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77|回复: 12

[写作]社会调查常识与技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3 12: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霜叶红 于 2010-5-23 12:54 编辑

来源:http://star.aust.edu.cn/rwskb/jpkc/3.php?id=970

                                              第一部分    社会调查的一般理论

一、什么是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就是在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综合来科学地阐明社会现象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活动。社会调查具有系统地、直接地收集资料、利用第一手材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分析和研究社会现象为目的和在实践中形成并检验理论等突出特征。

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把社会调查等同于一般的资料收集工作。虽然社会调查必须收集资料,但它与一般的资料收集工作的目的、要求、方法都不同,前者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综合来科学地阐明社会现象及社会发展规律,要求系统地、直接地收集相关资料,在方法上也非常讲究,不同的研究课题往往方法也不同。后者的目的则纯粹是为了拥有资料而收集资料,它可以是零散的,也可以是系统的,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也不需要讲究方法,只要能收集到资料就行。比如,学校学生宿舍管理部门为了掌握学生人数与宿舍床位数是否相匹配,只需直接或间接收集学生的总人数与宿舍床位总数的资料即可,但要说明学生的住宿条件,则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收集相关资料,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才能得出有关学生住宿条件具体情况的结论。二是不能把社会调查与日常的观察或考察活动简单地等同。虽然社会调查也可以通过观察或实地考察的方法收集资料,但社会调查是在一定理论指导先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了解社会现实,并对所观察或考察的现象作科学的解释。这种解释不同于日常生活或“拍脑袋”式的主观解释,它必须依据科学的方法和程序,以经验事实和逻辑法则为依据。它也不时仅仅停留在经验层次、罗列各种资料,而是要上升到理论层次或提供各种政策性建议。尤其是在个案调查或典型调查中,不能把它们与对个人的考察和侦察等同起来。前者的目的是为了阐明社会现象及社会发展规律,必须具有社会意义,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个人或个别事件的分析和解释上。后者的目的则是为了了解和说明个人情况或个别事件,不一定具有社会意义。

二、社会调查有何作用

    社会调查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作用可归结为四种;感知、描述、解释与预测。

1
.通过社会调查可以从感性认识入手来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


2
.通过社会调查可以客观描述社会现象的一般状况、过程和特点。


3
.通过社会调查可以解释社会现象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4
.通过社会调查可以预测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探寻控制或促进社会现象发展的方法。


三、为什么要做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已经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的各种工作中,其具体目的各不相同,但最终目的可以概括为三种。

1
.根据社会调查得出的结论,建立科学的社会理论,指导社会实践。


2
.根据社会调查得出的结论,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解决社会问题。


3
.通过社会调查,在实践中检验政策、计划和理论正确性。


四、社会调查应坚持什么样的态度

    进行社会调查要坚持科学的态度,保证和提高社会调查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1.坚持立足中国社会实际,解决中国社会实际问题的态度。要求调查人员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了解社会问题。

2
.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求调查人员尊重客观事实,真实反映实际情况,敢于坚持真理,“不唯书”、“不唯上”。


3
.坚持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要求调查人员认真做好调查记录,系统地收集材料,反复核对事实,准确地整理和统计分析资料。


4
.坚持谦虚谨慎、友好待人的态度。要求调查人员与调查对象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关系,尊重调查对象的权益和选择。


五、社会调查由哪些不同层次的方法构成

社会调查的方法是由不同层次的方法组成的一套方法体系,即最高层次的方法论,中间层次的基本方式和低层次的具体方法。具体构成如下图:

                  

六、社会调查有哪些类型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把社会调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此处仅从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把社会调查划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

1.普查

普查是指对所要调查的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无一遗漏地逐个进行的调查。其特点是全面性、准确性、普遍性,但调查难度较大,也具有局限性,因此,其适用范围不广。

2.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指从所要调查的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一部分个体作为样本,通过对样本进行调查得到的结果来推论总体状况的调查。其特点是省时、省力、省钱,并且可以迅速获得内容丰富的数据资料,准确性高。因此,广泛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对要了解其全面情况但又无法进行普遍调查的社会事物或现象的调查。二是对于某些可以进行普遍调查,但抽样调查可以取得同样效果的社会现象的调查。三是在对普遍调查进行质量检验或补充修正时。

3.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是指根据研究目的和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个体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细致的调查,以达到了解研究总体的目的的调查方法。典型调查是有意识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作为调查对象,主要是定性调查,其特点是简便灵活。典型调查大多适用于范围较小、同质性较强的研究总体,对于较大范围的总体就不太适用。

4.个案调查

个案调查是指选取某一社会个体,如个人、家庭、组织、社区等作为调查对象进行深入调查,收集与它有关的一切资料,并详细描述和分析其产生与发展的全过程的调查方式。个案调查的特点是调查深入细致,调查对象是确定的,具有具体性和独特性,调查结果真实可靠,调查方法灵活多样。个案调查常被用于某种研究的第一步。

七、社会调查一般有哪些程序

一项社会调查根据其主要任务的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准备阶段、调查阶段、研究阶段和总结阶段,。


 楼主| 发表于 2010-5-23 12: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部分    调查课题的选择

一、什么是调查课题

    调查课题,就是社会调查所要说明或解决的社会问题。按标准不同,调查课题可以作不同的分类。
   




二、选择好调查课题有何重要意义

    选好调查课题是成功进行社会调查的第一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1.课题的选择决定着调查研究的方向和价值。社会调查的价值在于对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有所贡献。一个正确的选题,如果其取得成功,其调查结果就可能产生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有利于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相反,一个错误的选题,不管调查是否取得成功,都不可能产生好的社会效益。例如:一个关于“大锅饭”的优越性的调查课题,或一个关于大学生吸烟的重要意义的调查课题,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的。


2
.课题的选择决定着调查研究的方案设计,制约着社会调查的全过程。选择的调查课题不同,调查的内容、方法、对象和范围就不同,调查工作的安排也不相同。例如:我院学生文明状况调查及对策和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这两个调查课题,设计的调查方案、采用的调查的方法和过程完全不同。前者只能一我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调查大学生的文明行为的状况,可以适用问卷法,也可以适用观察法进行调查,调查时间以学生在校期间为宜,假期则不宜调查。后者则以青少年为调查对象,主要调查青少年上网情况及其积极和消极影响,只能以问卷法或访问法进行调查,而不宜适用观察法,调查时间没有限制。

3.调查课题的选择决定着社会调查的成败。一个正确的选题是取得社会调查成功与否的一个必要条件。课题选择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会使调查工作受到影响,甚至半途而废,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浪费。

三、如何正确选题

选好一项调查课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一般来说起码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
.必要性原则或需要性原则,即根据当前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应用问题,或具有潜在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问题选择调查课题。在当前以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就是社会发展的最大需要,应围绕着这个社会需要来选择调查课题,才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社会价值。这个社会发展需要,既有党和政府制定政策、法律、规定、方案等的需要,如农民医疗费用开支及医疗保险开展情况调查,农民养老方式及养老保险开展情况调查,这类调查课题的成果就可以为政府制定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提供现实依据。也有基层单位实际工作的需要,如目前我院学生择业观念现状调查,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这类课题就是学校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还有解决人民群众疾苦的需要,理论研究的需要等等。


2
.创造性或独特性原则,即调查课题要具有创新性、独特性和先进性,要能够提供新知识、新方法、新观点和新思想,或能够解答“空白”领域中的问题。既可以是别人从未做过调查的首创性课题,例如:贫困山区青年农民发家致富的困境调查。这类课题在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极具现实意义,又从未有人做过,就极具创新性。再例如:大学生校园人际关系状况的调查,这类课题在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在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也极具现实意义,可从未有人做过研究,因此也很有创新性。创新性课题也可以是别人曾经做过,但一定范围内的本地没有人做过。例如:关于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调查,很多人都做过,但我院范围内从未有人做过,因此,关于我院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调查也是有创新性的课题。创新性课题还可以是过去做过而现在尚未调查过的追踪性课题,或从新视角、新侧面研究老问题的扩展性课题等等。总之,只有包含一定新颖性、独特性和先进性的课题,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正确的课题。


