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048|回复: 9

《其实你不懂广东人》(推荐阅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7 08: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gjs.cn/



作者:叶曙明  

定价:13.8元 13万字 200页

出版日期:2005年1月

ISBN:7-5406-5724-3




全书目录:

开场篇 是谁在唱衰广东人

第一篇 广东人,为什么你如此沉默

广东人的老底
老广为何要死守着自己的方言?
被人排斥,还要担着排外的恶名

   北京、上海、广东人的比较
  广府、潮汕、客家人的比较
  “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最大的政治”

第二篇 广东没文化,谁有文化
  
你有你的中原文化,我有我的岭南文化

  他们的光芒把二十四史照亮
  敢为天下先,就不要怕变成刺猬
  谁的房子如此典雅
  流行音乐的“黄埔军校”
  就算你听不懂粤剧,也请鼓鼓掌
  广东离文化大省有多远?

第三篇 赚钱是广东人的头等大事

  已经发了一千年,还叫暴发户?
  “我喜欢钱,由衷地,没有任何虚伪地喜欢”
  赚钱是一门哲学,一种人生态度
  有钱大家一起赚
  从容淡定的人有汤喝

第四篇 广东人的“五宗罪”

  广东真的是无商不奸吗?
  “饱暖思淫欲”和低离婚率
  广东人拜神只为求个心安
  把百万富翁的美梦做到底
  什么时候才能“天下无贼”?

第五篇 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

  粤菜是南方文明的一部分
  为了“食在广州”,下辈子还做广州人
  平平淡淡才是真
  2500万广东人生活在别处
  多姿多彩的节日风俗

结束篇 广东,日出南海,天地如花


《其实你不懂广东人》观点举要

  1、广东人,为什么你如此沉默?——“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最大的政治”。
  2、你有你的中原文化,我有我的岭南文化;他们的光芒把二十四史照亮——二十四史中绝不缺乏岭南人物的身影。
  3、已经发了一千年,还叫暴发户?有钱大家一起赚;从容淡定的人有汤喝——有钱赚。
  4、“饱暖思淫欲”和低离婚率——广东人家庭结构十分稳定。
  5、广东人拜神只为求个心安。
  6、为了“食在广州”,下辈子还做广州人——美食是岭南文化一大亮点。

《其实你不懂广东人》,我懂
  
《新闻周报》2005年4月5日
谁真懂广东人?《其实你不懂广东人》引文化论争
《南方日报》3.16
导言:《其实你不懂广东人》让人们关注八大话题
《南方日报》3.16
《其实你不懂广东人》作者:站出来为文化广东辩护
《南方日报》3.16
《其实你不懂广东人》引争论 专家策划人各有看法
《南方日报》3.16
粤不是“文化沙漠” 《其实你不懂广东人》读者感言
《南方日报》3.16
教你读懂广东人
  《羊城晚报》3.15 B4版
试问谁人真正的懂得广东人?
  《南方都市报》3.14
接近现实主义 想象一个叫广州的城市
《南方都市报》3.14
广东的魅力 告诉你身为岭南人的光荣
《南方都市报》3.14
面对妖魔化--广东人为什么如此沉默
  《南方都市报》3.14
《其实你不懂广东人》驳斥“暴发户”说法
《南方日报》2005.3.4
南方网专题:
谁真懂广东人?《其实你不懂广东人》引文化论争(图片)
新浪读书频道选载:
《其实你不懂广东人》

广州日报-大洋论坛

新华网-发展论坛

话题1:广东文化是否过于沉默?是否需要辩护?
话题2:一种强有力的文化需要辩护吗?《其实你不懂广东人》这样一本态度激烈的书的出版是否就是一种文化不自信?
话题3:目前此书大多只限于广东图书市场发行,读者反应有差别,广东人多大声叫好,外地人多笑而不言,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话题4:已经有许多作品为地方文化叫屈:《不要欺负我们湖北人》、《河南人惹谁了?》……现在广东人也跳出来说《其实你不懂广东人》,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话题5:广东文化大省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硬件建设和宣传包装的关系?当代广东文化怎样才能产生越来越多的大家经典?
话题6:当今广东文化新的增长点应该如何寻觅?又应该如何培育?
话题7:新时代广东人的人文精神究竟是什么?由外地人转化而成的新广东人能够进入广东文化核心区域吗?
话题8:广东人如何才能有效地让人“懂得”?对此广东人还应具备哪些技巧?

大洋网书评:
了解广东人的最佳读物——评《其实你不懂广东人》

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政务网 南国书香:

评《其实你不懂广东人》

东莞电视台隆重推荐《其实你不懂广东人》
读《其实你不懂广东人》有感
    陈龙武(广东省曲艺家协会)
解读真实的广东人
——读叶曙明先生的《其实你不懂广东人》方英
广东为什么需要辩护?
     陈淑梅(中山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广东的魅力
——读《其实你不懂广东人》 申霞艳(花城杂志社)
广东人的心声
     毛予(广东商学院法律系三年级学生)
谁真的懂广东人
   梁芯畅(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系二年级学生)
桃李不言
——评《其实你不懂广东人》 梅明超(广东省文联理论部)
想象一个名叫广州的城市
——读叶曙明《其实你不懂广东人》 童月
也谈广东为什么“没有文化”
网友
wangaqw
《广东,你到底有没有文化?》钟健夫
其实都懂广东人
--读《其实你不懂广东人》王成雄
广东该如何让“你”懂?默庵
佛山日报  A5版 2005-3-18
广东人的文化你了解多少 N秀生 海峡都市报(福建) 2005-03-17

参考资料: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岭南地区)
北大历史系李孝聪教授
广东人排外吗?
老广为何要死守着自己的方言?
 楼主| 发表于 2005-5-7 09: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广为何要死守着自己的方言?

