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245|回复: 5

研究生教学中“网络+面授”教学模式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3 12: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郭文革  来源:http://218.22.0.27/lwk/cw084.html
1 c7 i1 a) E2 P9 k+ d8 H
, C* p% R. a# T3 m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100871) 627561418009 gwg@cai.pku.edu.cn
" L% T% o9 H3 V0 \6 w0 M
摘    要: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网络”日益成为我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础设施,成为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大背景。网络环境下,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活动如何组织?教学资料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研究生教育中,如何设计“网络+面授”的教学模式?这些问题逐一进入我们的视线。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 J! X' Y8 _+ s5 ^: [8 s# k; I; j
关键字:网络环境、在线学习、教学方法、“网络+面授”的教学模式
4 S0 O3 }+ _( J; q
  v9 j  q& Z: a5 B' f; t: x6 M3 d
1913年,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宣布:“不久将在学校中废弃书本……有可能利用电影来教授人类知识的每一个分支。在未来10年里,我们的学校机构将会得到彻底的改造。”现在是2001年,爱迪生的预言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实现。从1913—2001年间,每当一种新的技术出现时,总会有人像爱迪生一样期盼着人类的教育教学活动出现革命性的变化。在传统教育看来,教育技术就好比是那个喊“狼来了”的孩子,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希望和失望中,教育技术发展到了今天这个程度。
7 G1 d% d4 l- s' F5 q- W5 a* ^
/ p- p$ r2 z2 r6 c& D4 ]5 O7 C0 I清点战果时,我们遗憾地发现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成果是:函授大学、电视大学、开放大学、光盘大学、远程网络教育学院的诞生。无一不是传统教学系统的补充,我们暂且称之为“院外教育”。由于学生的入学要求低、学习环境差、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少、学习协作少,“院外教育”成为教学质量低,学生水平差的代名词,被认为比传统教学“次一等”。
“次一等”的定位使新技术基本上被排除在传统的学院式的教学活动之外,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对这种状况有很好的描述。与两百年来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相比,教育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仍旧采用“粉笔+黑板”的授课方式,教师仍旧像手工艺人一样工作。教育技术难以在教学中发挥作用,传统教育体系也失去了随着技术进步不断变革的机遇。与以往的技术手段不同,网络技术的出现必将引起社会各组织的职能发生变化,很多传统的工作流程也要发生变化。网络环境下,我们的教学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 U4 d( G1 r/ k: m# y/ o% G

% j* B4 S7 _& e
  • 网络环境下教学条件发生了变化
    ( C* {* J4 v4 E) R3 x* s1 M, N" f5 _6 l; p! E
  • 网络环境下知识传播途径发生了变化
    ; a. Z9 U# n4 I# H
    ' G& I7 V* \! U' Y2 ]
  • 网络环境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样化 6 K7 L/ f& K1 A. d+ a/ T
    2 K, m0 x( w8 a4 A, [. B- g3 _& f
  • 网络环境下教师的权威地位动摇了
    " w( h5 w  u) E/ O
    : x7 L1 r3 t3 K
  • 网络环境下教师的角色不同了 2 V2 |: ~/ Q- U6 d1 l

    7 ?" \7 {6 f* ~" o. {6 K& x
  • 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的种类增加了
    & ]2 ?* w" Z* \: P1 k
变化了的教学环境要求我们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那么在网络这个大背景下,传统的学院式的教育应当怎么开展,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哪?1 x4 C# X- G5 r* u/ J

  k) `. H: ?; c" @3 \4 F一、网络环境下,教学条件发生了变化
/ v5 C2 d, e" k! o- X( ^" N" L" M6 K
: @9 E8 k0 C$ W3 L5 S
教育技术难于融入到传统的学院式教学活动中,却在传播媒体网络中大显身手。使教学条件发生巨大的变化。我在这里主要介绍其中的两个重要的变化。
; H; s* R! b5 a$ l) N  G& O  l, J  P' _1 J( ~7 K2 Q* g
1、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加,学生知识层次差异加大,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 L' g9 Q- ?) S/ i
) D+ {( R' {$ W) v; M
课堂上,“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心不在焉”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一道“风景”。为了维持课堂教学秩序,教师不得不进行课堂点名;也有很多学生自称是“教室中的稀客,图书馆中的常客”。这样的课堂教学无异于是在浪费学生的生命。革除弊病的办法,一方面是更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是减少课堂面授的时间,以网络为媒介,组织学生采用自学(老师要负责指定主要教材)、小组协作式学习、课堂讨论、项目开发等方法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要求学生按时交作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 T% ?. W1 m# z; \- Z. k* c3 x
% c( }; s6 B# c) w% [3 g) L9 R
网络环境下,为满足学生的不同的需要,我们必须采取“网络
+面授”的教学模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网络操作能力、很强的自学能力、具有网络意识的新型人才。. h  E" |! @" t* `

& x5 S! h' W* M" L& L2 C' Z
2、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3 E( p3 V, S  {, k

$ W0 z; \8 d$ e) }" _我们常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得先有一桶水”,这说明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学生的知识是老师的一个子集。在网络环境下,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时间不容许我们装满“一桶水”再去教学生,而且等“一桶水”装满时可能很多的知识已经落伍了。网络环境下,教师作为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作用已经大大减弱,教师的角色变成了教学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很多时候教师要与学生同步地通过书本、网络等多种途径学习新知识。但是教师的知识背景和丰富工作经验、人生经验,使他可以承担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的角色。8 y$ t/ C) U( P/ J& m

; l8 M& S2 R, Z/ T7 v* g" ~从学习条件的变化不难看出,网络环境下最合适的教学模式不是单纯面授的模式也不是单纯不见面的远程网络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最好的教学模式是“网络
+面授”这种“高接触”加“高技术”的混合教学模式。随着“校校通”工程的进展,校园网络的建设,学校教学中会越来越普遍地采用“网络+面授”的教学模式。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研讨很有意义。: R' L2 {: Q8 d, R1 p3 z- `

1 W) X: z1 G- X1 F9 S# y% b+ ?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法. Z4 g% N4 U/ b" m% ^8 H6 |9 i
) [1 @) V3 n$ A0 a
做课程的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到学习者不同的学习习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形成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同样适用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
8 w( r# i( Q! n% n! I3 z) r7 E下面我们列举了
10种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读者在进行网络教学设计时,可以按照学科教学任务的特点选用适当的方法。
. f2 {5 a; A4 G- f1 Y/ F% `5 T9 A! `+ {# F) S
1、学习协定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和对学生的要求
; {3 @* {3 R" d+ r1 H
' H, s/ t* z  ]; t" t2 n% W通常的学习协定包括:对学习内容的详细描述、如何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时间的安排、考核标准等。学习协定明确表达了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责任。
) I! O2 z4 ~' B- Y: Z1 H* H/ k& x. V+ H* j6 Y
学习协定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具有下列优点:一是,能够使学习者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主动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二是,由于学习协定明确定义了学生的责任和应当达到的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很强的责任感,会自己安排各项进程,培养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1 `* s0 b8 `/ x$ G' W+ H* y1 R* t) y+ ~% l
在网络环境下,由于面对面的交流减少了,对学生的自我管理的要求相应提高,学习协定教学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地。' `  K8 p- q  \
/ e4 g# o+ _, J: K* J+ Y
学习协定教学方法的典型例子是网络环境中的“课程主页”,一个高质量的课程主页必须详细描述学习协定的内容。) j$ b; f( Z  I7 ^. b, y

8 ?+ J) N! `- r# P, a
2、讲授教学方法:讲授是传统学校教育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讲授通常假设教师是专家,讲授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在网络教学环境下,讲授教学方法可以和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 z' ~/ N; M. Y9 c; h" ~
9 o* F$ @8 G8 |' [8 t
网上的知识讲授有多种方式:可以是文字形式、可以是音频、视频形式、也可以是到其
Web站点的超级链接。讲授教学方法是开展其他教学活动的基础;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反复学习讲授的内容。$ Q" S: k: F9 j1 P" y0 y

7 `/ N7 L, [- Q6 r& {8 [
3、集体或小组讨论学习:讨论是一种交互性强、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的参与式教学方法。通过讨论,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再次审视自己的观点,在与他人的交锋中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培养批判思维能力。网络环境下,面对面的讨论、网上实时讨论、网上异步讨论都是的很好的教学方法。; N% D: i- ?0 s5 }6 O" `9 }8 H( N
2 G0 O7 Q5 k7 m/ D! x; q
4、自学学习方法:自学包括自定义学习进度、独立的个性化的学习和自我教育等。无论传统教学还是在网上教学环境中,我们都应当鼓励学生自学。网络是学生自学的良好的支持系统。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访问网上图书馆、虚拟博物馆、访问世界著名研究所的网站;可以通过网络与专家交流;通过网络浏览最新的学术期刊。- e+ G2 O  b4 Y) }2 N2 n

4 E! q+ M$ n0 G9 b在网络环境下,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网上学习者,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推荐大量的、高质量的网上学习资源。# d* @2 p  t% G4 ?. {, \
# p8 V3 s" Y; c% r1 |) T
5、学习顾问教学方法:学习顾问的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了解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网上的学习顾问教学方法的优点是:频繁、方便地与学生联系,及时对学生的疑问、意见和问题给出回应。. L1 m# `6 @+ ^+ H- e( _4 L" _0 N- R
8 |/ b& J* D8 z7 K! P0 w0 T
在网上,学习顾问的教学方法常常以
E-Mail为主要途径。
) |4 \& ?( S! I4 A) }3 I/ Q$ E- c! d7 k0 K
6、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很多教学活动都体现出了小组协作的特点。
( E" ~$ J8 K  H: \" M, |- f) b( {. H$ ~3 K; X
讨论组:学生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了解别人的观点,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F$ w" T% W/ A( l7 ~; V

# }+ x0 J, h; v% w$ t8 H问题求解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思想交流能力,使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步骤。' X1 F$ i& a' W2 Y! d
" ]! i0 A! i% _; N5 A
角色扮演: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学生扮演各自不同的角色。有助于使学生了解生活中不用位置的特点,培养协作精神,全面地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3 [/ T  s# f2 `1 F. \: X3 G0 e
% [$ X7 e, D$ N- i0 q游戏:游戏通常包含一系列的规则,要求学生在给定条件下进行决策。教学游戏通常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教学游戏需要对游戏的规则、过程和对象进行清晰的设计。
- y! H  @$ s2 o/ }( ~5 y
% {( h) `; R1 Q* k! T% P2 o$ i网络学习环境对小组合作学习益处多多。小组人员少,时间易于调节;网上合作不受地点、性别和身体残疾的影响;学生在小组中地位是平等的;教师为小组提供个别答疑。
9 ~! d& P- u* T. w- m+ x/ c, k: V; N1 r. K; c+ ?  y1 p
7、项目开发教学方法:项目开发可以使学生获得实践经验,具有成就感。网上项目开发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相互协作、交流不同意见,还可以把他们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发现和结论放在网上,从浏览项目网页的专家和同行那里得到对项目的反馈意见,以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 [5 K2 R: b! r& ?' s  ?  y

. _0 d2 A7 B' |5 W! d
8、协作的教学方法:协作是指两个以上学生相互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学习方法。这是目前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国外,大学教育已普遍采用了协作教学方法。协作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具有合作精神的学生受到劳动力市场的欢迎。
, s$ L: I% d/ A) n& K- N% d) H" A
  \7 D# p+ ]4 r; l6 r网络是一个天然的协作环境,但不是教学意义上的协作学习环境。网上的协作很多是短期的,没有责任制约的,与我们通常说的协作是不同的。网上的协作教学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设计。  V6 K7 ?" i/ m2 P0 w) i: a6 G
# H6 w' c0 ^( S. t4 O; O/ R
9、案例研究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利用过去的经验分析案例,得出与未来的知识有关的信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是要选好案例,教学中使用的案例既要与教学内容相关,又要适合学生的知识层次、经验水平。" n6 `9 {1 Y) J  j. x4 ^8 D
% D4 k/ n) I+ \
10、论坛:论坛是一个开放性的讨论场所,论坛使学生可以接触各方面的意见。网上论坛由于跨越了地理位置的障碍,使学生有机会了解世界各地专家的意见。开放式论坛的缺点是信息的可靠性差。2 r4 e1 e/ l( }- R

- S# D2 j# l3 M* v# M' _4 T
三、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
! F/ _% M4 v6 x% m; T3 x, t
" i( H3 X, F" U* C$ M8 B$ {
在传统教学方式下,主要的教学资源是教科书和图书馆。网络环境中,“课本”仍然是主要的教学资源之一。但是网络环境适合于交流、协作和获取信息,不适合大量文字材料的阅读。网上的文字性的教学信息不宜太多。所以,在设计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时,不能简单地把教科书改编一下就放到网上。
) f3 w  v5 `; L1 B/ F6 y" Y: {9 G0 {9 I  g7 \$ X
在课本以外,网络环境下我们有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在下表中我们了列出常用的
7种教学资源和它们的优缺点。读者在设计基于网络的教学时,可以按照特征选用合适的教学资源。$ C0 K3 ~& t& k

