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72|回复: 0

唐代,宋代共同语的语法和现代方言的语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17 22: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people.cornell.edu/pages/tm17/gongtongyu1.pdf
---------------------------------------------------------------------------------------------------
      
现代汉语方言都有以下四种结构:(甲) 处置式,(乙) "张三打死李
四" 这种[施事+动补+受事] 结构,(丙) 动补结构的两种可能式,如"打得
死" ,"打不死" ,(丁) 体貌词尾"了" ,"过" ,"着" .方言语法
不同之处在于所用的虚词不同,但基本上各大方言都有这四种以及其他的结
构.
这四种结构上古,早期中古都没有,于是需要解释何以现代方言都会
不约而同地产生这四种结构.本文认为这些结构最初发生于以长安为标准的
唐代北方方言.当北方方言在晚唐宋初变成全国的共同语,这四种也散播到
其他方言.
文章重点在解释何以闽语没有一个可以出现于动宾之间的完成貌词
尾.笔者认为状态补语是完成貌词尾的前身.闽语没有[动+状态补语+宾]
这样的结构,所以也没有[动+完成貌词尾+宾] .
一 概说
首先想谈一下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为什么会从研究方言语法的角度
想到唐宋时代共同语的语法这个观念.1
第一,汉语语法是四十年代才兴起的一门学问,很多方面需要向汉语
音韵史借镜.从高本汉开始,音韵史和方言学结合在一起研究,以致成果远
远超过清儒.历史语法和方言语法结合在一起研究,也是早晚要走的一条
路.
另一方面,方言音韵的研究,一直是拿《切韵》音系作为基点;《方
言调查字表》就是按照《切韵》音系排列的.把各地方言的音系放在《切
韵》音系框架中,历时演变一目了然.语法史中缺少一个和《切韵》音系在
音韵史中地位相当的概念,以致描写方言语法往往只着重某个方言的特殊语
法,跟普通话相同的就一笔带过.我想,无论是研究汉语语法史还是方言语
法都需要一个类似《切韵》音系的概念,而这个概念就是唐宋时代共同语的
语法.
本文原载《中国境内语言暨语言学》1994年第2期.
2
第二,翻检王力《汉语史稿》(中)(1958) ,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
法》(日文本,1958) ,就会发现不少现代汉语常用的结构都是晚唐或北宋兴
起的,例如:(甲) 处置式:"莫把杭州刺史欺"( 白居易《载醉客》),(乙)
"张三打死李四" 这种[施事+动补+受事] 结构,其中动补结构2是使成复合
动词,如"打死" ,"吹散" ,"钩破" 等,(丙) "打得死" ,"打不
死" 这种动补结构的可能式.唐代还有"打未死" 这种表示否定的实现
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没打死"( 梅祖麟1981:74) ,(丁) 体貌词尾
"了" ,"过" ,"着" .3
一般说来,各地方言都有(甲)-( 丁) 四项,但用的虚词可能不同.例
如袁家骅先生(1960:14) 曾经指出:"北京人说'吃了饭了' ,苏州人说
'吃仔饭哉' ,广州人说'食咗饭咯' ." 结构是:[动词+完成貌词尾+
宾语+语助词] .三个方言用同样的结构,所用的虚词不同.完成貌词尾用
"了" ,"仔" ,"咗" ;表示新情况的语助词用"了" ,"哉" ,
"咯" .其他(甲) ,(乙) ,(丙) 三项情况类似,这里不一一举例说明.下
一步的问题是这些各地方言中的新兴语法结构是怎么来的?我想,不见得是
各个方言中个别地独立发展出来的;大概是在唐宋时代的京师语言中先兴起
的,然后这些结构,甚至于连带着虚词,再散播到各地的方言中去的.
第三,赵元任先生是汉语方言学的创始者,但他对于方言语法的看法
跟我们不同.赵先生说(1980:8) :"在文法方面,中国各地方言最有统一
性.除去一些小的分歧:像吴语,粤语的间接宾语放在直接宾语之前,而国
语(跟英语一样) 正好相反,还有南方的能性补语(potential complements) 的
否定词序略有不同等等.另外再除去一些词尾跟语助词的不同,其实各方言
之间还可以找出相当接近的对应.咱们可以说,中国话其实只有一个文法.
即使把文言也算在内,它的最大特点只在单音节词多,复词少,还有表示地
方,来源的介词组可以放在主要动词之后,而不放在前面.除此以外,实质
上,其文法结构不仅跟北平话一致,跟任何方言都一致.因此把北平话的文
法称为中国语的文法,比把北平话叫中国话更有理." 这段话有一部分我
们赞成,另有一部分值得商榷.
赞成的部分是,汉语若干方言的若干语法现象是结构相同,只是所用
的虚词不同,例如上面说过的北京人说"吃了饭了" ,苏州人说"吃仔饭
哉" 等等.赵先生所说的"在文法上,中国各地方言最有统一性" 就是指
这种现象.
值得商榷的有两点.第一点是赵先生所说的"即使把文言也算在
内……,实质上,其文法结构不仅跟北平话一致,跟任何方言都一致" .
按照一般的看法,文言是以先秦典籍为典范的一种书面语言;其实各时期的
文言都有当时的口语成分搀杂在内.赵先生认为文言的文法结构跟北平话一
致,这似乎是说从先秦到现在,汉语的语法一直保持不变.
3
上面所说的四种语法结构都是上古没有的,也是文言不常用的:(甲)
处置式,(乙) 由"打死" ,"吹散" ,"钩破" 这种使成复合动词构成的
[施+动词+结果补语+受] 句式,(丙) 动补结构的可能式和否定实现式,(丁)
体貌词尾"了" ,"着" ,"过" .
说得更具体一些,一直到晚唐,汉语没有"着" ,"了" ,"过"
这种表示体貌(aspect) 的动词词尾.换句话说,动词和宾语之间不能插入体
貌词尾."吃了饭了" 唐末要说"吃饭了也" ;"吃了饭就走了" 唐末要
说"吃饭了便去" 或者"食饭已乃去" .此外文言一般不用"了" ,
"过" ,"着" .明显的例子是赵良嗣《燕云奉使录》(1120,1123年) 白
话成分颇高,里面用"了" ,"着" .宋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和杨
仲良《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据此把白话改作文言,"了" ,"着"
都取消了.例如《奉使录》"屯着人马,专地等候回使相报" ,"不先下了
燕京" ,《纪事本末》分别改作"时屯兵候使回" ,"若不得燕京"( 参
看梅祖麟1980:46-49) .
第二点值得商榷的是赵先生所说的"在文法上,中国各地方言最有统
一性" .上面看到北京话,苏州话,广州话都有完成貌词尾.但是闽语却
不一样.
北京话说"我吃了" ,"我吃了饭了" ,台湾闽南话说"我食
饱" ,是用动补结构来表示.北京话说"他正在睡着" ,闽南话说"伊
te
困" .北京话说"我去过" ,闽南话说"我bat 去" ,也说"我去(k'i )
过(kue )","我bat 去过" .闽南话不但不用完成貌词尾"了" ,也不用
其他的完成貌词尾.所以袁家骅(1960:277) 说:"总的看来,闽南话的
'体' ,基本上没有采用'动词+词尾' 这个形式,而是用动词前加状语或
动词后加补语的方式表示的.(参看郑良伟1990)"
本文主要目的之一是想解释为什么闽语没有产生完成貌词尾,为什么
官话,吴,粤等其他方言会产生完成貌词尾.此外也想说明,闽语虽然没有
完成貌词尾,也少用其他体貌词尾,它的体貌体系还是属于晚唐的格局.
把上面种种想法集在一起,本文打算提出一套假设:
(1)
(甲) 中国现代各地方言的语法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各方言
用自己的虚词.换句话说,"结构相同,虚词不同" 是汉语方言在语
法方面的特征.
(乙) 汉语方言之所以结构基本上一致,是因为它们都用近代——也就是唐
宋时期兴起的——语法系统.其中又可以分成两个时间层次.唐末以
4
前已经形成的结构,每个大方言都受到影响.唐代以后才兴起的结
构,影响到闽语以外的方言,只有一小部分影响到闽语.
