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14|回复: 2

广州精神病院每年收治百名大学生 情爱非主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0 23: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信息时报 2007年01月10日01:29

 


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心理咨询的大学生。



广州精神病院里的病人。



专家称,刚刚发病的精神病患者经过1~3个月就可出院。



导致当代社会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诱因中,外界刺激导致的心理压力已排到首位。

广州精神病院每年收治百名大学生 情情爱爱不是主因

调查
一项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20.3%有心理问题。在广东高校中,如果算上郁闷、焦虑等轻微症状则高达40%。
在广东高校中,一所高校几乎每年都有3~5名大学生因心理疾病被送往精神病院接受治疗。而包括跳楼等行为在内的大学生自杀现象,更是让高校防不胜防。
广州市芳村明心路,著名的广州市精神病院就坐落在这里。每天,这里吵闹声、狂叫声不绝于耳。病区的大门上常常挂着一把大锁,没有特别申请,任何人都难以跨越这道门槛。这里的医生随时都要提防着不被病人的意外举动弄伤。在这里,住着一群原本应该在校园里求学的大学生。
来自广州市精神病院统计数据显示:社会人群中有心理疾病的患病群体高达10%,高校的大学生群体中则比例更高,普遍在20%~30%左右。在这些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中,上升到精神分裂现象的精神病大学生患者则在1%左右。广州市精神病院(广州市脑科医院)心理康复科副主任徐文军、副主任医师郭扬波告诉记者,近年来,大学生精神病患者的比例逐年增高。在该院每年收治的1500余病人中,大约有100名是在校大学生,其中大多数学生来自广州各大高校。

休学治病没了自信 单恋失败性情大变
吴勇(化名),今年22岁,曾经是一名令人羡慕的优秀大学生。如今,却成了广州市精神病院的一名在册病人,病历上“精神分裂症”几个大字清晰可见。

第一次打击:休学治病
2003年广东湛江考区,吴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广州某著名高校。入学前一天,村里特意为他举行欢送会,那一天,他成为全村男女老少共同的骄傲。进入大学,聪明好学的吴勇依然引人注目:成绩优异、性情活跃使他很快成为校学生团体的“小头头”,也由此赢得大多数学生的尊重,特别是一些女孩子,把他当成了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然而,命运却跟他开了个玩笑。大一才刚刚开始了一个学期,一天,正在上课的吴勇突然感到一阵巨痛,之后就被送入医院。当医生的诊断书上“大三阳”三个字跃入眼帘的一刻,吴勇整个人惊呆了。按照规定,吴勇是要被退学的。但出于同情,学校还是允许他休学一年回家治病。
2004年,治疗后的吴勇重新回到大学课堂,但坐在他身边的却是一群陌生的师弟师妹。看到曾经朝夕相处的同龄学友已经快乐地开始大二的生活,一向自傲的吴勇顿时有了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之后,吴勇整个人也和生病前的他判若两人。吴勇的挚友小艾这样形容当时的他:“高中时的辉煌、曾经的理想均成为过去,这让吴勇很不是滋味,以前乐观洒脱的性情荡然无存,经常变得沉默不语”。

第二次打击:追女失败
就在这时,同年级的一名女生走进了吴勇的视野,“女孩是广州人,清纯美丽,是班里很多男生追求的对象”小艾说。于是吴勇很快向其展开情感攻势,没想到第一次就遭到了拒绝。一次不成,二次、三次,“献花、送电影票,跟踪求爱”,所有可以讨女生欢心的方式,吴勇都用上了,却依然不能打动芳心。小艾说,一次次的遭拒,令吴勇气急败坏,有一次他居然跟踪到了女生的家里,但被女生的父亲毫不客气地赶出大门。追求不成加上身体不好,吴勇的心情日渐郁闷。这件事后,吴勇整个人都变得“内向抑郁,从来没有见他笑过!”性情也是时好时坏,暴躁时,他会跟同学大喊大叫。
终于有一天,吴勇不得不走进了学校的心理治疗室。小艾回忆当时的情景:“那一天,正在睡梦中,吴勇突然敲响我宿舍的门,接着就和我挤到同一张床上,他说,他不愿再回宿舍住了,心里很烦,想让我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后来才知道,他和宿舍里的同学大吵了一架,被赶出了宿舍。原因是他身体不好睡得早,而宿舍的同学习惯晚睡大声说话引起他的暴怒。接下来,吴勇的情况越来越糟,各种各样怪异的话也从他的口中传出:“你为什么对着我呼气,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你们在密谋害我!”听到这些话,身边同学唯恐避之不及。