% x7 v+ ?/ t; b, Q( Y8 n4 t! l( t; U
教学资源一览表
# ~2 H& y9 z5 ~) {" a! v
教学资源
优点
缺点
1、教科书
. r/ T# Z  y* [! X: `0 z
  • 便宜
  • 使用时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
  • 可以自由地前后翻看、没有软拷贝不易复制
只能通过邮寄和零售方式散发 ) l$ M; `( i4 i( Z  W0 C% `, f

0 D$ E- f* T2 d5 S只能用文字和图形传达知识 5 u# T! I# Z' c* V4 w3 U

( f/ f; _& W) A3 T: j作者得不到及时的反馈
2、录像带/电视节目6 u  |4 x% p, i/ Y# Q+ w3 l  g. l
  • 可以表达一些用文字难以表达的信息
  • 受不喜欢阅读的学生欢迎
  • 学生收听同样的节目后可以相互讨论
  • 可以通过网络系统传播
  • 录制下来后可以反复使用
使用时需要其他的工具
( J& D* s2 O% c# l& b
8 @" [' K/ H! e' V! V; @! `收看节目有时间限制
3 t4 X! |; ^$ H' |( C
2 v* d3 b! ~" q+ `& Q录像带只能通过邮寄和零售的方式散发
7 L9 A8 ?' i( [5 G+ [& v
+ r9 w2 P; z; A1 v3 R文件较大,网上下载较慢
3、磁带/广播节目/ c0 @* g' r; g3 p
  • 比录像带便宜
  • 可以从网上下载
  • 学生收听同样的节目后可以相互讨论
  • 录制下来后可以反复使用
  • 缺乏视觉信息
  • 文件还是比较大,网上下载比较慢
4、专家讲座
& q0 L, H* S6 N
  • 学生可以了解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现实世界的情况
  • 提供大量课外教学资源
  • 寻找有专业背景又了解网上学习特点的专家比较困难
5、教学软件
/ u6 H4 t( ~3 s8 g5 f" j  H: K& s
  • 学习者自己掌握学习进度
  • 有文字、有视频,不同类型的知识都能得到适当的表示
  • 教学软件中包含辅导和练习
  • 软件可以通过网络分发
学生必须购买教学软件
0 z9 @0 b2 A* y
5 ~* u3 X' ~* g$ X学生要知道如何操作软件
6网上论文1 n8 Y5 C/ j7 R
  • 提供大量课外教学资源
  • 信息资源近乎无限
  • 培养学生的网上研究能力
  • 对相关资源的进行分析、选择,建立教学资源目录
  • 信息不可靠
7、交互式教学网站(注); Z$ g, T4 d! _8 i; _5 A- p
  • 学生可以接触不同的教师,适应不同的教学方法 " W: {# j- E' \/ Z
  • 学生能够通过E-Mail与不同的老师和学生建立联系
有可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 M6 S" S3 a$ y: ?" a2 `- A+ h
注:指的是那些专门提供教学活动的站点,如写作课、英语课的站点
7 q; S# H/ F4 s( a0 c" Y6 i1 f% t4 Q& p2 s$ J# v: N& f' s
5 l" P: l1 q; I: q- e. f
四、网络环境下,“网络+面授”的教学模式设计
& a' _2 @3 r" a: @8 U3 H+ ?" E/ o$ X
在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后,我们来设计一个“网络+面授”的教学模式。在网上浏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国外很多大学的研究生课程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网络+面授”的教学模式,国内一些著名大学计算机系的研究生教学也采用了这种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较好地把传统教育的优势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综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3 j+ C/ e$ k/ W# Y$ U$ t

( j8 O1 X  e2 d5 B, i. ]+ F研究生普遍文化层次高、自学能力强、具有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而且,目前高校中,研究生的设备条件和网络访问条件都比较好,从主客观因素来看,在研究生教学中采用“网络
+面授”的教学模式是可行的。在设计“网络+面授”的教学模式过程中,课程主页占据者重要的地位,是连接网上学习和面对面学习的桥梁。: C% d1 X6 c$ U; F3 a
9 \( S$ Q6 R$ w
  • 课程主页的设计
教师在准备讲授一门课程时,要进行综合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结果要通过课程主页体现出来。课程主页设计的原则是:: L5 j, a4 y8 `) g
1 D+ S5 u+ h4 Q% z4 y* k
1)课程主页的超级链接层次不宜过多,同一层次的内容一定要放在同一页中。如果怕页面太长,可以增加一些“锚”点。过多的层次会给浏览者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
, X: ?+ @+ W. s1 O2 I2 |
8 a5 h' z6 j+ E6 H# t# ~
2)课程主页包含课程设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安排、考核方式、作业要求或需要完成的项目的题目介绍等信息。笔者前一段时间为准备一门新课浏览了大量的相关课程主页,我感觉HarvardIndiana大学教育技术相关课程的主页做的不错,很容易找到需要的信息,这里向大家推荐的是Harvard一门课程4的主页内容格式:
6 W. V1 {( o# T7 ^: |* j' Y
, _& o# v/ J' w) }0 K
  • 课程编号
    . x7 d' c  X6 ^, r4 G$ L% d/ b
  • 上课时间、实验室开放时间 : ^4 P; |# {* i4 [, K% m
  • 教师名称、电话、电子邮件地址 , S8 \; v1 G( d
  • 助教姓名、电话、电子邮件地址 + ~$ F# E# S( I
  • 课程的目标:描述学习本课程
    ! a4 A1 N$ B% d4 G+ D0 y+ e
  • 学习资源:介绍主要的教科书、网上教材、设备条件、实验室的应用、参观学习等各种有对学习有帮助的条件 $ G9 L3 c; A9 }. V
  • 课程要求: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学习活动、经常访问教学网站、按时交作业、按时参加网上的学习讨论、按要求为学习论坛的有关专题贡献新内容 ' I2 t1 k! p3 o- R8 P! y" }1 G6 x- ?
  • 教学活动:采取课堂讲授、媒体演示、专家讲座、讨论、项目开发等方式 * S3 G0 ^, q. H
  • 作业:Harvard这门课的作业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五个作业中让学生选择完成两个,每一个作业完成的步骤都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分析、得出结论、写论文、结论上传到指定的网站,大家对成果进行评价。完成每一个作业就是一个小研究项目。五个作业包含了远程教育的不同的方面,合起来就是一篇大文章。这样的教学水平确实比较高。 . M* ^  ^, f7 E: w
  • 评估、考核:说明平分标准,课堂表现、作业各占的百分比
    " ^, h" ^+ [$ n
  • 课程安排和每一讲的主题:用表格的形式列出了整个学期的教学安排,包括什么时间读什么资料、交什么作业、什么时候面对面地上课、什么时候小组讨论、什么时候在网上虚拟教师上课等等,我特别注意到本课程总共有15次课,春季休假1次,总共14次课中,只有6次是面对面教学,其余8次为网上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 . v4 _5 s6 l) x
  • 网上教学资源:包含有几十个超级链接,链接到与本课程有关的教育资源、学习工具资源、企业培训资源和研究性资源等
这个课程主页内容的设计、作业的设计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 x9 _' T6 x5 z! J2 U  ?" U) X- p: y  R
2、网上及非面对面教学活动:
; g/ F$ K+ g$ A  R% t' W
- l& H2 @0 P( u, D; u2 [$ a& i" B; N
1)学生自学:学生利用课本、网络或教学软件等材料自学,网上教学资源的网址可以在课程主页中查到;
: A) I) |/ {2 g/ ]; y" l: ]7 U: D  G% P( g  w0 G2 q
2)学习顾问:教师可以通过E-mail或者Chat给学生以指导和帮助;1 J: h; w; h' _9 V0 F
3 l& M( y% b* C' Z* P. o$ Z
3)网上考试:笔者曾经浏览过美国一些大学的课程主页,看到有些课程尝试对学生进行网上考试,这种情况还不普遍。由于评估体系的不断变化,做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7 U! t2 P5 R$ C9 ]5 [% n

3 n* f3 p! R% T5 E
4)虚拟教室:在国外大学课程主页中我们曾经看到这方面的例子,包括学生注册、学习资料浏览、课程讨论室等功能,交作业、成绩查询等很多的功能;/ D4 q4 q5 v3 x! M
  C3 o7 `3 @# n' s2 P
5)网上学习论坛:有专门开发的,也有的建立在其他网站上。: w" p- i5 ?0 a; s3 Z: v% ?9 f

$ l6 N% F# J; `/ V3 s
3、面对面教学活动
% c: t* B5 u4 |7 I8 x! c& O( |7 B! T* Y
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作者是一位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翻译家。在回忆上夜校的那段日子时,他总结说“夜校的课程实际只是教给我一些基础知识,并为我提供一个强制性的学习场所,尤其是做功课”。他认为这种强制性的学习为他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我想,面对面的教育质量较高、学生中途辍学比例较低与面授的这种强制性不无关系。所以,网络环境下,我们仍然要设计好面对面的教学活动。
1 V; M( y) r- }( H3 D
2 ?8 i. l  F! X- v5 U面对面的教学活动有:' D1 x, V7 h8 Q" n
$ \% R& O% C( Q* x
2)第一讲面授:介绍课程的基本情况、明确教学目标、老师学生相互认识作业、告知网上联系方式、课程主页的网址、虚拟教室的地址、交作业的方式、建立协作学习小组等、安排本学期整个的教学活动日程。
7 l# B. \* @) R: b; o8 n* s0 L' x6 p课程的面授次数可以按照课程内容情况,有教师自行决定。
1 E  ^& T' A' |

/ j- r! @+ L! q( D% V
2)集体讨论:可以安排几次讨论课。在讨论课前要求学生阅读指定的教材和教学资料,并分专题安排学生作为讨论的主持人。- q5 l6 `5 H1 i) r, G
* G, |& ]2 V# B9 B% c
3)小组协作学习:可能是讨论、问题求解或者项目开发。主要是学生之间面对面的学习,教师可参加也可不参加,但教师应该要求组长在每次小组集中学习后,给老师一个学习情况的总结,便于老师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 Y3 U* `0 l% A. _+ O4 K) r
0 P: j3 ]0 O: {" a$ z4 u, ]
4)项目阶段成果介绍:可以促使学生按时间、按进度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经验,促使学生按照项目开发的阶段完成相应的工作,培养项目管理人才。$ X; \8 k  @# P( n
# x6 H& O4 \9 [" t. a7 X
5)项目成果演示:对学生的整个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 [( m4 `; w! h8 {( ]  A) ?
3 D, o" z/ K+ }& l. r五、总结
7 z; g8 g  C' @" q, D1 w- J* |* [& d* W8 L" W" Z% _; R: _
网络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大背景,在这个背景下传统教学的很多条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认为传统的“高接触”和现代的“高技术”两者各有利弊,不能相互取代。如果说单纯的“高接触”代表传统的学校教学模式;单纯的“高技术”代表不见面的远距离教育的话,那么,“高接触”+“高技术”才是终身学习社会中的主要的教育途径。所以,我认为对“网络+面授”教学模式的研究比单纯的软硬件平台的建设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 R7 O! b  Y+ {/ J) y. ?
7 r: p; ?+ m% t构建“网络
+面授”的教学模式,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我觉得最重要的有:
+ \) Z. V1 ?% {+ M) U/ }6 }8 }2 g2 [: {! N: i. [- s; y* G
  • 摆正教学模式研究、教学资源建设与教学平台建设的关系 ' y, R7 V5 X0 A$ x6 s
    近年来,我们把大量的人、财、物资源投入到“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方面,结果花费颇大收效甚微。与此同时,网络技术日益成熟、网上服务种类日益增加,现有技术已经完全可以支持网络教学活动的开展。困难在于,高质量的网上教学资源还很少,对网上教学模式的研究还不充分,我们还没有形成网上教学的很好的模式和教学流程。因此,加强网络教学模式研究,建设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库势在必行。
    . B) _* m* [% r, f1 P
  • 集中的网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 j* F% T4 I' v! X6 J  b+ s目前,大量的网上教学资源是个人凭兴趣建设的。这些教学资源可靠性低;内容低水平重复;知识表达方式混乱,动画图像堆砌在一起,很少考虑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协调性。
    ' L( h$ c. x) m+ c建立统一共享的教学资源中心是开展“网络
    +面授”教学的重要条件,建立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库时要注意内容的质量、表现方式与教学模式的联系。切忌对同一内容的无原则的一遍遍的“化装修饰”。
    ' v) B% O' w! I& O+ U
  • 网络课程主页的建设
从前面的讨论中,我们知道网络环境下,课程主页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美国大学校园计算机使用情况调查》1999年度调查报告统计,1999年美国 “超过四分之一(27.8%)的大学课程有自己的主页”。根据我们对一个高校进行的初步统计,估计明这一数字大约在5%左右。未来的大学校园中,“网络+面授”的将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课程主页的建设也会成为我们的教学资源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 e- ]3 ?, c4 L4 q/ x5 w0 x, X$ M* {% ~# I: q
  K3 ^. q: Z- L7 K
参考文献:
( M% A( E) y! Z6 V: |5 T1、《Instructional Design for Online Course Developmenthttp://illinois.online.uillinois.edu/IONresources/instructionaldesign/index.html. r& p+ v+ Y, g' l# t, |6 U) |
2
Dr. Kenneth C. GreenThe National Surve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1999》,http://www.campuscomputing.net
8 I& E, c6 o3 E1 A. E8 R5 f- I3
、《Using The Web for Intera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http://www.macromedia.com
& A( J! [) |  `( P) C' m- A) @4
、哈佛大学课程主页:《Distributed Learning via Networks and Telecommunications》,http://www.gse.harvard.edu/~dedech8 _2 \0 P8 r$ r8 E* D
5
、余胜泉、何克抗,《基于Internet的教学系统》北京师范大学在线杂志《教育技术论坛》,http://www.elec.bnu.edu.cn/
( K" r6 ?) f; w4 I3 t6
[]罗伯特·M·加涅 主编 张杰夫主译《教育技术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 H9 }/ C7 P8 o  l6 z 4 T* s2 o9 X. A2 H7 F
作者简介:郭文革, 1966.4 硕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 r' n# r0 F; _
研究方向:教育技术、教学媒体设计与开发
, o1 D' z3 V7 Z3 ], d2 D5 O
发表于 2008-7-23 17: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协作教学模式的探讨

