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81|回复: 2

词频选取法在方言特征词研究中的运用——“长辈亲属称谓类”方言特征词例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2-8 00: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huayuqiao.org/articles/suxc/suxc03.htm


[iframe]http://www.huayuqiao.org/articles/suxc/suxc03.htm[/iframe]
发表于 2004-3-1 09: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漢語方言“祖父”“外祖父”稱謂的地理分佈──方言地理學在歷史語言學研究上的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04-3-1 13: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汉语方言“祖父”“外祖父”称谓的地理分布──方言地理学在历史语言学

文章主题: 汉语方言“祖父”“外祖父”称谓的地理分布──方言地理学在历史语言学研究上的作用(Images)
发表时间: 2003年12月24日 14时13分  
发表作者: 中国语文  
发表内容:
汉语方言“祖父”“外祖父”称谓的地理分布──
方言地理学在历史语言学研究上的作用[*]
岩田礼 撰(日本静冈大学)
《中国语文》,1995/03,203─210页

本文曾在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七届年会(1993青岛)
上宣读,今略加修改。

------------------------------------------------------------------------------------------------------

提要
方言地理学可以用来研究语言的历史,而中国语言学界较少
应用这种研究方法。本文以两个亲属称谓“祖父”和“外祖
父”为例,显示方言地理学在历史语言学研究上的作用。在
讨论这两个词的历史演变时也论及方言扩散与文化因素的关
系以及亲属称谓的系统等问题。

一 绪论

  本文通过方言地理学的方法试图推测汉语方言“祖父”
“外祖父”称谓的历史演变。目的在于考古,而所用资料均
是现代的活方言。方言地理学假定:一个词的方言形式在地
理(空间)上所形成的“横”的分布可反映各种形式在历史
(时间)上的“纵”的层次。兹举一例。

  笔者于1980年调查江苏东北部方言时发现,赣榆县
墩尚乡(位于县南部)“伯母”面称是[tan tan](前字为
去声,后字为轻声,下同)。笔者乍听很是诧异,一时弄不
清此词的来源,后来才悟到[tan]是“大娘”的缩短形式
,即所谓“合音”。“伯母”,墩尚周围的几个点(赣榆县
南部及东海县东北部)叫[ta nie],往北赣榆县中北部叫[
ta niaη](本文因篇幅有限,方言地图省略示之),这种分
布情况大致反映了“大娘”一词的演变:ta niaη〉ta nie〉tan
。不妨推测,“大娘”[ta niaη]一词后字读轻声,弱化变
为[nie],最后前后字合成[tan];而作为称谓词,单音
节形式往往显得不稳定,于是形成了重叠的[tan tan]。

  这里还要述及墩尚乡以南地区的情况。“伯母”,连云
港市内叫“大妈”,但连云港市的赵巷村(花果山中的小村
)将“堂伯叔父的妻子”叫[tan nie];[(1)]灌云县
西部(包括灌南县西北部)和沐阳县东部将“伯母”叫[
tan niaη]。据此也不妨另作一种推测,在墩尚方言中,前字
“大”[ta]受到后字声母[η]兼韵母[η]的影响,“大
娘”可能早已变为[tan niaη],后来变为[tan nie],最后
后字再弱化以至脱落,只剩下了前字[tan]。