爆发:怪异言语吓坏同学
学校的老师很快知道了情况,把他带到医院,医生的诊断结果让人吃惊:“间歇性精神分裂症。”吴勇很快被送进了广州市精神病院。小艾说,在此之前,我一直不相信我最要好的朋友真的得上了精神病,我想至多是一种抑郁病,甚至连老师也推断他可能精神方面出现问题时,我还是不相信,我以为是大家不了解他。可是,那一天,他突然恶狠狠地对我说:“我知道你现在想什么,你在用特异功能告诉我妈,让她来送我进精神病院!”他看我的目光中充满了仇恨,让我觉得很恐怖。至此,我才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
由于送进精神病院必须征得家人的同意,学校很快联系了吴勇的父母。见到儿子的一刻,吴勇的母亲——这个乡下妇女悲伤得说不出话来。曾经那么上进聪明的儿子怎么会变成这样?家里一贫如洗的生活又怎么有能力去治好孩子的病?
值得庆幸的是,在学校和医生的配合下,吴勇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如今在医院治疗的他恢复得很快。

反锁房内床头藏砍刀 不肯上学与父母为敌
中山大学学生小何的发病让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小何,高大、英俊,学习成绩也很优秀。优越的家庭环境,知识分子家庭独特的教育方式,令身为教授的父母怎么也不会想到,如此苦心培育了十余年的龙子会成了常人眼中的“疯子”。已过知天命之年的老人怎么能接受这样的事实?
他们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一向懂事听话的儿子突然把自己整日反锁在家中,怎么呼唤也不出来。夜半时分,父母伏窗而看,竟吃惊地看到儿子在床头放着一把砍柴刀。在母亲绝望的呼唤下,儿子竟然喊出“我不是你们亲生的,你们是要来害我的……”这样不可思议的话。
实在没有办法,父母只好来到广州市精神病院请心理医生上门看病。但就在此刻,他们也只是希望借助医生的帮助让儿子乖乖打开房门,根本不愿相信自己的宝贝儿子会是狂躁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据医生回忆,小何当时把父母看作敌人一样,他还把一把砍柴刀放在床头,闭门不出,警觉性特别强,反抗自卫意识也很强。他把自己关在家里几个月,不肯上学。“好在他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行动,不然在这种混乱意识的支配下,杀害父母的血案也是有可能发生的啊!”
最终,经过医生的多次劝说,父母才强制让小何住进了医院。
到医院接受治疗后,医生不敢告诉他这是精神病院,只是说身体不好,找个地方让他休养一下。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小何很快就好转了。小何的主治医生郭医生告诉记者,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们十分诧异,身为教授的父母怎么会如此不相信科学的诊断?她们始终以为是“自己照顾他不够好”才让儿子得了病。但其实这是其内部因素引起的,应该是基因方面的问题。
医生还表示,小何的父母当初表现得比较平淡,不相信儿子是生病的,等了几个月才来看病,而且还矛盾很多,害怕住院给孩子的将来带来不好的影响……这样无疑耽误了病情。

和好友爱上同一男生 抑郁成疯总怕被人杀
广州市精神病院(广州市脑科医院)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徐文军告诉记者,很多大学生刚刚送进来时,都会处于发病状态,有的孩子受到病情激发,意识混乱,带有很强的攻击性,给身边的人带来极大的危险性。因此,当病人送入时,对于病情处于严重兴奋状态的孩子,医院规定必须单独呆一间房内,最快也要三四天才能进入普通病房。在这些病房中,通常有护士和护工人员一天24小时守候着……