3
.可行性原则,即根据调查主体即调查者和调查客体即调查对象的现实条件选择课题。就调查主体而言,选择的调查课题,一是必须与调查者实践经验条件相适应。例如:有关农村问题的调查课题,对农村生源的大学生更适宜,而对城市生源的大学生就有很大的难度。城市生源的大学生更适宜选择有关城市问题进行调查,例如“物价上涨对城市居民生活影响”调查这类课题。二是必须与调查者的知识水平、思想状况相适应。例如:大学生择业倾向与社会需求协调机制研究,柳州市德育资源调查及整合利用研究,农村生育观的现状、变化趋向及原因分析,类似于这些课题显然与我院高职生的知识水平、思想状况不太相适应的。三是必须与调查者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条件相适应。例如:社会流动党员思想状况调查,农村税费改革调查,XX村合作医疗状况调查,类似这些课题,我院学生在校期间显然是没有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去完成的。此外,最好还与调查者的研究兴趣相适应。比如,从调查内容来看,有的人对政治方面的课题比较感兴趣,有的人对经济方面的问题比较感兴趣,有的人则对文化或社会生活方面的问题比较感兴趣。从调查范围来看,有的人对校园内的问题感兴趣,有的人对城市问题感兴趣,有的人则对农村问题感兴趣。那么,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调查范围选择调查课题。


4
.恰当性原则,即课题要与研究目的或所要解答的实际问题相适应,要与研究能力和力量相适应。对于缺乏经验或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的高职生,在校期间做社会调查,选择的课题必须与课题组的研究能力和力量相适应,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课题过大或过小,都无助于顺利完成研究任务,一般应选择简单、浅显一些的调查课题。例如: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典型调查,这个课题对我院学生来说显然是过大了。从调查的对象来看,既有个体企业,也有私营企业或外商独资企业等,从调查内容来看,有关非公有制企业的方方面面的情况都可以包括在内。再例如:城镇某户家庭收支状况的调研,类似这样的课题有些过小,对于高职生来说,很难做到深入、细致、全面的调查,也很难描述和分析这户家庭收支状况的变化、发展过程及其说明的问题。另外,仅通过某户家庭收支状况的调查难以反映某个社会问题。而类似“大学生读书状况调查”、“ XX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 农民养老方式及养老保险开展情况调查”这样的课题则比较适中。


 楼主| 发表于 2010-5-23 12: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部分  初步探索

一、什么是初步探索

初步探索是指在调查课题选定之后,设计调查方案之前,查阅有关文献,咨询有关专家、学者或对课题相关问题比较熟悉的人,或到调查地点进行初步考察,以便了解与调查课题有关的情况,明确调查内容、增加感性认识,为制定调查方案奠定基础。

二、为什么要做初步探索

初步探索是一项调查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其目的是为正确解决调查课题探寻可供选择的方向和道路,为设计调查方案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三、初步探索主要要完成哪些任务

1
.初步探索的首要任务是弄清前人和他人对本课题已经作过哪些调查研究,搜集了哪些资料,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特别是要着重了解当前与本课题有关的各种新情况、新变化,以及哪些已成为人们议论中心的新问题。例如:选择了“大学生择业观念现状的调查”这个课题后,在初步探索中,既要弄清别人从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等方面已做过哪些调查研究,得出过哪些调查结果,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什么问题有待解决,大学生择业观念现在有哪些新变化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当前人们关注的新问题就是你要调查研究的问题。


2
.初步探索还要研究社会调查的项目(指标)、方法和实施的具体步骤。


四、初步探索有哪些方法

1
.查阅文献资料。查阅文献资料既要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或法律法规,又要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最新著述,甚至还要查阅邻近学科的有关文献,包括相关的著作、论文、统计资料和档案材料。例如:“大学生择业观念现状的调查”这个课题,在初步探索中,既要查阅党和政府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还要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最新著述。著作主要在图书馆藏书中查找,按照“书名”、“作者”、“主题词”、“索书号”等进行检索和查询。相关论文的查找是文献查阅中最重要的内容,我院学生可以通过学院网进入CNKI和万方数据网,按照“主题词”或“篇名”等搜索。


2
.咨询,即向别人请教。咨询应该是广泛的,既要向专家、学者请教,大学生在学校里主要是向老师请教,也要向实践经验丰富的群众或一些内行的人们请教。


3
.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初步探索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调查者应尽可能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或单位作为考察的重点,以了解调查客体的基本情况,为制定调查方案做好准备。

 楼主| 发表于 2010-5-23 12: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部分    调查方案的制定

一、什么是调查方案

    调查方案是通过对一项调查的程序和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详细、全面的考虑,制定出的总体计划和切实可行的调查大纲。

二、调查方案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调查方案没有固定的规范,设计调查方案时应与整个调查研究的各个阶段联系起来统筹考虑,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调查的目的、意义和研究课题。

2.调查的范围、调查对象和分析单位。调查范围就是调查地域,在哪些地区、城市、社区或单位中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就是被调查者,比如:我院学生择业观念现状调查,调查对象就是所有被抽取为被调查者的我院大学生。分析单位是一项社会调查中所研究的对象,可以个人、家庭,还是组织或群体,比如:上一课题,研究对象就是我院所有大学生。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和分析单位的确定要根据调查的目的、任务来确定。

3.调查类型和方式方法,即采取抽样调查或典型调查、个案调查,还是普查,是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还是访问调查。用何种调查类型或方式方法,应该根据调查的内容和特点,结合调查者的现有条件等,并权衡利弊,可以只用某一种调查类型或调查方法,也可以若干种类型或方法结合运用,视具体情况而定。

4.调查研究的内容,也就是调查的项目。

5.调查时间、地点和进度。

6.调查经费和物质手段。
 楼主| 发表于 2010-5-23 13: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霜叶红 于 2010-5-23 13:45 编辑

第五部分  调查问卷的设计

一、什么是调查问卷

    问卷是使用问卷法进行的社会调查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工具,这种工具,在形式上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其作用是用来测量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社会特征的,所收集的是有关社会现象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各种资料。

二、调查问卷有哪些类型

    根据社会调查中使用问卷的方法,问卷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1.自填式问卷。即由调查者发给(或邮寄给)被调查,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的问卷。

2.访问式问卷。即由调查者按照问卷向给调查者提问,并根据被调查者的口头回答来填写的问卷。

三、问卷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内容

    在实际调查中所用的问卷各不相同,但往往都包含这样几个部分:封面信、指导语、问题、答案、编码等。下图是问卷的一般结构。

    题目

             说明调查者的身份
             说明调查的大致内容和目的
封面信   说明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和对调查结果保密措施
             谢言
             调查时间、调查者姓名、被访问者合作情况等相关内容
    指导语:指导被调查者填写问卷的一组说明。
    问题和答案
    编码及其他资料

四、怎样设计调查问卷

(一)设计问卷应注意哪些问题

1.主题明确。即所有设问项目都必须与主题有关,无关或可要可不要的项目,都不要列入问卷。


2
.词语简明准确。即问卷中用语不能模棱两可,导致被调查者理解和回答的错误,影响资料的可信度。


3
.不设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或疑虑而不能获得答案的项目。


4
.问卷项目即问题要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一般是先易后难或由浅入深,并注意项目之间的联系。


5
.注意调查对象的特点,根据调查对象的职业、文化程度、民族、生活环境、年龄等具体的实际情况设计问卷。


(二)设计调查问卷主要有哪些技术

    调查问卷设计的技术是指如何设计问卷以获得准确可信的资料的技巧。问卷设计中常常采用以下方法。

1.自由回答法。又称无限制回答法,即问卷中的设问项目没有给出可供选择的答案,由被调查者自由回答。如:“你喜欢哪种品牌的手机?”“你为什么上网?”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简化问卷,节省篇幅,也可以使被调查者自由回答,不受约束,有利于获得更丰富的信息。其缺点是被调查者可能一时想不出适当的答案而拒绝回答,也可能因其表达能力较差,影响答案的可信度,另外,这种方法会增加对信息进行统计处理的难度。我院学生在设计问卷时,一般不宜过多采用这种方法,甚至最好不用。