  以上从语音学的角度解释这一系列变化,但是也要考虑
到另一因素:即亲属称谓自成结构(体系),而各个称谓词
在这种结构中相互影响。这里要谈的是“伯母”和“伯父”
之间的相互影响。在墩尚方言中,后字“娘”[niaη]为何
变为[nie]这一形式呢?当系因“类化”使然,因为此地区
“伯父”叫“大爷”[ta ie]。再者,[tan nie]为何又变
为[tan]呢?这也是类化所致。在墩尚方言中,[tan tan]
和[ta ie]都是总称“伯母”“伯父”或面称“大伯母”“
大伯父”时的形式,而排行第二及其以下则叫“二[tan]/
二[ta]”“三[tan]/三[ta]”等。“二[ta]”“三
[ta]”的[ta]为去声,是“大爷”的“大”,这就说明
“大爷”变成“大”。“大娘”[tan nie]变为“大”
[tan],是可视作与此平行的现象。这种现象既可以叫做“
词根的脱落”,也可以叫做“排行成分的词根化”,在汉语
史上是并不罕见的。如清代学者钱大昕说:“古人以伯叔为
长幼之称。伯父、伯兄、伯舅、伯姊、伯子,皆伯也。叔父
、叔舅、叔子,皆叔也。‘叔兮伯兮’,‘将伯助予’,皆
侪辈之称。汉以前未有称诸父为伯叔者,魏晋以后乃有之。
”(《恒言录》卷三)

  亲属称谓词的合音现象,如“叔母”为“婶”“舅母”
为“妗”,中国古代学者早就指出了。[(2)]可是“叔
母”和“舅母”如何变“婶”和“妗”,现在无法目睹变化
的过程。微观的(即狭域的)方言地图,如果调查点稠密,
就仿佛使人亲眼观察到它的变化过程。无怪有人把方言地图
比作“语言学的实验室”(WGrootaers 1958,79页)。

  不过,微观地图只能阐明在短暂时间内所发生的语言变
化。“伯母”称谓,连云港市用“妈”而周围地区多数用
“娘”。这两种词根的差异则表现了历史上更深的方言差异
(岩田礼1989,80页,第4图,此不赘述)。这是鸟
瞰(即广域的或全国规模的)方言地图所要阐明的问题。一
般地说,方言地图所示的地域越大,地图所能挖掘的历史也
越深。鸟瞰的地图能够阐明长至一千年,两千年的语言史。
这种方法跟考古学的断代法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考古学
现在根据Carbon dating(放射性碳素断代)等的方法来能够
测定遗物的绝对年代;而方言地图只能推测各种形式的新旧
关系,也就是说,相对年代。要确定某一个词语形式所产生
的绝对年代,我们还需要将方言地图和文献资料结合起来进
行研究(岩田礼1986)。由于中国的文献资料十分丰富
,这种方法在汉语的历史研究上必将带来不少新的发现。

二 称谓形式的分类和绘制方言地图的方法

  本文所用的资料主要是中国出版的各种方言报告。
[(3)]先谈几个原则性问题。

1.
在整理资料过程中竭力采录“面称(对称)”的形式;如有
“面称”和“背称(引称)”之别,只取前者。但有些报告
不区别两者,有些或只举“背称”的形式,某个点如果没有
其他资料,只好利用它。还有一个问题,目前因资料有限,
有些地区调查点密度不够高,地图上就出现了空白,不能确
定等言线。有待今后调查补充。

2.
“祖父”和“外祖父”称谓主要由两个成分构成:词头(修
饰成分)和词根(本文不考虑“重叠”等构词方式。如,不
分“爷”和“爷爷”)。词头的形式往往能表现某些地区的
地方色彩。如,“阿”在“祖父”图里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地区,“家”[ka阴平]在“外祖父”(也在“外祖母”)
图里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4)]可见称谓词词头在方
言分布研究上的重要性。不过,从亲属称谓词的长期演变来
看,更重要的是词根。本文着重从词根推测“祖父”“外祖
父”称谓的历史演变,不列两张地图只举词根,词头则省略


3.
汉语的亲属称谓词一方面很保守,往往保留古音(黎锦熙1
933);另一面又是创新的,在亲属称谓的结构中往往因
类化和分化产生“变读”现象(米青1984,岩田礼19
89,津化1990,汪维辉1991)。这两种不同的倾
向不妨认为是一个本质的两个不同方面,都会造成语音变化
的例外。“父亲”“祖父”称谓出现不少[ta]音,其声调
或者是去声,或者是阴平,少数也出现上声或入声。本文将
阴平的[ta]看作“爹”的变异(tia〉ta),下列两张地图
记作“爹[,2]”;去声的[ta]则看作“大”(即词根
化了的“大”)。[(5)]

