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809|回复: 20

爱读书,读好书--今天你还读书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3 23: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人民网

“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征文:最喜爱的书呼吁:让阅读成为习惯调查:国民阅读实情众议:阅读率下降小资料:世界读书日
人民网 >> 文化 >> 文化专题 >>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让全球弥漫书香
  “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1972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
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世界读书日”读者调查
观察:“全民阅读”离我们有多远
    随着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一场与阅读有关的争论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事情的起因是学者余秋雨反对设立“国家阅读节”。而倡导设立这一节日的是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连续4次以提案的方式,建议国家设立阅读节。
特别报道
·知识界名家向读者推荐阅读书目
·"世界读书日"各地掀起读书热
·季羡林二月河等名家向读者荐书
·文化观察:书中自有“孩子气”
·迎接4·23,让我们一起来读书
·网友热议读书:"学习型社会 学习者生存"
·17部门倡导全民阅读:共享知识共建和谐
·本报与人民网联合调查网络阅读跃居第二
·世界读书日17部门联合发出全民阅读倡议
·让“全民阅读” 淮安为农民办读书节
更多>>
 小链接
人民日报文化版与人民网读书频道联合推出“世界读书日”调查
人民网网友热议读书:“学习型社会 学习者生存”
中直机关青年著作推介阅读
 相关报道
调查显示网络阅读跃居第二(图)
迎4·23,让我们一起来读书
我们一起Say"Hello, Book!"
季羡林二月河等名家向读者荐书
知识界名家向读者推荐阅读书目
调查:六成读者每年至少读十本书(图)
学习型社会 人民网网友热议读书
17部门联合倡导全民阅读 共享知识


2007值得推荐的文学好书

“正说历史”系列

风格即人:《黄苗子与郁风》

60年前的“畅销书”

"红墙医生"的回忆

连载:郭德纲话说北京

连载:《家风》

阎延文:青史青山
[/table]

新闻快讯

17部门联合发出全民阅读倡议

国外读书情况概览

世界上最小的书

今天你读书了吗?

奇书荟萃--黄金书

奇书荟萃--青铜书
“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
·知识界名家向读者推荐阅读书目 04月24日
·"世界读书日"各地掀起读书热 04月24日
·中宣部等17部门:同享知识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04月24日
·人民网网友热议读书:“学习型社会 学习者生存” 04月24日
·17部门联合倡导全民阅读:共享知识 共建和谐 04月24日
·晨读经典——北大清华等20多所高校社团发倡议 04月23日
·“倾听春天”诵读活动迎世界读书日 04月23日
·季羡林二月河等名家向读者荐书 04月23日
·迎接4·23,让我们一起来读书 04月23日
·世界读书日在即 17部门联合发出全民阅读倡议 04月20日
更多>>
征文:最喜爱的书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征文评选揭晓 04月26日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情人》 10月11日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平凡的世界》 10月11日
·最喜欢的一本书:《唐诗、宋词三百首》 10月11日
·把幸福"揪"出来--读《幸福教育论》有感 06月16日
· 《平凡的世界》一书的救赎 06月16日
·私人的圣经:《古文观止》 06月16日
·细雨轻烟西湖路——夜读《西湖梦寻》 06月16日
·关于行走——安妮宝贝的《蔷薇岛屿》 06月09日
·黄昏,打开《雷锋日记选》 06月07日
更多>>
呼吁:让阅读成为习惯
·人民时评:愧对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04月23日
·拯救读书风气倡导读书精神 04月23日
·站在国家战略高度看待阅读 04月23日
·建设“书香社会” 大家都来读书吧 07月07日
·有感于读书的"三个希望" 06月09日
·新闻出版总署向青少年推荐百部优秀图书 05月30日
·让阅读成为全民的习惯 05月19日
·"全民阅读活动"营造良好读书氛围 05月19日
·人民论坛:清除以耻为荣的低俗读物 05月11日
·让爱读书读好书成为社会风尚 04月27日
更多>>
调查:国民阅读实情
·六成读者每年至少读十本书 社科类书籍最受青睐 04月23日
·人民日报人民网联合调查显示网络阅读跃居第二 04月23日
·对"图书阅读率下降网络阅读率上升"再认识 11月28日
·调查显示:多数人认为读书是乐趣 04月24日
·读者:不知"图书日","闲书"无暇读 04月24日
·"世界读书日"  沪人均读书八本/年 04月24日
·杂志胜图书 当下缺失深层次阅读 04月23日
·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首次低于50% 04月23日
·六年来全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 04月23日
更多>>
众议:阅读率下降
·生命因阅读而精彩 04月24日
·观察:"全民阅读"离我们有多远 04月24日
·加拿大报纸:中国人正远离读书 06月21日
·名著成"纸家具" 白领青睐"轻阅读" 06月13日
·尴尬"世界图书日" 05月19日
·免费借阅离我们有多远? 05月19日
·不能让"读书无用论"成为优向选择 05月19日
·阅读率连年走低的背后 04月25日
·中国新"读书无用论"影响国民素质 04月25日
·“半数国人不读书”是一种文化自阉 04月24日
更多>>
小资料:世界读书日
·组图:世界各地奇书荟萃 04月27日
·4-23读书日 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 04月26日
·法国读书节 04月24日
·英国阅读日 04月24日
·美国读书节 04月24日
·"世界读书日" 的来历 04月24日
更多>>
名人品书

季羡林生活中最大的情趣,一是看书,二是看书,三还是看书。

铁凝:经典的,耐读
任何一本好书给读者的营养是缓慢渗透的。――铁凝

于丹:半部《论语》以修身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陈平原: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读书”
更多>>
小调查
平均每月您用于购书的消费是多少?
100元以下。
100--500元。
500元以上。
小调查
您选择“好书”的标准是什么?
公认的经典、有思想内涵的书。
只要是自己喜欢的。
销售量高的书。
小调查
有了那么多获取知识的途径,您认为“读书”在今天还重要吗?
重要,阅读是不可取代的。
无所谓。读书或看电视只要能得到想要的信息就行了。
不读书一样过日子。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23: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成读者每年至少读十本书 社科类书籍最受青睐
――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人民网读书频道联合开展"世界读书日"读者调查

来源:人民网《读书》频道2007年04月23日14:05
人民网北京4月23日讯   在第12个“世界读书日”前夕,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人民网读书频道联合推出了 "世界读书日"读者调查活动,截止到今日中午13时整,共有 1245人参与投票。人民网调查结果显示:人民网读者五成以上为本科学历。有近七成读者有读书意愿,六成以上读者每个月都读完一本书;但传统的阅读方式在逐渐改变,网络阅读已上升至第二位;没有时间和书价过高是造成读者不读书的重要原因,而在阅读内容上,社科类书籍最受读者青睐。另外,青少年和老年人读书的比例最低。

    六成读者每月读完一本书  书价过高影响阅读

    近七成读者表示有读书意愿,选择不太想和完全不想读书的读者不到5%。有六成以上的读者每个月都读完一本书。 在回答“不读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问题时,约29.1%的读者选择书价过高;25.48%的读者选择“太忙,没时间读”;19.59%的读者认为没找到有价值的书。图书市场面对着读者消费能力的问题,图书价格过高是造成人们不读书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多数读者表示读书是为了了解知识、认识世界,以及学习和工作的实际需要。

    社科类书籍最受读者青睐  文化艺术类书籍其次

    在阅读内容上,社科类书籍最受读者青睐。调查结果显示:在国民主要阅读的书籍种类中,社科类书籍排第一,以64.3%的阅读率占据榜首,其次是文化艺术类图书,约占62.7%的阅读率。这两类书籍阅读率远远高于排第三类的休闲生活类图书(42.1%)。经济管理类、科学科普类及其它类型的书籍阅读率也都超过20%。

    人民网读者五成以上为本科学历  中年人最爱读书

    青少年和老年人读书的比例最低,中年人最爱读书。人民网调查结果显示:中年人(31――60岁)的读者约46.8%,年轻人占读者的32%。青年人占读者的13.8%。而在回答“您的职业”的问题中,学生占读者的比例最高。在学历选择上,大学本科占五成以上的人群。

    传统阅读方式逐渐改变 网络阅读率跃居第二位

    近年来,全国图书出版种类越来越高,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的出版大国。但调查结果显示,网络阅读率只略低于书籍,超过报纸和杂志,跃居第二位。

    网络的冲击力遍及各种媒介,传统的阅读方式受到冲击并不是单独的现象。对此,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网络阅读率的上升。他说:“我们不能因为图书阅读率的下降,而对网络阅读率上升持消极态度甚至持否定的态度。相反,我们基于它的先进生产力本质,应该欢迎它的到来,肯定它的存在,强化它的发展。网络阅读分流了读者、分流了阅读时间,是造成图书阅读率下降的一个因素。更关键的是:网络阅读大都偏重于新闻性、娱乐性,深度的阅读内容相对较少。”他认为,今后出版单位应该积极思考“如何促使网络出版的内容向思想性、学术性、理论性方面倾斜,使网络阅读具有更多的积累文化、传承文明的性质。”(实习生王茜、记者文松辉)
发表于 2007-5-9 08: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十年代:记忆中的西安地下读书活动

