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93|回复: 0

在经贸学院06级研究生新生与导师见面会上的发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5 13: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廖进中(回忆稿)
来源:http://bbs.rednet.cn/0-2.dll


同学们好!

年年都有新生见面会,年年都要我讲几句话,因为主持人介绍说我是我们院的“资深教授”。什么叫“资深教授”?我的理解,“资深”者,年纪大也!好像是季羡林老先生在谈到人的生命周期时说过,一个人要“呱呱地生,快快地长,慢慢地老,悄悄地死”。“呱呱地生”,我们都经历过了;“悄悄地死”,那是以后的事。你们现在都正是处在身体和学识上“快快地长”的时期,而我现在则是属于“慢慢地老”的人了。而要“慢慢地老”,按照辩证法的观点,就必须“多多地干”、“快快地讲”,不快就来不及了啊。所以,要我讲我就又来讲。当然,喜欢讲,也是我从小到老的天性。讲得不好,请大家原谅。

刚进门时,我看到今天到会的有这么多人,我很高兴。这说明我们的所从事的事业欣欣向荣嘛,说明同学们看上了我们湖南大学经贸学院这个科研、教学大舞台啊!刚才赖院长说,今年是我们院首次研究生招生人数大于本科生,我们已是名副其实地向研究型学院迈进了!但我想到的是目前社会上流行的说法,每年招这么多的研究生,以后就业怎么办?到哪里去找工作?这确是我们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我想起了一句老话,说是:“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记得已故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我们院里原来的讲座教授杨小凯先生在介绍他的“超边际分析”时曾经也是反复提到这句话的。那同学们到我们院、到我们学科、专业,是不是“入错了门”,以后会不会“入错了行”呢?我说,不会的!前面说过,我是我们这个学科、专业发展的见证人,几十年来我一直伴随着它,我最清楚它发展的全过程,它所碰到的所有的坑坑洼洼。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创办“工业外贸”时,谁看得起它?谁能想到它能有今天的辉煌?当时,人们都怀疑说:湖南大学虽是“千年学府”,但1953年后它只是一所工科院校,工科怎能办外贸专业?但我们看准了中国开放的大潮流,看到了我国出口结构优化的大趋势,看到了扩大机电产品出口是国家建设之必需,我们顶住各种流言蜚语坚持下来了!不出两年,当时的外贸部就把一个全国性的外贸人才培养会议放到我们学校开了,发展到今天大家都知道已是全国排名第三了,而我,也就随着这个专业的发展而成了所谓的“博导”了。几年前,在湖南师大召开的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我在大会上发言说:我这个人别说出国,就是出校进修也没有,纯粹土老冒一个,怎么就当上了博士生导师了?我又说,如果我也不当博导,那谁来当呢?我是它的元老、创始人啊!谁叫我入对了行呀?!而且,正因为我没有“入错行”,所以,我的夫人、你们称师母,她也就没有“嫁错郎”!因此我说,同学们到这个专业、到这个学院来学习,没有入错门,以后也不会入错行!当然,你今后必须继续努力,好好学习做人,好好学习做学问!

那么,以后我们如何做学问呢?一般而言,学问,学问,就是亦学亦问,边学边问,又学又问,在问中学,在学中问。但在研究生阶段,我认为,主要是“问”,“研究”就是“问”嘛!看看我头上的这副我们这次会议的会标,叫什么?叫“研究生新生与导师见面会”,为什么不叫“与老师见面会”?以前,学生叫我“廖老师”,带研究生后、特别是带博士生以后,大家都改叫我“廖导”。我一直在想,“老师”与“导师”到底有什么区别?对应的,那“本科生”与“研究生”到底有什么区别?研究生里又有“硕士生”和“博士生”,那“硕士生”与“博士生”的培养是不是一个模样?记得上个学期我在《博导论坛》之“大学不是跨国公司”的讲座中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在座的有些原来就是我们院的同学也可能听个我的那个讲演。我说,如果说本科生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那么研究生就应该是“学生提问,导师答”。要知道,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能提出问题,那么他离解决的问题也就不远了!导师,导师,导什么?导方向!你研究生提出了一个你自己希望研究的“问题”,导师就与你共同探讨,该“问题”的方向对不对?能否走得通?路径是什么?切入点在哪里?创新点在哪里?同学们一定要有提出问题的主动性,不要总是依赖导师,不要总是等待导师布置任务,特别是博士生。去年,我的博士生潘向东毕业,他现在是清华大学的博士后,我在答辩会上说过这样意思的话:“博士生导师”,简称是“博导”,那全称呢?“博士生指导教师”!有人说,这是我在谦虚,其实,那是真实情况的表达,我确实从同学们身上学习到了不少东西,同学们有许多地方都比我强,我们师生之间是“教学相长”!