地图1:祖父称谓分布图 图例



地图2:外祖父称谓分布图 图例




三 “祖父”“外祖父”称谓的历史演变

  从地图1可以看出,用以称“祖父”的词根主要有三种
:“爷”“爹”和“公”。(“翁”“祖”很少见,暂不讨
论)“爷”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的北方方言地区,“公”主
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南方方言地区,而“爹”主要在长江中
下游形成一条带形的分布,另在湖南省南部、福建省西部以
及云南省中部也有称“爹”的。

  从地图2可以看出,用以称“外祖父”的词根多数是
“爷”或“公”,“爹”的分布领域比起“祖父”来显然小
得多,“爷”和“公”在安徽省几乎毗连。

  现在通过两张地图的对比,不妨导出如下论点:

1.
“祖父”称谓早期只有“爷”和“公”两种,那时两种形式
的等言线在淮河附近,而“爹”是江淮地区晚期产生的新形
式。

  笔者认为,“祖父”称谓旧时的分布模式大致上就保存
在现在的“外祖父”称谓的分布上。理由是,古词往往在复
合词里保存下来。如,肢体名称的“足”“目”“口”等,
作为单词,现代汉语几乎不用或者只在少数方言里使用,而
作为复合词的词素,仍然在使用(如,“立足”“面目”“
口头”)。在现代方言中“祖父”和“外祖父”称谓的词根
有时不一致,如,扬州“祖父”叫“爹爹”,“外祖父”叫
“公公”,但可能原来是一致的。可以设想,在整个江淮地
区,“祖父”早期用“公”来称呼,在淮河附近跟北方的
“爷”对峙。[(6)]

  这里需要补充两点:第一,所谓“早期”是指根据地图
所能推测的最早时期,从文献资料看,古代汉语用词根“父
”来称呼“祖父”(即“王父”“祖父”“大父”);第二
,所谓“新形式”专就“祖父”称谓而说的,作为“父亲”
称谓六朝时期早已存在“爹”(如,《广雅》释亲,《梁书
》始兴王憺传[(7)])。

  “爷”不仅分布在淮河以北地区也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南
方方言地区。南方的“爷”,主要分布领域有三:一是江苏
省南部(南京、无锡等),二是浙江省(从杭州一直延伸到
浙江东南角),三是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一带。这些“爷”
是从哪里来的呢?有两种可能:一种情况是由移民带进来的
,另一种是由于长期缓慢的传播带进来的。

  本文暂且不考虑移民的因素,假定指“祖父”的“爷”
以缓慢式的传播方式从一个点传到邻接的另一个点。上文推
测,早期(姑且称作“第一时期”)“爷”和“公”的等言
线在淮河附近。

2.
现在作进一步推测,第二时期北方指“祖父”的“爷”越过
“淮河线”,侵入江淮地区,竟到达了长江流域。

  这种推测的理论根据是所谓“ABA分布”。“ABA分布
”假定,某一个地区原来都是词形“A”的地盘,后来内部
产生了新的词形“B”(或者这个词是从毗邻地区传进来
的),古词“A”由此隔开了。“ABA分布”的基本想法是
,词的移动经过居民的日常交际缓慢地进行;因为跟移民
一起“飞”来的词是地理分布上的“搅乱因素”,所以不考
虑它。本文假定,第二时期江淮地区竟全成为“爷”(=A
)的地盘了,后来内部新产生了指“祖父”的“爹”(=
B)。现在苏南(南京、无锡等)所见的“爷”是过去(第
二时期)整个江淮地区称“祖父”为“爷”的见证。浙江的
“爷”可能是后来向南传播所致。那么,江淮地区为何产生
了指“祖父”的“爹”呢?下文“3.”回答了这一问题。

