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683|回复: 18

请教一首唐诗的格律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1 00: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近代喻守真注唐诗三百首,以为颔联连用六仄,确是与律不合,不足为训,是古人故弄狡狯,竟传诵千古,似乎蒙了后人。此说尚不能服人。难道一千数百年之通音律者,五一能发现“孤平”句之连用六仄?
我觉得可能是古今音的问题,不知《广韵》这些字是如何分平仄的。我不通音韵,请教!
发表于 2005-10-1 08: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崔颢《黄鹤楼》

作者:情诗网
来源:http://www.qingshi.net/news_view.asp?newsid=2367唐诗鉴赏   2004-9-25 8:28:22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然李白确曾两次作诗拟此诗格调。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如出一辙。又有《登金陵凤凰台》诗亦是明显地摹学此诗。为此,说诗者众口交誉,如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一来,崔颢的《黄鹤楼》的名气就更大了。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象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十三),也就是这个意思。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颔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楚辞·招隐士》曰:“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诗中“芳草萋萋”之语亦借此而逗出结尾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意思。末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发表于 2005-10-1 08: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施蜇存 《唐诗百话》之黄鹤楼与凤皇台

作者:施蜇存   
来源:施蜇存 《唐诗百话》   
2005-7-10

黄鹤楼与凤皇台
 
   黄 鹤 楼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馀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
  
  
       登金陵凤皇台
  
   凤皇台上凤皇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 白
  


   现在选了两首极著名的七言律诗。作者崔颢和李白是同时人。崔颢登武昌黄鹤楼,题了一首诗,写景抒情,当时被认为是杰作。据说李白也上黄鹤楼游览,看见崔颢的诗,就不敢题诗,只写了两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来李白到南京,游凤凰台,才做了一首诗,显然是有意和崔颢竞赛。从此之后,历代欣赏唐诗的人,都喜欢把这两首诗来评比。议论纷纷,各有看法。现在我们也来欣赏这两首诗,把前人各种评论介绍一下,然后谈谈我的意见。
  
   崔颢,不知其字。汴州(今开封)人。开元十三年(公元七二五年)登进士第,累官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三载(公元七五四年)卒。《河岳英灵集》说:“颢少年为诗,属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鲍照、江淹,须有惭色。”崔颢的诗,现在只存数十首,并没有浮艳轻薄之作,可能已删除了少年之作。《唐诗纪事》说他“有文无行”,似乎他的品德很坏,但到底如何“无行”却不见于唐宋人记载。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传》中才有具体的记载,说他“行履稍劣,好蒲博,嗜酒,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原来只是爱赌钱、喝酒、好色而已。说他“行履稍劣”也还公平,说他“有文无行”恐怕太重了。
  
   黄鹤楼在武昌长江边,是历史上的名胜古迹。解放后建长江大桥,这座楼已拆除,预备换一个地方重建。因此拆除下来的建筑材料都编号保存,听说近来已在重建。
  
   崔颢这首诗有不同的文本。第一句“昔人已乘白云去”,近代的版本都是“昔人已乘黄鹤去”。唐代三个选本《国秀集》、《河岳英灵集》、《又玄集》,宋代的《唐诗纪事》、《三体唐诗》,元代的选集《唐音》,都是“白云”,而元代另一个选集《唐诗鼓吹》却开始改为“黄鹤”了。从此以后。从明代的《唐诗品汇》、《唐诗解》直到清代的《唐诗别裁》、《唐诗三百首》等,都是“黄鹤”了。由此看来,似乎在金元之间,有人把“白云”改作“黄鹋”,使它和下句的关系扣紧些。但是晚唐的选本《又玄集》在诗题下加了一个注:“黄鹤乃人名也。”这个注非常奇怪,好象已知道有人改作“黄鹤”,因此注明黄鹤是人名,以证其误。这样看来,又仿佛唐代末年已经有改作“黄鹤”的写本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又玄集》,是从日本传回来。一九五九年由古典文学出版社据日本刻本影印,未必是原本式样。这个注可能是后人所加,而不是此书编者韦庄的原注。《唐诗解》的著者唐汝询在此句下注道:“黄鹤,诸本多作白云,非。”他所谓诸本,是他所见同时代流行的版本。他没有查考一下唐宋旧本,不知道当时的诸本,都作“白云”。他武断地肯定了黄鹤,使以后清代诸家都跟着他错了。此外,“春草萋萋”,唐宋许多选本均同,只有《国秀集》作“春草青青”。从《唐诗鼓吹》开始,所有的版本都改作“芳草萋萋”了。可见这个字也是金元时代人所改。现在我们根据唐宋旧本抄录。
  
