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26|回复: 2

潘悟云就开展历史层次讨论给丁邦新教授的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5 13: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北大中文论坛
( 2003-7-30 18:30 )
【转自东方语言学网站】


丁先生:
     去年底在台湾访学十天,加上最近的杭州会议,有许多感触,因而有以下一些建议。
     中国的音韵学与方言学,自高本汉、赵元任、李方桂以后,面貌为之一变。台湾至今还是继承了这个传统,但是大陆上自60年代以后,学术理念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有些人开始向章黄的路子倒退,脱离了活的语言的研究,完全钻入古字堆。第二,另一些人,排除共时与历时结合的研究方法,搞历史研究的不管方言材料,而作方言研究的只知道描写,而不去探索造成这些共时变异的历史原因。两者“鸡犬之声相闻,生死不相往来”。第三,这两部分人都死抱既定的方法和理论,不肯面对语言事实,学习和探索新的理论、方法。比如历时语言方面,对新研究、新成果熟视无睹而死守过时上古音观点的大有人在;在共时方面,有些人只知道按既定的表格和方法去调查,把一切与历时发展相结合的研究都嗤之以“鬼画符”。所以,目前的重要任务是向赵元任与李方桂回归。并在此基础上再向前发展。很希望你与梅先生能够担负起领导重任。对中国语言学的贡献,不只是帮助几个大学,建立几个数据库,更重要的是要拨正研究方向。
    当然,我们目前所占有的材料,所具有的语言学知识比赵元任、李方桂时代都要超出许多,所以我们也有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其中最重要的突破将是历史层次(台湾叫时间层次)的研究。跟世界其他语言相比,汉语及东南亚语言这一特点是最突出不过了。对它进行研究将有三个好处:第一,可以更真实地揭示整个汉语的历史面貌。因为历史比较只能在同一个历史层次内进行,而汉语中的多个历史层次叠加在一起,很难区分,这就给汉语方言史的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层次研究正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第二,整个东南亚语,特别是汉语周围的藏缅、侗台、苗瑶、越南语、日本语、韩国语都存在类似的问题。而汉语有悠久的历史文献,研究基础相对比这些语言来得好,以汉语方言层次研究作为突破口,总结出来的理论和方法也可以适用于这些语言的历史层次研究。到那时再来说东南亚语言的谱系将一定比现在更清楚、更正确。第三,总结出来的理论和方法将是用中国本土语言为材料,对整个历史语言学的贡献。可以肯定对层次研究的讨论将比三四十年代对重纽的讨论更具有意义,对中国语言学所起的作用也将更深远。对历史层次的研究既有理论问题,也有具体的方法与技巧,需要集中许多人的智慧与努力。我们觉得要采取以下一些步骤:
    第一,要公布大量的材料,因为历史层次的研究必须在多个方言比较中进行。我们的大数据库计划展开以后,会解决这个问题。最近我已经把55个方言点的字音材料放在东方语言学网上(www.eastling.org)供大家查询,除了单个汉字的方言读音查询以外,还提供历史比较的功能,输入中古的声或韵,即能显示数据库中带这个声(韵)的全部汉字所对应的方言读音,以及语音条件,研究者大体上可以从中看出历史层次的信息来。我准备陆陆续续地把大量方言材料放到网上供比较研究者使用。
    第二,一些走惯既定路的人对层次研究会反感,更多的人不知道它的内涵,所以要组织一支研究队伍。要先使一部分人研究起来,再由这部分人去影响其他人。目前大陆与香港方面已经在作这方面研究的有以下一些人:王福堂、王洪君、郑张尚芳、李如龙、游汝杰、陈忠敏、朱晓农、麦耘、陶寰、万波、龚群虎、张维佳、严修鸿、庄初生等等。台湾方面有何大安和杨秀芳等。
    第三,在可能的情况下将这些人组织起来,召开一个会议,把一些最为重要的问题提出来进行讨论:如层次的定义,层次的特点,层次关系与音变关系的区别等等。因为系统的研究刚刚起步,即使是赞同层次研究的学者,对有些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对有些重大的问题,我们觉得要有共识。
    第四,要提出一套可操作的研究计划与方案,才会使许多人照样去作。我仅举参照音系作为例子。历史层次的研究就是要重建所研究方言的每个历史层次的语言面貌,所以要有那个历史阶段的中原方言或与之有关的方言作为参照系。除了中原地区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作为重要的参照系以外,许多方言岛还保留着很古老的特征作为历史分析的参照。如浙南的畲语说的是客家话,已经知道它是唐代迁来,迁来以后在吴语的包围之中,不再受其他客家话的影响。所以,它目前所带有的客家话特征大体上可以反映唐代的客家特征。游汝杰调查过宁波附近的一个闽东话,它是明代从闽东迁来,四周都是吴语。考虑到它迁来以后的自身变化,可以从中得到明代闽语的一些特征。从杭州话中的官话特征,也可以推测宋代官话的一些基本面貌。如“儿”读成音节的l,说明日母支韵在宋代的官话中已经读作l了,现代官话中的er是从l变化过来。这种方言岛在大陆上不少,很值得组织调查,作为我们研究的参照点。
    第五,要有发文章的阵地,最好是集中发表对这个问题讨论的专刊,如同当年讨论重纽问题一样。
    要作历史层次分析,最好是对广韵非常熟悉,但是现在的年轻学子中,这种人越来越少了,所以必须有一种工具,即使对广韵不太熟悉,也可以凭它作历史比较与历史层次分析,这就是我这几年来花费很多时间做好方言分析软件的动机。
    建议另外组织一个讨论会,讨论方言史的问题。你的课题“吴闽客赣历史层次分析”一旦批下来,更需要一个研讨会的支撑。前几年一起做的“吴闽语比较研究”并不是很成功,原因是并没有在充分比较调查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讨论,至今有些材料还没有输进电脑。所以,我们这次一定要先公布大量的材料,让大家在这些材料的比较基础上提出研究课题,再组织讨论,可能会比先前的“吴闽比较研究”做得好一点。
                                                                             悟云

