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14|回复: 5

从17个角度看汉字繁体字和简体字之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5 10: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裴钰    来源:经济观察网  2009-03-19   

      近期,部分学者、文化人士陆续提出要废除简体字,全面恢复繁体字,同时,还有一部分学者主张要继续汉字的简化,不必恢复 繁体字,“繁简汉字”之争在近几年,是年年争,岁岁争,讨论得越来越深入,涉及的方面也越来越广泛,原来是学术圈子的话题,如今,已经成为全民讨论的题目了。

  繁简汉字的争论、激辩,乃至论战,都是积极的,因为文化需要多样性的反思。但是,主义要谈,问题也要解决,没有操作层面的建设性方法,则很多争论就会流于清谈,我整理了一下汉字简繁的历程,总结出17个方面,来详细地探讨“繁简汉字”之争,力求把空泛的话题条分缕析,还原一个这个话题的真实一面。


简体字和繁体字,都是模棱两可的说法


  繁体字和简体字严格意义上都不是汉字的一个正确的说法,只是一个模棱两可的说法。其实汉字没有简繁的区别,如果我们知道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这些只是一个字体的名称,它的统一的名字就叫汉字。学术上、概念上都叫汉字。

  为什么会出现简体字这个说法呢?是在我们国家60年代开始把汉字简化改革。就是有两个分支了,把过去的没有经过简化的字,我们称作是繁体字,经过简化之后的字我们成为简体字。所以这两种说法就出现了。但这个所谓的简体字、繁体字不是两种字体,只是两种说法。并不是说简体字和繁体字是两种汉字,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是说简体字在繁体字基础上简化而成,第一它是汉字,第二他们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是独造的新出来的文字。

汉字简化,汉字文化圈各国的普通现象


  汉字简化不是中国自己搞的,它是汉字文化圈的普遍现象,日本、韩国、东南亚华人聚集区,他们也使用汉字。其实最早的官方的起动简体字改革是日本,日本在1946年的时候,当时用内阁公告一种方式来推动了繁体字的简化。当时规定有一千多个简体汉字,他首先是把汉字给简化了。日本有这样的简化的进程,韩国也有。我们中国是在60年代,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了简化字的改革。所以我们不是最早的。而且我们当时讲的一种过渡,真正最彻底的最早的是日本。

  当时的背景是这样的。汉字的书写麻烦非常繁琐,成为交流的一个障碍。比如说汉字的国家有日本、韩国包括我们中国,他跟西方沟通往来非常麻烦,学汉字用汉字非常难。所以当时有一个说把汉字拉丁化,就是把汉字变成字母,达到很好的沟通。过去中国的文化,汉文化都是封闭、自我的,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觉得我们应该降低我们的门槛,做好沟通。

  拉丁化路子走错了,我们可以收回来。汉字简化之后我们发现这个路子,这个实验也是可以的。包括现在使用简体字在我们国内来讲已经有将近有快50年的时间了。在世界范围内,在亚洲范围内超过了60多年,据目前实践来讲还是可以的。

繁体字也是文字演变的一个结果


  汉字是有一个逐渐产生发展的过程。任何一个成熟的字体之前都有一个雏形,我们今天了解的繁体字也是一种发展的结果。也是一种发展的结果。就是咱们可以举个例子,比如说这个“云()”字。我们知道繁体字是今天的“云”加一个“雨”。这是一个发展的结果,其实简体字用的是更古老的字形。

中小学书法课应该增加繁体字辨认教育


  我们对待文化问题要用实事求是的办法,用建设性的角度。我们目的是什么呢,我们做事情要有一个目的,我们恢复繁体字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不恢复繁体字目的又是什么。我认为,第一,简体字我们在汉字的简体字依然能够保留文化传统,它没有割裂历史。

  现在我们的短板之处在哪里?我倡导用简识繁,用、简体字便于沟通交流,但要认识繁体字。比如说现在的孩子没有经过教授就不认识繁体字。这就是我们的短处。我们应该有的放矢,在教育中增加识繁的教育。比如说在中小学里都有书法课,书法课里,我们可以在书法课里教孩子们认繁体字,也可以用书法来写。因为书法不光是教写字,也教人字,这样在书法课里可以教大家识繁。或者在高考题里增加一道辩题,比如说这个云的简体字是哪个,你只要做选择就可以了。这是一个导向问题,文化导向,我们国家重视大家认识繁体字,但是我们也不会难为学生说你一定要认识繁体字,你可以用难度最简单的题来体现一种人文关怀。一种国家对辨认繁体字的重视。这两种方法还是可行的。

