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22|回复: 2

略论秘书的劝谏艺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 22: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张磊军、蒋冠  来源:http://lantai.bokee.com/4837170.html  

                                   
[摘要]  秘书的劝谏工作作为秘书参谋职能的重要体现,因其涉及人性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而一直是秘书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秘书的劝谏工作也有其独特的艺术与方法,主要包括明确劝谏目标、注意劝谏场合时机、恰当运用劝谏语言、选择劝谏方式以及重视“晕轮较应”以增强劝谏效果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  秘书   劝谏艺术  方法

秘书的劝谏工作作为秘书参谋职能的重要体现,因其涉及人性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而一直是秘书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秘书劝谏的对象是领导与上级,而劝谏的目的在于使领导明晓自身的疏忽之处并知而改之,因此,秘书的劝谏必须十分讲究方法与技巧,如果处理不当,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笔者认为,秘书要想成功地劝服、说服领导,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劝谏目标,强调劝谏效果

所谓明确劝谏目标,就是说秘书要想成功地让领导接受建议,一定要先弄清楚问题的症结在哪里,话语一出口应达到何种程度的效果。劝谏领导、说服领导这种谈话的形式具有很强、很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它是以消除分歧、说服上级、赢得最佳工作效果为目的而由秘书一方主动进行的言语交际。劝谏过程中的每一句话,都是为达到让领导重新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而精心设计的,那种事先毫无准备,想到什么说什么,被现场牵着鼻子走,无关的话说上一大箩筐,不仅自己的目的难以奏效,而且还严重耽误领导时间,并给人一种浮躁、不脚踏实地的印象,严重的还会引起领导的反感。因此,秘书人员应谨记:一是说话目的明确,效果可以倍增;二是想着效果去说话,是劝谏的起点。以一则故事--“晏子谏杀烛邹”为例,相传齐景公喜欢射鸟,派烛邹为他管鸟,结果鸟飞跑了。景公大怒,传旨开斩。晏子奏说:“烛邹有三条大罪,让我数完了再杀。”景公应允。于是,晏子招来烛邹,在景公面前数他的罪行:“你替君王管鸟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大罪;使君王为鸟杀人,这是第二条大罪;使诸侯得悉后,以为君王重鸟轻人,这是第三条大罪。”晏子数毕请景公宣旨开斩,景公说:“不要杀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语言的表达要领很多,但其中之一就在你说话时有无明确的目标意识,在故事中,晏子之所以能成功地劝说齐王,最主要的原回就在于他说话的目的性明确,干净利索,一针见血地点出问题的要害,使一时昏聩的景公,在情理的感召下醒悟,听谏改错。

二,注意劝谏场合,把握恰当时机

兵法曰:“势因机而立,兵因机而动,战顺机而胜。”在战争中,如果说军事实力是决定胜负的杠杆,那么战机就是这一杆杠的支点。支点选得越科学合理,就越省力,就越有胜利的把握。反之,就会影响战争的过程,乃至导致战争的失败。而谚语“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秘书人员在劝谏时要学会察言观色,体察领导心态,切不可心急火燎,不分时间、地点、场合环境就提意见,而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地点,以求收到最佳的效果。一般来说,在劝谏时间的选择上,既要注意及时性,防止贻误,又要考虑领导的时间、精力、情绪等多种因素。在领导有时间、精力旺、情绪好的时候去参谋,就会收到立竿见影的好效果;反之在领导时间仓促、精力疲惫的时候谈问题,效果往往不理想,甚至还可能引发领导的“无名之火”。有调查表明:在领导心情不佳的时候,在领导处理紧急公文、处理突发事件的时候,在领导正在主持召开重要会议的时候,在领导接待重要客人或正在与客人交谈的时候,在领导家属在场或一些不相宜的人在场的时候等等,去找领导提意见和建议最容易引起领导的厌烦情绪。而对于劝谏地点的选择,则要视情而定,当秘书进言所涉及的话题比较严肃,在时间方面要求较紧迫时,劝谏的地点应以办公室为宜,办公室作为一个特定办公的场所,其工作气氛较浓,人的思维也比较集中,比较适宜于谈公事;而对于一些领导常犯的一些工作方法上的小失误、小细节,则可视时机环境灵活处置。比如说可以是和领导闲聊、吃饭、散步时不期然地引入话题,从而在一种非常和谐、轻松的气氛下巧妙地说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既不显得突兀,又能引起领导的注意,效果往往比较好,当然,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非正式场合,最好都是无旁人在场为宜,以免造成领导的难堪。