(丙)
(i) 隋唐统一中国.以长安,洛阳为标准的早期官话,至晚在晚唐
变成全国的共同语.以后宋元首都(汴梁,大都) 都在北方,还
是用北方官话作为共同语
(ii) 以"京师语音" 为标准的共同语兴起后,非官话地区开始流行
双方言制,同时又由移民带来官话的影响,以致各种方言中本
来分歧的语法向共同语看齐.
上面提出来的几个论点,不是一两篇文章可以说得清楚的.本文主要
是想拿(丁) 项体貌系统中的一部分来做个实验,看看是否各地方言都有表示
完成貌的词尾,是否都有表示新情况的语助词,此外还要注意各地方言中这
两种虚词在句子里的配搭和分布.目的是为了说明就这两种虚词来看,各地
方言的体貌系统都是晚唐以后的格局.其中的关键问题是为什么北方官话在
唐宋之际产生完成貌词尾,而闽语一直没有产生完成貌词尾.
进入正文以前还想做三件事.第一,说明(乙) 项"张三打死李四" 这
种结构是唐代兴起的.第二,说明"穿破" ,"穿未破" ,"穿得破" ,
"穿不破" 这四种动补结构的实现式,可能式是中唐以后兴起的,而且闽
南话的"穿有破" ,"穿无破" ,"穿e 破" ,"穿be 破" 是跟晚唐的
四式结构相同,虚词不同.第三,从文献方面说明至晚在晚唐,以长安,洛
阳为标准的早期北方官话,已经成为全国的共同语.证据之一是在泉州编写
的《祖堂集》,用的不是闽语而是早期北方官话.由于篇幅的限制,以上三
点都只能简略地讨论.
第一,用"V" 代表及物动词,"V死" 是动补结构,"V杀" 是由两
个及物动词并立而组成的复合动词,不是动补结构.从先秦到南北朝末年,
基本上只有两种句式:[受事+V死] 和[施事+V杀+受事] ,例如(梅祖麟,待
刊;1990:200) :
(2) 压杀: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史记 外戚世家》)
压死:暮寒卧炭下,百余人炭崩尽压死.广国独得脱.(《论衡 吉验》)
烧杀:火从藏中出,烧杀吏士数百人.(《论衡 死伪》)
烧死:见巢尽堕地,有三烧死.(《汉书 五行志》)
两汉,魏晋还没有[施事+V死+受事] 这种句式.当时可以说"大猫压杀小
猫" ,"小猫压死(矣)" ,但是不能说"大猫压死小猫" .太田辰夫
(1987:197) 指出最后一种句式要到唐代才出现.
5
(3) 律师律师,扑死佛子耶?(《开天传信记》,《太平广记》卷九二引)
主人欲打死之.(《广古今五行记》,《广记》卷九一引)
是邻家老黄狗,乃打死之.(刘义庆《幽明录》,《广记》卷四三八
引,但《古小说钩沈》作"杀")
《幽明录》一例有异文,而且是南北朝的孤例.因此,太田先生认为这种句
式到唐代才产生.我们要赞成他的说法.
[施事+V死+受事] 这种句式,各地方言都有.例如"张三打死李四" ,
闽语说" 张三拍死李四" ,吴语说"张三打煞(脱) 李四" .这种句子都是
晚唐以后兴起的.
第二,"穿得破" ,"穿不破" 这种动补结构的可能式,太田辰夫先生
(1987:219-220) 已曾举例说明它们在晚唐产生,这里不赘.此外晚唐表示
否定的实现式是"V未R"( 梅祖麟1981:74) ,例如"眠未着"( 杜荀鹤
《宿村舍》,《全唐诗》,7982),"听未足"( 方干《郭中山居》,
7478),"行未到"( 方干《题赠李校书》,7489),"听未惯"( 韩愈《郑
群赠簟》,3776)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没睡着" ,"没听够" ,"没走
到" ,"没听惯" .据此,实现式和可能式在晚唐的四种形式是:
(4)
实现式 可能式
VR V未R V得R V不R
穿破 穿未破 穿得破 穿不破
现代各地方言都有这四种形式,但是同中有异.例如官话和吴语的
"没VR"词序和"V未R"不同,粤语除了"VmR"(相当于"V不
R")以外,还有"Vm得R"(张洪年1972:120).闽语比较特殊,例
如闽南话就有八种形式:
(5)
实现式 可能式
穿有破 穿无破 穿e 破 穿be 破
有穿破 无穿破 e 穿破 be 穿破
按照罗杰瑞(Norman 1989:337) 的说法,[e ]的本字是浊母的"解" 字,中
古音 ai,[be ]是否定词[m ] 和"解" 的合音词,然后再声母非鼻音化.闽
语和晚唐相比,可见也是结构相同,虚词不同;其他几个形式虽然用法不
同,但在结构上只是颠倒词序:
6
(6)
实现式 可能式
晚唐:穿破 穿未破 穿得破 穿不破
闽南:穿有破 穿无破 穿e 破 穿be 破
总起来说,现代各地方言里动补结构的实现式和可能式,都是以例(4) 所列
的晚唐四式为基础而发展出来的,所以都是晚唐以后的格局.
第三,从文献方面可以看到唐代的北方话至晚在唐末已成为全国的共
同语.(i) 《祖堂集》是最早的一部禅宗史,在泉州编成,序写在南唐保大
十年(952) .书中所记主要是福州雪峰义存禅师(822-908) 一系在福州,泉
州,漳州的历史,所记录的其他宗派大多活跃于湖南,湖北,江西,广东,
浙江.这部在泉州编成,主要纪录雪峰义存一系在福建传播的禅宗史,语法
词汇和八,九世纪在西北边陲写成的敦煌变文大同小异.《祖堂集》的语法
和闽南话确实有很多相像的地方;那是因为唐末北方官方的成分还保存在闽
语里,而不是《祖堂集》反映当时闽语独特的语法(见下) .(ii) 北宋沈括
(1031-1095) 钱塘(杭州) 人,所著《乙卯入国奏请》(1075) 是很通顺的,用
北方话写的语体文.(iii) 《朱子语类》是南宋最有代表性的白话资料.朱熹
(1130-1200) 安徽婺源人(今江西) ,在世最后三十年集徒讲学,学生各自写
下语录,汇集在一起,分类纂编成《朱子语类》.朱子门人来自江南各地,
包括浙江的永嘉,嘉兴,天台,福建的邵武,建阳,甫田,泉州,江西的临
川,广东的潮州,安徽的宣城.《朱子语类》用的是官话,偶尔有些江南方
言的语法成分搀杂在内(参看梅祖麟1988:199).
我们说《祖堂集》,《朱子语类》,《乙卯入国奏请》用官话方言,
是基于两层考虑.第一,这些白话文献我们看得懂.现在有些用方言写的作
品,如香港报章上用粤语写的笑话故事,用吴语写的小说《海上列花传》,
《九尾龟》,用闽语写的《荔镜记戏文》等等.碰到这类作品,只懂得官话
方言的读者读起来非常困难,其难懂的程度超过《祖堂集》,《朱子语
类》.这就说明,一般人能懂的白话文献只限于以官话方言为基础的.
第二,罗杰瑞(Norman 1988:182; 1971:23-24) 曾经提出辨别南北方言的
几个标准,其中三个是用虚词:
(7)
(甲) 否定词:最简单的否定词,北方话用双唇塞音声母的
"不" 或同源词.南方方言用(双唇) 鼻音声母,如福州 ,厦
门m ,梅县cm,广州cm唔(按:苏州话的f ,温州话的fu可
能是例外) .
7
(乙) 第三身人称代词:北方话用舌尖音声母的"他" ,南方
话用舌根音声母或零声母,如福州,厦门,上海"伊" ,梅县
"其" ,广州k' y"渠" .
(丙) 规定词:北方话用舌尖音声母的"的" 或同源词,南方
话用舌根声母或零声母,如福州"其" ci,cki, 厦门ce,梅
县,广州"口既"kε .
《祖堂集》,《乙卯入国奏请》,《朱子语类》用"不" ,"他" ,
"底" .按照这三个标准,《祖堂集》等的方言基础是北方话.
《祖堂集》的情形需要补充一下.第三身人称代词主要用"他" ,也
用"伊" .最简单的否定词用"不" .此外闽语还有两个特殊的虚词. (i)
方位介词"著" .北方说"坐在椅子上" ,厦门话说"坐ti 椅顶" ,福州
话说"坐ty
椅悬顶" .[ti ],[ty
]都是"著" 字(参看梅祖麟1989) .
