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64|回复: 1

洋浦烟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30 20: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天的雨,连绵不绝,一下就是大半天。我们身穿分体雨衣,脚登长统雨靴,头戴一顶大箬笠在山间小道上缓缓前行。雨水打在箬笠上,叭叭直响;道路泥泞,一步一滑。假若是倚在栏杆边,无所事事地看外面雨丝飘飘,我也许会逼出一句“秋风秋雨愁煞人”来,但是真正在山路上连滚带爬,便完全忘记要“为赋新诗强说愁”了。

为拍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大水井古建筑群的专题片,我与湖北经济电视台的三位记者、大水井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方国剑一起,下柏杨镇的洋沱坝看了看。大水井一带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沟壑纵横,切割极深:大水井在罗汉山腰,洋沱坝则落到山底,海拔相差数百米,从机耕路绕山转,至少也有十来公里路程。下洋沱坝时我们走的是机耕路,回来时大家提议说走山路近一点,没想到道路陡峭崎岖,极其难行。秋雨也凑趣似地越落越大,虽然装备齐全,大家身上的衣服都已湿润。我背着一台轻便DV摄像机,肩扛一个贝塔三脚架。DV很轻,但那脚架特别笨重,稍微扛正一点,就别想戴稳斗笠。经过大半天的工作和跋涉,我们的体力都开始透支。

终于到半坡上了,可以停下来喘口气。回头望,对面连绵伟岸的齐跃山直入云霄,山腰轻烟如一片片白纱,这儿一块,那儿一块,为雄伟的山形增添了些妩媚之气。齐跃山有多个名字,有的人称齐药山,说是有采药道人来此,配齐了他所需的药材;有的人称作七曜山,取七星闪曜之意。大水井李氏家族的人则称之为“齐峨山”,可能是他们认为此山可以与峨嵋山一争高低吧!

洋沱坝在两山的夹缝中,一条条浩浩荡荡的大河呈S型,从南至北,奔腾而去,把本来就狭窄的坝子分作两半。坝上树木葱郁,房屋鳞次梓比,大水井李氏家族第一任族长李永蔚及其后人的庄园就在这里。据说,这儿庄园共有200多间房屋,40余个天井。庄园过去还有凉桥一座,横卧河上,将东西庄园连作一体。
庄园西头高高的彩楼依稀可见。我听漫先生说过,作为李氏家族的族长,李永蔚家境并不十分富裕,他的庄园也还谈不上有什么规模,其子李小田则精于理财,致富后大兴土木。李小田的儿子李孟阳留学日本,回来后又在庄园头修了这座高出群楼的彩楼,供他读书咏诗、弹琴赏月之用。漫先生是李孟阳之孙,就出生在这座彩楼中。

上午十多点我们下到洋沱坝时,彩楼正在搞建修,三层的木楼已受到严重破坏,新砌的砖墙十分刺眼。方国剑一看到仅存的一扇木窗,便急忙跑过去,抚摸着那些精美细腻的窗花,激动不已。进入楼中,但见梁倾础残,窗破板斜,连高达三十多厘米的门槛也是伤痕累累,几欲断裂。一位自称是漫先生小时玩伴的老人挤进屋来,向我们介绍说,当年楼里全是高及屋顶的书柜,里面的书塞得满满的,放都放不下。土改时,十多个人烧了半个月才烧完。

书犹如此,人何以堪!土改第二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同仁医学系、一心想悬壶济世的李孟阳,在熊熊的火光中郁郁而终。漫先生也在这里被批斗,并打成终身残疾。

淡淡的云雾渐渐厚重起来,从山上飘下,轻轻地在山谷中打了一个同心结,似乎要清除所有的记忆,遮住所有的历史。漫先生曾告诉我,晴天清晨从大水井俯看洋沱坝云蒸霞蔚,美不胜收,故洋浦晓岚列入龙桥八景之一。下次见到漫先生,我一定告诉他,晓岚固然美,但雨后中的洋沱坝,云吞雾绕,更能引人发思古之幽情。

彩楼已完全隐入雾中,唯有东头雄伟的庄园还露出一角来。与大水井李亮清庄园一样,洋沱坝李氏的这个庄园,也是三进四厢,错落有致,二楼彩楼环绕,四通八达,遗憾的是园内柴禾堆集,泥浆遍地,大部分房屋都遭受到严重破坏,众多柱础上的石雕、栏杆上的木刻被野蛮铲除。凝视着即将隐入雾中的庄园,坐在我身边的方国剑,摘下箬笠,反复叨念着一句话:为什么大水井古建筑群保护范围只限于李氏宗祠、李亮清庄园和李盖五庄园,而没把洋沱坝包含进来?真是痛心啊!

这次采访,也不是没有收获。我们发现庄园侧门边有一个小小的厅堂,堂前池中石钟乳亭亭玉立,栏杆、板壁上的雕刻精美,一块上书“鸠杖荣乡”的木匾高悬堂上。由于正堂内是一家人的灶屋,因此堂中蛛丝纵横,油烟弥漫,光线幽暗。方国剑爬上一架木梯,点亮一盏煤油灯,细释读上面的文字,才知道这是当时一位高官用来祝贺李永蔚六十大寿的!在大水井李氏家族中,过去我们最津津乐道的是末代族长李盖五的狠毒,李亮清的奢侈,李永蔚却无人知晓。其实在李氏家族中,李永蔚的作用比李盖五他们不知大多少,尤其是他任族长后,不顾其他人的反对,毅然集中家族资财兴教育、建书院,此后一百多年里,李氏家族人材辈出,秀才近百名,那份魄力和远见,岂是李盖五能与之比肩的。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的遗训,百多年后仍然回荡在寂寞的李氏宗祠内,回荡在空空的山谷中。李氏家族留下的决不是仅仅是规模宏大、技艺超群的古建筑群!

一会儿,雾越来越厚,山谷里暮蔼沉沉,谷底被遮得严严实实。而且雾气很快就袭到我们身边:我们看谷下的雾分分和和,聚聚散散,忍不住指点江山,臧否人物;山上的人看我们,是不是也要笑我们,只是在雾中瞎摸索,走不出雾障?
“天快黑了,快走喽!”方国剑一声吆喝,我们扛起摄像机,背上三脚架,沿着湿滑的山路,继续向上攀登。
发表于 2004-3-31 13: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颇有诗情画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2 18:30 , Processed in 0.0609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