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51|回复: 0

《汉语大词典》成语释义商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31 16: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语大词典》成语释义商兑

               姚 鹏 慈
   
  内容摘要:关于《汉语大词典》成语释义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商榷:一、多义成语的释义问题;二、兼类成语的释义问题;三、近义成语的释义问题。概言之,前两个问题说的是“释义不全”,当增立义项,以求完备;后一个问题说的是“立目不当”,误把近义成语看作等义成语,当各为主条,以求缜密。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成语释义;多义成语;兼类成语;近义成语
   
  《汉语大词典》正文12卷(下称《汉大》),共收词语37.5万条,洋洋5000万言,不愧是一部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兼备,集古今汉语之大成的巨著。它必将成为我国辞书史上的里程碑。然而由于“词目浩繁,时间紧迫”(《汉大》前言),罅漏舛误,亦在所难免。笔者学习成语有年,现将平时翻检《汉大》所发现的成语释义方面的一些缺漏爬罗剔抉于下,供编纂者修订时参考,并就正于语言学界同仁。
   
          一、多义成语的释义问题
   
  所谓多义成语,是指包含两个以上义项的成语。成语随着语言的发展,又派生出新的义项,这是成语意义演变的主要方面。《汉大》对某些多义成语的义项收录不全,本文提出该增补的义项,并以例句为证。为叙述简洁,本文只摘取《汉大》条目的部分内容,表述上也略加调整,同时用括号标明卷次页数,以便读者查检。譬如:
  下里巴人(1卷314页) 古代民间通俗歌曲。后亦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
  按:拟增补义项,指平庸、卑微的下等人。此义的出现,与“下”“巴”这几个语素的含义有关,像“下”与“下等”、“巴”与“乡巴佬”等都有某种联系。(1)如:辛甘甩开骆雪的手,鼻子里哼了一声:“哼,下里巴人!”(喻杉《女大学生宿舍》)   
  不在话下(1卷406页)  1.小说戏曲中套语,表示此处不用详细叙说。2.指事物轻微,不值得提,或不成问题。
  按:拟增补两个义项。(一)表示情况特殊,又作别论。如:当然,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写作方法,我们并不强迫人人练习朗诵。有的人也许越不出声,越能写的声调铿锵,即不在话下。(老舍《戏剧语言》)(二)表示不在谈话范围之内。如:可惜没人应声!因为三个人早就在纵情谈论庄稼活了,什么乐谱呀、二胡呀、“小开门”呀,都已经不在话下。(沙汀《假日》)
  按兵不动(6卷590页)  让军队驻扎下来暂不行动。
  按:拟增补义项,表示不行动。如:从省里回来,尤力还是按兵不动,直到大家都开始疑心新科长是否要搞“无为而治”,他才突然宣布召开科务会议。(陈冲《会计今年四十七》)
  气息奄奄(6卷1030页)  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
  按:拟增补两个义项。(一)形容人死气沉沉,缺乏朝气。如:据我所见,则昔称为战士者,今已蓄意险仄,或则气息奄奄,甚至举止言语,皆非常庸鄙可笑……(鲁迅《致章廷谦》)(二)比喻事物即将消灭或湮没。如: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已有一部分进了博物馆 (在苏联);其余部分,也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快进博物馆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异想天开(7卷1351页)  形容想法非常离奇。
  按:拟增补义项,表示解放思想。如:异想天开有什么不好?……科学工作者就得异想天开嘛!(程树榛《大学时代》)
  登堂入室(8卷533页)  1.登上厅堂,进入内室。2.比喻学艺造诣精绝,深得师传。
