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30|回复: 0

2007年哲学研究综述:中西对话与融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3 12: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杨海文 来源:http://www.lotus-eater.net/ 2008-1-15 0:22:55   
   
    检视2007年我国的哲学研究,依然还是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分天下”的局面。或许是因为西方哲学主要被作为方法在“用”,所以,以 “体”为特征的中国哲学产生了更多的热点问题,以“魂”为旨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视域。总而言之,“对话”日趋成为自觉的潮流,“融通” 不断成为追求的目标。

    对“国学热”的理性反省

    李中华的《对“国学热”的透视与反思》(《理论视野》2007年第1期)对何以出现“国学热”进行了时代背景分析,指出目前人们对“国学”这一概念本身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认为“国学热”的意义及其基本精神不在于形式化地理解传统文化,更不能以“民族复兴”与“和平崛起”的口号为招牌倒退到“文化本位”或“华夏中心”的立场,而应该在多元文化的氛围中,走中西文化融通之路,创建符合时代精神的新文化体系。

    王杰的《当前国学热中应注意的几种倾向》(《理论视野》2007年第1期)指出,要警惕“国学热”中的狭隘民族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要警惕“国学热”中封建迷信的沉渣泛起,要警惕有些人借“国学热”之机谋求一己之私利,要警惕有些人以“国学热”为幌子抵制和排斥西方优秀的思想文化。

    如何看待“大陆新儒家”?

    张祥龙的《重建儒教的危险、必要及其中行路线》(《现代哲学》2007年第1期)赞成蒋庆提出的“重建儒教”的主张,同时认为蒋庆进入政治主流的“上行路线”和进入民间的“下行路线”是困难的或不够的,因此需要考虑“中行路线”,尤其提倡建立“儒家文化特区”,希望在多元文化格局中复苏儒家文化的天然活力。

    方克立的《大陆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5期)指出,大陆新儒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不过3年时间,但在中国思想界已经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先后引发了“读经之争”、“儒教之辨”和“施剧风波”,都是媒体乐于炒作的题材。方克立认为自己有责任就其思想主旨、政治目标、与当代中国其他各派思想的关系、历史地位和影响等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立场来进行分析。

    李承贵的《儒家思想的当代困境及其化解之道》(《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认为,儒家的当代困境包括主体的困境、存活的困境、认知的困境、能力的困境、实践的困境,而其化解之道在于:创造宽松的条件和氛围、展开“本我性”诠释和确立科学的态度、确定儒家思想的人文学科归属、提升和强化儒家思想的能力、坚持儒家思想的生活化走向。

    “亲亲相隐”是腐败倾向吗?

    在《再议“亲亲相隐”的腐败倾向——评郭齐勇主编的〈儒家伦理争鸣集〉》(《学海》2007年第1期)中,邓晓芒认为郭齐勇、杨泽波、丁为祥等人对刘清平观点的批评是站不住脚的,他认为“亲亲相隐”、“窃负而逃”以及滥用亲属,从现代的角度看是“不正确的”,如果它是利用职权来做的,那它就可以称为“腐败”。

    在《孔子“父子互隐”与孟子论舜三个案例的再辨析》(《学海》2007年第2期)中,丁为祥对邓晓芒的文章进行了商榷,指出一个孝亲睦邻、可以舍弃自己的权势、地位来换取父亲生命的人,无疑是一个值得敬重的人,或者说起码是一个可以理解的人;而一个“六亲不认”的冷血动物,尽管也是人,并且也绝对公正,却绝对是不可以信任的。

    西学朝本土的靠拢

    倪梁康的《关于“羞恶之心”的伦理现象学思考》(《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立足于现象学理论,指出人的本性之中包含着天生的羞感能力,孟子的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命题是可以成立的;羞感中也包含着后天的纳入因素,强调潜能的存在并有意识地开发之,是后天伦理学的重要内容;“恻隐之心”和“羞恶之心”是内在道德意识的两个重要来源,前者关系到一种先天的“道德实能”,后者关系到一种先天的“道德潜能”,它们构成了一切道德体系的基础。

    赵敦华的《关于“西学”的几个理论问题》(《哲学研究》2007年第6期)指出,人们普遍认为现在有股“国学热”,相比之下,西学没有国学那样热,人们对 “西学”的概念还很生疏,误解更多。因此,有必要认清西学是现代中国学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创造性的理论转变,而且,西学不等于“西方话语霸权”,西学与国学是现代中国学术的两个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马列经典著作的文献学解读

    聂锦芳的《文本的命运——〈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保存、刊布与版本源流考》(《河北学刊》2007年第4、5期)指出,《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文本之一,对其思想的准确理解与把握离不开对其写作过程、刊布情形及版本源流等方面所做的考察和辨析,这也是目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文章根据翔实的文献资料和最新研究动态,梳理了这一文本原始手稿的保存和归档情形、从零散刊布到全书出版的过程、《费尔巴哈》一章的不同版本以及其编排思想和编排顺序,并阐明了作者对于文本研究中版本考证与文本解读、思想阐释之间关系的理解。

    张一兵的《思想构境中的似文本:列宁哲学思想的一种新的认识》(《河北学刊》2007年第3期)是其《回到列宁——关于“哲学笔记”的一种后文本学解读》一书的序言。文章指出:“在列宁的理论著作中并不存在独立的《哲学笔记》一书,原先被认定的《哲学笔记》不过是列宁在二十年间学习和研究哲学的摘录、札记、心得及阅读批注的文献汇集,其中的内容具有明显的理论性质级差。在这一文献汇集中,长期被忽略的内容是列宁所留下的多种读书批注,而这些批注,只是在文本构境的意义上才成为我们的研究对象,通过文本构境法对列宁的这一似文本进行新的解读,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苏联学者关于列宁哲学思想的‘计划构想论’的先验框架,探悉到列宁在接近黑格尔哲学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深刻思想转变。”

    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叶汝贤、王晓升的《马克思的哲学观与马克思哲学的核心主题》(《现代哲学》2007年第4期)指出,马克思在分析哲学与社会历史条件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扬弃了独立的哲学,建立了一种以分析现实社会矛盾为任务的新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寻求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并以此作为哲学研究的主题。

    陈新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路径的几点思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指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路径之一是回归文本,之二是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之三是面向实践和时代;如何理解并实现三种路径的统一,关系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前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3-28 18:16 , Processed in 0.06246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