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02|回复: 0

浅谈两岸三地同实异形词及其规范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5 16: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赵一凡
来源:汉语书同文


      “书同文”是两岸三地语言工作者的共同夙愿,它的目标是实现书面语中文字形体的统一。但三地书面语除了在字形上应当一致,在内容意义上也应该容易理解,否则即便实现了“书同文”,消除了因字形歧异造成的视觉上的障碍,认字不识词造成的理解上的困难也仍然存在。事实上,两岸三地的书面语中存在着的“词同字异”的现象已经构成了书面语理解上的困难,给三地语言交流带来了不便。因此,广义的“书同文”还应当包括“词同字”,使两岸三地书面语中的词汇在用字上具有一致性。“书同文”以文字形体为探讨的出发点,“词同字”则是以词语与用字习惯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两岸三地中词汇上的用字差异,积极地调查、归纳、研究,反映现状事实,发表观点见解,提出解决办法,为“词同字”的推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并提出了许多可行的方案。本文从固有词、外来词、方言词三个方面探讨两岸三地词语中同实异形现象,归纳“词同字异”的几种差异模式,并对每种模式所进行“词同字”统一规范提出一些看法。

[center]一 两岸三地固有词语因为用字习惯不同而形成的同实异形[/center]

      由于两岸三地各自特殊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和地域状况,三地的语言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是在彼此相对独立的环境中发展的,所以两岸三地在造词时就出现了表达相同词义而用字习惯不同的情况,从而产生了大量同实异形词,即意义相同或相近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书写形式不同”不包括繁简字、异体字的字形差异)。
     1.词义相同,用字不同
     (1)词义相同,选用的字完全不同。如:(排序在前的为“港台词语”,在后的是“普通话”词语,中间用符号“——”隔开)
     工场——车间              牵带——瓜葛               奇异果——猕猴桃
     工龄——年资              内圈——核心               开刀房——手术室
     盲文——点字              优酪乳——酸奶            瓦斯炉——煤气灶
     乐透——彩票              货柜——集装箱            太空人——宇航员
     护贝——塑封              卫生衣——棉毛衫         太空梭——航天飞机
     补土——泥子              奶精——咖啡伴侣         伏地挺身——俯卧撑               
     (2)词义相同,选用的字部分相同。如:
    肉紧——肉麻            回纹针——曲别针           窃窃耳语——窃窃私语
    葬仪——葬礼            耶诞节——圣诞节           眦眼咧齿——龇牙咧嘴
    识做——识趣            香口胶——口香糖           报导文学——报告文学
    工寮——工棚            出世纸——出生证           积体电路——集成电路
    透过——通过            尾班车——末班车           邮递区号——邮政编码
    颈巾——围巾            原子笔——圆珠笔           航太工业——航天工业
    借镜——借鉴            幼稚园——幼儿园           冷冻食品——速冻食品
    当机——死机            地主国——东道国          空头公司——皮包公司
    跷课——逃课            训导处——教导处           没肝没肺——没心没肺
    转介——转诊            超音波——超声波           花式滑冰——花样滑冰
    残障——残疾            高料生——高材生           巡弋飞弹——巡航导弹
    滑鼠——鼠标            准决赛——半决赛           受薪阶级——工薪阶层
    捐血——献血            徒步区——步行街           开发中国家——发展中国家
      虽然这些词用字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并没有使交际无法进行,即使非本地人通过字面也会理解它们的意思,因为这些同实异形词表达理性意义的中心语素是相同或相近的,相异的那部分语素也是同义或近义的,所以当人们看到这类非本地词语时,仅凭自己的语感与词汇知识就可以判断它的大概含义。在两岸三地词语中属于这种差异模式的词语数量较多,所占比例也较大,又是本地人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词语,并且这些词汇在意义或结构上的分歧不是很大,容易被本地人接受或习惯。所以,相信这类词语的统一规范较其他差异模式的词语更容易进行而且也更见成效。
      2 .词义相同,字序不同
     有些港台词语与大陆相应的同义词语同字而异序,即港台词语与大陆词语的词义、词性、用法完全相同,只是字序排列不同。如:
     地道——道地             情热——热情            贫赤——赤贫
     窃盗——盗窃             复康——康复            人众——众人
     找寻——寻找             梯阶——阶梯            质素——素质
