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25|回复: 5

湘姐姐请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3 11: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湘姐姐:

可以帮我修改一下这篇论文吗? 谢谢~ 可能材料有些欠缺,如果有这样的材料或修改意见,请你帮帮忙,指导指导~~

对“对 +x”作状语的考察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格语义从语义结构和语法结构两方面对“对 +x”作状语进行由表及里分析,揭示其隐藏在语法形式内部的隐性语法关系,探讨其更为本质的特点。“对”的所表达的意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指“对”本身表达的语法意义(对待关系和相对关系);二是指“对”进入一个具体的句法结构以后,它所引入的语义成分与这个句法结构的其他句法成分之间具有的深层语义关系。本文将着重探讨第二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对 +x  句法二重性  语法结构 语义结构 格语义   

一  引言

       句法二重性的理论告诉我们:句法结构的二重性是一种客观的语言现实;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结构;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又存在着复杂的“一对多”和 “多对一”的对应关系。因此,要想取得对句法结构的完整认识,就必须对句法结构进行语义分析¹。所以本文主要运用语义格系统来综合分析这“对 +x”作状语这一句法结构的形式和意义。

      “对”作为介词,它的语法功能是引进行为的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或定语或主语。当“对+x”处于状语的位置时,在语用上往往最能突出评论或相关的重点。本文探讨的是“对+x”作状语的情况。下文码化为:
对 +x+y(y是谓语)。

      “对”的所表达的意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指“对”本身表达的语法意义(对待关系和相对关系);二是指“对”进入一个具体的句法结构以后,它所引入的语义成分与这个句法结构的其他句法成分之间具有的深层语义关系。本文将着重探讨第二方面的内容。

二   从x 的类型看“对 +x+y”的语法结构

      充当“x”的既可以是体词或体词性短语,也可以是谓词或谓词性短语,还可以是句子形式,但主要的是体词性成分。

   (一) “x”是体词或体词性短语
1、云能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2、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
3、不要对他抱有很大的幻想,他是只说不做的人。
“x”由体词或体词性短语充当的情况最为常见,它们可以指称有生性事物,也可以指称无生性事物。

   (二 )“x”是谓词或谓词性短语:
(4)研究人的个性,对了解人的行为,了解人的社会生活,都是有帮助的。
(5) 环境污染的控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重大。
在充当“对”的宾语后, 在句法格式的制约下,谓词或谓词性短语失去作为谓词的功能而体词化。在语言表达上,它们由陈述形态转化为指称形态。它们所表达的内容,在表层结构上往往被当作一件事情来看待,表现了体词的特性,可以转换成明显的体词性结构。当它们用代词来指代时,只能用体词性代词,不能用谓词性代词。
(5)´研究人的个性,对了解人的行为,了解人的社会生活这些方面,都是有帮助的。
2.3 “x”是能独立成句的词组
(6)苹果落地对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具有启发性。
(7)社会学概论对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科学的社会学有指导意义。
“x”是能独立成句的词组的情况不很常见。我们说“x”是能独立成句的词组,这是从言语生成的层面来说的,并不是从言语的分析层面说的。受句法结构的制约,这些短语在表层结构上也被当作一种事件来看待。它们在本质上是体词性的。

三  从“格”范畴角度分析“对+x+y”内部的语义结构类型   

3.1 “格语法”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创始人是美国语言学家菲尔莫(C.J.Fillmore)。这一理论主要揭示位于句法深层中的动词与名词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这一语法理论的提出,弥补了对句子只做表层分析的弊端,使语法研究更加深入。

       台湾汤廷池先生根据美国语言学家菲尔莫(C.J.Fillmore)的格语法理论分析汉语的语义格,在菲氏列举的九种格之外,提出汉语还应增加三种格,其中之一为“对象格”( Referential),其代表性例子是:他对这个问题发表意见。“问题”即处于“对象格”位置,“对”是该格的标志。²可见,本文所论述的“对 +x+y”这一句法结构的介词“对”是语义格研究的重要标志之一。