——节选自《其实你不懂广东人》

       中原人在岭南定居后,他们带来的文化,便一如水银泻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处于弱势地位的土著语言——古百越语,很快被逐入深山老林、穷崖绝谷之中。客家人有一警句:“宁卖祖宗田,不丢祖宗言”。祖宗的语言,是他们在远离故乡,不得不挣扎求存于“瘴疠之地”时,仍然抱着庙宫未改,城社尚存的心态,坚守强势文化优越感的精神支柱,成为维系一个族群世代相传的重要纽带。
    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位广东人,在广东出生,吃广东米,饮广东水长大,从小到大你填写简历时,籍贯一栏都是填广东。但有一天,冷不防有人问你:“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你是广东人呢?”你脱口而出的回答是什么?因为我在广东出生?因为我父母是广东人?还是因为我的户口在广东?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在广府、潮汕和客家三大民系中作过一个调查,到底广东人是根据什么认定自己是广东人的?结果,在被访对象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根据方言,其次是血缘关系,第三才是地缘关系。也就是说,人们是根据乡音,从茫茫人海中,找到自己的同乡的。就算你生活在梅州,但不会说客家话,你也不算客家人;就算你的户籍是潮州,但你不会说潮州话,走到街上也不会有人当你是潮州人。在广东人心目中,方言的位置就是这么高。方言的功用,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工具,而且是重要的感情交流工具。
    以前,北方人把广东话一律称之为“禽声鸟语”。大清皇帝召见广东地方官员时,被他们一口一个“我哋、佢哋”搞得头大如斗,一怒之下,诏令闽粤两地都要设立正音蒙馆、正音书院,以驻防旗人为正音教师,全力推广普及官话。可惜驻防旗人本来就懒,又碰上广东这样的方言死硬派,推广了半天,广东人的舌头没有卷起来,正音书院却荒废倒闭了不少。
    五岭之外,依然是一片鸟语花香。
    今天,“推广普通话,迈向现代化”这个口号,喊得震天响。似乎方言成了现代化的障碍。其实,欧盟15个国家,统一了货币,统一了经济政策,也没统一语言,不是一样可以现代化吗?香港人在回归前也没有推广普通话,大家都说粤语,并不妨碍她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事实上,广东话与现代化并不矛盾,说到底,普通话只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无须提升到道德与素质的高度,甚至与国家前途、民族兴衰挂上钩。
    广东人都是很讲实际的,只要生活确实有讲普通话的需要,根本不用政府采取行政手段,他自然会去学、去讲。只要有助于他“揾食”,别说是普通话,就是非洲土话他也肯学。学普通话就等于学英语一样,多掌握一种交流工具,绝对有赚不赔,但不能为了鼓励学习普通话,就去践踏自己的母语。广东人并不拒绝学习普通话,而且他们的“推普”是不遗余力的,“煲冬瓜”的水平,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中青年一辈基本上都能听能说了。只要尊重事实,就不会否认这个巨大的进步。
    今天北方人到广州的商店购物,大部分售货员都会主动和他说普通话;公务员也都会讲普通话了;城市的大部分学校都用普通话教学了。据调查,银行、邮局、公园、商店、的士等行业的普通话也都全部过关。这还不够吗?难道非要广东人在家里也说普通话不可?非要粤剧也用普通话来演唱不可吗?

    在全国七大方言中,粤方言是最古色古香的,大量原汁原味的古汉语词汇和用法,像“企”(站)、“食”(吃)、“行”(走)、“颈”(脖子)、“渠”(他、她)、“晏”(晚)、“悭”(节省)、“无”(没有)、“银子”(钱币)、“卒之”(最后)、“姑勿论”(且不说)、“于是乎”(于是)等等,读起来儒雅之至,白话文早就没人这样用了,可在粤方言里,还大行其道,成为市井坊间的日常口语,甚至连“嗟”、“噫”这些古汉语中的感叹词,广州的小孩子也常冲口而出——“嗟,怕乜?”(“嗟”白话读作“车”,含否定之意,“怕乜”即“怕什么”。)“噫,好肉酸!”(人们通常误把“噫”写作“咦”,其实在粤语中,两个字是不同的。“肉酸”意即“难看”。)使人不禁拍案惊奇。
    广东人里有不少中原世家,古风余韵,虽废犹存。在台山人的家庭里,媳妇把家婆称作“安人”。安人,从宋代开始就是正从六品官诰命夫人的封号。除了台山,据说在花都、从化一带,也有称家婆为安人的。听起来颇有点官宦人家的派头,也许,这就是“祖上也曾风光过”的遗痕吧。
    有人认为,粤语形成于晋代,所谓“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西晋时发生“八王之乱”,继而出现“五胡乱华”的局面,这是一个北人南迁的高潮。故广东人“至今能晋语”,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但清代广东著名学者陈沣认为,广州音最切合隋唐音,最方便阅读古文。他写过一本《广州音说》,专门解释其原因,“盖千余年来中原之人徙居广中,今之广音实隋唐时中原之音。”
    人们所说的“粤语”,主要是指广府话,尤其是指以广州西关(上下九、第十甫一带)口音为本的白话。如果你想验证自己的粤语说得准不准,有一个办法,念念这首歌谣吧:“阿四阿四,攞条锁匙,开个夹万,攞两毫子,买斤荔枝,唔爱黑叶,要爱槐枝。”这首歌谣取衣韵,必须上下齿咬合,舌面向上,才发得出衣音。如果你能咬字清晰准确,就算会说正宗的白话了。
    在粤语词汇中,据说有三分之一以上是方言。广州人日常口语中,方言出现的频率,竟高达五六成。最令北方人头痛的,也许是广州话中大量的倒装句。北方人说“你先走”,广州人说“你行先”;北方人说“很感谢”,广州人说“多谢晒”;北方人说“太饱了”,广州人说“饱得滞”;北方人说“给你一块钱”,广州人说“畀一文过你”;北方人说“找不到你”,广州人说“揾你唔到”。如此等等,真是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啊。
    在粤语文化圈里,常听到人们谈论起辛亥革命后的一段掌故。当年,帝制倾覆,共和初肇,在中华民国国会里,要求奉粤语为中国“国语”的呼声很高,支持的票数,已然过半。但孙中山逐一去说服粤籍议员,劝他们放弃粤语,改投北京话一票。最后,凭着孙中山的人望,粤语仅以3票之差,败给了北京话。
    揣测孙中山的用意,当时南北双方仍处于对立状态,既然清朝把北京话作为官话已经两百多年了,继续沿用下去,可以避免节外生枝,减少南北统一的障碍。这恰恰表现了南方人胸襟开阔,相让为国的精神。南腔北调,乃地理自然形成,本无所谓优劣,既然我可以奉你的语言为国语,你又何必非把我的语言斥为“鸟语”不可呢。
    广东人始终坚持认为,白话是广府人的母语,福佬话是潮汕人的母语,客家话是客家人的母语。方言是一个族群的身份认同,是一种凝聚力。方言蕴含了丰富的地方人文内涵,一种方言的消失,势必会使它所传达的那种地方文化也随之萎缩和贫乏化。正如美国一位语言学家所说:“一种语言从地球上消失,就等于失去一座卢浮宫。”所以从文化的角度看,普通话固然应该推广,但方言也不应听凭它消亡。
    在广东这个移民大省里,各种方言错综复杂,四乡八镇,各有不同,甚至村头村尾亦相迥异。没有哪一种方言,能够把三州六府的乡音统一起来。即使人们力图从语言学上把它们分类,也往往予人绠短汲深的感觉。广东真是一座语言的大宝库。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调查显示,有82.86%的广府人、39.18%的客家人和38.18%的潮汕人认为自己的方言比其他方言好听。同时也有37.06%的客家人和37.27%的潮汕人认为广府白话比其他方言好听,而广府人对潮汕话和客家话的“好听度”,评分却很低。由此可见,在广东地区,白话占了绝对的优势。
广东人的兼容并蓄,同样反映在语言上。近20年,大量华洋杂陈的港式粤语长驱直入,对粤方言所作的深耕改土,是历史上两百年都难以达到的。其结果,粤方言在最古色古香的美名之外,又增添了一个最多创新词汇的特点。“炒更”、“揾食”、“搞掂”、“无厘头”、“士多”、“T恤”、“的士”、“擦鞋”、“人气”、“案底”、“做骚”、“草根阶层”、“夹心阶层”、“人间蒸发”等等新词,以及“他很阳光的样子”、“她苍白着脸”这些词法乱用的港式粤语,复畅行内地。
    半个多世纪以来,广东还经历了两次移民高潮。一次是1949~1952年间,解放大军南下,土改大军南下,大批北方干部浩浩荡荡开入广东。另一次是1980年代以后,广东改革开放,在“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的口号激励下,千百万北方人怀着创业梦想,奔赴广东这片热土,形成风起云从,百川赴海之势。粤语一度成为人们热衷学习的语言,许多地方都竞相开办了粤语速成班,报学者十分踊跃。我们从电视新闻上看到南下列车上的汹涌人潮,亦不禁瞠目结舌,叹为百年难见的奇景。
    移民潮对广东政治、经济、文化所带来的影响,是互动互补的。尤其是第二次的移民潮,还在持续高涨。不管我们乐意与否,南北文化都在不断洗牌,民风民俗的丕革,已深入到每条街巷、每家店铺、每个公司、每户家庭、每个人的起居、饮食、衣着、娱乐、求职、婚姻等等庸常生活,却是不争的事实。
像深圳这个新兴城市,1982~1990年间,就有164.25万人口,从外地迁入,占了当地人口增长的96.62%,普通话在这里已差不多成为主要的交际媒介。如果还按传统的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族群标准来划分它,未免有牵强之感。
    有人认为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显示了推广普通话的必要性。但我却认为,正因为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才显示了保护粤语的刻不容缓。我在报纸上看到,杭州市一位政协委员在向政协会议递交的《关于保护杭州方言,防止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缺失》提案中大声疾呼:“当你来到四川茶楼里,发现摆龙门阵的人操的不是四川话;当你在对外电视节目上,再也听不到闽南话;当你来到了非洲的某个部落,发现土著人全说一口流利的English(英语),你会不会觉得很失望?当所有的城市都说同一种语言时,那么每个城市独有的吸引力就减弱了。所以,我呼吁要保护杭州方言。”
    我不禁为这位委员拍案叫好。什么时候,我们广东也有人能挺身而出,理直气壮地为保护广东方言而奋臂大呼,我一定为他呐喊助威。
 楼主| 发表于 2005-5-7 09: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有你的中原文化,我有我的岭南文化