     良善——善良             私隐——隐私            威权——权威
     利权——权利             制限——限制            园游会——游园会
     怀缅——缅怀             暗黑——黑暗            容热量——热容量
     僵冻——冻僵             诱引——引诱            九拿十稳——十拿九稳
     笑耻——耻笑             挚诚——诚挚            似漆如胶——如胶似漆
     切确——确切             咒诅——诅咒            流长飞短——飞短流长
      其实,并不仅是大陆与港台词语之间存在这种同义异序的差异,就是在大陆词语内部也有同义异序的现象。比如:式样—样式、觉察—察觉、代替—替代、互相—相互、感伤—伤感等等,至今未得到统一。再如上文所列举的“利权”、“威权”、“制限”、“良善”、“暗黑”、“找寻、“情热””在大陆都曾存在过,或曾与另一个形式同时使用,但它们最终被自然淘汰,同时与之相对的另一个形式“权利”、“权威”、“限制”、“善良”、“黑暗”、“寻找”、“热情”取代了它们,并逐渐“约定俗成”地固定下来成为今天的规范形式。
      语言中的自然淘汰是人们运用语言时的一种不自觉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是由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①,人们在使用同素异序等义词时,都有一定的倾向性,人们总是无意地倾向于用哪个,而不用哪个,所以这种不自觉的倾向性就成为语言规范化的一个途径,也成为确定语言规范的一个依据。人们使用语言时的倾向性和选择性使大陆原有的同素异序等义词大多只保留了一个形式,而被淘汰的那些形式至今在港台词语中还可以见到,而且仍在广泛使用,这样就与现时大陆普通话中那些已经固定下来的形式构成了同实异形的差异。
      大陆地区的人们在使用词语时有倾向性,港台地区的人们也会有,而且大陆比较港台的区域更广,人口更多,那么为什么大陆会使用同素异序等义词的这个形式,而港台却采用另一个形式或两个形式并用呢?首先,三地处于不同的文化生活、政治体制以及语言政策下,语言词汇发展的方向也就发生了不一致。其次,由于大陆较早较有力度范围较广地推行语言规范化,所以这种现象在大陆普通话中已经成为个别。相比之下,港台地区“在规范现代汉语词语方面标准和实行都比较宽松”②,所以仍有许多同素异序等义词以两种形式同时存在。
      3.缩略语
      在两岸三地的词汇中都有很多缩略语,但其中有些缩略语或是缩略的方式和特点不同,或是港台已缩略而大陆尚未缩略,成为两岸三地词语“词同字异”的又一个原因。仅在台湾国语中与大陆有差异的缩略语就占两岸所有差异词语的16.1﹪①,可见缩略语差异在两岸三地词语差异模式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在这里主要例举一些港台已有而大陆尚无的缩略语来说明这种差异的显著性。如:
      仪队——仪仗队            荐介——推荐介绍           国片——国产影片
      终站——终点站            店招——商店招牌           安立——安身立命
      羽球——羽毛球            电邮——电子邮件           流泄——流露发泄
      电锅——电饭锅            社风——社会风气           汇通——融汇贯通
      核爆——核爆炸            命定——命中注定           政情——政治情况
      马海——马海毛            纷表——纷纷表示           研析——研究分析
      纺品——纺织品            采行——采取推行           锤塑——锤炼塑造
      果刀——水果刀            传告——传播告诉           克难——克服困难
      战力——战斗力            比对——比较对照           疚恨——内疚悔恨
      公投——公民投票         内规——内部规定           民代——民意代表
      核备——审核备案         工安——工业安全           专校——专科学校
      民调——民意调查         滥权——滥用权力           主政——主持政务
      采认——采纳承认         掌控——掌握控制           互赖性——互相依赖性
      在大陆书面语中也有许多港台没有的简缩词语,但不及港台有大陆无的缩略语数量多。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因为大陆没有而港台有,或者因为港台其中有些缩略语在大陆人们看来带有生造硬凑的痕迹,就把这部分缩略语定义为生造词而加以排斥?首先,暂且不论它们简缩得是否得当,仅从使用的频率来看,港台独有的缩略语是当地人们交际时省时省力需要的产物,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其存在的价值与作用,那么想“一刀切”地把它们从词汇中清除出去就是不可能的。其次,它们在港台地区已广为流传,也就是说带上了一定的惯用性特征,“词语的形式合乎规范的一项重要判断标准就是它在语言运用中已经成为惯例”②,在港台人们心里它们的存在是自然的而非生造的,因此在港台地区这个范围内我们就不能将这些缩略语归入不规范的生造词行列。最后,“使用上的层级性特点决定了缩略语在使用范围和词化程度上都有所不同,那末,我们在使用时就不能不注意环境、范围和对象,注意使用时的规范”③,这些缩略语是港台地区的产物,它们作为交际工具服务的对象是港台人们,范围是港台地区。如果将它们贸然地引进大陆书面语中,就是超出了它的使用范围,就会影响正常的交际,那么它们在大陆书面语中一时间肯定会被认为是不合规范的。因此,不妨将这些缩略语暂时归入港台区域词语(仅在港台地区使用的词语)加以使用范围上的限制,作为区域性规范词语使用,不进行两岸三地的强行统一。