3.
第三时期江淮地区发生了“爹”字由“父亲”到“祖父”的
转用、转移现象。

  笔者认为,江淮地区的“爹”本来专指“父亲”,后来
转用兼指或专指“祖父”了。所谓“转用”“转移”指的是
,原来用以称甲亲属的词根a转用来称乙亲属;如要区别两
者,“转用”是指原来用以称甲亲属的词根a兼称乙亲属,
“转移”是指那个词根a现在用来专称乙亲属,而原来用a来
称呼的甲亲属就用另一词根b来称呼了。“爹”现在有些点
兼指“祖父”和“父亲”(转用),而有些点专指“祖父”
(转移);在后者“父亲”以“伯”或“爷”称呼,“伯”
是从“伯父”转用来的。

  现在江苏、安徽等若干点以“爹”来称呼“外祖父”,
很可能是因类化而从“祖父”称谓转用来的(如,连云港“
祖父”叫“老爹”或“爹爹”,“外祖父”叫“舅爹”)。

  第三时期以后,指“祖父”的“爹”开始沿着长江传播
,到达了湖北省中部。在湖北西部和四川,“爷”和“公”
妨碍了“爹”的传播。“爹”又在云南省密集出现。值得注
意的是,云南中部分布“爹”,周围地区则有“爷”“公”
以及其他形式。这就说明,“爹”传到云南较晚,而“爷”
和“公”比“爹”传来得早。“爹”沿着长江呈现出一种带
状分布,这姑且叫作“爹”的“主流”。“爹”往南也扩散
到南方方言中,形成了两条“支流”:一条从湖北中部经过
湖南延伸到广东北部,另一条在福建省西部。后者的“爹”
多数读阴平的[ta]。“爹”在湖南省的分布比较分散,有
些地方不能确定等言线,但从地图可以看出“爹”在湖南扩
散的大略轮廓。另外,“爹”也分布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
似乎是经过南通地区传进来的,如今已延伸到杭州。不妨推
测,“爷”在苏南和浙江原来形成毗连的分布领域,后来由
“爹”隔开了。

  本文认为,指“祖父”的“爹”原来发生在江淮地区,
后来沿着长江扩散,也扩散到南方方言地区。这种推测的理
论根据不外是这一原则:即语言的创新往往发生在文化(及
政治、经济等)的中心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地向周围
地区扩散。值得注意的是,词汇并不盲目地扩散到任何地区
,而扩散的方向大致上是一致的。例如,“爹”很少越过江
淮方言和中原官话的界限,除上海及其周围地区而外很少侵
入吴语区。长江沿岸的“带状分布”也能发现在其他亲属称
谓的分布上(如,用以称“叔父”的“爷”主要分布在江淮
地区),甚至也在其他词汇中能看到(另文考察)。可见,
几个等言线的吻合不是偶然的。也就是说,长江流域自古在
文化上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南方两条“支流”的存在使我们
推测,这些地区自古是文化和语言传播的两条大道。

  我们可以进一步设想,广东粤语区指“祖父”的“爷”
原来也是经过湖南传来的。如上文推测,第二时期“爷”越
过淮河扩散到长江流域。这个“爷”后来又向南方扩散;在
东部沿海地区进入了浙江,在西部长江中游从湖北往南一直
到达了广东。值得注意的是,“爷”也分布在湖南省,虽然
分布点比较分散。

  以上推论暂且排除了“移民”这个因素。其实我们考察
汉语方言的地理分布时不能不考虑人口的移动。尤其是长江
以南的南方方言地区,历代都流入北方的居民。如,福建西
部指“祖父”的“爹”(也包括“公爹”),[(8)]周
围多数是“公”,显然孤立,很可能是由人口移动搬来的。
但是我们在得到可靠的历史证实以前不应该轻易地根据“历
史”说明语言史。据贺登崧的调查研究(WGrootaers
1943),山西省大同市东南区的居民人人都说祖籍是山西省
洪洞,明朝初年迁入此地,历史文献记载(如《明史》)也
有符合这种传说的;不过调查铭文、家谱等民间的大量资料
,却发现此地从10世纪以来一直没有大规模的移民迁入,
历代虽有过好几次移民的迁入,但均是散点式的或一家一家
(一个人或夫妇俩)的个别迁入,其子孙的语言想必不久就
同化于当地方言中。

