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47|回复: 0

余英时:在这个时代,做一个有尊严的知识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0 18: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李怀宇 来源: 网易  2008-11-21 18:54:07 
4 m% T* o6 ^2 ?% J3 v' [3 `    
  |3 B+ Y/ ?8 _# O' j: L& I我没有崇拜某一个圣人,我不崇拜孔子、孟子、朱熹,只是觉得在中国精神史上,这些人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从内心欣赏他们,尊敬他们。' e7 ?8 }% }" Z" {
% o8 o* `  X" ^6 ~. `2 P6 \
作者介绍余英时 安徽潜山人,1930年生于天津。1950-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陞先生,获博士学位。曾任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著有《历史与思想》、《史学与传统》、《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士与中国文化》、《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朱熹的历史世界》、《重寻胡适历程》等。! t2 z! \8 B7 v" Y! K

: ^+ C8 z( z2 w2 |6 q7 S# F* Z2 \. V/ [) ?* ?1 v, a$ T1 a" k! b  u
余英时先生2006年获得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享有“人文学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奖,被誉为“胡适之后最杰出的中国学者”。从普林斯顿大学荣休后,余英时先生隐居“小书斋”中著书立说,笔端深含中国情怀,思想影响华文世界。时代周报创办之际,余英时先生欣然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2 r( m! `3 o! r

1 O% D) m: j9 G: g1 y' p国学“大师”太多了
! m+ [. c- d& K* ~; ~
( R% @4 {. @5 `/ v8 |2 i现在的大师太多了,就是通货膨胀,贬值了。人人都是大师,那谁是小师呢?3 M  {7 _1 d* P1 q7 l# Z

3 m5 Q0 Z/ o& N时代周报:现在的“国学热”似乎越烧温度越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7 s8 H. N6 N9 T. ?# f0 j% G3 X: R" _
6 F- v( Z5 M. H! J2 H$ Z! n
余英时:我觉得没有真正的“国学热”可言。真正的学是不能热的、热不起来的,只有五分钟。学是要冷冷清清长期做的,如果要带一个“热”,就可以不考虑了。等于是流行歌曲,大家都狂热,流行歌曲能流行多久,就不知道了。我看“国学热”本身跟国学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有些人的思想被挖空了,要找东西代替:老祖宗的东西就是很好的,我们不用向国外求什么,光老祖宗的东西已经用不完了。无非就是这样一种想法,才会搞出“国学热”来。
7 B  S  V( X# M7 }6 M" v* U# G& t/ `( x; M
时代周报: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人心不古,物欲横流”,所以必须倡导“国学”,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o" M: v; K! F" z

! T$ s2 k$ {7 s3 i, I+ E: x: q6 x余英时:我想“人心不古,物欲横流”的说法,每个时代都能听见。古代就有了,汉代可以这样说,唐代可以这样说,明代可以这样说,现在还是这样说,什么才是把人心复古呢?从前提倡经学的人,就以为经学可以解决一切,中国人念经学念了几千年,去翻翻清朝《四库全书》提要,经学有多少书?每一代都有发展,还不是继续“人心不古,物欲横流”?我想每个时代都有问题,没有任何一种万灵药可以通治所有的病症,只能对症下药。
3 w. b; A: r0 p, z) k: ?2 q/ I! a2 t( j8 J1 Y0 O- `5 y
时代周报:在现代学术史上,“国学”一说的发展有什么样的背景?- t9 W& b& J1 O0 t3 I