   黄鹤楼的起源,有各种不同的记载。《齐谐志》说:黄鹤楼在黄鹤山上。仙人王子安乘黄鹤过此山,因此山名黄鹤。后人在山上造一座楼,即名为黄鹤楼。《述异记》说:荀环爱好道家修仙之术。曾在黄鹤楼上望见空中有仙人乘鹤而下。仙人和他一同饮酒,饮毕即骑鹤腾空而去。唐代的《鄂州图经》说:费文祎登仙之后,曾驾黄鹤回来,在此山上休息①。总之,都是道家的仙话。有仙人骑黄鹤,在此山上出现,然后把山名叫做黄鹤山。有了黄鹤山,然后有黄鹤楼。或者是先有山名,然后有传说。为了附会传说,才造起一座黄鹤楼。中国的名胜古迹,大多如此。但黄鹤是人名,却毫无根据,这个注是胡说。
  
   自从唐汝询否定了“白云”之后,还有人在讨论“白云”与“黄鹤”的是非。于是金圣叹出来助阵,在《选批唐才子诗》中,极力为“黄鹤”辩护。他说:
  
   此即千载喧传所云《黄鹤楼》诗也。有本乃作“昔人已乘白云去”,大谬。不知此诗正以浩浩大笔连写三“黄鹤”字为奇耳。且使昔人若乘白云,刚此楼何故乃名黄鹤?此亦理之最浅显者。至于四之忽陪白云,正妙于有意无意,有谓无谓。若起手未写黄鹤,先已写一白云,则是黄鹤、白云,两两对峙。黄鹤固是楼名,白云出于何典耶?且白云既是昔人乘去,而至今尚见悠悠,世则岂有千载白云耶?不足是当一噱已。
  
   金圣叹这一段辩解,真可当读者一噱。他煞费苦心地辩论此句应为“黄鹤”而不是“白云”,但是对于一个关键问题,他只好似是而非地躲闪过去。我们以为崔颢此诗原作,必是“白云”。一则有唐宋诸选本为证,二则此诗第一、二联都以“白云”、“黄鹤”对举。没有第一句的“白云”,第四句的“白云”从何而来?金圣叹也看出这一破绽,觉得无以自解,就说:好就好在“有意无意,有谓无谓”。这是故弄玄虚的话。这四句诗都可以实实在在地按字面解释,没有抽象的隐喻,根本不是“有意无意,有谓无谓”的句法。所以我们说他讲到这里,便躲躲闪闪地把话支吾开去了。“昔人已乘白云去”,是说古人已乘云仙去,接着说今天此地只剩下黄鹤楼这个古迹。第三、四句又反过来说:黄鹤既己一去不返,楼上也不再见到黄鹤,所能见到的只是悠悠白云,虽然事隔千年,白云却依然如故。四句之中,用了两个“去”字,两个“空”字,完全是“有意”的、“有谓”的。总的意思,只是说:仙人与黄鹤,早已去了;山上的楼台和天上的白云却依然存在。“空”字有徒然的意思,在这千年之中,没有人再乘白云去登仙,所以说这些白云是徒然地悠悠飘浮着。金圣叹又以为“白云”与“黄鹤”不能对峙,因为黄鹤是楼名,而白云没有出典。这个观点也非常奇怪。第一,律诗的对偶,只要求字面成对,并不要求典故必须与典故成对。按照圣叹的观念,则李商隐诗“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马嵬二首》之二)牵牛是星名,驻马又是什么?岂非也不能对吗?第二,如果一定要以典故对典故,那么,此句中的“白云”,正是用了西王母赠穆天子诗中的“白云”②的典故,圣叹不会不知道。第三,在这首诗中,“白云”和“黄鹤”不是对峙,而是双举。唐人七言律诗中,常见运用这一手法。这四句诗,如果依照作者的思维逻辑来排列,应该写成:
  
   昔人已乘白云去,——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馀黄鹤楼。
  
  原诗第一句的“白云”和第三句的“黄鹤”是虚用,实质上代替了一个“仙”字。第二句的“黄鹤”和第四句的“白云”是实用,表示眼前的景物。经过这样一分析,谁都可以承认原作应该是“乘白云去”,而金圣叹却说:“白云既是昔人乘去,而至今尚见悠悠,世岂有千载白云耶?”这话已近于无赖。依照他的观念,昔人既己乘白云而去,今天的黄鹤楼头就不该再有白云了。文学语言有虚用实用之别,圣叹似乎没有了解。
  