------选自《其实你不懂广东人》

    广东到底是不是文化沙漠?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从什么是文化说起。
    关于文化的定义,几百年来众说纷纭,各路大师的专著也汗牛充栋。有人认为,文化是一个族群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伦理道德、风俗等等的总和;有人认为,文化是一个族群所生活的社会遗传结构的总和;有人认为,文化是某个社会或部落所遵循的生活方式,包括他们所遵循的共同信仰和传统行为;也有人认为,文化是指人类生产或创造的,并传给其他人,特别是传给下一代人的每一件物品、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然而,无论哪个说法,都不可能导出某个地区、某个族群“没有文化”这个结论。
    一个庞大的人群是不可能生活在文化沙漠上的,那是一种不可想象的状态。文化不是你想不想要的问题,而是它必然存在,是与人类共存的,是人类的一个属性,一个标志,是人类活动的另外一个叫法而已。盎格鲁撒克逊有盎格鲁撒克逊的文化,新几内亚食人族也有新几内亚食人族的文化。它们不以你的赞赏而生,亦不以你的嘲笑而亡。
    谁也没有什么资格说自己的才是文化,别人的就不算文化。说一个族群没文化,等于否定了他们的人类属性。好比你跑到别人家里,指着人家的孩子说:我家的儿子是圣人,你家儿子是白痴。人家不一扫帚把你打到大街上去才怪呢,你还好意思哭爹喊娘地埋怨“他们排外”吗?
    余秋雨先生在谈论广州文化时说,如果时光倒流30年,陈寅恪还在世,就没人敢说广州是文化沙漠了。“一位老先生在此地的活动决定了任何人都不可能小觑广州。”言下之意,似乎没有这样的大师,就可以小觑广州了;没有这样的大师,广州就有沦为文化沙漠的危险了。说到底,还是那种精英文化、偶像文化心理。
    无可否认,陈寅恪是一位文化大师,而广州的文化亦因为大师的存在增辉不少。但文化是一个庞大复杂、多种多类的体系。陈寅恪只是某一方面的代表,他是某一方面的大师。不能说他端坐在广州,广州就有了文化;他离开广州,广州就没文化了。
    文化这东西,天生在那儿,你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捏着鼻子厌之恶之也罢,紧闭眼睛假装看不见也罢,给别人扣上一顶“文化沙漠”的帽子也罢,全没有用。总之你避也避不开,绕也绕不过去。日前欧洲经济咨询和研究机构Robert Huggins公布《世界知识竞争力指数2003/2004》研究报告显示,在全球125个领先地区中,珠江三角洲排在第85位,甚至高于香港(香港排在第102位),是除日本之外最具知识经济竞争力的亚太地区。如果这也叫文化沙漠,那真是无话可说了!
    北方之所以觉得广东缺乏文化底蕴,是因为南北文化的底蕴不尽相同。北方文化发祥于黄土高原,奉太昊伏羲、轩辕黄帝为人文始祖;而南方文化则受孕于浩瀚大海。广州古称番禺,番禺是一位海神的名字。广东的文化就是海洋的文化。
    对中原文化,广东人一向尊重有加,因为那是祖先的文化。然而,中原文化虽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源头,却绝不是唯一的源头,更不是用来衡量天下文化的唯一标尺。四合院可以住人,西关大屋一样可以住人;吃高粱可以饱肚,吃稻米也一样可以饱肚。大家头上都是一片天,并不是只有你一家名门正派,别人都是邪魔外道。
    被誉为“岭南三大家”之一的屈大均曾说:“粤处炎荒,去古帝王都会最远,固声教不能先及者也。”梁启超也早就提出,中国文化有南北之分,有海洋与内陆之分,“海也者,能发人进取之雄心”。而经史大师蒙文通则把中国文化细分为齐鲁、秦晋、荆楚三支。中原文化移植到海边,也要发生变种的。
    不同时代的学者,不约而同地都把天候地理,作为文化的重要条件,足以令人幡然醒悟。南方既有自己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当然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死抱着四夷宾服的心态,以北方文化作为衡量和评价一切文化的唯一标准,等于抹杀了黄土高原与冲积平原的区别,抹杀了高原气候与海洋气候的区别,抹杀了吃大米和吃高粱的区别。可以说一开始就错,结果是一步错,步步错。