作者:朱鸿雁 山东大学 《外语界》增刊  2007年5月16日           
2 b4 [& ~8 k9 X
' ?; d, ^" F- G$ D$ Y) E# X/ O* L$ {! d摘 要:协作教学( Collaborative Teaching )理念是包括教育(Inclusion Education)中一种特殊教育模式。全球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协作教学的优势得到充分的体现,并逐渐延伸到初等、中等及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基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教学模式为协作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实施搭建了一个平台。根据情境教学及网络教学理论,以及山东大学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一些做法,作者在本文中尝试设计了几种协作教学模式。
( a; ~) @$ N, |& z+ K5 y2 D8 Z8 t2 G' L; X1 f& g' p* V, H
关键字:协作教学模式   团队精神,合作意识
# Y. E" I* I% z2 Y
" ~/ T3 B5 X' n5 e9 |* X;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a new teaching concept: Collaborative Teaching. Then, with the ongoing of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Ministry,many universities are trying out the new Net-based E-teaching model. Based on the Situated and Anchored theory, there could be more teaching models to develop. % I8 d% i# L8 C  b5 J' o
5 d- ^6 I8 I  Q$ g* ?7 D4 v
Key Words: collaborative teaching, E-teaching, team spirit
! W- B- d. p+ U  w  r! X+ e) j: ]
  Q  |& j6 n; q+ A! N一、协作教学模式的理念及特征
; y0 J, Q: b8 ?' y
4 T$ H: I, f3 B9 r( b$ \(一)协作教学理念% {* |0 P6 ~+ |; x0 D9 o! K

8 W" R7 u. `+ ^$ `2 {协作教学( Collaborative Teaching )理念是包括教育(Inclusion Education)中的一种特殊教育模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欧美一些国家的学者和教育者为使残疾儿童能在正常的教学环境中和正常孩子一样接受正常教育而提出的。它包括多种模式:流动模式,咨询模式,协助模式等。其特点之一是普通教师,特殊教育教师,职业教育教师,心理教师,理疗师及其他专业人士协作实施教学。他们一起针对组合班级里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统一的,特定的,具体的教学目标、计划和方案,集体讨论解决学生的个性问题,发挥各自特长,实施多样的,具体的,个性的教学,确保教学计划顺利进行,达到教学目标。(Price, Mayfield, McFadden & Marsh, 2000-2001)。4 `( J2 i: g7 _$ j6 i9 t% w1 h

# G6 w7 [$ `% C(二)协作教学模式
" E+ D* {7 ?8 o4 P9 S5 E# `; l8 W( j0 e! T5 n
协作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教师之间,教师与其他相关人员(研究人员,试验人员,教辅人员,其他专业人员)就某个特定施教目标组成团队或搭档进行协同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他们相互协调,相互学习,互为补充,共同提高,共同完善。如Knackendoffel, Robinson, Deshier & Schumaker2000 年提出:协作教学是“一个不断完善的教育过程,不同专长的教师自愿组合在一起,面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探讨并研究出各种方法,并在实施过程中随时监控,及时改进。…合作教学不单纯是一次具体协约教学模式,而是一整套实施程序。”具体地说,“是两位教师同时担任某个班级的教学任务,一同做教案,一同施教,一同监控所教班级学生每天的学习进度,保证其学习效果。” ( Barbara Flanagan, 2005 )。Jeanne Bauwens and Jack J. Hourcade, 1997 提出了三种协作教学方式:团队教学(team teaching), 辅助学习活动(supportive learning activities), 和补充指导( complementary instruction)。
/ }7 _. Z' |! P6 I3 w$ a4 W$ W6 q! J
(三)协作教学模式特征+ T6 C3 O$ q4 i* U8 Y3 A
4 b& s  V, p1 N. F9 e3 x- D
协作教学意味着“一个以上的教师共同设计、上好一门课程,……共同建立多种协作机制。要集中多位专业人员的力量,非个人所能为之。( Lindsay Clandfield & Jo Budden 2005) 。 其五个特点是,协作备课,协作运作教学环节,共同承担课堂教学任务,协作解决问题,同时出席教研教学活动。其基本要素是:组建教师团队或搭档(不同经验的教师),具有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搭档共同对课堂教学及效果负责,共同设计教学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求,共享教学资源,相互尊敬欣赏对方的努力等。
! `8 y, I# R5 M0 G( D7 A! l6 a  V1 E2 u4 i0 g  R
二、网络环境中的教学理论, F! w+ P7 u! g; j. M2 \6 t$ [

( y. u: l8 y' h; a(一)情境教学理论(Situated instruction)
( O/ s, R* O1 z! [* h
- Z+ n: N8 L9 E) Q7 s3 O, v情境教学理论是以建构主义知识为理论基础发展而来的,它主张知识是学习者与情境互动的产物,且本质上深受活动、社会脉络及文化的影响,知识只有在它所产生及应用的活动与情境中去解释,才能产生意义(Brown, Collins, & Duguid, 1989) 。而学习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透过在专业领域中以“认知学徒(Cognitive apprenticeship)”的方式来进行文化浸润(enculturation)。(杨家兴,1995)。所以,个体必须置身于知识所在的情境、活动或社群中,透过观察、模仿、及一连串的实际活动,经过不断的试验、探索、操弄、反思及修正的历程,才能逐渐掌握知识或技能的意义。(Brown, Collins, & Duguid, 1989)1 j) Y6 a; Z7 S; w- X
, `* c( k! b  ~0 z  A7 N( a, Y
1. 情境教学理论的源由
2 K: ]3 Q4 J. o' v1 Q1 B- c. D
$ T/ f2 h) u' X, w2 n# d情境教学的理念, 由Brown,Collins,及Duguid于1989年,在一篇名为“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的论文中提出。他们研究发现:作坊间一些从事职业性工作的人,譬如:屠夫、助产士、修车工人、木匠、面包师傅等,虽然只是从学徒做起,并没有受过专家们的完整的教育或专业训练,思考及行动的模式也没有理论依据,但是却能如专家般地解决工作上的困难,探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些人是在真实的工作活动中工作学习,并依据平日生活中与情境互动的经验而产生问题解决的技能,这种现象表示了知识的习得是学习者与情境互动,受环境中活动的影响,与旧有知识重新组织、建构而成的论述。
  s8 t; Z' D2 y
' A, j% w  e8 {0 V" D$ M2 ^Brown等人(1989 ) 也强调知识如同工具,当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使用知识时,新的情境会不断对个体构成挑战,并促使个体对知识本身的用途有更深的认识。同样的,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中应用其知识,个体也会从情境的挑战中不断的给予知识新的诠释,进而更深入的掌握知识的意义(刘嘉荣,1989)。
. G" o" ?2 n: _  u' X$ q1 W9 W) d9 q) O. C
2. 情境教学的主要论点 % t1 B; _+ _7 P8 o
: U  g& b: k+ d
根据Brown等人(1989)及其它研究者的主张,情境学习理论的主要论点如下:5 ?8 v2 `6 s6 R$ h+ H+ y5 p
5 @& K5 T/ i0 L' Y, |: g' L
1). 分布式的全面智能 (Diverse comprehensive intelligence) % [- S" r8 c( S& q9 d; }

) S. ]0 _' }+ I9 n2). 真实性的学习环境 (Authentic tasks): [! L& W! }1 z' }5 G( x

* p4 N: [. h" u  V9 r$ C3). 专业化的认知学徒 (Professional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7 d1 N2 W0 f' p% {' R
3 k  q; V# w/ n4). 科技化的锚式教学 (Technological anchored instruction)& I) S, \& f* I+ y4 \
5 ?; C4 J0 t# g% ~% l; [
5). 纯自然的学习评量 (Seamless assessment), @6 D2 O/ ~" E* F  ^% [7 T# r
4 w+ h/ S  D3 \
6). 合作式的社会互动 (Collaborative social interaction)
6 W: x: q" m! |% e  D$ h! l: @5 h2 r
7). 辅助性的教师角色 (Assistant role of teachers)
- W: i  x+ u$ W- A2 `4 a8 Y" J8 S4 E6 X
(温嘉荣 施文玲,2004)& h  _( }/ {. P$ k( M

1 k. r- k5 m* p/ B! s: n2 s7 d3 u(二) 设计网络教学模式的理论与设计的要素  
% _/ U9 ~; r. P0 B0 W2 X* {. I4 t
  B- C+ t  b( A0 D网络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学习理论的主要目标就是希望以心理认知的研究为基础,以便了解学习者的一些学习反应、行为表征、认知模式等,由“解释如何学习”来帮助学习者能达成学习目标。超媒体可以作为实现学习理论的有效工具,反过来,也可以用学习理论的主张,作为发展超媒体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温嘉荣施文玲,2004)。因此在以情境教学论及抛锚式(Anchored Instruction)教学理论开发网络教学模式及教辅资源时,应注意以下要素:; o  f* S1 _& J

' M4 ?: L& j5 L7 [( y5 Z9 _0 T1. 逼真的情境:网络能呈现多种不同的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表、静画、动画、影像及语言等,因此,我们可以选举最适当的型式,来表达逼真的情境。
; ?. V6 ]% I$ @# O3 z5 h2 s  O8 M% T
2. 网状数据库:让学习者经由浏览(navigation)相连的节点,去发掘节点在情境中的意义。
- {( [) h% O7 D. V$ W2 |9 C: @3 o% K
3. 隐藏式答案:将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隐藏在知识库中,让学习者从不同角度去寻找、思考、组合,以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案。7 n! R$ L6 y9 t7 ]6 D" l, M