   元稹有一首《过襄阳楼》诗,以“楼”与“水”双举,今附见于此,作为参考:
  
   襄阳楼下树阴成,荷叶如钱水面平。
  
   拂水柳花千万点,隔楼莺舌两三声。
  
   有时水畔看云立,每日楼前信马行。
  
   早晚暂教王粲上,庾公应待月华明。
  
  此诗接连三联都用“楼”与“水”,而彼此都没有呼应作用,手法还不如崔颢严密。而金圣叹却大为称赞,评云:“一时奇兴既发,妙笔又能相赴。”由此可见圣叹评诗,全靠一时发其“奇兴”,说到那里是那里,心中本无原则。他的《选批唐才子诗》,尽管有不少极好的解释,但前后自相矛盾处也很多。
  
  这四句诗虽是七律的一半,但是用双举手法一气呵成,并无起承的关系。况且第三,四句又不作对偶,论其格式,还是律诗音调的古诗。下面第五、六句才转成律诗,用一联来描写黄鹤楼上所见景色:远望晴朗的大江对岸,汉阳的树木历历可见。江中则鹦鹉洲上春草萋萋,更是看得清楚。可是,一会儿已到傍晚,再想眺望得远些,看看家乡在何处,这时江上已笼罩着烟雾,看不清了,叫人好不愁恼。这样就结束了全诗。
  
  方回(字虚谷)说:“此诗前四句不拘对偶,气势雄大。”(《瀛奎律髓》)李东阳(字宾之)说:“然律犹可间出古意,古不可涉律,此篇律间涉古,要自不厌。”(《怀麓堂诗话》)吴昌祺说:“不古不律,亦古亦律,千秋绝唱,何独李唐。”(《删订唐诗解》)以上三家,都注意于诗体。前四句不对,平仄也不很粘缀,是古诗形式后四句忽然变成律诗。这种诗体,在盛唐时期,还是常见的,正是律诗尚未定型的时期的作品,并不是作者的特点。“气势雄大”,成为“千秋绝唱”,其实与诗体无关。这首诗之所以好,只是流利自然,主题思想表现得明白,没有矫作的痕迹。在唐诗中,它不是深刻的作品,但容易为大众所欣赏,因而成为名作。
  
   李白的诗,绝大多数也是这样的风格,所以他登上黄鹤楼,看到壁上诗牌上崔颢这首诗,感到自己不易超过,就不敢动笔。但是他还写了一首《鹦鹉洲》,其实可以说是《黄鹤楼》的改名,却写得不好,后世也没有人注意。大概他自己也有些丧气,心中不平,跑到南京,游凤凰台,再刻意做了一首,才够得上和崔颢竞赛的资格。
  
   凤凰台在南京西南凤凰山上。据说刘宋元嘉年间曾有凤凰栖止在山上,后来就以凤凰为山名。李白在唐明皇宫中侍候了一阵皇帝和贵妃,被高力士、杨国忠等人说了许多背话,皇帝对他开始有点冷淡。他就自己告退,到齐、鲁、吴、越去旅游。在一个月夜,和友人崔宗之同上凤凰台。最初的感想和崔颢一样:曾经有过凤凰的台,现在已不见风凰,只剩一座空台,台下的江流还在滔滔东流。第二联的感想是崔颢所没有的,他想起:金陵是东吴,东晋两朝的国都,如今吴大帝宫中的花草早已埋在荒山上小路边,晋朝的那些衣冠人物也都成为累累古墓了。“花草”是妃嫔、美人的代词,“衣冠”是贵族人物的代词。这一联使这首诗有了怀古的意味,如果顺着这一思路写下去,势必成为一首怀古诗了。幸而作者立即掉转头来,看着眼前风景:城北长江边的三山,被云雾遮掩了一半;从句容来的一道水,被白鹭洲中分为二,一支流绕城外,一支流入城内,就成为秦淮河。不说山被云遮了半截,而说是半个山落在天外。一则是为了要和下句“白鹭”作对,二则是埋伏一个“云”字,留待下文点明。“二水中分白鹭洲”,其实是白鹭洲把一水中分为二,经过艺术处理,锻炼成这样一联。这一联相当于崔颢的“晴川,春草”一联。最后一联结尾,就和崔颢不同了。李白说:总是由于浮云遮掩了太阳,所以无法望到长安,真叫人好不愁恼。
  