七十年代:记忆中的西安地下读书活动

作者:葛 岩
来源:http://www.lotus-eater.net/2007-5-8 17:22:37     

从1960 年末期开始,不少曾积极参于文革的大中学生失意于现实。其中的一些人开始阅读禁书,形成今人所说的地下读书活动。这种时为禁忌的活动分布广泛,参与者众多,在某种程度上,是19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在民间的序幕,是催生日后许多理想主义文化精英的摇篮。《今天》杂志的诗人中、“星星画派”的艺术家中,《走向未来》丛书的编辑中和参与改革设计的策士中,不少人是在地下读书活动时开始了其知识和文化的准备。对此,坊间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回忆和评论。

不过,从1968年上山下乡开始至 1977年恢复高考,地下读书活动延续十年之久。其间,“老三届”中学毕业生,“老五届”’大学毕业生,加上六九到七七届初中和高中毕业生约有1623万人之众。可以猜想,精英之外,必有许多普通的青少年也曾阅读过禁书;理想主义之外,青春期反叛的冲动,社会群体身份的认同,现实的利益的吸引都可能成为地下读书的驱力。如果将参与地下读书的许多个体和群体的经历积累起来,或许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社会中反复出现的一种现象:即使在严峻的控制下,异端知识依然可能获得传播。为此,我写下自己的记忆,一个普通人和一群普通人获得书籍,阅读书籍,传播书籍的故事。



文革开始的 1966年夏天我已满九岁,在住宿制的西安长安路小学上三年级。这所学校前身是为干部子弟设立的延安育才小学。1949年后,育才小学的主体迁到北京,一部分迁到在西安。北京部分沿用育才小学的名字,西安部分称西安第一保育小学,后改称长安路小学。学生多是党、政、军干部的子弟,也有少量的文教卫生界人士的子弟。我属于后一类。西安还有其他类似的干部子弟学校,如第二保育小学,西安小学、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第二附属中学、西安中学等。到1966年下半年,学校被解散。学生转去自己家周围的学校就学。我去的是文艺路小学,后升入第七十一中学(现称西安育英中学)。

大约从小学高年级开始,觉得街上能买到的书没意思,我有了读书特别是读禁书的愿望。能找到的是家里和大院其他小朋友家中的书,印象深刻的有《中国民间故事》,侦探小说《形形色色的案件》,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还有一本破旧不堪的《斯巴达克斯》。1969年底,在政府的号令下,我随母亲“战备疏散”到渭北合阳县的鹅毛生产大队。父亲也在那里,关在“牛棚”里管制劳动。1970年,我在合阳县中上一年级。那里还有百十号第二机械工业部五七干校的子弟,绝大多数来自北京。合阳中学是住校制,一间宿舍里住二十多人,夜里冷得出奇,电灯也没有,大家就睡在床上轮流讲故事。北京来的一个绰号“老博士”的北京同学读书多,讲得最出色,讲述中还插背些“夕阳无限好”之类的古代诗词,让我无限景仰,直到有一天我吃惊地发现,他竟频繁盗窃同学们的东西。我在合阳中学仅呆了一个学期。因为不遵守纪律,我被叫去站台子接受批判。母亲怕我得到处分,连“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资格也没有了,慌忙把我转回西安第七十一中学。从此我开始了独立的生活,那时我已近14岁,

去合阳前我在七十一中学就有了两个要好的朋友,韩特(现从事演艺工作)和王苏川(现为自由职业者)。韩和我住在同一大院,每天喊我一起上学。王比我大一年级,曾是西藏自治区西安保育小学的学生。在初一的时候,王就有过在图书馆偷书进警备区“号子”(拘留所)的经历。从合阳回到西安后,韩特告诉我,他和王又去偷过书和报纸。书拿来读,报纸则卖给废品收购站,换钱买零食吃。

后来的几年,我和王苏川,以及吴乐群、王晶、刘杰、高建民、夏墅、阮雪柏、杨天城和齐文光等几个同校生来往很多。其中高和阮是曾是第一保育小学学生,夏则和王一样,是西藏保育小学学生,刘杰则是我在学校篮球代表队的搭档。王苏川聪明幽默,待人温和却仗义,是一个核心人物。他自己拥有一间住房,是大家常去聊天、抽烟的地方。在这个团伙里,偷书、读书只是交往中的一部分内容。我们中某人和其他同学发生冲突,大家会提前在学校门口埋伏,截击对方。也有过在夜间出动,打碎别人家的玻璃窗的情形。73年,王等人中学毕业,下乡作了知青,但我们仍保持联系。除了分享书籍之外,到王下乡的村庄去玩,我们也会一起去偷窃生产队的鸡烧来吃。

从1970 年到1974年间,这伙学生已经偷窃过许多间大学和机构的图书馆,记得有西安公路学院(现属长安大学),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称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矿业学院(现属长安大学),西安医学院(现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国家测绘总局第一分局,陕西省卫生学校,陕西省电影发行学校,西北工业大学和陕西公安干部学校等。偷盗和阅读的书籍多限于文学名著,以俄国、苏联和欧洲小说为主。我在那一时期读过《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罪与罚》,《卡拉玛佐夫兄弟》、《静静的顿河》、《一个人的遭遇》、《俊友》、《娜娜》、《九三年》、《悲惨世界》、《笑面人》,《红与黑》、《嘉尔曼》、《唐璜》、《普希金抒情诗歌选》、《金蔷薇》等等。当然,还有一本被翻得稀烂的《外国名歌二百首》。读了这些书,平时少不了议论,故记忆深刻,以至后来在大学念西方文学史时,我不必再专门去读那些古典名著。

在七十一中的这伙少年中,偷书、读书固然有追求知识的一面,但这种追求更多由青春期反叛愿望所推动,偷书、读书、打架、偷鸡摸狗是混合一气的行为,读书的范围也大体分布在文学、娱乐等类别。青春期反叛的基本行为特征是对社会规范的挑战,偷盗自然是一类强烈的反叛行为。但同时,书籍在传统价值观念中有特殊的正面价值。对参与者来说,在禁书的时代偷书和读禁书,可能在保留了强烈反叛意义的同时又不至带来过度的道德自责,因此成为一类令人兴奋却又不必付出过多心理代价的反叛形式。

阅读使我获得了比同龄人更多的杂七杂八的知识,在学校里得到老师的喜爱,同学的羡慕。由于林彪事件发生,1972年上初三的时候学校出现了所谓“复辟回潮”。课堂纪律好了些,考试多了,外语、数学竞赛也恢复了。西安市还要求各中学征文,选拔优秀作文结集出版。我和王苏川写了一篇小说拿去应征,并被选中,我们满心欢喜地等待着出版。谁想张铁生事件后,出版停了下来,各类考试、竞赛也相继取消。好笑的是,不久后的1973年初,在批判“教育复辟回潮”的运动中,《西安日报》用了一版的篇幅来发表我们的小说,并加了篇意气飞扬的编者按,把那篇小说夸奖为文革教育的成果,用它来反驳认为文革降低了教学质量的言论。小说为我们带来了十几元稿费。王和我约请了几个朋友,到当时西安唯一提供西餐的五一饭店去大吃了一通。

发表小说带来的好处不止一顿西餐。学校还选派我去参加市里举办的讲故事比赛,用那篇小说做故事素材,得了中学生一等奖。碑林区广播站为我录了音,通过街道上的喇叭播放。那时,我的班主任秦申永老师带五个班级的语文课。他慷慨地要我负责批改其中两个班级的作文,让我的虚荣心获得很大满足,并开始意识到有知识是件不错的事。以前,课余时间大多是闲逛或泡在篮球场上。这以后,用来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多。由于毕业后的前景是下乡,班级里很少有人认真读书。我认真一些,老师就很赏识。虽然由于父亲的问题迟迟不能入团,但我同时任语文、化学、数学和外语的四门课代表。于是,我的自我感觉越来越好。记得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出版后,王苏川和我都觉得郭老先生对杜甫的批判难服人心,竟心高气盛地想写篇反驳文章。写来写去,自识学力不逮,只好作罢。今天看来,虽说文革中流行的说法是“读书无用”、“知识越多越反动”,无论学习好坏,读书多寡,最终出路仍是上山下乡,但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好,读书多的青少年在学校中会获得老师的欣赏,同学的尊重,社会环境仍然提供着读书的心理动机。

1973 年秋,王苏川那一级的朋友们毕业下乡,我和王晶(现为自由职业者)、齐文光(曾任某市外贸局长,现从事民营商业工作)等人则继续上学直到次年夏天。其间,我偶尔还听说过一些偷书的故事。一次遇到王,他骄傲地把有一道道紫痕的肩膀给我看,说是用麻袋扛书时候压出来的。



