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65|回复: 0

论两类语言和文字(续2)----汉字的情况和改革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4 15: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字的基本情况和改革问题
   通过前四节的叙述可以看出,语言和文字虽然都是人类主观的产物,但不是主观随意乱造的产物,它是人类社会现实的实践需要,驱使着人类必须按社会的要求生产的。所以,文字和语言自有史以来所经过的道路,不是人类主观愿望一方能自由选择的,是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在瞻望汉字的发展趋向时,不能只考虑人们的主观意志一方,更主要的必须看驱使人们如何做的客观因素。现实一再证明,客观因素是驱使人们在主观上作出这样那样抉择的根本原因。
现在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文字有上千种,有的是正在使用,有的是已经不用了。从这些文字的形态和表示内容上看,他们分别属于文字发展的不同的阶段。
不同发展阶段的语言和文字,其内容和特点是不相同的,所以,语言和文字的含义是具有历史性的,含义不是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一定的语言和其对应的文字在发展变化方面是紧密相连的、互相制约的。离开文字所对应的语言,单纯地从文字形态上比较哪种文字优,哪种文字劣,是一种错误的比较方法。就像比较鸟的尾巴与鱼的尾巴哪个作用大,哪个作用小一样,拿不可比的东西进行比较。文字的优劣比较,只能用一个标准,这就是这种文字同它所对应的语言之间匹配程度的优劣。匹配了就优,不匹配就劣;匹配程度越差就越劣。那种错误的比较方法之所以出现,理论上的原因就是没有把文字与语言的关系和文字发展的阶段性弄清楚。误认为不论拿个什么符号,套在任何语言上都可以当这种语言的文字。
本文的前四节讲了多音节词类和单音节词类的语言和文字,分别说明了他们的特点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过程。这两类的共同点,就反映了所有的语言和文字的共同的一般的规律。所以,在以下讲到汉语、汉字的情况时,不应忘记它们也具有一般的规律。既然这两类文字的最终结局都是“单音的、一音多意的、意音双表的文字”。那么我们在研究今天的汉字时,就应该把研究的基点,放在汉字目前所处的阶段上。明白了这一点,对目前汉字问题的看法才会准确。
(一)、汉语为什么是单音词为基础的语言
汉语在早期,也是先由单音节词语言自然变化为多音节词语言的。但在后来出现了增加音节的局限性问题时,人们就发现和使用了“语音多载规律”,采取了“一音多意”的办法,从此逐步使语言“回归”到单音节词为基础的语言了。汉语直到现在,还留有多音节词语言的痕迹,例如“蜻蜓”、“蝙蝠”“旮旯”等,不可拆分的双音词。汉语完成由多音节词语言发展转变成单音词语言,大约在夏朝之前,即距今6000年以前。汉语与多音节词语言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在第二节中关于单音词语言的优点已经说过了,在此不再重复。
为什么说汉语早在6000年前就使用语音多载的方法了呢?因为,炎帝、黄帝时期就是酋长国时期了,那是6000年以前的事,那时候就需要用文字记录酋长国的一些重大事情了,就必然有文字了。现在所发现的商朝的甲骨文,是4000多年前的。现在所看到的甲骨文有3000~4500个左右,仅在商朝时期,是不会很快产生那么多的,应当是各个前朝不断积累而成的。商朝时期的汉语声母和韵母肯定比现在少,这一点可以通过诗经、汉赋、唐诗等古代韵文的音韵,与今天的音韵对比,得到证实。再如,汉语的“入声”,有点象多音节词语言的“重音”,大约是从早期的多音节词汉语流传下来的,只在近代才在“普通话”里消失。 “入声”现在的归韵范围是17个韵母,归声范围是28个声母。估计商朝时期的韵母不会超过20个,声母不会超过30个。