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785|回复: 2

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态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 23: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董  岩  来源: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52789/76308/5220713.html

      在纷繁复杂的各种影视艺术形态中,纪录片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贵族。它不像新闻是易碎品,是可以传之于后世的。为什么?无非有以下三点原因:一是因为它真实、客观地记录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具有旁观历史的价值,这一点文献纪录片最有代表性;二是它本身思想性强、文化底蕴丰厚、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而能经得起岁月之沙的磨砺;三是它理性、深刻的叙述,可以让广大观众掠去虚浮的、浅薄的、复杂的表象,而直抵事物的本质。这些特点,决定了纪录片比其他影视形式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更震撼人心的力量,以及更深远的影响力。

  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纪录片也常常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彷徨,在形式与意义之中纠葛。建构在历史碎片与影像重现之间的纪录片,面临着不少矛盾和困惑。本文试图揭开其面纱,从2006中国纪实栏目和纪录片论坛的多个侧面勾勒出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清晰态势。

  一、环境、价值与责任

  纪录片是无法孤立于时代背景之外而空谈发展的。在科学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今天,科学的进步,使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形态,但同时人类的人文生态环境也遭到了某种程度的破坏,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课题。比如,人文精神的滑坡、美学观念的动摇,这在以传媒为主渠道的大众文化领域表现尤为突出。

  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中国的传统美学是植根于心灵的美学,它植根于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深化。但现代科技打造的大众传媒所引领的大众文化,传统的美学观念已然发生了变化:对心灵美学的重视转化为对视听快感和刺激感的追求;赏心变悦目、变悦听,对心灵的体验、精神追求的文化逐步转化为一种视听性的承载;我们所追求的诗意,逐步转为物质化的享受。一句话,审美被物化了,其恶果是颠覆中国传统的美学根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在这样的人文背景下,作为文化阵地一面旗帜的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始终遵从文化自觉意识,远离浮躁的社会情绪,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形式,纪录片的作用很多。从小处说,在于拓展观众知识的厚度和思想的深度,提高观众的文化素养;从大处说,则在于反思历史、直面现实,揭示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内在规律,为一个国家续家谱。因此,从文化的角度说,纪录片应当是影视传播形态中的精神贵族。既然是贵族,就要杜绝趋炎附势和媚俗;既然是精神的贵族,就要摒弃一切浮躁的、华而不实的因素,坚持品格与追求。以沉淀的、内敛的、不事张扬的风格,关照历史、惠顾现实,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化功能与历史使命,以理性、智慧、质朴的光芒照亮观众的心灵。这正是纪录片的真正意义之所在。但这些功能的实现与影响的放大,还需要仰赖纪录片人的文化自觉,而所谓的自觉说到底是源自内心的使命与责任。幸运的是中国拥有一支甘于寂寞、坚韧顽强,在清苦中勇往直前的纪录片队伍。

  娱乐的洪流无法阻挡记录的脚步。2006年,在娱乐之风甚嚣尘上的情况下,中国纪录片人一如既往秉承不媚俗、不趋炎、独立思考、真实记录的传统,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知坚守着自己的历史使命与文化品格,探索时代语境下的纪录片表现形式,拍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内容涉及社会、历史、自然、人文等诸多领域。既出现了像《圆明园》、《再说长江》、《新丝绸之路》这样中央媒体大制作的精品节目,也出现了一些视角独特、别具风格的独立制片人作品。这些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纪录片,以深刻的历史反思、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丰富了中国的屏幕,呈现给广大观众以真正的视觉盛宴,为浮躁的社会和浮躁的大众文化带来了理性思索的清风。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厂长高峰:再没有比纪录片更有价值的影像资料了。我们的电影前辈们给我们留下了42,000本胶片,大约42万分钟、7000多小时的资料。纪录片是最富于社会认知价值、最易于国际交流的传播形式。娱乐无极限的泛滥与膨胀,使广大观众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视觉疲劳,相对于虚假繁荣的娱乐泡沫,纪录片传承文明、纪录历史、关照现实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与关注。要提升它的传播价值、放大其社会功能,离不开纪录片生存环境的改良。

