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812|回复: 0

浅议网络新词语的构词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3 12: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Gabriela
来源: http://gloriousadness.blogchina.com/2453711.html


随着现代社会计算机网络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网络使用的普及,网络走进了一亿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在网络世界,无论是聊天,发邮件,上BBS,写博客,还是新闻报道,科普教育,文化传播,目前和将来一段时间之内绝大部分还是要依靠书面的文字形式进行。在这种特殊的传媒形式和交流方式下,产生了很多特殊的语言现象。其中,网络新词语更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所谓网络新词语,有些是原来普通话中没有,在网络使用过程中完全新出现的词;有的则是在使用过程中使原来一些已经存在的词起死回生或者增添新的义项。

在铺天盖地的网络新词语中,有些经历住了时间的考验,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被人们所认可,接受。如“菜鸟”,“灌水”等。也有很多由于使用人数,范围及涵义覆盖面等原因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淘汰。但是不论某个具体的网络新词能否在语言中立足,网络新词语产生的途径,或者说这些词的构词方法还是有章可循的。下面我就简单谈一下网络新词语的一些基本的成词规则。

一,由于谐音产生的新词。谐音法在语言词汇中应用比较广泛。很多歇后语用的都是谐音的方法来达到表义目的。网络词语中使用谐音造出新词的现象也比较普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为了方便输入,选择输入法中出现的第一种组合。在网络中交流有时需要讲求速度,比如在聊天和BBS中,如果输入过慢,可能会影响交际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人们在打字过程中用一个词在某种输入法中输入某个音节后出现的第一个词来代替原有的词。这种谐音产生的词绝大部分只是以错别字的身份出现,也不会受到重视。只有一些词由于新词在意义,构成和读音上都显得优于原词,又不乏新鲜和幽默感,才会被人们广泛使用并且沿用下来。比如BBS中某个版面的负责人即版主,听起来既死板,又显得官腔十足,亲和力不够,现在已基本被智能ABC输入法的第一选择“斑竹”所代替。

   2、为了引起注意力和好奇,选择一个与原词同样通俗但是在意义上毫不相干的词。和第一种不同,这种词在产生之处往往就是有意这么使用的,开始可能是为了显示个性,久而久之,就成为大家所共同接受的了。如“大侠”---指对网络精通熟练的人---“大虾”;“虾米(什么)”,“恐龙”(指长相较丑的女生);“青蛙”(指长相较丑的男生)等等。

   3、为了标新立异,选择在形式上新颖在意义上也与原词相照应的词。这类词的生命力往往是比较强的。如“美眉”,“伊妹儿”等。

   4、某个具体地区的人们为了显得说话亲切或者体现自己的身份和地域特色,刻意使用一些方言词汇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由于很多方言词汇并没有其对应的汉字或者是对应的汉字很少有人知道,而采用谐音的方法。久而久之,也可以成为全国通用的网络词语。如“酱紫(这样子),“偶(我)”,“8(不)”,“4(是)”,“粉(很)”等等。

   5、使用与汉字谐音的字母或数字。这类词输入简洁,又个性十足。很容易在网络语言中立足。如“886(拜拜啦)”“3166(咱要溜溜,也是再见的意思)”,“9494(就是就是)”,“K(快/或者是流行的粗话“靠”)”

   6、将一些双音节词快速连读或去掉隔音符号后变成单字使用。如“表(不要)”。

二,由于其象征意义而产生的新词。这种词本来在汉语中就存在或者存在潜在的组合可能,但是在成为网络流行词之前并不被人们经常使用。在成为网络词语以后,其本来意义逐渐淡出,人们在说到这个词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它在网络用语中的含义而不是其本来的意义。如“灌水”(指在BBS上发一些没有实际内容的帖子),“拍砖”(发帖子),“刷屏”(连续在一个BBS版面或聊天室内多次发言),“菜鸟”(网络生手)等等。

三,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字母新词。这些词涵盖内容极为丰富,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输入的方便,为了显示说话者的个性或者故意迷惑看话人以引起注意,再就是为了掩盖一些发言内容,只让熟悉的人或知情者看明白。其中,属于前两种原因产生的网络字母词更容易经得起考验而长期生存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汉语拼音首字母缩略。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缩略形式。如“lg(老公)”“bt(变态)”“lz(楼主)”“mm(美眉)”等等。

2、  多单词组成的英文词组首字母缩略。这里又分为两种情况。

(1)      借用英语国家原有的缩略词。如 “omg(oh my god!)”

(2)      网民在交际过程中自己对英语进行的缩略。如“btw(by the way)”

3、  单个英文单词的缩略。这种情况也可以分为借用和自造两种情况。借用的如 “ps(plus)” “fw(forward)”, 自创的如 “ft(faint)” 等。

   四、由于拆字而产生的新词。这指的是通过电脑屏幕的显示手段,将已有的汉字的左右两部分分成两个单独的汉字,以达到组合的目的。我个人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说这种现象产生的还不能算是新词,但既然我们讨论是在网络这个前提之下,这种越来也多的网络用词的现象也值得关注。造成拆字的原因有两个:

1、   网络是人们自由发言的场所,但是由于网络的非真实性,很多人利用网络散布各种反动言论。为了预防万一,很多敏感的字或词成为一些网站不能显示的内容。因此人们在不得以而要用到这些字时遍用到了拆字。如“水工(江)”“古月(胡)”等等。

2、如果说上面一种原因导致了拆字现象的产生,人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和认可则使得了这种现象得以全面发展。我曾经在北语之声论坛(www.great-china.cn)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不矢口 亻十 么

日寸 候 , 亻奄 口斤 言兑 言仑 土云 有 辶寸 氵虑 敏 感 字 节 白勺 言兑 氵去 , 于 是 , 亻奄学 会 了 扌斥 字 , 后 来 , 亻奄 米青 礻申 分 歹刂 了 。 ”再比如现在网上十分流行的“口合口合(哈哈)”,“口黑口黑(嘿嘿)”,“弓虽(强)”等等,都充分体现了这种网络拆字法强劲的发展势头。

     以上是简单分析了几种常见的网络词语的构成方法。网络词语作为近年来的新生事物,其变化快,不稳定性使得一些语言学界的研究人士对其持强烈的否定态度。但是,尽管网络词语在某种意义上给原有的标准的汉语词语造成了一定的使用上的混乱,其存在并且被越来越多的人们不断丰富发展和使用着的现实是客观存在的。网络是一个虚幻自由的空间,也是人们在一个虚拟的世界自我展现,宣扬个性的场所。因此,在网络语言使用中的强制和硬性规范的方法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要做的是研究网络语言,接受并承认其中那些已经沉淀为时代文化的成分,对那些“网络流星词语”让时间来淘汰,对其中一些消极成分加以劝导。网络语言讲究快捷,实用和个性,这也给原本沉闷的语言带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作为随着一个新的时代(网络时代)而来的新的语言现象,我们应当顺应时代,积极努力,开辟一块新的学术天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7 06:03 , Processed in 0.0757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