& F( h: B: R: i4 A% h' [5 E4. 合作学习:学习者可借着计算机网络的连结,在终端机上与其它同学互相讨论合作,藉此实现社会互动。
8 p$ f* H( `& O! B" N/ r5 j
( S4 {9 x5 P5 @* J/ r/ T5. 主动学习:知识不是用「灌输」的,而是在于环境的互动中产生的,在超媒体课程设计中,应给予学习者足够机会去主动学习。
0 w/ Y5 a; G9 b$ K, h# G( B# E# q) q
6. 多元评估:运用软件去自动记录并追踪学习者各种的学习活动及测验结果,并汇集统计,以作为学习成就及诊断学习困难的依据。$ y* D5 k0 H/ t, w5 R
  `6 @/ z) H& t& G
   (温嘉荣 施文玲,2004)# j" d  O0 B- B5 J( |, `
& s3 L3 p2 G6 M6 H5 J) a; v
二、基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下协作教学模式探讨
( `! m7 e0 B7 `3 V
2 [3 j5 b: @2 M' t新科技的发展,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传统教学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教学己经不再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以网络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日益重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及时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
+ N8 R! L& d& O; |3 q+ v1 e0 a' `* L. i
随着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法研究的深入,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教师自主teacher autonomy)模式尝试也越来越普遍。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不仅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发挥空间。因此,很有必要讨论和探索一下基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中协作教学模式。
- C2 _6 `% p& Z; }8 O7 L4 d8 P' h" m) L; `; v8 J4 @* r! M( @
(一) 山东大学大学英语改革中协作教学理念的应用3 o6 r( N% U: a: D9 l/ \8 M$ o
7 o+ }, s% V$ E) y* L% b- K
1山东大学作为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学校,自2004年下学期开始实施了基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教学模式试验。2005年扩大范围正式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许多行为都体现了协作教学理念。除了必要的程序,如共同制定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评估方式等,教师间经常进行研讨、分析学生面临的困难,寻找答案。任课教师与网络技术人员协调工作确保网络学习环境正常运行。在利用网络技术、资源教学过程中,小组教师分担任务制作教案、课件、线上考题,轮换进行口语考试,相互听课,分享教学资源等。这些做法都是协作教学理念的具体表现。) R  f9 A# M9 A/ C3 f
' r- r, g+ N! _% {' r2 [$ S! N' b
2作为教育部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项目院校,山东大学在课程体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了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课程,如多起点的综合基础英语课程(听、说、读、写、译),面向全校学生的英语通选课程(文化类、应用类课程),针对高级别学生的英语后续课程(提高类课程)。在实施英语后续课教学过程中,首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研室实际情况确定教学课程,如,高级英语口语、高级英语阅读、英语视听说、英语小说赏析与写作、科技英语阅读与翻译、商务英语等等。其次,教研室组织任课教师组成教学搭档或小组,共同协商教案、教学计划、评估内容及评估方式,协调教学进度,由不同的教师承担不同的课程。其特点是发挥教师的优势,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领略不同的教学风格。
: y& p- Y4 w/ q" J
6 ^% p" T$ k" M7 b- l* }例如,山东大学南校区2004级三级班2005年下半学期开设了“英美文学经典作品电影赏析”和“英语视听说”课程,两位教师分别授课。结合课型特点,教师组织了两次合作。一次是,“英语视听说”课程内容之一是语音训练,根据课程进度和要求,设计了语音模仿、角色扮演任务。在“赏析”课上,学生学习教材相关内容,观看影片片断,课下练习,在“听说”课上,教师进行语音指导,强化训练。另一次是,半个学期后,学生已欣赏了几部影片,“赏析”课的作业之一是写一篇题为“我最喜欢的电影角色”千字文。根据这次任务,“听说”课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作项目、用PPT作展示。虽然,协助次数不多,但这种活动给学生带来的冲击是强烈的,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做的访谈中,97%的学生支持这种模式。
( d+ o& l& Y2 h- u' v- E! ~* {" s
3山东大学大学英语网络学习平台,已初具规模,处于国内同类大学领先地位。在建立平台过程中,校、教务处、大外部各级领导统一指导,网络技术人员与一线教师整合优势、协调合作、分担任务,达到了良好的效果。这可以成为协作教学、协作完善网络平台的范例。
5 v  _, K6 D9 H# u7 G# M* H7 m6 i' {2 m+ L! g
(二)课堂协作教学模式(Classroom Collaborative Teaching Model)9 _/ b( ~2 j6 i$ f% R9 M! P% i- f6 M
0 T% `; J) K" \2 K& c) W' X
网络可能是我们一生中教育技术领域最重大的发展。它代表了通信带宽的巨大增长,是人类历史上所有其他发明所无法比拟的。通信带宽的增长通常导致人类文明的戏剧性变革。对于教育的未来,网络将会尽显其价值。面对E时代的来临, 最主要的是教师本身应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及不断进取的精神。要让学生学会有效的应用技术,将来在一个日益复杂、充满信息的社会里成功地生存、学习和工作, 我们教育者应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首先掌握处理与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并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此技术。以下几种模式基于网络教学和情境教学理论所设计的。' j1 C9 b' f6 s' A+ N5 x# w

* T/ |/ }, m+ d0 j8 e$ w) z模式1: (A+A; A+A+A;A+A+A+A)
3 C* u( y) Q% @+ p) j/ K$ e. A+ }7 H0 X$ `% K
两位同时承担相同水平班级的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任务教师组成教学搭档。共同制定教学目标,课程计划和进度,分担相同类型的教学任务。如教师A1承担1-4 单元的内容,教师A2 承担5-8 单元的内容,轮流实施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 此模式也适应于同年级组相同水平班级的教学。同年级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分担教学任务。每人可以承担一至二个单元的内容,轮流实施教学。5 l6 s8 a8 o- x
/ g" d$ q! Q: S% n/ F
此模式的优势一则大大减少备课过程中的重复性劳动,减轻教师的负担,特别是共享网络资源,使教师集中精力,发挥特长,体现个性教学;二则学生有机会领略不拘一格的教学,体现学习多样化,使教学活动更趋于优化。
: @  e: R! e9 [2 X
0 i$ w1 r3 x, z/ g% E/ [0 I- d此模式的局限在于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一方面,教师的整体素质要相对一致。搭档或团队教师的授课能力和网络技术都要达到相应的水平。另一方面,教师要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协调能力。否则,学生在听课时会情不自禁地对教师进行对比,因此,会给教师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8 ]6 X! V4 D7 O) ^7 @4 j7 |

1 |4 i& _5 b6 q6 v模式2:(A+B; A+B+C; A+B+C+D)
3 Q+ ~0 R: O* \6 K7 P2 ]0 V# d2 f1 ^# f9 w; O
两位或几位具有专长的教师组成教学搭档或团队。承担相同水平班级的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任务。共同制定教学目标、课程计划和进度,分担不同类型的教学任务。如教师A擅长课堂组织教学,教师B擅长网络课程教学,教师C擅长读写译教学,教师D擅长口语教学。组成搭档或团队后,各自承担不同类型的授课内容,在不同的地点实施教学。课堂教学和读写译教学可以选择多媒体或大教室,大班授课。口语课则可以小班授课,进行小组甚至个人辅导。授课地点比较灵活。网络课程内容可以在网络教室进行,也可以离开教室或课堂,由教师进行网上授课或网上辅导答疑。, E- F3 z- I! `$ j
9 Q/ V% j9 a( e7 L$ T5 y' X4 [
此模式的优势是,极大地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教学,既统一又灵活;为学生以特有的方式选择和组合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形成系统而又个性化的知识结构提供更广阔的课程背景。因此,学生的智慧品质能充分发展和发挥,这必然有助于他们的学术优长、创造个性的形成。
: V8 e# u/ c& e% Q/ Y
7 q: |# ~& n  N4 c+ `, a此模式的局限在于对教学管理形成一定的挑战。对教师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也是一种挑战。
+ ?: g9 p4 F- I* n5 J! |, @: w/ Z% |7 ?0 A9 h( Z8 `3 Y6 B) n3 `  ]
(三) 研究型课堂协作教学模式( Classroom Collaborative Teaching in Research Model) 7 {0 W/ z6 n7 n6 g1 p5 D& E+ s

' y$ Y3 w# n* [- u! Y大学外语教师一直从事基础课教学,课型特点导致了重教轻研、甚至只教不研的现象。一方面,有些学校教研活动主要是一些常规性的检查评比活动、无指导意义的的听课评课活动以及抽象的理论培训等,使教师疲于应付,少于反思。再则, 一些教师自满于个人经验,课堂设计、教学评价意识较淡薄。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对自身的认识缺乏认同与自信,他们 认为教育研究是理论工作者的“专利”。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往往过分盲从外界权威。基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教学模式是全新研究领域,广大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契机加强研究意识,确定研究课题,探究研究方法,积极参入到教学研究中来,逐渐由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以下两种模式试图说明教学中进行科研活动的可行性。
5 \! E5 s  C/ F% H
1 }4 `: R, i/ L' H模式1:(A+A; A+A+A;A+A+A+A)
' y1 r5 _  [: I6 e# F$ K, _9 p' p& {: k9 H' p" `" ~
A代表任课教师
发表于 2008-7-23 17: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多媒体、网络辅助下的自主学习

作者:南开大学  张凌耘  2005年11月24日   
) g: g4 b1 g4 |+ B% o5 H" T4 `7 y7 _3 i7 C" ^1 p( O- t0 T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育的实质是为了发展人,而传统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地位,因而缺少对人的能动性的激发,使得受教育者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受到损害,这就难免使教育的效益低下,很难满足当代及未来学习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自主学习模式应运而生。
) Q3 k0 y* @! }# v/ S( @% A" G$ }% p! Y' e5 A* G1 n$ {6 t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觉主动的进行学习,并努力完成任务的一种学习模式。它以学生的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我控制为其基本要素。然而,在现有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条件的制约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能真正实现,学习的效果自然不甚理想。如果有了多媒体与网络的辅助,学生不仅能够得到大量的辅助资料,而且能真正形成交互式学习的环境,教学相长,自主学习的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4 V1 H3 f* |  L: Q9 f3 ~
7 h" y( r: I7 h3 m
原来我们根本没有机会接触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网络教学以及自助学习机会。进入2004级英语试点班后,我切身体会到了这种教学改革,并收益匪浅。下面就三个方面谈谈我对自主学习的理解和感受。- C* P) m1 n0 @# G/ N/ `8 i* x' D, G
6 c+ T7 `9 J% n+ Z0 Y! H
(一) 自主学习的现状9 w: p7 p/ u% A+ P# t; P8 X7 E
( t! j4 D, Z2 x
一.自主学习策略的构建
4 K( Y, P$ [1 f0 h, g4 u
* d* x: s, B4 i$ ?4 I: A4 b, E1 G长远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打造终身自主学习的基础。
. y( V% e  ~( E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为主,交互式学习为辅。: \- ~0 l% {7 S2 C; {5 s
两种提倡:提倡把趣味性归还给学习过程;提倡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状态、积极的学习氛围。 $ ]: G6 I" C0 O9 g" {& w

: B! {$ F) z+ {/ k- k# w9 f三个支柱:德育是保障,网络为资源,电脑是工具。: z6 ]  [2 t7 a- A5 a
四个转变: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要素,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不同。
: e  |: m$ e; a8 A0 j8 _
- G5 x7 t7 a" M& B二. 学与教的转变% ?' K" p# U  W6 q" G+ O  K
1 d' I3 x9 q' C( v8 l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将围绕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要素进行变革。* [  J- |1 `' P7 N: B( Q5 B2 f1 Z
3 V/ w& T+ z* i7 i$ Z7 t% o
1.    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 Y. h' C! j* U$ G* d3 [. q' Y
“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这已经是一句老话了,然而多年的传统教学从未将其真正付诸实践。在自主学习中,教学理念将彻底改变,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而不干预学生学习过程。教师不再是灌输式、单科式的纯教学,而是视学生为友,与学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5 x, j$ n7 z& E1 z: M0 n- L) }* V
, K3 K2 T" E; d1 x我认为自主学习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积极性和自觉性的调动。适应了多年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们很难马上脱离教师的督促主动地学习。这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极为关键。引导得成功,自主学习才能真正进行;引导得不恰当,将会使自主学习重新沦为传统教学方式改革的幌子,名存实亡;更糟的是,错误的引导可能使自主学习意味着不用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名号下丧失了学习的动力,最终一无所获。$ W, E" l' n+ Q6 V9 ~

4 g+ z1 W% ~" n0 B9 M% A3 l0 u3 U针对以上几种情况,我认为教师首先应当向学生阐述自主学习的目的和诸多优点,使学生真正了解什么是自主学习。其次,则是学习兴趣的培养,借助多媒体与网络的辅助,学习兴趣是可能并且容易培养起来的。再次,也就是决定自主学习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即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自主学习,告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学生熟悉了学习过程后,教师应当进行一段时间的督促,但始终都要肩负指导人与辅助者的责任。鼓励学生与教师探讨自主学习的方式,并积极在学习过程中实践,以总结经验,建立自信心。如果教师发现某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惰性,应当给予适度的提醒而不是强迫性要求,也可以借助学生之间的群体压力或适当的考察、奖励机制使他积极进取,赶超他的同伴。
* I; V) j2 q' R) l+ U/ G9 ~! P3 D5 }+ B/ F7 K2 G% l# ]6 z& l
另外,我认为教师应当注意的另一方面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价值。虽然教师并不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但与学生的沟通不应因此减少,反而显得更加重要。面对这一全新的教学体制,学生可能在开始的学习过程中受挫,教师要经常地鼓励学生,让他们在肯定中认识到自己的价值,重新树立信心,主动地迎接新的挑战。" X  Z0 N8 x+ s3 l, F- t0 s