如果当时的声调也是“平、上、去、入”四种(当时可能比这还少),那么语音的样式总数就有20(声母)*30(韵母)*4(声调)=2400个。因为语言的音域是不均匀的(例如现在的汉语yi去声字有120多字,gei上声字只有一个“给”字,bia就没有字),实际使用的语音样式会小于2400个的。而现在能见到的商朝时期的甲骨文是400个左右,实际有的肯定比这要多一些。这样,我们就看到,文字数量是语音样式的2倍以上。那么,文字的读音就有两个可能的情况:一是有几个字的读音是相同的,即有“同音异意字”;二是存在一个字读两个音或三个音以上的现象(一字多音一意)。第二种情况,在最初的图形文字时期,因为字数比较少,记忆负担不大,有可能存在。到了商朝的象形文字时期,文字数量达到4000千左右了,如果还有一个字用两、三个音来读时,会给记忆带来很大困难。所以,“一字多音一意”的情况是不会长期存在的。而“同音异意字”和“一字一音多意”的存在,必须有语音多载为前提条件。所以,商朝时期既然有“同音异义字”的文字,那么“语音多载”、“文字多载”的现象必然就存在了。由此可以看出,汉人比多音节词语言的人们,早6000年就成功地发现并使用了“语音多载”和“文字多载”的规律,相应地改进了语言和文字,所以它比多音节词为基础的语言先进,是无须怀疑的了。
   其次,在语法上,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也不太一样,有些语序和今天的语序相比,是颠倒的,像日本语或西方语。这是古汉语留下的多音节词语言的痕迹。
   随着汉族社会的发展变化,又经过多次民族大融合,汉语的音素、音调、音意结构和语法、词汇逐步发展变化和丰富,造成今天这个样子。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以后,汉语与世界各国的语言交融机会更多。引导得正确,汉语的发展将更快更好;引导得错误,将使汉语倒退。现代中国有一种向西方语言、文字看齐的观点,如果让汉语、汉字真的向西方语言、文字看齐了,就等于汉人已经先走了6000年了,再退回6000年,然后好与西方语言、文字一起再走6000年,同西方语言、文字一起,返回今天的汉语、汉字的样子。
(二)  汉字的基本历程。
汉字最初的形式也是图形,汉字由图形发展成目前的楷体,是一个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的过程。
汉人最早也有结绳记事的经历,大约在“炎、黄”时期出现了图形文字。先是“以图表事”,然后发展成“以图表词”(即直接表示语意,间接表示语音)。
“以图表事”,就是图形所表示的事物,一般要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才能说明的。反过来就是说,一个图形可以代表一句话或几句话的意思。一个图形使用时间长了,人们一见到这个图形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当记事图形很多时,为了用简单的语言来区别不同的图形,就给每个图形取了个最简单的名字。由于在图形文字出现之前,汉语已经是单音节词为基本词汇的语言了。所以,在给图形取名字时,自然大多数的图形都是单音的名字了。这样,每个图形的名字,就代替了每个图形的含意了。因此,单个“图意”就与单个“语音”对应起来了。这样,“一图一意(词)一音”的情况就出现了。不过,“图意”在图形上是直接表示出来的,而“语音”是表示不出来的,语音是虚拟给图形的。这样,“以图表事”,就发展成“以图表词”了。这一点,在第三节里已经说过了。
汉字没有由“以图表词”改变为“以图表音”,一直保持到今天的楷体字,仍然是“以字表词”的。根本的原因,是其对应的单音词为基础的汉语决定的。汉字系统发展变化的基本过程,与第四节讲的,一般的单音节词为基础的文字系统的情况基本相同,在此不再重复了。这里主要讲一下汉字几种体式的产生变化原因。以启发我们怎样看待目前的汉字。
汉字从表面上看,不同于世界上其他文字的最显著的一点就是有九种基本的书体,即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体、草书、行书、楷书、宋体。汉字为什么有那么多体式?这不是人们为了艺术的需要而设计出来的。汉字的这些体式的变化顺序,是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书写工具的进步顺序完全一致的。它反映了汉字发展的基本历程。
