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51|回复: 0

传统图案-瑞兽图案概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4 10: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lotus-eater.net/

中国古代图案艺术的早期形态,首先要数神兽图案与一般动物图案了。在上古时代,「禽兽多而人少」(《庄子·盗拓》),「人与禽兽居」(《庄子·马蹄》)。人们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如其毛;未有丝麻,衣其羽皮。」(《礼记·礼运》)先民们虽然受着凶猛禽兽的威胁;但却又从它们身上求得食物和衣料。因而能给人们带来益处的禽兽,便被人们视为神灵之物,具备着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受到崇敬。这样,有关动物的神话,以及有关动物的图画和图案也随之而产生。到了农牧经济和农业经济时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依然离不开动物,它们仍然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崇拜。千百年来,中国社会中,不论是统治者还是平民百姓,人们常把美好愿望寄托于善良的动物之神,以祈求平安、吉祥、幸福。魏晋以后,由于佛教文化的传播,人们精神世界里除了自然神以外,又增添了人格神——佛,有些动物神因此被冷落,但随着佛教艺术的兴起及历代统治者的提倡,另一些神异动物却流传得更广。

  历代岩画、陶塑、陶瓷器、石刻、石雕、画像石、画像砖及其它工艺美术品,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动物图案艺术遗产。尤其值得珍视的,是那些经中华民族创造、发展、综合而逐渐演化成的理想化的瑞兽图案。它们被赋予吉祥的寓意,且被广泛地应用于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领域,至今仍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龙、凤和麒麟。

  中国传统瑞兽图案种类繁多。形象独特,艺术手法高超。这些富有深邃文化内涵的瑞兽图案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非凡的艺术才能和创造精神。它以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艺术形象,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

   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物和动物

   文化艺术起源于生产和生活。工具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在中国古代草原游牧文化地区,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时代岩画点,〔一〕画面上多为动物题材(图一~图二)。

图一
图二
  它们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古代游牧文化地区先民的生活状况:他们以原始狩猎经济为主,注意的是动物,敬畏的是动物,力求驾驭的也是动物,动物与人休戚相关。牛、羊、虎、鹿等动物与自然状貌,以及人类与它们格斗的场面,很自然地描绘在岩画之中,我们今天能据之想像史前人类恢宏的生活情景,并观赏到远古动物的形象。原始社会时期,狩猎民族的装饰艺术以动物纹样为主。植物纹样极少出现。这印证了原始艺术研究者对狩猎民族美术特征的论断。
  〔二〕在中国中原地区,先民逐渐从原始狩猎经济向原始农业经济过渡之后,动物依然是人们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之一。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由原始时代进入文明史。在制陶工艺中,人的艺术才能得到充分显露。其中,动物形陶器与陶塑的设计和制作,表明了先民的塑造技术已达到较成熟的阶段,其造型设计开创了中国工艺设计的历程。在一些著名的彩陶器纹饰和玉雕作品中,出现了类龙形象及几种鸟形、兽形图案,此实为龙凤形象的前身(图三~图四)。这都说明原始人类生活与动物密切相关,人类对动物产生了既畏惧又崇拜的意识。
图三
图四

   商周青铜器兽面纹与祭祀
   奴隶制社会的商周时代,奴隶们创造了灿烂的青铜器工艺,在中国艺术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青铜器主要用于宗教祭祀活动,成为贵族奴隶主、权势和地位的象征。青铜器工艺的造型和装饰,是在新石器时代陶器工艺和造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各种动物的形象和神异的兽面纹装饰,显示了卓越的审美能力和高超的技术水平。
  关于兽面纹的由来,历来解说不一。其中的饕餮纹一词,见于《吕氏春秋》:「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言及其身,以言极也。」宋人根据这一记载,定名为饕殄纹,以后历代沿用。近代学界对这一定义提出质疑:饕餮应用于青铜器装饰中,似乎与《吕氏春秋》的这一记载并无直接的联系。饕餮纹与夔龙、夔凤纹等均为想像中之奇异动物,应由自然界中之牛、羊、虎和爬虫等动物形象演化而来,目前学界一般统称为兽面纹。兽面纹的产生可能与原始社会狩猎经济的动物崇拜、祖先崇拜和远古图腾崇拜等因素有关。这些怪异形象大概作为象征符号,指示某种超越世间的权威神力。「这种纹样对被统治者、异氏族、部落是恐怖、威吓的象征,而对统治者、本氏族则具有保护的神力。〔三〕兽面纹呈现一种凝聚而静止的神秘美感,它包含的深沉、原始的宗教性观念内涵,难以用语言概括,也难以为今人理解(图五~图六)。
图五
图六