    在某些人看来,广东人都是土包子,土包子一夜发了大财,还是土包子。一个地方要让别人觉得你有文化,不是靠有多少茶楼食肆、多少烧腊店、多少人在炒股、多少人在买彩票,而是靠高等学府、图书馆、博物馆、歌剧院、科学技术、卫生设施等等。
    一位北方朋友很轻蔑地对我说,你说广州人有文化,无非就是什么茶文化、酒文化、虾饺文化、及第粥文化、食蛇文化、喝汤文化、逛街文化、彩票文化、拜神文化。因为广州没有文化底蕴,所以什么都可以称为文化。你们每年举办多少场高雅音乐会?有多少大师级人物出场?你们有多少名牌大学?有多少院士、博士?真是三天可以出一个暴发户,三年出不了一个贵族。莎翁这句话,说的就是你们广州人呢!
    我没有与他争论,拉着他往外走。来到广州起义路,我对他说:这条马路是1930年代广州的中轴线,从越秀山中山纪念碑至起义路广州教育学院一段,都是笔直顺畅的,但就这里却突然拐了个弯,变得斗折蛇行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他摇摇头说不知道。
    我告诉他,清代在广州起义路与北京路之间,是一片密集的书院群。广州教育学院的前身是千顷书院,名气虽不算很大,并不在广州最有名的七大书院——粤秀、应元、学海堂、广雅、越华、羊城和菊坡精舍之列,但在修筑马路时,为了避开千顷书院,市政府却宁愿让马路绕了一个弯。
什么是文化?一条马路能为一间学校让路,这个城市就是有文化的。
    我又和他说了另一个故事。1920年代,海丰县修公路,刚好要从广东省长陈炯明母亲的房子前经过,为了避开这座房子,公路要拐一个小弯。陈炯明知道后,立即派人把母亲的房子削去一角,使公路能够拉直。这幢缺了一角的奇特楼房,至今还在海丰县城里呢。
    为了一间学校,马路可以由直变弯;为了让马路由弯变直,省长可以把自己母亲的房子削去一角。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是一种文化。如果你觉得非要穿礼服坐在国家大歌剧院听帕瓦罗蒂唱《托斯卡》才叫文化,那悉听尊便。你吃你的猪肉炖粉条,我吃我的生猛海鲜,大家各吃各的好了。
    我一直很困惑,为什么广东人可以坦然承认深受北方文化的影响,但北方人却往往不愿意承认南方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呢?即使有影响,也是坏影响:贪婪、自私、庸俗、市侩、爱钱如命、包二奶、色情泛滥等等……
    事实上,文化就像地球上的水,名义上有五湖四海之分,其实是一个大的循环系统,一部分水沿地面流动,一部分渗入地下流动,互相融会,互相渗透,千回百转,经过江河汇集,终归大海作波涛,然后再蒸发成为水蒸气,聚而成云,一场大雨又回到地面。如此这般,运转不息。你能说只有黄河、长江流的才是哗啦啦的水,珠江流的全是泥沙石灰?