三,运用劝谏语言,注重表达效果

要想在劝谏工作中收到较好的效果,秘书人员除了要深刻认识劝谏的必要性和目标,并选准场合、时机,还应该特别重视劝谏语言的表达技巧,具体来说,秘书在劝谏语言的表达上应当注意如下方面:

(一)设身处地地为领导着想

理解对方是说服对方的先决条件,理学家户川行男说:“说服就是站在傻瓜的立场上去劝导傻瓜。”“欲改变愚蠢者,须先做愚蠢者。”也就是说,必须先了解对方,才能摸清问题的症结,也才能想出对策去说服对方,让对方认识到这样做对他有什么益处,不这样做又会产生什么后果。只有捕捉了对方的心态情况,包括其欲望、期待、认识及原因等,才能真正产生双方感情上的共鸣,劝谏也才不至于是瞎子点灯。古人李斯用了不到一千字,就说服了秦王嬴政这个封建专制国君改变错误决定,立即收回正在执行的逐客令,正是因为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处处站在秦王的立场上,紧紧抓住其“跨海内,制诸侯”,“成帝业”的远大政治目标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逐客之非,而获得成功。因此,要想说服领导,就要善于设身处地为领导着想,时时站在领导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二)言辞恳切,感情真挚

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诚”。在与他人交流时,尤其是劝谏时,用言语充分表达出你的真诚,从而让对方真正从心灵深处接纳你,那么别人才会乐意听并认真听你的话,否则交流将无法继续。古往今来,以情动人而获得劝谏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诸葛亮的《出师表》,其中“诚宜”,“不宜”,“愿陛下”等等,字字无不出于肺腑,句句无不袒露心扉,其赤胆忠心,天地可表,怎不激起人感情的共鸣。由此可知,劝谏时只有善于以诚相对,以心换心,做到“精诚所至”,才能够收到“金石为开”的效果。

(三)善于运用条件句与选择句

在向领导提意见和建议时,宜多选用条件句和选择句,也就是说在与领导谈话时,宜多使用征询的口吻,把自己放在一个请教的位置,或以问句开头,或以问句结尾。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以下同一种意思的几种不同表达方式:Ⅰ陈述句。“您这样不行,您这样做不可以。”Ⅱ反问句。“您这样怎么行呢?您怎么可以这样做呢?”Ⅲ选择句。“您看这样行不行,那样做会不会更好一点?”Ⅳ条件句。“如果是您,您觉得怎么办比较好?”很显然,第一种和第二种表达方式态度过于生硬,过于武断,相反,第三种和第四种则显得语气较为委婉,易于让人接受。按照心理学的原理,谁都不愿意别人当面毫不留情地责备自己,过于直露的指责与批评只会造成受指责一方情绪上的逆反心理。然而,如果劝谏方能够恰当地选用表达方式,充分考虑对方心理的可接受程度,那么情况就会大不一样。因此,秘书在向领导——这一特殊的说话对象进言时必须特别注意表达句式的选择,一般来说,选择条件句和选择句的优势就在于它能完全将主动权留给领导,充分顾全领导的颜面,使领导有台阶下,同时使劝谏以一种请教的方式出现,给领导以优越感,从而易于接受秘书的建议。

