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794|回复: 10

传统汉服服制简说(祭服/朝服/公服/孝服/便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4 23: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lotus-eater.net/
2005-11-14 16:31:27      


礼节繁重是祭服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向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喻。每个人生活在世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参加各种礼仪活动:出生有生日之礼,成年有冠笄之礼,婚配有嫁娶之礼,死亡有丧葬之礼。这些只是凡人之礼;如果身系贵族,那么要接触的礼仪就更多。所以在现存历代史籍中,有关礼仪、礼典、礼制和礼教方面的著作特别丰富,最保守的统计也有3千余卷,可见人对礼仪的重视程度。  

  上古时期的礼制,早已随着历史的发展湮没失传。即便是夏、商两代之礼,到了春秋时孔子时代,也已经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有周代之礼,才被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并成为以后 历代统治者整定礼仪制度的典范。 周代将礼划分为五类,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合称"五礼"。其中吉礼是祭祀的典礼。

  古人将祭祀看作为"国之大事",所以列位于五礼之首。凶礼是丧葬之礼。对于亡者治 丧以及对天灾人祸的哀吊都属于此。军礼是与军事活动有关的战事之礼,包括田猎、校阅、献俘、出师等。宾礼是诸侯对王朝的朝见、各诸侯之间的聘问和会盟之礼。嘉礼则是喜庆之 礼,包括冠笄、婚嫁、飨燕和亲朋之间的庆贺活动等。  

  与这些礼仪活动相适应,便出现了各种冠服制度。如祭祀有祭服、朝会有朝服,婚嫁有吉服,从戎有军服,服丧有凶服等。穿著时一点也不能搞错。  

  在中国历代服制中,最为贵重的服饰,就是从事祭祀活动所穿的祭服。古代祭祀名目繁多,被祭祀的对象可分为天、地、人三类。比较主要的有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 师等"天神"及社稷、五祀、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等"地抵",另外还有先王、先祖等"人鬼"。由于祭祀本身有轻重之分,公私之别,所以服饰也有繁简之差。越是地位高的人,所需参加的祭祀活动越多,服饰也就越为完备,因此,在周代特设有"司服"一职,专门掌管君王的穿著之事,王后之服则归"内司服"管,根据不同的祭祀对象,选择不同的衣冠服饰。 据史书记载,周代君王祭服有6种形制:

  大袭冕,衮冕,(敝下+鸟)冕,毳冕,希冕,玄冕。合称"六冕",或称"六服"。  

  大袭冕是古代帝王的祭天之服。以冕冠、衣裳、羔裘、蔽膝、大带、佩绶等组成。冕冠的版上不用垂旒。羔袭则以黑羊皮为之,以符合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因为在当时人的心目中,天为玄色,地为黄色,所以衣裳也用两种颜色,上衣用玄,下裳用纁。在周代以前,君王所用的衣裳之上,还绘绣有12种纹样,名谓"十二章",它们依次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其中前6章绘于衣,后6章绘于裳,每一种纹样都有含义,隐喻着帝王贵族的风操品行。如日、月、星辰,是为"三光",取照临之意;山,取其稳重;龙,取其应变;华虫为一种雉鸟,取其文丽;宗彝是一种祭祀用的礼器,取其忠孝;藻为水草,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粉米即白米,取其滋养,黼作斧形,取其决断;黼为亚形,取其明辨。这是天子的专用服饰。三公诸侯不能具备。公侯贵卿从王祭祀,所用章纹逐级递减,如公之祭服,只能用山纹以下九章;省略了日、月、星辰3章。根据这个区别,人们特将绘有日、月、星辰3种天象图纹的君王之服,称之为"象服"。《诗经•鄘风•君子偕老》中就有"象服是宜"的说法。汉代郑玄在下加了一个注脚:"人君之象服,则舜所云'予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之属。"至于侯、伯,则只能用华虫以下7章;子、男用藻纹以下5章;卿、大夫用粉米以下3章。到了周代,因为已将日、月、星辰3章画在了旌旗上,所以不再施于衣裳。君子在最隆重的祭祀场合上,也只穿九章之服。其他臣下相应递减,本来用9章的,只能用7章;本来用5章的,只能用3章。  

  衮冕用于祭祀先王,其制次于大袭。它和大袭冕的区别是不用羔裘;冕冠前后则各用12旌,每旌用12枚珠;公、侯等人所用的冕服亦视其地位逐减;如公用9旌3冕,每旌用珠9颗,以下类推。天子衣裳共用9章,上衣5章:山、龙、华虫、宗彝、藻;下裳4章:火、粉米、黼、黻。三公以下逐级递减。所用龙纹也有讲究。如《诗经•豳风•九(敝下+鸟)》记:"我?之子,衮衣绣裳。"郑玄注谓:"六冕之第二者也,画为九章,天子画升龙于衣上,公但画降龙。"所谓"升龙",就是头在上,尾在下的龙。降龙与此正好相反,龙头在下,龙尾在上。后世礼书中常有"衮衣"、"衮龙衣"、"衮龙服"、"龙衮"、"龙卷"、"衮章"、"衮华"等名称,都指这种画有升龙纹样的天子冕服。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4 23: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敝下+鸟)冕是古代帝王贵族祭祀先公,行飨射典礼时所著之服。服制又次衮冕一等。如君王(敝下+鸟)冕,冠用9旌;衣裳只用7章:上衣绘纹3章:华虫、宗彝、藻;下裳绣纹4章:火、粉米、黼、黻。因为打头的纹样是华虫,华虫即雉鸟,古代也称为"(敝下+鸟)",因称其服为"(敝下+鸟)冕"。 毳冕用于遥祀山川,再次(敝下+鸟)冕一等。天子毳冕冠用7旌;衣裳绘绣5章;上衣3章:宗彝、藻、粉米(或作藻、火、粉米)下裳2章:黼、黻。其他贵族从王祭祀或朝觐天子也可用之,衣上纹样视级别相应递减。 希冕也作"(丝+希)冕",专用于祭祀社稷。比衮冕又低了一级,天子(丝+希)冕冠用5旌,衣裳绘绣3章,衣 用粉米1章;裳用黼、黻2章。 玄冕列位最后。专用于一般的小祀。天子玄冕冠用3旌,衣上无章,裳用黻纹1章。