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小玲就是这样的典型。小玲,广东东莞人,父亲是一名国家干部。初来报到时,医生怎么也无法相信,如此文静甜美的女孩会患上精神病。平静中的她没有任何过激的状态,然而,在进入诊室不久,那种强烈的攻击性就让人感到后怕。
“你们要害我!我不吃药!”“有人给我饭里下了毒!”“你敢害我,我先杀了你!”一连串恐怖的话语从小玲的口中传出。看着女儿语无伦次的样子,小玲的父亲忍不住流下了泪。“我的女儿啊,你究竟怎么了?”父亲痛彻心扉的哭声响彻了医院……
医生最终诊断小玲的“被害妄想症”,是受到一些刺激而诱发的。小玲在学校里有一个非常要好的女伴,两人同吃同住形影不离,因为是一个宿舍,两人无话不谈几乎没有什么个人秘密。但有一天在聊天中,小玲知道她的这个女伴恋爱了,最要命的是,她们两人同时喜欢同一个男生。
那一晚的谈话之后,两个原本无话不说的女伴开始出现了微妙的情感变化,彼此间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小玲也因此变得情绪沮丧,心情忧郁,后来更发展到两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在这种整日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压力下,小玲变得天天胡思乱想,最后干脆不上课,不自习,学习成绩也是一路滑坡。恶性循环下,小玲感觉生活力不从心,最终就变成了这样。
最初害病时,小玲总觉得同学要害他,在饭堂吃饭也会怀疑饭有毒。同学发现她的行为异常,向老师报告,于是老师把她送进医院。到医院后,小玲不愿意吃药,也不配合治疗,医生多次劝说,跟她讲解治病的重要性,说明不进行身体检查的危害性等,才让她得以接受治疗。因为是大学生,素质高,仅过了一个多月,小玲病情就逐渐恢复。但没想到,出院回校后,她又自己私下停止用药,导致病情复发。如今她不得不再次住进医院接受治疗。现在医生给他治病最大的目的,就是希望她能恢复社会功能,继续上学。
记者看到,因为是复发病人,医院对小玲的探房十分警惕。每周,小玲的父母会在医生的允许下入院探望她一次,还必须是在她心情平静的时候。

记者探访 小玲在医院里的一天
7:10 起床
7:25左右 在管理人员的带领下领取早餐。乘早餐的盆是钢的、扁扁的,玻璃器皿或是水果刀等尖锐的带有伤害性的物品在这里是看不到的。
8:00 见医生,接受医生查房。
10:00~11:30 接受工娱治疗(工作和娱乐治疗),画画、听音乐或是跳舞。她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有时候医生会允许她整理内务。这里有的病人还要接受物理治疗,电磁疗等,但小玲是不需要的,因为她的反应期已经过去了。
11:30~12:00 午饭
12:30~14:30 午休
14:30~17:00 家属探视时间。没有家人探视时,小玲可以打乒乓,看电视,看书,写东西。
17:00~21:00 吃晚饭,然后看电视。
21:00 上床睡觉(精神病人需要大量稳定的睡眠休息,以保持思维清醒。)

大学生喊“郁闷” 情情爱爱不是主因
采访中,高校的老师们还讲述了诸多骇人听闻的状况:父亲遇车祸险丧命,大学生因此出现精神障碍,最后发展到半夜在校内不断跑楼梯;自小性格孤僻、多愁善感的女大学生竟扬言“死是一种欢乐”……这些由严重的心理问题发展成的精神障碍问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广东高校中……而近一年来,高校内频频出现的大学生跳楼现象,更是让高校防不胜防……为什么如此多的大学生患上心理疾病?带着问题记者寻找了有关专家求解。
广州市精神病院心理康复科副主任徐文军

大多患者因为“环境刺激”
徐文军告诉记者,在送入医院的精神病大学生中,有的是先天性的遗传基因导致精神病,但这样的学生只占了很少的比例。大多数学生还是因为“环境刺激”这样的外部因素促动的,他们以大学一年级和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居多。这是因为,大一的孩子刚刚背井离乡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加上学业压力大,容易引起心理波动。大四的学生面临学习、就业和情感多重压力,也是易发的原因之一。
广东省教育厅有关人士

毗邻港澳思潮易多元化
该人士指出,广东毗邻港澳,大学生面临着大量多元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也对大学生的经济、就业、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心理影响,使得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迷茫、焦虑、自卑、苦恼、忧郁、嫉妒、逆反、甚至轻生意念等心理素质欠佳的问题。
广东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许国彬、李幸民

学生的压力可能来自父母
两名专家均向记者证实,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最大原因是大学生受到就业竞争、人际关系、情感牵绊等各种压力,最终出现心理疾病,有的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有些不健康心理,矫正起来至少长达二三年时间。导致当代社会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诱因中,外界刺激导致的心理压力排第一位,包括就业、经济、学业各个方面;由于人际关系处理失当造成的心理失衡排第二位;而情感因素则由数十年前的第一位降到了第三位。而且,由于心理疾病的隐定性和积累性,它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由此导致不少本可避免的悲剧。例如在心理咨询工作未开展之前,某高校出现过在一个月内、同一教学楼中连续发生两起学生跳楼事件。