  按:拟增补义项,比喻在某一方面占有一席之地。此义的产生,可能是受到另一条成语“不登大雅之堂”语义的“感染”。(2)如:她丈夫的朋友都是政界、实业界、文化界的高雅得志之士,像朱自冶这样的人是休想登堂入室的。(陆文夫《美食家》)
  藕断丝连(9卷600页)  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
  按:拟增补义项,比喻工作断断续续。如:可是,在百忙中,我总抓紧时间,藕断丝连地写剧本。(老舍《我怎么写的〈春华秋实〉剧本》)
  身先士卒(10卷701页)  谓作战时将帅冲在士兵前面,奋勇杀敌。
  按:拟增补义项,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如:春天在鸭子河上搭桥,下到带冰碴的水里打桩子。华洋脱掉衣服就跳下去了,身先士卒。(林斤澜《采访》)
  鸦雀无声(12卷1072页)  形容非常寂静。
  按:拟增补义项,形容保持沉默,一声不响。如:当章氏势焰熏天时,我也曾环顾这首善之区,寻找所谓“公理”“道义”之类而不得;而现在突起之所谓“教育界名流”者,那时则鸦雀无声;甚且捧献肉麻透顶的呈文,以歌颂功德。(鲁迅《“公理”的把戏》)
  龙飞凤舞(12卷1475页)  形容气势奔放雄壮或姿态生动活泼。亦形容笔势雄奇生动。
  按:拟增补义项,形容灵活熟练地书写。如:……他端坐在自己的坐位上,面前正铺好一张大红纸,手提毛笔,正准备龙飞凤舞一番。(《靳以文集》)
  成语派生义的产生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成语的直解,换言之,也就是成语的“逆引申”,指人们使用成语时只取它的字面意义。(3)对此,人们有不同观点:有的说成是一种修辞用法,有的看作是成语的一个义项。笔者觉得应当作具体分析,若只是为达到某种修辞目的而偶一为之的,那它只是成语的活用,反之,就应当把它作为成语的派生义来对待。下面列举的,我们觉得当收录为独立的义项。譬如:
  千锤百炼(1卷847页)  比喻对诗文等再三精心修改。后亦比喻历经多次磨难。
  按:拟增补义项,表示千百次地打铁炼钢除去杂质。如:……把他们自己炼出来的铁块,烧红了,放在铁砧上,千锤百炼地锻打,直到成为一种硬度极高的纯钢。(方纪《干将的后裔》)
  兴风作浪(2卷166页)  喻制造事端,存心捣乱。
  按:拟增补义项,表示掀起风浪。如:大海一变脸,岂不是照样兴风作浪,伤害人命么?  (《杨朔散文选》)
  死灰复然(燃)(5卷149页)  比喻失势者重新得势或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按:拟增补义项,表示熄灭了的灰烬又重新燃烧起来。如:必须把炸弹东边的火全部扑灭,不然东北风一刮,它必定死灰复燃。(孙蕴英《疾风落叶》)
  波澜壮阔(5卷1122页)  比喻气势雄壮浩大。
  按:拟增补义项,形容波涛浩淼广阔。如:波澜壮阔的海面上跳动着耀眼的金光,成群的海鸥,追逐着客轮上下飞舞。(黎汝清《海岛女民兵》)
  热火朝天(7卷234页)  比喻气氛、情绪热烈高涨。
  按:拟增补义项,表示炽热的烈火朝天熊熊燃烧。如:(豆荚、豆杆)剩下的便就地付之一炬,烧起冲天大火,昼夜通明。可谓热火朝天,热气蒸腾。(蒋子龙《绿色崇拜》)   
  粗枝大叶(9卷207页)  形容简略概括。亦形容粗疏,不精细。
  按:拟增补义项,表示植物枝叶粗壮。如:有一张柿子,粗枝大叶,果实赭红,写“杏子坞老民居京华第十一年矣  丁卯”,印章“木人”。(艾青《忆白石老人》)
  随波逐流(11卷1106页)  比喻无原则、无立场地与世相浮沉。
  按:拟增补义项,表示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如:一个个麦垛转着圈顺水漂下来,桑杈、扫帚、门板、箩筐、箱子、柜子,随波逐流。(李准《黄河东流去》)
  开天辟地(12卷40页)  1.古代神话。2.比喻有史以来。亦指从来,历来。
  按:拟增补义项,表示开辟天地,艰苦创业。如:刘姑娘刚才这番话,穷人一听就懂:从祖先,咱们眼泪流成河;咱们的双手开天辟地。(梁信《龙虎风云记》)
  风吹草动(12卷599页)  比喻产生变故的端倪、迹象。
  按:拟增补义项,表示风一吹草就摆动。如:在山上独自中夜走过丛冢,风吹草动,我只回头凝视。(冰心《山中杂记》)
  马不停蹄(12卷762页)  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
  按:拟增补义项,表示马不停地跑。如:桥隆飚的骑术真够精良,他一会儿在这匹马上, 一会儿又跨上那匹,在他换骑中,一直是马不停蹄。(曲波《桥隆飚》)