2
.二项选择法。又称是否法,指对问卷中的设问项目给出非此即彼的两个答案,强制被调查者从中择一。如:“是; 不是”“对 不对”“会 不会”等等。这种方法一般用于需要被调查者表明态度时使用。其优点是能获得明确的答案,便于统计处理。其缺点是不能反映被调查者意愿的强弱程度。


3
.多项选择法。即对问卷中的设问项目同时给出多种答案,由被调查者从中选择一项或数项。


4
.赋值评价法。即用打分数或定等级来评价事物的好坏或优劣的方法。打分时,一般用百分制、十分制或五分制,定等级时一般定15级或110级。


5
.空位填答法。又称填空法,即设问项目中空出答案的位置,由被调查者填答。如:您每月的生活费支出
元等。这种方法最大的缺点是统计处理困难,所以,学生在设计问卷时一般宜使用。


6
.等级定位法。即事先将调查项目的答案划分成若干等级,由被调查者从中选定一个等级。如:您每月的生活费支出情况属于下列情况的哪一种?请在所属等级后划“√”。

   
A 300元以下
B 301~400元
C 401~500元
D 501元以上

7.排序顺位法。即事先将调查项目的答案列出,由被调查者按某种标志(如喜爱程度、质量高低等)顺序排位。如:在下列几种品牌手机中,请按你选用的顺序在品牌名称前编上序号:
摩托罗拉    波导    三星
LG
诺基亚    其他

此外,还有比较选择法、连线搭配法。


(三)问卷各项具体内容如何设计

问卷的具体内容主要是封面信、指导语、问题、答案、编码等。

1.封面信

封面信是一封致被调查者的短信。它的作用在于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的大致内容和目的、说明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和对调查结果保密措施、说明调查者的身份等。封面信在问卷调查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作用,调查者能否让被调查者接受调查并认真地填写问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封面信的质量。所以,一定要重视封面信的书写。

    在封面信中,首先要说明调查者的身份,即说明“我是谁”。比如:“我们是……,为了……”。调查者的身份也可以通过封面信的落款来说明,但落款必须表明调查者的单位或组织,最好还能附上地址、联系电话、联系人等信息。

    其次,要说明调查的大致内容和进行这项调查的目的。说明调查内容时既不能含糊不清,甚至不谈,也不能过于详细。通常是用一两句话指出其内容的范围即可。比如:“我们是……,为了……,我们正在进行关于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调查”。说明调查目的时,应尽可能说明这项调查对包括被调查者在内的人群、对广大群众、对国家、对社会的实际意义。比如:“我们是……,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大学生择业观念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便为学院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我们正在进行关于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

    最后,要说明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和对调查结果保密措施。为了消除被调查的戒备心,应在封面信中简明扼要地说明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和对调查结果保密措施。比如:“我们按照科学的抽样方法,在全院大学生中挑选了200名作为被试,您是其中的一位”,“本次调查以不记名方式进行”,“根据国家有关部法律,我们将对您提供的一切信息保密”等。

    在封面信的结尾处,一定还要真诚地感谢被调查者的合作与支持等。比如“您在百忙之中给予我们最大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对您表示由衷的感谢!”,“我们对您的合作与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祝您……!”

    在设计封面信时要注意:语言要简明、中肯,篇幅宜小不宜大,短短两三百字最好。

2
.指导语


    指导语又称填表说明,是指导被调查者填写问卷的各种说明和解释,其作用是对填表的方法、要求、注意事项等作一个总的说明。有的指导语集中在封面信之后,并标有“填表说明”的标题,有的紧跟在封面信之后直接说明,有的则分别放在某些复杂问题后,用括号括起来,比如:(可选择多个答案)(限选3个答案),等等。

3
.问题和答案


    1)问题有哪几种类型

    问卷中的问题,从形式上划分有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从内容上划分有状态问题、意向问题和行为问题。

                 封闭式问题:即在给出问题的同时,给出若干个固定的答案,
  从形式上划分               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答案。

                 开放式问题:即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的答案,只需提出问题,

由回答者自由填答。

                 特征或状态问题: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

  从内容上划分   态度或意向问题:如你认为婚姻幸福的基础是什么?

                 行为问题:如你星期天一般做什么?你每天上网吗?

2)怎样设计问题

    开放式问题由于不袄列出答案,形式简单,设计时只需提出问题,然后在问题之后留出一定空白即可。

    封闭式问题包括问题和答案两部分,一般有以下几种设计方式。

一是填空式:即在问题后面划一短横线让被调查者填写。填空式一般只用于那些对被调查者来说既容易回答、又容易填写的问题。如:
①您家有几口人?

②您的年龄有多大?

二是是否式:即问题的答案只有肯定和否定两种,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一。例如:
①您上网吗?              班不上

②您是共产党员吗?        不是

    三是多项选择式:即给出的答案至少在两个以上,被调查者根据问卷的要求选择其一或其中几个答案。这是问卷中采用得最多的一种问题设计方式,其答案的具体表达方式有多种形式。如:

    1 您的文化程度是:(请在合适答案的号码上打√)
           ①小学以下    ②初中   

③高中或相当

④大专以上

    2:您的职业是:(请在合适的答案后面的短横线上打√)
工人      ;农民       ;军人      ;干部      ;教师      ;其他

    3:周末时间,你喜欢做什么:(请在合适答案后的括号里打√,可以多选)
打牌(   );聚会(   );看书(     );逛街(     );看电影或电视(    );上网(   );其他(   
4:对就业流程和相关就业制度你是否了解(


①了解


②不太了解

③不了解


    四是矩阵式:即将同一类型的若干问题集中在一起,构成一个问题的表达方式。
例:您认为下列现象在你们班是否严重?

         很严重  比较严重   不太严重   不严重   不知道

迟到

早退

请假
旷课

    五是表格式

例:您认为下列现象在你们学校是否严重?(请在每行适当的格中打√)


很严重
比较严重
不太严重
不严重
不知道
迟到





早退





请假





旷课





   此外,还有后续式、等级式等方式,此处不作详细介绍。

3)设计问题时要遵循哪些规则

    设计问题时,要根据被调查者的理解能力、心理感受等来设计,一般要遵循以下几条规则:

    一是语言要尽量简短、明确。即最好不要用长句,而用一看就明白的短句。如下列问题的语言就很不当了。

您认为如何才能使大家的课余生活过得愉快、充实、有意义?学校、老师和同学应采取什么办法和措施?这句话太长,应改为:为使大家的课余生活更丰富,应采取:A ……  B ……  C
……
D ……;E其他


   又如:您对您所在班级本学期开学以来的情况有何感觉?A几乎没有变化;B变化不大;C变化较大;D变化很大;E不知道。在这个问题中,没有说明是班级的什么情况,是纪律、卫生、还是学习或是其他什么,表达不明确。

    二是语言要简单。即语言要通俗易懂,而不要使用一些复杂的、抽象的概念以及专业术语。如以下两个问题的提法就是一般人难以理解,什么是社会保障机制和物价指数,这是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正确理解的。

您对我国的社会保障机制满意吗?

    您对今年我国的物价指数满意吗?

    三是要避免双重提问。即在一个问题中,不能同时询问两件不同的事情,或者说,一句话不能同时问了两个问题。比如:您喜欢看报纸杂志和小说吗?您的父母退休了吗?

    四是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和诱导性。即问题的提法和语言不能使被调查者感到调查者要求其或希望其填什么,应保持中立的提问方式,使用中性的语言。如下列提问法就是带有诱导性的。

您喜欢老师这一受人尊敬的职业吗?

    您对待唯一能使人成才的学习抱什么态度?

    五是不要直接提问敏感性或威胁性的问题。如下列提问法就是被调查者非常敏感的问题。
有很多人认为,离婚的夫妻是没有责任感的人,您的观点是(   

    有的老师认为,不认真学习的学生是坏孩子,您是否能接受?

    对这类问题,我们可以用以下三种方式来提问:

第一种方式:在问题前面写一段消除疑虑的文字。如上例第一句,可以这样表达:真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离婚是没有责任感的表现,有人认为未必,您的观点是:
第二种方式:先用一个假言判断作为问题的前提,然后在询问被调查者的看法。如
上例的第二句,可以这样提问:假如有人认为,不认真学习的学生是坏孩子,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第三种方式:把直接回答问题的人转移到别人身上,然后在请被调查者对他人的回答作出评价。如:对不认真学习的学生是坏孩子,有些人认为肯定是坏孩子,有些人认为不一定,您同意哪种看法?