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基本词汇的语言,与之对应的文字,最匹配的方式就是一个个独立的图形式的文字。从甲骨文至今4000年来,中间经历了不知多少次的与外文的交错、交融,至今仍然不变,根本的原因就是汉语的“以单音节词为基本词汇”的特性没变。
这种二维的方块形的文字,具有十分灵活的变化特性,其形体能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而变化,其数量也能随着语言的丰富、单词的增多而增多,更有表意又表音(间接地表音)的能力。就拿第一种能力来说吧,早期的汉字是象形字,是用石划或刀刻的,刻划一个字费时费力,速度很慢。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文字记录的事情增多,刻字就显得太慢了,因此,人们发明了用草棍蘸着颜色写字,由此提高了书写速度;但是象形字笔画有限,书写规则也不统一,也不能表示大量的抽象化词语,于是人们就加以抽象化,因此,一种笔画比较有规律的文字就出现了,这就是篆字---笔画曲而无粗细之分。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用草棍蘸色写字又显得过慢了,于是人们又发明了毛笔,毛笔蘸一下颜色可以写几个字,因此提高了书写速度。然而,一段时期以后,毛笔写字的速度又显得慢了,在当时的社会技术条件下,要想再提高书写速度,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字形上打主意了。于是,篆字就逐步改进成一种笔画直,画数少,带有毛笔特点的字就出现了,这就是“隶体” 字。同隶体字同时出现的还有“草体”字。隶字作为官方通用文体,盛行于汉晋时期。隶字有些古板,仍不便于手写,影响速度,“草体”又不适合一般人使用,于是,一种不拘体法,随手而就的书体有出现了,这就是所谓的“急就章”。这种“急就章”介于“隶、草”之间,并不规范,后来经过规范后,就形成了“行书”字了。“行书”字在笔画上再进一步规范化,就成了“楷体”字。具有历史意义的行书的代表作,是王羲之的《蘭亭序》。由隶体到楷体的转变,可以说是汉字史上的又一次文字改革,其推动者是唐朝皇帝李世民。因为当时唐朝社会已经相当发达了,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原来的隶体字书写速度跟不上社会的需要,而行书能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大家知道,秦始皇是用命令强行推行小篆的,在那种因长期的国家分裂造成文字也混乱的情况下,国家统一后,统一文字刻不容缓,用命令强行推行小篆,是唯一正确的政策。唐朝的历史情况与秦朝是不同的,没有刻不容缓的形势逼迫,可以采取缓和的政策。文字是大众的工具,大众的习惯势力是不可忽视的“民能载舟,也能复舟”,这是李世民的信条。聪明的李世民,虽然知道唐朝需要一种书写快的字体,但他没有用诏令的方式,强行推行行书字。而是利用人们“崇上心理”,以自己“酷爱《蘭亭序》”的名义去濡染社会,又叫褚遂良等大臣们摩写《蘭亭序》,以助声势,在选官时也重视书法能力等等,由此造成了重视书法的社会风气,并以会写行书体为最高荣耀。这样,不久楷体就形成并成为官方通行的文字了。“楷体”即样板体或标准体的意思。
宋体字实际上是楷体字的一个变形。在刻板印刷术发明以后,楷体字是很不适合刀刻的。于是刻工们就逐步把楷体改造成一种横平竖直,粗细一致的字体了,这就是宋体。所以,宋体适于刀刻,不适于用毛笔书写。
宋朝以后,元、明、清三朝,国家实行崇古尊儒,科举制度,重农抑商,蔑视技术等落后保守的政策,文人们不是钻营官场,就是当故纸堆的“书虫”,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以至停滞不前,书写工具没有新的改进,所以汉字在结构形体方面就停止发展变化了。对此现象,有人如井蛙观天,令人可笑地解释为,汉字从宋朝以后,就达到完美得不能再完美的程度了,所以不再变化了。