      目前,语法学界普遍认为,“对”的表义功能是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介词“对”的 “对象义”适用于许多x充当受事和与事的情况,但却未能解释所有的“对 +x+y”句法结构。对这些句法结构如果只从“对象义”角度去分析未免有点牵强。格语法是以谓词为中心确立的。因此,“格语法”理论指出的从名词性语义成分的角度分析语义结构中谓词性成分与名词性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就可以解释许多“对 +x+y”句法结构。“对”的宾语除了表受事、与事外,还可表施事、范围等。下面,我们运用“格语法”理论去探讨“对”后名词与谓词的关系。
     3.2  x    受事
   “受事”是事件中自发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已存在的直接客体。介词“对”常用来引出受事,如“张三对李四很关心”中的“李四”。通过转换,受事与谓词可构成述宾结构。用在这结构中的动词一定是及物动词。
     结构类型:   施事+对+X受事+y
                 对+X受事(来说)+施事+y
例如.
(1)张三对李四很关心。      张三很关心李四。   
(2)我们对不文明的行为不能容忍。       我们不能容忍不文明的行为。
(3)父母对我十分疼爱。      父母十分疼爱我。
(4)对后一代来说,要教育他们处处为革命着想。         
要教育后一代处处为革命着想。
(5)他对自己也同样苛刻。       他也同样苛刻自己。(施事和受事是同位关系)   
“对”介绍出句中主要动词表示的行为所涉及的直接对象,这些行为有的不一定是作谓语的动词发出的,而是作宾语的动词发出的。例如:
(6)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对客观事物进行定型的鉴别和定量的分析      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定性的鉴别和定量的分析客观事物。
3.3  x     与事  
    与事是事件中有利害关系的间接客体。指施事发出动作针对的或对待的对象。“对”后的成分是与事时,能表示人、事物、行为之间的对待关系。结构中的动词往往是不及物动词,与事只能置于动词前充当状语,不能置于动词后充当宾语,如“我们要对读者负责”,不能说成“我们要负责读者”。“对”在这一结构中含有“向”“朝”“对待”的意义。
结构类型: 施事+对+X与事+y
          对+X与事+施事+y
例如:
(7) 我们要对读者负责。
(8)他很有礼貌地对老师鞠了一躬。
(9) 我们对自己要有信心。(施事和与事是同位关系)
(10) 电力部门对社会作出承诺。
(11)她对我点点头,笑了。
(12) 她对我招招手,叫我过去。
3.4  x     范围
    范围是事件中所关涉的领域、范围以及所伴随的状况。“对”引出的语义成分能指示y表达的语义内容适用的范围。这个范围常常是特定的人、特定的事物、特定的行为。Y表达的语义内容只是相对于特定的人、特定的事物特定的行为来说是真实的,否则不一定是真实的。“对”表示范围的语法意义时,可以无条件地换成“对于”,也可以跟“来说(说来)” 一起使用。
结构类型: 施事+对(对于)+X范围+y
         对(对于)+X范围+施事+y
        对(对于)+X范围(来说)+施事+y
例如:
(13) 供孩子上大学,对下岗职工家庭确实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14) 扛个煤气罐上三楼,对20多岁的小伙子不算什么。
(15)写汉字对于欧美学生来说比较难。
(16)对于月收入只有六七百元的市民来说,花几百元玩保龄球太不现实。
(17)对于奴隶们,同情和正义是不存在的。
(18)天上的彩虹对古代的人来说是一个难解的迷。
   3.4  x    施事
    施事是事件中自发动作行为或状态的主体,是与自发动作行为动词和形容词联系的人和事物。
结构类型:   受事+对+X施事+y
            对+X施事+来说+y
例如:
(19)两手空空败阵而归,这对审讯官来说是很难忍受的。
(20)对他们来说,第一步需要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21)河湾、芦苇、整个伯勒根草原,包括那肃穆的天葬沟,对我都已不堪回首。
(22)对于我,与其做一个顺从的奴隶而生存,宁做一个自由的战士而灭亡。
(23)这对他是不可想象的。
(24)这篇论文,对我来说,前年就可以写了。
    一般说来,在这类结构中,去掉“对”或“对···来说”句法结构仍旧成立。
(19)´审讯官难以忍受两手空空败阵而归。
(20)´他们第一步需要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3.5  x    当事
   当事是事件中非自发动作行为和状态的主体,是与非自发动作行为动词和形容词联系的人和事物。
   结构类型:    对+X当事+来说+y
(25)对我们的战士来说,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6)对天才来说,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这类结构比较少,在这类结构中,去掉“对”或“对···来说”句法结构也仍旧成立。
(25)´我们的战士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6)´对天才来说,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3.6 x      其他
有这么一种情况:形容词作谓语,“对”引入人物某些情感态度和价值评价的对象,表示人、事物、行为之间的对待关系。“对”含有“对待”的意义。这时候,在语义结构关系上,对象不能与句中的任何句法成分构成以上任何一种关系, 我们把具有这种关系的x另列一类。例如:
(27)她对我很严厉。(形容词作谓语)
她对我像母亲一样温柔