四 亲属称谓的系统

  最后略谈亲属称谓系统的问题。如上文说,亲属称谓自
成结构而各个称谓词在这种结构中相互影响。因而我们不仅
研究各个称谓词的变化,也要研究整个称谓系统的历时演变
。根据以上考察,江淮方言在不同时期的父系上辈亲属称谓
可拟为如下:

          祖父      父     伯父     叔父
第一时期      公      父     伯      叔
第二时期      爷     爹,爷    伯      叔
第三时期      爹     爹,爷    伯      爷

  追溯到最早时期(即第一时期),“父亲”称谓应该是
“父”。这种系统现在还保留在南通地区以及安徽,湖北的
省界地区(潜山、岳西、英山、浠水,广济等地)。

  第二时期,从北方传来“祖父”叫“爷”、“父亲”叫
“爹”或“爷”的称谓系统。这种系统越过“淮河线”,扩
散到整个江淮地区。这种称谓系统后来沿着长江西流,一部
分也扩散到吴语区。这里有一点需要加以解释。第二时期,
江淮地区“父亲”究竟叫“爹”呢,还是叫“爷”呢?“父
亲”一词的分布情况错综复杂;江淮地区,“父亲”叫“爹
”(包括“ta”)的居多,叫“爷”的较少,主要分布在盐
城、南通、巢湖等地区(拙作1989,82页,第6图)
。笔者认为,第二时期江淮方言里并存着两种系统:一种是
“父亲”叫“爹”的,另一种是“父亲”叫“爷”的;或者
说两种系统则在同一个方言中构成社会层次不同的次方言(
拙作1988,1989)。值得注意的是,与江淮毗邻的
北部吴语区(江阴、无锡、上海、南汇、奉贤、青浦、太仓
、宝山等地),“父亲”面称“爹”(也可称“爸”或
“伯”)而背称“爷”。称谓词的这种用法则反映着旧时在
江淮地区“爹”和“爷”并存的情形。

  到了第三期,江淮地区原来指“父亲”的“爹”转用兼
指或专指“祖父”,而原来也指“父亲”的“爷”在多数点
转移专指“叔父”了。现在江淮方言多数点都把“叔父”叫
“爷”而以此称呼“父亲”的为数不多,这是原来指“父亲
”的“爷”转移到“叔父”地位上的结果。[(9)]

  汉语的亲属称谓常常发生“转用”和“转移”现象,这
一点当我们研究方言史时必须要考虑的。如,《木兰诗》已
出现指“父亲”的“爷”,这就说明六朝时期某些地区口语
使用“爷”。江苏盐城方言把“父亲”叫“爷”,这并不一
定能说明盐城的居民从六朝以来一直用“爷”来称呼“父
亲”。又有可能,盐城过去有过把“父亲”叫“爹”的时期
。盐城及其邻近的几个县(建湖、阜宁等),“父亲”“伯
父”“叔父”都用“爷”来称呼,“父亲”叫“爷”,“伯
父”“叔父”则加排行叫“大爷”“四爷”等;往西、往北
在宝应、淮阴、响水、连云港等地,“伯父”“叔父”叫法
与盐城相同,但是“父亲”多数叫“爹”。(岩田礼198
8,84页,第8图)今通过方言比较可推测,盐城现在用
以称“父亲”的“爷”是从称“伯父”“叔父”的“爷”转
用来的,也就是说,宝应、连云港等的称谓系统是旧的,而
盐城的系统是新的。
---------------------