  贵妇的祭服也有规定。在内司服执掌的6种命妇礼服之中,有3种服饰用于祭祀:袆衣、揄狄,阙狄。因为3种服装都以翟鸟为纹饰,所以"三翟"。《周礼•天官•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袆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素纱。"汉郑玄注:"狄当为霍。霍,雉名。......王后之服,刻缯为之形而彩画之,缀于衣,以为文章。袆衣画翚者,揄翟画摇者,阙翟刻而不画。此三者为祭服,从王祭先王则服袆衣,祭先公则服揄翟,祭群小祀则服阙翟。今世有圭衣者,盖三翟之遗俗。"女服式样与男服不同,男服分为二截:穿在上身的称"衣",穿在下体的称"裳"。女服则上下连属,合二为一。隐喻女性德贵专一。所用衣料为黑色纱榖,为了衬托出衣上的纹彩,特地在衣内缀一层白色夹里,即《周礼》所谓的"素沙"。与这些服装相配用的还有大带、蔽膝及袜舄等等。 春秋战国之时,由于诸雄争霸,战争不息,周代的祭服随着周室的礼崩乐坏大部分失传,只有玄冕得以保存。贵族男女参加祭祀,有时则用朝服来代替祭服。如《论语•乡党》所称:"朝服而立于阼阶。

  "宋代邢昺注释说:"所以朝服者,大夫朝服以祭,故用祭以依神也。"到了秦始皇时,干脆废止六冕制度,只留玄冕一种。即使在祭天之时,也用玄冕。今观山东嘉祥武梁祠汉画像石,所作黄帝、帝尧、帝舜形象,戴的冕冠都为三旒,山东沂南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上,也有戴三旒冕冠的贵族形象,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情况。 汉初建国,所用祭服十分草率,更不合古制,如规定爵位达到八等以上,可以乘公车出入的人,一律戴汉高祖刘邦未发迹时所戴的一种长形竹皮冠入祭。祭服颜色以黑色为主,名谓"袀玄"。《后汉书•舆服志下》:"秦以战国即天子位,灭去礼学郊祭之服皆以袀玄。"又"百官执事者,冠长冠,皆祗服。五岳、四渎、山川、宗庙、社稷诸沾秩祠,皆袀玄长冠,五郊各如方色云。"没有形成系统的制度。  

  一直到东汉永平二年〈公元59年〉,明帝即位后,才下诏礼宫博采《周礼》、《礼记》,对周代祭服整理出个头绪,重新颁布了冕服制度。如皇帝祭祀天地明 堂,戴冕冠,穿玄衣纁裳。冕冠用白玉珠,垂12旒;衣裳用12章;三公诸侯在同一场合,冕冠用青玉珠,垂7旒,衣裳用9章;九卿以下冕冠用黑玉珠,垂5旒,衣裳7章;百官执事人祭祀,仍用长冠,著黑色祭服。行大射礼时,公、卿、诸侯、大夫都戴委貌冠,著玄衣素裳。从此,祭祀之服又有章可循。  

  魏晋六朝各代帝王开国建元都定服制,所用祭服大体上仍承袭东汉制度,直到北周时,才花样翻新,搞出了一套新的名堂。如将皇帝冕服,从6种增加到10种,分别定为苍冕、青冕、朱冕、黄冕、素冕、玄冕、象冕、山冕、(敝下+鸟)冕、衮冕等等;衣伞的颜色和冕冠相同;也用12章纹。到了北周末年,宣帝传位给太子,自己成了天元皇帝。为了和儿子的祭服有所分别,特地将冠上的垂旒加至24道,前前后后共48旒,几百颗珠子,不说挡在眼前什么也不能看清,光是这重量,戴在头上也够他受的。 隋代恢复了汉魏制度,并增加了大裘冕制。唐代因袭隋旧稍作了一些改变,如觉得大裘冕之服只适宜于冬季使用,到了夏季,穿上这么厚的毛皮服装实在让天子受罪,所以干脆废而不用。后来又觉得其他5冕也过于繁琐,于是仅保留了衮冕一种,不分场合,各种祭祀都用此服,其它四冕也不废除,仍具令文,让它虚设,以表示对传统礼制的尊重。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4 23: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是崇尚礼制的时代,对祭祀的重视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三番五次颁订服制,又三番五次进行修改,从宋初开始,一直折腾到宋亡。在二十四史的《舆服志》或《礼仪制》中,宋代的冠服制度最为繁缛。其中祭服占很大比重。  

  我们从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就可看到当时宋 魏晋六朝各代帝王开国建元都定服制,所用祭服大体上仍承袭东汉制度,直到北周时,才花样翻新,搞出了一套新的名堂。如将皇帝冕服,从6种增加到10种,分别定为苍冕、青冕、朱冕、黄冕、素冕、玄冕、象冕、山冕、?冕、衮冕等等;衣伞的颜色和冕冠相同;也用12章纹。到了北周末年,宣帝传位给太子,自己成了天元皇帝。为了和儿子的祭服有所分别,特地将冠上的垂旒加至24道,前前后后共48旒,几百颗珠子,不说挡在眼前什么也不能看清,光是这重量,戴在头上也够他受的。  

  隋代恢复了汉魏制度,并增加了大裘冕制。唐代因袭隋旧稍作了一些改变,如觉得大裘冕之服只适宜于冬季使用,到了夏季,穿上这么厚的毛皮服装实在让天子受罪,所以干脆废而不用。后来又觉得其他5冕也过于繁琐,于是仅保留了衮冕一种,不分场合,各种祭祀都用此服,其它四冕也不废除,仍具令文,让它虚设,以表示对传统礼制的尊重。  

  宋代是崇尚礼制的时代,对祭祀的重视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三番五次颁订服制,又三番五次进行修改,从宋初开始,一直折腾到宋亡。在二十四史的《舆服志》或《礼仪制》中,宋代的冠服制度最为繁缛。其中祭服占很大比重。  