四 、 从y看“对 +x”的句法语义特征

4.1语义平面的核心结构是述谓结构,所谓的“述谓结构”指的就是动词(广义动词)和它联系的语义成分所构成的语义结构。“对 +x”作状语是较典型的述谓结构。上文我们已经从名词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及物性关系考察了 “对 +x”与结构中谓词的语义关系,由于谓语对句法结构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若下文再从谓语的角度去研究“对+x”作状语的情况,相信能进一步揭示这一结构的句法语义特征。下面对“对+x+y”结构的谓语(y)进行句法平面的分析。(范晓(1991)指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分以及体宾动词和谓宾动词的区分等等,是属于句法平面的³)
4.2  y       动词   
    能进入“对 +x+y”的动词主要有:动作动词、心理动词、形式动词、系属动词和存现动词。
4.2.1  y      动作动词
当谓语动词表示的是具体的言语行为或动作行为时,“对”含有“朝、向”的意义,介绍出这些行为所针对的对象。例如:
(1)        他对天发誓。
(2)        他对我笑了。
这些动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言语活动动词:说、讲、谈、喊、发誓、倾诉、吐露、。另一类是身体五官活动动词: 笑、看、望、点头、行礼、鞠躬、踢、作揖、叩头、行礼、招手。
这些动词有以下特点:(l)动作不能是双方协同发出,必须是单方面发出的;如商量,讨论,谈判结婚等协同动词就不能用于此,我们不能说“对领导争辩”;(2)动作一般是具体、短暂的言语或行为; (3)它们都是及物动词,但只能带表示事物的宾语。
句法结构:主语+对+x+y动作动词
     
   3.2.2 y       心理动词
当作谓语的动词表示的是心理活动或情感态度时,介词“对”介绍出这些介绍心理活动或情感态度所对待的对象。例如:
(3)        我对他很尊重。
(4)        我对他的处境很同情。
(5)        张三对李四关心。
这些动词主要有: 爱戴、感激、羡慕、感激、关心、理解、佩服、相信、尊重、尊敬、爱护、喜欢、热情、信任、支持、重视、欢迎、客气、熟悉、满意、推崇、佩服、钦佩、怀疑、警惕、同情、为难、鄙视、厌恶、嫌弃、反感、担心不满、等。
这些动词有以下特点:(1)它们都是及物动词,带表示人的宾语有些还能带表示事物的宾语;(2)具有程度的意味,都可以受很修饰。(3)表示抽象的非自主的心理活动和状态。
句法结构:主语+对+x+y心里动词

3.2.3  y      形式动词
当作谓语的动词表示的是抽象的动作,介词“对”介绍出这些抽象动词的宾语所对待的对象。这些动词只是形式上的谓语,本身不具有实在的意义,语义上的谓语是它们所带的谓词宾语,宾语在意念上支配“对”的宾语。形式动词的宾语一定不能缺席。例如:
(6)        县委对全县统战工作进行了一次大检查。
(7)        对全市注册商标情况进行了普查登记。
(8)        对乡镇工业职业病危害进行调查。
    这些动词不多,主要有:进行、加以、给以、予以、表示、作出等。
它们所带的谓词宾语有如下特点:(l)动作不能是双方协同发出,必须是单方面发出的;商量,讨论,谈判结婚等协同动词也不能用于此;(2)动作一般是具体、短暂的言语或行为; (3) 它们可以直接带指人的宾语。可分为两类:一类为行为动词,如:帮助、保护、报复、处理、调查、反抗、分析、改革、干涉、鼓励、欢迎、破坏、威胁、援助、检查、监督、折磨、支持等; 二类为言语动词,如:安慰、教育、警告、表扬、抗议、批评、说明、侮辱、讨论、责备、宣传、揭露、劝告、问、请求、回答、告别、嘱咐、告诉等。
此类句式如去掉“对”字和形式动词,将谓语的宾语的提前,改介词结构为动宾结构的陈述句,句子便由虚变实,简洁明了。如:
普查登记全市注册商标情况。
调查乡镇工业职业病。
句法结构:主语+对+x+y形式动词+宾语

4.2.4   y      系属动词
当作谓语的动词是系属动词时,介词“对”引进的是判断或评判的对象或介绍判断、描写或叙述所出发的角度,系属动词也只是上的谓语,它不表示动作行为,只表示肯定或认定。整个句法结构在表达上表示的是一种判断或评议的相对关系。例如:
(9)        对于他,痛苦是不存在的。
(10)        这对一个女孩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计会。
(11)        这对她算是一次教训。
     系属动词中只有“是”“算”能进入“对+x+y”结构,特别是“是”,在表达相对关系的“对+x+y”结构中出现频率很高。受结构表达目的的制约,“是”后的宾语往往带有描述性,重在判断和评议。能充当‘是’字的宾语的词语是多种多样的,比一般动词的宾语要广泛得多, 可以是体词性成分,也可以是谓词性成分,几乎一切实词和一切短语都可以。宾语是谓词性成分,往往表示对比。
句法结构:主语+对+x+y系属作动词