         二、兼类成语的释义问题
   
  所谓兼类成语,是指具有谓词性和体词性两种句法功能的成语。显然,它们同时也是多义成语。《汉大》对某些兼类成语的考察失之片面,忽略了它的不同功能特点,漏收了部分义项。本文指出拟增补的义项,同样以例句为证。兼类成语是由其内部语法结构所规定的,因而下面分三种类型加以阐述,也可由此找出个中的某些规律。(4)
  第一,一些成语的中心语素本身就兼属谓词(或谓词性语素)和体词(或体词性语素),这就  决定了这类成语的句法功能是谓词性和体词性兼而有之。在释义时,最好包括两个体现不同功能的义项。譬如:
  深谋远虑 (5卷1433页)  谓计划周密,考虑深远。
  按:由于“谋”“虑”兼属谓词和体词,故该成语既是状中型联合式,谓词性(释义见上,下同。下文中结构相同者,不赘笔),又是定中型联合式,体词性,拟增补义项,指周密的计划,长远的打算。如:我是草莽出身,读书不多,说不上有何深谋远虑。(姚雪垠《李自成》)
  胡思乱想(6卷1212页)  不切实际,没有根据地瞎想。
  按:拟增补体词性义项,指胡乱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如:我的虚荣我的好奇我满脑瓜儿的胡思乱想和这“假借”纠缠在一起,助我完成了这初次的毫无意思的体验。(铁凝《对面》)
  胡说八道(6卷1218页)  乱编瞎说。
  按:拟增补体词性义项,指毫无根据、毫无道理的话。如:尽管杨蔷云认为吴长福讲的全是胡说八道,……但是她不由得一再地复习起对于田林的记忆来。(王蒙《青春万岁》)
  癡(痴)心妄想(8卷362页)  谓一心抱着不切实际的想法。
  按:拟增补体词性义项,指十分荒谬的想法。如:许云峰也微笑着说:“完全是一种美妙的但是无法实现的幻想,反革命的痴心妄想!”(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窃窃私语(8卷493页)  私下小声说话。
  按:由于“语”兼属谓词和体词,故该成语既是状中式,谓词性,又是定中式,体词性,拟增补义项,指私下小声说的话。如:……原来不久前刚搬到村子里来的一位巡警的妻子是个爱搬弄是非的长舌妇,全部恶果都来自于她不负责任的窃窃私语。(余秋雨《历史的暗角》)
  老姦(奸)巨猾(8卷610页)  指阅历很深,老于世故,而手段又极其奸诈狡猾者。
  按:由于“奸”“猾”兼属体词和谓词,故该成语既是定中型联合式,体词性,又是状中型联合式,谓词性,拟增补义项,形容极其奸诈狡猾。如:赵守义果然老奸巨猾,这次王伯申败在他手里了!(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
  花言巧语(9卷290页)  指一味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章。今多指虚伪而动听  的话。   
  按:拟增补谓词性义项,表示说虚伪而动听的话。如:不管他怎样花言巧语,骗不了我的,无非是寻那裂缝罢了。(艾芜《偷马贼》)   
  老生常谈(8卷606页)  原指年老书生的平凡议论,后泛指讲惯了的老话。
  按:由于“谈”兼属体词和谓词,故该成语既是定中式,体词性,又是状中式,谓词性,拟增补两项谓词性义项。一是说些过时的、听惯了的老话。如:我猜他的儿子和女儿也未必肯听他的。我猜他也未必会对他的儿子和女儿老生常谈……。(梁晓声《又是中秋》)二是形容言论或观点过于陈腐,不合时宜。如:你不以为这条经验太老生常谈了么?其实,真理的面孔,并不都是新奇艰深的。(李国文《花园街五号》)
  第二,部分以体词(或体词性语素)为中心成分的定中型联合式和定中式成语,兼有谓词性、体词性句法功能。对于这些成语,列出功能不同的两个义项为妥。
  先看定中型联合式成语。譬如:
  三心二意(1卷186页)  谓意志不坚定,犹豫不决。
  按:上义谓词性,拟增补体词性义项,指心中存有的其他心思。如:如果你真正帮助……那我们才是朋友,如果有什么三心二意的话,那我们就用不着这么客气了。(知侠《铁道游击队》)   
  千方百计(1卷833页)  谓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按:上义谓词性,拟增补体词性义项,指各种各样的办法。如:他们虽然已经用尽千方百计,但始终没有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方苓《斩旗》)
  真心实意(2卷141页)  心意真实,没有丝毫虚伪。
  按:上义谓词性,拟增补体词性义项,指真实的心意。如:譬如我宫里面的一些妃嫔,我朝廷上的一些大臣,他们的真心实意我一点也不知道。(《沫若文集》)
  乌煙(烟)瘴气(7卷74页)  比喻环境嘈杂、秩序混乱、邪气充斥或社会黑暗。
