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02|回复: 5

日本中国学会报论文目录(1949—200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2 19: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guoxue.com/?p=1982

第1集 1949年

仓石武四郎   新文学运动及其工具问题
わたなべたかし  战国时代“客”的生态–《战国时期儒家的生活结构》第3章
本田济     春秋会盟考
今井宇三郎   伊川易传自序考
荒木见悟    朱子的实践论
山田胜美    关于《论语》释文一条佚文的发现
藤堂明保    中古汉语在音韵上的对立

第2集 1950年

加藤常贤    吴许吕姜姓氏考
池田末利    释死
竹内照夫    绅士之说
赖惟勤     关于声调变化
斯波六郎    李善《文选注》引文义例考
网祐次     从以赋为中心到以诗为中心
目加田诚    初唐宫廷诗人集团
荒木见悟    本来性与现实性——依据中庸和华严经的解析
田中谦二    《西厢记》诸本的可信性
福井康顺    从汉学角度对圣德太子传记的考察
太田兵三郎   六朝诗论与古今集序

第3集 1951年

木村英一    古典还原的若干问题——关于《老子道德经》的版本
大滨晧     名与实——以墨经和庄子为例
赤塚忠     古代歌舞之诗的源流
山田胜美    魑魅魍魉考
冈村繁     沈约郊居赋雷张同笺补正
重泽俊郎    从柳宗元看唐代的合理主义
中泽希男    国秀集考
麓保孝     关于宋范祖禹的帝王学
市川安司    朱子哲学中物的意义
小川环树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
八木泽元    陈與郊传

第4集 1952年

藤堂明保    上古汉语指示词的功能
吉川幸次郎   关于老子的对偶句法
佐藤一郎    中国人的翻译理论——以释道安的五失三不易论为中心
高木正一    六朝律诗的形式
今井宇三郎   关于“无极而太极”
后藤俊瑞    朱子对绝对自由我的认识
楠本正继    全体大用的思想
近藤光男    清代经师的科学意识——以戴震的北极璇璣四游解为中心
汤浅幸孙    清代的妇女解放论——礼教与人性的自然

第5集 1953年

竹田复     诗经与楚歌
水上静夫    酸果传说起源考
山下静雄    关于十翼成书年代的研究
金谷治     关于《庄子》内篇
佐藤匡玄    王充的大汉思想
内田道夫    中古汉语疑问句的若干特色
大槻信良    从四书集注章句看朱子的思想
岩城秀夫    论南戏中吴语的作用
滨一卫     关于春柳社的黑奴吁天录

第6集 1954年

池田末利    屋漏?中霤同源考——诗?礼中所见前宗庙形态
天野镇雄    庄子的世界——以内篇中庄子特有的反论法为中心
关正郎     六朝神灭论的背景
内田道夫    关于志怪小说的形成
入矢义高    北宋的演艺(续完)
荒木见悟    关于朱子的格物论
小川环树    变文与讲史——中国白话小说形式之起源
藤堂明保    汉语音韵史论

第7集 1955年

穴泽辰雄    对老子生成论的若干考察
小野泽精一   《左传》中“主”的意义及春秋社会的结构
中岛千秋    关于离骚的表现形式
今井宇三郎   六家七宗论的形成
船津富彦    今本诗式质疑
木南卓一    陆象山的主张与朱子的观点——围绕自由与规范
内田道夫    汉语的反问句
松下忠     徂徠学派的诗文理论
滨一卫     脸谱与隈取

第8集 1956年

赤冢忠     吕氏春秋在思想史上的意义
山下静雄    文言传的新研究
常盘井贤十   大小戴礼记成书考
金谷治     关于孔孟的“命”——人性及其局限
藤川正数    对魏晋时代服丧礼仪的考察
杉浦丰治    蓬左文库所藏论语集解考——以中原家的学统本为例
山下龙二    王龙溪论
八木泽元    李开先和他的戏曲
川口久雄    敦煌变文的素材与日本文学——以目莲变文?降魔变文为例
近藤光男    关于《屈原赋注》

第9集 1957年

内野熊一郎   民国初中期的经学观
谷田孝之    关于古代服丧者的发型设计
山田琢     公羊?谷梁二传的文体及传文结构
中岛千秋    阮籍的“论”与“赋”
新美保秀    我国古传论语诸写本中的论语释文之性质及价值
木南卓一    孟子古义研究——仁斋学的根本及宋学的观点
原田种成    流传于我国的贞观政要古写本之研究
松下忠     江户初期的性灵说
伊藤正文    盛唐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文论特征
毛冢荣五郎   袁中郎的矛盾

第10集 1958年

星川清孝    楚辞的传统
前野直彬    明清小说理论的两个极端——金圣叹与纪昀
佐藤一郎    《论语》子张篇研究——《论语》原典批判之一
小野泽精一   《左传》中“室”的意义及春秋时代的财产
山田琢     关于谷梁传的成书
关正郎     关于王弼的“无”
中村璋八    五行大义抄本、版本的流传及其资料价值
本田济     从宋代思想史的角度看王禹偁
山根三芳    朱子伦理思想中“权”的意义
山下龙二    论王阳明思想之变迁
佐藤震二    论康有为的哲学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1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中国学会报论文目录(1949—2008)


第11集 1959年

加藤常贤    允格考·附颛顼
池田末利    庙制考——庙数限制的问题
福井康顺    老子道德经序诀的形成
江头广     关于“字”
内野熊一郎   战国时东西二土文字分立说摘录
天野镇雄    列子书的性质——重文的探讨
户田丰三郎   《周易》彖系两传的形成
内山俊彦    前汉的儒学与神秘思想——以阴阳五行说为中心
宇野精一    南北朝理学之一斑
藤堂明保    吴音与汉音
吉川幸次郎   钱谦益与东林——作为政客的钱谦益
王育德     文学革命给台湾带来的影响

第12集 1960年

日原利国         春秋公羊学在汉代之发展
藤原高男         对江南义疏家两派的探讨
原田种成         贞观政要菅家本中宋刊本的竄入
中野美代子        岑参的塞外诗——其构思的一种形态
友枝龙太郎        朱子格物论的结构——从禅学的脱离与知性的确立
铃木修次 一海知义    冯惟讷和他的诗纪
荒木见悟         菅东溟——明末一位儒佛调和论者的思维结构
山井湧          孟子字义疏证的性质
小野忍 尾上兼英 丸山升 《新潮》杂志的足迹
平山久雄         中古入声与北京话声调的对应规则
中村璋八         日本残存的纬书佚文的新资料

第13集 1961年

水上静夫    桑树信仰论
栗原圭介    虞祭在仪礼上的意义
安居香山    纬书生成论之考察
木村英一    关于寒山诗
李献璋     妈祖信仰的产生、传播及其影响
松下忠     王世贞文论中的折衷思想
尾上兼英    鲁迅与尼采
饭田吉郎    《咆哮了的土地》在蒋光慈作品中的地位
藤堂明保    古汉语的意义与古典的解读
山口角鹰    日本古代汉文体记录与日文读法
阿部吉雄    江户时期儒学家的出身与社会地位

第14集 1962年

御手洗胜    昆仑传说与回归永劫——从民族学角度对中国古代思想的的探讨
野村茂夫    禹贡小考
天野镇雄    庄子齐物论正文整理之己见
日原利国    白虎通义研究绪论——以礼制为中心
小西升     关于七盘舞的各种说法
藤川正数    关于魏晋时期国相为国王所行的服丧制度
林田慎之助   颜之推的生活与文学观
铃木修次    关于初唐诗歌的反复表现手法
村上哲见    霓裳羽衣曲考
田森襄     元代士人对“乐府”的态度
平山久雄    关于切韵系统韵书的例外反切理解——以“为 蓬支反”为例