. {+ [$ Q+ a8 g7 p- j余英时:“国学”基本是日本的名词,日本明治维新以前就有了。最初就是要恢复日本的国粹,先是对抗中国的汉学,后来又对抗西方的东西。这个“国学”后来就传到中国来了。当初也经过许多演变,也有“国粹”的说法,同样是日本传来的。后来中国有《国粹学报》之类。章太炎提出,这些东西有所夸大了,所以改用“国故”,他有一本书就叫《国故论衡》。胡适他们提出“整理国故”,整理跟中国有关的历史种种。这样“国学”就变成中性的名词。
1 ^0 j% E* Z& S0 C6 k& w  Q/ q( h5 [& y" i: E+ D/ C, U; ?8 q; j
清华大学办国学研究院的时候,就用过这个名词。包括我的老师钱穆先生写过《国学概论》,他说“国学”这个名词恐怕也不是能持久的。我认为把“国学”变成某一种神圣、美妙的意义,让它发生精神向导作用,恐怕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和考古学家李济之
  I5 d5 |( r( ?' U' \4 e
. M/ R0 J2 \0 z& s4 c- s先生反对用“汉学”这个名词一样,不想把中国考古变成“汉学”的一支。, b7 e1 B9 z. I
" s! n) X! y$ \
时代周报:在学术研究上,通与专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 V( `) R. ?, _. J
! g6 Q) M' a7 L$ J/ @/ n
余英时:在学术上,通与专是看个人的。有人愿意是专家,他不想“通”,对“通”没有那种意识。有人故意学“通”,那种是很虚的通,许多抽象的废话,听起来冠冕堂皇。尤其是现在用西方各种理论的名词,人家也不知道葫芦里卖什么药。我想真正求通,是在专中求通,通中求专,两者分不开。没有具体研究,通什么呢?一到具体研究就进入专的领域。这专不是就事论事,要看看前面,看看后面,看看左右,把有关的都联系起来,那就是专中有通,通中有专,不能空谈专与通。' G) ~" ^, |& D

! P; j9 Y; ]% R+ c时代周报:为什么现在大陆的学者动不动就称“大师国学”,动不动就是“通才”?
! G+ i! E; Y: p* y( O' |: z$ }- ~
, V4 ^! B  M7 w) v* k3 V余英时:还是精神空虚吧。这是最大的问题,学术界的人精神也空虚,总要有一些东西填补,变成大师的话,当然就得到很大的满足感了。明朝末年官封得太多,“都督多似狗,职方满街走”,现在的大师太多了,就是通货膨胀,贬值了,什么都是大师,就没有意义了。人人都是大师,那谁是小师呢?
# Z! u. @. ?( u& s) k  R+ X& v( N1 y2 t3 Q
时代周报:那些顶尖聪明的学者为什么热衷于当大师?9 X, O! d6 Y+ l6 u
' s8 ?  n7 p& z6 D& [& B7 I
余英时:有人学问好,聪明才智高,不一定有智慧,智慧是另外一回事。人生的智慧不是看人的聪明,中国古人讲,这个人“智可及,愚不可及”。“愚不可及”不是骂人的话,是赞美的话。西方经典《赞愚》中就说,越是愚钝的人越有智慧,愚钝的人不是言词辩诘,而是对人生有某些很深的体验。越聪明的人越是糟糕,聪明等于是一个工具,就像科技一样,用在好处也行,用来制造杀人武器也可以。这就是古人讲“术不可不慎”,做哪一行也要谨慎。这跟智慧没有什么关系,千万不要迷信什么学者大师之类。
" l/ {: G( p& Q
! `0 R  ]# b# |* J* g& S# I2 U但求面对死亡而视为平常
4 y  I  @7 t  a+ K

. }2 B8 J% E2 x三不朽是很好的,不见得人人都能做到。要付出很大代价,牺牲各种功夫才能立德、立功、立言。我想遗臭万年的人就比求三不朽的人多得多了。* f" m- J: S+ D, z$ d  M

, y0 Y3 S- C8 f& k; G3 D时代周报:一些在文化、学术上很有成就的人物,到了晚年为什么会产生“不朽的焦虑”?% I* Z2 n3 \; F# O7 u
' ~* h0 q: w6 F( H- f* k
余英时:人到老的时候,怕死是一定的。你要记住孔子的一句话:“及其老也,戒之在得。”年轻的时候是好勇斗狠,要跟人家拼打、斗争,老年就越怕自己失去这个世界,越想抓紧“得”。这个“得”不光是财,主要是名誉:人家承认不承认。怕寂寞,这就是黄宗羲早年讲的一句话:“士大夫不耐寂寞,何所不至。”只要你不耐寂寞,什么事都会干。老年人就怕这个世界把他丢掉了,他没有地方可去,没有东西可以抓得住,所以一抓住一个东西就占有,无所谓节不节了。越到老年越可怕,年轻的时候不会意识到死亡,到了中年以后,死亡的威胁就存在了。- w0 `$ f% W/ |) y) V1 L

