目前大多数菲律宾人都是双语或多语种交流。

另外,英语也是菲律宾的官方语言。“一般来说,使用英语的国家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以英语为母语,这样的国家被称为英语国家(如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第二种是以英语为外语,英语被作为外语用于对外事务、对外贸易和国际文化交流等场合(如中国、泰国和日本等);第三种是双语国家和地区,英语并不是当地居民的母语,但它具有重要地位,是行政、教育和商业等方面的官方正式语言(如新加坡、香港和斐济等)。”[1] 很显然,菲律宾应该属于第三种情况,即双语国家。近年来,菲律宾政府正大力倡导人民说自己的民族语,在电视、电台的新闻播报中都使用菲律宾语,另外的大部分节目和正式邀请函、会议日程表等场合也都使用菲律宾语。

据调查了解,大多数的菲律宾学生出生以后,首先学会的是菲律宾语,有的还是当地的方言,在进入学校以后,才开始学习英文。他们平时在家里,也通常是用菲律宾语与他们的菲佣和家长交流。“对于目前的大多数菲律宾华裔学生来说,出生后在自然环境中(大多数华裔子弟从小由菲佣照顾)学习和习得的语言即他们的强势语言,是菲律宾语‘大家乐’。”[2]华裔学生如此,纯菲律宾血统的学生就更是如此了。在本人所任教的五年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份学生的英文学得并不是很好,所掌握的词汇量也不多。

因此,在汉语的学习和教学中,如果仅就英语和汉语做比较尚有不足。 70年代末期以来,对外汉语教学在两种语言事实描写的对比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对比的大多为英、法、德、日、俄等使用人数较多的语言,鲜少见到对比菲语的著述。这可能是由于英汉的对比研究成果已经比较成熟和丰富,而英语在菲律宾又得到普遍使用的缘故。

(二) 把闽南话当成汉语总体,把简化字当成错字

由于某种历史原因,“闽南话”和“普通话”、“注音字母”和“汉语拼音”、“繁体字”和“简化字”之争在菲华社会中存在已久。时至今日,上述问题的认识在全菲所有华校中尚未形成共识,于是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导致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产生不少认识误区。由于菲律宾华人90%以上祖居地都在闽南地区,菲律宾社会、家庭都给予闽南话以充分的重视。很多学生都以为自己所说的闽南话就是中国话,而有的则将其等同于福建话(Fujianess)。本人也是福建人,家在南平地区,说的建欧语属于闽北方言,学生就曾对于本人不会说闽南话,即他们所学的、观念中的福建话或中国话十分困惑不解,甚至怀疑本人不是福建人。

同时,由于菲律宾华社长期使用繁体字这一特殊性,又引出学生们认识的另一误区,即把简化字当成错字,或认为学简化字无用的思想。

(三)缺乏欢快教学环节

在华校中,有不少菲律宾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觉得汉字难学,汉语难讲,教师的讲解深奥难懂,整个学习过程过于枯燥,因此也就丧失了学习兴趣。如果仅仅是把汉语当作语言知识来学,那么这些词汇、语法、句法确实显得比较枯燥。其实,如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把它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在一起,那么学习就会觉得轻松多了。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应被忽视的。例如,学习者对一本汉语小说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很想知道里面的内容。如果这个时候来学习汉语,那么进步就会快许多,因为学习者急于了解里面的内容,而里面的内容又是他所感兴趣的。在此方面,教师的责任重大,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要努力诱导出他们的学习动机。第二语言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好比演员和导演的关系。教师不妨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从他们的实际需要出发,来选择汉语知识教授的内容和方式。

在具体的方法上,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电脑卡通动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制作些直观形象的教学课件;也可以将教学内容谱写成歌曲进行教学,比如,本人在教《将来的计划》一课,曾把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改写为歌曲《两只老虎》的歌词:“长大以后,长大以后,我想当一个画家,当一个老师、工程师……”不仅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也是提高他们学说汉语,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辅助手段。此外,还可以采用奖励小卡片和积分排名等做法。

(四)误认汉语深奥难学

在外国人眼里,汉语尤其是汉字被当作困难和深奥莫测的同义词。“It looks like Chinese to me.”学生就常用此句英语来互相开玩笑。汉语的确是很难学,比如音调的问题,一样的拼音不同的单调就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字不同的意思,如:ma一声时读“妈”,四声时读“骂”,而“妈”和“骂”是两个完全不同意思的字。

