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34|回复: 2

快救救汉字!救救中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5 17: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清风洗耳 来源: http://my.hongxiu.com/105/1045938/

     本人曾在中学执过几年教鞭,也曾在报社干过几天编辑,对于文章里的错字、别字特别敏感。初上网络时,见到很多帖子里各种各样的错字、别字比比皆是,心里只感到一阵阵的发怵。后来上网次数日渐频繁,慢慢地也就习惯起来,不太以为然了。但有时候想想,还是觉得不对:长此以往,汉字哪还像汉字?中文哪还像中文?

  目前网络上存在的错别字现象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古往今来都比较常见的“传统性”错误,即文章作者的语文基础确实较差,有些字的确写不出来,只能以错字别字权且代之。这种类型的错误在一篇文章中出现的数量不是很多,基本上不致影响网民的正常阅读。

  二是现在网上的文章几乎全是用键盘打出来的。作者为了追求速度,自然要以牺牲一定的正确度为代价。加上打完后未能认真检查校对,为数不少的错别字(主要表现为同音字)便大量混杂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不过对这类错误,人们只需稍加思索还是能够基本读懂整篇文章的大致意思的。

  三是现在有部分年轻人凡事都喜欢标新立异“破规矩”、“反传统”,或者喜欢以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对待身边的所有事物。表现在网络上,则是故意把一些连小学生都能读会写的常用字用另外一些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的谐音字来代替。例如好好的一个“我”,他偏要写成“偶”;分明是“喜欢”,他硬要写成“稀饭”……初次上网的人面对这一大堆稀奇古怪的“新词语”只会生成满头的雾水,但到网上接触多了,倒也能够慢慢解读出其中的大部分含义。

  第四种情况我只能用“令人震惊”这四个字来加以形容。目前有相当大一批正处在中学生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非常喜欢上QQ、玩“空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少男少女在这两个地方普遍使用一种叫做“火星文”的文字聊天写日志。我们这些从未到过火星的人,根本没法读懂他们通过这种文字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意思。

  下面是我从我以前的一个学生的“空间”里看到的一段话。原文是这样写的:
  “姷朲疼愛﹖ˇ ̄真緈鍢。нoнom 侽朲。。这⑴輩孓ò⊥祗有祢素ωǒ。d ̄穝耐。。!”(原意为:有人疼爱真幸福,男人——这一辈子,只有你是我的最爱!)

  我不知道年长的人有几个能全部看懂里面的意思。你看看,在这短短的一段话里,既有方块字,也有拉丁字、希腊字,还有阿拉伯数码字和奇形怪状的标点符号。里面的这些方块字,有一半肯定《新华字典》都没法查出来,因为自古以来我们就没有人这么写过用过。然而,这些东西现在却在一部分青少年人群中流行起来,而且似乎还成为了一种特别时尚新潮的醒目标志。

  这样一种现象已经不属于我们前面谈到的错别字的范畴,而是对我们传统汉字的一种颠覆,一种“恶搞”!看到这里,你不认为情况已经开始变得有些严峻了吗?
  汉字是我们炎黄祖先的一项了不起的伟大发明,是我们中华文明中一块无比璀璨绚丽的瑰宝。现在它遭遇到的这种戏弄和作践,是我们的祖先始料未及的,同时也是每一个当代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应当坐视不理的。

  我倒不认为那些故意使用网络错别字、发明和使用这种所谓“火星文”的青少年是存心要毁坏我们的中华瑰宝。他们这样做,恐怕更多的是出于一种猎奇、求新、求变的心理因素在从中作祟。说严重点,顶多也只能算是一种青少年成长期内“逆反”心理惹的祸。因此,过多地谴责或怪罪他们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弄不好反而会进一步加剧他们的“逆反”情绪,使情况变得更糟。但是,作为良知尚存、深明其中利害关系的我们这些成年人,对于这样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始终保持一种可怕的沉默,心安理得地听之任之,袖手旁观则是很不应该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在青少年的教育引导方面肩负重责的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公众媒体能否对此施加一些积极的影响,发挥一些积极的作用,在加强正面教育、正面诱导等方面有所作为呢?