* u+ q+ `" D, i1 B: y2.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 j3 C% U3 g+ w5 b  l' B2 x9 M, q% ?" ^$ ^9 D) P' y
面对全新的教学体制,学生首先应当放弃在传统教学体制下被动学习的不良习惯,尽快地适应自主学习的要求。自主学习需要充分的自觉性,在这种模式下的学习理念不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自觉性的培养又依赖于对学习的兴趣。我们已经是大学生了,不应再把学习看作一种任务,而应当是充实自己的必要途径。多媒体和网络是我们熟悉的通讯工具,通过它们传递的感性信息,我们能产生对学习对象的亲切感,从而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除此以外,自控能力更是自觉性培养的必要条件。电脑和网络是用来学习的,而决不能转变为学习过程中的消遣工具。
# H( X! H+ Z' s7 R. z" Q. I0 K- O9 J' S* f' D
其次,学生要充分发挥能动性。既然是自主学习,就不能再处处依赖老师,而是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出完整的学习框架,系统地、连续地、有效率地完成自主学习的过程。自主学习决不能离开计划,原先这些都是老师帮我们制定好的,现在需要我们从自身情况出发,分析以往学习方法的利与弊,并对现有的教材和相关资料进行大致浏览之后,制定出至少半个学期的详细计划。自主学习的内容和辅助媒介都是很丰富的,要充分利用它们必须借助于合理的计划。2 v5 ]% E, }& w0 X

1 e! u/ K4 _) S+ `) r再次,学生应当主动与教师沟通,将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反映给老师,获得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以进行学习方法的改进和学习计划的及时调整。
/ L5 I, s5 X  l3 t* t. [8 Q5 t3 U- ]6 ~% ^7 O$ X
3.    教材的变革' h6 p1 }2 r5 B  b1 I% F- ~% o

3 O0 b* `6 y7 l, p# J我认为除了传统教学的教材在自主学习系统下的相应改编,利用网络更快更好地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和加工信息的工具,以网页的形式将信息组织和管理制作成超文本,建立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材也是教材变革的一部分。4 Y2 k% C0 [, Q$ T
( S7 K* K) g) o3 O" h
另外,自主学习的教材应当更加系统化、个性化和人性化,从而以更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并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 N; n) u9 a# O. x: a2 z4 m: g/ F/ ^0 q
还可以建立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库:包含教学多媒体素材如文本、影像、图片、课件、录音等、网络资源表、自制视频库、优秀的学生作品、学生自建资源库等内容。* O! |% K4 _3 i( u1 z. o$ \
6 m" K) Y) r. c
4.    教学设施的变革* }4 `- f: g" C( r1 _% M  e* s+ K
9 L% i7 b% V  `! K3 H: g
多功能网络教室是网络教室与传统教室的最佳组合,它体现了现代网络教学的优点与传统教学中不可替代的特点。教师在做完演示实验或布置完学习任务后,学生可以随时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完成学习任务。这样,设备使用的灵活度及学生学习的有效时间大大增加,教师实施教学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应用现代化设备所带来的最佳时间配比。教师在安排网络教室的学习任务时,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动态,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学生也将真正体验到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交互式学习”(网络画板、联机讨论、电子邮件)为辅的学习乐趣。
9 s7 S. i5 U( w  E9 F2 Z2 h# `8 s" M* ~3 ^$ }
(二)    我的自主学习阶段. \$ f8 x* \8 F

( a% H$ S; n* }5 f; P8 W2 o6 ]通过这一年半的自主学习,我的收获很大。我对自主学习的感受分为三个阶段:
* z. u  z: X) K' _" A
& C1 q8 A/ K4 a一.    探索阶段
1 T. [3 u+ N- P: q
2 Z6 i: ?2 M( D- }( O& k第一学期是对自主学习的探索阶段。刚进入英语试点班时,我们进行了网络版视听说、读写译的分级测试。那是我第一次在电脑上进行英语测试。紧张和不适应是我记忆犹新的感受。后来我们开始了网上的自主学习过程,老师给我们做了简单的讲解,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她告诉我们视听说练习中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情景对话部分。不论是哪一部分的练习,对我们都是新鲜的。我甚至记不清web book上每一个按钮的用法,虽然经常出现意想不到的麻烦,但我总是充满好奇地不断尝试着、摸索着前进。
2 y! k- e9 E$ s, {( _+ T, ^" y1 G- r8 H4 W/ w" O& a4 }' y3 m
在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进行内容丰富的课内活动。我们的英语学习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传统英语课堂的沉默转变为积极的发言和师生交流。这是难能可贵的一点。正因为如此,我开始加倍地珍惜英语课,也珍惜网络和多媒体提供给我们的资源。但是,由于经验不足,我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学习体系,许多学习方法现在看来还是不成熟的。' R6 n$ ~; h& {

+ a0 L( C2 i8 z二.    调整阶段, |* a5 W2 H: ?. \$ d0 [! a6 V4 S- Q
2 s6 L6 A) j9 G7 l
通过一个学期的探索,我进入了第二学期的调整阶段。进入大一下学期以后,我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兴趣和好奇上,而开始感受到它对我学习理念的影响。在这个学期中,通过总结上一学期的学习经验,我认识到制定自主学习计划的重要性。由于寒假中我们已经对第二学期的全部学习内容进行了初步的预习,这一学期的自主学习时间也就更加充裕。我逐步形成了学习每一章甚至每一篇课文的规范性流程。在自主学习之后,老师的讲解和网络教材的辅助让我如鱼得水。对web book的感觉也不再像探索阶段那么茫然,而是在自信的前提下,沉稳地完成每一部分,并尽可能地理解与吸收。我开始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并通过与老师的沟通消除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我想这是这一时期的最大收获。3 H; F& b- n8 c

- [8 u; A' f+ E其次,课堂上的团队活动逐渐增加。在视、听、说上,以两人、四人为单位的口语练习,以小组为单位的情景对话寓教于乐,不仅使同学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友情,更让我们在团队的氛围中积极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大大培养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X, P2 O- W( S
- m- L5 r/ P. J4 s6 m5 _. I
再次,读写译课堂的学生授课方式是老师对我们能力的极大认同。轮流上去讲课不仅能使学生自觉地巩固知识,使我们“敢”在公共场合以一个native speaker的身份大胆说话,更使我们的自信心得以提高。如果没有这样的调整,我们也许会在将近一年的自主学习阶段产生疲乏和倦怠甚至失望的心态。
# W0 W6 n: O: `3 o7 p4 l
, p4 Z# s: ?1 _! \5 l  f三.    适应阶段
/ t7 f1 \: z) A, y' ]$ u
# e0 p9 @% e, s9 ?如今即是我对自主学习的适应阶段。通过一年的学习,我已经对多媒体、网络辅助下的自主学习系统很熟悉了,同时也认识到它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我对自主学习的前景产生了一些困惑。尽管如此,我相信它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完善。在这个学期中,我重新调整了学习方法,并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中得到了很多宝贵意见。我已经能够自如地运动网络多媒体资源辅助我的学习,并且养成了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我突然发现自己的自学能力提升到了新的层次。然而,由于时间因素的制约,我还不能充分地达到英语自主学习的全部要求,只能尽力做到最好。/ h" Z) Q; U5 H  I4 f, q5 S) o9 i
# G1 @8 O& c4 @# a! B% B2 M
这个学期,我开始理解老师的一些做法,并能用心感受自主学习的内涵。当老师给予我们关于自主学习的建议时,我不再只是听,更多的是思考,不仅仅知道了要做什么,更关键的是为什么要这样做。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我认为这个目标在我身上已经实现了。
- J& i3 ^6 K+ K7 W+ g! r$ I! |- z; C" O$ i7 q2 M3 U# U. n
对自主学习系统的适应让我由衷地高兴,因为这不仅仅是对我英语学习的肯定,更是我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飞跃,我想这是受益终身的。
' f. {6 E9 B" w1 @% V" i7 M
+ }3 i8 y) O6 U" S. u( j(三)我对自主学习的改进意见
: c2 [9 b* |0 M2 |% a# f1 [
) t4 t# G. k. A$ n8 [0 `7 \5 V8 m+ i3 I一.    关于多媒体设备
5 {, a5 p- Q5 F4 h% F
5 R, l' y  U3 C" b- E' g自主学习的一个忌讳就是学生对多媒体设备的滥用。这不仅仅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还影响老师授课的情绪。因此,多媒体设备的合理化应当是值得斟酌的问题。另外,教师应当向学生提供更丰富的网络辅助资源。这不仅仅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更是拓展英语视野的好方法。
( F' e& R' b5 V; t! o* _& X
$ }; F' h2 H% O, W' E; I二.    关于交互式学习
: B; Q5 c9 K/ u! X' ~
) W# o2 h' V4 R& H课堂上应当更注重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互式学习,尽量避免“唱独角戏”的状况。其次,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经常被忽略的一个方面,然而这却是最能增进学习效率的方法之一。例如每个月各小组交叉评定个人课堂表现,作评价记录;或让每个学习小组在评价其它小组团队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全面掌握资源库中的知识,落实信息化教学“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核心思想都是不错的选择。
. @- k0 S. b# P- h7 O& @' B" H& e! F7 c5 M
三.    关于教师的自主学习; e9 M+ [/ g3 E  t2 J/ M

' c% B8 i- d) A8 Y由于这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系统,教师对自主学习的认识也许并不比学生多多少。因此,不仅仅学生需要自主学习,教师也应当进行自主学习。在与学生同步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这一教学系统的理解,切身体会到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题,使双方的交流更加通畅。同时,这样的过程也是教师教学理念的革命性转变和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必要途径。
( B/ l- H. Y, \1 d  _# I+ O: @: U% j7 n8 ?) K# w) T& z
多媒体、网络辅助下的自主学习是我国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的新颖和独特受到了教育界的一致好评,同时它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众所周知的。但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我国教育学家的不懈努力和多方面的实践,它必将有美好的前景和广阔的未来。我期待着全国教改的最终成功!
发表于 2008-7-23 18: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 s: W# e0 I! s7 }: j0 J5 |) t

, C! q4 K: e+ V/ c作者:王 涛 章向明 薛 峰 青山良  重庆通信学院  (重庆通信学院基础部 重庆 400035) 来源:http://218.22.0.27/lwk/cw083.html
1 m  s) ?1 H0 ^, F2 l1 z9 h# ^1 e% S8 ]
【摘  要】 本文从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教学模式在教育中的地位、传统教学及网络教学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在网络环境下构建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进而构建了以具有社会化服务功能为教育主导思想,以“主导—主体论”为教学指导理论,传统课堂教学与“纯”网络教学相结合,多边互动,网状互补的集成式教学模式。" Y1 j' t0 d# D. f

9 |! U7 B( G8 \- p; F- C* g- D【关键词】 教学模式 教育终身制 多边互动 课程标准& [' \9 I0 G+ k' V+ t

- n$ [0 l' m* F. a: l, G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网络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投入到网络这个无限的空间中去。在教育领域,由于网络教育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和实现资源共享的基本特点,由此带来了共享教育资源、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速度、促进教育改革、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实现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的好处,因而网络教学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但由于网络教学就其实质而言,它也是一种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通过网络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促其发展的教学活动。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它是一种开放式教学,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者影响更大。因此,如何较好的使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构建利于继承传统教学的优点,发挥网络优势,避免和排除负面影响的教与学的教学模式,就成为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的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5 i& R$ ]" l* Z

' O% s5 [" Q9 w一、教学模式在教育中的地位" \! M. d: v9 D2 n+ w& j9 p

/ R+ v8 j. D; [* S5 k( B“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也就是说,教学模式是指按照某种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来组织教学活动的进程,是教育思想、教学原理、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诸要素的高度概括。由于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学要素间的关系,所以教学模式的变革必将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理论的根本变革,甚至引起教育体制的根本变化;同时也必将反过来进一步促进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教育中将起到龙头的作用,它比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意义重大的多,任务也艰巨的多。0 q; k8 o) n1 l; S

+ f8 B2 z5 m3 v% g, R% \二、现代化教育对网络的需求,要求必须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4 e: W7 {/ [" s  [- r8 M. [$ d# R1 r' n% o# D" v
1、传统教学模式的利与弊
% u9 L7 k+ E! }2 q) ]9 d0 Q% |& C$ K
. l7 U1 Z" O& }5 D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教”为主的模式,这种模式把教育过程变成单纯的“知识继承者”的加工过程,它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系统扎实的知识,但是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动精神,例如,现行的大多数基础学科的教学;二是以“学”为主的模式,这种模式主张以学生为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因而培养的人才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但是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的人才常常具有某种缺陷;三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将教育的内容变成一系列问题,并以此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它加强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顺应了素质教育关于发展与创造的思想,但是对知识的学习缺乏系统性,比如,《数学模型》的案例式教学。这些教学模式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经过历代众多教育学家、教育心理学家的不懈努力,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不断深入,理论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但是,它的缺陷也是明显的,无论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那一类都没有突破集团式、院校式、单向式的操作组织形式。不利于共享教育资源、扩大教育规模、构筑终身教育体系。1 |* l) U$ W; K5 P7 S+ T

* O2 ]; \% o* X4 ?7 u9 f2、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和目标1 l. i2 X; I; q1 O