(ii) 远指词"许" ,如福州话chi,潮州话ch .台湾闽南话的hit 是"许"
chi 和"一"it 的合音词.方位介词"著" 字在刘宋《世说新语》和东吴康
僧会译的《六度集经》中已经出现了(太田1987:211) ,远指词"许" 则
最早出现在南朝的乐府(魏培泉1990:58) .这两个虚词的分布一开始就偏
南.据此,闽语中的远指词"许" ,方位介词"著" 一直可以远溯到南
朝,而且历来也知道这两个虚词的写法.如果《祖堂集》的方言基础是闽
语,第三身人称代词应该用"伊" ,远指词用"许" ,方位介词用
"著" .但事实上《祖堂集》主要用"他" ,间或用"伊" ;用"那" ,
不用"许" ;主要用"在" ,间或"著"( 如《祖》2.041.06;2.008.08) .
这些现象都说明《祖堂集》主要是用早期官话,偶尔渗入南方话的成分.
据上所述,禅宗南宗各种宗派之间交谈争论用的可能是方言,朱门师
徒论学用的也可能是他们自己的方言,但写下来的语录都是用早期官话.由
此可知双方言制至晚从晚唐开始已经流行.这里所说的"双方言制" 就是
南方人不但会说自己的方言,还会说北方话.另一个原因是众所周知的一波
一波的从中原地带迁到华南的移民.上面看到否定词,第三身人称代词,规
定词这些基本虚词,南北的差别跨越闽,粤,吴,客等方言,可以想象是时
间悠久,同时可以想象唐宋时期中国各地方言的内部分歧还是很大.但根据
(1甲) 的说法,现代各地方言的语法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的.这是很值得注
意的现象,(1丙) 用共同语的兴起和双方言制的流行来做解释.
二 近代汉语的体貌和情态
8
2.1 绪言
上古,中古汉语(所谓"文言") 表示动作的时间关系,基本上只有两
个位置.一个是动词前面,如副词"曾,尝,方,且,将,正,浸,已,
既,未" .另一个是句末,如语助词"矣" .此外中古还有句末代动词
"已,毕,讫,竟" ,如"叙情既毕,便深自陈情"(《 世说·言语》),
"作数曲竟,抚琴曰……"(《世说·伤逝》)."叙情既毕" ,"作数曲
竟" 这样的句子是主谓结构;拿动宾结构"叙情" ,"作数曲" 作为主
语,"既毕" ,"竟" 作为谓语.
上古,中古在谓语中表示情态(modality) 的位置,基本上也只限于动
词之前,如"可,能,必,宜,当,须" 等.如果要表示可能,只能在动
词前面加"能,可,得" .唯一的例外是从东汉一直到晚唐,还有"VO不
得" ,例如太田(1987:218) 引的"且使妾摇手不得"(《 汉书·外戚
传》),"田为王田,卖买不得"(《后汉书·隗嚣传》),"太原兵敌回鹘不
得"(《会昌一品集》).但是唐代只有"V(O) 不得" ,没有"V不得
O" .宋代才出现"V不得O" ,例如(太田1987:219) :
(8) 在古虽大恶在上,一面诛杀,亦断不得人议论.(《河南程氏遗书》,12)
若理不相关,则聚不得他.(《朱》,3)
近代(唐宋) 和上古,中古的主要差别在于:(i) 产生了体貌词尾
"着" ,"了" ,"过" ,(ii) 产生了动词后面的种种补语成分,例如晚
唐已出现了"动词+结果补语" 的实现式,可能式的四个形式"V-RC" ,
"V未RC" ,"V得RC" ,"V不RC" .于是,宋代就有这样的谓语结
构:
(9) V-XO
"-X" 代表表示体貌或情态的成分.X有种种可能:(i) 表示体貌的
"着" ,"了" ,"过" ,(ii) 表示完成貌的结果补语,如"打死" 的
"死" ,"穿破" 的"破" ,(iii) 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的情态中缀,如"穿
得破" ,"穿不破" 的"得" ,"不" .这样一来,动宾之间就多了一个
表示体貌或情态的成分.
我们观察体貌,情态表现方法的发展史,主要注意三方面:(甲)X的
种类;(乙) 种种X出现的年代;(丙) 跟动词黏得紧不紧;如果X能嵌在V
和O之间,如(8) ,就算黏得紧;否则形成VOX,就算黏得不紧.从这个
角度来看,上古根本没有X.中古有,但种类不多,而且和动词黏得不紧.
近代不但X的种类繁多,而且和动词黏得越来越紧.
9
唐宋之际又是一个转折点.唐代只有词尾"着"( 太田1987:212) ,
没有词尾"过" ,"了"( 太田1987:206-207,213) .唐代的词序是
"VO了,VP2" .宋代"了" 字挪前才产生"V了O,VP2" ,于是
"着" ,"过" ,"了" 三种词尾都已具备.
现代各地方言表现体貌,情态的手段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观察.各地
方言都有"V-XO" ,所以都是近代的格局.但是种种X的形成时代不同,
近代又可以分成两个层次.下面就要围绕这些问题,拿"吃了饭了" ,
"吃了饭就去" 这样的句子作为实例,简约地综述它们的演变史,再去看
各地方言是否有它们的痕迹.
2.2 完成貌词尾的来历及其相关问题
2.2.1 简史
现代汉语的"吃了1饭了2" 用两个"了" ."了1" 是完成貌词尾,
它主要出现在两种句子里面.一种就是"V了1O了2" 如"吃了饭了" .
第二种是"吃了(饭) 就去" ,其中有两个分句,"了1" 出现在第一个分
句;这种句子的结构是"V了1(O) ,VP2" .
"了2" 是句末语助词,表示新情况的出现,典型的用法是"下雨了
2","不下雨了2" ,"来了2" ,此外就是跟"了1" 配合,形成"V了1O
了2" .如果有人问"吃了饭没有" ,用"已经吃了" 回答,"吃了" 的
"了" 是"了1了2" ,实际说话的时候,两个"了" 融合成一个.(赵元任
1980:133)
"吃了饭" 还需要接下去说点什么,像"吃了饭就去" ,"吃了饭我
们就来了" 这类的话."吃了饭了" 可以打住,不需要接下去.碰到数量
化宾语,情形稍微不同(参看朱德熙1982:209;Li and Thompson
1981:270-279) .为了把问题简单化,下面避开带数量化宾语的句子,把重
点放在"V了1O了2" 和"V了1(O) ,VP2" 这种句型中"了1" ,"了2"
的来历.
《祖堂集》里有两段可以说明晚唐的情形:
(10) 有一日斋后忽然有一僧来具威仪……师曰"吃飰也未?" 对曰:"未吃饭."
师曰:"去库头觅吃饭."其僧应喏便去库头.当时百丈造典座,却自个分飰与他
供养,其僧吃饭了便去.(《祖》,4.37)
(11) 师问:"僧吃飰也未?" 对曰:"吃饭了也."( 《祖》,4.16)
10
两相比较,现代和晚唐的对应关系是:
(12)
晚唐 现代
吃饭了也[VO了也] 吃了饭了[V了1O了2]
吃饭了便去[VO了,VP2] 吃了饭就去[V了1O,VP2]
吃飰也未 吃了饭没有
未吃饭 没吃饭
《祖堂集》里还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第一,"V了O" 的用例一
个也没有(曹广顺1986:202) .此外按照曹广顺先生(1986:202,注11)
的说法,唐诗,五代词和变文里总共只有5个用例:4
(13) 几时献了相如赋,共向嵩山采茯苓.(张乔《赠友人》)
将军破了单于阵,更把兵书仔细看.(沈传师《寄大府兄侍史》)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乌夜啼》)
见了师兄便入来.(《变》,396)
唱喏走入,拜了起居,再拜走出.(《变》,211)
据此,"V了O" 在唐代还没有形成.《祖堂集》里代表传入闽地的早期官
话,其中也没有"V了O" .
