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31|回复: 0

锁定栏目与资源开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14 16: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eMedia Review
来源:http://emedia.myrice.com/gdgg/gd100814.htm
2003年6月15日星期日

当今收视率大战日趋激烈,“锁定频道”成为电视人向往的理想目标。鉴于电视剧生产已实现制、播分离,目前各家电视台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意味着专栏节目的竞争。如此看来,“锁定频道”的说法不免笼统,“锁定栏目”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我认为,一个成功的电视栏目必定离不开三方面的支撑:一是独特的策划创意;二是丰富的节目资源;三是推陈出新的发展后劲。凡具备这三个因素的栏目就可能成为“长命”栏目,否则将面临“关停并转”的危机。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

  

  记得有这样一个比喻:电视机好似水龙头,只要一拧开关,“视觉河流”便向你涌来,电视观众尽管享受就是了,不必顾忌“节约用水”的问题。但从生产者的角度来说,分明存在着开发节目资源的压力。地球上的水资源是宝贵的、有限的,那么,“视觉河流”的资源是否会枯竭呢?这样提问题或许有些危言耸听,但透过近年来荧屏上“克隆节目”盛行的现状,不正是显出了节目资源匮乏的窘况吗?

  

  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组织过题为“一方水土养一方电视”的讨论,我们探讨电视节目资源的开发,也不妨从这个角度切入。中国幅员辽阔,地域文化积淀深厚,除中央电视台需兼顾全国各地观众的欣赏口味之外,其余皆应立足本省、市,制作出为本地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于是,一个顺理成章的问题就摆到了电视工作者面前:你脚下的这方水土究竟潜藏着多少可资开发的电视资源?策划的思路又指向何方?

  

  从某种意义上说,策划电视栏目就是在从事电视资源的开发,应当是一种长期行为,然而事倍功半者往往搞一锤子买卖,栏目的生存期非常短暂;而事半功倍者则善于挖掘富矿,寻求可持续开发的节目资源,乃至达到左右逢源的地步。

  

  (一)开发“昔日”资源

  

  所谓开发“昔日”,意指回溯历史,发掘文献性质的节目资源。出版界在这方面启动较早,仿佛一夜之间,书肆中冠名《老照片》的书刊、画册铺天盖地,满足了现代人世纪之交特有的怀旧情结。正是在这种人文背景下,东方电视台不失时机地推出了一个新栏目《星期五档案》。

  

  《星期五档案》即大上海之档案,它一头系着尘封的历史,另一头连着当代的受众,以电视手段担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让观众通过荧屏去触摸昔日的人文景观,体味岁月流逝的那份沧桑。依照流行的说法,“二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正是百年风云际会孕育了兼收并蓄、多元合璧的海派文化,使上海这方水土蕴藏着异常丰富的电视资源。东方电视台策划这个栏目等于掌握了一座文化品位很高的富矿,从已经播出的百余期节目来看,编导取材的触角伸展得很广,进入他们视野的“档案”故事俯拾皆是。例如一条老街的档案(虹口多伦路)、一栋老房子的档案(浦江饭店)、一所老学校的档案(立信会计学校)……从中梳理出近代历史变迁的脉络,让上海人也生出“思古之幽情”。《星期五档案》中还有不少内容采录自当事人、

  

  见证人的口述,那些年逾七八十岁的“老上海”面对镜头侃侃而谈,道出不少令后人觉得新鲜的珍闻轶事。如一位与聂耳有缘的报童杨碧君,深情回忆了聂耳当年为她谱写《卖报歌》的始末,等于给聂耳的传记档案补充了重要的细节。

  

  从栏目定位上看,《星期五档案》属文化专题片,其优势在于题材涵盖面相当宽泛,举凡与上海这座城市有关的人、事、物以及各种历史文化掌故,都有可能作为“档案”加以电视化的解读,向今天的观众揭示其中蕴含的人文价值。正因为这个栏目拥有丰富的题材资源,制作节目的后劲就很足了。