3.2.5   y      存现动词
当作谓语的动词是存现动词时,介词“对”引进的是存现的动作或状态所针对的对象,存现动词表示的是事物的存在、消失的一种状态。整个句法结构在表达上带有描述性和判断性。例如:
(12)        张三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13)        他对绘画产生了兴趣。
这类动词主要有: 有、产生、失去、失掉、丧失、无。
  存现动词“有”在 “对+x+y”结构中出现频率最高。大多数体词性成分都能充当有字得宾语。“有”字言不动之境,表达一种静态之势,表示事物之间的存在、消失、类似等关系状态,不存在明显的动态过程。对字引入的基本上全是表示与事和范围的成分,表示相对的关系。如:
(14)        张三对老师很有礼貌。
(15)        芬必得对感冒有特别疗效。
句法结构:主语+对+x+y存现动词

3.3  y      形容词
     当作谓语的是形容词时,句法结构“对+x+y”缺少述语动词. 用形容词充当谓语,表达完整的意义。这些形容词只能是性质形容词,往往不能单独做谓语,做谓语时要伴随其他一些条件,如要求带有状语(不、很、十分等)或补语(得很)等。在汉语中这样的句子是很常见的,例如
     (15)小孩子对蚂蚁搬家很好奇。
     (16)李老师对学生很耐心。
      (17)爸爸对我严厉得很。
在语义上,属于感情态度类的形容词表示的大多是心理活动或情感态度,,这些形容词大部分具有非自主的语义特征,介词“对”介绍出这些心理或情感行为的对象。 这类形容词主要有: 诚恳、愤怒、好奇、马虎、耐心、亲切、慎重、失望、小心、严厉、友好、灰心、意外等。
另外,一些表示人与事物形状和性质的形容词也可以进入“对 +x+y”这一结构。如:
(18)事业对我来说十分重要。
(19) 这道题对一个三年级的小孩来说很难。

句法结构:主语+对+x+y形容词

五 余论

5.1  关于“对”和“对于”
“对”和“对于”这两个介词在许多场合可以通用,一般说能用“对于”的地方都能用“对”,但是“对”的意义更广泛,能用 “对”的地方不一定都能用“对于”。具体如下:
      一.当指示动作对象时,只能用“对”不能用“对于”,“对”和“对于”不能替换。

      二.当指示范围、表示强调、对待关系的语法意义时,“对”和“对于”是可以互换的。

“对”和“对于”最常见的用法是指明对象。例如“同志们对他提出许多意见”“对于他的情况,大家并不陌生”。第一句的对象是指人,第二句的对象是事物。这两个介词的用法没有多大的差别,在表示对待的时候,“对”的用法大致跟“对于”的用法是一样的,用“对于”的句子都能换成“对”,如“老师对于同学们的生活十分关心”。句中“对于”可以换成“对”。但是用“对”的句子,有些就不能换成“对于”。如表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例如“大家对我都很熟悉”“老师对学生们说”,句子“对”不能换。

      使用“对”和“对于”时,要注意对象要明确。如“互联网对我并不陌生”。这句意思应该是我对互联网熟悉,由于用错了对象,导致意思不明。

    5.2通过运用现代语义学的研究成果来分析某些状语的语义指向,本文对“对 +x”作状语的各个结构项的句法特征,以及句法结构的内部语义特征作了一番尝试性的考察,说明语法研究一定要把形式和意义真正结合起来,才能发现语言的规律这一简单的道理,也说明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需要借鉴新的方法和新的理论,认识是否正确,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发表于 2005-6-3 12: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辣妹的到来!

您好!
您能做个简要的自我介绍么?

还有
此论文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05-6-5 09: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

你好
我是中文系的 一名应届毕业生,这是我的毕业论文,明天就要订稿了,我很郁闷。由于之前的工作,没有很好准备论文。
  
虎子GG,能帮帮我吗,修改一下。还有字数不够,差2000多,没资料了,这样的资料很难找。毕业答辩的时候怎么才能通过?谢谢!!~
发表于 2005-8-6 10: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还有人这么做啊?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刚注册就如此。。。
现在本坛有哪个会员帮上忙了?
发表于 2005-8-6 10: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vudik言之有理!
挺正义感阿,呵呵:)

本论坛不做"枪手",但讨论交流一下还是可以的吧?
发表于 2005-8-8 19: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辣妹
新人

积分 2
发贴 2
精华 0
注册 2005-6-3
状态 离线
其实主要是初来乍到,第一贴就是如此.直至2005-6-5 09:47第二贴之前,还是未参与话题讨论.这种做法让我无法接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6 22:02 , Processed in 0.06457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