当然,研究生也是学生。是学生,就要学。那研究生应该如何学呢?前面已经说过,研究生要在研究中学,在“问题”中学,是以“问”为导向的“学”。我们学经济学的研究生,一定要从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学习,这与与自然科学的研究生在实验室做实验不同,如果说“实验室”,记得张五常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经济学要以整个社会作为实验室。只有深入到社会的实际、实地、实景中,我们的学习才会更有成效,我们对问题的理解才会更深刻!举个例子,大概是一个月之前,我们院的老师们集体到新疆旅游。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的确看到了新疆的许多美景,“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美”嘛!但在我的脑海中留下的不是、或者说不主要是景点的美景。说实在话,要看美景,何必舍近就远去新疆,南方的美景多着呢!我到新疆,是更看重大西北的天文地理、风土人情。这次我算是真正感受到了“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大”,尤其是体会到了“不到新疆不知知识之乏”!以前,我们也学过中国地理,现在看来是太模糊、太朦胧、太肤浅!比如,沙漠、戈壁、草原、盆地、高原、气候等概念,以前我们不是不知道,考试时的成绩也不差,但只有到了实地,才能算是真正有所理解。要知道,那可是一个与我们生活的南方完全是相反的世界啊!当我看到那一望无际、赤地万里、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我就真正感受到中华文明之伟大、中华民族之艰难、改造祖国山河任之繁重!我现在确实懂得了“读万卷书”是比不上“行万里路”的!正是这种增长知识的信念支撑,使我圆满完成了这次很多人都不相信我能以多病之躯完成的这次新疆之旅。从新疆回来的这一个多月的假期里,我一直在猛补地理学知识,以及与其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比如,最近正在全国热烈议论的引西藏之水救中国的所谓“大西线工程”,或者叫“朔天大运河”工程,我就有了比以前更深更透的理解。

这次去新疆,还有一个收获,就是看到许许多多全国各地的人与我们一样的在旅游,切切实实感觉到改革开放使我们中国人富裕起来了,开始过现代人的生活,讲生活质量了。如果真是像有些人所说的,改革开放这不好那不好,主流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家这错了那错了,那为什么能有那么多人去旅游消费?计划经济时期,人们一天到晚干活,连肚子也填不饱,能有钱去旅游?能有时间去旅游?当时,我们连旅游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也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也说那是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要像胡锦涛主席指示的那样“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我们是研究经济学的博士生、硕士生,我们一定要把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研究好,一定要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的战略策略研究好,一定要将市场经济的观念、理念融入到我们民族的血液中。

强调在实际中学习,并不是说要削弱理论学习。只是,我在这里要突出谈谈课堂之外、教材之外的理论学习,比如听专家讲座。我们院每一年都请了那么多的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来校讲课讲学,据统计,光去年就有24场讲座,我们同学的听讲座的兴趣到底有多大?专家几个小时的讲演,往往是他一辈子研究的心血和体会,我们百思不解的问题往往人家一句话就可以使你茅塞顿开,一次讲座往往就可以把我们带到世界学术的最前沿,但在讲座的听众席上我们的研究生们往往不多,这种局面必须改变。再比如,要更多的利用互联网,不是说要你去上网一天到晚地玩游戏,而是要你在网上寻找“思想的闪光点”,即使是那些与你有不同见解的人的文章。网上的信息是最新、最快、也是最有创造性的。有人说,现在网上“恶搞”的东西太多,没有兴趣。你可以选择嘛!其实,我倒认为,往往是那些“恶搞”的东西,它的创新点最多,最能启迪人们的思维。科学史上,当太阳绕着地球转的“地心说”盛行时,波兰人哥白尼却提出地球绕着太阳转的“日心说”,这不是“恶搞”是什么?但正是这种“恶搞”,人们才走出多年的谬误走向了真理!哥白尼也就成了改变世界的、最伟大的天文学家!

不知不觉,讲多了,耽误了大家的时间。“好好学习做人”的问题,今天没有时间讲了,只要我还没有“悄悄地死”,以后我们相处的日子还长,起码有三年,以后再说吧。比如,我们院上学期开始,开辟了一个《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列讲座》,我有三讲,虽然主要是针对本科生的,建议你们研究生也去听听。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3-28 21:11 , Processed in 0.0974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