四,选择劝谏方式,准确定位角色

这是历史上一则著名的劝说实例——1939年10月11日,美国白宫正在进行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交谈,美国经济学家、罗斯福总统的私人顾问萨克斯受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委托,正在说服罗斯福总统重视原子能的研究,抢在纳粹德国之前制造原子弹。萨克斯一直等了两个多月,才得到了这一次面见总统的机会,自然十分珍惜。于是他一开始就面呈爱因斯坦的长信,极力劝说罗斯福总统接受建议,但直到萨克斯说得口干舌燥,还是遭到了总统的拒绝,萨克斯第一回合的进谏只得以失败而告终。第二天萨克斯又得到一个机会和罗斯福一同共进早餐,可是罗斯拒绝谈及此事,而聪明的萨克斯没有跟总统说起原子弹,而是谈起了英法战争时期,在欧洲大陆上不可一世而在海上却屡战屡败的拿破仑因为固执己见而没有接受年轻的美国发明家富尔顿的建议——把法国战舰装上蒸汽机,结果失去了使其重整雄风的最后机会的惨痛教训。萨克斯的故事终于使罗斯福总统感受到了新技术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从而心甘情愿地采纳了他的建议。分析萨克斯劝谏的过程可以得知,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他巧妙地采用了间接暗示沟通方式。事实上,在下级(秘书)向上级(领导)陈述意见时,因其身份、地位的不同采取迂回表达往往比直陈己见的效果要好,这里所谓的间接暗示沟通,就是指不直言领导的错误,而采用借古喻今,由此及彼的方法进行暗示,点到即止。如果批评得当,上级便会坦然接受批评;若上级不打算接受你的意见,则可“王顾左右而言他”,不损自己尊严,也可有效避免双方的矛盾冲突。因此,在秘书的劝谏工作中,要特别注意选择合适的劝谏方式,多采用间接暗示沟通的手段,不失时机地启发领导,使之在一种平和的状态下自然地接受建议。

五,重视“晕轮效应”,增强说服力度

前面所列的几点都是强调秘书在具体的劝谏过程中所应遵循和注意的,然而,秘书人员是否在平常时候可以做一些事情为自己将来劝谏作“铺路”呢?俗语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同样,我们也可以将它运用到秘书的劝谏艺术之中。也就是说,秘书在平时就要努力培养和造就自己的可信度,注意点滴积累,给领导留下一个踏实、办事周到、细心的良好形象,这样,一到具体的劝谏工作中,领导就因受“晕轮效应”的影响,而比较愿意接受你的意见和建议。对于秘书来说,良好“晕轮效应”的创造,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从多方面下功夫:
其一,注意平时和领导多交流,多沟通。秘书最好是能成为领导的朋友,使领导信任自己,能把自己当贴心人。秘书人员若能通过平常的交流,摸清领导的脾气性格,那么其在劝谏中就能根据自己平时对领导的了解,因势利导,如在面对办事比较稳重的领导、性格比较内向的领导应该怎么说;在面对办事较浮躁或雷厉风行、性格偏外向的领导又该采取哪种劝谏方式较好等。

其二,努力树立自己的“秘书品牌”。踏踏实实做好领导交付的任务,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让领导了解你是一个正直、敬业且办事细心、考虑问题较周全的能干秘书,让领导乐于听你的建议和意见。

其三,要培养自己甘当“绿叶”的角色。劝谏成功不宣扬,功劳归领导,不宜提了某个建议或意见被领导采纳后就到处宣扬说某某建议是我提出来的,某某主意是我出的,以免“功高盖主”之嫌,引起领导的厌恶感。

参考文献:
①檀明山编:《卡耐基交际训练》,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71页
②杜华清:《秘书提建议的学问》,《秘书之友》2003(11)
③王太吉:《秘书的劝谏艺术》,《当代秘书》1999年总第68期
④李明伦:《秘书参谋的时机与场合》,《秘书》2003年3月总第195期
⑤董汉庭:《秘书要学会向领导进言的艺术》,《秘书之友》2002(1)
作者简介:张磊军(1983-),湘潭大学管理学院档案学系学生;蒋冠(1981-),湘潭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Lantai曰:该文首发于《秘书之友》2004年第9期,今经蒋冠同意授权在此博客上公布,以期惠于学林。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22: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晕轮效应
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485.htm



目  录


【概念】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晕现象”,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所以晕轮效应也可以称为“以点概面效应”。是主观推断的泛化、定势的结果。

  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象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上面所讲的无法相信李某持刀伤人就是因为他学习好地品质掩盖了其它的品质所造成的心理错觉。

  有时候晕轮效应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效应,比如你对人诚恳,那么即便你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我们看到某个明星在媒体上爆出一些丑闻时总是很惊讶,而事实上我们心中这个明星的形象根本就是她在银幕或媒体上展现给我们的那圈“月晕”,它真实地人格我们是不得而知的,仅仅是推断的。


【晕轮效应一词由来】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这就好象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其实呢,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而已。据此,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轮效应”,也称作“光环作用”。