但是,中文其实也没有那么神秘,学习语言就像学习其他任何事,只要掌握了它的特点并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取得效果的。我们都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就是同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地区都会有不同的方言, 不同的发音,有些地区只是音调不同,而有些地区则整个语言都没法让别的地区的人听的懂,比如闽南语、粤语等,所以在中国要通用一种语言:普通话。只要学会了普通话,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便可畅通无阻。

学习语言虽然是没有捷径的,但我们可以在兴趣和目标的指引下找到更轻松的学习语言的方法。不论学哪一种外语,最好都能融入这个国家的生活。很多海外华侨在国外呆那么多年还说不了流利的英语,就是因为他们还是待在华人圈里。学汉语也是如此,就有许多纯血统的外国人,如中国央视外籍主持人王渊源、茶博士爱华和她的哥哥爱中,可以用流利的汉语说相声的外国友人大山,以及今年在春节晚会上和韩红一起同台竞技的非洲小伙子郝歌,他们说的中国话字正腔圆,比许多中国人说得还好。

总之,以上所谈到的四个误区,普遍存在于目前的菲律宾华校学生的汉语学习当中。菲华教育界以及学习者自身对这些误区认识的模糊,导致许多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投入了大力气,却始终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在迎接全球学汉语的热潮中,反思一些菲律宾百年华教的现状和大部分华校学生的华语水平,力争避开上面的四大误区,无疑具有极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菲律宾学生学汉语中的特点和难点

针对菲律宾学生学习汉语的几点易入误区,本文从汉字、语音、词汇和文化等方面入手,归纳他们在汉语学习中的特点和难点,并从教学内容和技巧上提出一些化解难点、提高菲律宾学生学习汉语效率:

(一)汉字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汉字的教学任务是,以汉字形音义的构成特点和规律为教学内容,帮助学习者获得认读和书写汉字的技能。可以说,汉字教学是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掌握汉字就学不好汉语。从客观上看,“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3],它不像菲语那样可以直接拼读出来。菲语和英语都采用拉丁字母作为书写符号,两者在字母的发音方法上也大致相同。因此,菲律宾学生学习英语比学习汉语容易多了。虽然汉字特有的方块结构对拼音文字的线型结构无异于一种巨大的颠覆,但是如果能抓住汉字的特点,加强汉字教学的科学原则,由易到难,分层次向学生分析汉字,从笔画入手,再到部件和整字,口语课在前,汉字课在后,两条线分开,语和文都按自身的系统科学地进行教学,并且在不破坏各自系统的前提下,适当注意互相照顾、互相配合,如此,让学生们掌握汉字并不困难。因为,“构成菲语的基本元素即拉丁字母有20个,另外还有11个字母借用在外来语中(主要是英语和西班牙语)”[4],而汉字的基本笔画却只有5种,即横、竖、撇、点、折。在具体操作时,应特别注重部件的教学,因为汉字的总量虽然很大,部件的数量却很有限。在生字教学中,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着重写出汉字的各个部件,也常设计些让学生自己寻找划分各部件的小游戏,对化解和克服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畏难情绪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语音

汉语的音节由声、韵、调三部分组成。菲律宾的学生在字母的拼读上几乎没有什么太大障碍。例如 hua 这个音节,学生大都能一眼就直读出来,教师没有必要像教中国或日本、泰国的学生那样把其拼读成 h--u--a, hua.

他们在声母部分的难点主要是送气音和不送气音。菲律宾的学生在发音方面比较容易进入误区的声母有:“c j p h z”。本人对该校小学和中学全部学生进行了一次听音测验,其中出错率最高的是“河”字的声母“h”答错的学生一共有157个,约占总人数409人的38%,其中小学103人,中学54人。有趣的是,答错的答案几乎都为“k” ;其次是“在”的声母“z”,答错的学生有135个,其中小学98人,中学37人,答错的答案有“j”和“ch”。在经过与学生母语的对比之后,原来造成菲律宾学生对这些声母分辨不清的原因主要是受菲语中借用的西班牙字母的影响。西班牙字母“c”的发音同于汉语拼音的声母“k”,而字母“j”跟汉语拼音的“h”一样。如首都马尼拉有个住宅区叫“San Juan”,其中的“Juan”不读“倦”而读成“焕”。另外,菲律宾学生在声母“p”的发音上也掌握得不好,在训练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张薄纸放在面前,从观察纸的震动上分辨和练习“b”和“p”的区别。(详见附表)