第15集 1963年

山田胜美    释小鲜
谷田孝之    从仪礼丧服来看继承的顺序
绪形畅夫    春秋时期“强死”的各种形态
町田三郎    论管子的轻重篇
竹治贞夫    关于楚辞的“兮”——对正文批判性的探讨
内山俊彦    汉代思想中的自然与人——兼论权力与思想的关联
小西升     汉代乐府诗与游侠的世界——南朝文学放荡不羁论的产生
冈村繁     清谈的历史与意义
木全德雄    颜延之的一生与思想
友枝龙太郎   朱子语类的成书
户田丰三郎   关于吴斗南的古周易
毛冢荣五郎   对方回评价的质疑
香坂顺一    关于《九命奇冤》的成书
太田辰夫    清代文学中的满语
山口角鹰    小学篇与汉语抄

第16集 1964年

池田末利    中国的至上神仪礼的形成——从宗教史的角度进行探讨
三上顺     文献上的宫室制度与殷墟遗址
赤冢忠     关于大雅文王篇、思齐篇的写作年代
天野镇雄    公孙龙子通变论正文整理之己见
藤川正数    汉代大臣夺服之制
吉冈义丰    六朝道教的种民思想
片冈政雄    以流水为譬喻的基本结构的设定及由此而产生的诗情之考察——对自然观变化的一个探讨
小守郁子    陶渊明的思想
西野贞治    苏东坡诗的源流——围绕苏诗与白乐天诗的关系
前野直彬    明代古文词派的文学理论
岩城秀夫    明代戏曲的特质
藤堂明保    明代语言的一个侧面——从语言看小说的成书年代

第17集 1965年

野村茂夫    对先秦时期《尚书》流传的若干考察
泽田多喜男   试论先秦的养生说——其思想及历史
内野熊一郎   后汉画像石类资料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理想
增田清秀    汉魏及晋初的鼓吹曲演奏
林田慎之助   张华在魏晋南朝文学中的地位
石川忠久    论陶渊明的隐逸
吉川幸次郎   汉宫秋杂剧的文学性
佐野公治    《明夷待访录》中的易姓革命思想
田仲一成    关于清初的地方戏
坂出祥伸    论晚清对西欧逻辑学的吸收
许常安     从饮冰室诗话看晚清“诗界革命”的主张
波多野太郎   再论指示词“这”——陈治文《近指指示词“这”的来源》一文读后
藤堂明保    羌族的历史及其语言——汉藏语的源流

第18集 1966年

岛邦男     卜辞上的殷历——殷历谱批判
水上静夫    “乐”字考
谷田孝之    对中国古代亲属等级的探讨
木村英一    关于孔子的天下游说
新田大作    从中国古代的数论看老子的“一·二·三”
冈村繁     楚辞与屈原——关于英雄与作者的分离
大室干雄    《荀子》的逻辑学的思考——其结构、本质与功能
佐藤匡玄    《论衡》中理想的人物形象
目加田诚    中国文艺思想中的自然——以六朝诗论为中心
户川芳郎    郭象的政治思想和他的《庄子注》
竹治贞夫    关于楚辞释文的撰者
内山知也    许尧佐和他的小说
佐藤仁     关于李默本朱子年谱——明学的发展与关联
荒木见悟    明末儒佛调和论的性质
奥野信太郎   水与火苗的继承——《西游记》成书的一个侧面
松下忠     中岛棕隐的诗论与袁枚——性灵说流变之一例

第19集 1967年

加藤常贤    玉烛、爻肘史与玉衡——尧典、在璇机玉衡以齐七政
池田末利    关于周初对天的不信观念——其宗教思想史上的意义
赤冢忠     后稷与列子
木村英一    关于《论语》的学而篇
广畑辅雄    对武梁祠画像石“伏羲女娲图”的探讨
江头广     论金文中关于家族制度的若干问题
田中利明    关于仪礼中“记”的问题——围绕武威汉简
穴泽辰雄    庄子中所见自然(无为)的天的观念
中岛千秋    论向秀的《思旧赋》
林田慎之助   《文心雕龙》所见文学原理的诸问题——围绕刘勰的审美观
山根三芳    张横渠的天人合一思想
内山俊彦    王安石思想初探
松川健二    方孝孺试论
仁枝忠     关于锦绣段——附:对芭蕉的影响
波多野太郎   评晚清短篇社会小说《小额》——中国小说戏曲史研究
藤堂明保    表示“二”义的词语

第20集 1968年

谷田孝之    《左传》中所见祖孙继承
赤冢忠     《庄子》中所见《管子》心术篇体系的理论
千叶仁     墨子早期思想试探——兼爱论与非攻篇
新田大作    中国古代计算术发达的要因之一——兵法与计算术
安居香山    感生帝说的发展与纬书思想
小尾郊一    谢灵运的山水诗
福井文雅    清谈的概念及其解释
森野繁夫    梁的文学集团——以太子网集团为中心
林田慎之助   裴子野《雕虫论》考证——六朝复古文学论的结构
平山久雄    关于中古音中的舌头音、舌上音的对立语例的成因
上尾龙介    论杜荀鹤诗的社会性
田中谦二    院本考——其戏剧理念的追求
阿部吉雄    被江户时期的儒书所引用的李退溪的《自省录》
白木直也    和刻本《水浒传》的研究——与所谓无穷会本之关联
佐藤震二    论康有为思想的形成
桥本高胜    论章炳麟的儒行论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19: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1集 1969年

御手洗胜    关于帝尧的传说
铃木喜一    孔子传的诸问题
根本诚     中国古典中的对应思想
藤原尚     《西征赋》的人性观
森野繁夫    梁的文学集团与个人(二)——关于吴均
坂井健一    论语释文的旁注音——以清原家所传论语抄本为中心
黑川洋一    杜甫佛教的一面
金谷治     刘禹锡的《天论》
王育德     福建的开发与福建话的形成
中野美代子   耶律铸的双溪醉隐集——父与子
中钵雅量    《水浒传》中对异民族的认识——试论水浒起义的性质
志贺一朗    王阳明与湛甘泉
岩城秀夫    论剧作家沈璟——以其与汤显祖的论争为中心
船津富彦    关于王船山的文学思想
君岛久子    中国的羽衣传说——其分布与源流
白木直也    从诸本研究的角度看泷泽马琴的水浒观——以水浒画传校订原本为中心

第22集 1970年

铃木喜一    孔子的知识论
竹治贞夫    古书中所见楚辞引文的研究——关于佚文的存在与否及佚书
尾崎雄二郎   关于切韵系统韵书的韵的排列
川口久雄    敦煌本类林与我国的文学
山根三芳    张子礼说考
今井宇三郎   论乾坤的二用
田仲一成    南宋时代的福建地方剧
山井湧     “心即理”“知行 合一”“致良知”的意义——阳明学的性质之一
中钵雅量    关于《水浒传》的后半部——其历史性与文学性
桥本尧     韩信的下台——从全相续前汉书平话到西汉通俗演义
后藤延子    论李大钊过渡期的思想——关于“物心两面的改造”

第23集 1971年

谷田孝之    《左传》中所见继承者指定
冈村贞雄    蔡琰作品的真伪问题
铃木修次    秦州时期的杜甫诗
内山俊彦    刘知几的史学思想
山口角鹰    蒋鲂切韵及其佚文集录
中津滨涉    关于吴兢的《乐府古题要解》
村上哲见    关于对“词”的认识及“词”的名称的变迁
三浦国雄    《资治通鉴》考
佐野公治    王心斋论
荒木见悟    从聂双江的思想看阳明学的落后性
白木直也    钟伯敬批评四知馆刊本的研究——《水浒传》诸本的研究
后藤延子    经学与对西洋近代文明的吸收——从协调走向崩溃