  按:上义谓词性,拟增补体词性义项,比喻嘈杂的环境、混乱的秩序、充斥的邪气或黑暗的社会。如:一九二六年九月间,鲁迅到了南海之滨的厦门。但到厦门以后,目睹当地的乌烟瘴气,使他不禁发出“大汫不干净,小汫就干净么?”的慨叹。(王西彦《〈二心集〉和三十年代文艺战线上的斗争》)
  生龙活虎(7卷1516页)  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多用以比喻人活泼有朝气或文章生动有力。
  按:上义谓词性,拟增补体词性义项,比喻充满活力的人或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当我们刻画人物或描写风景的时候,我们都费尽苦心,想以最精彩的文字配合上去,以期人如生龙活虎,景富画意诗情。(老舍《小花朵集》)
  花天酒地(9卷286页)  形容沉湎在酒色之中。
  按:上义谓词性,拟增补体词性义项,指吃喝嫖赌的天地。如:那里有洋腔洋调的时髦派;那里有之乎者也的老学究;那里有花天酒地;那里有啼饥号寒。(曲波《桥隆飚》)
  赤胆忠心(9卷1175页)  形容极其忠诚。
  按:上义谓词性,拟增补体词性义项,指非常忠诚的心。如:三十年后,也在黄洋界上,他用对党的赤胆忠心,用对井冈山的炽热的革命感情,领着大伙打开一条社会主义大路。(袁鹰《井冈山记》)
    天经地义(2卷1443页)  天地间本当如此、不可更改的道理。
    按:上义体词性,拟增补谓词性义项,形容理所当然,不容置疑。如: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不长进的男主人公睡女仆,似乎天经地义。(叶兆言《花煞》)
  古色古香(3卷20页)  古雅的色调、意趣。多形容书画、器物和建筑等。
  按:上义体词性,拟增补谓词性义项,形容书画、器物、建筑等具有典雅的色彩和意趣。 如:记得十多年前,在北京认识了一个土财主,不知怎么一来,他也忽然“雅”起来了,买了一个鼎,据说是周鼎,真是土花斑驳,古色古香。(鲁迅《“题未定”草》)
  凤毛麟角(12卷1055页)  凤凰的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按:上义体词性,拟增补谓词性义项,比喻人或事物极其珍贵而稀少。如:都市人一个个潇洒地飘起来,沉下心来做一点事的,凤毛麟角。(张欣《如戏》)
  再看定中式成语。譬如:
  奄奄一息(2卷1530页)  1.形容呼吸微弱,生命垂危。2.喻衰微不振,临近灭亡。
  按:上义谓词性,拟增补体词性义项,指最后的一点气息。如:他再没有一丝气力,只剩奄奄一息了,也许活不上四小时,便会死在这儿的。(徐光耀《一部尚未写完的书》)   
  一马平川(1卷60页)  可以纵马疾驰的平原,亦泛称广阔的平地。
  按:上义体词性,拟增补谓词性义项,形容地势宽广、平坦。如:他的家,本来是莱阳西乡,那儿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一眼可以望到天边。(峻青《苍松志》)
  风烛残年(12卷632页)  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
  按:上义体词性,拟增补谓词性义项,比喻人已到垂暮之年,活不长了。如:我已经老了,风烛残年。我这支蜡烛,给别人照亮儿是不行了,可还能当个火种儿,给别人点着他们的蜡。(苏叔阳《故土》)  
  第三,个别成语本身存在着两种句法功能不同的语法结构关系,决定了它们具有谓词性和体词性两种功能。释义时,应把二者都包括进来为宜。譬如:
  满腹经纶(6卷63页)  形容人饱学而有处理大事的才能。
  按:上义谓词性,由其主谓式所决定的。同时,它还可以是定中式,体词性,故拟增补义项,形容人所具有的处理大事的学问和才能。如:……他是个如何有“满腹经纶”的人,同闯王的事业有多大关系,她完全明白。(姚雪垠《李自成》)
  白璧微瑕(8卷214页)  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有些小缺点。
  按:上义谓词性,由其主谓式所决定的。同时,它还可以是定中式,体词性,故拟增补义项,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所存在的小缺点。如:但是,我的同志,你什么都牺牲完了,究竟也大可佩服,可惜你还剩一条裤子,将来在历史上也许要留下一点白璧微瑕。(鲁迅《牺牲谟》,《汉大》释文引此书证,但与注释“词性”相悖。)
  其实,上述个别兼类成语在《汉大》释文的书证中有与释义功能不同的义项的例证(还如“老奸巨猾”“一马平川”等),编纂者若稍作留意,也是不难把它们功能有别的不同义项区别开来的。