1974 年夏我已满17岁。高中毕业后幸免于下乡,一边等分配,一边在陕西博物馆作临时解说员。当解说员的时候,我们一伙中的有刚毕业的高中生,也有病退回城的知识青年,加上正式招到博物馆工作的二、三十岁的北京知识青年和西安的老大学生,背景五花八门。负责管理我们的是北京知青吴永祺(现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吴乐观、幽默,做事爽快并能言善辩,在他的麾下大家都挺愉快。和我常来往的还有一个老五届大学生叫王世平(现任陕西博物馆研究员)。他好谈古论今,总是口若悬河,还能随口报出一连串真假难辩的数据来支持一些显然荒谬的观点,让人叹为观止。王的另一绝活是用两只手同时写字,画简单的图案,大家笑称是 “淫技奇巧”。世平看书很多,且能过目成诵。我读书后常会询问他的看法,时有收获。

应该提到的还有一个叫王学三临时讲解员,绰号“红棉袄”。他瘦且高,说话、衣着打扮都属于街头生猛一族。有趣的是,他身边总带着诗集,最常见的是一本破旧不堪的《裴多菲诗选》,且常念念有词地背诵着: “希望是个娼妓,对谁她都拥抱”。开始我们并没有多少来往。一日,我和一帮有意捣乱的游客冲突,一时间剑拔弩张。学三一边大呼“我是菜市红棉袄”,一边连蹦带跳地扑打对方。那些原本气势汹汹的游客虽不知“红棉袄”是何方神圣,但慑于学三的威猛,落荒逃去。架没有打起来,学三和我从此成了好朋友。

学三家住炭市街后一个叫“菜市东坑”地方。虽然离市中心的新城广场不远,那里确像个贫民窟。房屋低矮破烂,居民大多是河南移民,或没有正式工作,或干些收入很低的体力活。有一次,我看到警察在那里捕到一个小伙子。其家人纷纷追赶出来大声叫骂。包括一位老奶奶在内的几位女性家庭成员竟敢冲上去和警察撕扯。居民们或站在狭窄的街口表情兴奋地观看,或继续在屋檐下做饭,聊天,熟视无睹。这种和执法机关公开的对抗,这种对警民冲突的漠然是我从未经历过的,直觉得不可思议。后来学三告诉我,东坑每一户都有人被抓过。无法查证此话是否夸张,但居民们的表现似乎说明他们对捉捕已习以为常。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学三却雅好读书。他从我处借阅过一些书,主要是文学书。偶尔,他还会朗读自己写的诗给我听。我还发现,学三在东坑青少年中颇有威望。这自然和学三打起架来冲锋在前有关,也和他总是滔滔不绝,背书吟诗有关。东坑一伙中有个长得虎头虎脑,好勇斗狠的殷姓少年和学三关系最“铁”。虽然不时调侃“红棉袄”是个 “大喷壶”(河南市井俚语,“能吹善侃”的意思),殷对学三学识的佩服显而易见。后来,大学恢复招生,学三也参加了高考,但两试不遂。在八十年代中期,听说他离开原交运公司的工作去做小生意。那位殷姓朋友则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因什么案子获罪,被判了重刑。

在博物馆期间,我的主要书籍来源是高小凌(现供职民营企业)。高的祖父是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军军长高双成。抗战时病殁榆林后,灵柩返乡(蒲城)路经延安,毛泽东等人曾亲自路祭。高的父亲是省里的一个副局长。他本人曾是第二保育小学的学生,保育小学解散后也升到了七十一中。我从合阳乡下回到西安的1970年,他已初中毕业,被发派到秦岭山中去建设“三线”的襄渝铁路,三年后才到西安柴油机厂做工。高家在机械局的“局长楼”。那里还住着其他一些局长子弟,如王修田、高建民、张效林、李晓黎、贾二强(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贾三强(现任西北大学教授)兄弟等。其中有第一保育小学的学生,我因此认识了高小凌。小凌为人质朴慷慨,常借书给我。读他的书时我会十分小心,还书的时候会用牛皮纸细心包好书皮,以示好借好还。我从高那里借书长达三年之久。除了读书之外,“局长楼”的诸位,加上国家测绘局第一分局子弟郝俊杰(现供职陕西省税务局)和我也曾扒蹭火车去过华山、骑自行车去过南五台,算是一伙玩伴。

小凌处借到的书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古典文学名著,包括不少雨果的小说、全套的傅雷译巴尔扎克等;另一类是所谓“内部书”。文化革命后期,不少城市都有“内部书店”。十三级以上的高级干部有在书店买书的特权。小凌的父母有这种权利,且十分支持孩子读书。他因此买了不少。这些“内部书”中,一类是文革前出版的所谓“灰皮书”、 “黄皮书”,如托洛斯基的《被背叛了的革命》,德热拉斯的《新阶级》,索尔仁尼琴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等。据说,最初是毛泽东为了给干部们作“反面教材”而翻译的。第二类书是文化革命中翻译的外文书籍,如《光荣与梦想》,《第三帝国的兴亡》,还有许多当代的文学作品,如苏联的《你到底要什么》,《多雪的冬天》,《人世间》、《绝对辨音力》、《艾特玛托夫短篇小说选》、美国的《爱情的故事》、《乐观者的女儿》。从小凌那里获得的当代书籍中,有三本书印象深刻。一本是考茨基的,好像叫《我为什么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它让我知道那位在中国臭名昭著的社会民主党人有许多了不起的见解;第二本是德热拉斯的《新阶级》,它颠覆了我对苏式社会主义的信念;另一本是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它让我领悟到某种超越阶级和时代的善,一种无力但不屈服的善。

“内部书”的另一个来源是一位叫龙海东(现移居加拿大温哥华,从事展览设计)的朋友。他的父母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培养的党内文化人。其父任西安话剧院的院长,是我父母的同事;其母是省妇女联合会的主任。海东比我大四、五岁,我上中学的时候他已经下了乡,做过工,后来被推荐到西北大学历史系读书。他本人,弟弟和妹妹都是第一保育小学的学生。由于年纪差别,在中小学时我们并无来往。我在博物馆做讲解员时,恰好他们班级来参观。我们攀谈起来,从此成为好朋友。

周末,海东常会在其父的办公室里读书。那是个苏联式样的灰色办公楼。办公桌上放着一盏沉重的带绿色灯罩的铜制台灯。大概是从某苏联电影中获得的印象,我称它为捷尔仁斯基(苏联秘密警察组织“契卡”头目)的台灯。逢周六傍晚,打完篮球,我会站在球场上仰头一望。如果办公楼窗口那盏台灯亮了起来,我就过去闲聊。聊的内容通常是国际、国内政治,新搞到的书和对书的评价。我还会留意海东在读什么书,然后自己也找来去读。我也开始学他作读书笔记,但总是不能坚持下去。记得那时读了《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基辛格的《选择的必要》、斯特朗的《斯大林时代》、斯诺的《西行漫记》、普列汉诺夫的《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三岛由纪夫的《丰饶之海》系列,以及《赫鲁晓夫回忆录》、《朱可夫回忆录》等。《怎么办》是一个被反复讨论的小说。大约是觉得“灵魂深处爆发革命”,“狠斗‘私’字一闪念”的宣传过于虚伪,大家都对小说中宣扬的“合理的个人主义”很感兴趣,也对俄国民粹派的牺牲精神心怀崇敬。我在家中发现了一幅列维坦名作《弗拉基米尔大道》的明信片,画中描绘俄国十九世纪革命者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一条必经之路。我把明信片压在玻璃版下,喜欢了好长一段时间。我对普列汉诺夫用人类学资料来讨论艺术起源,艺术从功利向非功利演变的《论艺术》印象深刻,十多年后去美国念书,还按捺不住在一次研讨课上介绍了一番普氏学说,不思老师同学都还喜欢。此外,当时也读过《金字塔报》主编海卡尔的《开罗文件》。作者记录了他和许多世界领袖的交往,其中一章谈切-格瓦拉,特别描述了切在古巴建立起社会主义后的困惑,对新制度必然滋生特权阶层的无奈。海氏的记述让我迅速成为格瓦拉多年的崇拜者。但同时,我开始觉得,以为公有制度和计划经济就能够建立起平等社会可能是一个神话。我也得到一种印象,相信格瓦拉去玻利维亚是在选择死亡,这种选择透露出那位革命偶像在理想破灭后的绝望。

从海东那里还能借到上海出版的《摘译》丛刊,有外国文学版、外国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文学版中的外国电影剧本是我的最爱。从自然科学版中第一次知道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宇宙大爆炸理论”,基因改造和绿色革命。我最关注的是哲学社会科学版。那时,法国左派共产党人贝特兰和美国共产党主席保罗-斯威齐正在公开讨论共产主义运动的问题。海东,王修田(第一保育小学和师大一附中毕业生,也是高小凌在“局长楼”的邻居,现从事民营商业)、才女王琰(西安中学毕业生,时在由西安美院和音院合并的陕西艺术学院读音乐教育,现在政府机构工作)、任大援(北京知青,时为西北大学学生,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和我曾多次很认真地讨论、评价过双方的观点。整体上,我和七十一中的伙伴一起读的大多是文学作品,而和海东交往后,开始阅读哲学、历史和政治方面的著作。