海外华人并不是接受不了简体字


  对于汉字来讲,现在从成本来讲,或者从思想价值观来看,完全可以。你推倒简体字的目的是什么,是恢复文化吗?但是简体字也没有完全割裂文化。如果说为了交流,比如说跟海外的交流,我们从实事求是来讲,比如美国,我们都知道美国的中文教育在2006年的时候,美国的高中,如果开中文教育课,50%的学校选择的是简体字,50%的学校选择繁体字。所以简体字、繁体字在美国2006年的时候,比例是各50%,而且在新加坡,政府提倡写简体字,在韩国、日本、越南包括其他东南亚一些国家,泰国在80年代,20世纪的80年代已经允许在泰国的华人小学里面、中学里面使用简体字。所以海外华人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对简体字那么陌生,不认识简体字,不懂简体字,不是那样的,现在已经到了2009年了,我们要接受这个现实。简体字的推广应该说,应该用平分秋色来讲。而且推广范围越来越大,声音也是越来越高的,繁体字反而慢慢往下降了。所以这个时候你说简体字不利于交流,这个理由也是站不住脚的。

废弃不是文化的方式


  废弃这个方式是非文化的方式,文化没有说捧一个灭一个,不是说废一个提倡一个。文化要多样性。网友,或者观众、听众,多样性,大家通过不同的渠道了解不同的问题,大家使用不同的字体,认识不同的字体,这是多样性的体现,这个体现不是我们讲,是世界规范的潮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是说文化多样性,比如说字体,你要使用简体字同时你会认繁体字。包括我们自己看到的很多的,比如说中华烟,就是华,还有《华夏时报》大报头就是繁体字。这个时候很多都是说反对废弃的理由也在这,废弃是违反多样性文化的原则。

文字教育,传承文化第一,交流沟通功能第二


  从文字上来讲,或者说文字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传承文化。我们学字是为什么?为什么教孩子学字?是因为我们要传播、传承我们的汉文化。交流是第二位的。就是说你会认字,举个例子,扫盲率和教育程度,这是两个指标,扫盲了只是认字,教育程度不会很高,教育呢让你接受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比如说我们学汉字,你会读汉字书,读典籍,那么你接受的是儒家思想,国学的价值观,你自然会接受了。

  所以老外,比如说我们学英语,你问一个专八的人,你问他会英语吗?会。那么你对英国文化懂吗?不懂。只为交流。

简体字,是简化的繁体字


  汉文化和汉字的关系是什么,汉字只是一个体现的方式。就像人的身高一样,人的身高,人的体重,并不能代表人的生命体。我说了繁体字不是一种字体,只是一种字形的一种历史上的体现。不是说这个字体本身代表了文化、承载了文化。简体字准确地讲,简化的繁体字。它不是专门出现了一个字体,一个字体的革命,完全不是那样的。所以你说简化字,不代表中国文化,不能那么讲。

  简体字、繁体字都是汉字。汉字都承载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还有很多的承载方式,比如说方言,比如说民族的艺术,比如说书法,比如说国画,这些都有的。文字只是其中之一。文字其中之一的话,简体字、繁体字又是汉字的一种不同的形态,简体字也不是新创的汉字,不是像火星文那样,火星文只是一个符号。不能说简体字没有承载中国文化,这样说法没有逻辑。

高考语文考试,可以增设繁简字辨认题目,测认,不测难


  我们要让繁体字进入课程,怎么进,怎么做,我会关注问题,我出问题,少提主义,你要想办法,比如说在书法课中加入辨认繁体字的内容,这是操作性很强的。书法老师嘛,说法老师在这写,你要教孩子写繁体字。但是你会讲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是哪个字,你告诉他一声就可以了。操作性很强。第二,比如说在高考中增加一道题,难度不大,我们就问“云”的繁体字是什么,下面有ABCD的选项,选其中一个就可以了。

  学习繁体字不代表你承载了中国文化。如果没有有限度地学习繁体字不能说没有承载中国文化。第二个,我们讲辨认。辨认我们主要找到一些标准化的方式。就是说我会辨认了,因为教育要量化、标准化,虽然书法课,包括语文课可能不会以这个为重点,但是我们讲教育为了什么?第一教育是为了传承文化,学繁体字也是为了传承文化,第二教育是为了提供就业,提供给你生存技能和发展。你学了文化以后就业什么都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应该是市场需求,文化传承等,我们结合到教育中从属于第二位也是很正常的,也是很现实的。比如说教孩子学繁体字,如果这个孩子进了公司面试或者笔试还是要用简体字,公司除了外企,也包括外企,也包括台企等一些之外,一些公务往来还是简体字。比如说像我们这样的人,你在大学的时候完全自然而然会接受繁体字,辨认教育、书写教育就会接受。它是一个分类。所以说在基础教育这块没有必要占到第一位的首要地位,这很现实。

