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33|回复: 0

世界各国百多部纪录片汇聚广州引出的话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21 04: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纪录·中国 编辑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时间:2003-12-14 11:17:26
--------------------------------------------------------------------------------
       引言
 
       纪录片盛宴

  2003广州国际电视纪录片学术研讨会,将于本月14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丹麦、比利时、澳大利亚、伊朗、日本、韩国、印度和中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共送来了147部电视纪录片参加展映。其中不乏精品佳作。例如,澳大利亚纪录片《一个月朗星稀的晚上》就已入围明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角逐。届时,国内外最高水平的纪录片专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人以及全国各大电视台的纪录片编导将汇集广州,共赴这场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盛宴,从报名的147部作品中初评出来的59部优秀作品里,评出广州本次活动的特别奖、优异奖和大奖。为此,该活动被国家广电总局外事司称赞为“目前中国独一无二的国际性电视纪录片研讨会”。

  然而,一提起纪录片就有人会摇头:有啥意思?

  这不奇怪。犹如古典音乐之于音乐,纪录片是影视作品中的阳春白雪。有人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电视剧是“快餐”,到处都大量供应,吃的人也多,可惜没什么营养;而纪录片则是精神“大餐”,尽管营养丰富且令人回味无穷,但去做的人不多,会吃的人也相对较少。

  回眸

  热闹在别处

  我国的电视纪录片曾经辉煌过。上世纪80年代初,中日合拍的大型纪录片《丝绸之路》和《话说长江》播放时,在全国电视的收视率曾高达30%,收视效应紧贴同时播出的热门电视剧《四世同堂》、《红楼梦》等。1991年的《望长城》,由于是电视纪录片创作形式上最为集中的一次大解放,曾引起轰动。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开播,“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个每天播出的电视纪录片栏目一度深入民心。中国电视纪录片所创造的辉煌,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达到了一个顶峰。

  随着“电视快餐”——电视剧的兴起,纪录片日渐式微。当大多数观众都沉浸在虚构的故事中娱乐时,更“文化”的纪录片便离我们越来越远。当年创下36%的收视率、比电视剧更火爆的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如今收视率已暴跌至7%-8%。更多纪录片被从黄金时间挤到非黄金时间,随后又退缩至午夜,再后就从频道上彻底消失了。

  其实,中国纪录片并没有消亡,只不过它“热闹在别处”。2000年2月,睢安奇摄制的50分钟纪录片《北京的风很大》闯进柏林国际电影节,被评委誉为“一部极具试验性而又极具文献价值的纪录片”;同年4月下旬,匈牙利国际可视艺术节举行的“中国日”放映了10余部中国纪录片,《婚事》获得了这次艺术节惟一的纪录片大奖;2001年,第14届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以“中国制造”为名举行专题活动,放映了来自两岸三地的纪录片11部,借用参展者张同道的描述,这些纪录片“比较真实地向西方观众展示了现今中国的状况”……类似“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纪录片例子简直多得不胜枚举!

  现象
 
   “电视快餐”热

  我国的电视观众是以中低文化层次观众群体为主的,电视市场的竞争加剧,使电视台在电视节目定位、频道定位和策划上以这些观众为目标群体。这样一来,作为影视中的高端产品,作为一种文化积累的纪录片,就被放到“被遗忘的角落里”了。

  然而,纪录片市场急剧萎缩,背后还有着更深层的原因。
 
   在发达国家的电视节目中,基本上是纪录片、新闻、影视剧三分天下。影视剧是中低端观众看,纪录片是中高端观众看,新闻则是大家都看。这不仅是因为发达国家的观众的综合素质较高,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的电视都是付费收看、不带广告播放的专业频道,不同的频道播不同的节目,各有不同的观众群,形成了分众化的市场。

  我国的电视播出体制至今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遗留物,电视节目几乎全都是免费收看,这样电视台就必须靠播广告来谋求生存和发展。广告商选择的当然是观众面最广的电视剧。于是,电视剧几乎占领了所有的频道和所有黄金时间,“电视快餐”火爆得不可开交,而所有的频道也都成了无法在空间上分众的综合频道。像南方电视台,成立时说是办专业频道,但还不到两年,6个“专业”频道几乎都播起了电视剧——不播不成啊,两个亿的广告指标在那搁着呢!而事实上,本地播纪录片比重最大的两个电视频道——南方台的科教频道与广州台的新闻频道,尽管都想尽办法往“快餐”市场上靠,但依然是目前两个电视台所有频道中经济效益最差的。

  有人戏言,看新闻是看资讯,看影视剧是看“逃避”,看综艺是看游戏,而看纪录片呢,才是看“真迹”。“电视快餐”大流行的结果是,电视里啥都有,就除了“真迹”!

  忧思
  
      看纪录片难

  纪录片记录着过去的事情,记录着与过去连接的现在,记录着保存完好或已经断裂、变异甚至已经消亡的深邃历史和悠久文化。纪录片是一个严肃文化品种,要求创作者以严谨的态度为前提,以精致的影像艺术为载体,以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和独特审视为本色,以耐心所呈现的内容厚度为吸引。

  “电视纪录片没人放也没人看。”这是一部分人的说法。其实没人看是假的。随便举个例子:前不久在广东美术馆放映了两场纪录片,结果观众挤得水泄不通,连通道都站满了人;至于《寻找他乡的故事》和《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所带来的火爆收视,应该说离我们的记忆并不遥远。

  “电视快餐”大流行之日,自然就是高端观众饿肚子之时了。当然,他们也可以去吃“快餐”,或者不睡觉等到夜深人静时再去搜寻合自己口味的纪录片精馔。本是精神享受,怎么弄得这么累人呀?上面说到的广东美术馆纪录片专场放映后,就有不少观众——他们无疑是中高端的电视观众,向记者抱怨说,他们知道国内外有大量优秀纪录片作品,但现在连盗版影碟商都生产起纪录片来了,为什么在我们的荧屏上想看纪录片却如此困难?