在韵母方面,“菲语没有元音‘ü’,而且没有双元音,单词中的每个元音都必须单独读出音。”[4] 因此,元音“ü”和复韵母的发音学习应成为教学中的重点。在实践中,当练习“ü”时,可从“i”入手,只要保持发声部位不变的同时,把唇型拢圆就行了。复韵母是由两到三个元音组成的,发音时嘴型存在丰富的变化,在教学中,本人抓住菲律宾学生很活跃的特点,让他们模仿老师的口型,很大声、很夸张地进行练习。如在学习“ao”时,本人引导他们想象老虎吼叫的样子,然后要他们跟着我把嘴张得大发“a”音,再逐渐向中间拢圆发“o”音。在复韵母的训练中,要提醒学生不能断音,元音之间是自然而轻松的滑动,同时对一些教易混淆的音要进行对比练习,如ou—uo, iu—ui, ue—ie等。在具体教学上,还可以采用“绕口令”和“唱儿歌”等形式对学生加以训练。

在本人所任教的四个班的拼音教学中,学生的声母和韵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后,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平稳地过渡到接近汉语的发音水平。因此,学生的障碍其实主要是在声调上。因为菲语没有可资参照的声调系统,他们失去了认知发生最基本的对比依托。在四声调中,本人原本以为第三声又降又升不易把握,应成为教学难点对待,然而事实上,却正因为它本身的特殊性,令其很容易从其他三音中被分辩出来。在本人该校小学和中学全体学生进行的一次声调辩听测验中,出错率最高的是第一声的“天”和“高”,分别是241人和222人,其次是第二声的“流”和“白”,分别是195人和185人出错。而出错率最低的恰是第三声的“狗”和“好”,小学和中学各有1人答错“狗”字,该字的出错率最低,为0%。另外,第四声的“到”和“万”,出错的人数为109人和93人。(详见附表)

在声调的教学中,手势教学的方法十分管用,它直观明白,教师带着学生一起边比划边发音,甚至还可以全身跟着声调起伏摇摆,不仅是种放松,也是一种有趣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另外,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单字的声调教学固然重要,但若过于强调这个环节,实际的效果可能会背离初衷。所以,教师更应把单字声调放进整句中操练,多进行语流中的强化训练。

(三)词汇

“词汇能力的培养决不只是记忆生词的问题,应包括掌握词汇的语义、句法功能和搭配关系,还要掌握词汇的文化内涵和词汇在不同情景和功能中附加色彩的变化,培养具有在不同情景和功能中对词汇的限制和选择的能力,区别词汇之间语义差别的能力,猜测新词语语义的能力,掌握词语的聚合、组合规则的能力,特别是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别人和表达自己的词汇能力。”[5]菲律宾曾被西班牙和美国殖民统治过,由于两国都曾在菲律宾进行强行的语言文化教育,所以现代菲语中保留了大量的西班牙语和英语的词汇,尤其是英语的。这些借来的词汇在发音上大致一样,只在拼写上有所区别。如菲语的十二月december拼作 disyembre(早期的他家禄语是用不同的动物叫声来记录月份),echo拼作eko,意思不变。菲语此类词语非常多。

而中国和菲律宾交往的年代虽然较之上述两国更为久远,可是汉语被菲语借用的词汇却很少,只有少数的一些像“豆腐”、“烧包”、“白菜”一类生活类的词语至今仍在菲律宾社会广泛使用。汉语本身虽然也有外来词,但为数不多。在汉语词汇的学习中,其实很多合成词的意思都可以猜出来的。如“火山”(会喷火的山)、“管家”(管什么?管家)、站岗(站什么?站岗)。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从词素、词根入手。如教“鸡”和“鸡蛋”这两个词,教师必须得先教“鸡”,再教“鸡蛋”,并且解释“鸡蛋”是“鸡下的蛋”。以此类推,学生自己就能理解“鸭蛋”和“鹅蛋”的意思了。

此外,单音节词汇中有“白”“黄”“绿”等诸多有关颜色的词,它们不仅指代表一种颜色,而且每一个词都体现着一种文化内涵。“白”代表“纯洁”,也代表“死亡”;“黄”代表“富贵”,也代表“权势”;“绿”代表“生命”,也代表“青春”。这些词汇的特殊意义,教师在讲解中应该适当加以说明。