龙海东不但是一个读书论书的伙伴,通过他,我还有了机会见到一些比我年长,有更多阅历并十分有趣的人。海东的朋友多是 “老三届”,大体上是原师大一附中、二附中或西安中学的学生,或他在西北大学的同学,几乎都有下乡,做工或当兵的经历。记得一次他给我看了一本手抄古体词集,说是师大一附中女生高洺所作。翻开一阅,妙语连连。读到“脂粉队里,我是女登徒”时让我觉得石破天惊。请海东约过几次,高总是有这事那事。见到她时已是几年之后,在王苏川家中听她讲对现代诗的看法。那天她告诉我说她早不再写古体诗了,直令我遗憾不已。在海东学校的宿舍里还见到过王歧山(现任北京市长)、张庭皓(现任国家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任大援、张红路(现任西北大学教授)和交通大学学生张守明(现在美国从事IT工作)。王歧山原本是在陕西博物馆工作的北京知识青年,后来入西北大学,再后来去了社会科学院和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认识王时,已经可以感受到他的人际亲和力和政治兴趣。西安有两个有名的中学生领袖,都是西北大学的子弟。由于文革中政见互异,两人不相往来,但却都视王歧山为要好的朋友。据说,王曾做东将两人约在一起,希望能化干戈为玉帛,不幸未能如愿。在当时西安对政治感兴趣的青年人中,王歧山成了一个中心人物,也是敏感社会新闻的重要来源。和王认识后,我们的交往持续到1987年我赴美读书。八十年代在北京读研和工作的五年中,王在复兴门的住所是我每月必去的地方。1986年,经王歧山介绍,我同金观涛和前不久自弃于世的贾新民分别见面,结果是贾新民作了我的责任编辑,出版了谢长(现移居美国马里兰州,从事IT工作)和我为《走向未来》写的一本小书。张庭皓则是温文的学者型青年。他在西北大学时学习考古,并读了硕士。后来,张放弃了去早稻田大学读博士的机会,在陕西省文物管理部门工作,最后做到省文物局长。我在美国做事的时候,赖他和吴永祺的支持,得以协助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先后报道了刚发现不久的阳陵汉俑,秦俑坑第二期发掘,协助伯明翰和巴尔地摩艺术博物馆展出了秦兵马俑。

中学毕业后与我来往的这伙人中,特别是和海东有关的朋友中,不少有着追求知识的明确价值观,读书的动机已不能简单地用青春期骚动来解释。虽然他们不排斥偷书,但未闻有偷书行为。这些人年龄较长,阅历较多,在大学读书或在文化机构工作,职业环境也可能是读书动机的重要来源。这些人读书兴趣主要在思想类,政治类而非专业类、工具类书籍,表现出老三届多拥有的社会责任感。

1975年5月,我离开陕西博物馆的临时工作去了西安缝纫机零件一厂。分配在拔料车间作学徒,做搬运、酸洗一类工作。开始时我很高兴,满脑子里想象着柯切托夫在《茹尔宾一家》里描写的工人阶级的火热生活,但这种幼稚的幻想很快就破碎了。当时,在领导全国人民批判了孔子之后,毛泽东主席又发动了批判《水浒》的群众运动。每个工厂都有“理论队伍”,每周脱产几天集中批判《水浒》,讨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一类复杂的问题。因为我平时读些理论著作,也因为受李一哲的大字报的激励,能把《雾月十八日》中的大段章节背得烂熟,在一次发言后,厂里的慈姓书记对我十分欣赏。他调我到冲压车间,许诺几月后让我负责热挤压小组,做车间副主任,竟管当时我还不满十九岁,进厂刚刚半年。很快我了解到,书记正在和厂长斗法,热挤压小组是厂长的地盘,书记想派我去“掺沙子”。当时,我已经立下摆脱工厂上大学的目标,而上学需要厂里推荐,若书记和厂长中有一人反对,我就无法遂愿。困扰中,一位吕姓护士朋友教我一种升高血压的方法。我试了几次,屡试不爽。血压高了,自然无法去热挤压组做事,于是免掉了车间副主任之灾。与此同时,我参加青年突击队,共产主义义务劳动一类的活动,经常加班加点地干活,被评上了轻工业局先进青年。而我的目的则只是为了能上大学。

和我有书籍交往的朋友中,在工厂参加“理论队伍”,受到领导注意的并非我一人。高小凌、王修田、贾氏兄弟和郝俊杰都在单位中扮演着类似的角色,该是和这些人平日读书多,有知识积累,表达能力较强有关。即便在那个时代,读书还是能带来一些实际利益的。不少朋友都因读书多而获得更多的机会,比如,从工人或农民提拔到宣传部门,政工部门,乃至被推荐上大学。此外,在更为在深层社会价值观念中,知识仍然受到相当程度的尊重。拥有较多知识者会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某种民间社会的地位,连菜市东坑那样的社区也难例外。



1976是个戏剧化的年份,其中最为戏剧化的事件该是清明节以纪念周恩来为名的全国性抗议活动、毛泽东逝世和捕捉“四人帮”。清明节的那天,下了夜班,我赶到市中心的钟楼看花圈,阅读悼念周的诗歌,然后又去新城广场。在广场上我遇到王歧山、张庭皓和在某杂志社做编辑的刘斌(现供职中央宣传部)。刘带着照相机到处拍照。下午,郝俊杰、高小凌、贾二强、贾三强等人一律黑纱、白花地来找我,二强还携带着他的海鸥牌像机。我和他们再次跑到万头攒动的新城广场,抄写了许多诗歌。当天或是第二天,我又和龙海东,王修田等见面,听修田慷慨陈辞地分析了一通政治局势,激烈地批评毛泽东的政策,愤慨于邓小平再度下台。那时,说到敏感政治问题,我们之间已毫无顾忌。那天晚上我去上中班。开工不久就被要求停下工作收听“重要新闻”。不一会儿,喇叭里响起播音员义正辞严,铿锵有力的声音:“天安门广场的反革命政治事件,本报工农兵评论员”。三十年后,我还能清楚记得播音员那种天降大任的腔调,据说远可上溯《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令》,近也承接《九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直到《话说长江》出现才有了变化。不过,西安小学生那次欢迎“连爷爷”的著名朗诵,让人感到这种腔调虽已“如缕”,其“少儿版”却也能“不绝”。

次日,我正在吃早饭,王苏川来了。见他耳朵上包着纱布,我知道准是出了什么事。他告诉我,前一天下中班他路过钟楼,看到一个叫常本宽的知名造反派率领一伙人正趁夜张贴大标语,说要“揪出西安清明节反革命事件的幕后策划者”。王挤过去辩论,周围的群众和常等人扭打起来。常等人沿东大街跑去公安碑林分局门口,要求警察干预。王经过那里被截个正着,只好以一当十地和对方撕打,因力量悬殊,不幸挂彩。激战了一会儿,警察出来将双方一并拿下,训斥、登记、通知工作单位领人。北京镇压的消息传来,王自知大祸难逃,于是跑来交给我一包“罪证”,一些抄来的诗、他自己的诗和照片。分手时,王送我一首他刚完成的诗。我还能记得其中的几句: “九天寒凝,不怕;沉雷加顶,不怕。须知野火虽烈,芳草年年发。”第二天,王的弟弟告诉我他哥“进去了”。王的同事,西安化工厂的车间团干部郭志勇(现任陕西延安炼油厂纪监委书记)也在当夜赶来我家,转移来另一些王的“罪证”。当时志勇和我并不相识,他也没告诉我自己姓甚名谁,只说是王的同事,挺像是党的地下工作者。我把王的东西包裹起来,趁夜藏在桑姓邻居家烟囱的管道里。不想没多久,王被释放了。能如此幸运,据说是因为陕西的领导们痛恨总是闹事的常本宽一伙。不愿意让那伙人借清明事件捞到政治资本,因此大事化小。但事后,一个会算命的高人帮着查看了苏川的头型,判定他脑后有反骨,还残酷地预言他仍会有 “刑伤之祸”,并不幸言中。

高小凌的女友蔡蓓是王歧山的表妹,较早从王那里得到四人帮被抓的消息。当时中央文件尚未传达。小凌迅速找到王苏川、贾氏兄弟、张效林、郝俊杰、李晓黎、高建民、齐文光、贾永平和我,到一间叫“代代红”的饭馆饮酒至酣。一伙人接着移师到李晓黎在西一路的住所,由时任八十六中学团委书记的贾二强回其办公室取来纸笔,写了几条标语,在钟楼东北角贴出。据贾三强回忆,标语上写着“人心大快,众志成城,省委应致电中央,表达延安儿女的共同心声”。这该是西安市贴出的第一幅有关四人帮倒台的标语,立刻引得大量行人驻足围观。李晓黎乘着酒性,站在梯子上,先喊了几句革命口号,接着大呼“打倒江青”,围观人群中附和者众。一通狂呼乱喊后,我们意犹未尽,又去不远的省棉花公司门口,贴出一条内容激烈些的标语:“利剑出鞘斩长鲸,扬眉笑迎春意浓”,利用被《人民日报》点名的反诗“扬眉剑出鞘”,表示对清明事件处理的不平。