   崔颢因“日暮”而望不到“乡关”,他的愁是旅客游子的多愁。李白因“浮云蔽日”而望不到长安,他的愁属于那一类型?这里就需要先明白“浮云”、“太阳”和"长安”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文学上的比喻意义。古诗有"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二句,这是“浮云蔽日”被诗人用作比喻的开始。《陆贾新语》有一句“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蔽日月”。这是把浮云比为奸邪之臣,把日月比为贤能之臣。此外,太阳又是帝王的象征。《诗经》里就有“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就是人民把太阳来代表君王的。因此,“浮云蔽日”有时也用以比喻奸臣蒙蔽皇帝。《世说新语》里记了一个故事:晋明帝司马绍小时,他父亲元帝司马睿问他“还是长安近呢,还是太阳近?”这位皇太子回说:“太阳近。”皇帝问是什么理由。他说:“现在我抬眼只见太阳,不见长安。”原来他的所谓太阳,指的是皇帝,他的父亲。从这个故事开始,“日”与“长安”又发生了关系。李白这两句诗,是以这些传统比喻为基础的。“浮云蔽日”是指高力士、杨国忠等人蒙蔽明皇。“长安不见”是用以表示自己不能留在皇城。这样讲明白了,我们就可知李白的愁是放臣逐客的愁,是屈原式的政治性的愁。
  
   这两首诗,在文学批评家中间引起了优劣论。严羽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搂》为第一。”(《沧浪诗话》)刘克庄说:“今观二诗,真敌手棋也。"(《后村诗话》”)方回说:“太白此诗,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瀛奎律髓》)这是宋元人的意见。顾璘评《黄鹤楼》诗曰:“一气浑成,太白所以见屈。”(《唐音》)王世懋以为李白不及崔颢。他的理由是:二诗虽然同用“使人愁”,但崔颢用得恰当,李白用得不恰当。因为崔颢本来不愁,看到江上烟渡,才感到乡愁。这个“使”字是起作用的。李白是失宠之臣,肚子里早已装满愁绪,并非因登凤凰台才开始感到愁,他这个“使”字是用得不符合思想情绪的现实的。(见《蓺圃撷馀》)徐献忠评曰:“崔颢风格奇俊,大有佳篇。太白虽极推《黄鹤楼》,未足列于上驷。”(《唐音癸签》引)这都是明代人的意见。吴昌祺批李白诗道:“起句失利,岂能比肩《黄鹤》。后村以为崔颢敌手,愚哉。一结自佳,后人毁誉,皆多事也。”(《删订唐诗解》)这意思是说李诗起句不及崔诗,故没有与崔诗“比肩”的资格。但又暗暗地针对王世懋说,结句是好。金圣叹对李白此诗,大肆冷嘲。他说:“然则先生当日,定宜割爱,竟让崔家独步。何必如后世细琐文人,必欲沾沾不舍,而甘于出此哉。”这是干脆说李白当时应该藏拙,不必作此诗出丑。沈德潜评崔诗云:“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这一评语是恭维得很高的。他又评李白诗云:“从心所造,偶然相似。必谓摹仿司勋,恐属未然。”这是为李白辩解,说他不是摹仿崔颢,而是偶然相似。以上是清代人的意见。此外肯定还有许多评论,不想再费时间去收集了。
  
   大概《黄鹤楼》胜于《凤凰台》,这是众口一辞的定评。《凤凰台》能否媲美《黄鹤楼》,这是议论有出入的。到金圣叹,就把《凤凰台》一笔批倒了。现在我们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作出评比。我以为,崔诗开头四句,实在是重复的。这四句的意境,李白只用两句就说尽了。这是李胜崔的地方。可是金圣叹《选批唐才子诗》却说:
  
   人传此诗是拟《黄鹤楼》诗。设使果然,便是出手早低一格。盖崔第一句是去,第二句是空,……今先生岂欲避其形迹,乃将“去”、“空”缩入一句。既是两句缩入一句,势必句上别添闲句,因而起云:“凤凰台上凤凰游”,此于诗家赋、比、兴三者,竟属何体哉?
  