为了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汉字不单在体式上不断发生改进变化,同时在数量上也是不断增加的。据有关资料记载,汉字数量发展的基本历史情况如下:
甲骨文体系大约有3000个左右,历时1000年左右;
篆字体系大约有4000个左右,  历时1000年左右;
隶字体系、楷字体系,到现在共历时2000多年了。其数量是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的: 西汉时,约有5300多个;东汉时,约有9300多个;南北朝时期,约有22000多个;唐朝时期,约有26000多个;明朝时期,约有33000多个;清朝时期,约有47000多个;现在已经达到了54000多个。
清末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发达,技术先进的国家用大炮轰醒了懵懂自大的中国。中国人感到落后就要挨打,要前进要发展,必须文化先行,必须进行文化普及。而人们这才发现,我们的汉字并不是人民大众的文字,根本不利于普及文化。于是就大声疾呼:进行文字改革!这个呼声到今天延续了近百年,收效甚微。为什么?原因有三:第一,百年来,中国的社会经济没有大的进步,没有发明和普遍使用新的文字处理工具。从汉字的演变过程来看,象形----篆体-----隶体----宋体,都是为了解决书写速度问题,首先出现了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新的书写工具,然后引起字形改变的。第二,对汉字存在的缺点的原因和汉字的发展路径,在理论认识上不成熟。一些人盲目地排外,一些人盲目地崇外,“汉字是国宝”还是“汉字是垃圾”,长期争论不休。第三、百年来,社会动乱,国家分裂,外国入侵,战争频起等等社会危机不断,也是一个原因。而今天,国家基本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达,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高潮,汉字的改进和发展的必要性显示出来了,也具有了改进和发展的社会条件。此时不改,更待何时?
(三).目前汉字的缺点是怎样形成的?
目前汉字不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用起来很不顺手,是大家都感觉到的,这是它的一些缺点造成的。这些缺点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五条:
1.每个汉字实际上具有三个要素,即 含义、读音、声调。可是在其形体上却没有直接表示读音和声调的部件(当然,有些合体字是用部首间接地表示读音和声调的),结构和间接表音都没有规律可循。因此,人们在学习汉字时,既要逐个死记它的含义,又要死记其读音。说汉语的人,从7岁开始学汉字,学到17岁,也只能学会2000个左右,还不到全部汉字总数的20分之1,可以说,目前世界上没有人能读写出全部的汉字。如果成年文盲再想学汉字,难如登天。因为汉字是世界上规律性最差的文字,所以它是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
2.它结构复杂,笔画偏多,历史上又延续下了很多异体字、异读字、通假字等等,又给学习和书写增添了几分难度。
以上两点,造成了大量的文盲。
3.在用于电脑处理时,必须带上大量的字模库,字库里没有的,电脑就打不出来了;而且存在很多重码字,输入速度很慢,比原先的铅字打字机好不了多少。它只能用键盘从字库里向外调出整字,永远也实现不了象英文那样用键盘组字。因此,使汉字信息系统只能挂接在英文信息系统上,永远没有独立性。逼得中国人不得不实行全民普及英语教育。
4.因为汉字是“意、音”分离的,所以,在普通话的推广上,汉字起不到助力作用。
5.在用汉字表示外来词语时,要表其音(近似的)就不能表意;要表其意就不能表其音。对外来词语的文字翻译,更冲乱了汉字的表意功能,外来词语成了汉字文章中的一种“怪胎”,
令不可捉摸,人涕笑皆非。汉字这种没有吸纳能力的特性,很不利于对外文化交流,也不能吸收外来词汇以丰富汉语词汇库。