  时不我待,快救救汉字、救救中文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7-25 17: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100年后还有人会写汉字吗 

作者: 清风洗耳 来源:http://my.hongxiu.com/105/1045938/
  
  离开企业后,到中学校里教了几年书。每当打开学生的作业本或测试卷,很难找出几份中国字写得稍微工整像样一点的。岂止是学生?包括我身边的那些年轻教师,以及我以前在企业里接触到的很多年轻同事,看长相个个都相当俊朗帅气,论口才人人都格外伶牙俐齿,可一看他们写在书面材料上面的那些中国字,他们自己都会连着说上好几个“不好意思”。每当这个时候,我便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这样一个问题:长此下去,100年后我们国家还有人会写汉字吗?

  提出这样的问题决不是在危言耸听,更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虽然未作认真的调查统计,但只需对我们平时见到的现象稍作分析,便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现在国人书写汉字的能力水平,无论从笔划间架上看,还是从规范美观上看,都已经每况愈下、呈整体滑坡的趋势了。

  谁都知道,语言只是人类区别于普通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文字才是真正反映一个民族的文明进化和发达程度的重要象征。这就是为什么每个民族都有语言,但并不是每个民族都有文字的道理。我们老祖宗发明的汉字以其既表音又表意、字即词、词即字等特有功能以及优美独特的字形结构,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数千年,在彰显民族文化、传承民族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国家民族的统一强盛等方面,发挥了其他任何事物都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可现在呢,没有多少人再像以前的人们那样去认真专注的对待汉字、书写汉字了。

  两个原因是导致今天这一局面的罪魁祸首。

  其一,科技的进步使得现在的人们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便有人预言办公“无纸化”的时代即将到来。曾几何时,试看现在的政府、企业、商家乃至学校,哪个地方不是主要依靠电脑拟稿发文?与亲朋好友写信曾经是人们在互致问候、互通消息的同时,习习文、练练字的极好机会。可现在高度发达的现代化通讯手段,使人们普遍习惯了宁动嘴不动手、“言而无信”的相互沟通方式,把人们剩下的这一点儿练字的机会也抢走了。一句话,现代科技让人们用“敲”(键盘)、“按”(按键)和“说”几乎完全取代了以往的“写”。中国有句老话叫“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说的是只有经常不断地运用和训练,我们拥有的某些个技能才不会有所荒疏。现在,人们已经很少有机会常写汉字了。长此下去,100年后,真的还有人会写汉字吗?

  其二,中小学教育也在不断减少孩子们写汉字的机会。

  现行的教育体制改革,“减负”曾经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主要目标。殊不知,改来改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不仅一点儿也没有减轻,反而随着应试教育模式的愈演愈烈而负担也越来越重。大量的课内外作业、“题海战术”以及双休日家长逼着参加的各种“培训班”、“强化班”等,使得孩子们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学英语、攻数理化、背“优秀作文范本”、练钢琴、舞蹈之类的事情上。即使是写作业,趟题海,写汉字的机会也不多。包括语文这一科在内,作业有现成的“练习册”,同试卷一样,题目和大量选择题的答案都印好了。问答题只需简单的写出答案即可;选择题就更省事了:只需再题后的括号内写上A或者B、C、D就行了。连语文课都没有多少写汉字的机会,其他的科目当然就更加机会难得了。未涉人世的儿童少年,正处于一个学知识、练本领、为长大后的发展打基础的极好时期。而在这个时期,他们便越来越失去了书写汉字的机会,到了他们长大后的将来,他们能写好汉子吗?他们还会写汉字吗?

  科技进步是件好事,是时代前进的大潮流、大趋势,谁也无法抗拒。作为已经进入社会的成年人,为了赢得时间、速度和效率,用电脑和现代通讯手段代替手写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未成年的少年儿童,让他们在小小的年纪便难得有足够的机会去经常接触、熟悉和书写老祖宗留下来的、足以让世界为之倾倒、为之羡慕和赞叹的汉字,由此产生的种种不良后果,对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来说,难道不会是一种灾难性的吗?  

100年后还有人会写汉字吗
发表于 2008-7-31 23: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便会写,错(别)字也不少

其实还有一种状况:即便会写,错别字也不少!每天看电视,从新闻节目到电视连续剧,从央视频道到地方台的节目,几乎没有哪一天在电视屏幕上看不到错别字。比如最简单的——“的”与“得”、“地”,就常常被“不小心”弄错而混用,几乎到了司空见惯、见惯不惊的程度。其实这些字怎样正确使用并不复杂,但就是常常出错。汉字使用中的这种现象的确令人担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5 12:18 , Processed in 0.06238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