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76|回复: 3

青少年最宜精读鲁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3 10: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桑永海 来源: 文汇读书周报     

●提倡青少年读鲁迅,是年龄心理特征和阅读规律决定的。


●在对鲁迅的接受上,阅历固然重要;是否有颗童真之心和一点悟性,也同样重要。所以青少年读鲁迅也自有其接受的长处。



●鲁迅的经典文本,是青少年学习语文的灵丹妙药。语文教师自应学习鲁迅、走近鲁迅。



百年中国,从封建专制向现代化转型的漫长、曲折历史过程,已经并将继续证明:集思想家与文学家于一身的鲁迅,确是独特的“这一个”,是一个伟大的存在。鲁迅的深刻性、复杂性和开创性,决定了他的思想与文学具有一种独立、批判和前瞻的质素,蕴涵着许多超越时代的未来因子,致使我们这些后来者,在面对社会急剧转型复杂现实的当下,总是感到先生的思想和文学,还活跃着,一直伴随在我们的身边。而这一点,是其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任何文学家也不可替代的。在要求青少年阅读中外经典著作,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当代语境中,我们理所当然应该提出一个期望:青少年最宜精读鲁迅。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



这里,“青少年”,主要是指从小学高年级到初中和高中的少年学子们;“精读”,是说不在数量的多少,也不是泛泛地浏览,关键在“精”字,反复细读、咀嚼、涵咏。



然而,有一种“少不读鲁迅”的说教已经流行几年了。并且作为书名印在封面上刊布于世。并且该书作者去一些大学演讲还都要推行这一套说教。再加上文化现象纷纭复杂和人云亦云,这种说教已然造成一些认识上的混乱和误区。所以,谈青少年与鲁迅的关系,必然要剖析“少不读鲁迅”的歪论。



首先,为什么要特殊强调青少年阅读鲁迅?奥妙何在?其实,这是由人们的年龄心理特征决定的,也是人类阅读史上的一个常识性问题。教育心理学和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都告诉我们:一个人,十五六岁之前,是阅读的黄金期,也是阅读习惯的形成期,还是阅读倾向(爱读什么,不爱读什么)的培养期。小时吃进去的东西,是会影响一辈子的!法国有句绕口令似的流行语:“你告诉我你从小读的都是什么书,我就告诉你你是怎样一个人。”所以,世界上任何一个开明的国家和民族,都要引导青少年早些接受优秀文化遗产的熏陶。鲁迅著作是极具现实生命力的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当然属于青少年应该早些接受的瑰宝。可是那个作者不但打出“少不读鲁迅”的旗号,他还更上一层楼,说“老年时再读鲁迅不迟”!这是什么意思?少不读,老年他会心血来潮去读鲁迅吗?谁都明白,那就一辈子和鲁迅擦肩而过了。我呢?当然要与那个作者唱反调:青少年心灵最纯真,身心最健旺,最宜精读鲁迅。



提倡青少年精读鲁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们童心未泯,多有一种天真的悟性。就笔者多年追踪调查中学语文教学实践表明:在对鲁迅的接受上,受众的阅历固然重要;另外,是否有一点悟性,有颗童真之心,也同样重要;并且二者是可以互补的。鲁迅著作中一些浅易篇章,青少年那样的赤子之心、好奇之心,和许多成年人的阅历相比,是另一种优势,犹如一个直通车,比较容易进入鲁迅心灵世界中去。尤其是《朝花夕拾》中的精美散文和《呐喊》中一些篇章,中学生是很欢迎的。李长之不就是13岁的初中生读了《阿Q正传》,25岁就写出名作《鲁迅批判》吗?那时节,李长之何曾“老”过,又有多少“阅历”?反之,一些学者文人,再练达,再渊博,或心灵生出老茧,童心泯然,或养就了某种心理定势,或别有自以为得计的偏见,也是很难理解和走近鲁迅的。所以我们自应发挥青少年特有的优势,引导他们精读鲁迅才是正理。可惜,上述两端之关系,为许多论者所不察,一味迷信“阅历”。尤以那个“少不读”的鼓吹者为甚,他不顾时代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摘录鲁迅当时关于阅读的言论,加以片面的引申,把年龄与阅历推向鲁迅接受的极端,却置文学接受中童心与悟性的作用于不顾,对鲁迅之作大加贬斥。