  我们从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就可看到当时宋徽宗率百官穿着祭服在郊坛行礼的具体情况。这里不妨节录一段:"驾出青城南行曲尺西去约一里许,乃坛也。八外东门,至第二(土+遗)里,西南设一大幕次,谓之大次,更换祭服:平天冠二十四旒,青衮龙服,中单、朱舄、纯玉佩。二中贵扶侍,行至坛前,坛下又有一小幕殿,谓之小次,内有御坐。坛高三层七十二级,坛面方圆三丈许,有四踏道;......坛上设二黄褥位北面,南曰昊天上帝,东南面曰太祖皇帝。惟两矮案,上设礼料。有登歌道士十余人。列钟磬二架,余歌色及琴瑟之类,三五执事人而已。……一曲终以破竹刮之,礼直官奏请驾登坛。前导官皆躬身侧引至坛止,惟大礼使登之,先正北一位拜跪酒, ……跪酒毕,中书舍人读册,左右两人举册而跪读,降坛复归小次。亚终献如前,再登坛进玉爵盏。皇帝饮福矣。亚终献毕降坛。驾小次前立,则坛上礼料币帛玉册由西阶而下,南(土+遗)门外,去坛百余步,有燎炉高丈许,诸物上台,一人点唱,入炉焚之。

  坛三层回(四)踏道之间有十二龛,祭十二宫神,内(土+遗)外祭百星。执事与陪祠官皆面北立班。宫架乐罢,鼓吹未作。外内数十万众肃然,惟闻轻风环佩之声。一赞者唱曰:'赞一拜。'皆拜。礼毕。"场面的庄严静穆、仪式的繁缛复杂,祭者的严肃虔诚,由此可见一斑。  

  辽、金、元三代,虽然都由少数民族掌握政权,但对这套汉族传统的礼仪制度很感兴趣,分别收入各自的服制之中。明代刚刚建都立国,学士陶安等人就迫不及待地奏请皇帝制定祭服。无奈开国君主朱元璋认为古制太繁,只允许在祭天地、宗庙等特大典礼中,根据汉唐制度,采用衮冕之服,其余大小祭祀一概不用。即使是衮冕,也只有皇帝、太子、亲王、郡王及世子可备,其他非宗室人员不能穿著。清代从明朝手中夺得天下,为了强化异族统治,借助武力迫使汉族效仿满服,传统的祭服制度只有十二章纹被保留下来,运用到皇帝的服装之中,其余大多荡然无存。

  清朝统治者虽然出身于游牧民族,但对祭祀也颇为重视,一年之中,由朝廷礼部主持的祭祀,就将近有80种之多,此外还有10多种皇室祭祀,分属内务府主持。凡是重要的祭祀,皇帝本人一定要参加,以表示对先祖列宗的崇敬。衮服是清代皇帝最重要的一种祭服,一般很少穿著,只有在圆丘、祈谷、祈雨等场合,才偶尔穿之。其制以石青色缎为之,对襟,平袖,两肩及胸背各绣一团正龙。使用时加罩在朝服之外。如果是一般祭祀,那么从皇帝开始,一直到百官都以朝服代替祭服。

  《红楼梦》中有"宁国府除夕祭宗祠"一回,说的是腊月三十,贾母率"有封诰者,皆按品级著朝服,先坐八人大轿,带领众人进宫朝贺行礼。领宴毕回来,便到宁府暖阁下轿,诸子弟有未随入朝者,皆在宁府门前排班伺候,然后引入宗祠。" 据《大清全典》等书记载,清代皇帝用于祭祀的"朝服",有四种不同的颜色:在太庙祭祀祖先用黄色,在天坛祭天用蓝色,在日坛祭日用红色,在月坛祭月用月白色--一种较浅的蓝色。普通官吏所用服色则没有这么复杂,通常只有蓝色及石青色,唯以纹饰辨别等差。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雍正朝祭先农坛图》,坛下站着密密麻麻的文武百官,所穿朝服就只有这两种颜色。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4 23: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级森严话朝服

      朝服虽然可代替祭服用于祭祀,但主要用途还在于朝会,它是古代君臣百官的议政之服。 从文献记载来看,早在周代已有朝服。《周礼•春官•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视朝,则皮弁服。"皮弁服就是最早的朝服。这种衣服多采用细白布制成,衣裳分制,下裳也用白色。和这种衣服相配套,头上也戴白色的冠帽:其制为尖顶,造型像两只手掌相合,名称叫"弁"。  

  制作弁的材料,通常用白色鹿皮,所以又称为"皮弁"。皮弁之服不仅用于天子,士以上的男子觐见君王也可用之。由于衣裳采用白色,素而无纹,不能辨别各人的身份,所以特在皮弁上加以区分。具体做法是在皮弁上加以玉饰,天子用五采玉;侯、伯、子、男用三采玉;卿大夫用三采玉;士一级则不用玉饰。另外在玉饰的数量上也有些区别。以示尊卑。  

  卿士退朝以后回到府邸,如果要自己听朝,即朝见比自己身份低的人,则不能再著皮弁之服,而要换上一种"缁衣",即以黑布制成的朝服。《诗经•郑风•缁衣》中即有"缁衣之宜兮。"的说法。考虑到人们在读《诗经》时对这句话较为费解,所以汉代的毛亨特地加以注释:缁,黑色,卿士听朝之正服也。"宋代儒学大师朱熹则说得更加明白:"卿士朝于王,服皮弁不 服缁衣,退食私朝服缁衣,以听其所朝之政也。"

  春秋战国时的朝会之服,大多用黑色布帛制作,其形端庄方正,因称"玄端"。和玄端配套的首服是委貌,这是和皮弁造形相似的一种冠饰,只是不用鹿皮,而代之以黑色缯绢。因为这种朝服是用委貌和玄端组成的,所以"委端"就成了朝服的代名词。