    广东的文化有一种很强的俗化倾向,经常会运用通俗易懂的市井语言,把深奥的哲学“庸俗化”。广东人不喜欢谈论过于抽象的东西,纯逻辑的、形而上的、玄虚的话题,勾不起他们的兴致。他们关心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生活。新鲜的鸡肉,与冰鲜鸡、急冻鸡的肉,他们一吃到嘴里就能分辨出来,但他们却分辨不出什么是美学的历史主义与理智主义。因此,“宏大叙事”的学者们,对广东难免鄙夷,认为这是一个物质至上,物欲横流的地方。
广东是不是真的只有吃喝玩乐的文化?当然不是。
    以报纸出版业为例,早在清代末年和民国年间,广东报业在全国就享有盛名。从1884年广东创办第一份报纸《述报》开始,到今天广东公开发行的报纸有110多种,并承印国内200多种报刊,日均发行约700万份报纸。虽然还说不上很繁荣,但绝对不是“沙漠”。1987年,《广州日报》在全国地方报纸中率先实行扩版,从原来的对开4版,扩为对开8版。这一举动,对当年的中国报界,轰动一时,触发了全国报纸的扩版潮。今天的《广州日报》,平均每天出报对开40大版,周末对开48版,号称有160万份的印数。
    《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等报纸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有目共睹的。据说从《南方周末》出来的一位普通记者,到内地随便一家报纸,起码都是个中层的业务骨干。也许有人会不服气地说,《南方周末》的编辑记者大多数是北方人。不管是不是大多数,广东人从来没有否认过外省人对广东文化的贡献。如果真是大多数,也恰恰证明了广东人并不排外,而是乐于与全国人民“团结、战斗、胜利在一起”。
    没有这些来自北方的年轻编辑记者们的努力打拼,《南方周末》固然没有今天,但如果没有广东这块平台,他们也绝对打造不出一份今天的《南方周末》来。这是相辅相成的。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人们在研究《南方周末》时,都只会把它作为一个“广东文化现象”来研究,而不会单单作为“北方人在广东”来研究的。
    让我们再看看图书馆的情况。
    据史书记载,广东历史上第一间图书馆是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由英德郡守王仲达所创建的涵晖书院。估计有人听了心理又会不平衡了,觉得广东人不可能有这种修为。广东历史上有很多书院,并不是每间都有能力刊刻收藏书籍,即使有也往往不肯轻易示人。而涵晖书院的藏书阁是对外开放,供人阅览的,与今天的学校图书馆类似。
    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广东的起步与发展,与全国文教发达地区亦基本同步。全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是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于1904年的湖北省图书馆;3年后,江苏省创办江南图书馆;1912年,具有国家图书馆地位的北京京师图书馆正式开放。而广东在1910年创办第一家公共图书馆——廉州图书馆。1912年广东省图书馆正式对读者开放。到1930年代,全省已经建立了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65间。到2002年,广东全省县以上公共图书馆有131所,馆舍面积44.3万平方米、藏书2300.3万册。
    清末民初成立的岭南大学文物馆和1928年成立的广州市博物馆,是广东省最早的博物馆。至1993年,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已达108座。1993年后,又陆续新建了32座、扩建了19座博物馆。广东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6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6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近2000处;古文化遗址2000多处;博物馆、纪念馆140座,馆藏文物54万多件。
    但偏偏有些人,你要他承认广东有文化,比登天还难。你列举再多数字也没用,他撇撇嘴说:广东人除了赚钱,什么都不懂,你兴建再多博物馆,但终日门可罗雀,没人光顾,也是白搭。
    这话又说错了。许多广州人都记得,2003年11月18日,那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博物馆免费开放日。这天,人们空城而出,扶老携幼,争相到各大博物馆参观。仅仅一个陈家祠民间工艺博物馆,便一下涌进了4万多名游客,到处人声鼎沸,热气腾腾。一间几十平方米的广州刺绣展厅,竟密密麻麻挤着上百名参观者。这种蔚为壮观的盛况,在国内任何一家博物馆,都是难得一见的。陈家祠工作人员说:“免费开放日,我们简直在打仗!”这里既不是购物中心,又没有游乐设施,又没有即刮即中的彩票出售,广州人争先恐后跑来干吗?你以为他们真的是闲得发慌,把陈家祠当成欢乐嘉年华吗?
    如果这样想,就太看低广州人了。2004年的博物馆日,陈家祠又涌进了两万多观众。你可以嘲笑他们过于精明,为了省十几块钱门票,非得等到免费日才来;但你不能说他们不是来参观,纯粹是为了乱挤一气。
    自1996年以来,广州市先后投资约20亿元,建成了星海音乐厅、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馆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2003年至2007年,广州将继续投入107亿多元,建设包括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广东科学中心、广州图书馆新馆和广州大剧院在内的26个文化设施项目。希望这些数字能让某些人放下偏见。
我们在谈论人类文化时,往往会说,各民族有各民族的文化,不能以西方文化作为人类唯一终极文化和普世原则,不能奉行一元文化论。但在谈论中国文化时,许多人却又情不自禁地以中原文化为正统,陷入一元文化论中。
 楼主| 发表于 2005-5-7 09: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的光芒把二十四史照亮

——节选自《其实你不懂广东人》

    人们常说:“北方出圣人,南方出才子”。这个南方,主要是指江浙荆楚,还不包括岭南。在圣人们的眼里,岭南恐怕连才子都轮不上呢。河南人虽然常遭人歧视,被人谩骂,但他们至少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俺河南是中华民族的鼻祖!从治水神工的大禹、汤武革命的成汤、政治改革家子产,到哲学大师老子、庄子,从吴起、范蠡、商鞅、李斯,到阮籍、韩愈、杜甫、白居易,全是俺河南人。
    然而,当广东人被人嘲笑谩骂时,她能举出几个历史名人来证明自己的家学渊源呢?
    在一个讨论广东文化的论坛上,一些专家为广东“把脉会诊”,看得出他们都很关心广东,也真心想帮助广东,但一听他们语重心长地说什么:“广东文化的底子薄,所以……”“广东文化先天不足,因此……”“广东开发比较晚,自然……”我就不免大失所望,且悲从中来。连专家学者都抱这样的看法,遑论我们的平头百姓。
    我不禁深为感叹,不仅北方人对广东的历史缺乏了解,即使广东人对自己的历史也太缺乏了解了。广东的中小学除了世界历史、中国历史,真应该再开一门广东历史的课程,给广东人好好补上这一课。要不然,愧对列祖列宗。
    隋唐以前,官史中关于广东的记载,少而零散。不过汉代的广东儒林,在全国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杨孚、陈钦、陈元、士燮等,都是赫赫有名的广东学者。唐代名相张九龄就是曲江人,任相期间,推崇黄老思想,主张抑武功,守清静,无为而治,不扰于民。注重衣食桑农,强调礼仪教化。他建议朝廷打破论资排辈,超次用人,通过举荐制,使全国各郡县都有平等参与中央政治,分享政治权利的机会。大庾山古驿道,就是张九龄在位时向朝廷请旨开凿的,成为南北陆路交通的主动脉之一。他的诗文家弦户诵,开一代诗风,几与陈子昂、李白齐名。
    另一位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人物,就是禅宗六祖慧能。当年二僧论风幡义,一曰风动,一曰幡动,议论不已。目不识丁的杂务伙工慧能插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就发生在广州光孝寺内。公元676年,慧能在光孝寺剃度,躬受衣钵,为大众开示禅门,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他的语录被僧徒辑录成书,这就是唯一由中国人写成,而不是翻译的佛经——《六祖坛经》。
    说到慧能,不能不联想起佛教史上的“南顿北渐”之争。以慧能为代表的南宗认为,心性本净,本来是佛,识心见性,即可顿悟成佛;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则认为,佛性人人本具,但为客尘所覆,必须透过时时修习,拂尘除垢,才能成佛。南宗的禅重在顿悟,北宗的禅主张渐修,所以有“南顿北渐”的说法。
    直到五代十国,南方形成了多个政治中心,南汉是广东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野,作为文化重要组件的建筑、舟车、文学、音律、冕旒、衣裳、饮食等等,都注入了崭新的内容,开始全面升级换代。宋代,是儒学在广东传播的一个高潮。这个时期,相继有一大批杰出文人,被朝廷贬到岭南,他们包括苏轼、秦观、米芾、丁谓、李纲、杨万里、刘克庄等。他们的到来,令广东的人文风气,焕然一新。
    1096年,以开办“岭南第一儒林”的广州府学为发轫,大大小小的学宫、书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现存的德庆学宫、揭阳学宫、梅州学宫等,都是那个年代的产物。从它们宏伟壮丽的建筑,可以一窥当年学林之盛。
    唐代因谏迎佛骨而被贬到潮州的大文豪韩愈,致力于恢复州学,开办乡校,推广儒学,成绩斐然。北宋初年,潮州通判陈尧佐亲身感受当地文教的兴盛,一时感慨,写诗称赞:“海边邹鲁是潮阳”。这成了潮汕人引以为傲,传诵千古的名句。而客家地区的人文鼎盛,更是岭南之冠,梅州历来有文化之乡的美誉。
    到南宋时,广东全省所有州和一半以上的县,都开办了学校。有人在考察广东的教育之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岭外科举尤重于中州。”学术南移的种种迹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后来被广东儒林尊为学术领袖的崔与之,1193年考中进士,成为岭南由太学取士的第一人。崔与之是增城人,号菊坡,登入仕途后,主政两淮及四川,外拒金人,内立军政,取信军民,深得民望,政绩卓著。崔与之告老还乡时,川民攀辕卧辙,哭声动地,后来还在成都仙游阁立像纪念。他的词章被认为是“开岭南宋词之始”,他所开创的“菊坡学派”,也被公认为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学术流派。
    比崔与之年轻43岁的李昴英,也是一位富于传奇性的人物。他是广州人,1226年进士。性格刚直不阿,任吏部郎官时,弹劾京兆尹贪残害国,并在朝堂之上,直言上陈。理宗皇帝听得郁闷,又打断不了他,索性拂袖而走。谁知李昴英竟不顾朝仪,跑上前扯住皇帝的袍袖,继续慷慨陈词。
    尽管受到解职外放的处分,但李昴英始终还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碗豆”。皇帝后来要用人,又想起了他,升任他为龙图阁侍制、吏部左侍郎,封番禺开国男爵位。当一名御史因为弹劾佞臣而遭解职时,李昴英上奏本声援那个御史,并断然挂冠而去,以示共同进退。辞职后,回到广州隐居。朝廷打算再度起用他为端明殿大学士,佥枢密院事(宰相职),而他死活不干,跑到白云山上修了个“文溪小隐轩”,弄竹弹丝,要学介之推,宁愿“抱木而燔死”,也不肯复出为官。
    崔与之、李昴英这些人,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典范,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既有秦汉宽阔、浑成之风,亦有魏晋疏朗、飘逸之格。中国传统文化,正是藉着这些个人的高尚品行,才得以薪尽火传,在一部卷帙浩繁的二十四史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辉。