“鲁迅是语文教学的灵丹妙药”,这是一位当过中学语文教师的北大学者说的话,我深信这是他的切身体悟。调查几代中学生,问他们学过的白话课文印象最深的作家是谁,绝大多数回答是鲁迅。他们的体会也惊人的一致:鲁迅作品乍读比较难,有些生涩;但很快读懂了,就喜欢了;到读熟了,可以琅琅成诵了,心里就产生一种喜悦和永难忘却的美感。事实说明,鲁迅作品是青少年学习白话文、文言文的最经典的现代文,是他们阅读写作的最好范文,这就是我们提倡青少年精读鲁迅的又一个重要原因。那个“少不读”的作者,一口气歪评了十多篇鲁迅作品。就连先生推陈出新的“魏晋笔法”和熔铸古今中西于一炉的“文白夹杂”的语言特点,也成了他攻击的对象。难道语文课只准学白开水似的“下里巴人”,非把典雅高贵的“阳春白雪”扫地出门不可?如果学生天天快乐地读一看就懂的武侠、韩寒、郭敬明,还用得着去开语文课吗?



我们还是老老实实把经历近百年时光淘洗的鲁迅经典文本,按不同程度,选一些给中小学生精读吧!那是利于青少年利于现在也利于未来的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一件大事,决非一句“少不读鲁迅”就能轻忽了去的。当然,对我们的语文教师,更应当有一个学养上的要求——学习鲁迅,走近鲁迅。英国文学史上不是出现了普及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家兰姆姐弟吗?今日之中国,也在呼唤着普及曹雪芹、鲁迅等伟大作家的我们的“兰姆!”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3 10: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作家学者谈鲁迅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来源:中华读书报   

    编者按 鲁迅曾于1926年9月至1927年1月在厦门大学执教一个学期,同时创作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著名的文学篇章,他在厦门大学所做的《少读中国书,做好事之徒》的演讲激励了不少青年学子投身时代大潮。而立足当下文艺发展的现实,探讨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代新文化学人,对待文化传统的态度与立场,以促进社会主义文艺大繁荣大发展,正是“鲁迅·新文化传统·当代文艺”理论研讨会的主旨。

  这次理论研讨会由北京市文联、厦门大学文学院和北京鲁迅博物馆在厦门大学联合举办。正如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索谦所说,召开这次研讨会,是希望在这个时代,也应秉承鲁迅先生始终关注现实的思想精神,寻找对于今天的文化现实有益的启示和经验;同时,力图提出有针对性的话题引发文艺界人士的讨论,促进和加强文艺评论工作。


我们现在在哪里?

王富仁(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新文化传统·当代文艺”这个题目现在重新得到关注,我觉得与改革开放30年有很大关系。我们回顾30年想想,我们到底做了什么?往前推从1949年-1979年,这也是30年。从1949年往前推到1919年,也是30年。从1919年向前推到1889年,又是30年。这120年的时间,我们又完成了什么?1889年的时候,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理想就是中体西用。这120年来我们完成了当时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的一个理想。中华民族经过这30年的努力完成了120年前的知识分子没有完成的理想,但是我们没有完成的还很多。假如我们是研究鲁迅、思考鲁迅的知识分子,我们就应该存在一种危机感。我们的经济发展是否与思想文化齐头并进?在这30年我们消解了什么?实际上消解了的是鲁迅、新文化传统。五四以前康有为要把儒家写入宪法变成儒教,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重新出现了国学热,有人提出要把中国建成一个儒家共和国,这便陷入一个文化怪圈。我们仍然在研究新文化,但是我们所说的新文化是要把儒家定位为儒教的这样一种把新的旧的掺和在一起的文化。这样的想法可能不一定对,只是我想问我们现在在哪里?

鲁迅的忧郁

徐坤(作家)


  鲁迅的精神遗产中,爱情是重要一条。从鲁迅来厦大后的经历来说,爱情很伟大。不管是何种精神斗士,都可能受到爱情的影响。鲁迅将在黑暗中徘徊,如果没有许广平的话。厦大是鲁迅人生拐点,从1926年单身来此到后来去广州与许广平团圆,选择写作来养家,这些变化从厦门开始。

