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16|回复: 0

《咬文嚼字》小刊物,大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5 10: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赵兰英;孙丽萍  
来源:文汇报  2006年12月24日   

《咬文嚼字》小刊物,大影响
当代汉语生活的“爆破手”和“捍卫者”

新华社上海12月23日电  (记者赵兰英  孙丽萍)32开,48页,售价2元,在全国林林总总的期刊中,《咬文嚼字》绝对是一份小刊物。然而,从“咬嚼”明星、名家作品到给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纠错,从给城市“洗把脸”到公布最常见的100个错别字,这份小刊物影响越来越大,正成为当代汉语生活的“爆破手”和“捍卫者”。
   
一种富有文化责任感的选择

    12年前,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呼吁,当下社会语言运用十分混乱,出版界能否有人办一份针对社会语言运用的刊物?时任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的郝铭鉴挺身而出,决意办一份以传播语文知识、纠正语文差错、引导语文运用为宗旨的刊物。1995年1月,《咬文嚼字》创刊号出版。吕叔湘先生拿到这份刊物高兴地说:“这正是我想像中的那样一本刊物。”
    12年来,尽管有不同的声音,不小的困难,这份小刊物一本一本地出版,始终是这样的定位,这样的定价,这样的篇幅,这样的开版。主编郝铭鉴说:“并不是我们个人有什么特殊的爱好,更不是存心对谁找碴寻隙,而是要通过规范语言运用,呼唤良好文化习惯的回归,更好地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打开电视、翻读报刊、浏览景点、闲逛街面、乘车下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语言差错比比皆是。郝铭鉴认为,语言的混乱即文化的混乱。这种混乱,并不完全是使用人不懂,而是思想认识有问题:不把自己的语言当一回事,对文字失去了敬畏感,甚至是抱着轻薄的、游戏的态度。目前新词层出不穷,据国家语委发布的消息,平均每天有3个新词诞生。有些新词,《辞海》中查不到,专家也讲不清。因此,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学术上,都需要有人去做,《咬文嚼字》正是承担了这个责任。
   
“爆破手”和“捍卫者”

    “想象”还是“想像”?“唯一”还是“惟一”?“执著”还是“执着”?在汉语语言运用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复杂的难题。每期的《咬文嚼字》,都有“百家会诊”一栏,对这些使用起来较复杂或意见不一的字或词,进行号脉、辩证、清源。
    比如:“唯一”和“惟一”。现实生活中,多用“唯一”,而《现代汉语词典》第四版修订出版时,将“唯一”的“唯”字改成“惟”。其依据是宋朝朱熹在注释典籍时使用的是“惟”字。经过“会诊”,大家认为,“唯”和“惟”在先秦时期就通用,“五四”以后,大量的著作和翻译作品用的都是“唯”,直至今天,人们习惯用的还是“唯”。因此,“唯一”更符合现代人的使用习惯,不改为好。《现代汉语词典》在第五版出版时,吸收了这一意见,又将“惟一”改为“唯一”。有一位读者深有感触地说:“《咬文嚼字》是语文难题上的‘爆破手’,为我们攻克了一个个顽固的碉堡。”
    12年来,《咬文嚼字》已在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汉语文化品质“捍卫者”的角色,共发起了11次社会查找错字活动。查找上海三大报纸文字差错,检查作家图书、明星图书质量,给北京、上海等12座城市“洗把脸”,为12家电视台“亮分”,“咬定”全国晚报等等。每一次活动都吸引了大量读者参加,让语文差错得到了全社会的监督。特别是2006年春节,《咬文嚼字》发动观众检查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文字差错。在280分钟的节目中,找出了28个错别字,其中包括将“神舟六号”错写成“神州六号”。这次向中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开炮"的行动,产生了轰动效应。
   
智慧和真诚

    《咬文嚼字》创办时,征订数上海只有55本,全国的总数是500本。然而,编辑部没有灰心丧气,在刊物公开出版前,策划了一个"向我开炮"活动:谁在创刊号上找到一处差错,就可获得奖金1000元。结果,创刊号初版第一次印了2万册,全部售罄,以后又重印了两次。
    责任再加上智慧和真诚,是这本小刊物品质不断提升的根本。在编辑部,有这样不成文的"规矩":凡采用一篇读者来的稿件,所指出的错字,编辑必须查阅3部以上工具书,进行核实。每一期校样,必须有10个校次。每一期成品稿,必须有5人审读过。
    设立读者接待日,举办读者俱乐部,开通电话咨询热线。对于每一个电话,每一封来信,编辑部都热情处理。编辑的生命在图书中,图书的生命在读者中。2002年7月,电脑病毒将6篇文章的第一行字"吞噬"了,待编辑发现时刊物已全部发出。按照常规的做法是,在下一期刊物中作一说明。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而是重印这期刊物,重新发送。"这种舍财取信,视读者为上帝,视质量为生命的大义之举"令读者非常感动。
   
用金钱无法估量的收获

    12年来,小刊物《咬文嚼字》,在社会上取得了大收获。各地新闻出版部门委托这个刊物的编辑人员,审读了3000种以上的图书,1000种以上的期刊,100种以上的报纸。他们向社会公布的《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成为众多文化部门的学习材料。
    来自全国各地的赞扬声难以一一列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赞道:"小刊物,大眼光;小文章,大手笔;小角度,大视野。"
    难能可贵的是,本是一部分人阅读的小小杂志,如今变成全社会捍卫语言文字的大课堂。目前,《咬文嚼字》至少拥有10万名读者的批评队伍。刊物稍稍有点差错,就会收到数以百封的读者来信。
    在编辑部,主编郝铭鉴对记者说,他们还有很多想法。比如,他们想把刊物办成一个监督语言文字运用的监察站,定期公告当前语言文字状况;他们想把刊物办成当代社会语言研究所,即时研究分析和解决当前社会语言中的问题;他们还想把刊物办成语文规范的演练场,让全社会都来参与语言文字规范工作。
    可喜的是,这些想法正在化为行动。今年,他们开办了"语言讲习所",招收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过几天,他们还将发布最常见的100个错词,2007年还将出版一套整理当代汉字使用错误现象的图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16 17:53 , Processed in 0.27374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