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62|回复: 0

普通话声调困惑之2——普通话的第二声(阳平)是一个字调两个声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6 11: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
http://www.pkucn.com/viewthread. ... ge=1&highlight=

普通话阳平一声二调

1#皮扎诺
普通话阳平一声二调

普通话的第二声(阳平)有两种读法:
一种是高音读法,调值为35(调号暂时记作“2”);
一种是低音读法,调值为13(调号暂时记作“-2”)。

这个结论很容易证明,比如“席”字:
“席子”(xi35),这个“席”必然读高音,调值35,因为低音是词中“子”字的专利,如果两个字都读低音就不好听了;
“主席,您的文件”,这个“席”必然读低音,调值13,如果这个“席”字读高音就是对主席的不尊敬了。
其它如::“笛(2)子——长笛(-2)”,“源(2)源(-2)不断”,“绝(2)不——杜绝(-2)”......
这样的例子是随手可得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观察得到,实际上,普通话所有的第二声字都可以读“35”和“13”这两种不同的“调型”,并且只有这两种调型,即普通话阳平一声二调。即使用精密的声学仪器来测量,结果还是一样。

也许这第二种读音应该叫轻声,但实际上它跟概念模糊的轻声是本质不同的,因为它的读音的音高变化唯一地固定的,普通话阳平的“变调”不会变为其它的调型而是固定为调值“13”,鉴于它是一种固定的“调型”,如果还把它称呼为轻声则使一般人不容易把握普通话阳平的“变调”法则。但多出来的这个调型不是声调,它不具备声调所必须具备的区别汉字的功能,人们听了“13”或“35”都一样地感觉到这是普通话的第二声,普通话的第2声(阳平)是一个声调两种读法。

2#sjiong

最后一句“长笛”两字前后差不多。上一句“提琴”两字前后也差不多。

通常说汉语阳平是 35 调,指的都是“单说”的特定条件,不考虑语流音变问题。正常搞方言调查的学者不会在那里有含糊。“阳平一声二调”说有点玄。如果一定要研究语流中的声调,必须找到变调的条件。那是严格的条件,不能够随便说说。请千万记住,不要随随便便就颠覆了基础知识。

3# wlren

Originally posted by wlren at 2005-10-7 02:31
说[35]和[13]是不同调型可以算是概念错误,二者调型相同,调值不同。


4#皮扎诺

调型本身包含调值,从几何逻辑上看,基于高度判断的始终两点的线段有并且只有平行、上升和下降3种类型,但这不是汉语调型的概念,绝对不是!同一种类型而调值不同绝对可以是不同的的调型,[35]和[13]可以是不同的调型,[55]、[33]和[11]可以,[53]和[31]一样可以。

5#皮扎诺

Originally posted by sjiong at 2005-10-7 01:40
  最后一句“长笛”两字前后差不多。上一句“提琴”两字前后也差不多。
......
  通常说汉语阳平是 35 调,指的都是“单说”的特定条件,不考虑语流音变问题。正常搞方言调查的学者不会在那里有含糊。“阳平一声二调”说有点玄。如果一定要研究语流中的声调,必须找到变调的条件。那是严格的条件,不能够随便说说。请千万记住,不要随随便便就颠覆了基础知识。


上图提取局部为:

http://www.pkucn.com/attachment.php?aid=46898
从上图的音高曲线看,“长笛”、“提琴”的音高变化分别为“ chang-2  di-2 ”、“ ti2   qin2 ”。说明我所说的那种情况确实存在。
我想讨论的问题是变调的条件和变调的结果,有那些条件和所有可能的结果?它们遵循那些法则?
这些问题无疑是属于变调或轻声方面的问题,但如果这些变化是十分固定的,甚至是唯一的,那么,如果还把它简单地归结于轻声或者变调,则未免过于笼统。观察问题我们不能只是把问题归结于“那里十分复杂”。轻声这个概念过于笼统,不能让普通的国民简单理解或具体理解。所以,如果说“一声二调”则普通人更容易理解,当然,前提是必须证明这是普遍的、固定的、和唯一的。
另外,这句话“秋天是提2琴2,冬天是圆号和长-2笛-2”如果对换过来则变成“秋天是长2笛2,冬天是圆号和提-2琴-2”——很有趣的位置决定调型的关系。