过了不久,大概是十月底或十一月初,我听说钟搂旁出现了为清明事件平反的大字报,连忙赶去。那里约有百来人在围观。大字报贴在邮政大搂东侧墙上,是一首五、六页纸的长诗,不指明地歌颂清明节抗议活动。我离开人群,戴上手套,从笔记本上撕下一页纸,用左手(我不是左撇子)写下:“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 《国殇》”;“他们尽了责任,我们还要抖擞 – 殷夫”。接着我在路南的钟楼食品店买了块面包,咬下一片嚼了一嚼当了浆糊,把那页纸贴在大字报旁。跑开去逛了一个小时,我转头回来,看到又有两三条诗歌、警句之类的文字被写在大字报上,很是开心。晚上,王晶到我家来,我告诉他我在钟楼所为。他也告诉我另外几条是他和张世和(现从事影视制作)写上去的。张也是前第一保育小学学生,喜欢读书、绘画,也喜欢倒腾半导体收音机一类的东西。他的住处离我家不远,和我打过些书籍交道。次日,王晶又来告诉我一个令人十分不爽的消息:那长诗本是王琰写的。龙海东联系王学三,王率领一伙东坑少年趁夜色张贴出去。我真是很失落。原本以为是“百万工农齐奋起”, 很快要“不周山下红旗乱”,不幸,确如报纸上常说的,是“一小撮坏人”在“煽动群众”。

回想起来,在动荡不安的1976年,我周围的朋友对那场戏剧化的社会变动表现出一致的政治态度和行为。或许,是读书活动带来的异端思想激发了这种态度;抑或,是这种态度与参与地下读书行为互为因果,一时不好分辨。无需分辨的是,这些人都是那场社会变动的积极拥护者,甚至,还试图成为变动过程激烈的推动者。



1976年秋天,文化革命终于结束。次年末,大学开始恢复招生,书籍开放的范围慢慢扩大,地下读书活动渐入尾声。在我的生活中,这一尾声显得有些惊心动魄。

和海东、小凌等朋友来往的几年里,我的合法的书籍来源扩大了,偷书的重要性随之降低,但原七十一中学一伙学生的偷书依然处于正在进行时。早已从乡下回到西安,在一家纺织厂做工的刘杰放言要光顾许多图书馆,建立一个巨大的私人收藏。刘的雄心获得了不少低年级同学的崇拜,其中包括和他住在一个大院,时在八十六中学念高中的米延斌。大概在1976年末,小米带动他的一帮同学开始行动,且愈演愈烈,终在1977年春惹出了大麻烦。

大概是四、五月份的一天晚上,我和王晶在我家闲坐,刘杰带着七十一中一个史姓低年级学生来到我家,告诉我小米等人偷书被抓的消息。据说,八十六中学四、五个学生去离西安市区约40多华里外的西安美术学院,偷得不少书,满满装了一平板车。在连夜赶回市区的路上,看地的农村民兵将他们擒获。之后的几天内,八十六中学被捕学生迅速增加到七、八人,更多的人遭到公安传讯。被捕者中不乏学生干部和学习尖子一类“乖小孩”,令学校诧异,家长恐慌。

预感到自己会入狱,刘杰要求我保存几旅行包书,情也切切地告诉我“这可是我后半生的精神寄托。” 面对如此深切的请求我却心存犹豫。我猜想,刘被捉后会很快供我出来,接着公安就一定会找我麻烦。但我同时也明白,我无法拒绝刘的要求。在中学的时候刘几次为我大打出手,拒绝他意味着不义气,不义气会让我名誉扫地。结果,我答应下来,和王晶一起在离刘家不远的一个小花园边等候,刘则回家取书。等了很久,黑暗中看到一个低年级姓于的同学跑来,说“雷子”(便衣警察)已经设下埋伏,包围了刘家,刘派他前来报信。又过了一会儿,刘出现了,十分紧张的样子。大家坐了一两个小时,刘决定去自首,但说先要回家去取些香烟。我劝他若要自首就不必回家,免得被“雷子”捉了。身上有四块多钱,我给了他三块四,当时这是买一条三门峡牌香烟的价钱。约在午夜时分,我们几个人相拥告别,挺悲壮的样子。次日,中学同班“死党”齐文光来到我家,说刘在凌晨时分带警察搜查了他的住处,取走了刘放下的几袋“赃书”或“精神寄托”。睡眼迷离的文光狡辩了两句,挨过几警棍就不敢再吱声了。

刘被捕后,风声鹤悷。王苏川把一些书转移出去后,便在上班时被警察捉去。后几日,我和王晶、齐文光等整天凑在一起,交换着某某、某某相继落网的消息。我虽未偷书,但手里有一些偷来的书。对于没有参与偷书但“赃书”在手的人,警察会去你的工作单位,通过“政工组”或“武装部”一类的机构传讯你,收缴“赃书”并通知单位你的行为。王修田几个朋友都有了如此经历。如果公安去我的工厂如法炮制,我为推荐上大学所做的努力将功亏一篑,真是让我很烦。一天上班前,我把手中五、六本“赃书”放在桌上,并给父母留了个字条,说不少同学已因偷书被抓。如果我被抓或警察来家里搜查,可让警察拿走这些书。母亲见字条后立刻赶到工厂,把我拎到厂外僻静处,不断追问我是否参与偷书。无论我如何赌咒发誓说没有,她总是将信将疑。

警察果然去了我家。不过碰巧,负责的警官土改时和我母亲在一个工作队相识。在案件中发现了我的名字后,他决定去我家而不去工厂,而且不穿警服,不开警车。这位警官告诉我母亲,她的儿子虽没有偷书但的确拿了些“赃书”。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来追缴一本叫作《十日谈》的黄色小说。警察们取走所有的“赃书”,包括《十日谈》。那位善良警官还透露,偷书事件所以闹得如此沸沸汤汤,先后捕捉、传讯了二、三十人,因为八十六中一伙在陕西电影学校偷走了上海三、四十年代的一批娱乐杂志,其中有影星蓝萍的报道。当时“四人帮”被抓不久,偷书案件因此被从政治高度来理解。警方推测,偷书人可能是四人帮的余党,作案目的是销毁江青历史丑闻的罪证。当警方发现作案者都是些“小屁孩儿”时,大有啼笑皆非之感。据当年的“小屁孩儿”之一屠坚(现从事影视制作)回忆说,关了半个月左右他们便被释放。这七、八个孩子中有五个在文革后第一次高考中进入大学。王苏川被关了三、四个月,刘杰却被关了一年。

77年底,全国各考场迎接了大学恢复招生后的第一届考生。12月10号,我在师大二附中考场完成了最后一门考试。那天,我正好满二十一岁。这之后,书籍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禁忌越来越少,直到今天,书已多不胜读。也在这之后,青少年读书活动被渐渐纳入了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体制之中,对自由追求知识的社会控制缓慢却坚定地从政治高压转变为以功利主义为特征的制度化操纵。The rest is history。



我间接地知道西安还有若干其他地下读书群体,如一些高等院校的子弟,芦苇(时任西安电影制片厂美工,后成为电影剧本作者,有《霸王别姬》、《活着》等作品)为首的居住、活动在大雁塔到小寨一线的一伙青少年,和一些被称为“西安老户”(1949年以前在西安有些社会地位的家族)的子弟。各群体成员的背景不同,书籍来源、读书的侧重也有些不同。例如,我知道一些大专院校子弟会更侧重于工具性知识、英语和西方音乐知识,而非哲学、政治之类书籍。通过朋友介绍,我还曾与一位时在精神病院工作的读书者交谈过数小时。据当时约有三十岁的他说,他们一群朋友读过大量民间和历史书籍,并在一起持之以恒地演练太极拳。那晚,他熟练地用《易经》,《推背图》和一些闻所未闻的古代传说向我解释共产主义运动、文化革命,林彪事件和中国领导人的行为。其知识来源和解释方法让当时的我好奇不已,但多少也有些不屑。今天去猜想,这些人或许已开始为八、九十年代形形色色的气功、特异功能的兴起做好了民间的准备。

就我身在其中的地下读书群体来说,绝大部分成员都来自中层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文革前的干部子弟学校制度使得他们能彼此结识,1949年后中国的城市功能区划分方式又使党、政、军,文化教育的大院彼此相邻,便于他们交往,偷窃和传播书籍,而“内部书店” 的存在使得这些青少年可借助家庭的背景和权力获得异端的书籍。因此,体制的安排是他们地下读书活动的重要条件。当然,同样的体制也规范着地下读书活动。比较我的故事和其他有关回忆时不难发现,各地读书者阅读到的主要书籍几乎一样,西方古典文学名著、苏联文学和有关共产主义思想流派的著作。这些读物所以存在,或和 1949年后我国与前苏联结盟有关、或和与“修正主义”分道扬镳后对“反面教材”的需求有关。思想政治领域的书籍则多局限于不同共产主义流派的争论,其他成熟的社会学说、经济理论和哲学著述则少见于地下读书者的书目之中。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思想的反叛由被反叛了的思想来规定。有趣的是,本源于官方意识形态的革命情怀和破坏力,无论可追溯到俄国民粹主义者或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献身理想的传奇,成为读书者反叛激情的重要来源;“解放全人类”的胸怀使他们固执地把个人发展紧紧地与现实政治连接在一起,以至成为文革政治体制的对抗者;体制给予他们家庭的权力成为他们获得异端思想、建立体制外民间群体的基本资源;为维护体制而出版的书籍成了他们质疑体制的根据。

这样看来,严峻如文革那样的控制体制也无法消灭异端知识的追求和传播。果如此,在“失望的灰烬”中,诗人食指才有理由固执地告诉自己:“相信未来”。

闵行景谷东路
草于2006年10月7日
发表于 2007-5-17 13: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率6年持续走低 众作家提议设立国家阅读节

作者:未知  来源:新华网 2007年03月21日

     2006 年4月21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的阅读率首次低于50%。国民阅读当下所面临的严峻现实,使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在今年两会期间,再度提出了建立“国家阅读节”的提案,这也是他连续第五年提出相同提案,同时在提案上署名的还有著名作家王安忆、张抗抗、梁晓声、赵丽宏等人。

  阅读,本来是一种私人化的行为,尤其在当下各种节比比皆是的情况下,有没有必要再设立一个发动全民参与的“国家阅读节”?