   强烈的运动感——中国传统图案的审美特征
   中国动物图案,重视结构形式的生命感和律动感,不追求自然形体的逼真摹写,力图通过动物的跃动瞬间及内在结构来表现动物的旺盛生命力。这种审美特征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反映出当时社会思想的剧烈变化。如中山国墓葬出土的战国青铜翼兽,就是一件划时代的作品(图七)
图七
   翼兽形象介于龙,虎之间,昂首展翅,有腾飞之态;兽全身用银线错成卷云纹,图案精细简炼;造型气势轩昂,动感很强,为汉及南朝陵墓翼兽之先声。再如汉代金错筒器上的山云鸟兽纹图案,想像力丰富,突破了现实中的空间和比例的关系:在山峦之间,各种动物或奔腾跳跃,或展翅飞翔,展现了动物世界的魅力(图八~图九)。如果说商周青铜器及兽面纹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凝聚而静止的美感,那么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的动物图案则具有一种激昂跳跃的动感,表现出动物旺盛的生命力和雄浑气势(图一○~图一一)。这种飞动跳跃,富有节奏旋律的艺术形式一直影响着后代的图案艺术。后代的图案装饰无论是动物、人物、花草纹样,无一不是着力表现对象活跃的生命感。这种审美特征在南朝、唐陵墓石兽中表现得特别突出。

图八
图九
图九
图一一

  「四灵」之简说
  「四灵」是中国人对动物的最古老的分类。人们根据动物的飞、走、行、游,羽、毛、鳞、虫和天、地、水、土等性状特征及活动范围,将它们分成鸟、兽、虫、鱼四大类别,每类找一个代表,于是产生「四灵」(图一二)。四灵的形成又与古代天文学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殷代前后,古人把春天黄昏前后南方的若干星辰想像为一只鸟形。如此类推,东方为一只龙形,西方为一只虎形,北方为龟蛇形象。二十八宿体系形成后,每七宿组成上述一种动物图案,称之为「四象」(图一三)。到了春秋战国,五方配五色的说法流行,「四象」也就标上了颜色,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到汉代,又与当时流行的「五行」〔四〕、「五帝」〔五〕相配属,「四灵」由天象的表号,进而成为天上四方的神灵,「四灵」之说正式形成(图一四,十五,十六,十七)。
图一二
图一三
图一四
图十五
图十六
图十七
  又由于汉代谶讳之风盛行,道教兴起,对黄老学派的信仰,人们进一步把动物神化,「四灵」又成为一种祥瑞的象征,汉代人相信它们能保护人的凶吉祸福。铜镜中常有这样的句子:「左龙右虎辟不祥」;「左龙右虎主四彭(旁)」,「上有龙虎四时宜,常保二亲宜酒食,君宜官秩家大富,乐为央,宜牛羊。」除铜镜上常有这四种动物形象外,在汉瓦当、画像石,墓室壁画、帛、画、印章上也经常见到,它们一般按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排列,有时也只应用其中一个。
  「青龙」指青色的龙,青色即苍色,所以又称苍龙(图一八)。
图一八
  东方是青色,占东方的龙故称「青龙」。《礼记·典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白虎」汉代人把虎看作百兽之王,相传当一只虎满五百岁时,它的毛色才会变白。所以白虎就成了神物(图一九),唯有帝具备「德政」时它才会出现。白色代表西方,所以白虎为西方之神。「朱雀」汉代人又称为「朱鸟」。朱雀与朱鸟就是「凤凰」。凤凰为南方赤色的代表,它的别名还有玄鸟、青鸟,见到它则大吉大利,天下安宁,子孙盛昌。所以古人把凤凰当作一种吉祥的鸟〔六〕(图二○)。凤凰同龙一样,是中国人想像中的动物,传说和故事颇多,凤的形态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而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凤的原形,学界说法不一,如乌鸦说、孔雀说、图腾说,还有认为是风变来的……等等。「玄武」关于它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其一,玄武就是龟,龟有甲,是武器,「玄武」之「武」由此而来。「玄」则指黑色。玄武即此方的神灵。其二,认为玄武是龟和蛇的合体。古人崇敬蛇,原因可能是古代龙和蛇不分。敬龟是因为龟乃长寿动物,传说中的神龟寿命长达几千年至一万年。古人认为龟具有先知先觉的本领,用龟甲来占卜,商周时代人们还把文字刻在龟甲上(图二一)。
图十九
图二○
图二一
  龟的形象后来常用于碑(图二二),明清时期,龟演变为龙子之一——霸下,玄武纹亦很少再出现(图二三,二四)。
图二二
图二三
图二四

