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647|回复: 0

纪录片新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4 16: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未知
来源: http://www.eastdocu.com/


      纪录片的定义与界定,始终是电视界争论的焦点。抛开不同流派对其本质属性认识的差异,纪录片在非虚构性和原生态记录上还是具备了大量的共同点。尤其是纪录片的定义,在各种教科书和学术论文上已经有诸多体现。如:纪录片是直接取材与现实生活中的、用跟拍采访等方式制作的电视片;纪录片是用非虚构的方式记录人和事及细节,并通过剪辑等现代传媒组合手段拍摄完成的电视片等。其实,纪录片在共性与特性上远不止于此,后现代派纪录片中虚拟时空与事物的出现更对纪录片的原始定义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质疑。我们不妨尝试从制作理念的角度去揣测纪录片的本质。
纪录片是“等”来的真实

       拍纪录片为什么总要比拍新闻性专题《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的时间要长呢?这是因为纪录片拍摄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有选择地纪录现实生活中的原生态,而这种原生态的记录是需要时间的。特别是要记录出“故事”和“情节”,就更需要一定的时间功底。纪录片的定义和内涵决定了这种片子的情节和故事不可能像电影电视剧那样编造,所以制作人员拍摄时要等待“情节”和“故事”的出现。

     《龙脊》的前期拍摄经历了一年四季。《女特警雷敏》中的一个雷敏从来不使用手绢的细节,编导们整整等拍了4年。日本电视纪录片《小鸭子的故事》则是从鸭蛋开始拍起。一直拍到一只只小鸭子飞上蓝天。其中一只小鸭子在水面上总也飞不起来的故事情节,电视人整整等拍了43天。还有一部今年获全国卫生系统一等奖的片子《生死之间》,反映的是北京某医院抢救突死病人的全过程。创作者为完整地拍到这组抢救成功的案例,架着摄像机等了12天。而世界著名的自然类纪录片《角马大迁移》、《猎豹三兄弟》等,更是十几年风雨无阻记录的结晶。纪录片的非虚构性促使精品纪录片的成功要素必须紧贴时间观念,所以“等”可能是纪录片创作人员必须把握的一个“根”。难怪有人把纪录片叫做“工夫片”。也就是说,不花上一定的工夫去“等”,是拍不到好的故事或好的情节的。肯定地说,现在国内纪录片能够沉得住气的不是很多,类似《平衡》、《女特警雷敏》、《四姐》这种能够“等”拍到历尽人间沧桑的“工夫片”并不多。“等”的时间跨度的增加,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物性格与事件的情节和细节定位。换句话说,“等”的时间越长,记录的时间跨度越大,被纪录的人或事的故事、情节、细节也就越丰厚,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所以,“等”不仅是个时间问题,更是对纪录片创作的态度问题。因为“等”拍到拍手叫好到的故事,毕竟比等不及而“导”出来的故事更真实感人。
纪录片是发现的艺术

      当我们看完《埃及金字塔》、《布达拉宫》、《客家土楼》等纪录片时,会惊奇地发现,这些片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通过全程的记录,得到了全程的发现。有一部片子叫《扬琴艺人谷成忠》,讲的是一个扬琴演奏者谷成忠先生通过对扬琴的改革,使它可以奏出钢琴、小提琴、古筝、电吉他等多种乐曲效果。由于记录的细腻,我们在片中不仅看到了一个艺术家在改革扬琴中获得了“日内瓦国际发明奖”、“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还看到了扬琴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被改革成“多音效果”的。还有《从化古民居》,人们在没有看到这部纪录片的时候,很难想像到在我国岭南(广东)地区会有千年古镇保存。而创作者们则是扛起了摄像机,在广东从化地区进行了为时一年的拍摄考察,最后观众通过观看3集90分钟的节目,得到了我国岭南地区不但完整地保留了14个千年古村落,而且还从南北方不同的建筑文化上,考查到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近些年,中央电视台联合各省市电视台拍摄的《丝绸之路》、《话说长江》、《望长城》,国外拍摄的纪录片《空中猎手》、《狂野非洲》、《穿越赤道》、《走向宇宙》等,都属于探索发现类节目。所以说,记录的过程,就是发现的过程:发现的过程,也就是人类探索新知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在纪录片上,可能是一种行为的记录,也可能是一种认识的记录,还可能是一种结果或判断的记录。但不管怎么讲,纪录片的忠实记录.给了人们一个发现的过程,一个思考的过程,一个认知的过程。
纪录片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记录