                                                             (陈忠敏修改)
 楼主| 发表于 2005-1-25 13: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中文论坛相关跟帖:

zhantaisx
RE:就开展历史层次讨论给丁邦新教授的信 ( 2003-8-2 20:44 )

       潘先生对中国大陆60年代以后的音韵学与方言学研究有个总体的评价,即学术理念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读了之后我感到有很大的疑惑,请各位学长请教:
      第一,有些人钻入古字堆是否指面向古代文献的研究?为何这种研究是“向章黄的路子倒退”?是什么样的学术理念导致这种倒退?
      第二、有些人“排除共时与历时结合的研究方法”,这种“排除”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是否有学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以面向文献为主就是“排除共时与历时结合的研究方法”?是否有学者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方言资料的调查和整理上就是“排除共时与历时结合的研究方法”?是不是只有作综合的多语言比较才是从事语言研究唯一正确的道路?是不是抱着一部汉藏词典纵横捭阖搞比较就是高难度的语言研究?
      第三,以上两部分人的共性特征是“死抱既定的方法和理论,不肯面对语言事实,学习和探索新的理论、方法。”那么这两部分大概在整个中国大陆语言学界占到多大的比例呢?根据潘先生的总体评价,既是整个大陆“60年代以后的音韵学与方言学研究”“学术理念发生变化”,自然第三条是对大陆“60年代以后的音韵学与方言学研究”的全称判断。当然,其中必有凤毛麟角的学者坚守高本汉、赵元任、李方桂等前辈的传统,只是被“嗤之以鬼画符”,郁闷已久。