          三、近义成语的释义问题
   
  所谓近义成语,是指一组意义相近的成语。《汉大》误将一些近义成语当作等义成语(一为主条,余为附条,即主条另外的书写形式)。(5)下文列举的几组成语,《汉大》都看作是等义成语,我们认为都是独立的成语,只是意义相近罢了,均应作为“主条”来对待。譬如:  
  前车之鉴(2卷124页)  比喻以往的失败,后来可以当作教训。鲁迅《二心集·〈艺术论〉译本序》五:“有时句法也大约受些影响,而且前车可鉴,使我屡免于误译,这是应当十分感谢的。”孙犁《澹定集·业余创作三题》:“骄傲容易坏事,对我们来说,前车之鉴可以说是不少了。”
  前车可鉴(2卷124页)  见“前车之鉴”。
  按:这是一组语源相同而语义有别、功能不同的同源成语。(6)“前车之鉴”是定中式,体词性,比喻从前人的失败中得到的教训;“前车可鉴”是主谓式,谓词性,比喻以往的失败,后来可以当作教训。《汉大》释文中鲁迅例与孙犁例,二者不可对换,就是佐证。可见,这是两条意义相近的近义成语。
  杞人忧天(4卷787页)  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杞人之忧(4卷787页)  同“杞人忧天”。
  按:这也是一组同源成语。“杞人忧天”是主谓式,谓词性,比喻忧虑毫无根据的事情;“杞人之忧”是定中式,体词性,比喻不必要的忧虑。如:1.不要杞人忧天。小柳,愁什么?药总会来的。(杨沫《东方欲晓》)2.这里的居民当然洞悉这种不合建筑原理的房子,但他们从来不作杞人之忧。(余小源、简庆闽《韩宝泉分房记》)这两个例句表明二者的区别,它们是两条不同的成语。
  爱不忍释(7卷632页)  喜欢得舍不得放下。极言喜爱。
  爱不释手(7卷632页)  见“爱不忍释”。
  按:这是一组书面形式上只有一个字(即语素)不同,意义不相等的“一字之差”成语。(7)二者意义颇相近,都形容极其喜爱,不少例句中可互相替换。但由于构成语素有别,用法上有差异。“爱不忍释”表示喜欢得舍不得放下,常跟“在手里”配合运用,还可用于不能用手去拿的事物;而“爱不释手” 却不能这么用,因为它本身就表示喜欢得不肯放开手。如下例中“爱不忍释”就不能换作“爱不释手”:彭其将军细细玩赏着天空下面这幅丰采多姿的图画,凝神在窗前,像古玩鉴赏家一样爱不忍释。(莫应丰《将军吟》)基于此,它们宜作为两条不同的成语对待。
  额手称庆(12卷341页)  以双手合掌加额,表示庆幸。
  额手相庆(12卷341页)  见“额手称庆”。
  按:这也是一组“一字之差”成语。“额手称庆”表示庆幸,适用范围大,陈述的对象可以是多数人,也可以是单个的人;“额手相庆”形容人们互相表示庆幸,适用范围小,陈述的对象只能是多数人。如下例中“额手称庆”不能换作“额手相庆”:他“额手称庆”,实在高兴得太快了。这是不懂命理:中国人生成是苦命的。(鲁迅《“有名无实”的反驳》)显然,二者不宜“混为一谈”。