这些缺点是怎样造成的呢?并不是“汉语落后”或“汉字落后”造成的。形成这些缺点的原因,还得从汉字的结构特点和发展过程上说起。
在第四节讲到单音词为基础的文字系统时,已经讲过了单音词文字的特点和随其发展而出现的缺点了。汉字属于单音词为基础的文字系统,其一般性的问题在此就不再重复了。这里只说汉字的特殊问题。
汉字是在汉语形成单音词语言以后才产生的,所以汉字才始终保持着直接表意间接表音(读音是虚拟的)的性质,并且每个汉字的读音都是单音的。汉语的语音样式(声母*韵母*声调)在古代大约有2400个左右,因为使用的音域不均匀,使用的语音样式会少于2400个。这一方面导致大量同音异意字的出现,也成了汉字扩展的制约因素。
古汉人,从象形字开始,就采取了用已有的字进行组合,来创建新字的构字方式,即“以字组字”的方式。这种造字方式,能适应汉语无限发展的需要,可以造出无限的新字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性,能形成一个文字系统。汉字的扩展方式至今仍保持着这种方式。为了使组建的新字在结构上尽量简单,在字义上尽量便与理解,在读音上尽量好记,他们用表示人们最常见的事物的单字作“组字基元”,并且使这些“基元字”笔画尽量最少。例如:一、十、厂、广、乙、丁、力、刀、天、干、中、又、口、目、手、足、耳、等等。构字的规则主要有基本的两条:一 、“意、意”结合。例如:“人”“山”结合为“仙”;“爪”“木”结合为“采”等等,这些都是取其二字的含意,再来构建一个新字和新的含意的。二 、“意、音结合”。例如:“米”“立”结合为“粒”;“龙”“耳”结合为“聋”等等,这些都是一部取其意,另一部取其音来构建一个新字和新的含意的。
要读、写这两种扩展汉字,就必须先知道了基元字的“意”“音”,才能知道这些新字的含意和读音。二者相比,第一种只有“意”的提示;第二种有“意、音”两种提示,所以这种字占了汉字总数的70%以上。因为最简字的数量是较少的,约3百个左右,一般人是比较容易在短时间内记住的;用以上两种方法组建的扩展字,由于有“意”“音”的提示,在字数不太多时(2000个以内),一般人记忆能力加上“意”“音”提示,识读起来是感到很容易的,这时,汉字具有一定程度的“学少知多”的特性。但是,当超过2000个时,一般人就感到困难了。因为用两种组字规则构字,必然带来了“二义性”。当人们看到一个不认识的组合字时,是按第一种组字规则识读呢还是按第二种组字规则识读?就拿不准了,这时的“意”“音”提示的作用就大大消弱了,人们不得不对每个组合个字象记基元字一样,既得硬记住它的“意”又得硬记住它的“音”了,原来具有的“学少知多”的特性没有了,变得难学了。
再者,假如当时的语音样式是2000个左右,而最简基元字(相对合体字来说,叫独体字)是不会很多的,最多不超过300个。每个独体字表示一个语音,也还有1700个语音没有独体字表示,这1700个字的读音,就必须用合体字来表示之。那么,这1700个字,是不能按“意”“音”组合规则进行组合的了,只能另赋予读音。这样,在2000个间接表示语音样式的字中,既有独体字,又有合体字了。还有一种情况,由于语言音域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语音样式在某个音域已经用过了,再有新词要创建新字时,就不能按“意”“音”结合的规则组建新字了;同样,如果某一表意的独体字在某一语音样式上已经用过了,也不能再用“意”“意”结合的规则组建新字了。否则,就会有“同形同意同音字”。这时,就只能唯一按“异意异形”的原则,抛开“意”“音”结合和“意”“意”结合的规则,随便造字了,例如:“累”、“睪”、“晷”等字。这两种违背“意”“音”结合和“意”“音”结合规则的合体字,混在原来按“意”“音”结合和“意”“音”结合的规则组建的合体字中间,就使人感到不知道哪些字该按哪个规则识读了,更得叫人对每个字都得死记硬背了。社会在不停地发展变化,新事物不停地增加,表示新事物的新合体字不停地增多。随着新字不断增多,记忆困难成积累性的增长。
由于独体字在某一语音上可创建的不同字形的二字合体字也是有限的,当达到极限时,再创建新字时,就得用三个独体字来构建了,于是就出现了“三合一”新字;以此类推,于是“四合一”新字,“五合一”新字等等的合体字就出现了。这样,随着字数的增加,单个汉字的笔画数量也随着增加,汉字越来越复杂了。例如:“嘴”、“赝”、“夔”、“齼”等字。这样,字数的增加,不单导致了汉字的难记;也导致了书写的困难。目前的汉子数量,已经达到54000多了。其读写难度超过世界上任何文字。
