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99|回复: 0

董志翘认为在中古汉语研究中要大力开发佛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5 03: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学术动向
--------------------------------------------------------------
      董先生最近指出,以往对上古阶段、现代阶段的语言研究较为集中,中古、近代阶段却较为薄弱。而汉语史研究跳过中间阶段,终究不是完备的汉语史。同时也讲不清楚汉语演变的来龙去脉。要扭转这一局面,必须寻找较为集中的能较好反映中古实际语言的文献语料。中古语言的富矿之一是汉译佛典。直到编纂《汉语大词典》,例证中仍较少采用这类材料。从东汉至宋,汉文佛典总数达2148部,8736卷,中古时期的汉文佛典约960部,2990卷,2400万字。与这一时期的中土口语性文献相比,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近年来对汉译佛典词汇的研究已经引起了相当的重视。

      但存在的问题也是突出的,除了前面所说的停留于训诂层面外,还集中在一些比较流行的篇目,如《中本起经》,《六度集经》、《贤愚经》、《百喻经》等。其实,面还可以扩大,除了佛经中一些故事性较强的篇目外,律部的日常生活方面的词语研究还大有可为。另外,还可根据译经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时期的研究。还可以进行分体裁、分译者进行研究。比如三国吴支谦译有27部经,西晋竺法护译有85部经,对它的词汇现象均可作专题研究。若以比较研究而言,则可进行译经词汇与原典词汇的比较(当然这首先要懂梵文、巴利文等);节译本、异译本词汇对照研究等。

      虽然说汉译佛典面广量大,有其不小的研究价值,但董先生认为:在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中,还是要以中土传世的口语性文献为主要对象,汉译佛典主要是作为旁证材料。因为不少汉译佛典的时代性不很清晰,同时毕竟是宗教文献,语言中宗教性太强,有些词语仅出现于佛典,而在中土其他文献中从未见过,有其体裁的特殊性,再加上汉语译文,难免受到原典语言的影响。如果将一些特殊情况当作汉语的普遍规律,那就有很大的危险性。

摘自董志翘《漫议21世纪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一)》,商务印书馆,2004年P75——77

[ 本贴由 孙兰荃 于 2005-9-4  22:51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17:03 , Processed in 0.1003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