第二,《祖堂集》里"VO了也" 独自成句,可以打住."VO了"
不能独自成句,需要再加另外一个分句才能打住.这是刘勋宁分析133条用
作动词或虚词的"了" 字所得的结果,例如:
(14)
(A) V(O) 了VP2
其时天降白乳,入口味如甘露,食了轻建[健] ,乃作是言……(《祖》,
1.61)
师游西院了归山次,问泯典座……(2.112)
(B) V(O) 了#VP2
仰山见了,贺一切后,向和尚说……(5.82)
师与紫璘法师共论义次,各登坐了,法师曰……(1.118)
11
(C) V(O) 了也##
法师曰:便请立义.师曰:立义了也.法师曰:立是什么义?(1.118)
师曰:何不问老僧?僧曰:问则问了也.(1.156)
A,B两式里的"V(O) 了" 都是不自由的,后面总有后续分句承接.A
和B的差别只在B中的"了" 后有以"#"号代表的停顿.C式则是自由
的,不需要加别的成分就可以打住.
《祖堂集》里"VO了" ,"VO了也" 的用例在《敦煌变文集》里也看得
到,例如:
(15) (甲) 上来第一,说不会重德了也.(《变》,692)
上来总是第一,明成长教示了也.(《变》,687)
(乙) 有于[相] 夫人于石室比丘所,受戒了,归来七日满,身终也.欢
喜国王出天丈[仗] ,如法殡葬后.(《变》,778)
只是《变文集》中"V(O) 了也" 用例不多;而且《祖堂集》有引得,《变
文集》没有;《变文集》中"V(O) 了" ,"V(O) 了也" 用例的分布不容
易看得很真切.
据上所述,晚唐五代的早期官话(1) 有个表示事情完成的"了" 字,
另有个表示新情况的出现的语助词"也" 字;(2) "V(O) 了" 是不自由
的,后面需要加上后续分句或其他成分才能打住;(3) "V(O) 了也" 是自由
的,本身就是独立的句子,可以打住.现代汉语(1') 有个完成貌词尾"了
1" ,另有个句末语助词"了2" ;(2') "V了1(O)" 是不自由的,不能打住;
(3') "V了1O了2"( 以及"V了"< "V了1了2") 是自由的,可以打住.从
这个角度去看,现代汉语体貌系统的结构,在晚唐已具轮廓.
以后官话方言里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来叙述(参看太田1987:
358-359;杨联升1957:199-200,207) .
(16)
第一阶段(晚唐五代)
(甲) 吃饭了便去 (乙) 吃饭了也 (丙) 门开也
VO了,VP2 VO了也 VP也
第二阶段(宋元)
吃了饭便去 吃了饭也 门开也
V了O,VP2 V了O也 VP也
第三阶段(元末至今)
V了O,然后"了" 字虚化,从状态补语
(phase complement) 变成词尾.第三阶段的演变是句末的"也" 被"了"
替代,而且词尾"了" 和语助词"了" 都元音弱化变成[.l ],以致表示完
成貌的词尾和表示新情况的语助词在字形上,音韵上都混而为一.
2.2.2 VP也,VO了也,V了O也,V了O了
上面谈到"VP也" ,"VO了也" ,"V了O也" 等结构,现在要
举例说明它们的历史.
VP也
从南北朝开始,用句末语助词"也" 表示新情况的出现(太田1987:
357-358) .
(17)
石贤者来也,一别二十余年.(《幽明录》)
门已开也.(隋 《佛本行集经》卷一七)
事事无成身老也.(白居易诗)
碑动也.(《妖乱志》,卷二九○引)
阿与,我死也.(《旧唐书 安禄山传》 )
低声向人道知也.(冯衮传)
自得五阴后,忘却也.(《祖》,1.115)
僧问:居此多少年也?(《祖》,4.86)
师云:箭过也.(《祖》,3.35)
请注意,这种"也" 用法和上古不同.上古的"也" 主要是表示判断语
气.上面例中的"也" 却是表示新情况的出现,和上古的"矣" 相当.例
如"门已开也" 就是《左传》宣二年的"寝门辟矣" ,现代汉语说"门已
经开了2" ;"知也" 就是《左传》宣二年的"吾知所过矣" ;"身老也"
就是《左传》僖十年的"今老矣" .上古句末的"矣" ,按照王力主编
V了O了
"V(O) 了" 后面加"也" ,就形成可以独立成句的"V(O) 了
也" ,例如(太田1987:357) :
(18) 道吾曰:早说了也.(《祖》,1.173)
僧曰:问则问了也.(《祖》,1.156)
师问:僧吃飰也未?对云:吃飰了也.(《祖》,4.16)
下一步(第二阶段) "了" 字挪前,"V了也" 不变,"VO了也" 变
作"V了O也" ,例如(太田1987:357,359) :
(19) 被百姓唤作贼臣,已撕擗了也.(《山西军前和议奉使录》,《三
朝北盟会编》卷六三,6)
致他死后,便是恁懑不肯推戴,故杀了他也.(《遗史》,《三朝
北盟会编》卷八三,8)
以上是十二世纪北宋末年的情形.
这种格局一直维持到元明之际的《老乞大》,《朴通事》(杨联升1957:
200) :
(20) V了O也:
马敢吃了草也.(《老》,59)
拣定了马也.(《朴》,153)
V也:
我去也.(《老》,68)
参儿高也,敢是半夜了.(《老》,103)
V了O" 这种"了" 字挪前演变发生在十一,十
二世纪,以致以前的"VO了也" 变成"V了O也" ,以前的"VO了,
VP2" 变成"V了O,VP2" .换句话说,第二阶段的绝对年代是宋元.
从这个角度来看,广州话的"食咗饭咯" ,苏州话的"吃仔饭
哉" ,结构上和"吃了饭也"(V了O也) 相同;完成貌词尾在宾语之前,
完成貌词尾和句末语助词用两个不同的虚词;所以都是第二阶段的产物.
"了" 字的虚化
15
另外一个演变是"了" 字的虚化——从动词变成状态补语,再从状态
补语变成完成貌词尾.不过应该指出,这三种形式的"了" 长期共存,并
不是新的形式出现以后旧的就消灭.
现在先解释"状态补语" 这个名词."状态补语"(phase
complement) 是赵元任先生(1980:228-230) 提出的词类.他给"状态补
语" 下的定义是"有几个补语是表示首位动词的动作状态(the phase of an
action) ,而不是动作的结果或目的" ,下面又举了几个状态补语的例:
"着[t au]"(如"碰着" ,"逮着") ,"到"( 如"碰到") ,"见"( 如
"听见" ,"遇见") ,"完" ,"过"( 如"错过") .
现代汉语的状态补语(PC) 有两个语法特征.第一,能形成动补结构的
可能式,如"逮得着" ,"逮不着" ,"碰得到" ,"碰不到" 等等.在
这方面,状态补语和其他结果补语一样,"穿破" ,"打死" ,"折断"
等"V-RC" 也能形成"穿得破" ,"穿不破" 等等.第二,一般的"V-
RCO" 可以拆开来说,例如"穿破鞋子" 是"穿鞋子而鞋子破了" ,"打
死张三" 是"打张三而张三死了" .但是"V-PCO" 却不能这样拆开来
说,"逮着耗子" 不等于"逮耗子而耗子着了" ,"打完网球" 不等于
"打网球而网球完了" .
回来看"了" 字在唐宋时的词类."了" 字用作动词有李后主的名
句为证:"春花秋月何时了" .《敦煌变文集》中常见"动(宾)+ 副+了"
的结构,如"拜舞既了"(205) ,"升座已了"(460) ,"地上筑境(坟) 犹
未了" (105) ,前面的副词说明"了" 字用作动词.北宋"VO了" 的
"了" 挪前以后,"了" 字仍用作动词,《乙卯入国奏请》中例子很多,
如"地界事已了,萧琳雅已受了擗拨文字,别无未了" ,"公事已了十
分,但北朝道了,便了也" .