  与之呼应的是国家有关政策开始出现倾斜。据了解,有关部门将出台促进纪录片发展的若干规定,几个上星纪录片频道将在人们的期待中诞生。纪录片以栏目化为生存的方式将有望得到改变。也就是说,零打碎敲的栏目化传播方式将被系统化、整体化的频道传播模式所涵盖,形成频道化与栏目化相互补充与配合的生存方式,给纪录片在体制内的存在开辟了更为广阔、合法的空间。而独闯电影院线的《圆明园》又为经典纪录片的出路做了现实的注解和可贵的探索。

  二、市场、资源与竞争力

  2006年9月,当电影院线几乎被商业片所淹没时,一部题材严肃的史诗纪录片亮相影院,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就是由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制作、华夏电影发行公司发行的纪录片《圆明园》。这部由8个人历经5年艰苦创作而完成的《圆明园》,开创了中国纪录片的许多个第一:技术上,第一个开创电影纪录片三维特效的制作体系;第一个制定了电影纪录片特效制作的具体流程;第一个用软件方式解决了电影纪录片特效的制作过程的硬件问题,成为国产三维里程碑之作;理念上,它突破了传统纪录片模式的拍摄手法和创作方向,使用了实景和三维动画相合成的纪录手法,开创了“像故事片一样的纪录片,像纪录片一样的故事片”的纪录片新形态

  ;发行上,是继《较量》、《周恩来的外交生涯》之后,第3部进入院线放映的纪录片,成为中国纪录片进入产业化的一个标志。

  科影厂厂长薛继军:我一直认为,纪录片不是没有市场,而是要寻找市场,这个市场是存在的,需要挖掘,需要去摸索。我们在《圆明园》的策划制作过程中,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与国际接轨、走市场之路。比如在记录角度,我们就选取了宫廷画师郎士宁与英法联军士兵,影片开场白则撷取了法国作家雨果脍炙人口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力求站在世界文明的高度,以国际化的视角,摆脱民族情绪的简单宣泄,力求记录更理性、更客观,对历史的反思更深刻。

  10月14日,《京华时报》刊登了一则消息:10月10日上映的纪录片《圆明园》票房在北京新影联与华星两条院线全线飘红,成为该周票房黑马。上映3天的票房已经超过了好莱坞大片《丛林大反攻》,甚至有些影院超越了《夜宴》。截止到10月13日,《圆明园》全国票房已经超过了500多万元。预计该片票房还将上扬。显然,作为中国纪录片市场“探路石”的《圆明园》前景乐观。至于《圆明园》能否开启目前在国内尚属空白的纪录片院线市场,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它却发出了这样一个信号:中国纪录片创作者正在开始转变观念,把自己从阳春白雪的孤芳自赏放置到世俗社会的市场评判中,在个性化与市场化之间寻找着一定的妥协与结合,以逐步适应市场。也许从创作者角度上说,这是痛苦而艰难的转变,但中国的纪录片要发展下去,市场化是必由之路。因为纪录片毕竟是社会化的大众传播形式,而不是私人化的传播工具,必须要面对广大观众、适应社会需求,这一点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厂长高峰:目前来说,纪录片的传播方式是电视、影院、光碟这些传统渠道,与新媒体暂时还无缘,拓展市场、改变我们的市场环境,非常重要。这里有一个根本的前提:就是如何高效、充分挖掘整合资源。主要包含着两层意思:明晰自己的资源、开发资源提升资源利用度。

  资源就是潜在的市场。那么,中国纪录片的资源优势究竟在哪里呢?

  中国视协纪录片学会会长刘效礼:市场就是战场,无论未来中国纪录片市场如何发展,至少有一点是清晰的,并且值得我们大家庆幸——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纪录片人会比我们中国纪录片人幸运,拥有如此丰富多彩、博大深厚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拥有56个民族、5000年的灿烂文明;拥有13亿人口的庞大观众市场;还有建设和谐社会以及伟大的历史转折期为我们提供的宏大现实背景和时代基调……这些事关纪录片创作、发展与市场的资源优势,最终决定了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潜力与方向,也给予了我们置身竞争市场以更多的信心和力量。