  麒麟与民俗文化
  麒麟在古代「五灵」〔七〕说中为「兽类之长」,为一种想像的神奇动物。在汉代,麒麟形态象鹿(图二五~二六),后来逐渐演变为神兽:「麒,仁兽也,糜身、牛尾、一角、,牝麒也。」「状如麇,一角,戴肉,设武备而不为害,所以为仁也。」(《说文》)到魏晋南北朝,麒麟开始作为帝陵镇墓石兽。
图二五
图二六
  到宋代,麒麟演变为有鳞片的龙形动物,元明清及近代基本保护这种形态(图二七)。
图二七
  有关麒麟的传说甚多,传说孔子修《春秋》时,听说有人在鲁国西郊猎获了一只麒麟。麒麟的出现,本应「仁者之君」、「天下太平」的,春秋纷乱,麟出不时。孔子为此而叹曰:「吾道穷矣!」就此中止了《春秋》的编写,所以后世又称《春秋》为「麟经」。在孔子诞生时,还传说天降玉书在孔子故里:「夫子之生夕,有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十六国前秦王嘉著《拾遗记》)在春秋《诗经》中还以「麟之趾」来歌颂文王及其家族。故后来以「麟趾」喻子孙多贤,结婚写「麟趾呈祥」以为祝颂,生子则曰「育麟有庆」。汉代还在未央宫造有麒麟阁,将功臣像画在阁上,以表示最高功荣。故知视麒麟为瑞兽,由来久矣(图二八)。
  在民间艺术中,将有关麒麟的故事,融进了佛教故事中的「化生儿」等内容,把「麟吐玉书」、「莲花童子」、「连生贵子」等内容,合成了「麒麟送子图」。它的完整形式是:童子身着命服(官服),骑乘麒麟,麒麟角上挂玉书,童子手中捧着莲花和笙,由送子之神护送(其中「笙」谐音「生」,以示生育之意)。〔八〕「麒麟送子图」的含义是,祈求众多聪慧仁厚的子女出世;祝愿子女吉祥健康成长。这习俗直到今天仍在民间流行(图二九,图三十,图三一)。
图二八
图二九
图三十
图三一

  古代动物雕刻艺术馆——陵墓石雕
  中国古代动物雕刻艺术成就较为集中地反映于历代陵墓石雕瑞兽作品中。保存到现在的历代作品为数众多。为我们探求石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陵墓雕刻的初兴,可追溯到秦或更早的年代。西汉霍去病墓的大型动物石雕,为西汉时期的代表作。它突破了陵墓雕刻的格式局限,表现雄健浑朴的风格,艺术手法有高度的概括性。东汉武氏祠石狮一对,为我国陵墓石狮造型的最早作品,形态逼真,鬣毛清晰可见(图三二)。
图三二
  南朝陵墓石雕以江苏南京、丹阳、句容等地的帝王陵墓石雕尤为杰出。南朝帝陵前石兽为天禄、麒麟,无鬣毛,造型俊俏优美,突出两腮长毛,奋张和鳍。永定陵麒麟,造型粗壮刚健而富力量感,目张口,昂首挺胸,趾爪作攫物状,毛须、双翼不仅迎风飘举,且虬屈旋转,蓄力而有柔之质(图三三)。南朝王侯陵前多为无角辟邪,肩部均有双翼,多做张口吐舌状,鬣毛不作细部刻划。其造型可能是承袭东汉武氏祠石狮,不拘泥于对象的生理结构和凶猛野性,而夸张它粗状浑厚的形体,劲坚实的筋肉和雄视周围的气概,追求单纯洗炼的整体感和生动有力的外轮廓形体,又注重准确精致的细部刻划(图三四)。
图三三
图三四