第24集 1972年

日原利国    春秋公羊传对侠气的礼赞——围绕其所引的说话
久富木成大   春秋时代法及法思想的发展
河崎孝治    关于墨子尚贤论的形成时期
儿玉六郎    荀子中的天养概念
木村英一    孔门的年轻秀才们——子游、子夏、子张、曾子
中嶋隆藏    关于张湛的思想
古田敬一    谢眺的对偶手法——论其自然描写中的抒情性
興膳宏     艳诗的形成与沈约
小南一郎    《西京杂记》的流传者
太田辰夫    《西游记》形成史的诸问题
阿部兼也    对《水浒传》文学性的考察——登场人物的阶层性与现实性
八木泽元    关于明代藩王剧作家朱宪沫
许常安     关于清议报第四册译载的《佳人奇遇》
远藤光正    作为校勘资料的平安时代的金言集——以经子部的校勘为例
高桥正和    三浦梅园与明清的自然科学

第25集 1973年

谷田孝之    对古代伯仲叔季的探讨——以对配偶者的选择为中心
田上泰昭    论春秋左氏传中历史叙述的特性——以鲁公十八夫人为例
砂山稔     云曜与净度三昧经——理解东亚佛教的重要一环
小尾郊一    严铁桥全齐梁文补遗
冈村贞雄    梁武帝与乐府诗
高岛俊男    初唐五言律诗的形成——关于其平仄排列
内山知也    朝野佥载考
斋藤翠     正末正旦考
白木直也    一百二十回本水浒全传的研究——通过发凡进行的探讨
后藤延子    康有为与孔教——其思想史上的意义
竹内弘行    康有为的大同三世说——以对汉代公羊学说的继承为中心
铁井庆纪    蛭子神话、火之轲遇突智神话与中国
广畑辅雄    关于皇祖神高御产巢日神形成的考察——论其与中国思想的关联
松下忠     衹园南海的生卒年与一夜百首考

第26集 1974年

岛邦男     十二支排列的意义——从文字学角度的考察
铃木隆一    作为周礼双重组织之特征的井田考
儿玉六郎    荀子?性朴说的提出——从有关性伪之分的探讨开始
日原利国    复仇的理论与伦理
伊藤计     月令论——关于月令的形式
田中麻纱巳   论汉代的自然观——以董仲舒的学说为中心
白木直也    一百二十回水浒全传的研究——围绕“李卓吾评”
佐野公治    明代上半期的思想动向
小川昭一    唐诗的政治批判态度
太田辰夫    《儿女英雄传》的语言
后藤延子    早期李大钊的思想——中国民主主义思想的发展
洪顺隆     谢眺作品所表现出的“恐惧感”
小川晴久    方孔炤、方以智的“通几”哲学的二重性——十七世纪的实学研究与易学关联的实例

第27集 1975年

谷田孝之    对中国古代母系近亲婚的探讨
栗原圭介    同姓不婚之礼的规范化
家井真     《诗经》中鱼的“兴”词及其发展
田上泰昭    春秋左氏传的手法及其思想——主要以“初”到“始”为例
关口顺     春秋时代的“战”及其残像
池田知久    《庄子》齐物论篇的知识论——齧缺、王倪问答与瞿鹊子、长梧子问答
河崎孝治    战国时代后期墨家的发展
藤井守     谢灵运的乐府诗
大岛晃     关于张横渠的“太虚即气”论
岩城秀夫    关于南戏(台词)的骈体化
吉田公平    李见罗的思想
近藤光男    关于戴震的经学
小林武     清末变法派的行动及其存在的原因——以康有为、谭嗣同为例
广畑辅雄    中国思想在日本开天辟地神话中的的作用
仁枝忠     关于圆机活法——编者及其对俳文学的影响
藤川正数    论《法言》注释史上增注(桃白鹿著)的地位

第28集 1976年

栗原圭介    春秋时代祭祀观念的形成
浅野裕一    惠施形象的再构筑——以其与辩论者及魏相的关联为中心
儿玉六郎    荀况的性命观
町田三郎    “刘向”二三题
冈村繁     以蔡邕为中心的后汉末期文学之趋势
郑正浩     论嵇康音乐思想中的“和”
楠山春树    老子节解考
森濑寿三    李贺道教的一面
太田次男    关于御物本白氏新乐府的正文
大塚秀高    话本与《通俗类书》——对宋代小说话本的探讨
岩城秀夫    温州杂剧传存考——对宋代戏剧的探讨
中钵雅量    论神仙道化剧的形成
荒木见悟    屠龙与管志道 
须藤洋一    戴名世——公与私的矛盾及其发展
竹内弘行    梁启超与史界革命——关于“新史学”的背景

第29集 1977年

栗原圭介      礼乐思想形成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与礼的功能
内山俊彦      孟子的天与人——自然观与政治思想的关联
池田秀三      《法言》的思想
吉田公平      王一菴的思想——围绕其诚意说
佐野公治      晚明四书解中四书评的地位
植木久行      六朝文人别集的一个形态——对陆云集的书志学的考察
森野繁夫 富永一登 关于文选集注所引“钞”的研究
林田慎之助     唐代古文运动的形成过程
野口一雄      柳永的羁旅之词——通过常用词进行的研究
太田辰夫      论《天咫偶闻》及其作者
三宝政美      关于鲁迅的《出关》
村田俊裕      周作人留下的小说创作轨迹及其意义——以《社会小说江村夜话》的问题为中心
花登正宏      古今韵会举要考——关于古今韵会举要考中的三等重纽诸韵
远藤光正      类书的传入与军记物语
藤川正数      梁启雄的荀子约注与日本儒学家的荀子说之间的关系——以资料研究为主
松下忠       古贺侗蓭的中国散文论
中钵雅量      异类婚说话的演变——中国恋爱文学史素描

第30集 1978年

谷田孝之    关于中国古代婚姻与亲属组织的综合性考察——以今文九族说亲属组织的形成过程为中心
栗原圭介    论早期中国思想发展史上主知主义的构成
加纳喜光    口盖图变换诗的结构——诗经国风的基本诗型
川原秀城    对《太玄》结构的把握
田中麻纱巳   郑玄《发墨守》等三篇的特色
中嶋隆藏    萧子良的精神生活
田中利明    对韩愈?李翱《论语笔解》的探讨
菅野礼行    关于白居易诗中“雪月花”描写的形成
太田次男    关于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所藏白氏讽谏明刊本
岩城秀夫    梅花与还魂——苏轼复出的夙愿
大塚秀高    《绿窗新话》与《新话摭粹》——万历时期的《绿窗新话》
滨口富士雄   关于方东树的汉学批判
竹村则行    《己亥杂诗》中所见龚自珍的“落花”意识
本田济     曾国藩的哲学——以日记为中心
南云智     鲁迅与《地底旅行》
小林祥浩    关于《八犬传》的白话——《八犬传》的一种读法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19: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1集 1979年