六是不要用否定形式提问。比如,下列两种问法,第2种就比较合适。
您是否反对物价不进行改革?

你是否赞成物价进行改革?

七是问题的数目要适当。一般的调查,以被调查者在20~30分钟能顺利完成为宜。

八是要问题的顺序排列要适当。一般按以下规则排列:先熟悉,后生疏;先简易,后较难;先吸引,后顾虑;先行为,后意向;先封闭,后开放

4)怎样设计答案

只有封闭式问题需要设计答案,答案设计得好坏直接影响到调查的成功。设计答案时,要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答案要具有穷尽性。即答案要包括了所有可能的情况,每一个被调查者都一定是有答案所选的。例如下列“例1”问题的答案就是穷尽的,“例2”问题的答案就是不穷尽的。
例1:你认为什么时候开始求职最为合适?

①毕业前一年

②毕业前6个月

③毕业前2个月

④论文答辩后

⑤其他

2:对你择业影响最大的是()

①父母


②导师

③朋友


   其次,答案要具有互斥性。即答案之间不能相互重叠或相互包含。如下列问题的答案就是有重叠的,其所列的答案中,“工人”与“司机”,“商业人员”与“售货员”都不互斥。
您的职业是什么?(请在合适答案后面打√)

①工人

②农民

③干部

④商业人员

⑤医生

⑥售货员

⑦教师

⑧司机

⑨其他
 楼主| 发表于 2010-5-23 13: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霜叶红 于 2010-5-23 13:48 编辑

第六部分  抽样方法

一、什么是抽样

    抽样是一种选择调查对象的程序和方法。为了更好地理解抽样的概念,我们也要理解其他一些相关的概念。

1
.调查总体。总体是构成它的所有元素的集合,而元素则是构成总体的最基本单位。比如:当我们做一项有关我院大学生择业观念现状的调查时,我院的每一个在校大学生便是构成总体的元素,而我院所有在校大学生的集合就是调查的总体。



2
.样本。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比如:上述的调查,从我院10000名大学生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出1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这1000名大学生就构成该总体的一个样本。


3.抽样。抽样就是从组成总体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中,按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比如:从我院10000名大学生所构成的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1000名的过程,就是抽样。

4
.抽样单位。抽样单位就是一次直接地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比如:当我们一次直接从1000名大学生中抽取1000名学生,抽样单位就是单个的学生,当我们从总体中一次直接抽取出40个班级,而以40个班级中的全部学生(假定正好1000名)作为我们调查样本时,抽样单位就是单个的班级,而不是单个的学生。


5
.抽样框。又称抽样范围,就是抽取样本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如上述的该校所有班级的名单或所抽班级的所有学生的名单就是抽样框。


6.研究总体。在理论上明确界定的个体的集合体。如上述调查中,研究总体就是在校的大学生。

二、抽样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虽然不同的抽样方法具有不同的操作要求,但从大的程序看,一般都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1
.界定总体,明确调查内容,决定抽样方法:首先对从中抽取样本的总体范围与界限作明确的界定。


2
.制定抽样框:依据已经明确界定的总体范围,收集总体中全部抽样单位的名单,并通过对名单进行统一编号来建立起供抽样使用的抽样框。


3
.实际抽取样本:按照所选定的抽样方法,从抽样框中抽取一个个的抽样单位,构成样本。


4
.评估样本质量:对样本的质量、代表性、偏差等进行初步的检验和衡量,以防止由于样本的偏差而导致调查的失误。


以调查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为例:

首先,界定研究总体的范围是我院所有在册的大专生;

其次,制定抽样框,制定抽样框也有不同的方法。如果以全院在册大专生为抽样框,就要收集全院各系所有在册大专生的花名册,并按一定的顺序将全部花名册上的名单统一编号,就形成一份完整、无重复、无遗漏的总体学生名单,即抽样框。如果分几个阶段,在几个不同的抽样单位上进行时,就要分别建立起几个不同的抽样框,如:首先以全院各系、部为抽样框,就要收集全院所有系、部名单,并按一定顺序将名单统一编号,通过一定的抽样方法从中抽取一定的系、部为样本,再从抽取的系部中收集所有班级的花名册,并按一定的顺序统一编号,通过一定的抽样方法从中抽取一定的班级;

再次,从抽取的班级中收集所有各班的学生的花名册,并按一定的顺序统一编号,这样就形成了三个抽样框;再次就是从最后一个样本框中抽取所需样本;
最后要对样本进行评估。

三、有哪些抽样的类型和基本方法

    从大的方面看,抽样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这两种类型的抽样又可细分出若干不同的形式。如下图。
                                  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
                     概率抽样     分层抽样
                                  整群抽样
        抽样方法                  多段抽样
                                  偶遇抽样
                   非概率抽样     判断抽样


定额抽样

                                  滚雪球抽样


(一)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就是使总体内所有个体具有相同的抽入样本的概率的抽样方法,或者说,总体中的每一个成员被抽中的机会都是相等的抽样方法。概率抽样有五种不同的形式。

1.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就是对总体单位不进行任何的组合,仅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其具体方法又包括以下几种:
  1)直接抽选法。即从调查总体各单位中直接随机抽取样本进行调查。
  2)抽签法。又称抓阄法。
  3)随机数表法。当调查总体的量很大,但样本的量不是很大时,用随机数表法抽样比较方便。随机数表是由数字0~9组成的表,由电子计算机编制而成,是纯随机排列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把总体各单位进行编号;

第二步:根据编号的最大数确定使用表中的若干列或行的数字,然后从任意列或行的第一个数字起,可以向任何方向数去,碰上属于总体单位编号范围内的数字号码就定下来作为样本,遇到重复的数字就跳过去,如样本数不够,按同一方法继续抽取,直到抽够样本数为止。

2.等距抽样。又称机械抽样、系统随机抽样或间隔抽样,是把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进行编号排序,再计算出某种间隔,然后按这一固定的间隔抽取个体来组成样本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尤其适用于总体和样本的规模都较大时的调查。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调查总体的各个个体按一定顺序编号。
    第二步:计算抽样距离:抽样距离(K= 总体数(N)÷ 样本数(n
    第三步:在抽样距离内随机选择一个编号(x)抽取第一个样本。
    第四步:按X+KX+2KX+3K、…、X+(n1)k的规律抽取其他样本。

例如:欲从1000名学生中抽取100名。

第一步:把1000名学生按顺序编号。
第二步:抽样距离K=1000÷100=10
第三步:抽取第一个样本X。如6,那么,编号为6的同学即为第一个样本。
第四步:抽取其他99个样本。即162636、…、996

3.分层随机抽样。又称类型随机抽样,它是将总体中所有个体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如性别、年龄、职业或地域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这种方法适用于总体异质性较强即某方面的质差别较大,需要对总体中的不同层次或类型进行单独研究的调查。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按一定标准将总体各单位分成各种类型(或层)。
第二步:计算各类型(层)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的比例,确定各类型(层)应抽取的样本数。
第三步:按随机原则在各类型中抽取相应样本。
例如:上述抽样
第一步:将1000名学生按性别分为男同学和女同学两类。
第二步:假定男同学800人,占总体数的80%,应抽取80名,女同学200人,占总体数的20%,应抽取20人。
第三步:按随机原则从800名男同学中抽取80名,从200名女同学中抽取20名。

4.整群随机抽样。又称聚类抽样、集体随机抽样,它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然后由所抽出的若干个小群体内的所有个体构成调查的样本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总体是由若干个子群(或类别、层次)所组成,而不同子群(或类别、层次)相互之间差别不大,但每个子群(或类别、层次)内部的异质性程度比较大时的调查。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总体按一定标准分成许多群或集体;
第二步:把分好的各群或集体按顺序编号;
第三步:按随机原则从这许多群或集体中抽取样本。
第四步:对所抽取样本中的每个个体进行逐个调查。
举例:上述调查中,假定1000名学生分别住在100个宿舍,每个宿舍10人。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0名学生。