附注

(1)
连云港以南地区,[an]韵实际音值为[],本文为了说明
方便起见,简化均写作[an]。
(2)
钱大昕说:“张耒《明道杂录》(按,应为《明道杂誌》)
云:‘经传中无婶、妗二字。婶字乃世母字二合呼,妗乃舅
母字二合呼也。’案今人但呼叔母为婶,婶乃叔母二字之合
耳。”(《恒言录》卷三)
(3)
主要的有,《湖北方言调查报告》(1948)、《云南方
言调查报告》(1969)、《湖南方言调查报告》(19
74)、《四川方言调查报告》(1984)、《江苏省和
上海市方言概况》(1960)、《甘肃方言概况》(19
60)、《安徽方言概况》(1962)、《珠江三角洲方
言词汇对照》(1988)、《云南省志汉语方言志》(
1989)、《闽语研究》(1991)、《赣方言概要》
(1991)、《客赣方言调查报告》(1992)、《当
代吴语研究》(1992)、《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
1993)、《山西省方言志丛书》、《山东省方言志丛书
》以及《方言》等刊物所载的各种报告。河北、陕西、河南
等省份的资料较少,承鲁国尧先生请友人协助提供了若干资
料。
(4)
表词头的“家”[ka阴平]在湖北、四川的几个点则变为词
根,即“家家”。
(5)
“爹”在《广韵》有两读:“陟邪切”和“徒可切”。前者
在现代方言中变为[tia],[tie],[ta]等,多数读阴平
。后者也见于六朝时期的文献资料(参看注7),在现代方
言中变为去声(阳去)的[ta](或[da]),竟与“大小”
的(即表排行的)“大”同音了。“大”字,《广韵》有“
唐佐”一切。因“爹”和“大”均是常用词,即强式发音,
故保留了古音的低元音[a](〈*[a])。本文将去声的
[ta]一律看作“大”,但有可能一部分来源于“徒可切”
的“爹”。
(6)
鲁国尧1988(200─205页)所说的“江淮之间和
江南古为一体”之说与拙论一致。
(7)
“民为之歌曰:‘始兴王,民之爹(原注:徒可反),赴人
急,如水火。何时复来哺乳我。’”(《梁书》卷二十二,
始兴王憺传)《南史》卷五十二(梁始兴王憺传)也有同样
记载,但在上引一句之后,加了句:“荆土方言谓父为爹,
故云。”
(8)
“公爹”是“爹”与“公”接触而产生的新形式(所谓“混
淆形式”contaminated form),在“外祖父”图里也见于江苏
省、湖北省等。
(9)
岩田礼(1988,1989)认为,“爷”字从“父亲”
到“叔父”的转移是因早期的“改叫”现象所致。
---------------------------------

参考文献

  Grootaers,Willem(贺登崧)1945 La géographie linguistique en ChineSeconde Partie:une frontière dialectale
dans le Nord─Est du ChansiMonumenta Serica 10,389
─426。

  Grootaers,Willem(贺登崧)1958 Linguistic
geography of the 宣化Hsüan─hua region (察哈尔Chahar
Province)。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9上,59─86。

  津化 1990 《亲属称谓词的变读》补例。《中国
语文》1990─5,394。

  黎锦熙 1933 “爸爸”考。《国语周刊》98。

  鲁国尧 1988 泰州方音史及通泰方言史研究。《
うヅううつリカ语の计数研究》No30,149─224。

  米青 1984 亲属称谓词的变读。《中国语文》1
984─5,329。

  汪维辉 1991 《亲属称谓词的变读》再补。《中
国语文》1991─6,410。

  岩田礼 1986 言语地图と文献による语汇史の再构
──“ひさかしろ”の狭域的/广域的言语地图を中心に
──伊藤漱平先生退官记念中国学论集(汲古书院),47
─72。

  岩田礼 1988 江苏安徽两省にわける新族称谓
形式の地理的分布と古称谓体系の再构。尾崎雄二郎平田
昌司编《汉语史の诸问题》(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207─272。

  岩田礼 1989 中国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境
内亲属称谓词的地理分布。《开篇》单刊No1(日本好文
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08:49 , Processed in 0.09597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