田上泰昭    春秋左氏传中叙事手法成熟的原形——以十三鲁公女记事为中心
木村英一    中国哲学中的中庸思想
河崎孝治    吕氏春秋节丧篇与安死篇
向井哲夫    《淮南子》与墨家思想
宇佐美一博   董仲舒的政治思想——围绕君主权的强化与抑制问题
堀池信夫    京房的六十律——两汉经学的发展与律历学
松浦崇     关于袁淑的《俳谐文》
神塚淑子    沈约的隐逸思想
興膳宏     诗品与书画理论
森野繁夫    关于文选李善注——集注本李注与版本李注的关系
增田清秀    后蜀花蕊夫人的“宫词”
冈本不二明   语言与身体——朱熹的文学理论
磯部彰     《西游记》中猪八戒形象的形成
山岸共     唐诗选的实际状况及其对伪书说的批判
杉山宽行    关于朱彝尊《经义考》的诸本
桥本高胜    孟子字义疏证系统性的概念界定与戴震嫩的训诂学
小林俊雄    清家本《孟子》版本考

第32集 1980年

中钵雅量    死与再生——中国古代祭祀的一个断面
森田传一郎   扁鹊考
室谷邦行    庄子的道的观念
三浦吉明    荀子的对天思想
片仓望     “性伪之分”与性恶说——荀子思想的分裂与统一
岩本宪司    公羊三世说的形成过程
高桥忠彦    从《三礼注》看郑玄的礼制思想
佐竹保子    任昉的文章——其形成过程与晚年文体的变化
安东谅     围绕《文心雕龙》神思篇
砂山稔     《关于成玄英的思想》——以重玄和无为为中心
加藤国安    杜甫的“拗格七律”
长谷川滋成   《文选钞》的引书
市来津由彦   吕大临的思想
小川阳一    三言二拍与善书
藤井良雄    顾炎武诗中的孤高形象
滨久雄     庄存與的公羊思想
藤井省三    近代中国对拜伦的介绍——以章炳麟、鲁迅、苏曼殊为例
三宝政美    鲁迅《伤逝》试论——以其创作动机为中心

第33集 1981年

谷田孝之    关于中国古代昭穆制度产生的考察
川上义三    防风氏与封嵎山
石田秀实    中国古代的精神病观——中国古代的非“理性”问题
北村良和    关于前汉末期的改礼
岛一       韩愈与《论语》
土田健次郎   杨时的立场观点
福岛仁     朱子心性论的形成过程
近藤正则    从《读余隐之尊孟辩》看朱子对孟子不尊周的反应
佐野公治    明代的背诵——中国人与经书
小川晴久    关于实学概念
加纳喜光    《诗经》类型描写的功能
福井佳夫    关于“诏”的文体——以汉魏为中心
吉田隆英    关于仙人子安
宫泽正顺    陶渊明与刘柴桑
庆谷寿信    关于 “字母” 这一名称
新免惠子    关于岑参的诗——同一手法的频繁使用
下定雅弘    柳宗元的柳州诗——苦恼的解脱及其由来
阿辻哲次    北京图书馆藏段玉裁《说文解字读》初探
南云智     茅盾与短篇小说集《野蔷薇》

第34集 1982年

铃木喜一    春秋时代的君臣伦理
浅野裕一    墨家集团质的变化——说话类意味着什么
向井哲夫    《淮南子》与阴阳五行家思想——以览冥训及本经训为中心
花崎隆一郎   关于荀爽的卦变说
田中麻纱巳   关于何休的夷狄关——以“进”为中心
大上正美    关于阮籍的《为郑冲劝晋王笺》
矢嶋美都子   关于庾信的《蒙赐酒》诗
末冈实     中唐时期性说的发展与作用——以欧阳詹《自明诚论》、皇甫湜《孟荀言性论》为中心
神鹰德治    关于庆安三年刊本《新乐府》
吉田隆英    唐宋拜月考
野口善敬    明代前期禅门的一个断面——围绕毒峰本善与空谷景隆
鹫野正明    归有光的寿序——古文对民间习俗的贡献
合山究     归庄对看花的执着——《寻花日记》的写作过程
佐藤丰     《国粹学报》杂志上“国粹”主义与“国学”的形成
藤井省三    鲁迅“诗人”形象的破灭——以《野草》中〈复仇?希望〉各章的写作
为中心

第35集 1983年

栗原圭介    古代中国仪礼上的惯行与原始心态——以对与闪族宗教的比较为中心
石川三佐男   关于《诗经》中捕兔的兴词及婚宴中的即兴舞蹈——以兔子为对象的祭祀性行为及其发展
藤山和子    通过戴震的“诗摽有梅解”来论述《诗经》摽有梅中的婚姻的适龄期
室谷邦行    《老子》的循环思想与“大”的理论
鬼丸纪     《管子》四篇的养生说
饭山正雄    周代简策的形态及其书写法
铃木喜一    战国时代的君臣伦理——以儒家为例
近藤则之    关于《左传》成书问题的再探讨——以对礼学思想的再评价为中心
福井佳夫    关于“上奏文”的文体——以邹阳的《狱中上书自明》为中心
宇佐美一博   董仲舒浅论——围绕匈奴与复仇
藤川正敏    关于社稷祀——以后汉末期的礼学论争为中心
游佐升     叶法善与叶净能——唐代道教的一个侧面
上田正     惠琳音论考
太田辰夫    元刊本《调风月》考
泽田亚弘    明代中期吴中文苑考——以名士培养为例
西村秀人    袁中郎的性灵说与李卓吾的思想
大谷通顺    鲁迅所译《月界旅行》及《地底旅行》——以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挣脱牢狱思想为中心
尾崎文昭    与陈独秀诀别的周作人——以1922年反基督教运动中的冲突为中心
菅野礼行    对《菅家后集》中“自咏”诗的考察
佐藤昭     正齿音二等字的音韵变化及若干问题

第36集 1984年

清水茂     “行”的本义
柴田清继    《管子》四篇中所见神与道
汤浅邦弘    秦的法律与法学思想——以云梦秦简为中心
浅野裕一    黄老道的政治思想——与法术思想的对比
内山俊彦    仲长统——后汉末期一位知识分子的思想与行动
原田二郎    关于太平经的生命观、长生说
沼口胜     关于阮籍的《东平赋》
衣川贤次    论谢灵运的山水诗——山水中的体验与诗
下定雅弘    柳宗元的诗体问题——以元和十年为界从古体向近体的转变
近藤正则    王安石孟子尊崇的特色——以元丰的孟子配享及孟子圣人论为中心
朴洋子     关于朱子的“知言疑义”
末木恭彦    阴符经考异的思想
吾妻重二    关于朱熹的《周易参同契考异》
伊藤漱平    李渔小说的版本及流传——以《无声戏》为中心
吉田健舟    王夫之的思想——其根本性的东西
滨口富士雄   关于段玉裁的考据——以《诗经?匏有苦叶》第二章“轨”字的考据为例
藤村浩一    论龚自珍——关于“爱根”与“童心”
广畑辅雄    《日本书纪》之神武传说与周武王故事

第37集 1985年

北村良和    试论昭穆制的结构——世代之序与父子范畴
小林茂     春秋侵伐笔法考
吉永慎二郎   论孟轲的“不动心”在思想史上的意义
石田秀实    《管子》四篇与《荀子》正名论中的“语言”问题
间嶋润一    郑玄《鲁礼禘祫义》的结构及其意义
佐藤利行    二陆的文章观
野间文史    五经正义所引定本考
矢嶋美都子   楼上的思妇——闺怨诗主题的形成与发展
加藤国安    成都时期的杜诗与庾信的文学作品
铃木修次    唐代拟魏晋六朝诗的风潮
川合康三    游戏文学——围绕韩愈的“戏”
詹满江     甘露之变与诗人们——以李商隐为中心
松尾肇子    《词源》与《乐府指迷》
高桥文治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及其它
武田时昌    从易学发展史的角度看黄宗羲对图书先天之学的批判
三浦秀一    年轻的颜元——关于清初士大夫思想形成的考察
荒木见悟    关于崎门学者铃木贞斋——朱子学者的苦恼与转变