  陵墓石雕瑞兽发展到唐代,雄豪壮伟达其极,充分体现了唐王朝的强大和繁荣。其保存的石兽作品集中在陕西关中一带的十八座陵墓,简称「关中十八陵」。唐代陵墓石刻是按照一定礼仪形制建立的,其中的动物瑞兽题材众多,有天禄、翼马、獬豸、犀、羊、虎、狮、驼鸟等。其形象壮丽雄健,蕴藏神采,宏大浑厚,肌腱健硕有力,将块体结构的强化与线的律动感巧妙地结合,成功地表现了神兽的高大雄伟与内在的生命力(图三五,三六,三七)。
图三五
图三六
图三七
  宋陵石雕继承唐代遗风,并逐渐转向精细刻划(图三八)。立狮造型在唐代只偶尔一见,而宋代则为必设之石兽。唐代翼马已为象和角端所代替,驼鸟为瑞禽石屏所代替。各种动物雕刻精细,形象优美,艺术手法以写实为主。而在写实中又注意夸张取舍,以求静中有动,寓动于静,神形兼备的艺术效果。明清两代陵墓石雕继承宋代成就,更进一步趋向装饰性雕饰。其间明孝陵、十三陵石兽雕刻中也不失为优秀的作品,但气魄已不如前朝,陵墓石雕艺术亦走向尾声(图三九~四○)。
图三八
图三九
图四○
  民间美术中的狮虎图案
  狮子本不是中国土生的动物。相传到东汉,西域琉勒国才送来第一头狮子。古人以狮子为「百兽之王」,可镇百兽,能辟邪护法。传说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从此狮子被逐渐神化,成为佛法威力的象征,狮子还常成为菩萨的坐骑(图四一)。
图四一
  由东汉武氏祠石狮开始,历代帝王陵墓石兽中均有狮子形象。狮子造型还广泛用于建筑、家具、器物的装饰上,古代建筑中常在门前设置石狮镇宅,以示威严,为财富、权力的象征(图四二~四三)。狮子这个外来动物形象,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很快扎下了根,受到百姓的喜爱,广泛应用在各种装饰图案中,并赋予吉祥寓意,如「太师少师」、「狮子滚绣球」、「连登太师」、「事事平安」(「狮」与「师」、「事」谐音)等等(图四四~四五)。
图四二
图四三
图四四
图四五
  狮子舞从东汉流传至今,仍是中国民间舞蹈代表性节目之一,舞蹈中的「狮子」形象惹人喜爱,其动作技艺令人惊叹。狮子形象被吸纳于中国文化中,即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曲型艺术形象而流传于世(图四六),而中国狮子与「洋狮子」的形象早已大相径庭了(图四七、四八)。
图四六
图四七
图四八

  虎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动物,在百兽之中,人们把虎誉为「山中之王」。千百年来。人们从畏忌到敬爱再奉之为神,认为它具有祛邪辟鬼的神力(图四九)。据《周礼」记载,当时已有在大门上画猛虎作守门的习俗。古人又多雕石虎以镇宅、镇墓(图五○),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春节期间贴的门神和窗花多有虎的形象。自古以来,称英勇善战的将军为「虎将」,少年勇士为「虎子」;武官坐椅常披上虎皮,房中常悬中堂虎画,虎符象征兵权,兵士用的质牌常画有虎的图案;民间形容娃娃壮健,称为「虎娃」、「虎妞」。以虎为题材的器物、工艺品很多(图五一,五二,五三)。
图四九
图五○
图五一
图五二
  端午节悬艾虎的历史已有两千年以上(艾叶为一种具有除虫治病的药用植物,艾虎即由艾叶演变而成)。传说道教张天师善除妖魔,于每年五月五日骑艾虎出游,为人间除妖灭病。因而艾虎成了给人安全感的象征物。五月五日这一天,人们广泛制作艾虎以保平安。这一习俗后来还演化为给娃娃穿虎头鞋、戴虎头帽(图五四)、睡虎头枕、围虎形围涎和五毒肚兜,娃娃手里抱着的玩具也是布老虎……,完全是一个虎的世界,虎成了儿童的保护神。
图五三
图五四
图五五