   吴昌祺也跟着说:“起句失利,岂能比肩《黄鹤》?”可见他们都认为李白此诗起句疲弱,不及崔作之有气势。其实他们是以两句比两句,当然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知崔作第三、四句的内容,李诗已概括在第一、二句中,而李诗的第三、四句,已转深一层,从历史的陈迹上去兴起感慨了。方虚谷说:“此诗以《凤凰台》为名,而咏凤凰台不过起语两句,已尽之矣。”方氏此说有可取处,不过他没有说得透彻。他肯定李诗只用两句便说尽了崔诗四句的内容,故第一句并不是金圣叹所说的闲句。诗家用赋比兴各种表现手法,不能从每一句中去找。李诗前四句是赋体,本来很清楚。“凤凰台上凤凰游”虽然是一句,还只有半个概念,圣叹要问它属于何体,简直可笑。请问《诗经》第一篇第一句“关关雎鸠”属于何体,恐怕圣叹也答不上来。方虚谷的评语是指出李白用两句概括了凤凰台的历史和现状,而崔颢却用了四句。但是他把话说错了,使人得到一个印象,仿佛下面六句就与风凰台无关了。一个“不过”,一个‘已尽”,都是语病。这个语病,又反映出另外一个问题,这里顺便讲一讲。
  
   诗人作诗,一般都是先有主题思想。主题思想往往是偶然获得的,可以说是一刹那间涌现的“灵感”。这个主题思想经过仔细组织,用适当的形象和辞藻写成为诗,然后给它安上一个题目。题目可以说明作品的主题,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也可以不透露主题,例如《登金陵凤凰台》;更简单些,例如《黄鹤楼》。不透露主题的诗题,对诗的内容没有约束。在“黄鹤楼”这样的诗题下,可以用赋的手法描写黄鹤楼,也可以用比兴的手法借黄鹤楼来感今、怀古、抒情或叙事。方虚谷说李白用起语两句咏尽了凤凰台,这是他把这首诗看成咏物诗似的,两句既已咏尽,以下六句岂非多馀。崔颢的四句,李白的两句,都只是全诗的起句,还没有接触到主题。句“尽”或“不尽”,都没有关系,甚至“咏”或“不咏”,也没有关系。作者,尤其是读者,都不该拘泥于诗题。苏东坡说过:“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就是对这种情况而言。例如做一首咏梅花的诗,如果每句都写梅花,绝不说到别处去,这就可知作者不是一位诗人。所以我说,李白以两句概括了凤凰台,在艺术手法上是比崔颢简练,但不能说是咏尽了凤凰台。
  
   崔颢诗一起就是四句,占了律诗的一半,馀意便不免局促,只好以“睛川春草”两句过渡到下文的感慨。李诗则平列两联,上联言吴晋故国的人物已成往事,下联则言当前风景依然是三山二水,从这一对照中,流露了抚今悼古之情,而且也恰好阐发了起句的意境。
  
   最后二句,二诗同以感慨结束,且同用“使人愁”。二人之愁绪不同,我们已分析过。崔颢是为一身一己的归宿而愁,李白是为奸臣当道,贤者不得见用而愁。可见崔颢登楼望远之际,情绪远不如李白之积极。再说,这两句与上文的联系,也是崔不如李。试问“晴川历历,春草萋萋”与“乡关何处是”有何交代?这里的思想过程,好象缺了一节。李白诗的“三山二水"两句,既承上,又启下,作用何等微妙!如果讲作眼前风景依然,这是承上的讲法;如果讲作山被霎遮,水为洲分,那就是启下的讲法。从云遮山而想到云遮日,更引起长安不见之愁,思想过程,岂非表达得很合逻辑?而上下联的关系,也显得很密切了。萧士贇注曰:“此诗因怀古而动怀君之思乎?抑亦自伤谗废,望帝乡而不见,乃触景而生愁乎?太白之意,亦可哀也。”这解释也完全中肯。因怀古而动怀君之思,“三山二水”两句实在是很重要的转折关健。
  
   由此,我们可以做出结论:李白此诗,从思想内容、章法、句法来看,是胜过崔颢的。然而李白有摹仿崔诗的痕迹,也无可讳言。这决不是象沈德潜所说的“偶然相似”,我们只能评之为“青出于蓝”。方虚谷以为这两首诗“未易甲乙”,刘后村以李诗为崔诗的“敌手”,都不失为持平之论。金圣叹、吴昌祺不从全诗看,只拈取起句以定高下,从而过分贬低了李白,这就未免有些偏见。
  
一九七八年六月八日
发表于 2005-10-1 08: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式的律诗”质疑