      我相信以上的推理过程在逻辑上是合乎潘先生的本意的。假如把潘先生的大作视为提前撰写的学术史,那么他的评价基本上否定了中国大陆自六十年代以来的音韵学与方言学研究;假如把潘先生的大作理解为是要力挽狂澜、匡世正谬的宣言书,那么潘先生此文无疑具有对中国大陆语言学拨乱反正的划时代意义(当然,潘先生感觉以个人的力量,要担负起如此重大的历史责任觉得不堪重负,所以要吁请丁邦新先生和美国人梅祖麟先生来掌舵)。无论如何,潘先生的这篇大作值得各位语言学界的先达时贤高度重视。
 楼主| 发表于 2005-1-25 13: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项梦冰版主
发帖 469
积分 507
IP源 211.149.*
来自 北京大学中文系
NO.117654  RE:就开展历史层次讨论给丁邦新教授的信 ( 2003-8-4 19:03 )

    关于方言学界对待历史层次的问题,我的看法跟潘老师有点儿不同。就我个人的了解,大多数方言学工作者还是比较注意层次问题的,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搞方言的人是排斥或反对层次观念的(其中当然存在自觉不自觉的差异)。情况也许恰恰相反,近六七年来,层次几乎已经成了搞方言的人(尤其是中青年)嘴里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儿,仿佛不谈层次就不能搞方言似的。

    除了罗杰瑞先生的那篇讨论闽语层次的经典性论文(闽语词汇的时代层次,方言 1979:4),大陆学者较早讨论方言语音层次问题的精彩论文至少有以下三篇(按正式发表的时间排列):
      刘勋宁:现代汉语句尾“了”的来源(方言 1985:2)
      王洪君:文白异读与叠置式音变(语言学论丛第17辑,商务印书馆 1992)
      刘勋宁:陕北清涧话人称代词和指人名词语尾 [.mi] 探源(中国境内语言暨语言学第二辑,1994)

    《现代汉语句尾“了”的来源》是《方言》编辑部非常推崇的一篇论文,我记得1986年听王洪君老师的一门课时就讨论过这篇论文。《文白异读与叠置式音变》是王洪君老师的硕士论文(1986),只是正式发表的时间晚了一些。我当时读了觉得实在是好,还做了部分摘录。《陕北清涧话人称代词和指人名词语尾 [.mi] 探源》是讨论语音分层观念的一篇理论性作品,当时有幸一睹为快,还觉得不过瘾,遂一字一句往电脑里输了一遍(还是286的时代)。说《文白异读与叠置式音变》和《陕北清涧话人称代词和指人名词语尾 [.mi] 探源》是大陆学者讨论汉语方言语音层次问题的两篇早期的经典之作大概一点儿也不为过。当然,当时讨论语音层次的论文并不止上列三篇,而其后就更多了,精彩之作也不断有之,1999年语文出版社还出版了王福堂先生的《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一书。这是汉语方言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是王先生在多轮讲授“方言研究”课的基础上根据讲稿修改而成的。我听的是第二轮,即 1992 年的那轮,当时我还在语文出版社(朝内南小街),为了听这门课每次要来回坐三个多小时的汽车。王先生的“方言研究”课已经前后讲了13轮,我相信凡是听过这门课的同学一定已经把层次观念融进自己的学术理念中了。近些年,除了正式发表的论文外,涉及汉语方言语音层次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也不断涌现,形势是相当可喜的。相比之下,方言语法层次的研究就显得比较薄弱。朱德熙先生大概是较早注意方言语法层次问题的大陆学者之一,张敏的博士论文《汉语方言反复问句的类型学研究:共时分布及历时蕴涵》(1990)可以说是这一领域的代表作。非常希望方言语法层次问题的研究也能逐渐热起来。

    总之,方言接触、文白异读等涉及层次问题的现象是汉语方言研究的传统课题;今天讨论层次问题自然已有更深的内涵,但学术研究总是一步步深入的。目前提倡加强层次问题的研究可谓合乎时宜,但对 60 年代以来的方言研究的评价也应力求公允。

[郑重声明: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与他人无关,更不代表中文系的立场。]
[ 本帖由 项梦冰 于 2003-8-7 14:18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 00:51 , Processed in 0.10667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