  心理学家戴恩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他让被试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无魅力,有的中等。然后让被试在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评定这些人。结果表明,被试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赋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蔼,沉着,好交际等。

  晕轮效应不但常表现在以貌取人上,而且还常表现在以服装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谈定人的才能与品德等方面。在对不太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

  从认知角度讲,晕轮效应仅仅抓住并根据事物的个别特征,而对事物的本质或全部特征下结论,是很片面的。因而,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告诫自己不要被别人的晕轮效应所影响,而陷入晕轮效应的误区。


【晕轮效应心理学成因】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晕轮效应的形成原因,与我们知觉特征之一——整体性有关。我们在知觉客观事物时,并不是对知觉对象的个别属性或部分孤立地进行感知的,而总是倾向于把具有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的对象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是因为知觉对象的各种属性和部分是有机地联系成一个复合刺激物的。譬如,我们闭着眼睛,只闻到苹果的气味,或只摸到苹果的形状,我们头脑中就形成了有关苹果的完整印象,因为经验为我们弥补了苹果的其他特征,如颜色(绿中透红)、滋味(甜的)、触摸感(光滑的),等等。由于知觉整体性作用,我们知觉客观事物就能迅速而明了,“窥一斑而见全豹”,用不着逐一地知觉每个个别属性了。

  对人知觉时的晕轮效应,还在于内隐人格理论的作用。人的有些品质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比如,热情的人往往对人比较亲切友好,富于幽默感,肯帮助别人,容易相处;而“冷漠”的人较为孤独、古板,不愿求人,比较难相处。这样,对某人只要有了“热情’’或“冷漠”的一个核心特征,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补足其他有关联的特征。另外,就人的性格结构而言,各种性格特征在每个具体的人身上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例如,具有勇敢正直,不畏强暴性格特征的人,往往还表现在处世待人上襟怀坦白,敢作敢为,在外表上端庄大方,恳切自然。而一个具有自私自利,欺软怕硬性格特征的人,则会在其他方面表现出虚伪阴险,心口不一,或阿谈奉承,或骄横跋扈。;这些特征也会在举止表情上反映出来。于是,人们既可从外表知觉内心,又可从内在性格特征泛化到对外表的评价上。这样就产生了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弊端】
       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其特征具体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

  一是遮掩性。有时我们抓住的事物的个别特征并不反映事物的本质,可我们却仍习惯予以个别推及一般、由部分推及整体,势必牵强附会地误推出其他特征。随意抓注某个或好或坏的特征就断言这个人或是完美无形,或是一无是处,都犯了片而性的错误。青年恋爱中的“一见钟情”就是由于对象的某一方面符合自己的审美观,往往对思想、情操、性格诸方面存在的不相配处都视而不见,觉得对象是“带有光环的天仙”,样佯都尽如人意。同样,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对一个人印象欠佳而忽视其优点的事,举不胜举。

  二是表面性。晕轮效应往往产生于自己对某个人的了解还不深入,也就是还处于感、知觉的阶段,因而容易受感觉的表面性、局部性和知觉的选择性的影响,从而对于某人的认识仅仅专注于一些外在特征上。有些个性品质或外貌特征之间并无内在联系,可我们却容易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就必有另一特征,也会以外在形式掩盖内部实质。如外貌堂堂正正,未必正人君子;看上去笑容满面,未必面和心慈。简单把这些不同品质联系起来,得出的整体印象必然是表面的。

  三是弥散性。对一个人的整体态度,还会连带影响到跟这个人的具体特征有关的事物上。成语中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就是晕轮效应弥散的体现。《韩非子·说难篇》中讲过一个故事。卫灵公非常宠幸弄臣弥子瑕。有一次弥子瑕的母亲病了,他得知后就连夜偷乘卫灵公的车子赶回家去。按照卫国的法律,偷乘国君的车子是要处以刖刑(把脚砍掉)的。但卫灵公却夸奖弥子瑕孝顺母亲。又有一次,弥子瑕与卫灵公同游桃园,他摘了个桃子吃,觉得很甜,就把咬过的桃子献给卫灵公尝,卫灵公又夸他爱君之心。后来,弥子瑕年老色衰,不受宠幸了。卫灵公由不喜爱他的外貌而不喜爱他的其他品质丁,甚至以前被他夸奖过的两件事,现在也成了弥子瑕的“欺君之罪”。