  显然,遵循创作规律与市场规律,解决了纪录片的前进方向问题,但倘要走得更远,还应克服弱势——克服纪录片生产观念和模式上的落后,打造、提升核心竞争力。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中国纪录片才能走向世界并占有一席之地。显然,创作适应市场的商业纪录片、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培养适应国际化的专业人才是突破自新之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商业纪录片不等于低俗,商业化只是一个包装,是必要的手段,不应因商业化就降低了纪录片的手段和纪录片的品位。在纪录片创作生产中建立国际化的视野也是当务之急。比如,在选题策划和生产准备环节,寻求国际合作,加强创作生产的针对性。同时努力开拓国际市场,让中国纪录片精品走出国门,成为进行国际文化交流、融入世界文明的重要内容,成为弘扬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 23: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主题、形式与创新

  纪录片的表现形式和创作主题,始终是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都共同探讨的艺术命题。

  2006中国纪录片实践呈现如下特点:独立制作与大众传媒形成了相互补充的互动,制作元素的多元化,为纪录片创作注入更多新鲜的活力;纪录片自身的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拓展。这种竞争力体现在内容层面的拓展与形式层面的创新这两个方面。在主题挖掘上有回归主流的趋势,拍摄主体弱势群体明显减少,不再以边缘人群作为主要题材,不再局限于仅对社会阴暗面的曝光;不少作品没有满足于对生活状态的表层记录,而是深入到制度层面、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挖掘大题材、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进行深刻而冷静的反思。将关注的目光投入到社会大众之中,更多记录了时代生活中光明、美好的一面;更多地弘扬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主题,与国家精神、时代主题、社会情绪相吻合。这种主题的回归其实反映了纪录片人对于纪录片的理解摆脱了温情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束缚。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秘书长王锋:中国的纪录片创作已进入了题材多样化的时期,纪录片人应当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无愧于时代的厚赠,面向实际,以开阔的视野和独到的眼光,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和选择题材。在内容开掘上,开拓历史的视野,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现实生活,创作者都要有历史的视野以及正确的历史观,对待历史和反映历史。在主题提炼和内容开掘上,创作者还应树立历史责任感。一要自觉地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二要自觉追求历史的真实,三要自觉承担起记录历史的责任,让自己的创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并对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把某种技法和风格式样提高到根本原则的做法是危险的,它的危险在于扼杀艺术形态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因此创作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纪录片形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节目形态多元和表现手段多样,一些电影、戏剧等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和叙事方式被借鉴并运用于纪录片创作中。

  中国视协纪录片学会会长刘效礼:以人为主体,以故事为核心,用事实说话,用细节说话是多数纪录片沿用的基本表达原则。真实再现是许多历史题材纪录片突破时空障碍、力图逼近(还原)历史风貌的主要表现手段;而电脑动画技术在纪录片中使用更加广泛、在技巧方面动画与实景相结合,纪实和科技处理融为一体,画面结构更为协调、自然,这在《圆明园》中表现最为突出,影片片长93分钟,三维仿真动画技术的累计运用达到了35分钟,实景和三维动画相合成的纪录手法则使消失了的圆明园奇迹般地重现……高科技手段的运用,让人们看到了未来纪录片发展的新尝试。

  尼采有一句名言:有多少种角度就有多少个真理。真理往往是由角度决定的。同样,记录永远是有差异的,价值的评估就在于记录的角度。这个角度在叙事上要符合两个前提,第一是叙事表现是现有经验系统中陌生的,只有陌生才会引起关注度;第二,要在人们现有经验系统中唤起强烈的共鸣,只有共鸣才会有影响力。这种观点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与论证。而电影、戏剧元素的借鉴运用,则使纪录片呈现新的审美特质,强调故事性、戏剧性,充分运用冲突、悬念、细节,大大提高了纪录片的观赏性。这些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探索,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纪录片更好看、更为观众所接受。

  以追求好看和吸引眼球为主导的市场意识和价值判断准则,逐渐成为当下纪录片创作生产的主流。但收视的压力,也给纪录片形式的创新与主题的突破带来了许多难题。比如,如何确定影像的独立意义,而不仅仅是学术界的附庸和回声?怎样建构时空关系,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达成联系?如何使中国的纪录片能够对历史和自我认同开放出更多的视角和可能性,来反观自身所处的位置,并以此来建构对今天、昨天的理解?如何为华丽的影像注入思想的力量,而不沦为形式的囚徒,使思想性与艺术性二者兼美?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厂长高峰:纪录片富有艺术审美价值。这种审美的趋向尽管是变换的,但它总是以真实为基础,去追求善,去追求美。它在模仿,在进行一些模拟的方式去描写历史,并由此概括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以真实为基础的艺术追求,不应该有什么禁锢。纪录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表达思想我认为都是允许的,都应该发扬光大。