"了" 字在唐代也用作状态补语,证据之一是"了" 字出现在"V不
了" ,"V得了" 这种动补结构的可能式,例如(梅祖麟181:74) :
(23) V得了:将谓岭头闲得了.(成彦雄《松》,《全唐诗》,8627)
V不了:自冬历夏,搬运不了.(《谈宾录》,《广记》卷二三九引)
另一个判断标准是:用作状态主语的"了" ,意义上跟现代的状态补语
"完" 相当.请看下面的两个例:
(24) (甲) 如是与君解了也,我闻次弟处唱将来.(《变》,521)
(乙) 前解长行文已了,重宣偈诵唱将来.(《变》,497)
16
(甲) ,(乙) 分别是两段韵文的结尾两联,出现地位相同,(24)( 乙) 上句意
思是"前面解释长行文已经完结" ,其中"了" 字意思是"完" .两相比
较,(24)( 甲) 应读作"这么样给您解释完了2……",变文的"了" 是现代
的"完" ,变文的"也" 是现代的"了2" .
《变文集》中用作状态补语的"了" 还有:
(25) (甲) 我是天女,见君行孝,天遣我借君偿债.今既偿了,不得久住.
(《变》,887)
(乙) 兵马既至江头,便须宴设兵士.军官食了,便即渡江.(《变》,
20)
(丙) 子胥祭了,发声大哭.(《变》,21)
(甲)句前文说天女"织经一旬" 替董永还债,"今既偿了" 是"今既偿
完" ,"了" 是状态补语.至于(乙)( 丙) 两句,因为"食" ,"祭" 是
有时间幅度的动作动词(action verb) ,我们觉得这两句的"了" 也是状态
补语,意思是"完" .
至于状态补语"了" 字维持到什么时候,请看下面一句:
(26) 我写了这个契了.(《老乞大》,156)
十八世纪的《老乞大新释》重写《老乞大》,这句作(张泰源1986:91) :
(27) 我写完这契了.(《老新》28,前8)
两相比较,可见元明之际的《老乞大》里的"我写了这个契了" ,第一个
"了" 字应读作状态补语.在十四世纪的《老乞大》和十八世纪的《老乞
大新释》这段时间之间,状态补语"了" 继续虚化而全部变成词尾,
"完" ,"好" 等补语就用来替代以前的状态补语"了" 字.
表示完成貌的"了" 字在《敦煌变文集》中可以看到少数用例,例如
(张洪年1977:62-63) :
(28) 王陵只是不知,或若王陵知了,星夜倍程入楚,救其慈母.(《变》,44)
迷了,菩提多谏断.(《变》,521)
圣君才见了,流泪两三行.(《变》,772)
用现代汉语来打个比方.我们可以说"讨论完这件事情,再去讨论那件事
情" ,可是不能说*"知道完这件事情,再去知道那件事情" ,差别在于
17
"讨论" 是动作动词,"知道" 是成就动词.同样的,(28) 例中的
"知" ,"见" ,"迷" 是没有时间幅度的成就动词,后面的"了" 不能
读作"完" 义的状态补语,只能读作表示完成貌的词尾.
上面说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了" 字虚化的过程.在晚唐敦煌变
文中,(24) 例的"解"( 解释) ,(25) 例的"偿" ,"食" ,"祭" 都是
动作动词,紧跟在它们后面的"了" 字几乎一定是状态补语,意思是
"完" ,"完成" .(28) 例中成就动词"知" ,"见" ,"迷" 后面的
"了" 都是完成貌词尾.由于这两类动词的语意结构参差不齐,但形式上
都是单音节的及物动词,下一步的发展就是把"知" ,"见" ,"迷" 等
后面"了" 字的语法意义用在"偿" ,"食" ,"祭" 等后面的"了"
字身上,把这些动作动词的时间幅度压缩成一个点,促成"食了(O)" ,
"偿了(O)" 中"了" 字的虚化.
2.2.3 陕北清涧话中词尾"也" 和"了也" 的遗迹
刘勋宁(1985) 说明他的家乡话——陕北清涧方言——一直到现在还有
表示新情况的"也"[. ] ,也有"了也" .清涧方言的动词词尾是"了"
[.l ] ,句末语助词是[. l ],[. l ]是"了也" 的合音词,例如:
(28) 陕北清涧话句末"也"[.ε] :
你哪儿去也?
我山里去也.
大了他自然儿解开也.(大了他自然明白了)
词尾"了"[ .l ]
吃.l 再算.
步行.l 十五天.
句末[.lε]
下上雨.lε (下起雨了)
老赤天明.lε (天大亮了)
衣裳早收.lε.
18
按照刘氏的说法"下上雨.lε","衣裳早收.lε"更早是"下上雨了也" ,
"衣裳早收了也" .此外刘氏还举例说明其他北方官话方言——山西文
水,河北昌黎,内蒙古包头等——其中词尾"了1" 和句尾"了2" 发音不
同,"了2" 是"了也" 的合音词.文水,包头也有句尾"也" .
清涧话这种现象的意义有二.第一,上面看到在福建写成的《祖堂
集》中有句末"也" ,"了也" ,在华北写成的《山西军前和议奉使
录》,《老乞大》,《朴通事》也有.下面会看到闽南话也有"也" ,
"了也" .清涧话在西北,闽语在东南,都有句末"也" ,"了也" ,参
照文献上的分布,也是华南华北都有,可见"也" ,"了也" 曾经是"四
方之通语" .闽南话的"也" ,"了也" 是唐末从中原传入的.
第二,句尾"了2" 的来源是"了也" .杨联升先生(1957:200) 曾
经说过:"了也" 颇像"了啊" 合成的"啦" .太田先生(1987:360) 也
曾指出威妥玛(T.Wade) 的《语言自迩集》中有这样的例:
(30) 请坐喇.(《正音咀华》)
走着逛拉!(《儿女英雄传》,38回)
你道如何啦阿?(《儿》,10回)
这样看来,北京话在十九世纪句尾的语助词是"啦"[la] ,"啦" 是"了
也" 的合音.以后元音弱化,词尾"了1"liao和句尾"啦"la都变成.l ,
再加上用同一个方块字"了" ,于是"了1" 和"了2" 在音韵上和书面形式
上都混而为一.
2.2.4 闽南话的情况
我们认为闽南话保存着唐末体貌系统的轮廓是基于两层考虑.第一,
从消极的方面看,闽南话没有完成貌词尾.吴语的"吃仔饭哉" ,粤语的
"食咗饭咯" 都用完成貌词尾"仔" ,"咗" ,只是不用官话方言的
"了1" .闽南话不但不用"了1" ,其他完成貌词尾也不用.这是各地方言
中最特殊的.
第二,从积极的方面看,本文(16) 所列第一阶段的三种句法结构在台
湾的闽南话里都保存着.
(31)
《祖堂集》 闽南话
(甲) 吃饭了便去 饭食了后to 去.a
19
VO了,VP2 OV了后,VP2
(乙) 吃饭了也
VO了也
饭食了.a(饭吃完了)
OV了也
(丙) 门开也
VP也
门开.a
VP也
此外闽南话的"OV了" 不能独立成句.闽南话"OV了" 出现时,后面不
是带着另一个"VP" ,就是带着表示新情况的"也" .这也和"了" 字在
《祖堂集》里的分布相同.
此外《祖堂集》本身就是说明唐末早期官话传入闽地的记录.书中所
记主要是福州雪峰义存禅师一系在福州,泉州,漳州的活动.第一节已经说
过《祖堂集》第三身人称代词主要用"他" ,否定词用"不" ,规定词用
"底" ,不用远指词"许" ,难得用方位介词"著" ,本节又看到(甲) ,
(乙) ,(丙) 这三种句法结构都在晚唐五代的变文中出现,更可以说明在泉州
编成的《祖堂集》主要是用早期官话.
第一,第二两项放在一起正好说明闽南话是第一阶段(晚唐五代) 的格
局.本节以闽南话为例是为了方便,福州话基本上也是这种格局.
闽南话的"VP也"
台湾的闽南话有个句末的语助词[.a] ,表示新情况的出现.语助词[.a]
的调值随前字调值高低和调型而有不同.[.a] 的本字是"也" ,例如:
(32) 闽南话:死.a|门开.a|骂.a
闽南话的 "死.a" 就是《旧唐书》的"我死也" ,"门开.a" 就是《佛本行
集经》的"门开也"( 参看(17)) .