3 H6 {! }& |, s# d) v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VNI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习者学会四种本领,可用四个“L”来表达:
- T9 I  g) _* A9 k7 O1 t
1 d1 J6 `3 A/ i3 n# |4 t, V①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即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认知工具求知的本领;
+ ^* F' a8 @& Y! O9 R4 r# u
9 D/ ]4 A3 d" q8 c1 n②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即培养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实践,通过做来获取知识的能力;8 u" }/ f  V7 b

# U3 ^2 S; i( ^$ x5 l& M" p③学会合作(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合作生活、合作学习、提倡协商学习;1 G  q1 O0 f0 }$ c7 ?8 _) t
$ A2 s; y6 w5 {4 `4 M8 }( R* k
④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学会生活,学会自身的发展,要重视个性教育;
# D* I( O: J4 I7 j$ A4 }  f4 m. M" u1 m9 W$ `& z7 Q
这里的四个“L”,既明确了现代化教育应当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同时又蕴含着创新教育的具体途径和目标。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做来获取知识;与他人合作学习、协商学习;学会自身发展等等。' Y7 A' b8 Q3 D4 K  R7 H: b% n) \
2 f  D, _6 q9 [. T" A- ~
再者,21世纪是信息社会,知识更新较快,“教育终身制”成为一种新的需求;21世纪也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尽快、大量的获取知识成为一种必须。所有这些已不只是传统的集团式、单向式的课堂教学所能达到的。
* L( p, _( h4 j+ c. P) m6 u, z& G: n% |" F9 l2 m3 }
3、“纯”网络教学的特点,要求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 I6 J6 w& t1 X6 P$ p4 r* s* Q
: t+ R, }2 c# v( ^, `9 _" m0 W计算机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认知学习环境,主要包括丰富的学习资源、快捷的信息检索与查询工具、多种通讯工具、网上模拟实践等,支持学习者独立或合作获取知识,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网络教学可以实现其不能实现的目标,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网络教学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它没有时间与空间的绝对限制,学习者可以灵活的安排自己学习的时间,提过学习效率。( m) a) h& t* D3 i
1 S, J+ X  e" G. V( X: n
虽然这样,大概没有人会认为:因为网络教学的诸多优点,传统的课堂教学会退出历史舞台。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各有长短。传统教学的弊病无论多么明显,但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对学生成长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其课堂教学本身,是“纯”网络教学所无法替代的;而“纯”网络教学也存在许多缺点,比如:, L8 f1 r  R* d2 V" @" A3 r, u

: [9 u9 e/ R; W$ l8 j' C♀“纯”网络教学对情感目标(如思想品质、心理素质等)和动作技能目标(如体育、实验、手术技能等)的教学效果不是太理想。$ U; Y2 a2 z5 n1 l9 H+ e+ x

) B' X- m9 J% Z+ S$ I) {7 I* H由于“纯”网络教学必须借助计算机或网络终端,使本来很直接的师生关系复杂起来,师生之间处于“准永久性隔离”状态,教学中的“人—机”关系或“人—机—人”关系会削弱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所以有人说“教人还是有人来教,教书本质是教人,只不过是尚未过渡到机器教人的阶段,进入那个阶段后,可能才知人教是难以替代的”。
& F$ y$ V: T0 y/ k8 K8 K  d* F$ P* _9 o' n
同时,“纯”网络教学虽然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接近真实的问题情景,但终归是通过键盘和鼠标进行操作而不是真正动手,因此对于动作技能非常的知识“纯”网络教学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
* k( a) i& w6 r& t% R3 p6 t# S* U' _
♀学习者自控能力受年龄以及学习风格的影响。
4 K& f& n2 ?' a
7 k2 j+ S/ b+ ^3 G自控能力对一个人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由于所有同学都在教师视线下上课,他们的学习受到教师的直接监控,对自控能力差的同学,教师可以限制其活动,强化其学习。而网络教学中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直接监控,对于年龄较小,学习依赖性较大的学习者来说,对教师主导作用的要求比较高,不太适合利用网络教学。
( ~4 r" N/ e! q* n. o& y6 a  t" ^) V+ R/ ]* {) {
因此,如何在体现现代化素质教育全新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构建二者优势互补的教学模式就成为一种社会的必然。: Y% D. T: v( L0 |( d% x

0 _3 g7 s1 h+ y' l$ ]% o三、构建具有社会化服务功能,“以学生为主体,多边互动,网状互补的集成式”教学模式  j; N/ U; ^& a+ O
2 T* ?% j& B& H
1、以具有社会化服务功能的“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为教育主导思想
' c) w$ i2 Y" S4 h( `& V. _/ S3 \
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应该也必须具有社会化服务功能,不应只是一部分人的专利。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扩大教育规模,支持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培养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院校教育仅仅是学习的开始,而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所要求的人的不断改造和完善,是人不断走向未来,成为新人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学校”,是限于围墙的学校,其教育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有限。计算新型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应该突破这一模式,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享受服务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改变“学校”的概念,使学校成为开放、虚拟、社会化的学校。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条件。* S$ c' }1 b% b7 Z) ]

2 n, w0 S& o: q0 q& E2、以“主导—主体论”为教学指导理论; k7 [8 ]+ \2 {

) l7 v1 }" t/ v1 P3 Y* f9 N教学模式是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及其程序,从教学角度讲,教学实践要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而教学模式是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因此,构建的教学模式能否正确的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是否将教育理论渗透各要素之中,并且将各要素的关系优化,这样教学才能取得最优的效果。“主导——主体论” 所提倡的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既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发展、深化,又是对“纯”网络教学理论的吸取和包含,它既不是二者的简单叠加和取代,也不是无原则的折衷。不仅适用于指导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也适用于指导网络环境下的教学。7 G8 n- w# W" F7 U
; z( f7 a1 m  R  X
3、实行“纯”网上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优势互补的教学方式0 K; s( e- k6 L$ p1 t+ J
. w& Z, o* Q, [: i3 o
现代化教育要求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实现,但它的主渠道还是课堂教学。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是课堂教学的首要问题之一,而网络的特点恰恰可以充当这一传播媒介。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它既不等同于“纯”网络教学,否定一切传统教学方式;也不应仍然用旧观念进行网络教学,不把现代教育技术真正运用到教学中去。它应该是一种“纯”网上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非线性的优化合作协同教学方式,二者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一般说来,这种结合应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 O# X/ O- }, d; U2 H* k) q" `
( s# r) r9 F5 X& {① 网上授课方式
0 |, \: ?( z0 R# P7 @. l- i8 }# u# Z* `" ?' N
处在教师讲授课程,学生听、看的状态,传统的黑板和教具转变为网络终端计算机的屏幕。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举手发问,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点名提问。这是一种利用网络变相的课堂教学,对需要系统、扎实掌握的知识应以此为主。它比传统的课堂教学信息量更大,资源更丰富,教学信息传递更快捷,多媒体多感官刺激效果更好。并且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和管理学科知识和相关的教学信息,利于建立新旧知识及各类知识之间的网状联系。8 f8 @& \0 d, S. t2 Q" G% H  B
) T- c4 J* S: T$ q
② 实际课堂教学与计算机网络相结合授课方式
! Z, ?' Q5 x0 X3 \5 r7 R. G! ?2 r# c( P+ {& N+ Z5 A
对于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课程应当采取这种方式。比如,对于首次接触医学基础课程的新学生来说,显微镜的使用是重要的试验技能,利用计算机只能模拟显微镜的试验观察结果,却不能使学生亲自操作,无法使其熟练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再比如许多实验和操作,需要多人亲手协作操作(如手术等),网络只能提供接近真实的操作情景,却不能提供真正真实的操作经历。因此,对于动作技能非常强的知识,必须也应当进行实践操作与多媒体网上演示相结合的教学。
0 T( R# X: T+ C4 @4 w0 n
4 b' y% M$ M1 }/ n; X3 L③ 网上讨论授课方式0 Q: u" Y% i& H3 s
2 R% b6 m. \7 ~
利用网络交互性强的特点,设立类似聊天式的网上教学讨论区。既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谈,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交谈,还可以分成小组进行学习。可以通过网络终端的屏幕进行问题讨论,也可以通过语音进行讨论。这种授课方式宜用于探索式的课程的辅助教学。如《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一问题集成的课程的课后辅助学习。: ~* V/ ~. V0 r+ I2 V0 ^0 y

/ n( F: l5 a( b1 x# ?* h④ 网上教学内容发布,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1 ?- Y2 I0 P& b
8 f0 e  r, e+ P' p9 N1 l. r  {
以上三种教学方式决定了教学一般是群体式教学(比如院校教学),授课一般受到时空的限制。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还应具有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社会化服务功能。因此,制作相对独立的便于“纯”网上学习的教学课件,发布在网上,让学习者随时、随地、自主的学习。或者利用计算机网络定时或不定时进行网上交互式讲学。应该成为网络环境下教学一道特有的风景。
( E3 I7 w) ~  x
0 p, ~: [" }. g7 P4、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多边互动教学机制$ z2 t3 y. d- M) n( C

# i. `2 Y/ I6 T  N. o由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够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教师和学生都可得到源源不断的、及时更新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内容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对互动的。教师及时知识的传播者,同时自己也可上网学习,成为知识的受播者;学生虽然主要是受播者,在某种情况下,他们也是传播者,如在网上协同学习中,他们又是传播者。因而“教”与“学”是一体。教学内容不是只读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还应允许学习者参与进来。总之,师生之间,教师与教材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各种关系呈网状结构互动展开。
1 e$ F& O7 A+ [, `& \
+ ?, `; K. ]- b7 ?+ R8 z  D5、制定“以人为本”多样化价值取向的课程标准) M, a  G- x) t8 |1 H  s8 ~! p
8 B6 r! G( u9 ~
网络的便捷性、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多样性的信息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种选择,使学生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因此,再用统一的“标准”的教学大纲去要求学生明显的不合时宜。应该让学生对每门课程有自己的理解与取舍,即应当有多样化的价值取向,这才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当然,这也可能导致“偏才”出现,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必须注意。
- p) D' A( J/ B! u( v+ n$ x9 ]2 g& u
四、结束语& I8 B2 E* d) M/ w) _! P" x

! N' T: l% t  a  f! s$ H, I" C0 P% Q, s5 r基于网络开放式环境下的教学,其教学模式的构建涉及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给教学赋予新的含义等等。本文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探讨与研究,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共同探索出在网络环境下适于现代化教育要求的教学模式。但其实现是任重而道远的,它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投入及支持。
' V; d4 `8 N2 i* y1 ~( @4 N) |9 h2 o- w* k
------------------------------------ 
: [/ b& i1 z5 B6 J- L4 _/ b) m
  B9 ^' f9 _" j2 H7 H3 r* U0 q作者简介
/ n/ m! i$ W9 c5 V9 w) I* u
; g% Z9 \6 J9 z  s4 Q  ?
王涛,1965年8月出生,副教授,硕士,重庆大学数理学院校外硕士论文评审专家。主要从事教育理论及非线性规划研究。在各级刊物上曾发表多篇学术;其中,《以数学建模网络教学为突破口,推动大学数学素质教育》曾获教育部电化教育办公室全国中青年学者网络教学论文二等奖;《加强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促进学院数学教学改革》获重庆通信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总参通信部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数学模型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1997年被收录入《中国军事文库》;《以数学建模促进数学教改》在《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1年第5期上发表。在院学报还发表了“-函数的教学探讨”、“受迫广义Kdv-Burgers的反周期行波解”、“分形及其在图象压缩编码中的应用”、“广义受迫K-P方程的周期行波解”等论文。曾组织完成了院“高等数学网上教学课程”等活动。0 p+ D. Y3 g$ v3 t' p
. I/ V, y* Q' ]# y
章向明,1971年2月出生,助教,学士;主要从事课堂教学及数模研究,曾指导数学建模参赛队多次获全国、赛区各级奖项;参与了《以数学建模网络教学为突破口,推动大学数学素质教育》、《以数学建模促进数学教改》等论文的撰写以及“高等数学网上教学课程”的建设等工作。" q* @; ?2 L) H
1 Q* s5 a3 M! n9 ~6 Y4 Q% U
薛峰,1973年2月出生,讲师,学士;主要从事课堂教学及数模研究,曾指导数学建模参赛队多次获全国、赛区各级奖项,参与了《以数学建模网络教学为突破口,推动大学数学素质教育》、《以数学建模促进数学教改》等论文的撰写以及“高等数学网上教学课程”的建设等工作。0 G! u/ y; k6 u+ ?3 Y& A
) w! n; ^+ n0 y' J& \+ D, B# ~; y
青山良,1975年8月出生,助教,学士;1998年参加工作,主要从事课堂教学及数模研究;曾指导数学建模参赛队多次获全国、赛区各级奖项。
发表于 2008-7-23 18: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环境下《通信电路》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的探讨% C% C! T3 L$ l- N. h+ s
  S+ _5 R, i* {4 ?; `7 v- _
作者:李卫东(重庆通信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 400035)来源:http://218.22.0.27/lwk/cw082.html
2 |% u. \3 O0 j: D$ S' N4 b6 V- E; `
) O9 [3 I" d% z* o5 a
0.引言
" j" S% V. U, v( Z! n7 C/ o6 f7 |" b& j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容量的不断膨胀,知识更新日益加快,可以看到我们原有的知识传播途径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需求,也使得我们近切需要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方式。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特别是以国际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网络覆盖全求,给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件、军事等几乎一切领域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也给教育领域开展网络教学、加速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S3 ^& d4 }) ?
# Z% R! J% d# T$ v4 j; G2 D& o2 M
1.《通信电路》课程传统教学手段的现状及局限性3 l$ U: p5 l6 u* l9 f