为什么不能废弃繁体字


  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识繁,识繁第一个也是沟通的渠道。当时为什么要简化汉字也是为了沟通,如今识繁也是为了沟通,因为我们要跟两岸三地、海外华人聚集区需要沟通。现在简体字在内地具有一个法定地位,但是在海外还是繁体字是主流。我们说教育占50%是从教育开始,得有一个时间的,得有20年、30年的时间,从孩子学,但是孩子的父辈、祖父辈还是用繁体字,这个要交流啊,所以必然要识繁,你要知道对方写什么。你要跟港商企业打交道,对方肯定是用繁体字,这个时候怎么办?那么我需要认识。因为有电脑技术的发展,打字的发展,我们没有认,可以直接打出来,但是这个时候还是要识繁,第一是为了交流的需要。

  第二个也是一个文化的需要。怎么讲呢。就是说我们强调识繁,体现的是一个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它毕竟是一个传统文化大量典籍,大量的典籍49年以前的都是繁体字,包括之后的也有好多是用繁体字。包括讲数理化,有的也用繁体字,所以哪个学科都离不开繁体字。还有一些学科性很强的著作又不具备大众出版的条件,我们大众出版没有必要,因为本身就是读者很固定,小众的读者。我讲一个《红楼梦》一个版本,你肯定要出繁体字,因为没有多少人看这个版本,读者小,所以出版社不可能出版,没有必要转成简体字,需要成本,直接放简体字就可以了。这是一个。你要看,如果你从小学的时候开始会认繁体字,你到大学的时候会非常轻松了。我们就是这样,小学的时候不认识繁体字,到大学的时候突然要上古典文学,非常麻烦,接受起来非常难。

  我们讲文化的问题不要用很物质的角度来看,文化是种精神。你识繁体字,因为有的著作不具备大众出版的条件,比如说一本古书,现在没有多少人看,那么你转成简体字再出版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这个时候这种文化怎么认识,如何使这种文化不死掉,你必须得传承,那么这时候你要认识它,我们不要求每个人都到古文字学的标准,但是你作为一个中国人,文化人,我们讲文化的多样性,其实我们在讲什么呢,就是讲为什么要多样性?你要接受你母语的文化,你为什么成为一个中国人,根本你要传承他的文化,可能你一辈子看不了十本古书,但是只要你看到的时候你要看的懂,认的字,这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认同,这是非常重要。

繁简之争,为何愈演愈烈


  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背景就是我们的开放和交流。以前我们没有开放没有交流的时候,我们不会产生很多矛盾的,正因为有很多的,我们跟全面的开放是对海外的开放,两岸三地交流以想象不到的量在激增,和海外交流也是这样,体现在文字上尤其重要。基本来讲,比如说电视剧、电影大量的繁体字出现,那么这么内地看不懂,内地的到外面,外面也看不懂。还有内地商务公文标准字应该是简体,但是在海外都是繁体字,这个就要求,我们21世纪初期的时候有一个《语言文字法》,当时“提倡使用简体字,妥善处理繁体字。”如何妥善处理?这是一个态度不是一个方法。怎么妥善处理呢?

  现在大量的教育中也出现。怎么办?以什么为准,以什么为标准,以什么为第一位,自然会出现争论和讨论。

  简体字在内地使用这么长时间了,那么繁体字在港澳台包括海外也存在很长时间了,你说统一成一种不太现实,还得慢慢来。所以两个对立的冲突矛盾会越来越激烈。所以我有一个建议,在立法上你要明确什么是妥善处理。就是因为一种相对模糊的词句造成今天很多的争论。你说什么叫妥善处理?我们讲叫识繁用简,是把妥善处理细化了。我提出了办法,又把识繁用简更加操作性了,现在我们立法缺乏操作性,只有指导方针。所以现在会争论得这么激烈。