  鼎鼎大名(12卷1318页)  形容名声极大。
  鼎鼎有名(12卷1319页)  见“鼎鼎大名”。
  按:这又是一组“一字之差”成语。二者语义很相近,但不应看作是等义成语。“鼎鼎大名”是个多义成语,定中式,具有谓词性、体词性两种功能。(一)形容名声极大,如:这位就是鼎鼎大名的赵伯韬先生!(茅盾《子夜》) (二)指很大的名气,如:民族英雄岳飞的鼎鼎大名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西湖揽胜·岳坟》)而“鼎鼎有名”是个单义成语,主谓式,谓词性,只与“鼎鼎大名”(一)义相近(但二者用法上仍有差别,“鼎鼎大名”一般只作定语,而“鼎鼎有名”除常作定语外,还可作谓语)。因而,它们当是不同的两条成语。
  综前所述,本文“多义成语的释义问题”“兼类成语的释义问题”两部分,说的是《汉大》“释义不全” 方面的疏漏,笔者认为应当增立义项,以求完备;“近义成语的释义问题”这部分说的是《汉大》“立目不当”方面的缺憾,误将近义成语当作等义成语,笔者认为应当各为主条,以求缜密。
  诚然,成语的意义和用法都比较复杂,有时很难照顾全面。不过,为了更准确地注释词义、说明用法,我们不揣浅陋,陈述管见,也以期引起成语研究者们的注意。

    注释:
    (1)参见拙文《谈成语新义》,《辞书研究》1986年4期。
    (2)参见伍铁平《词义的感染》,《语文研究》1984年3期。   
    (3)参见尹世超《成语的直解》,《语文研究》1983年3期。
    (4)参见拙文《也谈汉语成语释义表现词性的问题》,《中国语文通讯》1982年6期。
    (5)参见倪宝元、姚鹏慈《等义成语四题》,《中国语文》1995年1期。   
    (6)参见拙文《同源成语刍议》,《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1期。
    (7)参见倪宝元、姚鹏慈《“一字之差” 成语琐议》,《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2期。



  笔者说明:拙文原载于《内蒙古电大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第1期。此次发表,主要有以下改动:1、“老生常谈”处原只增补“说些平常的过时的老话”一个义项,现再加补一个义项,即“形容言论或观点过于陈腐,不合时宜”。2、撤换了一个例证。

                                                    2005-05-2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5 02:34 , Processed in 0.12960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