0 g! s! w& p0 u# V+ V9 B# G- f《通信电路》是通信专业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特点是内容繁杂、重、难点多,在教与学的两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惑。传统教育媒体是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在教学中运用的技巧、技能和操作方法主要是口语、文字、黑板、粉笔、模型、实物等。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时空内,教学效率低,学员的感性认识差。同时,传统的教学通常是围绕“教师、书本、课堂”三个中心和以教师为的“一言堂”,教学方法多数是“灌输式”,影响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和目的。
3 M  R+ c2 I; K" C
$ _8 c" X3 t! J3 k, O, m, [0 c2.网络环境下对教学产生的深刻影响
$ t2 R8 {: z1 q+ K+ ^7 x  T. F  O+ z, K! L: y* z. g( s
2.1教学时空的非限制性6 V6 b- O. d* R6 x7 Q

$ v' t3 ^. S7 Q0 z& v传统教学有规定的时间、固定的场所,时空总是受到限制,如果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就没有这种限制。现在的国际互联网全天候开放,只要遵守统一的协议,任何人都能随时随地从网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任何信息。信息高速公路连通学校、家庭、社会、图书馆和科研所,人们足不出户就完全可以与这些单位或其中的个人取得联系,教学真正送进了家门,各种便携式电脑成为常用的教学工具,人们甚至可以方便地在旅途中进行教或学。教学不受时空限制,保证了教学双方都能在精力充沛时进行教学,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 y* ]4 o3 ~+ a1 |+ Y+ _0 ^* v1 C
2.2教学信息资源的广阔性" A% f- @% {9 j
& v& p3 z" a' V0 [& j0 \
电脑进入网络,教学信息不仅来源于原先单个计算机的磁盘空间内容或供交换的教学软件,而且还来源于挂网后的各种多媒体设备,学员可以从联网的学校、图书馆、科研院所等知识资源库及时得到最新最全的第一手资料,聆听世界一流的老师或教授讲课,向最好的专家请教等。另外,国际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全球性的图书馆,包罗万象的知识信息宝库,有取之不尽的教学信息。
8 A5 p; }1 `* y
* R" L; V! f9 g6 r- G% [( R2.3教学信息交流范围的扩大性3 ~+ L  J/ {* r8 [0 W+ [

2 {! k' g8 }/ s4 C& x' P  M目前,国际互联网提供多类服务项目,如电子信箱、远程登录、文件传输、文档服务器、电子公告等,利用这些服务项目,教学双方可以自由地在一国、数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进行交流和讨论。
1 i- X) J# m: k7 ^% {7 r9 l( A  z) @
2.4教学信息表达与传播的综合性+ w! t; C* M( L$ I
7 J5 P, m4 `; [4 c
网络不仅提供文本与超文本、具体与抽象的知识和信息,而且还提供各种具体事实或现象的感觉和影像信息;模拟和虚拟能够表达与真实情况一样的或现实无法表达的事实和经验,并以多媒体(包括图、文、声、动画、触觉、嗅觉等)方式显现与传送,同时作用于人的大脑左右两个斗球,开发右脑潜能,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 d4 U  E- Q0 }% Q6 c, T1 w0 o- J& j+ `2 k; P/ X
2.5教学环境的多样性1 n/ s/ d! ^' C' _8 [8 K  ^; v' S7 u

8 K; E! y# o+ F% W6 m: R0 M2 y网络有着无限丰富的多样性,为个性化教学提供广阔的空间,教学双方都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教和学。网络教学是一种极具个性特色的新型教学形式。: M$ d. Q9 L1 k7 _
; b5 d5 l( S. W0 S; {5 @" R* D, z
3.《通信电路》课程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分析( C# F. y) B/ B: E9 ^

; e& w4 N  B+ f4 _3.1  建立基于网络上的虚拟集成学习环境的模型,提供一个虚拟的数室:
. Y& O& g  j  B0 ~. j% Y* T' {
为了解决《通信电路》课程中的重、难点内容的理解问题,便于学员学习,我们利用各种多媒体软件(Authorware、Photoshop、Flash、Cool 3d、VB等)编制《通信电路》CAI课件,该课件能发挥多媒体软件的优势,解决传统教学中常遇的一些困难。例如,在讲述“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CAI课件利用动画过程,使学员能更好地理解该工作原理。学生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选定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使学习者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多、更快、更生动地获取教育信息,并根据不同的学习段,提供相应教程,可以由学生自己掌握学习过程,也可由教师定制,从而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 \1 h. j( A, F! H3 x+ `
8 @6 P. |5 I5 ~& [8 E' F3.2建立答疑查询系统:
+ a* B* A& O2 \. {) s+ ~% F; {7 E. J0 z7 I/ T" |; c, v
通常在知识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生的问题往往具有相似性。对学生所提的问题加以汇总和分析,可以总结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作为反馈可以使教师能够及时高效地调整教学方法,从而大大缩短了具有丰富经验教师的培养周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普遍性问题和教师精心挑选的问题和答案,作为一条条独立的数据存放在数据库中。当用户提出问题时,系统可以通过分析自动在数据库中寻找最适合的答案。还可以通过关键字匹配、搜索算法和问题勾连技术,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快速得到问题的解答。系统提供的问题分析功能,可以使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问题资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具有典型和独创性的问题,如果自动答疑系统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还可通过电子公告板(BBS)的形式或论坛方式,异地用户登录后,直接与远程教育中心配备的专门教师提出并要求给予解答,这种随时答疑方式是传统教学远远无法达到的。1 j) e, ~6 d+ p' D
  r6 j8 C' D% x& v- o- t
3.3建立仿真实验系统:6 ^7 s' ^2 h$ l

9 M5 R; ^' g& D! q% V9 i为了方便终端用户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的实验环节,提高感性认识,加强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同时为了解决不同用户实验条件的差异,通过此仿真实验系统可以实践《通信电路》中的五个主要实验内容。模拟仿真实验不冒任何风险,不化费太多的经费,就能得到与真实环境下相同的实验效果,并且,在仿真实验系统上可以方便地进行电路的设计与搭试,开发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使传统教学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 e6 r: V+ T* Z& i
3 G1 p5 Z% o8 h' {1 H1 l4 f, B6 D
3.4建立网上考试系统:
, q# a$ p  G+ j4 _, q) \) d' ~# m* ^, U' S2 u
网上考试系统是一个基于数据库和网上的远程在线实时测试系统,包括学生考试系统、教师批阅系统和题库管理系统等,它实际是一个基于大型关系式数据库上的应用软件,大量题库、试卷、用户信息等都是作为数据库记录的形式存储的。数据以数据库方式进行存贮,使系统的管理维护和扩展更为方便,也能更容易地从数据库中随机自动产生一份试卷。同时考试系统又是一个建立在网络上的应用系统,客户端的配置可以极为简单,并且支持进行远程访问。网上考试系统的优势在于学生只要进入网络,点击地址就可以从任何地点进行实时考试,考试完毕后即可以得到成绩。教师可以立即统计、分析该次网上考试的学生成绩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试卷的难易程度。本系统实时纪录考生的考试状态,若考生因网络故障而导致考试的异常中断,在下次登录到系统中时,仍可以自动恢复到上次考试的中断点。
' M  Z  y% {! a6 a( p9 n9 X: I) ?% ~8 [1 g, R9 h
4.结束语
6 y* ?- i' P( L) @
9 c! o! M+ B. \; B$ k网络深入教学﹑深入学科﹑深入课堂是教育界多年实践所证实的一个正确方向,已是大势所趋。只有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下,不断探索思考,不断总结经验,才能顺应时代潮流。为了适应“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快速高质地培养军事人才,军事教育应积极发展网络教学。
2 @: _/ o4 J- k8 C- D7 Q: w0 R) ?! L8 l0 m' X# I  Q3 t2 t- n
------------------------
; Z) u1 g4 T/ h$ R# _
: a# A4 D' R# t2 b4 e" b# w' K& D2 x$ k& O作者简介
0 G" T9 g5 I& u/ E( \李卫东,1967年9月出生,1989年自南京通信工程学院卫星通信专业毕业以来,在重庆通信学院任教至今。主要从事通信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教学,1995年被评为讲师,主编了《高频电子线路》课程题库,参于编写了院级《模拟电子线路》教材和即将公开出版的《无盘工作站技术》书籍,参与制作了《通信原理》、《通信电路》CAI课件设计和编制。
发表于 2008-7-23 18: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Web环境下主题综合学习模式构建与课程开发的研究
( ~, t3 R4 ^3 W- Q
作者:徐晓东  华南师范大学电教系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石牌 510631 来源:http://218.22.0.27/lwk/cw085.html9 W. S! X( v* d8 p; Q
, Z, n+ O5 S, q2 `: ~' n8 {' E, i
 
) O4 v! x2 U5 ^) G
[摘 要] 本研究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和状况学习的理论构建一种网络环境下主题综合学习模式,并根据这一学习模式开发基于网络学习的课程。这一主题综合学习模式有别于浏览式的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形式,它是以学习者的对话和讨论等交流方式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发现学习课题,通过信息的搜集和发送、与他人协作完成学习课题的学习模式。本论文将阐述建立基于Web的主题学习模式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还将介绍基于这一模式所开发课程的概要。7 q& c" J# m/ G
 / S# j" c: Y/ {5 e6 e  E0 h
[关键词] 网络教育、主题综合学习、学习的共同体、网络课程开发、建构主义、状况的学习、分散认知。9 ]3 q& a9 p' c9 j# L% ^0 v3 k
 3 M7 F( @* D1 N6 O/ v# Y& W
1.问题

$ k; J1 x! ?. n3 c$ v, w" P: Q: h2 s3 Y  N3 r
90年代末期,在我国,基于网络的教育和教学开始发展起来。根据国际、国内发展网络教育的形势,教育部在2000年10月主持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中决定,从2001年起利用5年到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实现网络“校校通”工程。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利用网络开展多校间协作学习的课程。而且,从现阶段我国的网上课程来看,几乎都是基于传统的程序教学思想而建立起来的“浏览”性课程。这类基于行为主义理论的说明型(Tutorial Model)CAI系统为原型的网络课程的特征是,虽然利用了“E-mail、聊天室(talk)、WWW、Eews”等网络技术,增加了“即时性双方向交流”,但这种“双向交流”只是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等少数个体的交流。众所周知,近年来,在教育界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的理论和思想受到普遍关注,对交流活动中学习的重视逐渐扩大化。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学习者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体地进行构建的。基于这一理论所创建的共同学习的环境必须具备的因素是,建立可供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的共同学习的环境。另外,90年代初,Lave&Wenger(1991)提出“状况学习(Situated Learning)”的理论,强调学习经常是埋藏于状况之中的,这里提到的状况是指:肩负着一定的责任或角色来参与某种社会实践的过程。因此,根据这一理论来建构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环境,就必须建立一个新的“学习的共同体(Community of Learning)”。这种情况的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实践的共同体(Community of Practice)”,学习就是向这一实践的共同体进行“正规性外围的参与(J. Lave & E.Wenger 1991。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过程。 同时,近年来在认知心理学领域有关分散认知(Distributed cognition)的研究成果表明,知识或为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分散存在于众多的他人之中,自己的知识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来得到改善(佐伯 胖等,1998)。因此,根据以上的思考,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状况学习的理论,以及认知心理学关于分散认知的研究的成果,在建立Web环境下的新型学习模式时必须包含以下3个要素。4 x9 V4 e' O. L3 v$ j& P

% s: [$ b( p( [! v
0 c7 t  }+ P% A& e/ w+ j) l
  •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 ]/ w* p) d  ?5 u- s4 O
    2 L% x( d5 L( [/ e
  • 参与某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建立社会实践的共同体。
    - ~' L! [- w. k3 m& z; S1 O& @7 T* @
    ' N& Q$ o& x: J
  • 构成一个有众多的不同经验的学习者参加的学习的共同体。
    * h$ ]/ n* U; e) v! \
可是,到目前为止,在我国,还没有一个基于建构理论主义理论和状况学习理论以及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构建起来的网络课程。因此,创造一个包含以上三个要素的Web环境下学习模式并开发其课程,就成了我国教育工作者当前最紧迫的研究课题。+ I: f: C1 Z7 n" ~+ |/ B' \& o
 ! w" H( T1 }( c/ u
2.Web环境下主题综合学习模式的构建