  让阅读成为日常习惯

  朱永新委员表示,和世界上的其他民族相比,我国目前的国民阅读水平令人担忧。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抽样调查”显示,以识字者总体样本为基数计算,2005年比1999年下降了11.7%;国民中有读书“习惯”的读者大概只占到5%左右。每人每年平均阅读量只有4.5本,远低于犹太人的64 本、前苏联的55本和美国的50本。

  朱永新认为,当前部分国民心态浮躁,与疏于阅读、远离经典、缺乏应有的文化底蕴有极大关联。而在校园里,虽然素质教育提倡多年,但应试的“指挥棒”仍然高悬,真正的阅读被边缘化。朱永新表示,他从2003年开始连续提出建立“国家阅读节”的提案,就是要坚持“把阅读进行到底”,让阅读成为中国人的日常习惯。

  阅读节是否会流于形式

  设立“阅读节”真能成为挽救国民阅读颓势的一剂良药吗?提案在网上引发了热议,不少网友认为,一个以阅读为名义的节日,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效果。一位署名为“海水微蓝”的网友指出,国民阅读率不高,和很多实际问题有关。“一本书的价格动辄几十元、上百元,而普通消费者的收入有限,面对教育、医疗的庞大生活支出,就只能对图书视而不见了。如果不把这些和阅读相关的‘结’一一解开,有了国家阅读节又能怎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聂震宁分析,国民图书阅读率的走低,原因有多方面,一是人们阅读方式发生变化,网络阅读群体不断扩大,纸媒介阅读比例下降;二是社会节奏加快,人们生活工作压力加大,读书时间受到挤压;三是出版业提供的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优秀图书品种不够多;四是阅读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为升学、工作、掌握技术的实用性阅读越来越多,而为丰富情趣、提高修养的素质性阅读淡化;五是社会提倡和引导不够。显然,一个“国家阅读节”不可能包治百病。

  开发公共图书资源是上策

  面对质疑,朱永新表示,有形式比没形式好,读比不读好。设立“阅读节”的着眼点在于唤起国人的危机意识,真正把阅读当回事。现在,苏州市已率先把每年9月28日“孔子诞生日”定为阅读节。赵丽宏也认为,设立阅读节,不是为了节日这天叫人读书,而是提倡一种读书的风气。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该伴随终身。

  有学者认为,我国当下面临的现实状况是,老百姓并不是没有阅读需求,也不是没有阅读兴趣,不少读者把书店当成阅览室,在节假日不少书店里常常人满为患,席地而坐的阅读者随处可见。如何进一步解决公共图书的资源问题,让公共图书资源更广泛更便捷地为大众所使用,这才是当务之急。(解放日报 记者姜小玲 实习生 施晨露)

  延伸阅读:你知道世界阅读日吗?

  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阅读日。
发表于 2007-5-18 11: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书确实应该常读

最近半年为了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先是混迹于求职大军中,继而再次成为一名”职场中人“。
就在这辗转的身份转换中,不知不觉已经离开书本好几个月时间了。
可是这才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突然觉得自己最近一点没有进步?觉得生活似乎就成了每天上班不迟到,把该做的事做完,下班后早点回家,赶得上热饭热菜……
当每天该做的事情完结以来,闲下来想想,为啥觉得没有进步呢?
原来是,远离了曾经最亲爱的伙伴-----书;原来是,好久没有好好读过一本书了,甚至是一本杂志。

这样,我越来越笃信那句话: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楼主| 发表于 2007-5-18 18: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聆鼓MM学习致敬!

首先,祝贺深涧聆鼓版主MM这么快就找到了工作,要请客吧?
其次,一定要好好儿向聆鼓MM学习致敬!这么爱看汉字,这么求进步,真是很难得哦!:L
发表于 2007-5-26 13: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到用时,恨少

今天是我毕业答辩的日子
发表于 2007-6-8 11: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蒙:书是要捧着读的

来源:http://www.eduww.com/Article/Class22/Class17/200705/12746.html   2007-5-12 1:34:57

     日前,我去了趟重庆的全国书市。给我的印象是,场地大,关注的人非常多,不仅是一个书市,而且还是一个读书节、文化节。这也说明,在网络时代,喜欢书的人还是不少。
  网络上的浏览,从广义上说也算是阅读的一种。但是,它跟阅读印刷品的书籍还是不一样的。因为一本书在你手里,它有一种相对的安定感和归属感,你读起来会相对比较认真,思考也会比较多。
  当你拿着一本书看的时候,你会把它当作一种道理,一种经验,一种智慧,需要更多唤起你去消化,用我的语言说就是“互证”,是一种跟它掰扯的愿望,这个是网络上所没有的。
  书的作用特别多,但我最喜欢用的一个词是“互证”,就是说用你的人生经验去补充那个书,来说明这个书,同时用那个书上的叙述和描写来比照你的人生经验,加深你对人生的理解。在我看来,在书里边发现人生,在人生里发现书,是最快乐的事情。
  尽管网络提供的强大的查找、搜索功能是书没法比拟的,但是我所说的阅读、体味、思考、互证,这个要捧着书才行。
  一个真正喜欢读书的人,网络上看一看是为了接触一下,一看这个书确实值得看,他就去买。相反,一看,北京话叫“臭大粪”,他就不去买了。因此,网络阅读和纸质图书阅读并不存在想象中的尖锐矛盾,也并不能互相代替。一个爱读书的人不会因为有网络就不去买书,不去读书,同样一个爱浏览网络的人,如果他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知识的基础,他也照样会去买书。
  当然,现在的书也是越来越多样了,各种畅销书、排行榜层出不穷。但是,如果只盯住这些书,就好比是光吃冰棍,或者光喝甜水,吃着也很舒服,营养不够。还有一些书,东拼西凑,连蒙带唬,错误百出,甚至于宣扬迷信、危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比如说,有过一些关于气功的书,说得特别悬,最后证明是骗子。还有一些所谓职场生存手册、人际关系什么诀窍之类的书,如果它们说的都是真的,那个作者就不需要写这个书了,他早就成功得没法再成功了。
  因此,把书捧着读的同时,还得提高对书的辨别与鉴赏能力。只有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的书香才会更浓郁,飘得更久远。
发表于 2007-6-29 16: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晖谈《读书》:竖守思想空间

作者:汪晖|刘净植  来源:《北京青年报》2007年6月26日

编辑手记

  今年5月,六卷本《读书精选》出版不久,我们试图联络《读书》的两位主编,请他们回顾《读书》杂志十余年来的成绩、不足和持续不断的争议,但因汪晖先生出国,采访被搁置。等我们重新拾起这个计划,却出乎意料地赶上了一场热闹———上周,北京某报刊发了“《读书》杂志酝酿换帅”的“传言”,激起了围绕《读书》的又一轮争议和对峙。
  在这次采访中,汪晖先生既对我们原来的采访计划做出了回应,也谈及了《读书》的发行量、读者群以及“换帅”等问题。他希望人们能够珍视《读书》的思想空间,理解它的存在价值,参与讨论它关注的问题,而不是总拿一些陈旧的说辞,针对一本作为载体的刊物炒来炒去。

  遗憾的是,因黄平先生不在北京,我们同时采访《读书》两位主编的愿望终究没能实现。

  ■首先,评价《读书》的标准绝不应该只是所谓印数。其次,从1996年到现在,《读书》的发行量在它28年的历史里是最高的时期。

  ■消费主义文化创造了一种品位,它甚至会让学者们也用什么“好读”或“不好读”这样的不是标准的标准对思想讨论加以评断。

  ■富于穿透力的理论性思考也是很有美感的一件事,美感并不仅仅停留在修辞之美上。

  ■早几年,我们曾经讨论过交班的问题。但在困境之中,我们不会选择离开。因为挑战不断我们才留下来,要是风平浪静,一切顺利,我们早就离开了。

  ■要是所有人都在给《读书》拍手叫好,这本杂志基本上就完了。

  ■如果所有最重大最深刻的问题我们都不能去触及,这叫什么人文精神?那不是在把《读书》变成消费品吗?