闽南话的"OV了也"
《祖堂集》里常见"V(O) 了也" ,如"吃饭了也" ,"早说了
也" .闽南话跟它对应的有两种句子,一种词序完全相同,如:
(33) 闽南话"VO了也" :已经看三本了也(已经看了三本了)
但是最常见的另一种用"OV" 词序:
20
(34) 闽南话"OV了也" : 伊饭食了也(他饭吃完了)
阿英衫洗了也(阿英衣服洗完了)
伊功课写了也(他功课写完了)
闽南话"洗了" ,"写了" ,"食了" 里的"了liau" 是个状态补
语,不是个动词词尾,意思是"完" .晚唐五代有些"OV了也" 结构完
全相同,例如:
(35) 《变文集》OV了也:
我闻解了也,次弟处唱将来.(《变》,529;比较(24))
意思也跟闽南话的"OV了也" 一样:"'我闻' 这段经文解释完了2".
历史上的北方官话也不乏"OV了也" 的例,2.2.2节例(20) 就曾引过"駞
驮都打了也"(《老》,82) .以上是闽南话和《变文集》,《老乞大》相像
的地方.
但是闽南话的"V-PC"( "PC" 代表状态补语 phase complement) 如"
V煞"(V完) ,"V成" ,"V了" 一定要在句末,不能在句中.所以
"V-PC" 和光杆宾语在同一句里出现时,宾语一定要前移(郑良伟1990:
5;杨秀芳1990:49) ,否则不合语法.
(36) 闽南语* "V了O也" :*我食了饭也
*阿英洗了衫也
闽南话* "VO了也" :*我食饭了也
*阿英洗衫了也
至于为什么闽语选择"OV" 词序,可能跟例(2) 所说的现象有关,本文不能
详论.晚唐五代既然有不少"升座已了" ,"地上筑境[坟] 犹未了" ,
"拜舞既了" 的句子,当时"VO" 后面的"了" 至少有意部分还是动词.
因此,"VO了也" 这种句法的"吃饭了也" 结构可能是递进式的主谓结
构[(VO)s(了)p]s'[也]p',也可能是较简单的(VO)s(了也)p.反正动词
"吃" 和动词"了" 不在同一直接成分(immediate constituent) 之中.
"VO了也" ,"VO了,VP2" 从中原传入闽地后,闽语作了两种调整.
一个是宾语挪前,另一个是用"V-PC" 式的"V-了" 来替代原来分开的
"V" 和"了" .
闽南话的"(O)V-了,VP2" 和"VP1了后,VP2"
21
闽南话有两种句子跟晚唐的"VO了,VP2" 相当.一种是:"OV-了,
VP2" .
(37) 闽南话"OV-了,VP2" :
伊饭食了,to 去.a(他吃完饭就去了)
阿英涂骹扫了换去l
,拭眠床(阿英地扫完接着去擦床)
阿英手洗了始倚来食饭(阿英手洗完才靠过来吃饭)
电风修理了cliam cp'i ko
c p'ai去(电扇修完后马上又坏掉)
以上"食了" ,"扫了" ,"洗了" ,"修理了" 都是动词后带状态补语
"了" .
晚唐"V(O) 了,VP2" 表示做完了一件事,又做另一件事,也可以表
示某一件事发生以后,又发生另一件事.表示这种承前接后关系,闽南话最
常用的手段是前一分句的末尾加"了后(liau au)" ,例如:
(38) 闽南话"VP1了后,VP2" :
阿英衫洗了后to 出门.a(阿英洗了衣服后就出门了)
伊听见tsit项tai tsi了后,ko k'a觉得好笑(他听见这项事以后,
更加觉得好笑.董同龢1959:748)
经过几日了后,ctu ctu a si ti九月初九(经过几天以后,恰巧是在
九月初九.出处同上)
"了后" 前面的"VP1" ,结构没有什么限制,"VO" 也行,"OV" 也行.
句末的"了后" 在《祖堂集》里已经出现:
(39)
(甲) 师委得这消息,便下山来,迎接归山,一切了后,请寺主上禅床.
(《祖》,4.58)
(乙) 达书一切了后,药山问……(《祖》,1.177)
(乙)句跟"受戒一切了,谘白和尚"(《祖》,2.50) 比较,可知句末"了
后" 的用法和"了" 同."VP1了后,VP2" 是"VP1了,VP2" 的异型.
22
除了(39) 这种例句以外,还有其他理由可以说明"了后" 是第一阶段(晚唐
五代) 的产物.第一,第二阶段最大的区别在于:第一阶段"了" 字在前一
分句的末尾;第二阶段"了" 字还属于前一分句,但已挪到宾语之前.产
生"了后" 的方式是在"了" 后加"后" 字.设若发生在第二阶段(宋
元) ,这时的词序是(40甲) ,加上"后" 字变成(40乙) :
(40) (甲) V了O,VP2:吃了饭便去
(乙)*V了后O,VP2:吃了后饭便去
(乙)句是个不通的句子.
其次,在敦煌变文,《祖堂集》里跟"了后" 同型的还有"了手"
(《变》,155,157) ,"已后"(《祖》,5.136) ,"毕手"(《祖》,
3.31) ,都是在表示完成的动词后面再加一个音节.在南北朝到唐朝这段时
间,常见[动(宾)+ 完成动词,VP2] 这样的复句(梅祖麟1981:68) ,完成动
词包括"了,已,毕,竟,讫" ,在这种句式里的完成动词的后面,加上
"后" 或"手" ,就产生"毕手" ,"了手" ,"已后" ."了后" 也
是同时期,同一方式的产物.
综上所述,晚唐"OV了,VP2" 的"了" 有两种功能,一种表示完
成体貌,另一种承前接后.闽南话里,前一种由(甲) "OV-了,VP2" 中的状
态补语"了" 承继,后一种由(乙) "VP1了后,VP2" 中的"了后" 承继.
当然,(甲) 也有承接功用,(乙) 也表示"VP1" 所指的事情业已完成.
另一方面,闽南话"OV-了也" 这一类型的句子(如"阿英衫洗了
也" ,"伊功课写了也") ,句末的语助词"也" 去掉,会变成不完整的
句子:
(41) 闽南话*SOV-了:*阿英衫洗了
*伊功课写了
弥补的办法,一个是后面加"也" ,恢复(34) 的面目;另一个办法是后面
加个分句,结果象(37) .闽南话"OV了" 不能独立成句,这也跟《祖堂
集》里"VO了" 不能独立成句一样.
总起来说,闽南话用"OV了(后)VP2" ,"OV了也" ,"VP
也" ;没有"V了O" ;"OV-了" 不能独立成句.这些语法特征都说明闽
语还保存着唐体貌系统的格局.
V了O" 这个"了"字挪前演变发生在唐宋之间.晚唐五代
已有零星的"V了O" 的用例(见(13)) ,宋代才大量出现.
至于为什么"了" 字会挪前,以前有两种说法.(甲) 说是笔者(梅祖
麟1981) 提出的.晚唐出现"动+结果补语+宾"(V-RCO) 这种结构(参看
(3)) ,其中的"RC"( 如"打死" ,"穿破" ,"折断" 的"死" ,
"破" ,"断") 表示完成貌的语法意义.因为在动词和宾语之间可以插入
一个表示完成貌的成分,如"死" ,"破" ,"断" 等结果补语,只是没
有专词来担任这个角色,所以当"了" 挪前占据这个位置时,并不是无中
生有,而是把以前用"破" ,"断" ,"死" 等结果补语来表示的完成
貌,集中在一个惟我独尊的"了" 字身上.
(乙)说认为晚唐或更早有"V却O" ,"V着[t au]O" ,"V得O" 等
结构,里面的"却" ,"着" ,"得" 是状态补语(PC) .这些"V-PCO"
24
是"V了O" 的开路先锋."VO了" 变成"V了O" 其实是由于模仿作用
而"了" 字占据"却" ,"得" ,"着" 在动宾之间的位置.主张(乙)
说的学者颇多,如张洪年(1977:64-65) ,曹广顺(1986:195-196) ,太田
辰夫(1958:226) .
(甲) ,(乙) 两说都肯定"VO了" 中的"了" 字挪前是由于模仿作
用,不同之处在于模仿的对象.(甲) 说认为是"V-RCO" 中的RC(结果补
语) ;(乙) 说认为是"V-PCO" 中的PC(状态主语) .最近看到闽语里的现
象,我现在觉得(乙) 说是对的.