汉字不单在用独体字构建新字方面失去了规律性,在组字的部件上也没有规范性和标准性。例如,“立”,它单独存在时,占一个整字的大小,当成为组字元件时,其大小就不确定了。在“粒”中占全字的5分之3;在“竖”中占2分之1;在“飒”中占5分之2;在“韶”中占4分之一;在赣中占6 分之一;等等,随机而变。另一方面,各部件的摆布位置也是无规律的,也是随机而变的。如“音”立在日上;“昱”立在日下;“部”与“陪”。象以上四字,部件一样,只是换了个位置,读音和含义都变了(当然在篆体时“部”的右边是阜,“陪”的左边是邑,还是有区别的)。
在表意方面和读音方面,由于很多“假借字”、“通同字”、“异读字”等掺和,也是很混乱的。这一点,大家翻开字典就可以看到,在此不必赘述了。
所以,目前的楷体汉字,除了笔画还有点规律性和标准性外,在构字、表意、读音方面全无标准性和规律性了。楷体字几乎完全失去了系统性。
凡是有规律的事物,不论多复杂,人们都能很容易学会和掌握它,因为它具有“按既知规律的类推性,即学少知多性”。没有规律性的东西,即使只用01两个符号组成的四位编码,你也记不住几组。这就是楷字难学的根本原因。当然,规范性和标准性也是楷字难学的一个原因。但无标准性造成的最大的困难,还是在机器的处理上。文字处理早已机器化了,现在已经是电脑化了。电脑处理的文字,第一必须有标准件,第二必须有固定的组字规则,而这两样汉字都没有,电脑处理怎不困难?因此,电脑在处理汉字时,只好把一个个的汉字,当成一个个的图形作整体看待。有多少个汉字,就得做多少个字模,没做字模的,键盘就打不出来了。因此,电脑汉字信息系统不得不背上5万多个字的字模库。当有新字要添加到这个库里时,与之有关的所有程序都得作相应地改变。这与英文在电脑处理时只用26个字母模相比,差别就太大了。键盘输入时,打进一个英文字母,电脑从26个字母中检索出这个字母来;要是打进一个汉字代码,电脑要从五万多个字中检索出这个汉字来,虽然采取了分区分页等逐级缩小检索范围的加速措施,最后仍然也得从千、百个字中逐个过滤出一个字来。其速度怎年能够与英文相比?另外,英文的键盘输入,是在用键盘组字(词);而汉字的键盘(包括手写板、话
筒)输入,是在用键盘调字,两者有根本的差别。
更严重的是,汉字信息必须以英文字母代码来转换,即必须挂接在英文信息系统上,这就使汉字信息系统失去了独立性,只要英文信息系统一变动,中文信息就必须立即随之变动,否则,中文信息系统就瘫痪。
由于汉语是一音多意的,因此,汉语词汇的扩展,全靠汉字的扩展来对应表示新词的含意(例如:长、常、肠、偿、尝、嫦、蟐、瑺等字)。否则,就无法理解语言。所以,从学习汉语的常用语言部分来说,汉语是世界上最好学的语言,而从更深层的高级语言部分来说,因为汉字的难学,就是很难学会的语言了。所以,世人普遍认为,汉语是“入门容易深造难”的语言。难的门槛就在汉字上。
在当今大工业商品经济的社会条件下,什么都必须讲究效率。在全球经济趋向一体化的形势下,各国都被卷入经济赛跑的行列里来了,谁落后,谁就吃亏,谁就挨打。汉字是中国人民提高科学文化技术水平的基础工具和信息时代最基本的信息元。一个没有规范性、标准性和规律性的不成系统的汉字,怎能适应全民无文盲和建立中国人自己的信息系统的需要?没有全民的科学文化的普及与提高,怎能出现适合各种不同工业技术层次需要的大批技术人才?中国有十多亿人口,这么庞大的人口,不从汉字上改革,来寻找文化普及的路子,而只靠国家和个人的资金支持,那是最笨拙的办法,是最浪费的办法,也是不可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都能使现代科学文化得到普及的长久办法。所以,仅从人才开发和建立中国独立的汉字信息系统这两点(这两点,是当今国家能否在全球经济赛跑中取胜的基础)来看,汉字也必须进行改革,而且是越快越好。
(四)怎样克服目前汉字的缺点。