      在人文类的纪录片中,最重要的记录就是人文关怀。可是在现实中,我们见到的并非如此——大多数所谓的纪录片,只是记录了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在干什么等日常繁杂的事物,并没有深入到人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的生存状态中去。
一部人物纪录片就是一个人的生活历史,就是一个人不同于另一个人的生存状态。有一部新近创作的名叫《伴》的纪录片,作者历时4年追踪了一位74岁的养猪老太太。我们都知道,中国人养猪,多是为了吃肉和卖钱,尤其是农村。可是在湘西就有这么一位老人,将自己1997年养的一头23斤的小猪喂了6年,达到了2000多斤。如果是为了养猪吃肉,那么1998年这头已经长到900多斤的猪早就该杀了;如果是为了观赏,一家动物园要用3万元买这头猪,也应该卖掉了;如果为了挣大钱,2000年一家肉联厂要用8万元买这头大猪做广告,也应该卖了。那么是不是老人把这个庞然大物作为宠物饲养呢?经过4年的记录,记者才发现,老人一生勤劳,晚年要有点事做。正是因为老人的“要干点事”,才把一头很不起眼的小猪,喂成了基尼斯记录,进而也就成了老人的一块心病:卖了吧,自己要重新找事做,而且失去了一个“伴”;不卖吧,猪已经长得太大了,一天要吃20公斤以上的食物……刘老太太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

      从生活态度上看,74岁的刘老太活得充实,活得愉快。从生活状态上看,刘老太不缺钱,不缺吃喝,缺的是乐趣,缺的是没事干。所以《伴》的作者全程纪录了刘老太太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给人以深深的启迪。像去年在四川国际电视节获得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奖的《英与白》,在第九届上海国际电视节上获得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奖的《三峡移民》、《干妈》等,都是对人的命运、人的生存状态做了绝好的真实记录。而这种记录,从一个个不同的侧面,表现了人的个陛,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时代变迁。

      纪录片是用世界语言讲述人人都看得懂的故事

      世界上有一百多种语言,要想了解另一个国家的事情,就必须学习那个国家的语言,但是世界上有一种语言是通用的,是人人都看得懂的,那就是画面语言。比如一个日本人在画面上讲什么,作为中国人、俄罗斯人和美国人是听不懂的。可如果是一组日本警方在东京街区围捕绑匪的画面,中国人、俄罗斯人、美国人和阿拉伯人都看得懂。尽管这些画面中没有采访语言和解说,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可以从警车和警察穿的制服上,从绑匪挟持人质的环境中,看到了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这些好人和坏人在干什么。再如世界自然类知名纪录片《土狼家族》、《猎狗的故事》在几乎没有解说词、只有少量地域和季节字幕的情况下,各个国家的不同人种都看得懂。还有去年四川国际电视节的获奖节目《猴王勇士》,无需语言和解说词。更不需采访,观众就看明白了一个新猴王诞生的整个过程。所以那种以词为主“写故事”和“用话筒采访故事”的做法是有违于纪录片创作宗旨的、这样讲并不是不要解说词和现场采访,而是要尽量减少纪录片中“听”的功能,因为“听”的功能毕竟是有局限的,只有画面语言才是世界上人人都看得懂的语言。也就是说,好的纪录片画面语言必须是完整流畅的,是一部人人都“看”得懂的画面“故事”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3-28 18:54 , Processed in 0.0780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