作者:疏属劲草
来源:http://bbs.lnd.com.cn/


      王力大师在《诗词格律》里提出“古风式的律诗”,并列举几例律诗,本人认为此提法欠妥,有待探讨。实际上,古风、律诗、拗律之间的声律和声律运用法则是有很大区别的,不可混淆。古风不刻意讲究声律或不按固定声律格式创作; 律诗是按固定声律格式创作; 拗律是按固定声律格式为模式而刻意反常进行拗救的创作。由于“古风式的律诗”的提出,更加深了后人古风、律诗、拗律之间认识的模糊概念。先抄“拗体诗”,“拗句格”和“拗救”的定意如下:

【拗体】律诗和绝句不依平仄常格而加以变换者,称为拗体。两联不依常格的,称拗句格。通首全拗的,称为拗律。拗体诗多见于初盛唐。

【拗句格】诗律术语。详见“拗体”条。

【拗救】诗律术语。在律体诗中,凡不符合平仄格式的字,称为“拗”。凡“拗”须用“救”,如上句该平的用仄,下句该仄的则平。平拗仄救,仄拗平救,一拗一救,协调平仄,使音节和谐,称为拗救。拗救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本句自救,即狐平拗救。律诗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型因第一字用了仄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三字用了仄声而“犯狐平”时,则在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改用平声字来补救。另一类是对句相救,有两种情况。其一,大拗必救,指出句五言“仄仄平平仄”句型第四字、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型第六字拗时,必须在对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一个平声字作为补救。其二,小拗可救,可不救,指出句五言“仄仄平平仄”句型第三字、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型第五字拗时,可在对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一个平声字作为补救,也可以不救。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往往同时并用。(摘取自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编1987年7月出版的《中国古代诗词曲词典》448页)

      以上拗救的解释并不完全,因为它并未涵盖了“两联不依常格的,称拗句格。通首全拗的,称为拗律。”的拗救规则的解释。根据大量“拗句格”和“拗律”的救例,本人归纳了拗救的另外几种常规用法和个人研究的新观点(所谓新观点,就是没有文献记载依据,也没有引用别人已发表在报刊或网站上的言论,仅个人观点)。在“拗句格”和“拗律”里,作者一般是为追求声律的美感而不顾及孤平,多连仄或多连平句。并同时应用本句各自为救;对句大、小拗同救;本句大、小拗互救;对句大、小拗互救等多种救法以突出声律的美感和平衡。本句自救以大拗本音节自救(六拗五救,四拗三救,二拗一救),前位同音字补救为主;小拗以邻位同音字(一、三字或三、五字)互救为主。为何都是前字救后字,而不是后字救前字呢?因为首字一般不参于交错,顿挫感较轻较小,越往后顿挫感越强,越大,交错越严格,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之规律。再者,二、四、六字大拗,无论本句救或对句救,都是前一字救,为的是保持律节的平衡,也即同一音节的平衡。若后字救,非但不能补救本音节的平衡,同时又破坏了下一音节的平衡;若同位字救(二字救四字或六字救四字)也是非但不能补救本音节的平衡,同时又破坏了下一音节或上一音节的平衡;若一、三、五字拗,本就是小拗,更无须用音步的二、四、六更大代价去救,也即无舍重就轻的道理。拗律一般来说没有一、三、五不论之说,也就是说,大、小拗全救才是完美拗律。当然也有小拗不救的特例,但很少见。拗律并不是作者为了意境表达倒不开平仄而采取的补救措施,而是作者为了避开常规律格,探求一种新的律格而故意为之!因历代沿革和理论总结仅注重于常规律格的沿用和总结,虽有少部分名家喜欢使用和探求拗律,但拗律的探求又没有形成规模和总结出规范,特别是明、清两代的韵文学理论大总结,遗漏了对拗律理论的总结,形成了拗律发展的断代!因而才有“拗体诗多见于初盛唐”之说。

      为了区别拗体诗与律诗、古诗的声律方面的界限,笔者对拗律的研究后,按律诗的规律做出定意,不一定能得到广泛认可,有待继续探讨和反面意见的论证。拗律:符合律诗每首八句、四韵或五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或押或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不许换韵。中间第三句与第四句、第五句与第六句,必须对仗。平仄按对应律格有拗必救(大小拗全救,无一三五不论之说)即为拗律。

     先以崔颢 黄鹤楼律格解析探究这一问题。崔颢 黄鹤楼律格是七律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以七律平起首句不入韵定格与崔颢《黄鹤楼》用律对比如下:

(以下“平仄”表示七律平起首句不入韵定格,“○●”表示崔颢 黄鹤楼用律。)