[center]二 两岸三地吸收外来词的方式或译法用字不同造成的同实异形[/center]

      两岸三地都是开放的社会,面向外部世界,积极接受和吸收新的事物,语言也要吸收外来词来适应这种发展和表达的需要,而在借用外来词时三地出现了许多不平衡不一致的现象,同实异形就是其中表现之一。
      1.大陆使用固有词,港台或者使用外来词(以来自英语的为多),或固有词与外来词并用。如:
     boss:波士(港台)——老板(陆)
     bus:巴士(港)——公共汽车(陆)
     wrong:乌龙(港台)——错误(陆)
     cherry:车厘子(港)——樱桃(陆)
     tomato:多妈多(台)——西红柿(陆)
     strawberry:士多啤梨(港)——草莓(陆)
     lace:喱士(港)——蕾丝(台)——花边(陆)
     size:晒士(港)——赛斯(台)——尺寸(陆)
     pose:甫士(港)——普司(台)——姿势(陆)
     port:钵酒(港)——波打(台)——红葡萄酒(陆)
     台湾国语中还有一部分从日语借用的词,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如“便当—盒饭、料理—饮食、荣养—营养、物语—故事、课长—科长、手当—津贴、埠头—码头”等等。
      2.指称同一事物时,港台用外来音译词,大陆用意译词。如:
      cream:忌廉(港)——奶油(陆)
      film:菲林(港台)——胶卷(陆)
      UFO:幽浮(港台)——飞碟(陆)
      laiser:镭射(港台)——激光(陆)
      buffet:卜非(台)——自助餐(陆)
      boycott:杯葛(港台)——抵制(陆)
      powder:泡打粉(港)——发酵粉(陆)
      sashimi:撒西米/沙西米(台)——生鱼片(陆)
      motor:摩打(港)——马达(台)——电动机(陆)
      cheese:芝士(港)——起司(台)——奶酪(陆)
      3.两岸三地都用音译词,译法或选用的汉字不同。如:
      toast:多士(港)——吐司(陆)
      alad:沙律(港)——沙拉(陆)
      card:咭片(港台)——卡片(陆)
      pudding:布甸(港)——布丁(陆)
      AIDS:爱滋病(台)——艾滋病(陆)
      brandy:拔兰地(港)——白兰地(陆)
      disco:的士高(港台)——迪斯科(陆)
      sauna:三温暖(台)——桑拿/桑那(陆)
      sandwich:三文治(港)——三明治(陆)
      Hollywood:荷里活(港)——好莱坞(陆)
      microphone:咪高峰(港)——麦克风(陆)
      gin:毡酒(港)——琴酒(台)——金酒(陆)
      Reagan:列根(港)——雷根(台)——里根(陆)
      toffee:拖肥糖(港)——塔妃糖(台)——太妃糖(陆)
      saxophone:色士风(港)——萨士风(台)——萨克斯风(陆)
      4.两岸三地都用意译词,但造词时对同义语素的选择不同。如:
      address:位址(港台)——地址(陆)
      program:程式(港台)——程序(陆)
      software:软体(港台)——软件(陆)
      high level language:高阶语言(港台)——高级语言(陆)
       外来词的统一和规范是两岸三地语言学者一直以来的共识和期望。外来词构成的差异不同于本地词语的差异,大多数本地词语单凭字面就可以有大概的理解,因为它们大体上都是遵循着汉语语素构词的规律,而外来词更多的是靠音译随机主观地选择写法,所以只凭字面是无法准确理解的,那么统一和规范两岸三地词语中的外来词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不及待。对外来词的规范既要从写法上统一,又要从译法上规范。而且这种统一规范不是谁迁就谁,谁规范谁,应是在双向互动中完成的,谁的译法好,写法好,那么就应该向它看齐,采用它的译法或写法进行统一规范。还应说明的是,港台有许多大陆普通话中没有的外来词语,这些外来词语的前景或者是直接进入大陆词汇中,或者是被其他形式写法取代而原来的写法随之消失。港台外来词是大陆汉语吸收外来词的一个来源,是大陆汉语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因此,统一规范外来词的“词同字异”应是动态、宽松的。

[center]三 渗入港台词语中的方言词与大陆普通话词语形成的同实异形[/center]