   亮点
 
 迈出第一步
 
 日本有一个小市叫山形,本来没有什么名气,只因为一个叫小川绅介的著名纪录片导演在那里长期拍片及他创办的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成了吸引世界的名字,两年一届,世界很多国家的纪录片送到这里参评,纪录片人到这里交流,这也带动那里的市民对纪录片的兴趣,成为他们文化生活的重头戏,提升了这个地方的文化品质。

  “山形现象”引起了广州电视台的思考。在热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文化的多样性。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多投一些热情到纪录片创作上是一种历史性的责任。文化多样性首先应在影视纪实艺术里得到体现。为消亡和衰落中的文化留些艺术性活档案,为现有的和演变中的文化作些记录、交流工作,把一国一族优秀文化变为人类共同财富,正是纪录片功不可没的“善事”,这也是一种贡献。

  在“建设广东文化大省,打造广州文化强市”的东风拂面而来时,广州电视台决定顶住经济上的巨大压力,主动贴近高端观众的收视需求,开拓和培育“电视大餐”的市场,为实现电视文化的多样性,提高广州人的文化素质而贡献力量。一个城市如果光有汽车展、楼盘展、服装节、美食节,是绝对不可能成为“文化强市”的。于是,在广州举办填补高端电视文化建设空白的纪录片国际研讨会和中外优秀纪录片展播活动的构想浮出水面。

  艰难的筹备工作从去年至今,整整进行了一年,全部经费都由广州电视台自行筹措解决。审批之初,国家一级的主管单位并不相信在广州能举办这样一个高水平的大型国际研讨会。但令人欣喜的是,筹备工作一展开,就得到国内外有关方面的积极呼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这项活动给予了充分关注,决定在研讨会开幕和进行之时,派出终评委代表出席;终评委员会的组成阵容非常强大,几乎囊括国内外的纪录片专家泰斗;代表目前国际纪录片制作最高水平的伊朗、澳大利亚、美国、法国等国都送来了最新的精品佳作前来参评,参评片数量之多、参与国之踊跃都十分可观。

  目前中国大陆专以纪录片为品牌标识的国际性高雅文化交流活动,2003广州国际电视纪录片研讨会是一个首创。举办这么一个高品位、高质量的活动,对提升广州这座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广州电视台从12月9日起,于主频道晚间的《中外优秀纪录片展播》时段,每晚播出一部研讨会的入选纪录片。下面是精美的纪录片大餐的“主菜”:
  《印度——我的母亲》(澳大利亚)
  《不屈的民族》(美国/澳大利亚)
  《浪迹天涯》(意大利)
  《一个人和一座城市》(中国)
  《一个月朗星稀的晚上》(澳大利亚)
  《海边琴声》(澳大利亚)
  《加尔各答的圣诞节》(澳大利亚)
  《被埋葬的乡村》(澳大利亚)
  《煤矿坑道中的美人——照亮黑暗的女人们》(日本)
  《不屈的民族(2)》(美国/澳大利亚)
  《水淹小城》(澳大利亚)
  《名角演员的悲剧——博多淡海父子传》(日本)
  《生命的考据》(伊朗)
  《屠肆之间》(伊朗)
  《用双手创造回忆》(意大利)


  链接

  精彩电视纪录片

  《寻找他乡的故事》

  香港亚洲电视台近年的水准之作。该系列电视纪录片以四散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经历为内容,既缅怀早年华侨投身异乡的凄苦,也探寻了新一代华人移民到边远他乡的心态,使观众耳目一新。难得的是,该纪录片所寻访移居外国的华人的故事,并非选择华人移民的热门国家如美、加、澳等,而是走访颇为冷门的萨尔加多、马达加斯加,甚至以色列等国。该片素材丰富,基调苍凉,风格写实,令人感动,由香港著名主持人钟景辉旁白,使用日本知名作曲家喜多郎的配乐,使节目整体呈现出很高的素质,为全世界各地华人叫好又叫座。该片曾连续3年获得香港电视节目欣赏指数调查最高奖,更夺得纽约电视节优异奖。

  《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

  由旅日杭州电视人张丽玲于1995年8月起筹备拍摄,1996年3月开机,1999年6月正式完成;在4年时间内,张丽玲集资6400万日元,采访300多人,跟拍66人,消耗1000多盘磁带,最终拍摄完成这部10集电视纪录片。该纪录片于1999年12月起先后在北京、上海、吉林、重庆、南京、凤凰及日本富士等电视台播出,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强烈反响。

  《一个人和一个城市》

  10集纪录片,记录的是著名作家眼中的城市故事。创作者精心选择了分别生活在10个风情各异的中国城市中的10位当代中国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刘心武、张贤亮、方方等,让他们用自己的回忆折射城市的历史,用自己的经历编织城市的变迁,用自己独特的观察阅读城市的风景,用自己的思考揭示城市的文化内涵。该纪录片从2003年元月起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栏目中播出,尽管也是被安排在非黄金时间,但还是在广大高端电视观众中赢得一片叫好之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5 17:32 , Processed in 0.06636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