“学生的压力甚至可能来自父母,”由于计划生育,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寄予了太大的期望,这种过分的爱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而在中国,心理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服务人员的数量与质量都不足。海外则普遍设有心理咨询中心,由专业人士经过培训并通过考试获得执照后担任心理治疗师。在港台地区,每1000人就配备有1名专职心理人员。
措施 成立专门机构辅导学生心理
对于大学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曾经联合发文,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真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并指出,高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通过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信咨询、班级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要做好新生、应届毕业生、家庭贫困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失恋学生、违纪学生、言行异常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发现存在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及时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
为了将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状况减少到最低程度,在原有系列工作的基础上,广东省教育厅近日成立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以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专家建议
高校有必要设立咨询中心
广州市精神病院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郭扬波
“很多学生送来时已经很严重了,这让我们觉得忧心!”在记者采访中,精神病院的医生们不无遗憾地指出,很多学生在学校时就已经有幻想、胡言乱语等明显的精神分裂的状况了,但没有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以至于他们反复发作多次,才被送入医院,这时已经太晚了。
据郭扬波介绍,一般刚刚发病的精神病患者从入院起,大约通过1~3个月的治疗就可以康复出院,很多大学生能够如愿重返校园,开始新的生活。但如果是反复发作的精神病患者则需要长达半年时间的治疗。更可怕的是,有的病人一但转入慢性病,则可能要终生服药,一但停药随时有复发的可能,对患者自身和家庭成员带来极大的伤害。
郭博士认为,高校有必要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他认为现在高校重视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却忽视了人格培养。他强调,心理咨询是以个人自身的完美感、幸福感为目标,让内心达到最大的幸福,它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不同于以集体主义为指导的政治。心理咨询者与被咨询者之间,要互相信任、毫无保留,而且是不成利害关系的。他同时指出,大学生应该提倡快乐生活的理念,这样有利于好的心理的形成。
有了宽容,就有了幸福
广州精神病院心理咨询门诊副主任医师徐文军
一旦心中出现郁闷、焦虑等症状要及时倾吐,或上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倾听专家的意见,千万不要憋在自己心中,自己钻牛角尖。
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可以多参加集体活动,扩大交友圈子,多听朋友老师的建议。
要注重培养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成熟的心态。
要自信,充分认识自己,愉悦地接纳自己;要有毅力,“任何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得到的,咬牙挺住就是一切”;
要豁达,有了宽容,就有了幸福;
学会自我调节,在失意与困惑时不过分压抑自己,懂得适当地宣泄自己的情绪。
补上“苦难教育”的人生大课
广州地区大学生患心理疾病的比率超过20%,让人感到吃惊。然而据北京市人大代表的一项立法调研,北京大学生患抑郁症的高达23.66%,超过10万之众。“大学病夫”如此之多,令人扼腕叹息。
有人把原因归咎于“学费昂贵”、“考试压力”和“就业困难”,这都没错。然而,为什么没进大学、智商没那么高的其他同龄群体,患精神病的比例反而要低许多?这折射出现时不少大学生的情商严重不足,缺乏“苦难”的教育和实践,应是个重要原因。
精英思想与市场现实,是裹夹大学生的两堵高墙。因被捧为精英,外界的定位以及他们的自我期望,都处于一个较高的心理估值,对人生艰辛的认识和实践准备,因此而大大降低。另一方面,书本化教育和市场竞争的现实,又使他们难以获得进入社会所必须的承受、通融能力,读书、就业和交际上遇到的困难让他们措手不及,薄弱的心理防线一旦突破,种种精神病患便随之而来。
相比之下,没能进入大学的学生,人生的期望值会低一些,吃苦的准备也会足一些,面对逆境多能坚持坚忍、苦拼的态度。我想这是不少用人单位,宁收中专中技生而不要大学生的主要原因。就业难吗?大学生如果愿到小城镇的基层工作,三五年后“世界”就是他的了,然而他们偏偏吃不了这样的苦。
只有“成功教育”而没有苦难教育,这是时代的浮躁;这种浮躁在市场经济中发酵,成了精神病的病毒。当中,有多少东西值得反思。 贺贝

专题策划 吴斌 专题撰文 时报记者 薛冰 实习生 汤静贤
专题摄影 记者 萧嘉宁 朱元斌 巢晓
发表于 2007-1-11 12: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入学就应该进行心理调试教育

发表于 2007-1-11 22: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家长就不应该再给自己的孩子施加更多的压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3-29 15:41 , Processed in 0.06983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