【如何克服晕轮效应的弊端】
       第一,注意“投射倾向”。有些人总是从好的一面来解释别人,因为他本人就是一副菩萨心肠。而有些人则总是从恶意来判断他人的行为,即使是好事,他也会认为;这是“别有用心”,这是因为他本人猜疑心重。这种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附加给对方的现象,即“投射倾向”。人际知觉的投射倾向表明,人对他人的知觉包含着自己的东西,人在反映别人的时候常常也在反映着自己、而这种反映又往往是不自觉的。如果你对自己的“投射倾向”不加注意,没有清醒地、理智地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就很可能制造出晕轮效应,出现各种偏见。

  第二,注意“第一印象”。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后所形成的直观感觉在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印象。由于它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因而往往比较深刻。如果第一印象好,就会给以后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注意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必要的。但初次接触所提供给你的判断材料不仅十分有限,而且往往是比较外在的,往往还具有一定的虚假性。问题的严重性又恰恰在于,一般说来,先得到的信息总是影响着对于以后信息的解释方式,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以后的信息常常只扮演补充和解释的角色,这就是产生晕轮效应的“温床”了、因此,冷静、客观地对待第一印象,思想上具有改造甚至否定第一印象的准备非常重要。

  第三,注意“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就是所谓类化作用,按照预想的类型将人分为不同种类,然后贴上标签,按图索骥。比如,提起教师便想到“文质彬彬”,说到商人,总和“唯利是图”挂起钩来,等等。刻板印象的形成,往往始于对某一类人普遍特征的归类,这是一种简单的认识,虽然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很容易产生偏差。因为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而刻板印象所根据的却并非认识对象本人的事实,有时刻板印象还是由于偏见的合理化而来。因此,刻板印象与晕轮效应可以说是有不解之缘的,是导致失真的一个“误区”。我们要对他人产生确切、深刻的认识,千万别忘了人的丰富多样性,并不断地修正头脑中由于刻板印象所造成的假象。

  第四,避免“以貌取人”。一项心理实验中显示,当人们被要求在一堆他们不认识的照片中分别找出“好人”与“罪犯”时,总会受到外貌晕轮效应的影响,即表现出按外貌分类的倾向。前苏联心理学家鲍达列夫曾向72个人调查,他们是怎样理解人的外貌的。其中9人回答,方方的下巴是意志坚强的标志,宽大的前额是智慧的标志,3人认为粗硬的头发表示倔强的性格,14人认为人胖表示心地善良,2人认为肥厚的嘴唇是憨厚朴实的标志,等等。这个调查结果是有趣的,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尽管这些生理特征是较为固定的或天生的,但不少人仍认为从中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这种“由表及里”的推断,含有很大的偏见成份。为此,只要我们在认识他人的问题上,确立不满足于表象,而注重了解对方心理、行为等深层结构,我们就能有效地摆脱外貌晕轮效应的影响。

  第五,避免“循环证实”。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对他人的偏见,常会得到自动的“证实”。比如,你对某人存有怀疑之心,时间一长,自然会为人所察觉,对方必然会产生离心和戒心。而对方这种情绪的流露,又反过来会使你深信自己当初对他的看法是正确的。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角色互动和双向反馈。由于一方感情的偏失,导致对方的偏失,反过来又加强了一方偏失的程度。如此循环证实,势必陷入越来越深的偏见中去,走进晕轮效应的迷宫迷而忘返。这就提醒我们,当你看不惯某个人,对某个人怀有成见的时候,应当首先理智地检讨一下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是否受到晕轮效应影响,自觉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


【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
        常言说: “知人为聪,知己为明” 。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政工干部水平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知人知己的能力。我们知道,对人的知觉过程不同于对物的知觉过程,人对自身和同类的知觉,往往一开始就注定要受到主体意识的明显渗入和缠绕。所以对人的知觉与对物的知觉比较起来要更困难,更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失真乃至造成错觉。“晕轮效应”就是其中之一。