  《春秋谷梁传•僖公三年》:"阳谷之会,桓公委端搢笏而朝诸侯。"晋范宁注:"委,委貌之冠也。端,玄端之服。"唐扬士勋也解释说:"谓之玄端者,其色玄而制正幅无杀,故谓之玄端。桓公会诸侯,因使诸侯朝己'故服朝服也。"也有将"委端"两字倒过来,称作"端委"的,如《左传•昭公元年》:"吾与子弁冕、端委,以治民临诸侯。" 西汉君臣朝会之服也用黑色,只是在领袖部分缘以绛边。曾经因为替妻子画眉而名噪天下的汉京兆尹张敞说过:"敞备皂衣二十余年,尝同罪人赎矣,未闻盗贱起也。"他所说的"皂衣",就是指朝服。"备皂衣二十余年",就是说当了20余年的官。可见西汉时,尽管祭服制度不甚完备,但朝会之服仍有章可循。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有个名叫田恬的武安侯,穿着一件名叫"襜褕"的衣服上朝,结果被汉武帝怒斥为"不敬",尽管他身份不低,结果还是被免去了侯爵。为什么汉武帝会为了这件事大动肝火呢? 襜褕是一种什么服式?它与朝服有何不同?要说明这些问题,首先必须谈一谈当时的服装形式。 在周代以前,中国的服装主要采用一种形制,即上衣下裳制,那时的服装不分男女,全都做成两截:一截穿在上身,称"衣";一截穿在下体,称"裳",裳的形制有点像后世的围裙。在 裳的里面,虽然也穿有裤,但当时的裤子没有裤裆,也无裤腰,只有两只裤管,穿时套在腿上,用带子系缚在腰间。阴私部分则全靠裳来遮挡。到了春秋战国时,中国社会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服制,将上衣下裳合并起来,做成一件服装,名叫"深衣"。由于衣裳被连为一体,一个新的问题随之出现,即衣襟和下摆的处理关系。过去衣裳分制,衣、裳、裤三者各司其职,衣襟与裳裾(下摆)各不相干;现在连属为一,去掉了围裳,下体部分就不容易处理:如果在下摆两边开叉,难免会将遮蔽不甚严密的下体暴露在外:如不开叉,又势必影响走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人们采用了"曲裾"相掩的办法,即将衣襟接长,形成三角,穿时绕在身后,用带系结,从背后看上去好象一个燕尾,这样即便于举步,又无露体之虞。与传统的上衣下裳相比,深衣的穿著要简便得多,而且也更加适体,所以深受社会各界欢迎, 不分男女尊卑,均喜穿著,有时甚至还用于朝会。

  《礼记•玉藻》中就有"朝元(玄)端,夕深衣"的记载,意思是说早朝为大礼,一定要用玄端朝服,到了夕朝,就可采用轻便一些的深衣。 进入汉代以后,人们的内衣渐趋完善,特别是裤子,也采用裤裆,这时的深衣若再用曲裾绕襟就没有必要了,所以人们采用了直裾--即衣襟相交至左胸后,垂直而下,直至下摆。这种直裾之服就叫"襜褕"。 襜褕出现在民间,最初只用作便服,武安侯田恬为了赶时髦,意然穿著它谒见皇帝,这种既没有围裳遮蔽,又没有曲裾遮掩的服装在汉武帝眼里,当然是"不敬"之物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4 23: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西汉晚期,情况大大改变,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渐渐发现襜褕的优点,越来越乐意接受,并逐渐从便服发展到礼服,进而再发展到朝服。《东观汉记》记公元25年,刘秀登基,即皇帝位,开始了东汉历史。原来在更始皇帝刘玄麾下的骑都尉耿纯见刘玄大势已去,遂率领宗族宾客2千余人归顺刘秀,2千余人全都穿着襜褕。可见到了东、西汉交替时期, 襜褕已在官场中普及,并且取代了传统的朝服。  

  襜褕的进一步发展,就成为袍。在东汉时,上自帝王,下及百官,都以袍服为朝服。《后汉书•舆服志》记:"乘舆(即皇帝)所常服,服衣,深衣制;有袍,随五时色。……今下至贱更小吏,皆通 制袍,单缘领袖中衣为朝服云。"说的正是这种情况。从东汉开始,历经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乃至宋明,帝王百官的朝会之服,一直 采用袍制。所用质料多为绛料,因此也怀为"绛纱袍"。其袍多做成交领,大袖,下长及膝;领、袖、襟、裾等部位均缘以宽阔的黑边。与绛纱袍配用的服饰还有白纱中单(内衣)、白裙糯、络 纱蔽膝、白袜、黑舄等。皇帝穿绛纱袍时,一般戴通天冠,文武百官则有进贤冠、法冠、貂蝉冠等首服,戴时各按其职。从汉代开始,文官著朝服时,都要在冠下安插一支毛笔,俗为"珥笔"。  

  这种毛笔本来是实用品,插在冠下是为了听朝时记录的方便,后来渐渐变为一种冠饰。唐代仍有此制,专用于七品以上官吏。宋代则稍有改制,削竹为杆,裹以绯罗,并用丝绒代替笔毫,使之立于冠前,名谓"立笔",我们从传世的宋人画像中就可看到这种情况。 从周代开始,凡有重大朝会,特别是君臣之会,所有的人都应穿著朝服赴会,连皇帝也不能例外。三国时,魏明帝为图方便,戴着绣帽,穿着一件短袖便服会见臣下杨阜,结果被杨阜责备了一通"此礼何法服邪?"说得皇帝哑口无言,从此,他不穿朝服不见杨阜。说实话,帝王百官穿着这么一套形制繁琐的朝服上朝,一站几个小时,那滋味一定也不好受。冬天尚可,到了夏天,全身上下,从头到脚,披披挂挂,全被挂满,确实是一种累赘。