  记者: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读书》杂志酝酿更换主编,您对此怎么看?

  汪晖:意外也不意外。在争议中成长,好像是《读书》的命运,我们已经习惯了。不久前,我们《读书》编辑部编选了十年文选,计六本,也多少有总结一下的意思吧。我和黄平参与《读书》的编辑工作已经十一年多,现在年轻一些的编辑早已成熟,过去几年中,我们的确讨论过所谓 “过渡”问题。但这与那家报纸的炒作毫不相关,我对该报道中涉及的所谓“事实”也一无所知。

  我所知道的是:那篇采访涉及的《天涯》杂志主编李少君先生,已经在第二天公开发表文章抗议对他的歪曲报道,另一位被引用者也在网络上发表了抗议。报道中的受访者之一、三联书店的副总编辑樊希安先生给我打来电话,声明对该报放在他名下的那些话不予认可。

  《读书》杂志是一份以书为中心的思想评论刊物,它也力图针对当代中国和世界发生的问题做出思考。但总有人不愿意对我们思考的问题发表意见,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媒体对一份杂志进行攻击,这实在有点让人惊讶———在中国,大概没有第二份刊物享有这份殊荣。

  记者:这也是我想问的,为什么在您和黄平就任主编的十多年来,这份杂志会引起那么多的议论,而且从不间断?

  汪晖:原因有多种。我认为根本的问题是:《读书》一直试图对当代生活和知识状况提出一些不同的、批评性的思考。我可以举几个例子。八十年代以降,中国知识界崇美风气很盛,以致美国也是触动不得的话题。这在今天说起来有些可笑。美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思想和人物,但在所谓全球化进程中,它所扮演的霸权角色怎么可能不去触及?反思和批评美国又怎么可能避免?我记得《读书》批评美国的战争政策时,有许多朋友感到不满,但经过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其他各种事件,这样的声音现在好像不那么强烈了。但你见到有谁写了自我批评的文章吗?人们常常忘记自己的历史,反省自己、承认错误实在是很不容易的事。

  再比如为了摆脱过度的西方中心论,我们发表过有关亚洲、拉丁美洲等非西方地区的讨论,这在过去的讨论中几乎是没有的。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发生的时候,我们的知识界拿不出有分量的分析文章,有些经济学家在危机爆发前鼓吹“亚洲模式”,等到危机爆发后,就又回到了西方的“自由市场”,没有什么独立的批判性见解。我们邀请了一些海外学者一起讨论分析这个状况。我记得一些经济学家对我们的分析是不以为然的。《读书》发表的很多文章在当时不被理解,甚至遭到抵制,但事后看来,这些文章比它们的反对者更接近真理一些吧。



  我们也比较早地发表了讨论生态问题的文章。我记得那时就有人批评我们是“赶时髦”,在他们看来这种问题只有发达国家才会有,根本不是我们的问题。但是短短十多年,生态危机的严重程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计。类似的讨论引来了许多攻击———以扼杀讨论为目的的攻击性言论。回头来看,这些现象正说明了思想讨论的重要性,因为如果一个社会不尊重这样的讨论,报复会很快到来。

  1999年到2000年,《读书》杂志发起有关“三农问题”的讨论,到今天,这已经是一个被广泛承认的问题。我们从1996年起就开始讨论乡村问题,这是过去的《读书》杂志没有做过的,许多人认为我们不该讨论“三农”这样的问题,觉得《读书》只发表一些文学性的文字才算是有“人文气息”,却没有检讨身处都市的知识分子自身的眼界有什么局限。在如此深刻的历史巨变中,我们对于中国最为巨大的危机和变迁闭目塞听就叫做有 “人文性”?这种幼稚的看法至今还在流传,实在难以理喻。

  我很欢迎人们对《读书》提出的问题进行争论,对杂志进行批评,但十多年来总是说什么“不好读”之类的话,这算是对思想讨论的批评吗?“三农问题”当然不是什么风花雪月,战争与贫富分化也不会是高雅文人热衷的话题,那么他们的“人文性”就是排除了暴力和严峻社会问题的 “人文性”?我看温铁军、李昌平等人的文章不但思想性强,而且感情丰沛,比那些天天叫喊什么“人文性”的人的文章要富于人文精神得多。现在是一个修辞泛滥而缺乏真正的力量和感情的时代,他们这样的文章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不能说文体只有一种,更不能说中国知识分子的思考只能停留在某一个层面。如果所有最重大最深刻的问题我们都不能去触及,这叫什么人文精神?那不是在把《读书》变成消费品吗?

  ■对《读书》风格的争论提出了一个尖锐问题:反思性的文化到底还有多少存在的空间和余地?

  记者:的确,“不好读、看不懂”一直是这么多年来《读书》遭受批评最多的一个问题。

  汪晖:我并不是说《读书》杂志不应该关注风格问题,恰恰相反,我们一直在思想性与可读性之间寻求平衡。许多朋友在这方面的建议值得认真听取。其实,在《读书》杂志中,真正读不懂的文章的比例是很少的。我们也希望更好读,但为什么我们不愿意把理论性的和探讨社会问题的文章排除出去呢?因为那样只会造成新的单一性,这是很危险的。

  但现在这种对《读书》风格的争论实际上提出的是另外一个尖锐的问题:在当代中国,反思性的文化到底还有多少存在的空间和余地?消费主义文化创造了一种品位,它甚至会让学者们也用什么“好读”或“不好读”这样的不是标准的标准对思想讨论加以评断。在当代社会里,批判性的思考就是需要穿透表象、常识,揭示出为“常识”所掩盖的真相。这种富于穿透力的理论性思考也是很有美感的一件事,美感并不仅仅停留在修辞之美上。

  记者:您怎么看待这些争论本身呢?

  汪晖:中国社会正处在急速变迁当中,中国的知识界也处在急剧的分化、组合当中,产生争论本来是很自然的。《读书》中老、中、青、左、中、右的声音都有,你只要翻一翻我们这次出版的六本文选就知道了。我说这些不是要掩饰我的立场,也不是要遮盖《读书》的取向。那些攻击我们的人就没有自己的立场和取向吗?判断这一点并不需要看谁在叫喊什么口号,而只要看一看哪些人在认真地研究、思考和讨论,哪些人以攻击别人为能事就可以了。《读书》杂志发表的文章包含了不同的立场,但我们尤其希望发表那些虽然一时不被大众或大多数知识分子理解,但却包含着真正的洞察力的文章。



  在对《读书》的争议之中,当然存在人事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的确存在思想分歧。思想分歧只能通过讨论、对话或争辩来加以解决,而绝不能通过抹杀讨论的意义来加以解决。一些热衷于公共讨论的知识分子却没有养成良好讨论的习惯,他们对于吵架、攻击和炒作的兴趣远远大于对讨论的兴趣。

  ■十一年来,《读书》的印数大概在九万到十二万之间起伏,今年也并没有所谓的“订户量下滑严重”

  记者:在媒体报道中,还提到《读书》发行量大幅下降的问题。具体情况究竟如何?

  汪晖:首先,对于《读书》这样一个刊物,评价的标准绝不应该只是所谓印数问题。我们知道,许多刊物是把发行量看作秘密的,《读书》从来没有这样的秘密,也从来不用虚数撑门面。从根本上说,这份杂志的质量不能简单用数量来说明。

  其次,从1996年到现在,《读书》的发行量在它28年的历史里是最高的时期。在我们这十一年里,《读书》的印数大概在九万到十二万之间起伏。我们今年邮订数有所上升,零售回款有所下降,后者的原因也比较复杂,但并没有所谓的“订户量下滑严重”。我和黄平通常只管编杂志,不大管发行之类的事情,也许三联书店可以把《读书》28年来的所有数据公布出来,看一看是不是因为我们编的杂志“不好看”而发行量大不如前。

  中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大众性、消费型的刊物很少,相对于众多的学报而言,《读书》是容易读的,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发行量很大。那时一些专业性的刊物比如《文学评论》、《历史研究》或者《中国社会科学》发行量恐怕更大。这说明每个时代阅读趣味有所不同,不能证明别的什么。今天有《中华读书报》、《书城》、《万象》等报刊,更不用说各种各样的流行性刊物、网络的大规模出现。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读书》的发行量当然面对各种挑战,但总体而言,仍然处在一个较高的时期,已经相当不容易。说《读书》因为不像过去那么有文学性而印数下降的说法,已经流行了多年。记得好些年前,一位著名作家问三联书店前总编辑董秀玉,说《读书》现在不行了吧?董秀玉告诉他说发行量又上升了,他非常吃惊,说:“不可能吧?”

  记者:十多年来,对于《读书》的议论之声此起彼伏,为什么较少听到你们在媒体上反驳,谈论这些争议呢?