第一步:将1000名学生按宿舍分成100个集体。
第二步:把这100个宿舍按顺序编号。
第三步:按随机原则从这100个宿舍中抽取10个。
第四步:对所抽取的10个宿舍的所有学生进行调查。

5
.多阶段抽样。又称多级抽样或分段抽样,就是把从调查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阶段进行的抽样方法。这种抽样方法适用于范围大、总体对象多的社会调查。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调查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集体,作为抽样的第一级单位然后将第一级单位又分成若干小的集体作为抽样的第二级单位。依此类推。
第二步:依照随机原则,先在第一级单位中抽取若干单位第一级样本,然后在第一级样本中抽出第二级样本,依此类推。

(二)非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是根据人们的主观经验或其他条件来抽取样本的方法。由于非概率抽样抽取的样本代表性往往较小,误差有时相当大,而且这种误差又无法估计,所以,一般不使用非概率抽样。其方法有以下几种。

1.偶遇抽样。又称方便抽样或自然抽样,是指研究者根据现实情况,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抽取偶然遇到的人作为调查对象。如“街头拦人”就是这种方法。

2
.主观抽样。又称判断抽样或立意抽样。它是调查者根据研究的目标和自己主观的分析来选择和确定调查对象的方法。这种方法往往适用于总体规模小、调查所涉及的范围较窄或调查时间、人力等条件有限而难以进行大规模抽样的情况。


3
.定额抽样。又称配额抽样,它是按调查对象的某种属性或特征将总体中所有个体分成若干类或层,然后在各层中按确定的数额抽取样本。这种方法往往适用于总体中的各类或各层次的单位在量上有较大差别,而调查者又需要考虑到所有类别或层次的调查对象时的调查。


4
.滚雪球抽样。这是先从几个适合的样本开始,然后通过他们得到更多的样本,从而一步步地扩大样本范围的抽样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当调查者无法了解总体的情况,或一时难以得到更多样本的情况。
 楼主| 发表于 2010-5-23 13: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部分  收集调查资料的常用方法

    社会调查中的资料收集方法主要有问卷法、观察法、访问法,各种方法都有其不同的操作程序,也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调查课题和调查对象,在进行一项调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灵活运用。

一、问卷法

(一)什么是问卷法。此处所将的问卷法是特指被调查者自填的问卷法,是指调查员将问卷发送给(或邮寄给)被调查者,有被调查者自己阅读和填答,然后再由调查员收回(或由被调查者邮寄回)的资料收集方法。

(二)问卷调查法有何优缺点

    1.问卷调查法的优点。相对于其他方法,问卷调查法的优点主要有:一是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二是具有很好的匿名性;三是所得的资料便于定量处理和分析;四是可以避免主观偏见,减少人为的误差。

    2.问卷调查法的缺点。问卷调查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回收率有时难以保证;二是要求被调查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三是调查资料的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

(三)问卷法适用于什么范围的调查

     1.问卷法常常用于较大规模的抽样调查,并且常常同资料的定量分析相联系。

     2.问卷法要求被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因此,从被调查者所在地域看,在城市中比在农村中适用;从被调查者的职业来看,在专业技术人员、干部中比在工人、农民或商业人员中适用。

     3.问卷法还受到调查对象总体构成情况的影响,一般说来,在构成成分单一的总体中比在构成成分复杂的总体中适用。

二、观察法

(一)什么是观察法。就是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用自己的感官及其辅助工具直接地、有针对性地了解某种社会现象的资料收集方法。

(二)观察法有哪些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观察法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下图所示。



                                            完全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

(1)观察者是否参与到被观察者中             半参与观察

                                 非参与观察

                    结构式观察(标准化)

(2)按是否标准化

                    无结构式观察(非标准化)

                 直接观察:对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社会现象的观测

(3)按观察客体            损蚀物观察:对现象磨损程度的观察

                 间接观察

                           累积物观察:对堆积物或积聚物的观测

(三)观察法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调查者在观察中必须从实际出发,被观察对象是什么情况,就观察什么情况,记录什么情况,决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增减或歪曲事实。

    2.全面性原则。调查者在观察时必须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等进行多方面的观察,了解客观情况的全面。如在观察大学生校园文明行为时,应该从大学生活动的各种环境(教室、宿舍、运动场、图书馆、食堂等等)进行观察,既要观察男生,也要观察女生,既要观察行动,也要观察语言,既要观察地面,也要观察墙面等等。

    3.深入性原则。在实地观察中,要做到深入、细致,不能仅仅满足于走马观花。如在观察大学生校园文明行为时,不管是观察教室,还是宿舍等其他地方,不能在外面看,要进入到里面细致地观察各项内容。

    4.合法性原则。在实地观察中一定要遵守法律有关规定,绝不能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同时,也要遵守道德规范。比如上述调查中,调查者在进入学生宿舍进行观察时,既不能有偷窃等违法行为,也不能有偷看他人隐私、影响他人生活等不道德行为。

(四)观察有哪些基本程序

   作为资料收集手段的观察法,其工作程序大体可归纳为如下图。

                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确定观察的对象

(1)准备阶段   确定观察的具体手段

                确定观察的时间、地点和范围

                制定观察提纲

                进入观察现场

                与观察对象建立友好关系

(2)实施阶段   进行观察和收集资料

                做好观察记录

                撤离观察现场

(3)整理阶段(调查资料整理部分具体学习)

(五)观察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1.选择那些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对象作为观察重点,同时又要兼顾其他非典型的观察对象。如:采用实地观察法收集校园文明行为调查资料,在观察教室时,既要选择使用率较高的某些教学楼的某些教室来观察,也要观察那些使用率不高的教学楼的教室。

    2.选准观察的最恰当的时间和场合。比如上述的调查,在观察学生宿舍时,应选择下课后作息前到宿舍里进行观察。

    3.如果观察中必须与人打交道,观察者应与相关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要进入学生宿舍去观察时,必须与被观察宿舍的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要设计和制作好观察的记录工具,如观察表格或观察卡片等。

    5.做好观察记录,记录时最好客观详细地记录下当时的事实、情节或状态,也记录下观察者当时的主观感受和看法。

(六)观察法有哪些优缺点

    与问卷法、访问法、文献法等资料收集方法相比,观察法有着显著的优点。

1.可以实地观察现象或行为的发生,获得直接的、具体的、生动的、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2.能够得到观察对象不能直接报道或不便报道的资料。

3.实地观察简便易行,灵活性大。

    观察法也有其局限性。

     1.表面性。在观察中,观察者所观察到的都是事物表面现象或外部联系,难以得到事物更为根本的或内部联系的资料,因此,下结论时应十分慎重。

     2.偶然性。观察者往往是在某个时间内对事物进行观察,而事物在不同的时间里可能有不同的状况。比如,在观察教室卫生情况时,观察者在不同时间里观察的状况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

     3.并非全部社会现象都可能观察。

三、访问法

(一)什么是访问法。访问法又称访谈法,就是访问者通过口头交谈的方式向被访问者了解实际情况的方法。

(二)访问法有哪些类型

                            个别访问:一次仅访问一个被访问者,并通过交

(1)按一次访问的对象数              谈的方式获得资料。

                            集体访问:一次邀请若干被访问者,通过集体座谈的方式收集资料。

                             结构式访问: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

(2)按访问过程是否标准化               问卷进行的访问。

                             无结构式访问:访问者事先不制定统一的问卷,而只是给被访问者一个题目,由双方就此题进行自由交谈而获得资料的访问。

                          直接访问:访问者与被访问者进行面

(2)按访问者和被访问者            对面的交谈而获得资料的访问。

的交流方式                      电话访问:访问者通过电话对被访问

间接访问          者进行的访问。

                                     书面问卷访问:访问者以书面问卷为工具对被访问者进行的访问。

    访问法还可以根据其他的标准做不同的分类,在实施一项调查时,采用哪种类型的访问法收集资料,要从调查课题、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条件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如何实施访问

    访问法的实施一般要注意以下问题。

    1.做好访问前的准备。一是要做好访问提纲,准备好访问问题,做到有备而去。二是要选择好访问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场合。这得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比如:到城市社区里进行访问时,一般选择居民不太忙的餐后休闲时间,如果到农村去访问也要选择村民农闲时间。访问地点和场合的选择,应迁就被访者为宜。