在第三节里,我们讲了“理想文字”的8 条标准。用其对照汉字楷体来看,汉字楷体只符合第27条的标准。其余6条都不符合。今天我们必须把它改进成“理想的文字”,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由有规律可循的文字,演变为“无规律可循”的文字了,文字的系统性基本上丧失了。正因为这一点,才出现了难记难写和电脑难处理的缺点。而这“无规律可循”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构字方式造成的。汉字从产生起,就是直接表意,间接表音的。独体字是这样,由独体字组合的合体字自然也是这样。这是与生俱来的缺点。这个缺点,当然也是汉字难学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它比起“无规律可循”的缺点还是次要的。我们现在既然知道了造成目前汉字缺点的主、次原因了,下一步怎么解决这些缺点就有了明确的路径了。
解决的路径到哪里去找?这是坚持汉字改革的人们经常争论的问题。我则认为,本文第三节里提到的“理想文字”的8条标准,仅仅是“技术标准”,只有技术标准还是不行的。因为汉字是一种大众使用的工具,所以有个大众看字习惯和书写习惯问题;文化发展过程不允许出现断层,所以还有个新、旧文字的无缝转换的问题和历史资料衔接的问题;汉字又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艺术之一------汉字书法艺术的载体,所以还有个书法继承问题;还有个新、旧文字转换的经济成本问题;还有个与全世界汉字文化圈的人们谐调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可以统称为“社会标准”。改革后的新汉字必须既符合“技术标准”又符合“社会标准”。否则,就不会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和使用。
其实,符合这两个标准的新汉字,不用到别的地方去找,它就孕育在楷字本身中。为什么? 
1、汉字生来就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真是“变形金刚”。历史上从象形体演变到楷体,都是在克服发展中出现的缺点、适应社会需要才变的。楷体在今天所出现的缺点,也同样属于发展中出现的缺点。发展中出现的缺点,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倒退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沿着汉语、汉字自己的发展方向继续前进,才有出路。楷体今天所出现的一切缺点,如以上所述,主要都是由组字方式引起的。那么,今天我们无须把问题想得太复杂,只要改进一下组字方式就行了。问题出在汉字本身上,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必然从它本身上来。这是前几次体式演变的事实证明了的,是“变形金刚”的固有功能。
2、一个个互相独立的方块形汉字,与以单音词为基础的汉语,在形式上是正相匹配的,其他一切体形都不能与汉语匹配。汉字历时5000多年,体式多次改变,而方块体形始终保持不变,就是这个原因。“什么马佩什么鞍”,这是规律。如果什么体形都可以,汉字早在汉朝时期就变形了,用不着今天的我们来操心。
3、其实,解决楷字缺点的路径。前人已经给出来了,70%以上的“意、音结合字”就是。因为他们在当时以为,语音是语言的最小单位,而不知道语音还可以再分解成更小的单位“声母”和“韵母”,所以只会采取“以字组字”的方式来扩展汉字。那么,在今天我们已经熟悉了拼音原理的时候,就可以改变“以字组字”的方式了。我们保持原来“表意”的偏旁不变,只将“表音”的部首改成声母、韵母和调符的“组合体”就行了。即改为用独体字与拼音字母组建汉字的方式。这样,每一个汉字的“意”“音”都可直接表示出来了。由此,以上说的次要缺点就解决了。其实,采用这种“意、音双表”的组字方法,最根本的意义在于,使汉字从此彻底解决了“无规律可循”的问题,使汉字变成一个由标准构字原件和固定构字规则的十分完整的有规律可循的永远稳定的文字系统。
