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20|回复: 6

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 19: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news.koolearn.com/20141020/1031146.html

古诗词赏析题在各地中考试题中已出现多年,许多中考生得分不太理想。原因是不少考生不了解古诗词赏析题的特点,没有掌握有关解题技巧,尤其是解答主观题找不到思路。新东方在线中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5中考语文备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汇总》,供大家参考。

                                2015中考语文备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汇总
序号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查看详情
1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点击查看
22015中考语文备考:古诗歌鉴赏答题步骤点击查看
3品味诗歌语言的答题策略点击查看
42015中考语文备考:古诗歌情感的把握点击查看
52015中考语文备考:古诗中的虚实结合点击查看
62015中考语文备考:古诗词思想感情分析点击查看
 楼主| 发表于 2016-1-2 20: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

近年来,诗词赏析题已成为许多省市中考语文出题的最爱。做这类试题,考生除了真正熟练掌握诗歌的内涵之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现把赏析古诗词的一般方法归纳总结如下:

  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

  这些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如: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伟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王维诗含蓄生动,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柳永词缠绵悱恻,苏轼词雄健豪放,李清照词婉约凄切,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二、掌握几类常用的赏析术语

  1、常见的意境: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2、常见的表现技巧: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

  (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需要强调的是,用以上这些术语赏析诗词时,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结合相关诗句,有的放矢地进行赏析。

  三、积累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

  1、写景诗:写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衬托的写法描绘山川美景,抒写热爱祖国河山之情,或抒闲适情调,表达自己的高洁品格。

  2、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

  3、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颂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

  4、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宝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涵。

  5、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东晋的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

  6、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这类诗成就最高明的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

  四、掌握常用的典故和惯用意象

  古诗常用典故,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效果。平时接触过后和常识的一定要尽可能多掌握。如“武陵人”、“烂柯人”、“廉颇老矣”等。古诗中的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别诗中常用“柳”、“月”等意象,抒愁写恨的常用“流水”、“春雨”等意象,表达思念的常用“雁”、“红豆”等,表现志节的常用“竹”、“兰”,“梅”、“菊”等。

 楼主| 发表于 2016-1-2 20: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歌鉴赏答题步骤

古诗词赏析题在各地中考试题中已出现多年,但笔者参加了几年本地中考阅卷工作,在古诗词赏析题的判卷过程中,发现考生得分不太理想。原因是不少考生不了解古诗词赏析题的特点,没有掌握有关解题技巧,尤其是解答主观题找不到思路。其实,这类题有很多规律可循,赏析古诗词一般要从字词句、层次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技巧、感情抒发、意境创设、艺术风格等方面入手,有时还要结合写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分析。

  首先要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诗按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表达形式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按题材可分为写景(山水)诗、民生诗、边塞诗、咏史诗、送别诗、羁旅诗、咏物诗、闺怨诗等。词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其次要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常见的有写景诗的寄情山水、民生诗的忧国忧民、边塞诗的奋勇报国、咏史诗的吊古伤今、送别情的思念劝勉、羁旅诗的绵绵乡愁、闺怨诗的思远怀人等。如:《春望》抒发了杜甫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己亥杂诗》表达了龚自珍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积极思考,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名家名篇的思想内容,明确诗词体现的思想感情,做到整体把握全篇。

  第三要把握诗歌塑造的形象(意象)。鉴赏重点在于把握诗中的意象,进而领悟诗歌的意境。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交融,从而表现出的一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诗人创造意境,常用“寓情于景”和“即景生情”的方式,读者领悟诗歌意境也应从景、情两方面去探寻与体味。诗人把抽象的情感寄寓于具体可感的事物之中,这个事物即作者在诗歌中塑造的形象——意象。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中的“鹤”这一形象矫健凌厉、顽强奋发、积极向上,具有象征意义,是诗人自身意志的化身。诗人选取在万里晴空之上一鹤排云冲天这一景象,再加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一高远的情怀,使得画意与诗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为我们创造了一种虚实相生、超越时空的景象,使得诗歌的境界开阔疏朗,诗人的情感乐观昂扬,诗歌的格调清峻爽朗。

      第四要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中常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他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比喻为使形象更生动,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为把事物人格化,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借代为使表达含蓄,如“应是绿肥红瘦”;夸张为了强调和突出,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古典诗歌中还常常运用到铺陈、象征等手法。描写方式则有:细节描写,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动静结合,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虚实结合,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如“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借景抒情,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寓情于景,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情景交融,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等等。有时还运用其他技巧:反衬或“以静衬动”“以动衬静”,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托物言志,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联想想象,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还有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等。

