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33|回复: 0

俯视·平视·仰视--纪录片视角的变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8 17: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作:姜依文
来源:http://www.phoenixtv.com.cn/

-------------------------------------------------------------------------------------------

     技巧不单是叙述的辅助方面,或作者必须用以传达意义的一个必要累赘。相反,是方法创造了意义的可能性,而这就是为什么当前有关叙事的最激烈的争论都涉及到视点。     --(美)华莱士·马丁

     俯视、平视、仰视是人们观察事物的三种角度,也是艺术创作的三种角度。从不同的视角观察问题,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会产生不同的意义。?
这几年,随着纪实手法在纪录片中的大量运用,"平视生活"成了许多纪录片创作者努力遵循的基本原则。作为对早期纪录片居高临下说教模式的反拨,平视生活对纪录片创作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又使它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于是,我们开始思考:平视是否惟一的选择?俯视和仰视是否再无用武之地?

    一、平视有利也有弊

    平视二字,总是让人产生好感,它意味着平等,意味着亲切,意味着对人的尊重。然而,这里的平视实际上是指的一种态度,是指报道者与被报道者之间的相互尊重,平等交流。无疑,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创作者以普通人的身份深入生活,与群众结成知心朋友,平等相处,从而融于生活,融于群众,于是,更能体验群众的感情,更能感受生活的脉搏。这是纪录片创作取得成功的前提。广而言之,也是一切艺术品取得成功的前提。?
而本文所谈的平视生活则是从创作角度考虑的。它是指,在尊重生活的前提下,创作者与表现对象处在同一角度把握事物,把生活的原汁原味客观地表现出来,给人以最大的真实感。它与平视的态度有一定联系,但两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平视生活,以纪实手法为主要创作手段,依仗形声一体化的电子设备,实录原本状态的现象,充分显露生活的本真,于是,给纪录片创作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
    它不再居高临下,而是通过活生生地再现生活的本来面貌,营造出一种十分亲切、和谐的氛围,摒弃了说教,使纪录片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正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它不再先入为主,而是常常以一个未知者的角度,与观众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探索未知世界,不断激起观众的兴趣、悬念、情感,从而增强了片子的吸引力;?
    它不再脱离生活,而是直接让生活本身来说话,十分真实自然。生活过程的重现,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给观众以强烈的现场感、参与感。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成了积极的思考者。?正是这种平视生活的视角,使《望长城》获得巨大成功,使上海台纪录片深受欢迎,使《生活空间》一石激起千层浪,赢来了众多的百姓故事……?
    然而,世上的事儿往往具有双重性,有利就有弊。平视生活的创作原则,如把握不当,就会出现种种弊端:?
为了再现生活的原貌,一些作者不加选择地大量运用长镜头、同期声,大量进行跟踪采访。生活过程的过多展现,使作品粗糙、冗长,流程多,意义少,有的成了自然主义的实录;?一些城市台的纪录片,在忠实地记录生活的原汁原味时,缺乏选择和提炼,于是良莠共陈,泥沙俱下。有的过分消极悲观;有的表现穷人来到豪华都市后的不平衡心态,伤害了被采访者和观众的感情;有的不加批判地展示落后的东西……这些,迎合了世俗的趣味;?
随着屏幕上百姓故事成为主流,我们又看到了纪录片故事化的倾向。这些纪录片,情节曲折,叙事生动,写尽平民百姓的悲欢离合,充分抒发了人性、人情之美,不失为好片于。但是,从更高的要求来看,它往往流于平面化地讲述一个故事,视野狭窄,视点单一,缺乏阔大的社会文化背景的观照和更深的开掘,因而没能给观众以深刻的感悟和新鲜的启示。?
概括起来,平视生活的负面作用表现为:技术化、平俗化、浅表化。这一切导致意义和深度的缺乏,也将影响纪录片品位和价值的提升。?
平视生活的优势和弊端,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也与媒介工具的利弊脉脉相通。?