第38集 1986年

谷中信一    关于《逸周书》的思想与成书——对齐学术侧面的一个考察
仓田信靖    关于《孟子》的“春秋 天子之事也”
林克      驺子五行说考
玉木尚之    “乐”与文化意识——围绕儒家乐论的形成问题
斋木哲郎    秦儒活动素描——围绕《尚书?尧典》的改订与《礼记》大学篇的成书问题
薄井俊二    从思想史的角度对古代中国治水理论的探讨——以汉武宣房的治水事业为中心
田中顺子    试论阮籍的《猕猴赋》
沼口胜     关于阮籍的四言“咏怀诗”——以其修辞手法为中心
高桥均     关于敦煌本论语疏——以经文为中心
冈村繁     编纂《文选》时的情况与当时对《文选》的评价
高桥明郎    欧阳修散文文体的特色——与韩愈散文之不同的成因
花崎隆一郎   “李图”考
佐藤炼太郎   李贽的经世论——《藏书》的精神
大平桂一    扬州时期的王渔阳——以汪懋麟的作品为线索
竹村则行    围绕《西厢记》、《还魂记》和《红楼梦》的梦的展开——从现实中的梦到梦中的现实
宫尾正树    新文化运动中的张厚载与胡适——以旧剧改良论争为中心
楠原俊代    关于闻一多的《律诗底研究》

第39集 1987年

小泷敬道    投壶礼的起源与在仪礼上的意义
玉木尚之    作为贤者的乐人的终结
吉田笃志    谷梁传的君主观——君权强化的理由与背景
有马卓也    《淮南子》原道训的地位——围绕“因盾”思想
汤浅邦弘    从盐铁论争中看管子与董仲舒的思想
武田时昌    《易纬坤灵图》象数考
宫野直也    王逸《楚辞章句》的注释态度
安藤信广    陶渊明《形影神三首》包含的问题——佛教与《赠答诗》
户仓英美    离别诗的时间与空间
西上胜     关于韩愈的墓志铭
黑田真美子   关于唐代小说《乾子》——与温庭筠的关联
冈崎由美    《拜月亭》传奇流传考
阿部泰记    明代公案小说的编纂
本间次彦    围绕王船山的诗论
松冈纯子    论《商人妇》——以其与泰戈尔的《在加尔各答途中》的关联为中心
岩见辉彦    三浦梅园的声主论

第40集 1988年

吉永慎二郎   孟子的仁——论其思想性质
室谷邦行    论“自然”观念的形成
薮敏裕     《毛序》成书考——以与古代文学的比较为中心
坂本俱偿    《汉书》五行志的灾异说——对董仲舒说及刘向说的资料分析
古川末喜    对建安、三国文学思想的新探讨
下定雅弘    韩愈的诗作——从古体优势向近体优势的变化
东英寿     “太学体”考——在北宋古文运动中的探讨
近藤正则    关于张九成的《孟子传》
日下翠     “出”字考
丸山浩明    《水浒传》简本浅探——围绕刘兴我本和藜光堂本
吉田纯     《尚书古文疏证》及其时代
手代木有儿   “自由”思想在清末——其传播与发展
游佐徹     “西学”与“新学”——论中国近代引进西方文化时的理论依据
长堀祐造    鲁迅革命文学理论中的托洛斯基文艺理论
丸山升     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以萧乾为例
大西克也    关于上古汉语否定词“弗”与“不”的区别——对否定论的再探讨
远藤光晓    关于三个内外转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19: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41集 1989年

吉永慎二郎   对《论语》里仁篇首章的解释与孟子的思想
后藤秋正    哀辞考
龟山朗     关于建安诗人的送别赠答诗
高野淳一    关于王弼的“分”的思想——通过与郭相的对比
佐藤正光    宣城时期的谢眺
高桥均     关于《旧抄本论语义疏》——以刑昺《论语正义》的竄入为中心
中筋健吉    宫体诗与《玉台新咏》——对宫体诗为艳诗的质疑
松本肇     关于柳宗元的《非国语》
名畑嘉则    关于司马光的《潜虚》
宫泽正顺    关于僧一行的《天真皇人九仙经》与《曾慥》的《道枢》九仙篇
水野实     明代推崇《古本大学》的背景——其正当化的手法及后学的状况
根山徹     《还魂记》中对柳梦梅形象的设定
石田和夫    清儒李穆堂——围绕其心学的性质
村山吉广    方玉润的诗经学——《诗经原始》的特质
伊藤虎丸    鲁迅早期的宗教观——科学与“迷信”
福田哲之    《仓颉篇》的内容与结构——以阜阳汉简《仓颉篇》为中心
远藤光晓    《切韵》反切的诸来源——根据反切下字进行的识别

第42集 1990年

玉木尚之    《晋语》文公故事解读——新王的即位与社会的净化
汤浅邦弘    孔子与梦及天命——《论语》甚矣吾衰章解释与儒家对梦的观念 
三浦吉明    关于管子幼官篇——以三十节气为中心
加地伸行    《孝经》在汉代思想上的地位——从宗教性到礼教性
上田武     陶渊明的生活理念
前田繁树    《老子西升经》考——试论其成书过程
市川桃子    古典诗歌中的荷花——从荷衰到芙蓉死
山田俊     隋唐时期“道性”思想的发展
铃木敏雄    关于韦应物的杂拟诗——模仿的样式及其意义
坂内荣夫    关于唐代后期所见儒道一致思想——围绕罗隐的《两同书》
内山知也    莺莺传的结构与主题
宇野直人    柳永的词风与北宋都市生活
宇佐美文理   苏东坡的绘画理论与《东坡易传》
芳村弘道    元版《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与萧士贇
福满正博    试论元杂剧中的度脱剧
小川利康    五四时期周作人的文学观——以勃来克、托尔斯泰对其的影响为中心
牧阳一     作为基督教悲剧的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
远藤光晓    臻栉韵的分韵过程与庄组的分布

第43集 1991年

山边进     《墨子》尚同三篇的统治机构及其理论
菅本大二    荀子对法家思想的吸收——以“礼”的思想为中心
佐藤明     汉初的容的思想——以《新书》容经篇为中心
户川芳郎    关于淮南子所引的诗句
野村茂夫    对伪《古文尚书》的若干考察——以其与《帝王世纪》的关联为中心
矢嶋美都子   汉诗中杏花寓意的变迁
大地武雄    关于陶渊明的生死观
向岛成美    对鲍照对偶手法的考察
加藤敏     元结诗文中对水石的执着
静永健     论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的创作意图
村上哲见    姜白石词浅论
明木茂夫    词学中记谱法的结构
滨口富士雄   清代考据学中考证方法的发展
末冈宏     章炳麟经学思想考察——以春秋学为中心
伊藤德也    白话欧化讨论中的三类观点——以1932年的观点为中心
杉野元子    老舍与学校纠纷——以《赵子曰》为中心
远藤光晓    关于《切韵》中唇音的开闭