同时还应注意到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容易进入的一些学习误区,如词缀“老”的学习,本人在教《十二生肖》中提到“老鼠”和“老虎”,学生就问是不是也可以说“老狗”、“老猪”,而且还联想到“老师”中的“老”字。究其原因,这是学习汉语的菲律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汉语词汇构成规律所做的不正确归纳和推论而产生的一种偏误。还有一种易产生学习误区的情况,本人所用的教材课文后面的生词表中列出了英文译项,那本是为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意思,但英文并非菲律宾学生的母语,而且英汉词汇中除了部分名称实词外,很少有完全对等的词。所以学生对词汇的意义理解不是直接的,有时会造成学习上的困扰。比如,本人上学期所教的第九课中,出现的“气候”一词,英文注释为“weather”,但是牛津英汉字典上对“weather”的解释是天气,而天气和气候在汉语中是不一样的两个词。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也应注意比较课文生词表中英文意义是否与汉语意义一致,避免学生进入理解误区。

另外,汉语中的量词是菲语和英语里都没有的,在教学中也应当多加注意。

 (四)语法

陆丙甫先生在其提出“向心轨层理论”的文章(1987)中曾把菲语前身的他家禄语归纳为TDMVIL式,而把汉语归纳为TLIMVD式(动词V,方式状语M,工具状语I,处所状语L,时断状语D和时间状语T)。但是,时隔多年,现今的菲语并不完全符合这个语序。比如他当年列出的两个英汉对比的例子:“He worked hard with computers in the lab for ten months last year.”“他去年在实验室用计算机努力工作了十个月。”这句话用菲语可以这样说:“Nagtrabaho siya ng maigi sa laboratoryo ng computer ng sampung buwan noong nakalipas na taon.”当然也可以这样说:“Noong nakalipas na taon nagtrabaho siya ng maigi sa laboratoryo ng computer ng sampung buwan.”后一句把表示“去年”的时间状语提前了,但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在菲、汉语间和英语的语法对比分析后, 我们不难发现菲语和汉语具有以下几点不同于英语的相同之处:

1.名词无复数形变,如“一本书”是“isang aklat”,“两本书”是“dalawang aklat”

2.汉语系动词“是”和菲语中的“ay”在句子中都不一定必要。例如“你学校大吗?”“Malaki ba ang paaralan mo?”

3.汉语助词“的”和菲语中的“ng”用法类似,都可以表示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领属关系,如“孩子的钱”“pera ng bata”

4.第三人称在读音上无性别之分。菲律宾的学生在英语口语中经常讲错“he”和“she”,这是因为菲语中的第三人称都用“siya”来表示。

同时还具有以下比较明显的不同点:

1.与菲语相比,汉语无丰富的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更注重的是语义的联系和语境。例如“你是去马尼拉吗?”这个句子可理解为去过,菲语为:“Nakapunta ka na ba sa Maynila?”也可理解为将要去,菲语则为:“Pupunta ka na ba sa Maynila?”如果理解为现在去,那么前面的动词“去”的形式就应为“Pumupunta”


2.菲语有很多动词或形容词在前的句式,如“我爱你”为“Mahal kita”其中的 “mahal”表示“亲爱的”,“早上好”为“Magandang umaga”,还有“你知道吗?”则为“Alam mo ba?”

3.菲语句式灵活,如“她是漂亮的。”可以说“Siya ay magandang.”也可以说“Magandang siya”又如“它大吗?”可以说:“Ito ba ay malaki?”也可以说“Malaki ba ito?”

4.汉语和菲语中的第三人称在读音上都无性别之分,但汉语的写法不同,有性别之分,为“他”和“她”。

(五) 文化背景

“一个对外汉语教师,无论是在本国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还是在异国教授汉语,首先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其次才是一个教授汉语的行为。”[5]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义和语用的教学,作为语言交际能力一部分的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文化教学。“语义文化指语言的语义系统、主要是词汇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涵义,它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6]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而对外汉语教学绝非简单的音形指导或机械的意义对译,因为对于像中国这样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极大,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如果不学习有关汉语的文化内核及相关的中国习俗背景,就很难掌握汉语的精髓,更无法灵活而准确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在具体的教学中,文化的教学要紧密结合语言教学,着重揭示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因素,介绍文化背景知识。