    2.与被访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访问成功的前提,在开始访问时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表明来意,消除对方疑虑。二是要虚心求教,以礼待人。三是要平等交谈,保持中立。

    3.做好访问纪录。

4.讲究访问技巧。

首先,要善于接近被访者。接近被访者是访问的第一步,一是要做到称呼恰当,对被访者的称呼要符合双方的亲密程度和心理距离,如果对方有头衔则呼其头衔,如张经理,黄局长,李老师等,否则就呼其尊称,如大娘、大爷、先生、小姐等等,只有关系非常亲密的人才能直呼其名。还要、要入乡随俗,亲切自然,尊重恭敬,如南方人对老人的尊称可以是阿公、阿婆,而一般称、大爷、大娘。二是要选择好接近的方式。接近的被访者的方式一般有自然接近(即在某种共同活动过程中接近对方)、求同接近(即在寻求与被访者的共同语言中接近对方)、友好接近(即通过帮助被访者解决某种困难后与其建立信任,然后进行访问)、正面接近(即直接表明身份、说明来意,然后再进行访问)、隐蔽接近(即以某种伪装的身份、伪装的目的接近对方,并在对方没有觉察的情况下进行问答。

其次,要善于控制访问过程。一是要恰当地提问,是开门见山、直来直去,或投石问路、先作试探,或借题发挥、跳跃前进等等,要考虑问题的性质和特点,还要考虑被访者的思想状况、性格及双方的关系等等。二是要适时转换话题,也就是当被访者离开主题后,访问者要巧妙地转换话题,而不能粗鲁地打断对方的谈话。三是要适宜地发问或插话。四是恰当使用肢体语言,如表情、目光、手势、姿态等。

(四)访问法有哪些优缺点

    访问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资料收集方法,其优点有多方面。

    1.访问是双向信息交流,有利于减少信息的失真的现象。

    2.应用范围广泛、灵活,既可以应用于定量研究,也可以应用于定性研究;既可以用于大规模调查,也可以用于小规模调查;既可以了解现实资料,又可以了解历史资料;既可以用于文化水平较高的调查,也可以用于文化水平较低甚至文盲、半文盲的调查对象。

    3.能够提高调查工作的成功率和可靠性。

    4.访问法还有利于进行深入的调查,更有利于深入探讨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和内在本质。

    但访问法的局限性也很明显。

    1.访问的结果与质量受访问者与被访问者自身素质的影响。

    2.匿名性较差。

    3.费力、费时、费钱。
 楼主| 发表于 2010-5-23 13: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部分  调查资料的处理

我们运用前面叙述的各种方法收集到调查资料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对这些原始资料进行特定方式的处理,使之成为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数据。

一、什么是资料整理

    整理资料就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查、检验、分类、初步加工,是收集到的资料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工作过程。

二、整理资料有哪些一般步骤

   第一步:资料的审核;

   第二步:资料的编码(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时才需要编码);

   第三步:资料的分组;

   第四步:资料的汇总;

   第五步: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

以上各步骤在资料整理中是有机联系的,但各个步骤之间的上述顺序并不是绝对的。

(一)什么是资料审核。资料审核是指调查者对收回的原始资料(主要是问卷)进行初步审查和核实,校正错填的答案与误填的答案,提出乱填、空白和严重缺答的废卷。

    审核资料时要注意,如果发现被调查者所填信息明显是错填或误填的,可以更正,比如:被调查者在填年龄时,填的是200岁,这就是明显的错填,根据常识应认为是20岁。这样的信息可以有调查者为其更正。但问卷是乱填、空白或严重缺答的,应视为废卷,调查者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补填。

(二)什么是资料的分组。资料分组称资料统计分组,是根据社会调查的目的和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志,将所调查的事物或现象区分为不同的类型或组的一种整理资料的方法。

    资料分组时要注意的是要选择好分组标志。分组标志要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来选择,还要多角度地选择分组标志,并且选择的分组标志要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比如:在进行“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调查”时,如果要研究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不同专业或专业类型的大学生在择业观上的异同,就应根据年级、性别、生源地、专业为标志进行资料分组,然后才能统计不同分组标志下各调查项目即问卷中的各个题目的调查结果。

(三)什么是资料汇总。资料的汇总,就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将资料中的各种分散的数据汇总起来,以集中的形式反映调查单位的总体状况以及调查总体内的内部数量结构的一项工作。这是分析资料前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即已一再资料分组前进行汇总,也可以在资料分组后进行汇总,但一般最好再资料分组后进行汇总更方便。比如,现根据性别进行分组统计,然后把两种性别的结果相加就可以得出总体的汇总结果。

(四)怎样制作统计表。

1. 什么是统计表。统计表是记载汇总结果和公布统计资料的表式。

2.       统计表由哪些内容构成。统计表由表号、标题、标目、数字、注释等构成。如下表:

①表号              ②标   题

  表8-1          某班学生月生活消费统计表  

           主   项           宾   项

  分数      人数        比重/%       ④纵标目

  ③      1000元以上     5        12.5

  横      800~999元     10        25           ⑤

  标      700~799元     20        50           数

  目      500~699元      5        12.5         字

          499元以下      0         0

资料来源:经济管理系办公室:《学生成绩统计册·2005年》,第20页

                         ⑥表  注

①表号:是表的序号。作用是便于指示和查找。

②标题:是统计表的名称。作用是说明表中统计资料的内容。

③横标目:统计表的主项。作用是说明总体各组或各单位的标志。

④纵标目:统计表的宾项。作用是说明总体各组或各单位的指标。

⑤数字:统计表的主体。用于说明总体各组或各单位有关指标的数量特征。

⑥表注:是对统计表有关内容所作的说明。

3. 制作统计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标题要简短明了。

   (2)纵横标目的概念要明确,排列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一般按先局部后全体的原则排列,但局部的项目较多时,则可先列合计,后列各局部的名称。

   (3)表中的数据资料要注明计量单位,数字填写整齐、对准位数,缺项时用“……”标明,数字为零时用“—”,下行与上行相同时,不应用“同上”等表示,而应用实际数字填写。

   (4)频数分布表,应列出合计栏。

   (5)各种表格以横线为主,能不用竖线就尽量不用,表的上下两端划粗线,其余均应划细线,表的左右两端一般为开口式.

    此外,还可以通过制作统计图反映汇总结果和公布统计资料,此出不作详细介绍。
 楼主| 发表于 2010-5-23 13: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部分  资料的统计分析

   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经过审核和整理后,还要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才能揭示书出调查资料所包含的众多信息,得出调查的结论,因此,统计分析也是社会调查非常关键的一步。

一、集中量数分析

(一)什么是集中量数分析。集中量数分析又称集中趋势分析,指的是用一个典型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或者说反映这组数据向这个典型值集中的情况。又称集中趋势。

(二)集中量数分析有何作用。

    1.说明某一社会现象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和规模。如用农民人均收入反映经济生活水平。

    2.从空间上比较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比如用村民人均收入比较不同地区农民的生活水平。

    3.分析社会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比如,考察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可以看出性别与消费的关系。

(三)集中量数分析有哪几种方法

1.众数

    (1)什么是众数。众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重复次数最多的标志值,即在频数分布中所占比例最大、数量最多的数,可以作为统计分析总体的代表,用以表现总体的一般状况和总的水平,一般用M。表示。多用于定类变量分析,也可用于定序变量分析。

(2)如何计算众数

众数分为单项分组数据资料中的众数和组距分组资料中的众数。它们的求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在单项分组数据资料中求众数,可以采用直接观察法。从资料统计表中直接观察出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值,即为众数。

第二种是在组距分组资料中求众数,可以用众数所在组的组上限与组下限的平均数。其公式为

众数 Mo =   ( L为众数所在组的组下限,U为众数所在组的组上限)

如:上述表8-1  Mo =  ≈ 750 (元) 750就是众数,即某班学生月消费的一般水平为750元。

*计算众数的条件:总体单位数较多,并有明显集中趋势。

2.中位数

    (1)什么是中位数。中位数就是将一列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用Md表示。中位数用于对非数值的等级资料的分析,因此通常用于分析定序变量的资料。