简化汉字,也是尊重传统文化的


  韩国使用汉字、日本使用汉字都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这个不是说我们的东西到国外,国外还保存,不是这样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他们使用汉字好几千年了,其实汉字是属于世界的,它不是我们中国人的,现在不能那么讲了,汉字不是说仅仅属于中国人的。文化是不能用国别来划分的。比如说英语,英语文化,不是说英国人才使用英语,印度人也使用英语。我们现在讲汉文化,不是说只有中国人用汉字,汉字属于中国人,不是这样的。他们也用,而且他们的汉化比我们还重,简体化还要早,力度还大,他们是走在我们的前面了。所以不是说我们不爱惜自己老祖宗的东西,国外在保存,不能这么讲。

  主持人:而且就是在从繁体字到简体字的这个转化过程中,其实我们今天,今天裴老师也带了很多例子,其实中间是有一些规律,它不是胡乱改造的,是有很多规律可循的,那裴老师给我们G友讲讲吧。

  裴钰:其实现在很多对简体字的一些很多的误解,说简体字违反了汉字构字的规律,这个构字规律有六种,学术讲六书,通俗讲六种方法。比如说象形,比如说“人”字,像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这六种。现在大部分的汉字也是遵循这样六种方法。比如说举个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这个“体”字,这个“体”字和繁体字的“体”字完全不一样。是新造的,是极少数新造的,这也是遵循一个规律,会意。“人”“本”,身体,人之本,也是会意,表明一个意思。这个字虽然是新造的,但是也遵循了六书的规律。

汉字简化,没有割裂文化,也是遵循文字规律的


  学书法当然写这个比写这个漂亮,这个我承认。包括为什么讲日本在简化之后,日本书法依然保留着繁体的写法,确实很漂亮!确实很漂亮!所以我们讲你识繁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在审美,你会知道一幅书法作品有多么漂亮,你和民族艺术距离很近。如果不认识你都不知道写什么,那书法艺术还能延续下去吗?不能。

  同样的例子比较多。还有比如这几个字,繁体字的简化之后,它是隔断了文化,我为什么说简体字为什么没有割断原来的文化呢。比如说这个“与”字,这个字比繁体字的岁数还大。

  还有就是今天的“泪”字,这是典型的会意字。这个字比这个字历史要更长,更古老的字。

  还有“从”字。其实这个简体字也挺好懂,这个从比这个字历史更长,就是两个人跟随嘛。这个从本身来讲,当然你符合会意字了,符合会意这个概念,但是从规律性讲不太好归类。

  会意字是文字之中一个最古老的一种功能,但是这种造字的方法是完全被淘汰下去的。你看英文,我们讲拉丁字母,它都是什么?都不是会意的,比如说“it”“love”就像一个符号。所以说会意字会很少,现在大量都是采用形声字,就是好记,好认,有规律,你认识了一个字,其他字大概都认识,大概能猜出来。大量的形声字。

简体字最大的争议之处:符号化倾向


  当时最大的方法就是大量简体字用的是形声字,是象形也是六书之一,古代的造字方式,大量的形声字代替过去的繁体字。

  这个我也带了。我为什么今天要讲这个呢。确实这些符号,这些字,比如说这个“圣”字,这个跟“体”不一样,它是严格遵循了会意原则。还有符号法,这是构字法中从来没有的,比如说这个“又”字,就变成了今天的“圣”字,这个也不象形、假借什么的了,纯粹是符号了。还有这个“仅”字,为什么加这个,没有原因,就是符号了。还有这个“难”字,还有“凤”字,这个“又”跑到里面去了。这个争议比较大。这个讲的是一个鸟,凤是鸟,你转成这个有什么意义呢?就是笔划的简单。

  这样更简单吧。这个不是说有固定的归属,一会儿跑左边,一会儿跑右边,还有聂耳的“聂”又跑到下面去了,所以这些都是符号化了,这些汉字到现在已经成为符号的文字了。

  就是相当于字母了。就相当于“e”可以跑到任何位置,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位,没有任何区别。还有这个“×”字。还有“风”也是如此,还有“冈”你说这个也没法儿解释,就完全脱离开来汉字的造字规律了。所以说“×”“又”代表的符号,目前争议比较大。但是约定俗成来看,这些字在使用之中也被人们接受了,“风”,都愿意写这个“风”,没有人计较它的含义。约定俗成,50多年来都这么写下来的。

向世界推广简体字,不必提到议事日程


  在世界当中推广简体字,这个没有任何根据。我们《语言文字法》也是讲,在我们国家境内推行简体字,在国外推行简体字我认为不需要推行,它只是一个文化融合的问题。我们不输出问题也不会输出文字的。