    如果说宋代是岭南文化成形的时期,那么,明清两代,就是岭南文化迸发出绚丽光芒的时期了。
    从历史书上,我们知道,从嘉靖皇帝开始,大明江山,已由鼎盛转向衰落,但由于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岭南城镇反而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以广州、佛山、陈村、石龙四大名镇为龙头,城镇网络,层层延伸,跨州越郡,连结着各府州县440多个墟市。人口急速增长,各地纷纷开办书院、社学,聚人徒,立师学,儒家文林,蒸蒸日上,延及齐民。据统计,嘉靖朝广东新开书院78所,万历朝43所,崇祯朝16所。
    经济南移,学术也在南移。从洪武朝至万历朝的227年间,广东共出现了705位进士。在广州晓港公园内,有一座云桂桥,就是南海人何维柏在嘉靖年间修建的。他曾任巡按御史,因为弹劾大学士严嵩而获罪,惨遭廷杖诏狱。削职为民后,在广州云桂村隐居,创办天山草堂。设教育德,春风化雨,历时20余年。他教出来的学生,半数中了举人,还有十几位进士,衣冠之气,一时盛极。后来乡人立了一座“云桂发祥”的牌坊,作为纪念。
    在广东文化史上,有两个不可不提的人物——陈献章与湛若水。陈献章是明代心学的开山祖师,新会白沙里人,世称白沙先生。举人出身,没做过什么显赫的大官,“林间三十载,于学无不窥”。一生唯重心性之学,主静坐“澄心”,承继了陆九渊“心即理也”的衣钵,认为宇宙只是一理的表现,而理即是心。
    陈献章的学问超悟高远,四无傍依,开启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生机。如果有机会到江门一行,不妨参观一下陈献章的故居。恢宏的门楼上,悬挂着“圣代真儒”的金匾。崇正堂上的对联:“道传孔孟三千载,学绍程朱第一支”,向世人宣示着白沙先生崇高的学术地位。他是唯一能够在孔庙中供奉牌位的广东人。
    明弘治至嘉靖年间,历任吏、礼、兵三部尚书,与王阳明齐名的一代宏儒湛若水,是陈献章的得意门生。湛若水是增城人,号甘泉,人们都叫他甘泉先生。当时王阳明在吏部讲学,对湛若水的文章学问,一见倾心,两人经常切磋论辩,谈玄论道,成为好友,同倡“圣人之学”。
湛若水一生为官,主张行王道,施仁政,教民以俭,力戒奢靡,办学养才,减轻赋税,有良臣美誉。告老还乡时,已是江湖岁晚,两鬓衰白。他在广州开办天关精舍,传授学问。他主办和捐助的书院,遍布江、浙、湘、粤等地,多达40多间,门生弟子3900多人。
    在湛若水的入室弟子中,不少是朝野口碑载道的端人正士,像做过应天通判和云南曲靖知府的南海人庞嵩,无论在官场、学界或坊间,都享有赫赫之誉。有一年,地方遇上大饥荒,他亲自开仓赈灾,直到官仓空匮,又向巨室富家买米,继续赈济灾民,从而使6万多人得以活命。庞嵩的从政纪录,使他获得极高的赞誉,应天、曲靖都建有祠堂祭祀。
    不少研究明代的著作,都把大明的衰落,归咎于理学、心学过盛,“平时袖手谈心性”的学者过多。说来说去,还是那种“士大夫众则国贫”的观念。其实大明之败,是制度性的,与某种学术流派的出现无关。湛若水逝世后,天关精舍的弦诵之声,依然不断。弟子们每年还举行大型聚会,海内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共聚天关精舍,交流学问。那种纷华盛丽的场面,委实令人心神向往。
    清代道光年间,天关精舍已不复存在,但遗墟旧壤,群星璀璨如昨,出入的都是当世名人:张维屏、杨荣绪、黄培芳、谭莹、陈沣、冯询……光罗列这些名字,已让人怦然心动。他们的存在,为广东深厚的历史文化,铺陈了一段气象万千的光辉岁月。
    屈大钧为后人记录下当时的盛况:“天下之文明至斯而极……至有明乃照于四方焉,故今天下言文者必称广东……”这种灿然可观的局面,历久不衰。清代大学者阮元曾在杭州主办诂经书院,1817年他担任两广总督后,引朴学入粤,主张汉宋一体,把岭南学术推向一个全盛时期。
    1820年,阮元在广州西关文澜书院办开学海堂,沿用诂经书院的模式,以经史古文课士,奖掖后进,开启来学。后来学生愈来愈多,文澜书院不能容纳,便在粤秀山麓的密林之中修建新校舍。著名学者吴兰修、赵均、林伯桐、曾钊都担任过学海堂的学长。培养了大批学术人才。
    我追述先贤的事迹,并非以“八股文章试帖诗,宗朱颂圣有成规”为荣,我只想说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文化及其代表,只有放在相属的时代来考察,才可体会其特殊意义,断不可为适今人之履,而任意斧削前人之足。