  宋代有一名丞相,就因为身体虚弱,在盛暑之日,勉强穿着朝服上朝,结果差点被闷死在朝殿。因为发生了这么件事,所以宋代曾一度规定,文武百官平时礼见朝会例应穿著补褂,但是到了三伏之时,则容许不穿补褂礼见,俗谓"免褂"。晚清小说《官场现形记》中就有这方面反映,如36回所写:"此时六月天气,正是免褂时候,师四老爷下得车来,身上穿了一件米色的亮纱开气袍,竹青衬衫。" 朝服并不是男子的专用之服,女子也可著之,当然仅限于内外命妇。《周礼•天官•内司服》记六种命妇礼服,前三种专用于祭祀,后三种则兼用于朝会。如鞠衣,王后著之以躬亲蚕(主持向先帝祷告蚕桑之事的一种仪式),九嫁,卿妻则用于朝会。王后在朝见天子及礼见宾客时,则服展衣。鞠衣和展衣,就是古代命妇的朝服。 清代后妃、命妇所穿的朝服较有特色,通常由朝袍、朝褂、朝裙等组成。如皇太后、皇后朝袍,共有5种款式,冬用3式,夏用2式。全都以明黄色丝织物制成,上绣金龙、祥云、 八宝及海水纹样。和清代官吏朝服一样,命妇朝袍也用箭袖,即俗称的"马蹄袖"。朝褂是一种无袖背心,上自后妃,下至七品命妇都可穿著,所绣纹样有万福万寿、八宝平水等,使 用时加罩在朝袍之上。朝裙则衬在朝褂之内,也绣有各种吉祥图纹。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4 23: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品级昭彰言公服

      公服是古代官吏在衙署内处理公务时所穿的一种服装,相当于现在公务人员所穿的制服。因为它只用于官吏,所以也被称为"官服"。和祭服、朝服相比,公服的形制要简便得多,同时,还省略了许多繁琐的挂佩,所以公服又有"从省服"之称。

  《新唐书•车服志》:"从省服者,五品以上公事,朔望朝谒、见东宫之服也,亦曰'公服'。"说的就是这种服装。  

  中国官吏穿着专门的公服坐堂办公,大约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此以前,似乎还没有这样的制度。我们从有关汉代服制的著作,如《汉官旧仪》、《独断》、《汉礼器制度》、《后汉书•舆服志》等书中,可看到大量关于祭服、朝服的记载,但其只有在魏晋以后,这方面记载才逐渐多见。如《世说新语•伤逝》记谓:"王浚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今日视此虽近,邈如山河'。

  "王浚仲即王戎,三国西晋时文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尚书令,司徒等职。嵇叔夜即嵇康;阮嗣宗即阮籍,都是三国时著名文人,也是"竹林七贤"中的人物。根据这一记载,公服的出现,当在三国至西晋时,最晚不会晚于晋永兴二年,即公元305年,因为这年是王戎的卒年。但是,也有另外的说法,如宋代学者认为,公服的出现是在北朝。

  《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四年》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辛酉朔、魏始制五等公服。""元胡三省注:"公服:朝廷之服。五等:朱、紫、绯、绿、青。"和齐时并存的魏,为北魏,辛酉年,即齐建元三年,北魏太和五年,也就是公元481年,比公元305年晚了170多年,不管怎么说,魏晋南北朝时已经出现了公服制度,这是可以肯定的事实,照胡三省的说法,在这个时 候,已经开始以公服上的不同颜色来区别职官身分等级了。  

  早期服的形制,多做成单层,是一种单衣。另外,两袖都比较窄小,这也是它有别于祭服、朝服的地方,或许是出于方便公务考虑。当时将这种衣式称之为"(衣+勾)•礼仪志》记:北朝时,"流外五品已下,九品已上,皆著(衣+勾)衣为公服。"同书自注:(衣+勾)衣即单衣之不垂胡也,袖狭,形直如(衣+勾)内。"从史书记载来看,直到隋代,官吏所穿的公服,仍作这种样式。  

  唐代公服分为两档:一至五品官公服,以单衣、白裙襦、革带、假带、方心、纷、鞶佩和乌皮履等组成;六品以下,则不用纷、鞶是"从省",和朝服相比,也无非是省去了蔽膝、佩绶佩剑等物。  

  这个时期的公服形制,已采用袍制,两袖仍然做得比较窄小。至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定公服颜色,共分为四等:一至三品服紫,四品至五品服绯,六品至七品服绿,八品至九品服青。 紫色之袍是唐代官吏公服中最为贵重的一种,因此后来就将达官贵人的服装泛称为"紫袍"。

  唐元稹有一首名谓《自责》的诗,其中这样写道:"犀带金鱼束紫袍,不能将命报分毫。"意思说虽然受命于朝廷,担任着要职,但是却没有尽力报效。这里的"紫袍",几乎成了显官要职的代称。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仍有这样的说法,如元代无名氏《失题》诗:"系一抹吕公绦,挂一个许白瓢,不强如乌靴象简紫罗袍?" 绯袍即红袍。在南北朝时,不分贵贱都可穿著。如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记:"旧北齐则长帽短靴,合胯袄子,朱紫玄黄,各从所好。天子多著绯袍,百官士庶同服。"从唐代起,被定 为四、五品官吏的公服,从此不准庶民穿著。白居易《行次夏口先寄李大夫》诗:"假著绯袍君莫笑,恩深始得向忠州。"说的就是这种服装。绯袍在唐代又被称为"绯衣"或"绯衫"。诗人元 宗简官任京兆尹,然品级却一直位于六品,得不到升迁的机会,平时坐堂只能穿著绿袍,心中不免有些忿懑,于是作诗叹道:"凤阁舍人京兆尹,白头犹未着绯衫!" 绿袍是六品及七品官的公服,唐元稹《酬翰林自学士代书一百韵》诗:"绿袍因醉典,乌帽逆风遗;"韦庄《送崔郎中往使西川行在》诗:"新马杏花色,绿袍春草香";都是对这种官服的 形容。 青袍也称"青衫",它是唐代官服中最低卑的一种服装。因此多被用来比喻品级低微的官吏。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4 23: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杜甫《徒步归行》诗:"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江州司马即作者本人,当时白居易因为上表请求革除暴政而得罪权贵,从长安被贬到九江,任九江郡司马,这是一个徒有虚名而无实权的闲职,所以诗人以 "青衫"一词来形容自己沦落天涯的处境。 唐代虽然将公服制度定得等级分明,但也有变通的时候,一些身份不够格的官吏,如果有特殊需要,像奉命出使等,经过批准,可以穿戴比原来品级高一等的服色,即不到三品者可以著紫,不到五品者可以著绯,俗称"借紫"、"借徘"。任期一满,如果没有得到升迁,则仍旧恢复原来的服色。 紫、绯、绿、青四种服色,虽然可以将官服分成为数等,但区分得并不严格,同样是穿绯袍的官吏,可能身为四品,也可能是五品,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未免有些不足。于是在安史之乱之后,朝廷又颁布了新的服制,在原来的服色上分出深浅:四品用深绯,五品用浅绯;六品用深绿,七品用浅绿;八品用深青;九品用浅青。三品以上仍旧用紫色。 宋代承继唐代之制,也以服色来区分官阶,由于当时官吏所戴的梁冠已将等级划分得十分鲜明,所以公服颜色不再分出深浅,何用紫、绯(宋代也称"朱")、绿、青四色。在百官服制中,公服是最常用的一种服装,因此也叫"常服"。《宋史•舆服志》:"凡朝服谓之具服,公服从省,今谓之常服。宋因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在款式上,宋代公服与唐代稍有一些区别,如虽然同用圆领,而宋代公服多用宽袖。宋元丰年间更定服制,公服只用三种颜色,四品以上用紫,六品以上用绯,九品以上用绿,取消了青 色。  