$ v4 t+ ]7 J6 `+ O
4 {2 d5 I* j' x: }基于以上的思考,著者认为,Web环境下的学习形态应该是:在一个既定的共同学习主题下,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积极地开展参与社会、参与自然的实践活动,利用网络技术所提供的WWW,News,E-mail,talk等工具,在具有不同经验的学习者之间广泛地交流,将交流结果作为学习者的学习履历和共享知识展示在网上,并进一步促进学习者的实践学习这一模式,著者把它称为“Web环境下主题综合学习”模式。此模式用图(2-1)表示如下。
3 ?8 a& w- V" ]3 K
5 V5 D: v# [$ m6 Z9 W: G
3. 开发的Web环境下主题综合学习课程的概要
/ j2 ]$ d, S; `+ n基于上述主题综合学习的模式,在由著者主持的华南师大“综合4 D% n5 X. ?% l0 h
1 E6 H4 z; |6 W: \$ R) i
图2-1
Web环境下主题综合学习模式概念图! l' `2 P1 W; P4 {5 ~

$ j; d6 f5 A9 t/ w0 p4 A: j
学习网络课程开发小组”开发了5门Web环境下主题综合学习范例课程。其各课程特征和内容概要如下。( u/ P4 {- q3 _5 b4 R

2 {* d  R0 W. F% _! p3.1 课程名称
' n. t; s9 m0 d2 [2 O5 I
6 F6 d. ]4 y8 U3 A) l' [
  • 这里是小灵通信息台。
    * Z! \; L0 ?5 t: A8 i6 N
  • 儿童自然探奇。 " I0 a$ T3 A' A9 `4 d
  • 生活中的新发现。
    ( D0 {" ^2 L8 G/ z$ F6 C
  • Global Chinese Schools Project (全球华语学校协作学习)。 3 g. N* o& _; G
  •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1 g8 i+ c% _3 [7 _( a! ~* V8 [
3.2. 各课程的形式
# n8 D7 W7 {8 P+ O# e! h: A4 L  x6 J% r: g
(1)这里是小灵通信息台
; q0 c9 G  l$ E) z7 _
* B( t2 `8 `$ l( a3 T/ g
以信息教育为主,以小学低年级为对象,开展信息的收集、发送接收、体验信息共享的经验。本课程中使用的由课题组开发的平台,是采用便于低学年儿童和教师使用的写字板和板报形式。按照本课程规定的主题,儿童们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进行调查、观察学习,然后自己选择可以用于发送的题材,通过发送信息得到采用和在网上展示以及同他人的信息进行比较,体会发送信息的价值。本课程学习的主题,设计为同学科学习内容相互渗透,主要围绕着自然、社会、思想品德、语文、课外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技能等学科,设定在各个学科中也可以开展学习活动的主题,每月更换一个题目。主题学习要求和目标在学习网页上展示,力图在各个学科学习内容易开展范围内开展学习。
1 s) |! N( p7 V7 Q" c* x* f, U% h: Y* {2 w% H
(2)儿童自然探奇+ W7 i, ~0 r. ]
) R" o# K4 O4 E& S0 f" N
“儿童自然探奇”是以小学生为主要学习对象的自然探奇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发现的能力和态度”,其中心主题是,参与自然,体验发现的过程和经验。儿童们通过与自己身边和地区的自然接触,观察环境的变化,从这一变化中提取信息,分析这一信息,根据这一分析生成关于学习目标的概念,经过验证,检验假设。学生通过这一学习引起对自然的关心,学会发现的过程,利用因特网与全国各个地区的朋友们进行信息的交换和交流,在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的同时使他们的探究心和好奇心得到满足,并体会各个地区自然的不同之处,了解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G8 j# @6 g7 Q4 ~& `$ L调查、观察、观测(实验的观察)等发现的报告的方法是,利用照相机(数字照相机和普通照相机)或利用简单的图形和绘画制作软件,文字稿写作用工具等,在指定的网页上展示文字和形象数据。另外,本课程展示平台上将开设参加学校之间联络和协调具体研究事项的瞬时书写展示板。

. e- \$ y' \$ l
- v8 w% K/ k* D(3)生活中的新发现
/ x2 a- Z4 W# E3 l, C( E3 w
& ]' v- Z" p+ L“生活中的新发现”课程是为开发和培养儿童创造性所设计的课程。学习方式是在参与社会,参与生活中运用发散性思维技术去从事思考、设计、制作。在本课程中提示学习的内容、方法和具体的运用发散思维的技法,根据这一指示开展实践活动,完成学习课题。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思考,对于生活中新发现、自己的新想法、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对不可思议的事情提出调查研究方案,通过各种媒体查阅信息或向他人请教后解决问题,并完成创造的作业,在网上展示结果。经过参加学习的同学相互提问,评价等方式互相促进,有共同兴趣的学习者可以展开网上讨论。' Q: v$ \; S# Y0 e  z
( }9 ?# K* V2 o+ `
学习的内容或解决的课题是以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问题为主,并考虑到学生发展特征设置的。学习成果的展示板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在指定学习主题下,用于展示共同学习成果的揭示板;另一种是自由主题下的有共同学习兴趣的小组用展示板。
7 o2 p  ]& v" Z  |* F0 G5 F
, N- h5 v% C8 v
(4)Global Chinese Schools Project (全球华语学校课程)
% G8 W5 Q2 O: s
5 D" S* D# U* I/ ^“华语学校项目”是利用因特网将国内学校和港澳台地区、新加坡、以及欧美国家的华语中小学连接起来,根据各种不同文化和传统、自然环境、社会背景等进行多样的信息交流和作品、意见的交流,加深相互的理解,促进相互启发,实现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8 f2 x- ?1 g& [
# h- a8 Q; N! p' z( G
本课程的主题思想是,超越学校和地区、国家框架,理解并参与国际社会。课程的特点是,对于异文化可以利用同一语言——汉语进行交流,从而消除了不同语言所造成的障碍;异文化的理解可以通过国内学生对在外华人的理解,和在外华人对所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理解,这两个阶段进行。这对几乎没有过与不同文化和不同社会背景的国外中小学进行交流经验的国内中小学来说,无疑是个好办法。0 t* x; R8 k) u( L1 {) g
/ r' a  ~0 h* H* \- b6 Z
本课程分为共同主题学习和个人自由主题学习两个专题,所利用的平台包括:文字(可登载数字式照片和一般照片)展示板和视听展示板。共同主题的学习内容由课程统一指定,如:“七夕的传说”、“彗星的传说”等。通过各自的不同文化传统、自然环境、社会状况,广泛地交流各种信息、作品、意见,开展网上讨论,由此加深相互之间的理解,促进相互启发,开阔视野。个人自由主题的学习内容可通过板报板,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交流,共同主题学习可以利用即时揭示板开展讨论,并统一展示。' v4 `9 ^6 @5 O" a
+ s8 }% w8 [3 Y2 C
(5)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i8 x" K6 y1 s( L( d* u

- C7 x7 n$ S' l. O) E' J3 H3 }本课程设定为中学和小学高年级的课程。主要是培养从事科学调查研究以及实验方法的学习和国际理解为目的的。% P2 P! ], W7 W/ S

: S& ^( a' S7 b: A1 D结合电视、报纸、杂志、网络中有关的信息,开展全球性的调查、讨论、展示调查结果,达到信息共享。学习内容是共同主题学习。如,结合地球环境日,对世界各地的气候、环境污染状况、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河流和森林保护的经验进行调查,网上公开数据、信息共享。

' x( |5 Q/ J' O+ s& S2 l  ^4 z
" S+ {+ a- ~' L$ m7 q) D4 B学习课题设定为一年1~2个主题。参加学校为Global Chinese Schools Project (全球华语学校协作学习,简称GCSP)课程学校。
4 U! _3 p% O0 w) d
, ?; X$ v$ L2 h8 z# z" @3 @; `比如,“从某城市水资源和用水的关系中看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重要性”,可分别调查世界各大城市的供水情况,污水处理能力情况,地下水资源,使用情况,人口状况,由统计结果建立函数关系式,由此推断全市供用水情况,以此作出对未来的预测,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等。
6 T: C1 S4 Q6 n& {1 A6 h+ e' k
. F+ h+ m+ j. z) S2 Y8 w' h4.今后的课题& H0 z; v$ j" j7 @7 j9 G
' Z+ t. Y: }' e6 @; t. c
本研究所开发的Web环境下主题综合学习课程,预计在2001年9月到2002年2月开始在“全国100所综合学习网络课程试验学校”中试验实施。届时将对Web环境下主题综合学习模式的有效性,以及这类课程的学习内容能扩展到什么程度(深度、广度)、与现行学科学习内容的关系、学习素材抽出方法、学生用学习活动计划和课程表,学生用教材,便于教师指导用的指导手册开发与制定等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Web环境下主题综合学习课程开发的模式。
! _& t' |5 C/ R5 Y
" q0 X4 p' o, N0 L谢词 本论文的成果是众多研究者共同研究的结晶,借此机会对参与综合学习网络课程开发的华南师范大学电教系“ISNET PLAN”小组的成员,李克东、穆肃、许晓安、张新华、黄娟、王俊辉、纪婷婷等各位深表谢意。
, Z1 E& t& a9 h/ S# j6 U5 S- r0 `. Q  [4 ^; I. N7 l4 g% g8 w# z2 ^
参考文献, c5 ?6 J4 a: A! E1 w2 @
Kafai,Y. & Resnick, M., Constructionism in Practice-Desiqning, Thinking and Learning in a Digital World, LEA, 1996.
$ M+ s- L3 C6 CLeve, J & Wenger, E.,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I. x' S1 W% U8 S& m& E
岗本 敏雄 编著 网络时代的 教育工学1 新范式篇 森北出版 2000。
4 L1 P& s0 ?* m+ NSalomon,(Ed.) Distributed cognitions: 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consideration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j% `  W$ z6 ?2 @
佐伯 胖等(编) 分散智能的实践 岩波讲座 现代教育8 信息与媒体 岩波书店 1998。1 j9 t4 h( H9 f, s$ Z

) d/ W+ e7 ^3 N% L4 Z5 w" O---------------------------
* Z6 L6 K- Z6 D7 S

& K$ u$ y& H! [0 y9 G& `- y著者简介2 ?! {2 v: I1 m0 f" ^- w
徐晓东 男 1962年5月生。2000年7月归国后,任华南师范大学电教系副教授。
: ]/ t" n& A/ Q, M! g学历:1984年 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 A) ?4 M2 c) Z
1989年 国家教委派遣赴日本国岗山大学进修。
2 F2 @* J; d; K; N+ ~1995年 毕业于日本国岗山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专业 获硕士学位。$ F! z0 W8 H+ ~1 I( h
2000年 毕业于日本国岗山大学自然科学研究科智能开发专业获博士学位(Ph.D)。. `8 i) b, o3 B  G# p
学会活动:日本教育工学会会员,日本心理学会会员,日本教育心理学会会员,日本创造学会会员。
' Y/ b4 L% ~$ \# L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教育内容与方法学、信息教育、认知与学习。
/ f! y1 }! X+ C7 Z0 E) z  I
4 D7 L- o( z4 y0 o7 y% `主要著作:论文:; F; Z1 r4 s' \  T3 ]
徐 晓东,2001 中小学综合学习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电化教育研究 Vol.93,pp65-70。
8 Q8 X( v, _; G* T. \) NXu xiaodong,(2000) The Effects of Divergent-Thinking Training on the Creative Writing of Haiku。Jap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 d( m& [1 y7 b' H8 \, }8 sVol.24,No.2,pp99-110.
- m3 L! S  R1 n2 G( [Xu xiaodong,(1999) A Study of the Universality of Divergent Thinking in Language Domain. Journal of Japan Creativity Society. Vol.4, pp62-71.- S7 G$ n# Q0 E0 E, [5 A
Xu xiaodong & Hasegawa,Y,(1997) Divergent thinking as a general,domain-transcending skill?(1),Japan creativity society, No17,pp152-156.
! |$ |, ^2 t1 zXu xiaodong,(1996) A Study of Characteristics of Leaners in the Learning Methods with Tutorial Mode CAI and Monitorial System.JCET,No4,pp485-189.
7 h" u/ I5 _% ~6 {- F8 E5 q% J等论文20余篇。
0 l9 \3 c, g6 F7 ~: [/ [4 i1 E1 E/ C- e: k" Q

2 T* v! V1 n; z" _0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6 21:44 , Processed in 0.08881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