第44集 1992年

石川三佐男   关于《楚辞》九章思美人篇中“美人”的本质——以九歌与镜铭中“美人”之本质的解明为着眼点
斋木哲郎    董仲舒与《春秋谷梁传》——西汉谷梁学的一个断面
南泽良彦    《帝王世纪》的形成及其意义
佐藤利行    关于入洛后的二陆
中岛隆藏    重玄派小考——对《道德真经广圣义》学说的探讨
福井文雅    道教文献所见颂的功能
松浦友久    “客寓”的思想——理解李白诗的一个立脚点
浅见洋二    中晚唐诗中的风景与绘画
内山精也    苏轼次韵词考——以诗词间所见次韵之异同为中心
花崎隆一郎   “《易本义》卦变图”考
江口尚纯    郑樵的经书观——以诗经学、春秋学为例
中川谕     《三国志演义》版本研究——建阳刊“花关索”系诸本间的关系
笠井直美    被隐藏起来的另一个“忠义”——《水浒传》“忠义”讨论之我见
野村鲇子    关于钱谦益对归有光评价的诸问题
宫内保     山水描写的手法——以王渔洋“神韵诗”为例
种村和史    戴震的诗经学-《杲溪诗经补注》的立场及方法
清水贤一郎   明治的《湖》与民国的《茵梦湖》——日中两国对施托姆的理解
尾崎雄二郎   韵学备忘(重纽反切非类化论)

第45集 1993年

今鹰真     关于《墨子》的押韵
福田哲之    许慎对“古文”的理解
间嶋润一    《尚书中候》的太平神话与太平国家
林香奈     关于汉魏六朝的诔——以其与墓碑的关联为中心
下见隆雄    中国女性史研究的新角度——以《晋书》列女传为例
詹满江     李义山诗中的司马相如——隐含在其中的诗人的自画像
加固理一郎   李商隐骈文中引用典故的手法
三浦国雄    气质变化考
角田达朗    朱熹格物致知说的再探讨
早坂俊广    陈亮的道学——以《西铭说》为中心
荒木见悟    明代的李通玄
尾上兼英    虚构中的“王昭君”
中村聪     康有为的经济政策论
濑户宏     关于上海戏剧协社上演的《少奶奶的扇子>
邵迎建     《传奇》的世界——认同危机的文学
郑丽芸     关于池大雅的“竹石图”题画诗——汉诗对中国诗歌是如何吸收消化的

第46集 1994年

福本郁子    关于《诗经》中的“草木伐採”的兴词
白杉悦雄    九宫八风图的成书与河图?洛书的流传——汉代学术世界中的医学
中野达     张湛《列子注》中的玄学诸说
上田武     陶渊明的年轻朋友——其赠答诗的世界
笕文生     李白与高适
吾妻重二    太极图的形成——对儒佛道三教的再探讨
藤井京美    王安石的伯夷论
小林徹行    元的闺秀郑允端的文学
冈村真寿美   《秦并六国平话》与胡曾的咏史诗——对讲史小说发展过程的探讨
水野实     对王守仁《大学古本旁释》的探讨
上田望     清代英雄传奇小说形成的背景——由贵州安顺地方戏进行的展望
手代木有儿   “群”与“民德”——严复的西洋体验与“群学”的形成
中里见敬    鲁迅《伤逝》中追忆形式的轨迹——以独白及间接叙述法为中心
丸尾常喜    复仇与埋葬——关于鲁迅的《铸剑》
大槻幸代    凌叔华与“新月社沙龙”——围绕恋爱结婚、小家庭制度及对曼斯菲尔德的认识

第47集 1995年

汤浅邦弘    秦王朝吏的概念——云梦秦简《语书》《为吏之道》在思想史上的意义
谷口洋     关于《淮南子》的文辞——汉初诸学的统合与汉赋的形成
大上正美    嵇康卜疑试论
佐竹保子    西晋的出处论——继皇浦谧之后夏侯湛与束皙的“设论”
小南一郎    元白文学集团的小说创作——以莺莺传为中心
副岛一郎    《通典》的史学与柳宗元
丸山茂     作为回忆录的《白氏文集》
野间文史    关于广岛大学藏旧抄本《周易正义》
垣内景子    论朱熹的“敬”
福田殖     聂双江、罗念庵在阳明学派中的地位
佐藤炼太郎   《李氏说书》考——与林兆恩《四书正义纂》的比较
根山徹     清代《还魂记》的演变
竹村则行    从梅妃看《长生殿》中杨贵妃的形象
赵京华     周作人与柳田国男——以固有信仰为中心的民俗学
内藤正子    R?马礼逊和J?马希曼的中国语法著作

第48集 1996年

福岛吉彦    老子河上公章句用韵考
釜谷武志    为什么赋里有很多难解之字——前汉赋的读法
岩本宪司    “属词比事”及其背景
永井弥人    从前汉后期的明堂建设看王莽的意图
石合香     从历法角度对汉火德说的再探讨
南泽良彦    张衡的巧思与“应闲”——东汉中期的科技与礼教社会
阿部顺子    关于陈寿《诸葛氏集》的编纂
垣内智之    竺道生之理的概念及悟性
黑田真美子   六朝、唐代冥婚故事的登场人物——与神婚故事比较
高野淳一    关于吉藏的“佛性”思想——以“中道”观为中心
市川清志    关于郎士元——以刘晏及安史之乱后的会稽诗人集团间的关系为中心
松木きか    关于北宋的医书校订
池泽滋子    苏轼与琴
三野丰浩    陆游与范成大在成都的交往
清水茂     《水浒传》的地理知识
井川义次    17世纪耶稣会士对“易”的解释
船越达志    《红楼梦》恋爱故事考
钱鸥      青年时代的王国维与明治学术文化——以《教育世界》杂志为中心

第49集 1997年

野田雄史    从押韵法探讨《楚辞》离骚篇的成书状况——以奇数末韵、句中韵为线索
佐川茧子    关于中国古代乡饮酒概念的形成——以其与《仪礼》、《礼记》的关系为中心
佐竹保子    张华文学作品中所见《老子》之影响
福井佳夫    关于六朝四言诗的衰微——以其与美文的关联为中心
佐藤大志    六朝乐府诗的发展与乐府题
矢嶋美都子   庆丰收的诗——从“喜雨”诗到“喜雪”诗
诸田龙美    从“欧阳詹”事件看对《莺莺传》的新解释——围绕中唐的“尤物”论
小路口聪    从朱熹的曾点观看其对陆象山批判的立场
氏冈真士    平话依据的史书——试论平话之作者
三浦秀一    试论许衡——作为金元之际程朱学的继承者
根山徹     《还魂记》版本初探
新井洋子    从《苏长公文集》的编纂看张溥和吴伟业文章观之一端
大西克巳    关于王船山的“郡县、封建”论——其历史理论与政治思想
水上雅晴    藏琳《经义杂记》及其历史意义
根岸宗一郎   亨特、泰纳文论思想对周作人的影响及周作人文学观的形成
北冈正子    雷石榆的《沙漠之歌》——中国诗人的日语诗集
和田英信    “古与今”的文学史——对中国文学史的思考
町田三郎    海保渔村札记

第50集 1998年

谷口洋     关于《国语》、《论语》的“语”
石川三佐男   《楚辞》学术史论考
近藤则之    关于董仲舒思想中“元”的意义
池平纪子    形神论在中国佛教中的发展——以东晋刘宋时期在家佛教者的形神论为中心
沼口胜     关于《饮酒》诗(二十首)其十七的寓意——从陶渊明的角度看刘裕和韩延之
龟田胜见    关于《上清后圣道君列纪》中的种民思想——兼论与《太平经抄》甲部的关系
松木きか    历代史志书目中的医书的范畴与评价
浅见洋二    “诗中有画”及“著壁成绘”——中国的诗与绘画
宇佐见文理   宋代绘画理论中的“形象”问题
池泽滋子    丁谓与《西昆酬唱集》
黄冬柏     西厢故事的流传与“传奇”——围绕“传奇”名称的变迁
表野和江    明末吴兴凌氏刻书考——凌濛初与出版
山口久和    中国近代学术的形成——以阎若璩和章学诚为例
李惠京     因天下观的崩溃造成的人间观的动摇——从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到“德育鉴”
是永骏     关于中国新时期诗歌语言的特性——戈麦诗论
成泽胜     关于朝鲜的集千家注系杜诗——对《杜诗谚解》中杜诗解释的系统研究
町泉寿郎    山协东洋与徂徕学派——围绕《外台秘要方》的翻刻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19: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1集 1999年