    (2)如何计算中位数:中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对未经分组的数据资料计算中位数:

     第一步:把原始资料按大小排列成数列;

     第二步:根据公式Md =   计算中位数所在位次,其中n 为总体变量值的个数。               

     第三步:确定中位数所在位置,这个位次的标志值就是中位数。

举例:在调查学生对老师上课的意见中,得到以下结果:非常满意4人,满意10人,一般满意14人,不满意4人,非常不满意2人。请用中位数分析学生对老师上课的意见。

    第一步:把34人回答结果按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顺序排列。

    第二步:计算中位数所在位次:Md = =17.5

    第三步:确定中位数的位次,是在第17和第18之间,而15到28之间的标志值是一般满意,所以,中位数是一般满意,也就是说,学生对老师上课的意见总体上是一般满意。

第二种是对经过分组的数据资料计算中位数:

    第一步:计算中位数所在位次;

    第二步:在统计表中找到中位数所在位次的标志值,这个标志值就是中位数。

     3.平均数

    (1)什么是平均数。平均数是指总体各单位数值之和除以总体单位数目之商。通常用X表示。用不同计算方法得到的平均数,用途也不同,算术平均数常用于分析定距、定比变量的资料,而不适用于对定类、定序变量资料的分析,几何平均数主要用于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2)如何计算平均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是简单算术平均数。即变量总和除以总体数,其计算公式是X=

第二种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用于计算分组资料,这也有两种情况。

如果是单值分组资料,将每一个变量值乘以所对应的频数f ,然后将各组的数值之和全部相加,并除以单位总数,其公式为:

           X  =  =

举例:某班同学的年龄分布如下:19岁4人,20岁12人,21岁10人,22岁4人,23岁4人,请计算本班学生的平均年龄。

本班学生平均年龄  =  =                                    

    如果是组距分组资料,则首先计算出各组的组中值,即上限值与下限值之和的平均数,然后再按单值分组资料计算平均数的公式计算。

第三种是几何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是n个数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用Mg表示,其公式为:

              Mg =

二、离中量数分析

集中量数分析只能对总体作出概括的说明,用以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但要考察总体单位的差异程度,就要用计算离中量数的方法。

(一)什么是离中量数分析。离中量数分析又称离散量数分析,指的是用一个特别的数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相互之间的离散程度。它是对集中量数作出补充说明,帮助人们理解数据的离散程度及集中量数的代表性。

(二)离中量数分析有哪些具体方法

离中量数分析有极差(全距)、标准差、异众比率、四分位差等方法,其中,标准差、异众比率、四分位差分别与平均数、众位数、中位数相对应,判断和说明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代表性的大小。

1.异众比率

    (1)什么是异众比率。异众比率指的是非众数的次数与全部变量值总次数的比率,即众数不能代表的那一部分变量值在总体中的比重。异众比率越大,众数的代表性越差,反之亦然。用VR表示,其公式为:

                   VR  =

其中,n为全部个案数

f mo为众数次数

    (2)如何计算异众比率。步骤如下:

第一步:求出众数

第二步:确定众数次数

第三步:代入公式计算异众比率。

    2.四分位差

(1)什么是四分位差。四分位差指的是将各个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然后将此数列分成四等份,所得第三个四分位上的值与第一个四分位上的值的差。四分位差越大,说明有一半的变量值分布越远离中位数Q2,中位数的代表性越差。

四分位差用Q表示,可用下图简单表示:

     ———————————————————————————   

最小值      Q1                     Q2            Q3          最大值

                             (中位数)

用公式表示:Q = Q3 — Q1   其中Q1的位置=(n+1)/4  Q3的位置=3(n+1)/4

    (2)如何计算四分位差

举例:调查11位同学的年龄如下:17岁、18岁、18岁、19岁、19岁、20岁、20岁、21岁、21岁、22岁、22岁,求其四分位差。

步骤如下:先求出Q1和Q3的位置:

          Q1的位置=(n+1)/4=3   Q3的位置=3(n+1)/4=9

再从数序中找到Q1=18岁   Q3 =21岁

    那么,四分位差Q = Q3 — Q1=21—18=3

    结果说明,这11位同学中,中间一半人的年龄在18~21岁之间,或者说,这一半人之间的年龄最大差异为3岁。

3.标准差

    (1)什么是标准差。标准差指的是总体内各个变量值与其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标准差越大,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差,反之亦然。标准差用公式表示为:

              S =

    (2)如何计算标准差

举例:为了调查大学生手机话费支出情况,在三个班中各选出5名同学,他们每月的手机话费如下:(单位:元)

1班:78、79、80、81、82    平均值:   X=80

    2班:65、72、80、88、95    平均值:   X=80

3班:35、78、89、98、100   平均值:   X=80

代入标准差公式,计算出3个班的标准差。

S1班==1.41

同样的方法得出S2班=10.8    S3班=23.8

结果说明,从总体上来看,三个班的同学平均手机月话费是一样的,但

1班的手机月话费的平均数80元代表性最大,2班其次,3班最差。
 楼主| 发表于 2010-5-23 13: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部分  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

一、什么是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是一种以叙事为主的应用文体。它是根据调查研究所得到的材料,经整理、统计、分析,用以反映实际情况、总结调查研究成果的一种书面报告,属于公文中的说明性文体。

二、调查报告的撰写一般有哪些步骤

    调查报告的写作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1.确立主题。调查报告的主题就是调查报告所要表达的中心问题,它是整个调查报告的灵魂。在一般情况下,调查报告的主题就是该项调查的主题,两者是一致的。比如,进行一项以大学生手机消费问题为中心的社会调查,其调查报告的主题就是大学生手机消费的状况、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拟定提纲。确立了调查报告的主题后,接着就要构思好调查报告的整体框架,并进一步将这种框架转变为具体的写作提纲,它是调查报告的骨架。比如,上述大学生手机消费问题的调查,可先将“大学生手机消费问题”这一主题分解为“大学生手机消费的现状”、“大学生手机消费的特点”、“大学生手机消费的趋势”、“大学生手机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正确引导大学生手机消费的建议”等几个大的部分,然后将每一部分的内容具体化。比如,“大学生手机消费的现状”这一部分内容具体化为:①大学生手机消费数量或比重;②大学生手机消费的内容和形式;③大学生手机消费费用的来源;④被调查者的性别、生源地、年级、家庭状况等背景与其手机消费内容、形式等的关系,等等。

    3. 选择材料。一项调查所得到的资料,在撰写调查报告时并一定都要用上,都能用上,必须对所用的材料进行选择。选择材料时,一是要以写作提纲的范围和要求为依据,而是要选择那些典型的、具有最大代表性和最有说服力的材料。

    4. 撰写与修改调查报告。撰写调查报告就是用适当的文字调查前三步的内容流畅地组织在一起。

三、调查报告的结构是怎样的

    规范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往往有比较固定的格式,但不同类型的调查报告,其结构不完全相同,其中普通调查报告(主要是应用性调查报告)与学术性调查报告在结构上的差别较大。

(一)普通调查报告的结构与写作方法

普通调查报告有标题、导言、正文和结尾几个部分。

1.标题。对于调查报告来说,标题是引起读者注意的关键因素之一。用得较多的标题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陈述式。即直接在标题中陈述调查的对象及调查的问题。如《关于大学生择业观念现状的调查》、《当前大学生政治观状况的调查》等等。这样的标题最大的优点是调查的内容和调查的对象一目了然,其缺点是太一般化,难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结论式。即用某种结论式的语言或警句、格言、判断句等作标题,.如《择业观念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农村家庭养老面临挑战》等等。这种形式的标题,表明了作者的结论或观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且十分醒目,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其缺点是不够活泼,且理论色彩较浓。

(3)问题式。即以一个问题作为标题。如《当今青年农民在追求什么》、《大学生为何吸烟》等等。这类标题的突出特点是十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有利于调动人们进一步阅读的欲望。

(4)双标题式。即由主标题和副标题共同构成调查报告的标题。如《他们的烦恼是什么——对我院1000名大学生的调查》、《爱在校园——关于大学生谈恋爱现状的调查》等等。这类标题具有以上三种标题的优点。

