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52|回复: 0

古影母字在“平分阴阳”和“入派三声”中的表现及其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2-16 20: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麦  耘
来源:http://ling.ccnu.edu.cn/message/yyxlwx/maiyun_yingmu.doc

-------------------------------------------------------------------------------------------------------

     “平分阴阳”和“入派三声”是《中原音韵》在声调上与《切韵》音系3个重大的区别中的两个 (另一个是“浊上变去”),其具体内容是:《切韵》的平声在《中原音韵》分为“平声阴”(阴平) 和“平声阳”(阳平) 两类,《切韵》的入声在《中原音韵》分为“入声作平声阳”、“入声作上声”和“入声作去声”三类。
这两项分化基本上是以古声母为条件的,大体是:(1) 平声中古清声母字为阴平,古浊声母(包括全浊和次浊)为阳平;(2) 入声中古清声母字为入声作上声,古全浊声母为入声作阳平,古次浊声母字为入声作去声。
邵荣芬先生(1982)指出影母字在这两项分化中的表现不同,并据以证明中古影母应为喉塞音*/。笔者完全同意邵先生之说,本文准备对他的观点作一些补充说明。

古影母于《切韵》为清声母,一般拟为*/,也有拟作零声母的;在《中原音韵》之前的某个时候,它已与次浊声母喻母以及疑母之大部合流,是零声母。那么,影母在上述声调的分化中是表现如清声母,还是表现如次浊声母呢?
先来看“平分阴阳”中的影母字。笔者用宁继福 (1985) 的单字音表作统计 (凡《广韵》不载或《广韵》反切与《中原音韵》地位不对应者置之不计,下同),影母字在《中原音韵》中读阴平的有133字,读阳平者仅2字,其中的一个 (“鷖”字) 还有阴平的又读。可见影母是以清声母的身份参与这一项分化的。现代普通话的情况也与此相同。据陈汉清、邓希敏 (1988),古影母字今读阴平263字,读阳平2字。

     “入派三声”则不同。李启文 (1996) 指出《中原音韵》中全清声母入声字中读去声的基本上是影母字。笔者从另一角度做统计,也是据宁继福 (1985),《中原音韵》收影母入声字21字 (同一字多处并收的重复计算),读去声者20字,读上声的仅有一个“一”字,且有去声的又读。这就是说,入声中的影母表现如同次浊声母。在现代普通话中,据陈汉清、邓希敏 (1988) 的资料,古影母入声字今读阴平13字,读阳平0字,读上声3字,读去声32字,也是去声最多,情况与次浊声母字相近①。

    显然应当认为,在“平分阴阳”发生时,平声中影母与喻、疑母尚属清浊对立,而在“入派三声”发生时,入声中的影、喻、疑母就已经混然无别了。事实上,在《中原音韵》的入声字中,这三母字常常是共处于同一小韵之内的。从语音史的角度可以有两种解释:一,“平分阴阳”发生于声母上影母与喻、疑母合流之前,而“入派三声”发生在这以后;二,声调上的两项分化是同时的,而影、喻、疑母的合流在入声中出现的较早,在平声中滞后。当以孰为是,尚待进一步研究。
据尉迟治平 (1986) 的研究,汉语四声在中古时已各分阴阳。不过在声母的清浊对立消失之前,声调上的阴阳之别是非音位性的。需要指出的是,那时阴、阳调的界划并不在清、浊声母之间,而是以全浊声母为一方、清声母与次浊声母为另一方,就是说,次浊字读阴调。自那时至《中原音韵》,平声中的次浊字从阴调转为阳调,入声中次浊字也脱离阴调,但并没有转入阳调,而是自成一调,所以《中原音韵》有3种入声。平声转入阳调的次浊字不包括影母字,这时平声影母还是清声母;而入声脱离阴调的次浊字则包括影母字,它们在此之前已经跟喻、疑母合流,变成次浊声母字了。

      声母的清浊导致声调分阴阳,从发音机制上说,是发清声母 (音节开头的清辅音) 会使喉头上抬,因而音节起始基频高,发浊声母会使喉头下降,因而音节起始基频低。中古时次浊声母读阴调,可能是因为发鼻音、边音或半元音时,喉头没有发浊塞音、塞擦音辅音 (全浊声母) 那么低。后来次浊声母在平、入声中脱离阴调,则是因为发这类声母时,喉头还是比发清声母时低些②。可以设想,当平声次浊字脱离阴调时,平声中的影母还读喉塞音*/,喉头自较次浊字高,所以不会跟次浊字走,而是和其他清声母字一起读阴调;而当在入声中次浊字脱离阴调的过程开始时,入声中的影母字已与喻、疑母 (至少是与喻母) 共同组成了新的零声母,在细音和洪音合口字中读半元音*j、*w开头,在洪音开口字中读元音开头,发音时喉头位置肯定比清声母字低,自然该同其他次浊声母字一道发展。
    由此得到结论:中古的影母确应依邵先生拟构为喉塞音*/,否则上述现象就难以解释。


[附注]
  ① 据同书资料,次浊入声字在现代普通话声调中的分布如下表 (原书以泥母包括娘母):
        明        微        泥        疑        云        以        来        日        小计
阴平        2        0        1        0        1        0        4        0          8
阳平        2        0        2        1        0        0        1        0          6
上声        1        0        1        0        0        0        0        1          3
去声        38        3        16        33        6        51        66        14        227
    除影母外的全清塞音、塞擦音声母则主要读阳平,与影母不同,如下表:
        帮        非        端        知        见        庄        章        精        小计
阴平        9        1        7        9        18        3        5        6         58
阳平        7        9        11        12        61        9        11        12        132
上声        6        2        2        2        17        2        4        2         37
去声        11        4        5        6        4        5        9        8         52
    再看次清和全清中的擦音的情况:
        滂        敷        透        彻        溪        初        昌        清        心        生        书        晓        小计
阴平        9        0        14        2        15        1        2        10        19        6        4        10         92
阳平        1        2        0        0        2        1        0        0        5        0        3        1         15
上声        6        0        5        0        3        1        2        1        4        2        0        2         26
去声        5        2        20        9        31        8        7        15        19        19        15        16        166
    最后这个表跟次浊相似。似乎可以说全清的塞音中的影、帮母变得跟次清一样。不过第一,次清的滂母也特殊;第二,作为中古向近代过渡的时期,非、敷母该合起来视为擦音,而其表现跟其他清擦音不同。所以应该说是唇音都不合例。这样一来,影母还是应看作是随次浊音发展。
    关于现代普通话的情况,还可参看陆志韦 (1948) 和李启文 (1996)。
  ② 在上声中,阳调变去声,次浊声母与清声母没有脱离,都保持读上声;去声阴阳之别泯灭。其发展与平、入声不同,应与其声调特点有关。又,中古声调阴高阳低,但一些资料表明,《中原音韵》的阴平调值比阳平调值低,这是清浊对立消失以后的演变。

参  考  文  献
陈汉清 邓希敏 (1988)  《〈古今字音对照手册〉的计算机处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武汉
李启文 (1996)  近代汉语共同语入声字的演变,《中国语文》第1期,北京
陆志韦 (1948)  国语入声演变小注,《陆志韦近代汉语音韵论集》,商务印书馆1988,北京
宁继福 (1985)  《中原音韵表稿》,吉林文史出版社,长春
邵荣芬 (1982)  《切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
尉迟治平 (1986)  日本悉昙家所传古汉语调值,《语言研究》总第11期,武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5 20:52 , Processed in 0.06345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