      香港与台湾都是多语区,使用的汉语是大陆使用的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香港和台湾所处地理位置特殊,港台的语言环境“处于南方多种方言的交错混合地区,因此‘港台普通话’受到诸多南方方言的影响”①,再加上历史、文化等原因,使港台语言呈现多元格局。在口语和书面语中,港台词语都从诸多方言吸取了许多有用的成分,其中就有不少方言词语,这些方言词语在本地广泛使用,大量地渗入港台词语中,成为一股强势力量,极大地影响了当地本有的语言,成为港台词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来源。在港台,大部分人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是相脱节的,口语大多用强势方言,书面语用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这样许多口语化的方言词语就很自然地渗入到港台报刊文学作品的书面语中,与大陆的普通话词语形成同实异形的差异,成为两岸三地书面语词汇差异模式中的又一重要特征和原因。如:
粤方言:靓——漂亮           拍拖——恋爱        熟络——熟悉
            老公——丈夫        登对——般配        标青——出众
            打理——料理        情信——情书        露台——凉台
            埋单——结帐        揾食——觅食        拍档——合作
            抢眼——显眼        整古——作弄        标参——绑票
闽方言:厝——屋          衰——倒霉           和好——相好
            执拾——收拾    讨活——谋生        路用——用处
    饲养——抚养    影随——尾随    头壳——脑袋
            讨海——捕鱼    草地——乡下        菜尾——剩菜
            经纪——职业        乱主来——胡闹     碎碎念——唠叨
吴方言:打烊——停业    摆平——解决        过身——去世
    惹眼——显眼    穿帮——揭穿    小开——少老板
            活络——灵活    敲定——决定      吃豆腐——调戏
      落实——踏实        弄堂——小巷        嗲声嗲气——娇声娇气
      香港是粤方言区,书面语以吸收粤方言词语为最多;台湾是闽方言区,自然也就以闽方言词语最为常见。港台词语中的方言词语,在港台地区得到青睐,不仅当地人们耳熟能详,有时甚至不会感到是方言词语,而且有些港台方言词语在大陆也已经开始使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使用的频率和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如上文例举的“靓”、“登对”、“老公”、“埋单”、“穿帮”、“摆平”、“打烊”、“吃豆腐”等等,这些方言词大多是先进入港台词语中,再由港台媒体或作品进入大陆普通话的。从这个现象中可以发现人们对于词语存在着追求新潮、时髦、流行的心理。对于两岸三地中构成同实异形差异的方言词语,想要推行“词同字”,进行统一规范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对这部分来源特殊的港台词语的处理,必然要涉及到大陆普通话词语是否也对大陆方言词语采取“词同字”统一规范的问题,显然这样做是不可能也是不科学的。因此,对于源自方言的港台词语,仍应该考虑将它们仍视为方言词,而不进行强行的统一规范,让它们与大陆方言区词语一样顺其自然地发展。语言学者的任务应该是观察和反映这部分港台词语的发展情况,而不是决定和改变。同时对大陆现代汉语标准语——普通话的词汇统一规范时,就要考虑词汇和方言区域的关系。
      以上几种差异模式反映了两岸三地词汇差异中“词同字异”的特点和现实状况,而且其中有些差异将会继续存在下去。
      虽然两岸三地的词语存在着差异,但这些差异并没有完全阻碍两岸思想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因为它们本身毕竟属于同一种语言——汉民族共同语,只是由于历史背景、政治倾向、地理位置和区域文化等原因的影响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成为同一种语言的不同个性。而这种词语的个性差异兼有利弊,它有利于提高汉语的表达功能,充实汉语的时代内涵,使语言朝着多样化和丰富性的方向发展,但这种发展也不是任意无条件的,它必须在现代汉语保持高度统一和规范的前提下进行。而这个前提又是由这种差异产生的不利之处决定的,如:词语差异影响交际的准确和畅通,使语言教学标准的制定无所适从,给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造成困难,乃至干扰了汉语规范的良性发展与广泛传播,所以妥善解决差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言工作的责任。两岸三地的接触日益频繁,语言之间相互融合,语言上的障碍一定会日趋减少,同时也应该日趋减少,“从相互了解,相互沟通,走向相对统一,是差异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符合汉语本身的发展趋势”。①

注释:
① ④吕冀平、戴昭铭《当前我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问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189页,第212页。
② ⑤汤志祥《当代汉语词语的共时状况及其嬗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301页,
第393页,第347页。

③ 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22页。

⑤汤志祥《当代汉语词语的共时状况及其嬗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347页。
⑥苏金智《台港和大陆词语差异的原因、模式及其对策》,《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第4期。

参考文献:
① 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7月版
② 吕冀平、戴昭铭:《当前我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问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版
③ 汤志祥:《当代汉语词语的共时状况及其嬗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
④ 苏金智:《台港和大陆词语差异的原因、模式及其对策》,《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第4期
⑤ 田小琳:《香港词语面面观》,《语文研究》1990年第2期
⑥ 北京语言大学、(台北)中华语文研习所合编:《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⑦ 魏励、盛玉麒主编:《大陆及港台常用词对比词典》,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⑧ 《现代汉语大词典》编委会:《现代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⑨ 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4月版

(通讯地址:黑龙江大学中文系  1500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19 17:30 , Processed in 0.0710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