2.导言部分。导言也称前言,是社会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主要是介绍调查研究的目的、意义、调查的内容、调查的对象、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时间、地点等等。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为了引导读者阅读主体部分而安排的,所以文字一般不宜太长。前言的具体写法有下列几种常见的方式。

(1)直述法。即开门见山,平铺直叙,直接把调查的目的、意义、内容对象、范围、时间等等一一写出。例如:

为了全面了解我院大学生的上网状况,加强对大学生健康上网的引导,我院社科部于2008年2月至5月,在我院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调查了300名大学生的上网情况。以下是这次调查的方法和主要结果。

(2)悬念法。即先描述某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然后对这种社会现象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它的影响等等提出一系列疑问,最后介绍调查的基本情况。例如:

如今,上网已是大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年来,由于上网带来的众多社会问题倍受人们关注。我院大学生能否健康上网?能否有效上网?上网给他们的学习、生活、身体健康等带来了哪些影响?怎样引导大学生健康而有效上网?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院社科部于2008年2月至5月,在全院学生中抽取300名进行了调查。

(3)结论先行法。即在描述现象、提出问题的同时,直接写出结论。例如:

青少年犯罪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据统计,我市去年一年中,因各种犯罪而被劳教的青少年达600多人。这么多的青少年是怎样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的呢?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笔者今年3月对我市两个劳教所400名犯罪青少年的调查表明:家庭破裂、择友不当以及黄色文化的影响,是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调查报告的前言部分还有其他的一些写法,究竟采用哪种方法,要视报告的种类、目的,主体部分所使用的材料,以及报告的篇幅等情况作适当选择。

3.正文。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调查得到的全部材料和观点,都要通过这一部分组织表现出来,大概要占整篇调查报告的70%至80%的篇幅。这部分写得如何关系到报告质量的高低和作用的大小,必须对这部分内容在结构上进行精心的构想,其结构有下列3种常见的形式。

(1)纵向结构式。也称自然顺序结构,即按调查研究的对象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或调查过程的进行顺序来组织材料、叙述事实。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事实完整、过程清楚,使整篇报告脉络清晰、结构畅通。

(2)横向结构式。也称逻辑顺序结构,即把调查到的事实和形成的观点根据材料内容的内在联系,按照所反映的性质和类型分成几个并列的部分,分别叙述,从不同的角度共同说明调查报告的主题。这种结构可以让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方方面面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所以其优点是问题展得开,论述较集中,条理清楚、观点突出。例如:调查报告范文《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报告》中,第二部分在分析调查结果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及成因时,分别从性别、年级、生源地三方面展开分析。

(3)纵横结合式。即将上述两种方式相结合,以一种方式为主。这种结构常用于较大规模调查的调查报告,以便于反映出比较复杂的内容。

4.结尾。结尾是调查报告的小结或总结部分,在这一部分除了简单概括一下自己的结论,还要提出政策或工作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常见的结尾方式有以下几种。

(1)概括式结尾。即概括地提出调查报告的结论,说明其主要观点,可以深化主题、增强报告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2)总结式结尾。即以点带面,从较高层次上来总结经验、说明观点、形成调查的基本结论。

(3)建议式结尾。即针对所调查的情况和问题,在最后提出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具体建议。

(4)展望式结尾。即通过说明所调查的问题的意义,在结尾部分对调查对象的发展做出预测和展望。

(5)启发式结尾。即在报告正文结束时根据调查对象的发展状况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文章的主题。

5.附录。并不是所有的调查报告都有这一部分,只有那些正文写得较为精炼,而需要一些调查资料来补充说明问题的报告才有附录。附录一般附在正文之后,内容主要包括调查问卷、抽样方案、统计表、旁证材料等有关材料。

(二)学术性调查报告的结构与写作方法

    学术性调查报告一般包括导言、方法、结果、讨论、小结、参考文献、附录七个部分,下面就其与普通调查报告不同之处予以介绍,相同之处参考上述内容。

    1.导言

    学术性调查报告的导言部分通常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介绍本项调查所研究的问题及其背景。即要清楚陈述你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以及你为什么选择这一问题做研究,让读者了解为什么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它为什么值得研究。

    (2)有关文献的评论。也就是对这一问题领域中别人已有的研究及其成果进行综述和评论。

    (3)介绍自己的研究。也就是介绍你研究的起点和基本框架,重点说明自己的研究与已有的研究所不同的地方,说明自己研究的特殊意义,而不是介绍研究内容的细节。

    2.方法

在学术性调查报告中,方法的可靠性如何关系到你调查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因此,方法部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这也是其与普通调查报告不同的一个突出标志。这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介绍调查方式与方法。也就是要清楚地介绍你采取什么调查方式,使用什么资料收集方法,比如是采用抽样调查,还是典型调查或是个案调查,是采用自填式问卷方法,还是访问或是实地观察方法,调查实际上是如何进行的,以至调查的具体时间、地点、工具等等情况,都要作介绍。

    (2)介绍调查对象。首先要说明调查总体的情况,也就是说明调查所希望了解的、描述的是由哪些人所构成的总体;其次要对调查的样本及其选取方法做介绍,也就是要清楚地介绍样本的规模、抽样过程、抽样方法。

    (3)介绍资料收集方法和过程。首先要说明调查研究的主要变量是什么,变量的操作定义是什么,这些变量是用哪些指标来测量的;其次要说明资料收集的方法和过程。比如,在问卷调查中,就要说明问卷中的有关变量指标、问卷发放与回收的具体情况。

    (4)介绍资料分析方法。也就是要说明资料的整理、统计、分析的具体情况。比如,是采用手工方式进行处理,还是用计算机和分析软件进行处理;是以定量分析为主,还是以定性分析为主;是只进行一般性的描述,还是进行了深入的相关分析、因果分析等等。

    3.结果

    如果调查内容不是很多,结果不是很复杂时,学术性调查报告的结果部分往往加入了讨论的内容,即在表达结果的同时,也对结果进行讨论,但如果调查内容较多,结果较复杂时,结果与讨论常常是分开的。这部分的写作原则是先总体,后个别;先一般,后具体,即先给出基本的结果,然后在陈述更细小的一些方面的结果。在具体写法上往往是先给出答案,再展示证据。每一个方面的结果陈述完毕后,应进行简要小结,然后在开始下一个方面内容的陈述。

    4.讨论

    这部分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

    (1)可以是说明研究的假设是否得到证实,或明确地回答导言部分所提出的问题。但要注意的是,不要简单地再次解释和重复在结果部分已经总结了的观点和结论,而是在结果的基础上,挖掘更新、更深的东西。

    (2)可以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同文献评论中列举的那些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看看是否又一次验证了它们的结论。

    (3)可以在下列一些方面提醒读者注意:比如调查样本的特点,所有这些特点对调查结果可能会产生什么样影响等等。

    (4)可以陈述和深入讨论在调查中得到的某些相反的结果或未料到的结果。

    (5)还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对自己的研究仍未能回答的那些问题的讨论,对于那些在研究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的讨论,对探讨和解决这些新问题有所帮助的研究建议等等。

5.小结

    小结部分是对前面四个部分的主要内容作一个提纲挈领的总结。有时,一些调查报告以摘要代替小结,放在报告的开头。

    6.参考文献

    学术性调查报告要求在报告写完后列出主要的参考文献,这也是其与普通调查报告的不同之处。

    7.附录

四、撰写调查报告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使用的语言要力求准确、严密、简捷。调查报告中使用的语言不同于文学作品,它不要求用华丽的词语,不注重文学色彩,而是十分强调报告的客观性、准确性、严密性、简捷性。所以行文时,要力求使用准确、严密、简捷的语言。在学术性报告中,更应尽量使用专业术语。

    2.行文要以向读者报告的口气撰写,而不要表现出力图说服读者同意某种观点或看法的倾向,更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与人。。

    3.书写要规范。也就是不随意制造简化字、新词和写错别字,报告的主要参考文献、在引用别人资料或者对某些不太容易理解的内容时使用的注释要规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3-29 13:57 , Processed in 0.09165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