  艺术的突破没有什么界限可言,《帝企鹅日记》、《迁徙的鸟》和《华氏9.11》里艺术性、思想性与商业性的高度结合,就是最完美的答案。

  一切艺术形式的创新,包括电视纪录片的创新,最根本的是哲学思维上的创新。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 23: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自然之窗与现实之镜

  关注生生不息的自然、记录世间万物的荣枯兴衰是纪录片的一大功能。它以鲜活、真实的影像为人们开启了一扇自然之窗。随着中国纪录片协会自然动物类创作协作体的诞生,有关自然类纪录片的话题再度成为研讨的焦点。

  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频道编辑部主任童宁:凡有人类和生命的地方就会有情感,情感在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它是创作的动力与核心,一旦抽取它,创作就会干涩、失去生命的弹性。所有的纪录片都是有情感的,自然动物类纪录片更是如此,《螳螂的一生》、《虫虫的故事》、《孤岛蛇国》、《野马》讲的都是情感的故事。动物的情感和人类的情感其实是相通的。自然类纪录片的创作,说到底,就是以客观的方式赋予自然动物以人类的情感和道德,更易打动人心、引起共鸣。

  富有情感、趣味与故事的自然类纪录片更容易走向世界。以制作自然动物题材纪录片而著称的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深谙此中之道。

  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总裁史达明:从我个人创作的体会来说,在我们制作任何一部影片之前,需要先问清楚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观众是谁;第二我们的影片会向他们传递什么样的信息,信息量有多大?第三,我们这个影片有没有很强的娱乐性,是不是能够抓住他们的眼球?在保证野生动物类纪录片内容真实具有扎实的科学依据的同时,如果你只是注重科学性和可信性,未必能够抓住观众,应当在确保内容正确的情况下,要特别注重影片的娱乐性。这是我们纪录片制片人每天都要面临的挑战。随着越来越多电视频道或者新的传输手段的出现,观众的选择越来越多,挑战也就会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复杂。

  任何艺术形式、任何传播形式,都植根于现实的土壤、映衬在历史的天空下。这也是纪录片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影响力之所在。纪录片是现实之镜,是社会发展的同步反映。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前,世界纪录片的发展总是和社会变革和社会变故伴随在一起,每当出现动荡,比如战争、政治风暴纪录片就会非常发达,比如二战。那时,纪录片的商业成功是巨大的、偶然的,主要来自于体制的支持,意识形态的支持。但这个力量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当电影开始逐步淡出纪录片领域,电视成为纪录片传播的主渠道时,国家地理频道、探索发现频道和历史频道的建立,把纪录片从阶段性发展、偶然成功变成了长期、持续的发展,原因就在于纪录片实现了一个核心问题上的变化——商业化,它把纪录片从一种艺术创作、意识形态宣传,变成了文化工业。其突出特征是娱乐化。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张同道:美国的纪录片代表了目前世界制作的较高水平。从1996年到2002年,每年平均有15部纪录片在剧院放映,在2003年放映的数量翻了3倍,到了50部,占了总放映量的10%;有9部票房超过100万美元。在2004年,纪录片总票房达到了5500万美元,其中不包括《华氏9·11》,因为它本身是1.19亿美元。重回电影院而且获得票房成功,这是纪录片复兴的标志。但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大众传播方式与分众市场的矛盾。比如说我们中国目前的传播方式是公共的传播方式来传播一个分众市场的作品,势必会发生问题,这个问题在于二者之间的不同诉求所产生的矛盾。我们不反对几种纪录片形态的并存——比如,商业纪录片、艺术纪录片、教育纪录片,而不是发生一种形态追求另外一种效果。

  当今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趋势与世界纪录片的创作走向大体一致。丰富的资源、日益改良的生存环境以及宽容的创作氛围则给了中国纪录片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发展的潜力和方向来说,世界纪录片正在深情地注视着中国。我们所面临的是怎样提升记录的水准,如何拣拾历史的碎片,在光影流动中重现尘封的过往,记录历史真实的一刻。显然,在决定纪录片命运的诸多因素中,高度、态度与深度是最重要的。而这些最终取决于记录者的境界。

  (作者系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策划、新闻学博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3-29 03:32 , Processed in 0.0776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