; Z" w' w1 |4 g8 q% g6 V! ]. y0 w儒家讲死亡,就是面对它而视为平常,这是真的儒家精神。胡适到英国去见剑桥的大主教,就说:对死根本就不怕,死了就死了,没死以前就做我该做的事。这就是张载所说“存,吾顺事”。活一天,我就要尽一天责任。责任有很多,对子女有责任,对太太有责任,对父母有责任,对兄弟姐妹和朋友都有责任,能尽多少算多少,不能人人都靠你。尽我最大的努力做我应该做的事情。我的专业是研究历史,就希望把我的历史研究好,不是曲解历史,不是为了某一种利益而搞一个学说,也不是为了赚钱而写一本人人都买的书。做历史研究也罢,做哲学研究也罢,得到某种程度的真理,把已有的真理向前推进一步,那我的责任就尽了。至于人家的评价怎么样,对你是不是欣赏,生前是不是得到承认,这都不重要。这样你就心安理得了,就没有那么多的惶恐。最怕的就是不安,老想要怎么样,这是心理上最难克服的问题。4 w! b1 p. Q3 y5 o, B: S1 U
6 i# h+ x1 U/ D  B4 s: ?  m8 J* H, S
“不朽的焦虑”起源很早,中国古代思想家如子产,不信灵魂不朽,认为魂、魄最后都会散失,这便引出《左传》上讲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就是以身作则,大家敬重你,觉得你是一个楷模,可以拿你作标准。立功是对社会有贡献,自然不朽,人家永远会记得你。立言是你说的话或知识上求真理,科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能够创造出很新的想法,对一个时代有很大的影响,那也可以不朽。这就是所谓三不朽,中国人把死寄托在这三不朽上。这三不朽是很好的,不见得人人都能做到这样,要付出很大代价,牺牲各种功夫才能立德、立功、立言。
. D/ @3 c+ U- [) k1 D$ P* ^! b- R+ M( T& m0 u+ }: A
如果不想花那么大的功夫,又想不朽,有什么办法呢?就做坏事。这就是东晋桓温说的名言:虽然不能流芳百世,我也可以遗臭万年。遗臭万年也是不死,所以,我想遗臭万年的人就比求三不朽的人多得多了。* A% w; X1 O2 U% H/ [

: Y0 E+ w" w$ u: L& ~/ Q9 I要恢复人的尊严
% g) t9 [, I8 r+ X6 v+ @2 l, |( w+ ^. R* f9 D# y
语言本来是约定俗成的,没有什么必要创新,可是我觉得“分子”这个含义现在太坏了。讲政治人、经济人、文化人都可以,为什么不能用知识人呢?我的意思是人的地位要受到尊重。" {( G) ]& J  A' u
. P6 h) s+ W* t! Z+ }, ?# r6 A
时代周报:为什么你现在把“知识分子”一词都改用“知识人”?! W8 l" w7 V/ `& h& y6 r' X! K0 O% J

+ i$ `4 ?2 l( c: X3 F* |, G余英时:“知识人”这个名词是我现在提倡的,第一次是200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士与中国文化》第二版,我在序里提出这个问题。以后我就尽可能用“知识人”,而不用“知识分子”。原来我也用“知识分子”,那是随俗,因为语言应该随俗。但我现在觉得这是一个问题,过去“分子”用得太可怕了,分子是右派分子、坏分子,什么都在里头。“知识分子”已经用了几十年,从前是一个中性的词,后来就变质了。所以我不想再用。我记得可能是看了已经去世的语言学家陈原谈“分子”的文章,受到他的影响。西方用“intellectual”,就是知识人,日本人也用“知识人”。我给日本学界写过一篇文章,用的是“知识人”这个名词。讲知识人等于中国人讲读书人一样,讲政治人、经济人、文化人都可以,为什么不能用知识人呢?我的意思是人的地位要受到尊重,我要恢复人的尊严,因为语言是影响很大的东西,语言一定限制你的思想,用暴力语言,就是鼓动暴力。8 X2 v% q  w* V; V  I! @
9 c" K' E& f; o
时代周报:人的地位要受到尊重的观念,在中国历史上有没有源流可以追溯?, V3 K& }! R! z/ x" v