  第五仔细分析诗歌的语言,注意炼字、炼词。王安石称诗歌之语言为“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和其他文体用语不同,尤其讲究炼字。经典的例子就是“僧敲月下门”,作者“推”“敲”难定,最后请韩愈定为“敲字佳”。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中认为:“就这首诗看,敲的该是李凝幽居的门,这个僧可能是作者自指,因作者出家为僧,法名无本。那他在晚上去找李凝,应该敲门,才和幽居相应。从音节上说,‘敲’字也较为响亮。”还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也有炼字故事,体现出非常好的表达效果:第一,“绿”比其他的字色彩鲜明。读到此,能为我们唤起一片江南春色;其他各字都比较抽象,没有这种作用。第二,用“又绿”唤起我们联想。让我们想到春草绿时容易引起思归的念头,这就跟下文“明月何时照我还”密切呼应。(周振甫《诗词例话》)所以,在赏析诗歌时特别要注意关键字词的作用。

  第六还要了解名家的语言特点。如陶渊明朴素自然、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明白晓畅、李白豪迈飘逸、王昌龄雄健高昂、杜牧清健俊爽、王维诗画一体、温庭筠绮丽香艳、高适悲壮苍凉、李清照婉约凄清、陆游雄浑悲壮等。

  总之,赏析古诗词时,既要从整体把握,又要从局部入手;既要抓住主题,又要关照形式;既要掌握诗内,又要了解诗外。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达到最佳效果。

 楼主| 发表于 2016-1-2 20: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品味诗歌语言的答题策略

品味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指诗歌中的精彩语言,包括对生动传神的字词(即诗眼)的咀嚼、对脍炙人口的名句的赏析、对用典妙句的探究、对修辞效果的体会等几个方面。

在这类试题的编撰中,具体的题型主要有:①这个字妙在何处或这个字有什么表达效果。②从炼字的角度说说这句话妙在何处。③请你赏析这句话的精当之处。④这一句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你说说好在哪里。⑤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⑥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谈谈这句话妙在何处。

如,有这样的一道题目:古人写诗十分注重炼字。“城春草木深”一句中的“深”便运用得很好,请试作分析。答案:一个“深”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遍地,林木苍苍(草木丛生,郁郁苍苍)的荒芜衰败景象,抒发了国破家亡的凄凉伤痛之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又如,2012年湖南娄底中考题目:“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入”和“生”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答案:“入”和“生”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即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

因而对此类品味诗歌语言题目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解答。

一、对名句或重点句的赏析方法

古诗词中的名句,有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有的抒情真挚,感人肺腑;有的写景自然,怡人耳目。因此,对名句赏析的考查往往是很重要的。赏析名句,主要着眼于诗句所蕴涵的丰富内容,有时也可以分析其语言技巧。有的诗句,作者当时用意未必如此,可读者在长期的阅读理解中给它赋予了新意,有了引申义,如“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名句是该词的主旨和情感的核心,因此答题步骤是:1、先找准赏析的切入点,或修辞、或写景、或具体表现力的词语等。2、结合具体的语句,回答该句表达的意思。3、最后指出蕴涵的哲理,或创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如,这样的一道题目:“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知道为什么吗?答:这两句运用了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真切地表现了战乱中人们思念亲人、盼望得到亲人消息的心情,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的。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之情。


二、用典妙句语言的赏析。

对于这样的句子,考生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诗句的来源和含意,发掘典故及诗词中的妙用。答题步骤:1、指出用典或化用。2、指出来源和含意。3、结合具体句子语境回答含意或表达的情感。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尾联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引用了战国时燕昭王筑黄金台、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感激天子重用贤才的美德和以死报君的决心。再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怀旧”句借向秀怀念嵇康的典故,表达了对故人已逝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之情;“到乡”句借王质的故事,暗示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的心情。

三、对修辞手法及表达式效果的赏析方法。

首先要看诗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然后具体分析表达了什么感情或创造了什么意境,尤其要注意比喻、对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在诗中所起的作用。如诗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中“风飘絮”、“雨打萍”是两个绝好的比喻,试作简要分析。答:“风飘絮”比喻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柳絮,国家败局的命运,已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个人的命运,诗人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雨打萍”是诗人漂泊沉浮的政治生涯的写照。这两个比喻形象贴切,给人以悲怆辛酸之感。

