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82|回复: 0

段锦川档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3 13: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段锦川,1984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之后长期在西藏工作,92年回到北京。

  主要作品:
  1992年《青朴--苦修者的圣地》(与温普林合导), 73分钟
  1994年《广场》(与张元合导),100分钟
  1997年《八廓南街16号》,100分钟、《天边》,140分钟、《加达村的男人和女人》,100分钟
  1999年《沉船-97年的故事》(和中央台合作拍摄),60分钟
  2002年《拎起大舌头》,75分钟
  2002年《爱情战争》(与蒋樾合导),50分钟

  段锦川1984年进藏后一直在电视台工作,他第一次拍摄比较重要的作品是1994年和张元合作的《广场》,以天安门广场这一中国人最熟悉的场所为展示空间,冷静、客观地纪录了广场上形形色色的人们的生活片断和状态。全片没有具体人物、没有矛盾冲突,导演剔去现实的色彩,静下心来观察每一个局部,每一段时光流逝的过程,最终,一个具有历史真实感和象征意义的广场赫然显现在黑白胶片之上。

  94年段锦川回到西藏拍片,到97年完成了三部纪录片。《八廓南街16号》,《天边》和《加达村的男人和女人》。前两部片子水平较高。《八廓南街16号》影响比《天边》大。《八廓南街16号》是一种较冷静的观察,至少看上去是比较客观的反映。片中的人物更像一个符号,不会有主人公、角色的感觉。这种表现方式与段锦川的性格有关,也是他多年来向别人学习的实践。《天边》是发生在一个偏远高原上的故事,现代文明与原生社会形态的冲突以及这种冲突之下人物的情感是这个故事的核心。

  《八廓南街16号》在1997年获得法国蓬皮杜中心「真实电影节」的首奖,成为中国纪录片在世界纪录片影展获首奖的第一部作品。影片长期观察拉萨一个居民委员会调解居民各种事务的过程,透过细节让人身历其境,展现出外人较难看见的一般藏族人生活的面貌,尤其是意识形态无所不在的控制。

  《广场》和《八廓南街16号》是这样两部片子,它们向观众充分展示了段锦川对生活的把握能力。从题目就显而易见,段的意图不是呈现个人的生存状态,而是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之下的群像。段锦川希望通过具体而微的细节引申出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在很长的时间里段锦川喜欢拍摄事件,这里重要的不是某个人物,而是人物置身其间的环境;但他只拍公共空间,不涉及私秘性。他采用的是一种旁观的方式,也就是在摄影机与被拍摄者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争取把摄影机对被拍摄者的影响降到最低,尽量真实地表现人物与事件的本来面目,首先从技术的角度就尽力避免表露作者的感情色彩和道德取向。这种冷静的拍摄方式让他能“复杂地表现复杂的生活”,展现生活中的各个侧面。可以说他的几部成熟的纪录片是肇始于六十年代的“直接电影”在中国的成熟的操练。而这种方式并不意味着他的纪录片不强调戏剧性,相反,段锦川在他所观察的生活中总是尽量寻找戏剧性元素,他认为应从影片结构上整体把握事件的发展、转折、冲突及人物关系。

  经过三年的准备和一年多的拍摄制作,段锦川的最新纪录片《拎起大舌头》于近期完工。该片在“中国纪录片20年回顾”研讨会部分的展映中首度与观众见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06:10 , Processed in 0.21750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