    新时期以来,中国的文化经过几度风云变幻,视点逐步下移,把目光转向广大的平民百姓;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适应市民社会需要的文化形态的生成。于是,到90年代初,大众文化勃然兴起,平民文学备受重视,关注普通人,表现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成了文化中一股重要的潮流,这无疑是当代文化发展中一个巨大的进步。艺术家们置身于平民生活之中,以平等的姿态去体察和叙述平民百姓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使文学摒弃了昔日虚幻的理想和信念,出现了空前的写真现象,从而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然而,在表现平民百姓的生存状态时,一些作者过于追求日常生活的琐细描绘,在放弃虚幻理想的同时也放弃了真正的信仰,耽于平凡,耽于世俗,只是在人类表面的情感欲望和心理欲望上寻找投合点。于是,他们的作品流于表面化,只能停留在思维的表层,情感也是平面单一的。这些作品,强化娱乐功能,无视意义和深度,也就削弱了存在的价值。?
    于是,如何寻求平凡人生与深层意义的结合点,就成了文化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纪录片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新时期文化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传播的技术化。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电子媒体成为当代大众文化的主要载体。一方面,先进的技术使大众文化通过媒体广泛传播,迅速发展,成为当代多元文化形态中不可缺少的一支劲旅。而另一方面,对电子技术的无条件使用则往往忽视了思想的开掘,导向"唯技术论",陷入法兰克福学派竭力批判的工具理性之中。?
    代表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法兰克福学派,在看到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时,也看到了它对人类思维和观念的消极影响。于是,他们推崇具有批判性、否定性和思维独立性的理性,极力反对为一种物化力量所代替的理性,即工具理性。他们将工具理性看作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或处理知识的方式,认为工具理性是工具主义、实用主义;分离事实与价值,所关心的是如何去做,而不是做什么;排除思维的否定性和批判性,使人消极顺应现实。它是一种单面性的思维方式。法兰克福学派特别剖析了工具理性对思想文化的危害,指出:"技术理性消灭了高层文化,使它失去了超越现实并对现实保持批判态度的本质特征,而成为物质文化的一部分。"(陈振明《法兰克福学派与科学技术哲学》1992年版第55页。)"技术给人们欣赏艺术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却使人变成了文化机器上的零件。"
? 当我们用平视生活的原则从事纪录片创作时,如果过分追求技术,也容易出现工具理性的倾向:?平视生活,要求反映生活本真。摄录一体的电子摄像机为客观反映生活的原汁原味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假使一味地迷恋于技术的机械操作,简单地模仿和再现生活,满足于工具对生活的平面反映,那么,作品就从创作走向复制,从形象走向类象,最终导致作品丧失思考,走向简单化、模式化。?
   为了真实反映生活,创作者参与事件进程,进行跟随拍摄,这自然大大增强了作品的亲切感、参与感。然而,"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当创作者与表现对象处于同一角度观察事物时,他的认识高度和深度受到了很大的局限。他看到了表象的真,看不到本质的真;看到了局部的真,看不到整体的真。一些片子精心拍摄生活的局部真实,却缺少与社会的广泛联系,流于就事论事的记录。这些片子,贴近生活,但不能超越生活;适应观众,但不能提高观众。而一部片子如不能从根本上超越生活,提高观众,也就不能真正做到为观众服务。?
法兰克福学派对工具理性的论述只是一种可能,而不是必然。技术毕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我们更看重它对社会进步和思维演变的积极影响。我们欣喜地看到,60年代兴起的西方文化研究学派对媒介与科技的结合充满信心,"认为媒介对高科技的依赖及其传播广泛的特征并不是一种局限,而反过来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群众媒介文化在千千万万与高级文化无缘的人群中起着启蒙作用"。?
如何避免纪录片创作陷入工具理性,努力促进媒体与技术的结合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关键在于处理好人与工具的关系--是人掌握工具还是工具掌握人?大众文化对技术的引进应该体现着人对技术的利用,人对技术的胜利,才能避免唯技术论的误区,更好发挥自身作用。?
    平视生活的局限需要弥补,于是我们转向以人为中心的视角--俯视。