    1733年,朝廷一纸要求各地创办省会大书院的诏书,使书院在民间存在了几百年之后,终于正式纳入了官方的教育体系之中。全国官、私立书院春色满园,桃李争妍。从1662年至1902年,广东创建了411间书院。规模较大者,计有官立的西湖书院、粤秀书院、学海堂、菊坡精舍、应元书院、羊城书院,官商合办的越华书院和私立的增江书院等等。粤秀、越华、羊城并称广东三大书院,先后有数千人在这里肄业。
    上列统计数字,还没包括乾隆年间,因各地反清复明的活动此起彼伏,朝廷害怕同姓族人相聚谋反,下令禁止建合族祠,各地由宗祠都改建而成的书院。著名的广州陈家祠,也在这时改称陈氏书院。
    广州贡院周围,有一大批由宗祠改成的书院:魏氏书院、何氏书院、张氏书院、古氏书院、凤和书院、陆绿书院、湖南书院、铎泽书院、经略书院、卢氏书院、怀林书院、张氏书院、和生书院、汤氏书舍等等。庐江书院(何家祠)、考亭书院(朱家祠)、三益书室、平所书院的建筑,今天虽已残缺不全,沦为杂乱的民居,但在我眼里,哪怕它只剩下一块砖,一块瓦,也依然散发着浓浓的书香。
    光绪年间,张之洞担任广东巡抚,大力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东西文化,相激相荡,启动了清末民初中国思想界的一系列剧变。梁启超说:“咸(丰)道(光)以降,粤学乃骤盛。”道出了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绝非妄自尊大。陈寅恪在1933年就断言:“中国将来恐只有南学,江淮已无足言,更不论黄河流域矣。”
    也许有人会问:历史归历史,近几十年,广东还有文化大师诞生吗?
    对这个问题,大可不必急躁。现在的商业炒作、商业包装太过发达了,所谓的当代大儒、文化大师满街跑,今天登台演说,明天和青年朋友座谈,后天又出现在研讨会上,就像歌星走穴赶场一般;大家都忙着带研究生,做博导,上电视,当选美评委,俨然有明星化的势头。到底谁是真正的大师,恐怕要再过几十年回头看,才看得清楚哩。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五百年我们都有耐心等了,何况这几十年?  
    海水广大非独仰一川之流,广东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早已为天下所公认。水性润下,代表智慧,顺则有容,逆则有声。水永远是流动的,充满活力,滋润万木,使人间欣欣向荣。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用来形容广东历史文化特点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真是一点也没有错啊。
    我看过若干谈论岭南文化的文章,大抵都把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历的社会变革视作它的特质。其实,一种文化的成长,自有其历史的渊源,天地灵气的化育,与其他文化体系互相渗透融摄,不断充实丰盈,不断开辟更新,前承古人,后教来者,使文化精神得以次第升进,终至完成民族人格。
发表于 2005-5-9 16: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说

我觉得,如果我是一个地道的北方人,从来没有在广东生活过,一定看不懂这本书,因为它太口语化了。如果看得懂的人一定受过一定程度的广东文化影响!~~~~~但我是广东人!
发表于 2005-5-12 22: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看《其实你不懂广东人》可到以下连接
http://book.sina.com.cn/nzt/soc/1110948111_guangdongren/index.shtml
发表于 2006-2-24 23: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再推荐给朋友看!真是好书。
发表于 2011-12-5 13: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也许很难再找一个地方像广东这样,受到那么多的争议,对她的好恶如此悬殊。广东集无数的羡慕、妒忌、赞美、咒骂于一身。热爱广东的人,赞誉她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发源地,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和排头兵;广东人是海洋的族群,纯朴、强悍、充满朝气与活力,富于冒险性、开创性,敢为天下先。讨厌广东的人,则把她斥为南蛮、文化沙漠,既不识孔孟,又不懂黑格尔,满脑子只有钱,认钱不认人;是惟利是图、投机取巧、寡廉鲜耻、冷酷无情的金钱动物。但究竟哪一种广东人,才是真实的广东人呢?
发表于 2011-12-5 13: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场篇

2003年初爆发的一场SARS,广东人在一夜之间,几乎成了万恶不赦的罪魁祸首。不仅广东人的饮食习惯,备受责难,而且迅速提升到种族、血统、历史传统、道德文化等层面。“南蛮”一词,再度流行于高度文明的21世纪,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观。甚至有人在互联网上喊出“广东人忏悔吧”、“广东人,你到底要把中国折腾到什么时候”、“杀尽广东人”一类的口号。  

我觉得很奇怪,英国出现疯牛症,没听见欧洲人说要杀尽英国人;香港出现禽流感,也没听见人们说要杀尽香港人;上海爆发过大规模的甲型肝炎,波及人数多达几十万,比SARS不知要大多少倍,也没见谁口口声声要上海人忏悔啊,广东人就这么招人恨?  广东人的典型性格,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没有喊冤连天,没有作气急败坏的争辩,而是在一片责骂声中,一方面默默地与SARS病毒奋力斗争,积极与其他疫区分享“抗炎”经验;大家并不怨天尤人,工照开,学照上,街照逛,生活如常,井然有序;另一方面,由广东省人大迅速通过立法,要求“公民应当养成文明、卫生的饮食习惯,不滥吃野生动物,预防动物传播疾病”。这就是广东给全国人民的一份答卷。
发表于 2011-12-5 13: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篇 广东人,为什么你如此沉默