先看一些晚唐五代"V着O" ,"却O" ,"V得O" 的例:
(42) V着O (王力1958:309)
马前逢着射雕人.(杜牧诗)
还应说着远游人.(白居易诗)
道着姓名人不识.(同上)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杜甫诗)
方响闻时夜已深,声声敲着客愁心.(雍陶诗."方响" ,乐器)
赵州云:遇着个太伯.(《祖》,2.41)
这一类的"着" 演变到现代汉语里,读重音[t au],所以是状态补语.
(43) V却O (曹广顺1986:195-196) :
见泥须避着,莫入污却鞋.(王梵志诗)
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杜甫《秋尽》)
吾早年好道,常隐居四明山,从道士学却黄老之术.(《宣室志》)
太宗尝罢朝,自言:杀却此田舍汉.(《大唐新语》)
百丈收面前席,师便下堂.(《祖》,4.40)
急手出火,烧却前头草,后底火来,他自定.(《变》,86)
缆却扁舟蓬底睡.(李珣《南乡子》)
V了O"
这个"了" 字挪前的原因是:
(45)
(甲) 晚唐五代有若干[动+状态补语+宾] 的结构,如"V却O" ,
"V得" ,"V着[t au]O" .
(乙) "了" 字也有一部分是状态补语,但"了" 字在晚唐五代总
是处在宾语之后.
(丙) 由于模仿作用,"了" 字占据"却" ,"得" ,"着" 在
动宾之间的位置,形成"V了O" .
以后"V了O" 中的"了" 再继续虚化,变成完成貌词尾.
以前的学者也曾举出若干词汇中的现象,可以引申来说明"了" ,
"却" 之间的词汇替换.
(i) 曹广顺先生(1986:197) 指出:
(46) 《续古尊宿语要·白云端和尚语录》中收了洞山和尚的一首诗:
"天晴盖却屋,乘时刈却禾,输赋皇租,鼓腹唱讴歌." 到了《灵
隐大川济禅师语录》,其中"却" 均被改作"了" ,变为"趁晴
盖了屋,乘时刈了禾,输纳皇租了,鼓腹唱讴歌"
26
(ii) "忘却" 是个熟词,在《刘知远诸官调》,《西游记》,《拍案
惊奇》初刻二刻里常见 (香坂顺一1967:324) .《祖堂集》里的"忘却什
么路"(《 祖》,2.137) 现在说"忘了什么路" 或"忘掉什么路" .
(iii) 赵元任先生 (1980:134) 说过,北方官话里的"死了" 其实是
"死了1了2" 而两个"了"合并为一,在吴语里作"死脱哉" ,闽南话里
作"死去也" ,其他方言里作"死掉也" ."死却" 在《祖堂集》里出现
(2.87) ,此外还有"占却也"(2.60) ,"忘却也"(1.115) ,"污却也"
(5.104) .我们假设"死却也" 差不多在同时出现.北方官话里"了1" 替
代"却" ,"了2" 替代"也" .其他方言里"掉" ,"脱" ,"去" 含
有趋向意的状态补语替代"却" ,"哉" ,"了2" 替代"也" ,结果就
造成赵先生所说的现象.这类例子也可以说明,普通话的"了1" 有两种:
一种相当于其他方言的状态补语;另一种在有词尾的方言里相当于词尾
"仔" ,"咗" 等,像闽语这样没有词尾的方言相当于助动词"有"( 参
看郑良伟1990:17) .
但是以上从词汇着想的论证似乎不能令人信服.闽语正好没有完成貌
词尾,所以想从闽语做更进一步的探讨.
闽南话有"动+结果补语+宾" 的结构,如"拍死伊(打死他)" ,"掀
开镜台要梳妆" 等等.按照(甲) 说,"V-RCO" 是产生"V+完成貌词尾
+O" 的条件.闽语有"V-RCO" ,但是没有完成貌词尾.这就说明(甲) 的
说法有问题.
最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闽南话有状态补语"煞" ,"成" ,"了" ,
"完" ,"去" 等,是"V-PC" 和宾语在同一句中出现时,宾语一定要前
移(郑良伟1990:5;杨秀芳1990:49) .本文的"状态补语" 郑良伟先生
叫做"时段语"(phase marker) ,定义略有不同.他说:"时段语在普通话
里基本是动词词尾,在台湾话里却是句尾词.其中'起来' ,'落去' ,
'煞' ,'成' 虽然也跟着动词,但如有宾语,宾语一定要前移.没有不
前移的例子." 换句话说,台湾话没有"V-PCO" ,只有"OV-PC" ,
"VOPC" .下面转引郑良伟(1990) 的例句.
(47) 台湾闽南话"OV-PC" ,* "V-PCO"
(甲) V煞:(a) 代志犹未做煞(事情还没有做完)
(b) *犹未做煞代志
(乙) V成:(a) 亲情一定会做成(婚事一定能谈成)
(b) *一定会当做成亲事
27
(丙) V了:(a) 阿英衫洗了也(阿英衣服洗完了)
(b) *阿英洗了衫也
(丁) V完:(a) 电影看完也(电影看完了)
(b) *看完电影也
郑良伟(1990:5) 说明,老年人说台湾话不说(甲b) ,(乙b) ,年轻人渐渐
开始用(甲b) ,(乙b) ,是受普通话的影响.下面的例是动词带数量化的宾
语.
(48) 台湾闽南话"VOPC" ,* "V-PCO"
(戊) VO去:(a) 已经食三碗去也(已经吃掉三碗了)
(b) *已经食去三碗也(台北地区可以说,台湾南部不可以)
(c) 比较:"上曰:汝殊未,我打却三竖柜也"(《大唐传载》;
太田1987:359引)
(己) VO了:(a) 已经看三本了也(已经看了三本了)
(b) *已经看了三本也
还有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就一般老年人来说,台湾话的"过" 可
以出现在宾语的前面(庚a-癸a) ,也可以出现在后面(庚b-癸b)( 郑良伟
1990:6) :
(49) 台湾闽南话:"(bat )V过O"~ "(bat )VO过"
(庚) (a) 捌食过日本料理(吃过日本菜)
(b) 捌食日本料理过
(辛) (a) 来美国食过头路(来美国做过事)
(b) 来美国食头路过
(壬) (a) 拢呣捌读册(都没有念过书)
(b) 拢呣捌读册过
(癸) (a) 犹呣捌一日食过四顿饭(从来没有一天吃过四顿饭)
V了O" 这种移位演变.
也许有人会说,闽南话的"有V" 往往跟官话方言的"V了1" 用法一
样,例如:
(51)
闽南话 普通话
(甲) 前日我有看电影 前天我看了电影
(乙) 你交代的代志 你交代的事情,我已经做了
我已经有做也 (或者:我已经做了你叫我做的事情)
官话方言的"V了1" 的功用既已由闽语"有V" 满足了,所以闽语不必产生
"V+完成貌词尾+O" .我们认为这并不是关键的因素.广东话"有冇去"
29
可以用"有去" 回答,相当于普通话的"去了" ."有冇做咗?"( 做了
没有?) 肯定的回答可以用"有做" 或"做咗" ,都跟普通话"做了" 相
当.广东话"有V" 跟一部分普通话的"V了1" 相当,依然产生完成貌词尾
"咗" .可见"有V" 之有无,不是个关键的因素.
从完成貌的发展史可以得到若干关于语法演变规律的启示:
(甲) "了" 字虚化的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i) 动词, (ii) 状态补
语, (iii) 词尾.另一方面,我们看到这三种形式长期共存.晚唐五
代这三种形式都已具备,现在还是这样.变化的是这三种形式的比
例.
(乙) 一个汉语方言有"V-PC1O" ,"V-PC2O" ,"V-PC3O" 等等,是
这个方言产生"V+完成貌词尾+O" 的必要条件.换句话说,如果一
个方言有完成貌词尾(如"了" ,"仔" ,"咗") 出现在动宾之
间,那么这个方言更早有状态补语出现在同样的位置.