平平仄仄平平仄
昔人已乘黄鹤去    乘,平声【十蒸】

●○●⊙○●●   四字大拗,三字救,一字补救(由于“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式一、三字可平可仄,所以救四字的三字本应改仄为平,本句却未改,也视为允许救法,一字又补救了这个缺陷。);六字大拗。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此地空余黄鹤楼    空,平声【一东】
●●⊙○○●△    五字救对句六字大拗。

仄仄平平平仄仄
黄鹤一去不复返    不 入声【五物】
○●●●⊙●●     四字大拗,三字救,一字补救三字,五字小拗。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白云千载空悠悠    空,平声【一东】
●○○●⊙○△    五字救对句小拗,一、三字互救并补救对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
晴川历历汉阳树   
○○●●●○●    五字小拗,允许。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芳草萋萋鹦鹉洲
○●○○○●△    五字救对句小拗。

仄仄平平平仄仄
日暮乡关何处是
●●○○○●●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烟波江上使人愁
○○○●●○△

     本七律韵:楼、悠、洲、愁 平声十一尤韵;黄鹤一去不复返与白云千载空悠悠 对仗;晴川历历汉阳树与芳草萋萋鹦鹉洲对仗;以对应律格有拗全救。由上分析,唐诗300首收入第五章七律第一首崔颢 黄鹤楼是合格拗体律诗。


      还有人提出“黄鹤楼前四句律格皆不工表现手法是古体诗的手法,后四句则严格遵守了律诗格式,所以诗学家称此类为古风式的七律。诗学家们估计产生的原因是可能是当时格律才成型,要求不严格,诗人们还习惯用古体诗的手法写格律诗,所以才有这种格调。盛唐后格律走向严谨,这种诗写的人就少了。”此说是站不住脚的臆断,先抄“律诗”形成年代定意如下:

    【律诗】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初唐。每首八句、四韵或五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或押或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不许换韵。中间第三句与第四句、第五句与第六句,一般必须对仗。每一句各字的平仄都有规定。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凡一首诗超过十句的,称之为排律。(摘取自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编1987年7月出版的《中国古代诗词曲词典》443页)

     律诗成熟于初唐。崔颢是开元十一年进士,“黄鹤楼”也应是成名以后所作。开元年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代,正是唐由盛转衰的年代,李隆基本人又堪称声律大师而被梨园尊为鼻祖。律诗在这时期已是相当成熟和正是诗人们为了避开常规律格,探索拗律的高峰时代。崔颢晚于王勃、贺知章、陈子昂、王之涣;同时代于孟浩然、王昌龄、王维、李白等,而王维正是这时代拗律探索的代表者。

     我们没有理由指责王力大师的疏漏,但我们有责任弥补和纠正这些疏漏!崔颢 黄鹤楼是以七律平起首句不入韵定格为模式的拗救律诗。王力大师解不开四字“乘”大拗,三字救,一字补救(由于“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式一、三字可平可仄,所以救四字的三字本应改仄为平,本句却未改,也视为允许救法,一字又补救了这个缺陷。)的问题,忽略了六字“鹤”的大拗被对句五字“黄”补救;由于以上疏漏,王力大师将崔颢 黄鹤楼是合格拗律诗误定为“古风式的律诗”。也导致了现今年轻一代产生了“古风加拗救式的对联”的胡涂概念!

      王力的《诗词格律》成书于1977年,由于那个特殊的年代和环境,确实难能可贵和不易!大师也不是神,也受时代的影响和不得不适应时代环境而完成自己追求的事业的研究。书中过多引用毛主席(毛泽东)的诗就是佐证。所以疏漏在所难免,也不可能没疏漏!我们有责任弥补和纠正这些疏漏,不然,中华传统文化就很难早日走入正常发展的轨迹。

本文所用术语定意解释:

拗律定意:本文“拗律定意”是在大量古代拗律诗体研究中为区别“古风”和“律诗”而定的区别界线,并不是给今后创作拗律作定意。

音节:本文之“音节”是称律格中紧连的两个同声字或不同声字为一个音节,如“平平” ,“仄仄” 或 “平仄” , “仄平”均各自为一个音节,按在律格中所处位置依次排列为一、二、三音节。
发表于 2005-10-1 08: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文学作品赏析

来源:摘自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唐诗精选》

黄鹤楼①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②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
 704-754 ,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二年(723)进士。天宝中,官司勋
 员外郎。《唐才子传》卷一说他“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
 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其边塞诗慷慨
 豪迈;《长干行》等小诗清新婉丽,类六朝民歌。《全唐诗》存诗一卷。
【注释】
 ①黄鹤楼:在今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的黄鹤矶上,背依蛇山,俯瞰长江,与
 岳阳楼、滕王阁合称江南三大名楼。 ②鹦武洲:在汉阳西南长江中。

