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59|回复: 0

母语保护应像全球变暖一样受关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2 17: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王培培 来源:人民网 2008-04-22          

  “全球6000多种语言中至少有3000多种面临消失的危险。有报告预言到2050年,90%的人类语言将从地球上消失。”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毕斯塔在“2008年国际语言年暨第九届国际母语日”论坛上指出,处于弱势的民族语言正面临着强势语言、互联网以及全球化的冲击,正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

  据统计,联合国注册的语言有6000多种,而全球97%的人使用的语言种类仅占全部语种的4%——也就是说,占全球人口3%的人说着全球96%的语种。而且有一半的语言只有不到10000人会说,有1/4的语言不到1000人会说。同时,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语言在学校和互联网上使用,世界上3/4网页是英语网页,数以千计的语言基本上进不了教育体系、新闻媒体、出版物和公共场所,尤其是没有文字的土著语言,消失危险更突出。

  每种语言都代表着一种绝无仅有的世界观、文化、哲学、思维方式,都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一旦消失,最终可能导致此种文化的消失。

  在中国,有分属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印欧5个语系的130多种语言,地方、民族语言文化十分丰富,但现在19种语言已显露濒危特征、活力不足,73种已走向濒危或属濒危语言,8种已完全失去交际功能。

  对此,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孙宏开认为,一些弱势语言活力不足、功能减退的原因,有全球经济一体化、交通、媒体和信息化的发展、族群互动的加速等。而内蒙古大学副校长、专门从事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呼格吉勒图认为,互联网的使用是加速民族语言消亡的主要原因。相类似的观点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该报告指出,高科技虽然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但也会加快一些语言的“灭绝”,使全世界的语言文字趋于统一,语种的多样性遭到破坏。

  地方、民族语言出现的危机,国际和国内很早就有所关注。早在1992年在加拿大召开的第15届国际语言学家大会,就将“濒危语言”作为主要议事议题;1993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濒危语言法案》,并将1993年定为“拯救濒危语言年”;2001年启动了《宣布人类口传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计划。而从1999年2月21日开始的“国际母语日”,到今年已有10年历史,联合国还宣布2008年为“国际语言年”。“国际母语日”、“国际语言年”的共同点,都是旨在推动语言发展、语言振兴、多语种教育,推动世界语言的多样性。

  本次论坛上,毕斯塔表示,中国在致力于母语教育的工作值得称赞,中国语言的改革,能够使每个人均能使用自己的母语,同时掌握全国性的语言,中国承认语言多样性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唯一选择。

  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副司长张强表示,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一贯保持保护和发展的政策,《宪法》、《教育法》等都规定了少数民族拥有使用和推广自己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例如在西藏等藏族居民聚居区,学校坚持开设藏语文课程,在藏族学生较多的学校,把藏文作为授课的主要语言,用藏文编写各学科教材,用藏语传授教学内容。

  据统计,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53个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因存在一个民族使用不同语言的情况,50多个民族使用80多种语言,使用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有6800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0%。目前,中国实行民汉双语教学的学校有1万多所,使用21个民族29种文字开展教学。每年全国编译出版的少数民族文字教材达3500种,总印数一亿多册。

  此外,《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计划》提出,将调查、收集、研究、整理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字,建立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字数据库,现已有裕固语和鄂伦春语两个试点语言保护。

  “作为不可再生的民族语言保护,应该与生物物种灭绝、全球变暖一样,受到世人关注。”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王铁琨这样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3-29 14:48 , Processed in 0.0610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