四、炼字类的赏析方法。

解答这类题目时不能把该字(词)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词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具体步骤:1、这个字词什么意思,或兼顾该字词有无运用修辞手法。2、这个字(词)反映的事物情况(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如,对“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的品味就要抓住该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同时扣住诗句中“腾”突出了五岭的奔腾气势,“走”突出五岭的疾驰状态,衬托了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再如,赏析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时要紧紧扣住其中的动词“笼”和形容词“寒”。两个“笼”,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写出了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寄托了诗人的忧愁和感伤。“寒”不但让人想到时值可能是深秋或是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

  “胸无春秋志难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诗歌的语言经典含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时常言有尽而意无穷,真正要品味到诗歌语言的奥妙,光靠这些解题策略是不够的,关键还是多诵读,在诵读中积累,在积累中感悟,在感悟中领略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

 楼主| 发表于 2016-1-2 20: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歌情感的把握

  “古诗词把握情感”这一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写作风格、诗词类别、诗词情境、关键字句、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方面,把握作者抒发的情感、领会人物精神、体会蕴含的感情基调及作者的情绪。

  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古典诗歌五十余首,根据作者抒发的情感可以这样分类。

  一:赠别

  古人在送别亲人朋友时的抒怀之作,多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或对对方的劝勉之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别》、《淮上与友人别》。

  二:思人

  古人抒发对亲人朋友思念之情的诗作。

  《夜雨寄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无题》、《浣溪纱(晏殊)》。

  三:山水田园

  多描绘农村秀丽风光或山水美景和农村恬淡生活,寄托诗人对贴近自然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过故人庄》、《钱塘湖春行》、《游山西村》、《西江月》、《清平乐·村居》、《饮酒》、《江南春》、《滁州西涧》。

  四:边塞生活

  多描写将士戍边、战斗生活的艰苦和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

  《使至塞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雁门太守行》、《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采薇》、《凉州词》。

  五:爱国

  《春望》、《过零丁洋》、《江城子》、《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六:怀乡羁旅

  抒写飘零异地的游子思乡之情。

  《次北固山下》、《黄鹤楼》、《渡蓟门送别》、《天净沙·秋思》、《采薇》。

  七:怀古咏史

  通过凭吊古迹,追忆历史来阐发个人议论。

  《赤壁》、《山坡羊·潼关怀古》、《咏煤炭》。

  八:壮志抒怀

  表达诗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或不畏艰辛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壮志。有——

  《登飞来峰》、《望岳》、《观沧海》、《江城子》、《浣溪沙(苏轼)》、《行路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己亥杂诗》、《山居秋暝》。

  九:民情疾苦

  表达诗人对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深切同情。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观刈麦》(讽喻)。

  十:爱情

  《迢迢牵牛星》、《关雎》、《蒹葭》。

  十一:其它

  内容涉及游赏、酬赠、讽喻、干谒(乞仕)亡国衰思等。

  《如梦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泊秦淮》、《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相见欢》、《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十五从军行》、《长歌行》、《长相思》、《约客》、《回乡偶书》、《虞美人》。



在做这类题目时,注意以下技巧:

  1、审视题目。考生通过审视诗歌题目,可以知道诗歌的类别,从而大致推断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写景诗的借景抒情,咏物诗的托物言志,咏史诗的借古讽今,送别诗的离愁别绪,羁旅诗的漂泊愁苦,边塞诗的壮志豪情或厌战思乡。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送”就可以知道这是一道送别诗。

  2、抓住诗中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古诗词中常用到一些直接表露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题目中的“寄”及诗中“共剪”。可以看出作者对对妻子的一片深情。

  3、分析意象。意象即诗中已经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景和物如杨柳表示送别怀远,月亮思乡的代名词,菊花表示坚强、正直,梧桐凄凉悲伤,抓住这些意象可以帮助考生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4、准确表述作答。在平时学习时,考生要积累一些概括感情的常用词语,避免答题时说外行话。如喜悦、欢快、恬淡、闲适、烦闷、愤怒、壮志未酬、借古讽今、旷达乐观等。

 楼主| 发表于 2016-1-2 20: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中的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诗歌鉴赏中的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它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受得到,是真实具体的描绘;所谓“虚”则是想象之景,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引发人的联想。具体说来:有限为实,无限为虚;景物为实,情感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眼前之景为实,已逝、想象之景为虚。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容量增大。