二、俯视方识庐山貌?

    与平视不同,俯视往往令人反感,它总是让人想起居高临下,目中无人。前几年,纪录片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态势,早已为人们所不满;喋喋不休的说教也难以得到观众认同。这实际上还是一个态度问题,是一个是否尊重群众的问题。这种俯视自然是要不得的。?
    假使我们以尊重群众为前提,那么,俯视不仅需要,而且必不可少。因为,它是一种观察的角度,是一种思维的方式。?
    俯视是一种开阔的大视野,它不满足于简单地再现事物,而要把它放到广阔的时代氛围和深厚的文化背景中加以观照,从中挖掘事物的本质,发现人生的真谛,从而赋予事物更加深远的意义。?
    俯视是一种深刻的洞察力,它能够在看似寻常的事物中发现它不平常的意义,见人所未见,把熟悉的生活陌生化,使它更好地表现人物,挖掘人物独特的内心世界。?
    俯视不是一时的聪明,瞬间的智慧,而是创作者长期知识积累、思维锻炼的结果。俯视贯穿于整个创作过程,使作者在创作前能够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独特的题材和视角,紧追不放;在创作中及时捕捉富有表现力的言语、行动、细节、场景,增强作品的意义和魅力;在后期编辑中精心选择和组织材料,使作品突破一事一物的局限,以小见大,从必然性的角度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
    俯视这一角度是创作者必须掌握的。古今中外的艺术杰作,无一不是作者高屋建瓴、俯瞰人生的体现。纪录片既是一种报道,也是一种艺术。是艺术就必然有艺术的眼光,艺术的追求。纪录片创作者具备了俯视的气概,就能使创作更上一层楼,创作出具有深厚文化意蕴和艺术品位的精品。?
     如果说,在文艺创作中,俯视的角度顺理成章地为人们所赞同,那么,在以客观真实为前提的纪录片中,它自然而然要受到怀疑:俯视强调主观意识,它如何与纪录片所追求的客观真实融为一体呢??
     正像纪录片工作者们所指出的,世界上不存在纯客观的影片:"被转述的事实与客观存在不能相互混淆,没有纯客观的电影,每个影片制作者都有自己的观念和想法。"实际上,一切纪录片都是主体客体高度融合的产物。而随着实践的发展,国内一些纪录片创作者对主体的作用越来越重视。上海电视台刘景崎先生主张:"编导在编导一个片子时,他的思想应该是俯瞰式的,他在具体操作时应该是平面的。"中央电视台陈晓卿先生感到拍纪录片"其实在拍我的心"。四川电视台王海兵先生则认为,纪实片编导"在创作之初就有了一种构想,你的选材和布局是在这种构架之下完成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使两者结合得更好,在不干扰客体真实的情况下,让客体为表达主体服务。《生活空间》制片人陈虻先生来广播学院讲课时谈到,为了在主观表达和客观纪录方面寻找一个度,需要"在拍摄前决定关注的方面",这样,既避免了把对象当成你表达思想的符号,从而造成主题先行;也避免了见什么拍什么的被动拍摄,使主题在拍摄中逐步形成。这也许是达到主客观统一的一条较好的途径。?
    客观世界固定不变,而主体的投入千变万化。"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主体可以作出不同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作出不同的阐释。编导就要善于高瞻远瞩,洞察事理,在众多视角中寻找最佳视角。面对抗日战争问题,我们可以从日军的残暴行为来控诉那场战争,我们可以去颂扬勇敢抗击日寇的抗日英雄,但这样的表现较陈旧,较一般,现在重要的是反思这场战争,探讨为什么会发生这场战争。纪录片《人·鬼·人》从人性的角度揭示了军国主义的奴化教育和个人私欲的膨胀如何使一个普通人变成了鬼,中国政府的改造政策又如何深入人心,把鬼变成了人。这样就从更高层面上挖掘了战争根源。在当时这一题材的片子中,这是一个较新的视角,这正是以社会背景俯视人性的结果。它是真实客观的,又是深刻感人的。俯视不仅在表现战争这样的大题材时卓有功效,就是表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也能别开生面。陈虻先生谈到他们拍摄《姐姐》一片的过程:开始看到一刑警一心为公,顾不上家,想拍他的奉献精神;拍的过程中,发现他家有一对男女双胞胎,就想拍成成长的烦恼;最后,在孩子打打闹闹中,发现姐姐受气,就萌生了歌颂姐姐的愿望。这位姐姐是被任命的,与弟弟同时出生,父母瞬间的安排就决定了她一生的命运。既然是姐姐,就要承受委屈,担当责任,即使几岁小孩也不例外,任命偶然,压力必然。于是,我们看到片子中姐弟二人在父母面前的不同表现:弟弟娇纵,姐姐委屈;弟弟任性,姐姐敏感。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不同文化背景的积淀。这一视角新鲜、独特,是作者以深刻洞察力观察生活的结果。?
     俯视作为编导的主观意识,强调过分就会冲淡了客观的真实,成了主题先行,以主观代替客观。而俯视和平视的结合恰恰能互相弥补。俯视拓展了作者的视野,平视保证了生活的真实,两者的结合使原汁原味的生活得到提炼和升华,使作品既真实,又深厚。?
    在艺术创作中,方法和手段都是为一定目的服务的,平视与俯视的结合是为了更好地达到对人生、对社会的仰视。仰视,是作品的根本目的。

三、仰视更显平民色?