【品评】
   黄鹤楼始建于吴黄武二年 (223),以楼址在黄鹤矶得名。然而费文袆(音
 衣)登仙驾鹤于此之说既见于《图经》,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之说又见于《齐
 谐志》,可见黄鹤楼因仙人乘黄鹤而得名,早以成为民间传说。崔颢于仕途失
 意之时来登此楼,其感受与传说拍合,触动灵感、发此浩歌。前半篇就传说生
 发:昔人与黄鹤俱去,空余此楼,徒有黄鹤之名而已!吊古伤今,感慨淋漓。
 又就“黄鹤去”腾空飞跃,突进一层:黄鹤飞去时白云悠悠,黄鹤一去不返,
 白云依旧悠悠,然而也只是“空”悠悠而已!四句诗一气贯注,盘旋转折。虽
 紧扣诗题,借鹤去楼空、白云飘忽写今昔变化,而诗人独立楼头的身影和百感
 茫茫的心态,亦依稀或见。后半篇写眼前景及由此引发的身世之感与思乡之情。
 晴川历历,芳草萋萋,烟波浩渺,暮霭迷蒙,久游思归,乡关何处?望汉阳树,
 望鹦鹉洲,望江上,望乡关,四顾苍茫,飘泊无依,遂以“使人愁”感慨作结。
 四句诗激情喷溢,顺流直下,与前半篇形成有机的统一体。

   此诗前四句借鉴南朝民歌和沈佺期《龙池篇》,运用了辘轳相转的句式。
 “黄鹤”三见,“空”字重出,每三句除“黄”字外全用仄声,第四句以三平
 调煞尾,第二联“不复返”与“空悠悠”失对。这都不符合七律的要求。但由
 于一气转折,自然超妙,且后两联格律精严,故论者不仅不以为病,而且视为
 创体、奇格,高度赞扬。
相传李白登黄鹤楼,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
 在上头”之叹;其后作《鹦鹉洲》、《登金陵凤凰台》诸诗,均反复效法(见
 《唐才子传》 卷一、《唐诗记事》 卷二一、《瀛奎律髓》卷一)。宋人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云:“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清
 人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三选此诗,评云:“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
 写去,遂擅千古之奇。”

 
发表于 2005-10-1 08: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崔颢《黄鹤楼》赏析

来源:http://www.zhiyin.com.cn/

昔人已乘黄鹤去,| — | — —  |  —
此地空余黄鹤楼。|  | — — — |  —
黄鹤一去不复返,— |  |  |  |  |  |
白云千载空悠悠。| — — | —  —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 |  |  —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 — —  |  —
日暮乡关何处是?|  | — — — |  |
烟波江上使人愁。— — — |  | — —

这首诗久负盛名,是传世名篇,但就律诗格律而论,前四句多处不合律。
前半首是古风,后半首才是律诗,但它立意高雅,意境深邃,气概莽苍,感情真挚,尽管它不合律,仍是不朽之作。

严羽《沧浪诗话》评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为第一。
沈德潜《唐诗别话》: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擅千古奇。
这首诗以立意为主,不以词害意,在前半首就不顾平仄和对仗了。
林黛玉:若果有奇句,就是平仄和虚实不对也使得的了。(实是老曹所言)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 12: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鞠躬!
发表于 2005-10-1 12: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朝露可当酒兄好!

欢迎您!
请问 [大樗树下]是您的个人网站吧?
感觉很有文化品位的 。
发表于 2005-10-1 12: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閩南語(文讀)很好啊(悠iu  树chiu  洲ju  愁si-wu)?
芳洲之树何青青

舉例:
有篇統計唐詩的論文,發現當時用的比率,比用多的多(綠幾乎沒用)。
以目前閩南語的用法來說,的確還是用青比用綠多,我甚至懷疑綠的讀音是後來才有的。目前臺灣學校也有用閩南語(臺語)朗誦唐詩的比賽。
在下外行,還請語音學高手賜教。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 13: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朝露可当酒兄好!
欢迎您!
请问 [大樗树下]是您的个人网站吧?
感觉很有文化品位的 。

是的,谢谢你的热心!我见到了你的师兄辛博士,跟他说起过你的网站,他告诉我他是你师兄。好久没来,抱歉!以后争取常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19 15:15 , Processed in 0.11438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