  汪晖:我和黄平都是学者,我觉得学者的角色与编辑的角色应有所区别。学者有自己的观点、立场,含混不得,而编辑的工作最好低调一点,多听听别人的批评意见。杂志是公器,不是谁的。《读书》十年来的许多讨论影响是很大的,国内的我们已经说了,其实世界各地的许多重要报刊都报道过与《读书》有关的讨论,这也说明有更多的人关心我们的讨论,而不是关心对于《读书》的议论。对杂志而言,别人的意见说得对或是不对,除非是蓄意的攻击,一般来说没必要特别去分辨,真正的读者凭自己的阅读判断事实,只有不读的人才会相信流言。

  就像一个人一样,一个杂志基本的品德,是靠时间慢慢留下来的,而不是靠一时的舆论。再说《读书》也不是一本完美的杂志,作为编辑,我们没有做到的地方很多,需要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地方也很多,听听别人的议论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坏处。有什么必要那么着急地去分辨呢?



  让我惊讶的是有关《读书》的说法就两句话:一是说不好读,二是说“新左派”。假定《读书》上的都是“新左派”的文章的话,那么,中国知识界的图景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思想自由并不等同于每个刊物应该毫无自己的取向。中国这么多刊物,反对者为什么不去发展自己的空间,却要反复地攻击《读书》?这真是奇怪。

  为什么《读书》会引发这么多的争议和攻击?我认为与它实质地触及了现实及其利害关系有关,也与它愿意向“常识”提出挑战有关。有人讨论总让人高兴,但我希望的是讨论我们讨论的问题,而不是讨论我们这个杂志。杂志不就是个载体吗?炒它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需要对自己十一年做过什么有个总结,也希望能够和缓地完成过渡

  记者:不管传闻是否准确,做了11年《读书》的主编,您和黄平是不是早已经有了终将会卸任的心理准备?

  汪晖:11年对任何一个人而言都是够长的了。我和黄平都有自己的研究工作,只不过觉得《读书》的讨论很重要,所以就坚持下来了。《读书》的年轻编辑已经很成熟了。我们编《读书》十年文选,也是觉得到了一个阶段,需要对这段历史作一个总结,总结我们走过的道路、取得的成绩、种种的不足,也算提供一些经验和教训吧。我们需要对自己做过什么有个交代,也希望能够和缓地完成过渡。早几年,我们曾经讨论过交班的问题,但后来三联出现过一些变故,《读书》也面临过一些从未遇到的问题,在困境之中,我们不会选择离开。我过去也说过,是因为挑战不断我们才留下来,要是风平浪静,一切顺利,我们早就离开了。

  记者:那我的问题要问回去了,当年您和黄平接受董秀玉女士的邀请来主编《读书》的时候,打算办的是一份什么杂志呢?

  汪晖:开头的时候并不是很清楚。那个年代对于《读书》也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如果《读书》继续走所谓旧路线,很多学者也会不满。我觉得《读书》有值得珍视的传统。我们基本的想法是一方面继承传统,一方面拓展空间。从20世纪90年代到今天,中国经历了一个激烈的巨变过程,如果只是固守原来的模式,谁还爱看啊?时代变了,知识状态变了,我们必须面对新的、重大的问题。其实,《读书》的每个阶段都是如此。

  我的另一个想法是:《读书》根本上不要变成哗众取宠的刊物,而应该成为正视和思考问题的空间。我最讨厌哗众取宠,不论哗哪一个众。在今天这个社会里,说一些好像很勇敢的话其实不需要多少勇气,真要去思考一些问题,力排众议倒是要一点勇气的。一个杂志、一个人都要有独立思考的品质,以及承担独立思考所带来的各种后果的力量。在面对问题的复杂性的同时,不怕任何的误解和莫名其妙的说法,这是一个思想空间必备的品格。我常和年轻一些的同仁说,要是所有人都在给《读书》拍手叫好,这本杂志基本上就完了。

  记者:那您考虑过《读书》应该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读者群吗?

  汪晖:实际上《读书》的读者分布还挺难统计的。大学生、研究生、知识分子群体、中学老师、公司职员、公务员……都有看《读书》的。没必要说某一阶层的人才读某几种杂志,不同阶层的人都有可能。当然大学生、研究生、学者占了我们读者的很大一部分,这些年来读者群也有不很清晰的变化。因为读者群分布不是单一的,对于文章的判断,包括好读不好读的判断也就一定不是单一的。懂或不懂不能以一己判断来定。

  记者:经过这十多年来的努力,您觉得《读书》达到您心目中的理想了吗?

  汪晖:对于一个杂志,永远没有一个理想状态。我从来没觉得《读书》是理想的,相反,即使在状态最好的时候,我也常常是不满的。杂志一期又一期地编下去,有的时候好有的时候弱,这也是由条件决定的,不完全取决于编辑。即使所谓好的时候也不是完美的,各方面的不完美,稿源、文字、风格、搭配,都有。我相信《读书》的同仁没有人会认为它完美,所以我们不敢懈怠。



  但另一方面,《读书》起到的作用也超乎我的想象和预料。从20世纪90年代《读书》发起的一系列讨论,后来在不同领域产生了不同的效果,这是我最初没想过的。至于它的社会影响,则应该由读者和时间来加以判断。

  ■坚守这个空间,无论是我们继续做,还是别人来做,我希望中国永远有这样的空间在

  记者:做《读书》主编是您学者身份之外的兼职,对您个人来说,《读书》意味着什么呢?

  汪晖:无论如何,11年来它在我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不在于具体的编辑工作,而在于作为编辑,你每天都会想到与它相关的人、事和问题。我不是一个很喜欢交游的人,更多地是在书斋里工作。《读书》使得我不得不去面对很多事情,也有很多收获,作为一个学者,很多别的领域的东西可能就不去看了,但是做编辑就会去看很多不同领域的东西,也会跟很多完全不是一个背景的人交流,不但从他们那儿学习到很多东西,而且也培养起跟社会的更为多样的关系。

  另外一个收获就是习惯了被攻击。我是认真说的。这一点是我一生中很大的收获。一个文人、学者最怕的就是这件事吧?对我来说,这好像已经不是问题了。

  记者:如果不做《读书》了,您还会想办其他杂志吗?

  汪晖:我很想集中精力做我自己的研究。我过去办过《学人》杂志,也担任着国内外很多刊物的编委,但《读书》是最不一样的。第一,《读书》是一本月刊;第二,它不是纯专业性的杂志;第三,多样化程度非常高;第四,它往返回应的概率要高得多,一期杂志、一篇文章出来,马上就会有回应,而且可能引起后续的讨论。很多学术论文写出来发表了很可能就完了,而《读书》上的文章可能是不断在滚动。就做杂志而言,做《读书》的编辑还是比较好玩的,它生动,有某一种动力在里面。同时它又不是纯粹的报纸或周刊,如果那样就疲于奔命了,没有余地把自己的想法灌注在里面。

  《读书》在知识领地里形成了某种公共讨论,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经验,非常值得摸索。其实,在世界范围内,这样的刊物已经非常少了。正由于此,我们要坚守这个空间,无论是我们继续做,还是别人来做,我希望中国永远有这样的空间在。

  记者:就您了解的情况,国外有什么和《读书》类似的刊物吗?它们的生存状况怎样?

  汪晖:在国外,常常有人将《读书》与《纽约书评》、《伦敦书评》、《世界外交杂志》等相比,是否恰当,我也说不大清。从形式上看,这些刊物都接近于报纸的形态,而《读书》还是更像一本杂志,角色还是有所不同的。

  总的来说,思想文化类的刊物在当代世界里普遍地面临着困境,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有的杂志被更大的媒体集团收购,渐渐地改变了性质;二是由于网络文化的发达,纸面刊物不再像过去那样拥有特殊地位;三是学院文化与大众社会日益隔绝,思想文化类杂志在学术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双重挤压下难以获得自主的生存空间。国内的报刊也发表过有关文化类刊物生存境遇的讨论。

  我认为一切都事在人为,贵在坚持,中国有着良好的阅读传统,也需要这样的刊物。正因为如此,我希望人们能够珍视这样的空间,理解它的存在价值,而不是将大众文化的逻辑和经济利益的考量作为衡量这类刊物的唯一标准———那是对文化和思想的扼杀。



  ■受访人简介

  汪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读书》杂志执行主编。

  主要著作:《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四卷本)、《死火重温》、《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汪晖自选集》、《中国的新秩序:转型中的社会、政治与经济》(英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作为思想空间的现代中国》(日文)、《新的亚洲想象》(韩文)等。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12: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6-08/02/content_4911033.htm


图书馆开放日:我们拥抱高校图书馆
    针对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中的高校图书馆问题,北京市教委做出回复:今后将鼓励高校面向社会开放。目前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有三条途径:一是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面向临近的社区、街道开展服务;二是解决校外人员进馆借阅问题;第三,高校图书馆将与有关行业或企业合作,为它们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和技术咨询。
    可别小看这些重点高校的图书馆,他们有的有着近百年的历史。浓郁的校园氛围,幽静的自然环境,在不远的开放日,让我们在象牙塔中感受书香,品尝书味。
[size=+0]


[size=+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5 14:52 , Processed in 0.12092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