今天,“推广普通话,迈向现代化”这个口号,喊得震天响。似乎方言成了现代化的障碍。其实,欧盟15个国家,统一了货币,统一了经济政策,也没统一语言,不是一样可以现代化吗?香港人在回归前也没有推广普通话,大家都说粤语,并不妨碍她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事实上,广东话与现代化并不矛盾,说到底,普通话只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无须提升到道德与素质的高度,甚至与国家前途、民族兴衰挂上钩。  今天北方人到广州的商店购物,大部分售货员都会主动和他说普通话;公务员也都会讲普通话了;城市的大部分学校都用普通话教学了。据调查,银行、邮局、公园、商店、的士等行业的普通话也都全部过关。这还不够吗?难道非要广东人在家里也说普通话不可?非要粤剧也用普通话来演唱不可吗?


第二篇 广东没文化,谁有文化


一位北方朋友很轻蔑地对我说,你说广州人有文化,无非就是什么茶文化、酒文化、食蛇文化、喝汤文化……你们每年举办多少场高雅音乐会?有多少大师级人物出场?你们有多少名牌大学?有多少院士、博士?真是三天可以出一个暴发户,三年出不了一个贵族。  我没有与他争论,拉着他往外走。来到广州起义路,我对他说:这条马路是1930年代广州的中轴线,从越秀山中山纪念碑至起义路广州教育学院一段,都是笔直顺畅的,但就这里却突然拐了个弯,变得斗折蛇行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他摇摇头说不知道。  我告诉他,清代在广州起义路与北京路之间,是一片密集的书院群。名气虽不算很大,并不在广州最有名的七大书院之列,但在修筑马路时,为了避开书院,市政府却宁愿让马路绕了一个弯。  我又和他说了另一个故事。1920年代,海丰县修公路,刚好要从广东省长陈炯明母亲的房子前经过,为了避开这座房子,公路要拐一个小弯。陈炯明知道后,立即派人把母亲的房子削去一角,使公路能够拉直。  为了一间学校,马路可以由直变弯;为了让马路由弯变直,省长可以把自己母亲的房子削去一角。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是一种文化。如果你觉得非要穿礼服坐在国家大歌剧院听帕瓦罗蒂唱《托斯卡》才叫文化,那悉听尊便。你吃你的猪肉炖粉条,我吃我的生猛海鲜,大家各吃各的好了。




第三篇 赚钱是广东人的头等大事


现在,有些人似乎忘了广东当年是如何走过最初那段艰难曲折的道路,忘了所经历过的风风雨雨了,有意无意间,把广东搞经济特区,说成是捡了什么便宜,好像是中央故意把一块大肥肉搁到广东的碗里似的。  这些人如果不是健忘,就是故意歪曲事实。  当年中央在广东搞特区,并不是对广东的“特殊照顾”,而是要广东做“摸着石头过河”的开路先锋。1978年底,当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的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时,并没有确定是哪些地区;中央提出有些地区可以先走一步时,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对象。广东可以争取,其他省也可以争取;深圳、珠海、汕头可以争取,上海、大连、秦皇岛、天津、温州、宁波、烟台、青岛、北海等城市也一样可以争取。中央并没有特别垂青广东。  然而,全国上下,北京是雷打不动的,上海是左右观望的,只有广东看准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全力争取。事实上,不是中央逼广东“先行一步”,而是广东主动要求先行一步的。1979年1月,作为建立经济特区第一声起程炮的《关于我驻香港招商局在广东宝安建立工业区的报告》,就是由广东省和交通部联合向国务院报送的。就这样,蛇口凭着努力争取回来的审批500万美元项目自主权,和交通部招商局利润留成中5000万元投资自主权,在两平方公里多一点的海滩上,开始了历史性的冒险改革……
第四篇 广东人的“五宗罪”

我们经常听见人们互相警告:广东人无商不奸,为人最不老实。他们用双氧水漂白鱼翅和开心果,用有毒的瘦肉精喂猪,往煤气罐里注水,给腊味加有害的色素,用工业酒精勾兑有毒米酒,把亚硝酸盐当食盐卖……  这些传闻都不是空穴来风。我们并不讳言,五花八门的假冒伪劣商品,确实充斥广东市场。但愧怍之余,平心而论,这并非广东特色。朔州假酒、温州劣质鞋、河南毒米、南京冠生园月饼、阜阳劣质奶粉、龙口致癌粉丝,还有那些轰动全国的水利豆腐渣工程,都不是发生在广东。最赫赫有名的假冒伪劣商品重灾区,包括河南沈丘、周口,浙江温州、柳市,福建云霄和广东的潮安、汕头等地。须要面对良心拷问的,恐怕是我们这个具有礼义廉耻传统的古老民族,而非广东一地而已。  广东之所以较受人注目,主要是因为这里的经济比较发达,市场经济比较活跃,是商品的主要集散地,难免龙蛇混杂,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而这里的新闻监督又相对比较成熟,一旦出现问题,往往由广东的媒体首先揭发出来。两两相比,某些地方明知道造假泛滥,却拼命遮羞说谎,捂住盖子,非把杨梅毒疮说成一朵鲜花不可,不到人死楼塌,堤崩桥断,也不肯认错,我觉得广东今天虽然一时成为众矢之的,好像名声受损,但长远来说,却是一剂最好的苦口良药。



结束篇


你或者很讨厌广东人,恨不得把广东人骂上三天三夜,哪怕嘴角生疮,也要咒他死至十八层地狱给阎王老子挖煤;又或者你很喜欢广东人,一高兴就忍不住舌灿莲花,把广东人吹到三十三重天上陪玉皇大帝饮茶。这都无伤大雅,7000万广东人当中,没几个知道你说了些什么,也没有谁会在乎。哪怕你说得唇焦舌敝,喉咙冒烟,白菜的价格也不会因此而涨跌,股市也不会因此而波动。广东人依然从从容容过自己的日子,上班下班,买菜做饭,看电视,逛街。太阳还是每天升起,每天落下。珠江水还照样滔滔流淌。大海还照样潮起潮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6 15:13 , Processed in 0.08797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