  所谓“晕轮效应”,通俗地说就是以点概面。在认识人的过程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而泛化到其他一系列有关特征,也就是从所知觉到的特征泛化推及未知觉到的特征,从局部信息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就象晕轮或月晕一样,是从一个中心点而逐渐向外力‘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所以称晕轮或月晕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以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分别做了一个试验。上课之前,实验者向学生宣布,临时请一位研究生来代课。接着告知学生有关这位研究生的一些情况。其中,向一个班学生介绍这位研究生具有热情、勤奋、务实、果断等项品质、向另一班学生介绍的信息除了将“热情”换成了“冷漠”之外,其余各项都相同。而学生们并不知道。两种介绍间的差别是:下课之后,前一班的学生与研究生一见如故,亲密攀谈;另一个班的学生对他却敬而远之,冷谈回避。可见,仅介绍中的一词之别,竟会影响到整体的印象。学生们戴着这种有色镜去观察代课者,而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

  正如歌德所说:“人们见到的,正是他们知道的。”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是悄悄地却又强有力地影响着我们对人的知觉和评价。有的领导看到一些青年官兵的个别缺点,或对他们的生活习惯、工作之余的衣着打扮看不顺眼,于是就会把他们看得一无是处。而看到某人的字写得好,就认为他思路清晰,办事果断、认真、有条理等。在教学中,一个教师对学生智力的看法很可能受学生本人相貌、举止、家庭背景以及一些无关的事情所影响。这种偏差不仅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而且最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晕轮效应的极端化就是推人及物了,从喜爱一个人的某个特征推及到喜爱他整个人,又进而从喜爱他这个人泛化到喜爱一切与他有关的事物。这就是所谓“爱屋及乌”。

  晕轮效应的特征,给人们认知带来的消极影响的直接结果就是偏见。偏见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的。一个走进晕轮效应迷宫的人,势必会产生偏见。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23: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秘书要讲究不同的谈话方式

来源:网络

   独特的个性、爱好,独特的知识结构使某个人只能是“这样”而不能是“那样”。与不同的人交谈,就要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

  说话是一门艺术。俗话说:“会说话的令人笑,不会说话的令人跳。”秘书人员工作在领导中枢,负有沟通上下左右关系的责任,如果说话不讲究艺术,有时会带来不良或严重后果。

  一字不当,令客商拂袖而去。

  一海外客商到某地某公司商谈合资办厂事宜。公司经理在会客室专候,并准备了烟茶水果。客商进公司大门后,迎候在门厅的公司经理秘书和客商握过手,说:“我们经理在上面(指二楼会客室),他叫你去。”客商一听,当即一愣:他叫我去?我又不是他的下属,凭什么叫我?于是这客商转身,说:“贵公司如有合作诚意,叫你们经理到我住的宾馆去谈吧。”说完拂袖而去。如果那位秘书不说“叫”,而说“请”,情况又会如何呢?

  一言不妥,令兄弟单位不悦。
  "喂,县统计局吗?我是县委办公室。今年上半年的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你们统计出来了吗?"这是某县委办公室一位秘书人员在给县统计局打电话。对方回答统计出来了。这位秘书又说:“我们正在给领导写讲话稿,急等着要这些数字。你给送来吧。”统计局的人听了这话,很不乐意,说:“我们也正忙着,你自己来抄好了。”叭,电话断了。如果那位秘书换一种口气,请求对方给予支持协助,情况又会如何呢?

  一语不慎,险致领导失和。

  某地党政两位一把手关系原本很好,一度因工作意见分歧产生小不愉快。正巧这时上级来了一个工作检查组,在陪同问题上,书记认为党政一把手有一人陪同就行了,不必两人都去。不料办公室秘书在向政府一把手转达书记意思时,却把话说成:“书记说啦,你去他就不去。”政府一把手听了,心里思忖:我去他就不去,这是什么意思?虽然勉强去了,总认为书记对自己有了成见。幸好这两位一把手以后谈心消除了误会。否则,还不知会.酿成什么局面。以上种种、只是笔者信手拈来的几则实例。在生活和工作实际中,比这严重的例子还有。比如因谈话不慎造成重大失密,因随意表态造成领导和全局工作被动等等。当然,由于秘书人员“会说话”,使领导意图得以准确顺当贯彻,使左邻右舍关系处得亲密和谐,这样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的。

  由此观之,秘书说话关系甚大,秘书朋友岂可不慎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7 00:20 , Processed in 0.08249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