图五六
图五七
图五八
图五九
  千古龙蛇之迷
  龙是中国人营构的理想化动物形象,龙所展示的独特形态,表达了中华民族特殊的审美观和创造性。有关龙的起源,众说纷纭,研究著述甚多,归纳起来,较有影响的大致有以下几种:龙的原形是蛇、是鳄、是鱼、是猪、是马、是闪电、是远古图腾的产物,还有认为是中国原始农业中广泛使用的「物候历法」说法……等等。我们认为,龙的起源不太可能归结于某一种具体的动物原形或自然形态。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崇尚自由的创造而不拘囿于具体的事和物。至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中的龙形,与后来封建社会时期的龙形,两者之间似乎没有多少联系。龙同凤、饕餮、麒麟、天禄、辟邪等神异动物一样,都是人为营构的理想化动物形象。
  龙的最初形象出现在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时期,大约从周代开始,龙形的主要部分才确定下来,但龙的整体形象仍未确肯定,以至于名目繁多。到了汉代,龙又逐渐与皇权联系在一起,元明以后更有甚之;在民间,有龙生九子之说(图六○,六一,六二,六三)。
图六○
图六一
图六二
图六三
  由于艺人们的发挥创造,大量的动物外形都不同程度的龙形化了(图六四),  
图六四
   龙的图案广泛应用在装饰艺术领域之中。在中国民间节日里,舞龙、「龙舟竞渡」成为重要的游艺活动。到了近代,龙甚至成为世界华人心目中的共同感情维系和象征。龙文化成为人类文化史的十分有趣的研究课题,「千古龙蛇」之谜仍将继续存在。
  除以上几种主要瑞兽之外,具有吉祥喻意的瑞兽还有许多,特辑录简说如下,以备考究:〔辟邪〕汉代以前又称翼兽。汉代与南朝陵墓前多置辟邪石雕。为古代传说中之瑞兽,形象似狮而带双翼,古代军旗、盾牌常用辟邪图案。在民间美术中,辟邪的造型常用于房屋建筑装饰,以避邪除灾(图六五)。〔天禄〕瑞兽之一(图六六)。一说:「
图六五
图六六
帝王陵前多为麒麟,并麒麟中双角者为『天禄』。」又《汉书·西域传》:「瑞兽符拔,似鹿,长尾,一角者为天鹿(天禄),双角者为辟邪。」南朝帝王陵前有麒麟、天禄、辟邪等,唐代帝陵前多为天禄。〔角端〕《宋书、符端志》下篇:角端者,日行万八千里,又晓四夷之语,明君圣主在位,明达方外幽远之事,则奉书而至。形象为狮身。独角、长尾、四爪、上唇特长(有的前伸,有的上卷),宋陵石雕有此形象。有的古籍称为「端端」,形象既不类狮,又不像虎,而为类似犀牛的有翼神兽(图六七)。〔天马〕本为汉代对西域良马的称呼,后即有带翼之马形(图六八)作品。
图六七
图六八
  唐代亦称翼马,为最高统治者权威的象征,以示尊贵和祥瑞之意。唐建陵、乾陵翼马造象尤为杰出,造型与真实马形接近,双翼图案极富于装饰性。又《山海经,北次三经》载:「马成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神羊〕瑞兽之一。在吉祥图案中有:「三羊开泰」、「五羊开泰」等。羊自古以来即为吉祥的象征(图六九),「吉祥」之
图六九
  「祥」即由「羊」之转化而成,帝王陵前多有置神羊。广州市别名羊城,传说周夷王时,有五个仙人骑着口衔禾穗的五只羊降落楚庭(广州别名),把禾穗赠给州人,祝州人永无饥荒,仙人即隐去,羊化为五石。后在广州五仙观,曾塑有五仙五羊像,作谷神奉祀(图七○)。此外还有其它许多瑞兽,如佛教艺术中的白象、鹿、九尾狐,民间神话中的玉兔;吉祥图案中的蝙蝠、仙鹤及十二生肖瑞兽等等(图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

图七○
图七一
图七二

图七三
图七四
图七五
  
结语

  富有吉祥喻意和深厚文化内涵的中国瑞兽图案,不但给我国古代装饰艺术增添了迷人的光彩,而且流传至今,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它们的艺术形象,今天仍然在广大农村、城镇被塑造和应用……。瑞兽图案已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部分,毫无疑问,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焕发出新的活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3-28 23:46 , Processed in 0.12233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