6#皮扎诺

我的这个说法说它有点玄也许是的,但它在语言实际中是普遍存在的,因为每一个普通话第二声字都可以读成高低不同的两个调型(35和13)。所以,在语言实际中是很容易验知的,不需要多少语音学理论,只需要会普通话就可以验知。这多出来的第二个调型(13)是唯一不变的,对每一个汉字都是相同的,音高和音高的变化趋势都是完全一致的,没有变调的条件,更没有什么严格的条件。

只要按上面的两种高低不同的调型(35和13)读出来就可以比较:

  最后一句“长2笛2”两字前2后差不多。上一句“提2琴2”两字前2后也差不多。
  通常2说汉语阳2平2是 35 调,指的都是“单说”的特定条2件,不考虑语流音变问题2。正常2搞方言2调查的学2者不会在那里有含糊2。“阳2平2一声二调”说有点玄。如2果一定要研2究语流中的声调,必须找到变调的条2件。那是严2格的条2件,不能够随便说说。请千万记住,不要随随便便就颠覆了基础知识。

  最后一句“长-2笛-2”两字前-2后差不多。上一句“提-2琴-2”两字前-2后也差不多。
  通常-2说汉语阳-2平-2是 35 调,指的都是“单说”的特定条-2件,不考虑语流音变问题-2。正常-2搞方言-2调查的学-2者不会在那里有含糊-2。“阳-2平-2一声二调”说有点玄。如-2果一定要研-2究语流中的声调,必须找到变调的条-2件。那是严-2格的条-2件,不能够随便说说。请千万记住,不要随随便便就颠覆了基础知识。

#7皮扎诺

造成普通话的第二声(阳平)是一个字调两个声调的可能的原因是:

         普通话是受满族官员发音严重影响的语言的继承者,受满清官员发音影响前的汉语可能是13和35两个声调截然分开的一种语言,就是说原来的汉语是13对应一个汉字而35则对应另一个汉字,它们是两套截然分开的一音一调的对应关系。由于满族官员的母语满语是一种非声调语言,所以满族官员在语感上难以区分13和35两个高低截然不同的汉语上升型声调,所以他们把这两个声调混淆为一个声调,实际上是把这两个声调所对应的截然不同的两个汉字混淆为同一个读音的同音字,这就是普通话的第二声(阳平)是一个字调两个声调的可能的原因。

#8皮扎诺

普通话的第二声(阳平)是一个字调两个声调的实际语例:

例一,(下面的语料分析主要针对现实语言中的普通话第二声的阴阳二分情形)

附件: 胡访美01.rar

         上面的附件是中央电视台的关于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美国的新闻报道的一段录音之一。下面的这段话为其读音的声调调型标注,数字1、2(-2)、3、4分别是普通话的四个声调,其中的2和-2分别是阳上35和阴上13,只要听一遍对比一下就能确定无疑地相信我所述的普通话第二声的阴阳二分现象为客观语言现实:
         美3国-2总2统3布4什-2二4十-2号4在1白-2宫1蓝2草3坪-2举3行-2隆-2重4仪-2式4,欢1迎-2中1国-2国-2家1主3席-2胡2锦3涛1对4美3国-2进4行-2国2事4访3问4.胡2锦3涛1在4欢1迎-2仪-2式4上4致4辞-2时-2表3示4,他1希1望4通1过4这4次4访3问4同2美3方1加1强-2对4话4、扩(huo4)大4共4识-2、增1进4互4信4、深1化4合-2作4,全-2面4推1进4二4十-2一4世4纪4中1美-2建4设4性4合-2作4关1系4。

.
         从上面的附件: 胡访美01.rar来看,普通话的第三声分化成两个情形:一种是低音区平行调型(上标注3),另一种是上升调型(上标注+-2),并且这种上升的调型又再分化为低音区的上升调型(上标注-2)和高音区的上升调型(上标注+2或记为2)。这种上升调型完全等同于普通话的第二声的情形,可以说,普通话的第三声完全包含了普通话的第二声。这样看来,在实际语言中,普通话的同音字要比传统的统计多得多,因为普通话的第二声实际上不是一种完全独立的字调,它实际上是普通话第三声(字调)的一部分。


例二,(下面的语料分析主要针对现实语言中的普通话第二声的阴阳二分和第三声的情形)

附件: 胡访美02.rar

         上面的附件是中央电视台的关于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美国的新闻报道的一段录音之二。下面的这段话为其读音的声调调型标注,数字1、2(-2)、3、4分别是普通话的四个声调,5为这四个声调调型之外的另一个调型,而其中的2和-2分别是阳上35和阴上13,只要听一遍对比一下就能确定无疑地相信我所述的普通话第二声的阴阳二分现象为客观语言现实:
         各4位4观1(4)众4,这4里5是1美5国-2白-2宫1,当1地4时-2间1二4十-2号4上4午5,国2家4主3席-2胡2锦3涛1在4这4里5出1席-2了5美3国2总2统3布4什2举3行-2的5隆-2重4的5欢1迎-2仪-2式4。

.