  

  (二)开发观众资源

  

  所谓观众资源,是指组织观众“深度参与”所构成的节目。这种节目又分成两类:其一是观众作为被拍摄对象;其二是观众作为拍摄者。由于这种节目的前提均源于观众的深度参与,其潜力不容低估。

  

  上海电视台所办大型社教栏目《今日都市》下设若干板块,其中《都市百味》的策划比较成功。“百味”是指外行人对某项职业的亲身体味,每期节目一般安排两位主人公:一位从事本职工作,另一位由普通观众担任,他(她)的任务是如影随形般地体验前者的日常劳作。例如戏剧学院的学生跟随京剧团老剧务体验幕后工作、股民跟随上市公司员工体验为顾客售后服务、骑车者跟随马路纠察在十字街头体验维持交通秩序的滋味……由于采用“一对一”的主观视角,体验者从中获得的切身感受,其传播效果是一般化的客观报道所不能及的,在社会分工的意义上表达了“理解万岁”的总主题。若从职业、工种的数量上看,中国素来就有“三百六十行”之说,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迅猛发展,又产生了“新三百六十行”,因而《都市百味》的节目资源当无“坐吃山空”之虞。

  

  第二类由观众深度参与的节目资源,系指节目本身乃观众动手摄制完成的。应该说这样的节目眼下尚不多见,称得上是“稀有资源”,但其潜在的能量却不容忽视。有人提出过“视觉文化发达地区”的说法,的确,在现代化大都市里,人们不仅有机会大量接受视觉文化的熏陶,而且个人亦有条件置备渐趋普及的家用摄像器材,直接操练,直接介入“视觉文化”系统之中。如美国于1989年开播的《家庭滑稽录像》节目,就为业余爱好者摄录的作品在荧屏上开辟了一扇传播的窗口。东方电视台颇有远见地办了一档《东视少儿新闻》,他们为此组建、培训一支小记者队伍,然后请这批小记者去采编富有少儿特色的校园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常规新闻节目无暇顾及的层面。另据报道,北京电视台首倡并征集“百姓纪录片”,在专门开设的《百姓家园》栏目中播出

  

  由观众自己创意拍摄的电视短片,栏目的定位是“老百姓自己讲述的故事”,恰好和《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相映成趣。我们相信,这类栏目是很有生命力的,不仅能满足现代人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及主体参与意识,客观上也为电视资源寻觅到一方“活水源泉”。

  

  二、咬定青山不放松

  

  同“开源”对应的是“截流”。 这里不说“节流”而说“截流”,并非标新立异。两种说法虽一字之差,含义却不一样:“节流”比较被动,图的是节省资源、量入为出,尽可能地做“减法”;“截流”则属主动行为,意谓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做的是“加法”乃至是“乘法”。电视策划是一种精神劳动,如果以物化形态来看待,也存在着提高劳动效益的问题。我认为,策划者能发现一座人迹罕见的“青山”固属不易,而更难的则是守住这座青山持久地开发下去,务求“物尽其用”,不让水土植被轻易流失,从而在创作生态方面进行良性循环。

  

  《智力大冲浪》是上海电视台从1994年起开办的一档益智型游戏栏目,雅俗共赏老少皆宜,至今名列沪上收视率排行榜前茅。5年来,该栏目屡经“微调”,版面有了不少变化:男女节目主持人换了年轻的一茬、子栏目不断推陈出新……但万变不离其宗,该栏目的定位始终未变——策划者牢牢抓住日常生活中人们耳熟能详的“模糊认识”做文章,给场上选手与场外观众提供了既需开动脑筋,又不大伤脑筋的益智性娱乐。《智力大冲浪》开办至今,编导已经熟能生巧,善于运用发散式思维去构思节目,其基本模式是围绕大家熟悉的某个概念,诸如“门”、“帽子”、“花”、“虫”、“风”等等,在《真真假假》、《街头福星》、《猜猜看》、《百年不倒问》这些子栏目中采用趣味形式展开提问。这些小问题涉及生活常识的方方面面,每一期足有几十个问号摆到观众面前,让大家“轻轻松松看电视,开开心心长见识”。这里随机摘录一期节目概要,里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全都跟“风”有关:

  

  恶霸地主豆豆到村里“打秋风”,程雷扮演的杨白劳为民伸冤;最早的屏风是做什么用的?外国台风的名字与爱情有何关系?台风、飓风、热带风暴三种风有何不同之处?“枕边风”又有什么作用?黄浩当了一天气象先生,提问“台风”与我国台湾有何关联?观众现场表演“当风吹来的时候”,聪明的表演者或大跳“雨中曲”,或把自己比作衣架,在风中翩翩起舞,还有的不惜理光头、戴假发,真情演出一段“风中奇缘”。

  

  从中可以揣摩到编导将节目创意用活、用足的良苦用心,单凭一道“风”就做成一档45分钟的节目,这正是“物尽其用”的最好注解。

  

  再举一例。上视去年播出的特别节目《小鬼当家》,前后20集共有数十个自愿报名入选的“小鬼”被请进荧屏当了主角。稚童出镜,稚态可掬,吸引了同龄人与家长们的观看兴趣。这个节目的假定性非常强,通过设置某个规定情境来考察“小鬼”独立生活的能力。从播出效果来看,前10集固然给人以新鲜感,但编导所设置的规定情境如“骗子入室”、“接待客人”等等,基本上局限于住宅的四堵墙内,因而无法消除“摄制组在场”的尴尬痕迹,这种假定性极易陷入“假作真时真亦假”的误区。后10集则吸取经验教训,策划思路扩展到家庭之外,这一来不仅使“小鬼”活动的空间(如公园、银行、超市等)变得丰富多样,另一方面亦便于编导调度多架摄像机从容偷拍,避免“小鬼”察觉,以产生更加自然逼真的纪实效果。后10集的做法显然弥补了前10集的欠缺之处,并使节目资源更为充实,今年上视已将这档节目提升为固定栏目了。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干电视这一行的理应依靠历史上储存的影像资料。当今实施“影视合流”,电影胶片资料与电视录像资料共同构成了价值无穷的节目资源,关键在于“近水楼台”的电视编导是否具备“截流”意识,主动开发过去所积累的影像素材为我所用,使素材增值。现在有一种不无调侃的说法:电视节目制作的速度赶不上被观众遗忘的速度。我看更应唤起重视的,倒是节目制作的速度赶不上电视人自行遗忘的速度,不少耗费巨资的新节目在荧屏上大都只露一次脸,随后就白白地流失了。这里其实存在着辨证关系,将一次制作的素材“截流”,经过二度加工再创作,等于开辟了新的节目源,并且有多快好省之效。

  

  日本纪录片大师牛山纯一生前拍过一部《上海张家宅1978》,以纪实手法摄取了张家宅这条里弄中居民的生活状况,构成新时期上海基层社会的一个横断面。时过境迁,上海年轻的电视工作者在音像资料馆意外发现这部二十年前的老片子,他们如获至宝,据此寻踪当年上过镜头的那些普通市民,以新创意组合旧素材,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拉开了历史与现实的时空,拍成一部具有历史厚度的纪录片,播出后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这里也启示所有的电视工作者:赶紧查查自家的库存,赶紧动手“截流”!因为从理论上说,录像磁带上的影像只能保存15年左右,一不留心,起码15年前拍摄制作的节目素材就会自然流失!从素材增值的角度来说,在行将脱落的磁粉中定有不少宝贵的“旧闻”素材,等着有见识的电视人去进行二次开发利用。


:P: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9 10:58 , Processed in 0.1995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