  元代沿用元丰之制,百官公服也用紫、绯、绿三色。但又增加了新的内容,最大的特点是在公服上绣织以纹样,如一至五品,虽然同为紫衣,但一品饰大独朵花,花径五寸;二品饰小独朵花,径三寸;三品饰散花,径二寸,无枝叶,四、五品饰小杂花,径一寸五分。六七品衣用绯色,皆饰小杂花,径一寸;八、九品衣用绿色,素而无纹。穿公服时,一律戴漆纱制成的展角幞头。 明代公服与常服分制,公服用苎丝、纱、罗等材料为之,制为袍式,盘领右衽,袖宽三尺,所用颜色和元代稍有差别。如一至四品,不用紫色,而用绯色,五至七品,通用青色,八至九品,则用绿色。袍上的纹样则和元代完全相同。根据规定,这种公服专用于奏事、侍班、谢恩及见辞之时。仅次于朝服。至于常 朝视事,即在自己的馆署内处理公务,则穿常服。常服以乌纱帽、团领衫、革带三部分组成。革带上的銙饰,是区别尊卑等差的一种标识,如一品用玉带銙;二品用花犀带銙;三品用金银 花带銙;四品用素金带銙;五品用银(金+及)花带銙;六品、七品用素银带銙;八品、九品用乌角带銙。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朝廷定职官常服使用补子,即以金线或彩丝绣织成禽兽纹样,缀于官服胸背,通常作成方形,前后各一,文官用禽,以示文明;武官用兽,以示威武。所用禽兽尊卑不一,藉以辨别身份等级。如《明史•舆服志》记:"公、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泽。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鸳,七品(三点水+奚+鸟)(三点水+束+鸟)、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清代官服也用补子,补子的形状有方圆二式,根据规定,皇室贵戚如皇子、亲王、郡王、亲王世子等,通用圆补;普通官吏则用方补。补子上所绣织的纹祥和明代略有差异,如郡王以上用龙,伯以上用蟒;文职一品用仙鹤,二品用锦鸡,三品用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用白鹇,六品用鹭鸶,七品用,八品用犀牛,九品用海马;都御史等法官用獬豸。 缀有补子的衣服,俗称"补服",或称"补褂"、"外褂",因为这种服装都是在从事公务活动时加套在其他服装之外的,所以也称"套褂"。在明清两代,受有诰封的命妇--即官吏母、妻,虽然不代坐堂办公,但也备有补服,通常用于庆典朝会。所用纹样可按照其丈夫或儿子的品级而定,如一品命妇,可用仙鹤,二品命妇则用锦鸡,以下类推。凡为武职之母、妻,则不用兽纹,也用禽鸟,和文官家属一样,意思是女子以闲雅为美,不必尚武。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4 23: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亲疏分明看孝服  

       周代将"礼"划分为5种,其中凶礼列位第二。凶礼的涉及范围很广,包括死亡、水灾、火灾、饥荒、瘟疫,古人对这些自然现象认识有限,往往认为是"天意"的安排,因为无力回天,所以只能搞一些仪式来哀悼一下,以抚慰心中的忧伤。 在这些治哀仪式上所用的服饰,就被称为"凶服"。为了表示治哀者的沉痛心情,这种凶服往往用素麻为之,因此,凶服也称"素服"。

  《礼记•郊特牲》:"素服,以送终也。"《周礼•春 宫•司服》:"大札、大荒、大灾,素服。"汉郑玄注:"大札,疫病也;大荒,饥馑也;大灾,水火为害,君臣素服、缟冠。"说的都是这种情况。 死亡是凶礼中最大的一件事,所以仪式也特别隆重、特别繁琐。当一个人断气之后,马上要将他的牙齿分开,因为闭紧了不能含饭,就成了"饿死鬼"了;接着,再将死者的两条腿放直,停尸于堂。

  做完这一切后,即开始祭奠活动。首先要发出协告,有官者向上级、无官者向亲属发出通告,叫"报丧",在家里的人,则要哭位,并为之树旌,将死者的姓名、官职、功名写在一面白旌旗上,张于堂前,接受亲友的凭吊。三天后,陈小敛衣,给死者换上衣被。尸体入棺加盖是一个较大的仪式,名谓"大敛"。加盖后将棺木置于两楹之间或西阶上,再次进行奠祭,称"大敛奠"。从这个时候开始,主人以下全都穿著凶服,俗称"成服"。接着就是朝夕哭奠,筮宅兆地,择日入葬。入葬仪式最为庄重,由枢车运送棺木到坟地,古称"出殡",或称"出丧",这时,凡是和死者有关系的人都必须到场,根据本人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穿著各种不同的凶服,扶枢而行。入葬以后,大家返回到家庙再行哭祭。这时,关系疏远的人就可告辞,而主要亲属则开始守孝,守孝时间的长短,视所穿凶服的轻重而定。  