(丙) 为什么"了" 字需要挪前? 为什么"了" 字不一早就出现在动宾
之间?大概是因为远在魏晋南北朝,"了" 字基本上是个不及物动
词.相反的,唐代其他的几个状态补语如"却" ,"着" ,
"得" ,"将" ,"取" ,"见" 在先秦两汉都是及物动词,例
如"却" 字常见的用法就有"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等等.因此
"V却" ,"V得" ,"V见" 等最初是两个及物动词组成的并列
结构,这种复合动词还是及物动词,当然出现在宾语之前.等到
"V-RCO"( 如"打死他") 在中唐兴起以后,"V却" ,"V
得" ,"V着" 等由于模仿作用开始虚化,"却" ,"着" ,
"得" 等从动词变作状态补语.同时"VO了" 的 "了" 也虚化变
成状态补语.在这种情形下,及物/不及物之别给取消了,因而
"了" 字也可以挪前占据"V-PCO" 中PC的位置.
三 余论和结论
本文说明汉语方言之所以语法结构基本上一致,是因为它们都用近代
的——也就是唐宋时代共同语的——语法系统.具体的例证拿新兴的"V-
XO" 这种谓语作为重点."X" 代表表示体貌或情态的成分,包括"V-
RC"( "打死") 中的RC("死") ,"V得RC"( "穿得破") ,"V不
RC"( "穿不破") 中的"得" ,"不" ,还有体貌词尾"了" ,"过" ,
"着" ,现代的状态补语"着[t au]","完" ,"到" ,晚唐的状态补语
"却" ,"着" ,"得" 等等.
30
在泉州编写的《祖堂集》(952) 用的是早期官话,闽语还保存着其中
的体貌系统.以《祖堂集》中的"吃饭了也" 为例,这种句式的演变如
下:
(52)
晚唐五代 宋元 元末至今
"吃饭了也" "吃了饭也" "吃了饭了"
闽语"饭吃了也"
吴语"吃仔饭哉"
粤语"食咗饭咯"
官话"吃了饭了"
方言之间的相互影响,我们往往只想到"拷贝"( 抄录) 这一种形式.
甲方言受到乙方言的影响,在这种观念下就是甲方言把乙方言的特征拷贝到
自己身上.何大安先生的《规律与方向:变迁中的音韵结构》(1987) 突破了
这种"拷贝" 的理论架构.一个方言有自己的音韵结构,遇到外来的影
响,可以采取种种手段来适应.可以拷贝,可以调整后吸收,也可做选择性
的抗拒.
语法中有类似的现象.中原的"V却O" ,"V过O" 在闽南话里变
成"VO去" ,"(bat )VO过" 代表一种调整后的吸收.闽语不产生完成
貌词尾是种抗拒——因为跟本身的语法结构不合.吴语,粤语产生"吃仔饭
哉","食咗饭咯" 是受了宋元官话"吃了饭也" 的结构影响,但用自己
的虚词.动补结构的可能,实现正反四式在闽语里变成八式,其中牵涉到词
汇替代和词序演变.这形形色色的演变类型需要做进一步的探求.本文主题
其实是"变迁中的语法结构" ,副题是"方言在共同语影响下的语法演
变" .当然,这只不过是初步的尝试.
参考文献
张洪年(Samuel Cheung) 1972:《香港粤语语法的研究》.
——1977:Perfective particles in the Bian Wen languag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5.1.55—74.
31
张泰源 1986:《"了" 字完成式的语意演变研究》,台大中文所硕士论
文.
赵元任 1928:《现代吴语的研究》.
—— 1980:(丁邦新译)《中国话的文法》.
郑良伟 1990:《台湾话和普通话的时段—时态系统》,第一届国际中国境
内语言暨语言学研讨会.
志村良治 1967:《中古汉语の语法と语汇》,牛岛德次等编著《中国文化
丛书》 1.《言语》,254-295.
朱德熙 1982:《语法讲义》.
何大安 1987:《规律与方向:变迁中的音韵结构》.
香坂顺一 1967:《近世·近代汉语の语法と语汇》,牛岛德次等编著《中
国文化丛书》 1.《言语》,296-356.
Li, Charles and S, Thompson 1981: Mandarin Chinese.
刘勋宁 1985:《现代汉语词尾"了" 的来源》,《方言》1985.2.128-
133.
刘坚 1985:《近代汉语读本》.
吕叔湘 1955:《汉语语法论文集》.
梅祖麟 1980:《三朝北盟会编里的白话资料》,《中国书目季刊》
14.2.27-52.
——1981:《现代汉语完成貌句式和词尾的来源》,《语言研究》1.65-
77.
——1989:《汉语方言虚词"着" 字三种用法的来源》,《中国语言学
报》3.193-214.
——1990:《唐宋处置式的来源》,《中国语文》1990.5.191-206.
Norman, Jerry 1971: A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in dialects, Chilin 6.1.
——1988: Chinese.
32
——1989: What is a Kejia dialect ,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logy (Section on Linguistic and
Paleography), 323-334.
潘维柱,杨天戈 1984:《宋元时期"了" 字的用法,兼谈"了" 字虚化
的过程》,《语言论集》2.71-90.
太田辰夫 1958:《中国语历史文法》(日文原版,江南书院) .
——1961:《〈敦煌变文集〉口语语汇索引》(油印本) .
——1987:《中国语历史文法》(蒋绍愚,徐昌华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董同龢 1959:《四个闽南方言》,《史语所集刊》30.729-1092.
曹广顺 1986:《祖堂集中的"底(地)" ,"却(了)" ,"着"》 ,《中国语
文》1986.3.192-202.
王力 1958:《汉语史稿》(中) .
——1962:《古代汉语》.
魏培泉 1990:《汉魏六朝称代词研究》,台大中文所博士论文.
杨秀芳 1990:《从历史语法的观点看闽南话的"了" 及完成貌》(待刊
稿) .
杨联升 1957:《老乞大朴通事里的语法语汇》,《史语所集刊》29:197-
208.
袁家骅 1960:《汉语方言概要》.
The Grammar of T'ang-Sung Koine
and the Grammar of Modern Chinese Dialects
The paper observes that almost all Chinese dialects have the
following constructions: (A) the disposal construction, (B) verb +
resultative complement construction, (C)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forms
of the potential complement, (D) aspect markers which can occur between
33
the verb and the object. Since none of these constructions occur in Old
Chinese or Early Middle Chinese, the question then arises why modern
Chinese dialects have these and other constructions in common.
The author proposes the thesis that these constructions first
emerged in the northern dialect of the T'ang capital Ch'ang-an. When
that northern dialect became the koine during the late T'ang and early
Sung, these constructions spread to other dialects. This explains why
modern dialects use the same structures but often employ different
grammatical particles.
The bulk of the paper tries to account for the non-occurrence of V +
perfective aspect marker + O in Min dialects. The author claims that V +
phase complement + O is the necessary anteced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 + perfective aspect marker + O. Since Min dialects lack the former,
they also do not have the latter.
附注
1本文写作期间受蒋经国基金会,法国东亚语言研究所的资助.若干想法1989年跟史语所
二组,清华大学语言研究所的同行讨论过,最近又在东亚语言研究所继续讨论.杨秀芳,
林英津,魏培泉三位给我很多宝贵的意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2本文"动补结构" 是狭义的用法,相当于太田先生(1987:196) 的"使成复合动词" ,
王力先生(1958:403) 的"使成式" .
3罗杰瑞(Norman 1988:123,131) 已经指出(甲) ,(丁) 两类是新兴的结构.
4曹广顺(1986:202,注11) 原来引了六句.另一句引作"切怕门徒起妄情,迷了菩提多谏断(《维
摩诘经讲经文》)".按:此句出现于《敦煌变文集》521页,我以前(1981:66) 也如此引过.但下
半句应在"了" 后点断.所以本文只转引曹文的五句.
5刘坚先生指出,上海话说"我从来没看见伊过"( 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他) ,"侬阿曾看见伊过?"(
你有没有看见过他?) .可能文献中有"VO过" 词序的例句,只是目前还没看到.
6吕叔湘(1955:62) 提到一个现象可能跟"V却O" ,"VO去" 词序的问题有关:"又唐人小诗有
'草色青青柳色黄' 一首,《老学庵笔记》(4.11) 云,贾至与赵嘏集中皆有之(案《全唐诗》编入
贾集) ;其第三句'东风不为吹愁去' 者,放翁云,'至诗中作"吹愁去" ,嘏诗作"吹愁却"
,"却" 字为是,盖唐人语,犹云"吹却愁" 也'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11:40 , Processed in 0.09710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