小林徹行    《仪礼》士冠礼篇所见女礼
南部英彦    从前汉后期对宗庙制的议论看儒教国教化——以亲亲、尊尊主义的分析为中心
清水凯夫    《隋书》经籍志的相位及其改订复原法
东英寿     北宋初期的古文家与行卷——从科举的试前准备看古文复兴的展开
保苅佳昭    苏轼的超然台诗词——熙宁九年发生的诗祸事件
柴田笃     “颜子没而圣学亡”的意义——宋明思想史上的颜回
沟本章治    论朱子哲学的理论结构——形而上下与体用的关系
大山洁     《诗法源流》伪书说新考——依据五山版《诗法源流》及朝鲜本《木天禁语》进行的研究
田仲一成    南戏《杀狗记》脚本的分化与流传
合山究     “选秀女”与明清的戏曲小说
廖肇亨     从金堡的《遍行堂集》看明末清初江南文人的精神世界
白水纪子    从中国现代文学看民国时期的蓄妾制
山内一惠    鲁迅与高长虹
关根谦     对四十年代阿垄的独特性的探讨
松尾幸忠    试论中国“诗迹”的形成——与日本的“歌枕”相比较
长尾直茂    江户时代汉诗文中所见关羽之形象——与《三国志演义》的关联
白石真子    徂徕学“文论”中的韩愈、柳宗元
直井文子    赖山阳的女性观与“十二媛绝句”
吉田公平    大盐中斋与林良斋

第52集 2000年

桥本昭典    对《庄子》天地篇〈汉阴丈人故事〉解释的变化——围绕其比喻与夸张
佐川茧子    关于郭店楚简《兹衣》与《礼记》缁衣篇的关系——对先秦儒家文献形成的考察
辛贤      关于太玄的“首”与“赞”
渡部东一郎   关于后汉“宽政”的思想背景
樋口泰裕    北魏孝文帝吊比干文考
高桥均     旧抄本论语义疏与敦煌本论语疏
沟部梁惠    关于传奇勃兴以前唐代小说中的虚构
          ——以对〈淮南猎者〉(《纪闻》)与〈安南猎者〉(《广异记》)的比较分析为中心
川合康三    古文家与杨雄
山田俊     关于林疑独《庄子》注的思想——以理、性、命为中心
木下铁矢    朱熹的思考——其基本形态与可能性
小松谦     《脉望馆钞古今杂剧》考
根山徹     冯梦龙《墨憨斋重定三会亲风流梦传奇》中对《牡丹亭还魂记》的改变
广泽裕介    《喻世明言》四十卷本考
表野和江    关于吴兴凌氏刻《世说新语》四种
鹤成久章    论明代科举中的专经
船越达志    《红楼梦》女性描写中的两个世界——以晴雯之死为中心
秋吉收     鲁迅《野草》中的芥川龙之介
邓捷      “爱国”与“文艺”的纠葛——闻一多与清华园的诗人们
古屋昭弘    《齐民要术》中所见使动用法Vt+令+Vi

第53集 2001年

森和      《山海经》五藏山经中的山岳神祭祀
坂出祥伸    从“治国”到“治身”的思想历程——天人相关说与“气”的修炼
内山直树    汉代序文的体例——以《说文解字》叙〈叙曰〉的解释为中心
佐野大介    《古文孝经孔安国传》的法治观
大上正美    不屈不挠刚直不阿——论嵇康的“难自然好学论”
吉村诚     由玄奘的事迹看唐代初期的佛教及国家间的交往
谷口真由实   杜甫的社会批判诗与房琯事件
屋敷信晴    唐代小说与《真诰》
桐岛熏子    孟光故事的演变——白居易的妻子与北条政子
西上胜     以母亲为题材的古文——欧阳修《泷冈阡表》考
阿部顺子    《古文苑》的成书年代及其出处
宫纪子     蒙古朝廷与《三国志》
竹内真彦    关于《三国演义》中关羽的称呼——以《演义》的形成为中心
马渊昌也    从刘宗周到陈确——宋明理学向清代儒教的转变
浅井邦昭    方苞的“义法”与八股文批评
吉田纯     翁方纲的经学——“乾嘉学”中的“宋学”与“汉学”
小川阳一    肖像画与明清小说
中野知洋    吴淞时期的沈从文
伊原大策    结果补语结构“V见”的产生及其变迁
金培懿     龟井南冥的《论语语由》在日本汉学史上的地位

第54集 2002年

庄兵      关于《孝经》的成书
池田秀三    左氏说消失之谜——后汉左氏学的形成及特征
马场英雄    嵇康《管蔡论》考
狩野雄     西晋宫廷相合歌词的一个侧面——围绕“晋乐所奏”的相合歌词
河野贵美子   关于《搜神记》所收再生记事的考察——五行志记事的发展与变化
佐野诚子    作为杂传书的志怪书
佐伯雅宣    关于梁代的“侍宴诗”——以其与建安文学的关联为中心
诸田龙美    好色的风流——造就了《长恨歌》的中唐的美学观
松本肇     唐诗中所见桃花源——不充足的快乐
冈本不二明   唐参军戏脚色考
会谷佳光    关于《崇文总目》的抄本与辑佚书
近藤正则    “圣人可学而至”的根本——论程伊川思维方式中“对”的特性
望月真澄    《龙龛手镜》的音韵背系
松本武晃    胡安国《春秋传》的复仇思想
梁音      二十四孝的孝——以老莱子孝行故事为例
内田健太    袁宏道晚年的“学问”及其范围
佐藤炼太郎   阳明学派的禅学思想及对其之评价
河井阳子    关于明末清初小说与戏曲的关联——以冯梦龙的《三言》为中心
萧燕婉     关于袁枚的女弟子屈秉筠与蕊宫花史图
近藤龙哉    胡风与《文艺讲话》 1945年重庆——1948年香港
太田亨     关于杜诗的注释书《心华臆断》——日本禅林对杜诗解释的状况

第55集 2003年

竹田健二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与上海博物馆藏《性情论》的关系
渡边义浩    三国时期的“公”与“私”
佐竹保子    论陆机的《演连珠》五十首——其多元性与抒情性
大平幸代    神奇的长江——郭璞《江赋》的描写及其对世界的认识
猪股宣泰    《论语义疏》的郭象说与皇侃
薄井俊二    《天台山记》的流传
内田诚一    静嘉堂本《王右丞集》刊刻年代考
西胁常记    佛教徒的遗言——以唐代为中心
锅岛亚朱华   李见罗的“修身”与“知止”思想
野村鲇子    归有光《先妣事略》的源流——以母亲为主题的古文体的产生与发展
小冢由博    《板桥杂记》成书考——以余怀晚年的交往为中心
大木康     宣炉因缘——方拱乾与冒襄
小川恒男    论黄宗宪诗的“饶舌”——类型化与叙述性
小林 武    章炳麟的《訄书》与明治思潮——以其与西洋近代思想的关联为中心
杉野元子    柳雨生与日本——太平洋战争时期上海“亲日”派文人的足迹
静永健     关于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抄本残卷《白氏文集六十六》的正文
太田亨     日本禅林对中国杜诗注释书的接受——从《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到《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
清水 徹    伊藤仁斋诗论中所见《诗人玉屑》的影响
伊藤伦厚    伊藤东涯的《周易》十翼批判
相原 茂    关于日中翻译的规则