    仰视曾经被无限夸大,乃至神化,以至人们一提到仰视就联想到不可企及的高大全,于是敬而远之。
    然而,仰视是不可或缺的。仰视是对人类崇高的理想、道德、精神、文化的信仰和追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它激发人的志向,启迪人的思想,促使人类努力奋进,奔向未来。?
    仰视也是社会得以生存、发展的道德准则和价值指向。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总是需要精神的导引,榜样的激励,以聚合人心,明确方向。这样,历史才能前进,社会才能发展。?
    仰视不是偶像崇拜,高深莫测;不是高高在上,疏离大众。它是从现实的土壤中生发出来的可望又可及的道德、理想、智慧、信仰。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让任何人成为崇拜的偶像。"它尊重现实,实事求是,不拔高,不夸张,令人感到可敬又可亲。? 仰视主要从人物身上体现出来。在杰出人物身上,这种体现比较突出、集中,容易为人们所理解。那么,当我们的纪录片把视点更多地转向平民百姓时,我们不禁要问:如何表现平民百姓?平民百姓是否只需平视,而不能仰视呢??
    平民百姓,无权又无势,处在社会的底层。一方面,他们以巨大的热情投入新生活的建设,另一方面,他们也必然面临着种种困难和问题:贫穷问题、住房问题、疾病问题、失学问题、下岗问题……富有强烈责任心的创作者们,以深切的同情,关心民生疾苦,反映百姓呼声,用他们手中的机器摄录下百姓们生存的艰难,生活的沉重,这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假使我们的纪录片只是停留在这一层面,那么,不论于时代、于民众都是很不够的。芸芸众生,不仅需要同情和关心,更需要尊重和理解。发掘他们的人性闪光和传统美德,张扬他们的生命活力和人生价值,这是更大的需要。这是 因为:?
    第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他们的生存状态体现着时代的风貌,跳动着历史的脉搏。悲悲切切,不能代表他们的特点;勤劳勇敢,才是他们的本色。他们没有杰出人物的煌煌业绩。然而,点点滴滴,也能折射时代的光芒;小智小勇,也能显示人性的光辉。"努力生活的人们都是可敬佩的人。他们不用言语,而用动作表达了对生命的承担和珍爱。承担是生命最骚动的活力,珍爱,是心灵最纯真的蕴涵。"从沉重的生活中发现他们的美德,从艰难的承担中挖掘他们的价值,进而达到对人生和社会的仰视,这是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 在中外几千年的文化史上,一些进步作家曾经以深切的同情描绘人民的疾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民的苦难和不幸;但他们往往看不到人民的力量,不知道希望在哪里。他们笔下的芸芸众生是软弱无力的,是任人欺凌的弱者。那是时代的束缚,历史的局限。而令天,如果我们还停留在这一层面上,不但缺少时代精神,也是对人民群众的藐视。
     第二,人生在世有各种各样的需要,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人需要同情和爱,更需要充分实现自我价值。"人之为人,本来就具有寻求生命意义的意志和力量。" 只有充分揭示人民群众在工作中的积极进取和生活中的真善美,才是对人民群众最大的关心和爱护。电视机前的观众,大都是平民百姓,他们看电视,总有一种认同感,假如屏幕上总是展示灰暗的人生,他们会感到失望。只有把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充分展示出来,观众才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产生认同感,并得到激励与启示。?
    因此,平民百姓也值得仰视。仰视最能体现平民百姓的精神本质。平民意识的最高层次是高扬,而不是俯就。?
    令人欣喜的是,近几年的纪录片中,仰视人生的基调得以奏响,乐观向上的人性得以张扬。我们忘不了《龙脊》中那些生活十分贫苦,却执著地追求知识的孩子及他们的师长,我们忘不了《山洞里的村庄》中身处穷困、封闭的山沟却始终勤劳、乐观、充满活力的村民,我们忘不了《十字街头》人老心不老,积极为社会作奉献的上海纠察队员,忘不了克服重重困难,抚养残疾孩子的中国母亲……他们是普通的,却是令人敬佩的。人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和力量,受到了鼓舞。

四、俯仰平侧成一体?

    俯视、平视、仰视是不同的观察视角,也是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不同需要。三者各具优势,也都有缺陷。俯视具有深厚的力度,却容易脱离实际;平视(包括侧视)真实而亲切,却往往缺少深度;仰视给人向上的力量,但如掌握不好,也会导致形象变形。三者的结合,可达到互动、互补。当然,这里并不要求所有作品三者俱全,我们依然认为,平视生活的原则是纪录片创作的基础。但毫无疑向,三者的有机结合将使作品达到完美的立体效果。在这方面,大型纪录片《邓小平》是一个很好的典型,《邓小平》一片,在再现邓小平的伟人风采时,始终把它与近百年中国革命的风云变幻紧紧联系起来,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上表现邓小平一生不屈不挠的革命实践和伟大的人格力量。同时,也从邓小平的命运中折射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蕴含和时代特色,从而使片子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深刻的思辨性。而在创作中,为了让伟人接近民众,创作者们"强化了要走近邓小平的愿望"(刘效礼、汪恒《走近邓小平一文献纪录片(邓小平)创作谈》,载《电视研究》1997 年第2期第9页。),采取平视角度,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把握邓小平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定作用;同时以大量材料表现邓小平的个性风采,使人物更加真实,更加生动,从而使观众走近了这位伟人。而以上两种手法的综合运用,使观众全面地立体地认识了邓小平,由衷地敬仰邓小平,热爱邓小平,决心学习他,把他的未竟事业进行到底。

[ 本贴由 lonelyroget 于 2004-7-8  19:56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4 13:17 , Processed in 0.08105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