  厦大这里没有呐喊,只有伤逝和彷徨。有他和许对爱情的试探,尤其是《伤逝》中,对许的爱情想象想了一个遍。厦大如何挤走鲁迅?鲁迅在《两地书》中一味夸大厦大缺点,是三一八惨案后,鲁迅态度激烈,受到压迫,在厦大生活。未到目的地,风言风语多,与爱人小别离,鲁迅心情不好,一切有关厦门的坏话表现在两地书里。这里风光优美,对照两地书,其实出入很大。在这里鲁迅思考的主要是如何处置爱情,只写了《伤逝》,其他都为此书作注解。当时鲁迅已经46岁,他和许也不可能在北京居住,他善良,京城论敌多,逃离是权宜,但不是最终。爱情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三条路》表达了三点:我和朱安没法了断;我比你大17岁;我没有钱,工作不稳定,要受苦。感谢许广平,是许带给他勇气,接到情信,鲁迅立刻交了辞呈。他们在广州过渡,在上海安家10年,鲁迅有家居生活,心情明快,用自己的笔表达理想,满足生活必需。对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也发起过左翼作家联盟,最后病逝。厦大的经历,一说明爱情伟大,触到人内心柔软处,二说明自由撰稿人的制度很好。中国出版博物馆在上海兴建,有自由的撰稿身份,鲁迅才能脱离体制自由写作。因而我们要健全出版制度,保护发言权力,现代性启蒙任务才有接续的可能。这也是鲁迅留给我们的遗产。

接受鲁迅的难点

孙郁(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研究员)


  中学语文教科书里有17篇鲁迅的文章,中学老师普遍反应不好讲。这是鲁迅的问题还是讲解者的问题?

  鲁迅先生一直在寻找一种特有的精神的表达方式,他对汉语的表达具有警惕心理。有时候看鲁迅的文章,我们会发现我们所使用的语系恰好是当年鲁迅很厌恶的语系。用这样的语系去研究鲁迅,这便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鲁迅的藏书一共有14000册,其中有个关于朝鲜半岛的考古报道,他为什么对这样的东西感兴趣?鲁迅是有种暗功夫的,他的这种暗功夫在他的文本上没有明确的显现。从他的藏书里我们可以感觉到他对域外文化的深切理解,充分尊重他人的自我。我们真正意义上的考古起于1927年,那时鲁迅在上海,他给当时的考古专家写信要求专家写一个西行日记。鲁迅觉得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是有问题的,考古工作的进展唤起了他的研究欲望。鲁迅认为考古工作可以丰富我们对历史的认识。

  鲁迅一直想寻找鲜活的个性式的文本,寻找独有的表达方式。他的作品其实都是此种观念的闪现。他的小说、杂文经常用一种非常悖论的方式,用反逻辑化的东西还原世界本真。当前讲解鲁迅时都是用当下流行的时尚的话语,这样的讲解与描述可以理解,但是它是否真的契合了鲁迅本来的世界?

鲁迅自省的当下启示

朱水涌(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厦门时期的鲁迅可以用“温暖、无聊、喜怒”六个字来概括。19261030他在大婚之夜写过一句话:“一面是埋葬,一面是留恋。”他埋葬什么?留恋什么?鲁迅要埋葬的就是他先前所信奉的进化论。

  鲁迅在五四时期在新文化时期想从戏台中退出是很不容易的。重要的文学思想家需要自己独立的精神。

  鲁迅在厦门的徘徊中为自己摆出了三条道路后来把三条道路并成两个选择,是继续教书当教授还是继续写文章走文艺道路?鲁迅的精神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他想以文学来改变中国社会的状态。

  现代社会显现出与五四时期很不一样的状态。那时有个想象的目标和价值的预设。五四时期以西方现有资源作为参照,个人观点总是与民族国家社会密不可分。这与当前空间焦虑的状态很不一样。现代人依然找不着一个可供寄托的载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是当下文学所缺失的。
发表于 2008-12-15 20: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窃以为,当前的时代不适合提倡学习鲁迅

如果时光倒流到上个世纪20、30年代,我举双手赞成!

但是现在不同,原因有三:

1.  鲁迅总是喜欢挑毛病,找政府的茬,这是与当前的和谐社会形式不符;

2. 当前的社会环境已经不同,政府已经将社会治理得歌舞升平、没有鲁迅存在的必要;

3. 青少年尚未成人,学习鲁迅会养成一个叛逆的性格,长大以后会成为社会不安定分子。

[ 本帖最后由 郭比得 于 2008-12-15 20:52 编辑 ]
发表于 2009-4-23 00: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的都看不懂啊,那年代的事好多都不了解。还有不处在那时候体会不到那种文化氛围,有心无力啊,不是我们年轻人喜欢周迅而忘记鲁迅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3-29 20:23 , Processed in 0.08129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