第56集 2004年

城山阳宣    贾谊《新书》的成书
工藤卓司    《贾谊新书》中所见对诸侯王国的策略
土屋聪     鲍照的作品及自身所处的地位——以行旅诗为中心
安藤信广    北周赵王的文学与庾信的影响——以圣武天皇宸翰《杂集》所收《周赵王集》为中心
长谷部刚    杜甫的《兵车行》与古乐府
谷口高志    唐诗的音乐描写——其类型及白居易的《琵琶引》
高桥未来    杜牧的边塞诗——以其作品集的编纂及对“河湟”的吟咏为线索
井泽耕一    王安石学派的兴隆与衰退——蔡卞与秦桧
三泽三知夫   杨简的解经法——以《杨氏易传》为中心
伊藤晋太郎   关羽与貂蝉
竹内真彦    诸葛亮与筹笔驿——英雄传说及其舞台
土屋育子    元杂剧剧本在明代以后的流传
川岛优子    《金瓶梅》的构思——脱胎于《水浒传》
松村昂     祝子语怪——从《语怪》到《罪知录》
王毓雯     蒋士铨的戏曲创作与文字狱
中里见敬    创造出“内侧”——文体论探讨
萩野修二    谢冰心的作家魂——一片冰心
孙猛      唐佚籍十二种考——以《日本国见在书目录》的著录书为中心
川原秀城    星湖心学——朝鲜王朝的四端七情理气之辨与亚里斯多德的心论

第57集 2005年

矢田尚子    对楚辞《离骚》中“求女”的探讨
狩野雄     舞台上的曹丕乐府——围绕曹丕乐府中所见乐舞表现
北岛大悟    谢灵运对道教思维的接受
大村和人    从“巫”到“小妇”——关于乐府《三妇艳》中的小妇
中木爱     白居易诗中的“枕头”——对基于生理感觉而带来的充实感的歌咏
小岛毅     两个心——朱熹的批判及对朱熹的批判
田中智行    《金瓶梅》的感情观——对令人动情之物的认识及其描写
本多道隆    紫柏真可对觉范慧洪的推崇及其他——投进明末知识界的一块石子
中嶋隆藏    嘉兴大藏经刻印初期的情况
江尻徹诚    关于陈启源《毛诗稽古编》的诗序论
石田志穗    被修炼过的性——刘一明的思想
水上雅晴    关于《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编纂——清代幕府学术功能之一端
北泽纮一    康有为的华夷观
永井英美    论鲁迅的作品《离婚》
杨晓文     丰子恺与厨川白村——围绕对《苦闷的象征》的接受
王京钰     五山句题诗的特征——
汤城吉信    中井履轩的宇宙观——解读其天文关系图
佐藤晴彦    关于国家图书馆藏《水浒传》残卷——是否是“嘉靖本”?

第58集 2006年

石田秀实    自身与他人——《庄子》与“他人”
宫崎顺子    传郭璞作《葬书》的形成与变化
内田诚一    关于《萧和尚灵塔铭》的碑文——讲述与王维、王缙兄弟交往的石刻资料之复原
苏明明     唐代饮茶文化史上的诗僧皎然的茶诗
山口若菜    关于苏轼的打鼾诗
白井顺     人们是如何阅读《朱子训蒙绝句》的——朱子学的普及与传播的一个侧面
土肥克己    对歌的执着及宋元时代的类型论
土屋育子    对戏曲剧本读物化的一个探讨——以汲古阁本《白兔记》为中心
大场一央    关于王阳明的“立志”——集中在冲动上的修养
荒木龙太郎   对良知现成论者的考察——从浑一和一贯的角度
小川晴久    对人类既严厉又仁慈的目光——王船山的《尚书引义》与《诗广传》的世界
佐藤浩一    关于仇兆鳌《杜诗详注》的音注——超过一万的音注说明了什么?
有木大辅    从曹寅的奏折看御定《全唐诗》的成书过程
田村将     雍正二年的文庙从祀改革及其时代背景
川路祥代    大正民主思潮下的台湾儒学思想
大东和重    鲁迅的《呐喊》与近代作家评论的登场——20年代前期中国的读书行为与《呐喊》自序
子安加余子   周作人与歌谣——关于中国知识分子与民俗学的考察
冈崎由美    四川唐门考——武侠小说与评书《雍正剑侠图》、《三侠剑》
中安真理    关于传抄本《日本国见在书目录》的系统
平田昌司    黄公绍传考

第59集 2007年

草野友子    上博楚简《竞建内之》及《鲍叔牙与隰朋之谏》的关系及其思想
颕川智     上博楚简《互先》的宇宙生成论——以其与马王堆汉墓帛书《道原》的关联为中心
田中靖彦    《世说新语》的三国描写与刘义庆
成田健太郎   阐明书体的韵文类型“势”及其它
吉田文子    敦煌民歌中所见杂言体的结构——以三言句为中心
富永一登    《文选》李善注的流传——从唐抄本到尤本
志野好伸    笔法与笔意——关于张旭的历史地位
陈翀      替朋友亡妻赋诗的白居易——元稹之妻韦丛的死及其悼亡唱和诗
三上英司    唐代“轻薄”考
藤原祐子    《草堂诗余》与书会
和泉ひとみ   关于元杂剧中尉迟敬德形象的形成
林桂如     关于余象斗的《列国前编十二朝》
竹内真彦    《三国志演义》中的身高应如何计算?——中国历史记述中的身高描写浅探
斋藤正高    《东西均》的反因说与水循环论
仙石知子    从族谱看明清戏曲小说中青年女子的形象
赤松美和子   对戒严令下台湾“文学场”的考察——救国团的文艺活动与编辑痖弦
饭塚容     关于搬上舞台的鲁迅作品
竹内弘行    朱谦之的大同共产思想
池田昌广    《日本书纪》与六朝的类书
松村巧     华冈青洲的医学思想

第60集 2008年

村田进     关于《老子》三十九章中“万物得一以生”一句
高芝麻子    对炎热的恐惧——《楚辞》〈招魂〉及汉魏的诗赋中所见暑热与凉爽
须藤洋一    “虚幻”的西王母
高桥康浩    关于韦昭的《吴鼓吹曲》——围绕孙吴正统论
傍岛史奈    唐代诗僧与六朝僧
谷口高志    音乐的映像——以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为中心
阵内孝文    王维的诗 《惆怅》考——辋川庄的理想与现实
好川聪     围绕韩愈的长篇回想诗 ——与杜甫的比较
橘英范     中唐唱和文学的发展——走向《刘白唱和集》之路
中西久味    契嵩的护法思想
中尾健一郎   司马光的洛阳隐居生活与其文学活动
石立善     关于朝鲜古写徽州本《朱子语类》——兼论语类体的形成
松野敏之    关于王夫之修养论的考察——以“一以贯之”的解释为中心
松崎哲之    浙东的礼学——万斯大《学礼质疑》的世界
白井澄世    30年代瞿秋白作为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的变化
山口守      巴金《家》原本的变化——围绕小说、戏剧、电影
桥本阳介    高行健《灵山》中叙述之声的流动与“语言流”
阿部光麿    伊藤仁斋的“天道”论
白石真子    太宰春台思想中诗论文论之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3 23:18 , Processed in 0.06926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