  从周代开始,将凶服分为5等,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合称"五衰",或称"五服"。如《礼记•学记》谓:"五服弗得不亲。"唐孔颖达疏:"五服:斩衰也,齐衰也,大功也,小功也,绵麻也。"这五种服饰的形制和质料都有区别,穿著时间的长短也不一样,最长的为三年,最短的为三月,完全根据亲疏关系而定。

  根据这层亲疏关系,守孝人的饮食和睡寝用品也有各种具体规定,有的人只是禁酒,有的则不许服荤,有的人甚至不能吃饭,只可喝粥,以表示心情的哀痛。  

  五服之中以斩衰为重。其服以极粗的生麻布制成,按规定这种麻布的密度只能用"三升"。1升为80缕,3升,即在二尺二寸(合今23厘米)的门幅上用240根经纱,这是极其粗疏的织物。服装的款式为衣裳分制,衰即指上衣;制作时将麻布斩断,不加缝缉,形成毛边,故称为"斩"。儿子、未嫁之女为父母;承重孙为祖父;父为长子;媳为公婆;妻妾为夫;臣为君等服丧,都用这种服饰。服期三年,去除本年,实际上为两周年。斩衰时男子戴丧冠,女子用丧髻。头上和腰间系以麻绳编成的带子,在头上的称"首絰",在腰间的称"腰絰",脚上则穿草鞋, 名谓"菅履"。胸前另缀有一小块麻布,称"縗",手上还要时刻握着一根"苴杖",即哭丧棒,表示哀痛至极,不能站立,所以要靠扶杖。《礼记•三年间》:"三年者,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 极也。斩衰,苴杖,居倚庐,食粥,寝苫,枕槐,所以为至痛极也。"可见穿着这种服装,在食宿、居室、寝具等方面都有许多要求。 齐衰次于斩衰,也以粗麻布为衣,所不同的是衣服的边缘缝缉整齐,有别于斩衰的毛边,故名"齐衰"。具体服期分为四等:

  一、父卒为母、为继母;母为长子,都服三年,去除本年,实为两年。

  二、父在为母,夫为妻,服期一年,守孝时必须执杖,故又称"杖期"。

  三、男子为伯叔父母、为兄弟;出嫁的女子为父母;孙、孙女为祖父母,服期也是一年,但不执杖,称"不杖期"。

  四、为曾祖父母,服期三月。齐衰时,男子也戴丧冠,女用丧髻,经带、绳屦等一应俱全。凡为齐衰之丧,饮食标准是"疏食水饮,不食菜果",执杖者还外加一条:不许听音乐。《荀子•哀公》记孔子之语:"资(同齐)蓑苴杖者不听乐,非耳不能闻也,服使然也,即使然也;黼衣、黻裳不茹荤,非口不能味也,服使然也。"这些都是凶服的附加条件。 大功次于齐衰。因以"大功布"制成,故名。大功布是一种经过锻治的熟麻布,其色微白,麻 布的质地也比齐衰为细,其密度用八至九升。男子为已出嫁的姊妹及姑母,为堂兄弟; 为丈夫之祖父母、伯叔父母服丧,都用此服。服期为九个月。凡为大功之丧,寝具可用席子,但不能食"醯酱"一类的调味品。 小功又次于大功。也以熟麻布制成,麻布质地较大功更细,密度通常在10-11升之间。男子为伯叔祖父母;堂伯叔父母、再从兄弟;堂姊妹;外祖父母;女子为丈夫之姑母姊妹及妯 娌服丧,都用此服,服期为五个月。服小功者,晚上睡觉可以用床,但"不饮醴酒"。 缌麻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所以衣服的质地也最细,通常用15升细麻布制成,其布精如丝帛。《释名•释丧制》:"缌麻,缌,丝也。绩麻细如丝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与此相配,首絰和腰絰也用细麻布为之。凡为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为外孙、甥、婿、岳父母、舅父等服丧,则用此服。服期为三个月。有关食宿方面的要求,基本上和小功相同。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4 23: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身有官帜的人遇到父母之丧,必须辞职回去守孝,居丧期间不能处理公务,因为悲伤过甚,容易误事,同时也不能婚娶,不能赴宴,不能应试。过了规定的服期,称"服阕",这时才可申请复任官职。这种"丧假"古代称之为"丁忧去职"。如《晋书•袁悦之传》记:"(袁悦之)始为谢玄参军,为玄所遇,丁忧去职。"如果身居要职而不能离任,或丧期未满被强令赴任, 古代称之"夺情"如《周书•王谦传》称:"朝议以谦父殒身行阵,特加殊宠,乃授谦柱国大将军。以情礼未终,固辞不拜,高祖手诏'夺情',袭爵庸公。"有些军将遇有亲丧,正值战争之时,一时无法奔丧,只能在军中带丧从戎,这个时候也要穿著凶服,不过这种凶服与普通凶服有所不同,普通凶服多用麻布的本色或白色,而这种丧服则多做成黑色,古称"墨衰"。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中即有"子墨衰絰"之语,晋杜预注:"以凶服从戎,故墨之。" 帝王为公卿百官吊丧,也穿凶服,不过这种丧服不被列入"五服"之内。根据被吊者的不同身份,采用不同的凶服形制,有锡衰、缌衰、疑衰等名,也以麻布的质地辨别等差。如《周礼•春官•司服》记称:"掌王之吉凶衣服,辨其名物,与其用事:......王为三公六卿锡衰,为诸侯缌衰,为大夫士疑衰,其首服皆弁絰。"据汉代郑玄等人的解释,锡衰和缌衰,所用麻布皆"十五升去其半";疑衰则用14升。 守孝期满,脱去丧服,古代称之为"除丧"。如《礼记•檀弓》所云:"子夏既除丧而见。"也可称之为"除服"如《三国心•魏志•武帝纪》:"葬毕,皆除服。" 这套规矩繁重的凶服制度,从周代开始,历经各代,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国时期。在这数千年间,人们的吉服,包括祭服、朝服、公服以及日常家居所穿的便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唯独丧服仍保持着较为原始的周代制度,正如宋代大儒朱熹 在论及"丧礼"时所说:"今人吉服,皆已变古,独丧服,必欲从古。"周代以后的丧服情况,在史籍中有不少记载,如汉应前《风俗通义》:"(汝南范滂孟博)遭母忧,既葬之后,饘粥不赡。 ……三年服阙,二兄仕进。"《隋书•礼仪志》:"皇帝凶服斩衰,父母之丧上下达。其吊服,锡衰以哭三公,缌衰以哭诸侯,疑衰以哭大夫,皆素弁,环絰。