  这个怎么讲呢,文化问题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其中的一个部分,文字的使用也是有赖于社会、政治、经济的整体状况和格局。我们上来讲推广,但是目前难度很大在于哪里呢?它只是一个目标。

  只是一个目标。或者说它只是一个理想,我不说它是一个幻想,只是一个理想,连目标都达不到,为什么?没有可操作性。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是开放性的,不会说只强调用一种方言什么的,都是多种并存的。

  繁体字在海外来讲不是一时、一地、一人的现象,是一个群体地域的现象,所以对外推广,我认为不要对外推广,因为没有可操作性,第二个你推广的话也不会怎么样,我们就是通过国际的影响力,慢慢来,推广效果不会很大。因为很简单,比如说我在东南亚,我周围的汉字还是繁体字,我求职、就业,简体字没有达到这个100%的程度的时候,当地所在国家也会采用放任无为的政策,所以他们学简体字没有什么用处。当然我跟大陆人交流的时候我用简体字,当然回到我生活的环境,简体字的环境又没有了。所以说推广简体字我觉得还不必提到日程上来。

汉字简化,有可能还会继续


  简化汉字是一个历史的进程,从1946年,日本的那个公告开始一直到现在,这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有过头的地方,70年代有过头,80年代纠正过来了,再简的话我想还是可能存在的,作为一个文化的实验和一种文化的探索的过程它是不会终止的。现在恢复繁体字,也是一个什么?也是一个探索之后的结果。

  那么简化会不会继续简化或者会不会停,我认为在文化实践中再看。有的字可以简化还是要简化,有的字没有必要简化可以收回,这个都不要肯定。文化的问题最好的就是无为、放任。它怎么怎么样选择,它生或者死,要自然选择。要多样性地自然环境中来选择,不要说规定它这个花一定要死掉,什么一定要死掉,我们人类社会也是在逐步进化。我给你举个例子,现在、以后是不会出现什么呢?以后是不会出现一种就国家政策层面上去推动,标定我要废除简体字或者废除繁体字,这种国家层面的政策不会有。但是你看民国、日本的时候就出现了,日本为什么要简化字,就是要实现汉字拉丁化,是把这个作为过渡才简化的。

  20世纪40年代的时候一个政府是可以这么做的。但是放到现在不能这么做。为什么?因为从联合国来讲,从整体世界全球文化环境来讲,要强调的是多样性的文化,反对的是消灭多样性,反对的一元、单元的文化。所以法理来讲,讲国际认同来讲,不会出现废弃简体字或繁体字的政策。

“政府”在文字演变中的作用


  文化,我刚才举了一个例子就是讲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它不是用国别来限定,英语属于谁?英语属于英语圈子当中各个国家的人,不是属于英国政府的,也不是属于美国政府的。汉语也是如此,汉语不是说属于中国政府的,属于日本政府,属于韩国政府,不能这么讲。

  文化演变,归根到底还是自然、历史、时间的这么一个结果,起着一个推动作用。政府的作用不能说没有,但是它是一个阶段性的,只是一种标签性的作用。什么叫标签你知道吗?标签和标志是两概念,标签就是,标志就是你为什么是中国人,因为你接受儒家文化,你接受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这种亲情,你会懂中国的书籍,你会看《红楼梦》会读它。所以汉字、《红楼梦》这叫标志。

  标签是什么呢?有很多外国人在胳膊上纹一个汉字,在这里,汉字就是一个标签。标签就是一个标签,它并没有文化的延伸、隐身含义,它并不能说证明你是一个中国人。比如说我爱看李小龙、成龙的电影,成龙、李小龙就是文化的标签,不能代表中国文化,只是一种标签,和孔子、《红楼梦》不一样。政府推动的话,还是一个标签的作用,49年之前是繁体字,49年之后是简体字,都是一个阶段性的,就是起一个标签的作用。真正的标志的作用就是一个时间的演变,历史的演变,文化的演变。中国文化、文字不断简化的过程不是唐朝、汉朝政府在起主导作用。

  所以说国家对繁简体字使用的介入作用应该更加无为,更加宽容,保证文化的多样性。
 楼主| 发表于 2009-7-5 10: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繁体字
作者: 陈鹏举 来源: 解放日报  2008-06-30