  一、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无限之境是在有限之景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宋代画家郭熙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这就是绘画艺术中的空白艺术,它是艺术家再现现实对象整体时有意造成的艺术形象结构上的虚空。如宋朝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在船上独坐垂钓的渔翁,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然而,就是这样的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余地。作者正是运用空白艺术给欣赏者以自由想象的空间,以少许胜繁复,手段高明。这种手法在我国古典诗歌中也有许多成功的例子,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作者实写了与童子的对话,而把“问”的内容省去,更没有介绍隐

  者的行踪,但透过画面,我们能感受到那山中缥缈的云雾、隐者的闲适高雅以及作者本人悠然恬淡的心境。这种以实写虚的手法也可以称为是诗歌中的空白艺术,它是通过有限的问话表现了无限的闲适之情。

  二、景物为实,情感为虚

  人们常用“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来分析诗歌中的虚与实的关系,诗人的情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将这种虚表现出来,就得化情思为景物,化虚为实,而读者则须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

  例如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面上是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实景,但这景中却蕴含着诗人对于国破家亡无限悲痛忧怨之情,忧国思家之意。作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写景是实,抒情是虚,这也就是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写法。

  再如李忱的《瀑布联句》:“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作者在此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实写了雄伟壮观、冲决一切、气势磅礴的瀑布形象,表现了作者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鹊以高翔的豪情壮志,这是虚写,作者主观上的情志,都依托在了客观的景物之上,“化景物为情思”,达到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丰富了诗中的意象,开拓了诗中的意境。

三、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正、侧面描写是诗词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在多数情况下.诗人都在正面描绘景物特征。有时诗人为了追求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常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化实为虚,以虚写实,造成含蓄蕴藉的效果,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这在诗词鉴赏中也可以看作是虚实结合。

  例如自居易在《琵琶行》中三次写到江中的月亮,其目的都是为了烘托人的情感。“别时茫茫江浸月”烘托出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反映了当时诗人与友人凄凉的心境;“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是对琵琶声的侧面描写,点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衬托了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的空间;“绕船月明江水寒”渲染了琵琶女被商人抛弃后的孤独悲伤的心境。这里正面写景为实,侧面烘托出的情则为虚。

  再如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避开了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烘托,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中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

  四、当前之景为实,已逝、设想之景为虚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往往去描述此时不在眼前,却是自己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用已逝之景与当前的实景构成对比,来表达自己

  内心复杂的情怀。例如李煜的《虞美人》中有“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诗句,这是作者遥望南国时发出的慨叹,“雕栏”、“玉砌”也许还在,但此时不在眼前,作者通过这已逝之景,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再如他的《望江南》“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再现了往日热闹繁华的景象,反托出今日处境的凄凉。

  有时,诗人为描写自己思乡怀人之情,不从自己入手,而是设想对方可能有的情形,以写对方而写自己,这也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写法。例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是诗人在天宝十五年被叛军抓住被困长安,望月思家而写下的千古名篇。诗中流露出对妻子儿女的思念之情。但诗人并未从自己方面落墨,而是想象妻子在月夜之中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担心丈夫的情形。这种写法比说自己如何想念妻子儿女来得委婉,字里行间使妻子“独看”福州之月而“忆长安”,与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福州的思念之情得到双向交流,使得感情更加深沉,更具有艺术感染力。总之,实境是一种真境、事境、物境;虚境是给读者创造的一种想象的空间、诗意的空间。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虚可生实,实可生虚,想象则是其桥梁,正是读者想象的介入,才使诗歌更为饱满,充满灵气,充满诗情画意。

 楼主| 发表于 2016-1-2 20: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词思想感情分析

古诗词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有规律可循的,新东方在线中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5中考语文备考:古诗词思想感情分析》,希望对大家的中考语文复习有帮助。

  古诗词思想感情分析之思乡怀人

  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以舟泊暮宿为背景抒发旅途愁思的诗。

  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duó),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2、思亲念友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3、边关思乡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

  4、闺中怀人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欧阳修《踏莎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离别的愁绪也渐生渐多,就像眼前这一江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于是只好上楼远望你离去的方向,期盼能够早归。

  李白《乐府》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古诗词思想感情分析之忧国忧民

  忧国忧民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反映离乱的痛苦

  杜甫《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同情人民的疾苦

  白居易《卖炭翁》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杜甫《登岳阳楼》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苏轼《赤壁怀古》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杜甫《兵车行》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屈原《涉江》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我不能改变志向,去顺从世俗啊,当然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5 09:29 , Processed in 0.06514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