4、“意、音双表汉字”应当是什么形式的呢?为了符合“社会标准”,就必须是“民族式”的,即仅仅是楷体的一种异体字,就像楷体字与隶体字的区别似的。只有如此,才顺应绝大多数人的看字和书写习惯,才实现新旧文字的无缝转换,才使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得到继承发扬,才能与世界汉字文化圈的人们谐调;才不会造成新旧文字过渡期中的经济损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二维图形式文字比一维线形式文字,变化空间大,区别率高,特别是表意为主的文字,最好的文字形式就是图形式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新汉字应当是什么样的了。所以,把楷字进行简化、拉丁化或压缩汉字使用数量的做法,都是只看表面现象,或只看局部问题,“饮鸩止渴”的做法。“意、音双表汉字书写法”,就是根据以上分析,沿着汉语、汉字自己的发展方向继续前进而设计出来的。
“意、音双表汉字”的“构字基元”,由25 (实际是28个,因为“衣”“乌”“迂”和韵母通用,只用同一个符号) 声母符,36个韵符,4个调符(实际上是5个,因为阴平没标符号),333个意符,19个区别符组成,总数为417个。可以用417个基元组建出3188808028*36*5*333*19=31888080)个意、音双表汉字来。
今后,根据发展的需要,也可以在这417个基元基础上增添。每增添一个声母,可以增加1138860个新字;每增添一个韵母,可以增加885780个新字;每增添一个调符,可以增加6377616个新字;每增添一个意符,可以增加95760个新字;每增添一个区别符,可以增加1678320个新字。(当然,以上的计算数字,是理论数字,实际上因为语言音域的不均匀,组建的字数是略小于理论数的)。而且这种双表汉字的笔画数最多的不会超过29画,不会出现因为字数的增加导致笔画数增多的现象;也不会出现因为字数的增加而造成新汉字系统混乱的现象。所以,“意、音双表汉字”具有无限的吸纳性和扩张性,并具极其长久的稳定性。
人们只要学会了417个组字基元和构字规则(即“意、音双表汉字书写法”),就会读、写所有的新汉字,真正成了“学少知多”的文字。
“意、音双表汉字”的意符(是楷字的独体字)和音符(是拼音字母和调符),都可以是标准件,每个字可以由“意符”和“音符”合并而成。如果做一个“意、音双表新汉字”的中文键盘,再以这417个基元为对象编一个很小的组字程序,电脑里只要存储了417个基元字模,就可以打出任何新汉字来,字怎么写,键盘就怎么打。即从417个字模库中调出的是新汉字的组字元件,排布到屏幕上组成一个整的新汉字。而目前所有的汉字输入法,其实都是从汉字库里向外“调”整字的,所以,任何输入法也不能做到“字怎么写,键盘就怎么打”。所以,不存在字库限制的问题,不会有重码字,可以盲打。这同英文输入法是一样的了,即用键盘从26个英文字模库中调出字母,在屏幕上组织英文单词,而不是调出整个的英文单词。更重要的是,用这417个汉字基元可以建立起独立的汉字信息系统,再也不必挂接在英文信息系统上了。 现在逼着中国进行全民普及英语的“卡脖子”情况就不复存在了,全中国的儿童就从汉字和英语这“两座大山”下彻底解放出来了,省下的时间可以学习科技知识。那将节约多少财力和多造就多少科技人才?
这种具有标准性、规范性和规律性新汉字系统,既便于人的记忆、书写,也便于机器处理了。前面提到的目前汉字楷体存在的5个主要缺点,就不复存在了,目前汉字所遇到的所有难题都迎刃而解了。新汉字系统成了“理想的文字”系统了。汉语系的人们,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出现文盲了;汉字将成为世界上最有规律性的最容易记忆和书写的文字,汉语也将完全地成为世界上最好学习的语言。
综上所述,汉字具有从表意文字发展成“意、音双表”文字的内在素质和客观必然性。我们这一代人不改它,我们的后人早晚一定要改的。改的越早,中华民族振兴得越快。
附件:
1.“意、音双表汉字书写法”。
2.《双表汉字集》----12576个新、旧汉字。
作者:  山东临沂  孙振坡
Email: szp1945@sina.com
修改时间:2006.8.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7 10:12 , Processed in 0.07935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