  "《明史•礼记》:"子为父母,庶子为其母,皆斩衰三年,嫡子、众人为庶母,皆齐衰杖期。仍命以五服丧制,并著为书,使内外遵守。其制服五:曰斩衰,以至粗麻布为之,不缝下边。曰齐衰,以稍粗麻布为之,缝下边。曰大功,以粗熟布为之。曰小功,以稍粗熟布为之。曰缌麻,以稍细熟麻布为之。"清代在传统基础上作了一点小小的改进,因为当时男子皆蓄发辫,不便采用首絰,所以特以黄色丝绳系缚在发辫上。按理说黄色为帝王专用之色,朝廷有令禁止使用,一般人平常不敢使用,然而在丧服中却堂而皇之地出现,也没人来干涉,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风俗。清人甘熙在《白下琐言》一书中就谈到过这种情况,他说:"黄为中央正色,民间吉礼不敢妄用,而齐衰期服,发辫皆系黄缕,积习相沿,毫不为怪。"今天人们在治丧时,除臂系一块黑纱之外,胸前还往往佩上一朵黄花,这种黄花或就是"黄缕"的遗制。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4 23: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拘一格说便服

      祭服用于祭祀,朝服用于朝会,公服用于公务,这些服饰都是礼服。与礼服相对的服装叫便服,它是帝王百官及士庶百姓平常家居时所穿的衣服。  

  便服也称“便衣”。《汉书•李陵传》:“昏后,李陵便衣独步山营。”《宋史•舆服志》:“朝章之外,宜有便衣。”这里的“便衣”,都是相对礼服而言。这和我们今天称不穿制服执行公务的公安人员为“便衣警察"是一个意思。在古时,人们习惯将有官之人退朝闲居称之为“燕居”,因此,也将便服称为“燕服”。《诗经•周南•葛覃》有句云:“薄污我私,薄浣我衣。”汉毛亨注:“私,燕服也。妇人有副袆,盛饰以朝事姑舅,接见于宗庙,进见于君子,其余则私也。"这里的“燕服”。就是指贵族妇女的便服。 和燕服含意相同,古代也有将便服称为“野服”的,如宋人王进之《送僧归蜀》诗:“东君私我此身闲,脱却青衫野服更。”这里的“野服”,通常指官吏便服,即在野之服,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没有朝、野之别,所以也用不着这么称呼。当然,也有将农人、渔夫称之为“野人”的,“野人”之服,有时也叫“野服”,但和前者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由于便服是家居之服,所以受制度的约束比礼服要小得多,俗话说:"只有百年不变之礼,断无十年不变之俗",祭服、朝服和公服是礼制的产物,所用质料、色彩、款式和纹饰等都有统一的规定,一有变动就会影响到全国,因而变化不是很大。便服就与此不同,它是人们的家居之服,基本上不受礼制的制约,所以形式多样,变化无穷。影响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社会风尚的变迁。 在深衣出现之前,人们的衣服多制成两截,不论是朝祭之服,还是家居便服,都由上衣和下裳组成。深衣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服装形式。但最初并不作为礼服,而是以便服的形式出现的。由于其形制简便,穿着适体,后渐渐演变为一种礼服。  

  在深衣的演变过程中,大抵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先是采用曲裾;当人们的内裤得到完善之后,进而发展为直裾;以后又从直裙发展为襜褕和袍,袍和襜褕并行了一个阶段之后,则替代了襜褕。 袍是一种长衣,通常制为两层,中纳绵絮,最初被当作内衣,穿著时必须另加罩衣。

  《礼记•丧大记》:"袍必有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到了汉代,人们在家居时,可以单独穿此,不需要另加罩衣,只是为了美观和增强衣服的牢度,特地在领、袖、襟、裾等部位缀以缘边。随着时代的发展,袍的款式不断变化,装饰也更为精美,到东汉时,已经成为新娘出嫁时必备的礼服,不分尊卑,都可穿著。因为变成了礼服,所以颜色和装饰上有了规定,以别等差。如《后汉书•舆服志》记:"公主、贵人、妃以上,嫁娶得服锦绮罗縠缯,采十二色,重缘袍。特进、列侯以上锦缯,采十二色。六百石以上重练,采九色,禁丹紫钳,三百石以上五色采,青绛黄红绿。二百石以上四采,青黄红绿。贾人,缃缥而已。"贾人即商人,汉代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所以规定商人家的女儿出嫁,只许穿浅黄及浅青两种颜色的袍服。  

  袍由内衣变为外衣,正值襜褕的流行时期,由于袍中纳有绵絮,不便采用曲裾,所以在式样上较多倾向于襜褕,时间一长, 襜褕和袍被融合成一体,变成一种服装,不论有没有绵絮,统称为"袍",襜褕的使命便告结束。  

  袍服取代襜褕之后,用途变得更为广泛。上自帝王,下及百宫,礼见朝会都可穿著。《后汉书•舆服志》中就有这方面记载:"乘舆〈皇帝〉所常服,服衣,深衣制,有袍,随五时色。……今下至贱更小吏,皆通制袍,单衣,皂缘领袖中衣为朝服云。

  "魏晋以后此风愈炽,据《旧唐书•舆服志》记:"隋代帝王贵臣,多服黄文绫袍,乌纱帽,九环带,乌皮六合靴。百官常服,同于匹庶,皆著黄袍,出入殿省,天子朝服也如之,惟带加十三环以为差异,盖取于便事。"官吏公服也用袍制,并以袍色辨别等差。袍服虽然被用作礼服,但土庶百姓仍可穿著,只是质料较为粗劣。史籍中常出现"绨袍"、"麻袍"、"布袍"等名称,就大多指百姓所穿之袍。 在汉代,凡被称为"袍"的衣服,基本具备这么几个特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3-29 08:00 , Processed in 0.10548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