中菲两国人民交流的历史十分悠久,但是由于中华文化特别是其最主要的儒家文化一直提倡“仁”说,早期的中国人来到菲律宾,带来了大量的农业技术和手工业技术,旅居菲律宾后又大都从事商业活动,对菲律宾的文化所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而西班牙和美国对菲律宾在文化上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历经两国的殖民统治之后,菲律宾教堂林立,人民的生活也明显地带有西方色彩。中华文化在菲律宾哪怕是华裔圈中的影响远不如其他两国,这点在菲律宾人对待“圣诞节”和“春节”的态度上一展无遗。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加强对文化对比,从而突出中华文化的特点,对语言的学习是很有意义的。对文化的不了解,也往往会给学习者带来误区。如本人班上有个学生在介绍自己家庭的作文中写道:“我家有爸爸、妈妈、弟弟和狗。”另有一个学生造句说:“我爷爷跑得像狗一样快。”这就是一种发生在菲律宾学生身上的一种很典型的中介文化行为,在他们的观念中,狗是家中的一分子,地位可能比菲佣还高。张占一说:“没有对比,就很难找出差异,自然也就无法发现直接影响焦急的文化因素。”[7]吕必松也指出,“这类文化因素往往是本族人习焉不察的,只有通过对比研究才能揭示出来。”[8]在教学中,如果能在语言学习中进行两国人民对颜色、对数字的一些不同观念的对比,对提高菲律宾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四、结语

对比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之一,人们常常通过对比的方法来确定一个事物的特点。“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吕叔湘先生很早就在理论上提出两种语言对比问题,并且亲自实践取得成绩。他认为把对比研究成果用之于语言教学,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9]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教外国学生,如果能懂得他的母语(或者他熟悉的媒介语),在教他汉语的时候,就能了解他的需要,提高教学效率。”[9]

在旅菲十月的教学实践中,本人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尽量站在一个菲律宾学生的位置上,积极寻找发掘他们在学习汉语中的易入误区,并及时将所思所得的成果反馈运用于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来,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文后注(本人教学背景简介):2006年5月,在历经为期半年的紧张业务培训及考核后,本人被分配到菲律宾美谷区的那牙嘉南中学的小学部任教。本人带了五年级的甲、乙两个班,共33位学生。其中,甲班华语程度较好,而乙班则因为插班生,转校生较多等缘故,程度比较低。另外,本人还帮一个本地老师带了三年级和四年级乙班的两个班的拼音教学。相对于马尼拉、宿务和碧瑶等大城市来说,像那牙市这样的外省地区小城市,新侨民较少,中华文化氛围也比较淡薄,再加上师资短缺、普通话和拼音的教学改革刚刚起步,因此在此地开展华语教学的难度和压力,相对来说,也相应增加不少。在本人所带的五年级两个班中,无一例外地都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孩子,其中纯华人血统的仅有一个,另有四个是具有部分华人血统的孩子。也就是说,纯菲律宾人血统的孩子占了绝大多数。当年3月10日,应本校校长的要求,本人给当地老师公开上了一堂示范课,受到好评。

参考文献:

[1] 侯维瑞.主编.《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73-78.

[2] 范启华、章石芳.《浅论菲律宾华语教学的特点》.于以同基金会出版.2005年版:108.

[3]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164.

[4] 李怡炳.编.《菲汉字典》.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1986年版:31.

[5] 袁新.《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1(2):131-132.

[6] 刘珣.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5/160

[7] 张占一.《语言教学与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年:57-59.

[8] 吕必松.《关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问题的思考》.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77.

[9] 赵永新.《汉外对比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32.

[10] 吕叔湘.《通过对比研究语法》.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179.

附表1:易进入误区的声母出错率表

附表2:声调出错率表 (表格无法复制过来,略)

The Mistake Areas of Philippines Students in Studying Chinese Language

Zhumei,Wu

(Chinese department,College of Vocation and Techinqu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fujian,350007)

【Abstract】The successful joint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 of Chinese Volunteer Teachers to the Philippines “by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and the Federation of Filipino-Chinese Chambers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Incorporation since 2003, has sent totally 225 volunteers to the Chinese school in Philippines in four times. As a volunteer Chinese teacher abroad,the main duty is teach Philippines Students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but to be a excellent language teacher, the qualification includs not only the various characters of a common teacher, such as the certain psychology and pedagogy knowledge, being good at the expression and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ing the class, but also the much linguistics knowledge, and the research skill of the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practice .

This text tries to find out and analyze the mistake areas of Philippines students in studying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analysis method of second language, remiting from the Chinese characters, pronounciation, vocabulary and cultural etc, so as to improve the methods of learning Chinese for the Philippines student.

【Key words】Philippines student; Study; Chineses; Mistake are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06:47 , Processed in 0.0639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