& m2 _" N! y+ Y' w1 X余英时:中国对人权是一样尊重的,在王莽时代有诏令,不能买卖人作奴隶,这比西方还进步,西方整个古代以至早期基督教都视奴隶为当然。人都有权益,人都有尊严,这在中国早就有了。中国的观念跟西方的价值可以结合起来的。  [; y: k% U& b, }- T; r, F, ~

) N1 {9 d% A( {$ G从前中国还有士大夫阶层来控制,政权也是开放的,开放到一定程度就是科举,要做官必须先考试,这个考试是比较公平的。从汉武帝开始,中央设有太学,地方上也推举人才再送上去。这是中国很早就有的好事情,不要以为是小事情,这是不容易的。西方在中古时候一个是武士阶级,一个是有钱的商人可以有特权,然后是世袭的贵族。这些在中国很早就消灭掉了,世袭制度基本上在春秋战国以后就不再实行了。唯一世袭的就是皇帝,这个没有人碰它。中国的政权很早便开放到“四民之首”的“士”(即知识人)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成就,但这一开放并没有形成“民主”。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知识人便自觉地努力,想作进一步的开放。追求民主,便是承认每一个人都有“人的尊严”。儒家早已有“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念,这一思路在现代与追求民主、自由、人权的大潮流汇合了起来。) Z/ ~! g' M; @2 ]$ s8 L, g, s

& l7 ~5 W+ F. ]/ p/ R% ~时代周报:在今天这个时代里,如何做一个有尊严的知识人?" C5 Z3 k$ y  K' m) B

- L, a! b; _1 Q3 V- [5 ?余英时:我想你们年轻人自己要努力,要自己把自己当人,不要盲目服从上面的权威。我认为每个人要争取自己基本的人权,不要随便被人剥夺了。如果人家给你“恩赐”,给你点好东西,你就感激涕零,这就不太好了。人就应该量才适性,自己有多少本事,在什么环境,尽量做自己该做的事。但是人不能光为自己着想,我们念中国书,受中国文化影响,不能只管我一家,其他就不管。因为小时候受影响,有社会责任感,但是责任感也不能无限膨胀,膨胀到连家都不顾了。起码的责任是对家里人有承担,这以后才有余力为公家做事,这是很简单的人生道理,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中国才能够慢慢走上现代社会,只能求一点一点地变。
( r2 r* p) e0 }( s* C( j3 a0 g/ F
9 Y5 D- Z+ S6 [# I3 Q我从来不把任何个人当神一样看得不得了。古人今人中好多人我都很欣赏,很尊敬,但我不觉得我要崇拜某一个人,想变成某一个人。我怎么可能变成爱因斯坦呢?爱因斯坦是一个个体的生命,我也是一个个体的生命,为什么要做他呢?就算有一个人是物理天才,也不一定能成得了。每个人都要成就自己,完成自己。我没有崇拜某一个圣人,我不崇拜孔子、孟子、朱熹,只是觉得在中国精神史上,这些人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从内心欣赏他们,尊敬他们。
( P1 A/ o- ]8 \) W+ g$ z, o1 z. U9 c: ?+ l
现在想到的是,在这个时代我能做什么,那就是做自己。我没有英雄崇拜主义,也不会自愧不如,因为我天生就只有这么多本钱,只有这么多才力。这不是我能决定的,这是遗传决定的,还跟我的环境有关系。如果小时候没有八九年在乡下,我对传统的社会与文化便不可能有亲切的认识。但我没有机会上现代小学、中学,便注定不能成为数学家或物理学家了。我只有一点对中国文史的底子,就只能做我自己。我并不是傲慢或者自负,人只能知道自己有多少本钱,就做多大的生意。不要看别人是大富翁,我也要去做大生意,那就画虎不成反类犬。总而言之,尽力完成自我,同时也知道尊重别人,这是所谓“博学知服”,即做一个有尊严的知识人的最好办法。
- y; V! H2 m! E) I( E
2 H7 a( m9 Z6 |6 V: f$ J1 g(余英时专访下篇详见12月1日《时代周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7 10:26 , Processed in 0.08026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