         从上面的附件: 胡访美02.rar来看,普通话的第三声分化成三个情形:第一种是低音区平行调型(上标注3),第二种是上升调型(上标注 +-2),并且这种上升的调型又再分化为低音区的上升调型(上标注-2)和高音区的上升调型(上标注+2或记为2),第三种是低音区下降调型(上标注5)。


例三,(下面的语料分析主要针对现实语言中的普通话第二声的阴阳二分和第三声的情形)

附件: 胡访美03.rar

         上面的附件是中央电视台的关于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美国的新闻报道的一段录音之三。下面的这段话为其读音的声调调型标注,数字1、2(-2)、3、4分别是普通话的四个声调,5为这四个声调调型之外的另一个调型,而其中的2和-2分别是阳上35和阴上13,另外,调号之后括号里的数字为调值标注(如33-5),只要听一遍对比一下就能确定无疑地相信我所述的普通话第二声的阴阳二分现象为客观语言现实:
         应1布4什-2总2统3的1盛4情-2邀4请3,我1很3高4兴4在4这4春1光1明-2媚4的1美-2好3时-2期-2访3问4贵4国-2,首3先1,我2谨3向4伟5大4的1美5国-2人2民5转3达-2十5三1亿4中4国-2人-2民-2的1诚-2挚4问4候1和-2良2好3祝5愿4,我5希1望4通1过4这4次4访3问4同2美5方1加1(33-5)强-2对4话4、扩1大4共4识-2、增1进4互4信4、深1化4合-2作1,全-2面4推1(33-5)进4二4十1一4世1纪4中1美5建4设4性4合1作4关1系4。

.

         从上面的附件: 胡访美03.rar来看,普通话的第三声同样地分化成三个情形:第一种是低音区平行调型(上标注3),第二种是上升调型(上标注 +-2),并且这种上升的调型又再分化为低音区的上升调型(上标注-2)和高音区的上升调型(上标注+2或记为2),第三种是低音区下降调型(上标注5)。

         上面这段话的标注中,有一部分的“第二声”在新华字典里解释为第三声(即现代语音学所说的“上声”),这并不矛盾,因为普通话的第三声字调是一个完全包含第二声的字调。

         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既然语言是约定俗成的,而且普通话的声调调值是规范化了的,为什么电台的播音员所说的却不是规范化(规范化是一种高级的约定俗成)的普通话?为什么电台的播音员所说的却是皮扎诺描述的那种声调高低两分了的比四声更多调型的普通话?为什么电台的播音员不被规范成严格的四调普通话?如果连电台的播音员都不能说严格的四调普通话话,那么,如何让外国的朋友更好地更准确地认识普通话?

#9皮扎诺

         满族官员把汉语的13和35两个截然不同的声调混淆为一个字调后,又经过了100年的普通话语音规范化的强制政策后,为什么普通话的一个字调两个声调的局面仍然不能固定下来从而形成真正的新的一音一调关系呢?

答:
         语音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所以,不论是什么规定,什么规范化,什么强制政策等都不能改变语音的客观本质。
         尽管现代语音学对普通话的声调做出了严格的规范,严格到具体的调值(第一声55、第二声35、第三声214和第四声51)也被确定了下来。但是,规范化本身就其本质来讲不过是人的一种主观行为,尽管它经过严格的专家论证,使它在某种程度上放映了客观的语言现实,但它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客观现实本身,即使成千上万的专家一致认定,即使国家通过严厉的法律来确定它不可侵犯的神圣地位,主观的东西永远是主观的东西,主观永远也不会成为客观本身。
         声调作为语言的一种客观存在,它是按自己的客观规律来演变的而不是规范化的规定来演变的,这是再自然也不过的事情。

[ 本帖最后由 皮扎诺 于 2006-7-16 11:53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4 07:28 , Processed in 0.09330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