再说繁体字,是因为上次说到的繁体字的问题,引起了不少读者的议论。繁体字是通往古代的船,外文是通往西方的桥。现在船是很少有人坐了,桥呢?过不完的车水马龙。所谓“古今中西”,今天的不少中国人,觉得“古今”不是问题,“中西”是问题。而这就是个问题了。这个问题的要害是,看不到中西的不同,中西教育理想和内涵不同。所谓西方,简而言之也就是美国吧,二百年的历史,世界公认的强国,它的教育理想和内涵,很简单,就是更大程度地给与学生宽容和自主。为什么呢?因为它是移民国家,它是人才和科技的高地,全世界的学生精英,多要到这个国家来深造,或者实现自己的理想。中国的孩子和家长如此注重外文的学习,就是一个例证。它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它的历史和道路,产生它的教育理想和内涵。然而中国不一样。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国度,是唯一拥有五千年文化传承的国度。中国的历史和道路,产生的教育理想和内涵,很明显是由自身悠久历史的阳光、空气、水分和土壤养育而成的。中国的教育理想和内涵是,中国人首先应该是个有悠久文化底蕴的人,然后才是一个现代人。这就是二者教育理想和内涵的区别。在走进现代的路途中,二者保持着各自的步伐和状态。二者比喻成两个人,一个是无牵无挂,注定会少年成名,一个是古往今来,注定是大器晚成。比喻成两座建筑,一座占地面积不大,已经封顶落成。一座占地面积大,才露出地面,落成要待以时日。很明显,二者之间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回过来说现在不被大家注重的“古今”问题。今天的不少中国人,甚至不认为五千年的文化具有意义了。这是很令人吃惊的。离开了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国人还是中国人吗?离开了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国其实也失去了自己的来由。在说繁体字的时候,说到了繁体字是通往古代的船。我们要坐这条船,是为了理解和感受中国人经历了五千年的文化,感受先人的内心的诗情和对历史以及世界的见识。这些诗情和见识,是中国人的文化印记,也是中国人对世界历史的文化承诺。因为文化,因为五千年的文化,中国人自立于世界和历史。中国人具有举世无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还有创造历史和把握未来的非凡能力。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保证了文化对历史的指引。中国的文化精英,一代代治理着国家。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中国已经走在了现代化的路途中。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时代,是比历史上所有的时代更需要文化精英的时代。文化精英的人数,也该远远超过历史上所有的时代。文化精英首先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对老子、孔子,以及历史上所有的文化经典,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首先应该去理解。因为是在中国,因为自己是中国人。中国的事注定由中国人以中国的诗情和见识去治理。所以“古今”是个大问题。俗话说“退一步,进两步”。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疆域可以流连,我们的未来无可估量。

  还要说的是,看待问题的时候,可否先把个人的境遇和感受放下来?上次说了繁体字,不少读者来信表达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关切。来信中的一些说法,大多是切身的体会。这些说法都是真切的,但用以讨论由繁体字引起的文化传承问题,又是不切的。家事和国事,历史和个人,有联系,但不等同。譬如说,“不反对小学生学繁体字,可是学外语更有现实的用途。学生负担太重。孙子马上要读小学了,该怎么办?”学繁体字还是学外语,本身就不是件矛盾的事。学生负担太重,怎么就重在繁体字上,其他就不重啦?学外语,好像谁也没说重,当然这似乎关系到未来的就业前途。这个说法,反映的是社会生活安全感的问题。而今天中国传承文化的意义,正在于传承人文精神,最终确立社会生活的安全感。又譬如说“自己读过大学,就没读过老子孔子。”言下之意,也没什么不好。可这,与繁体字问题有什么关系呢?譬如说,“历史上读古籍的也是小部分人,大部分人中文盲还很多。”“简化字有什么不好,让很多人有了文化。”“历史上老百姓也不读四书五经的。”这些说法能说明什么呢?可以回答的话是:“位卑不敢忘忧国”这句先贤的诗,在中国从来没有死去过。上个月去韩国,听政府要员谈现代首尔的构想,忽然他停顿了一下说:和中国记者很难说。问他为什么?他说中国的历史太悠久了。如果是面对其他国家的来宾,他会说:“我们是有着悠悠六百年历史的国家。”他的话,让我们对他肃然起敬,因为他告诉我们,对自己国家的历史,应该引以为豪。
 楼主| 发表于 2009-7-5 10: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夸大了“恢复繁体字”的意义
作者:拇姬 来源:光明网  2008-03-04   

  恢复繁体汉字的呼声,近年不绝于耳。有时,为了强调这一呼吁的宏大叙事属性,呼吁者还要改“繁体字”为“正体字”。

  中国人自古来就特别重视文字的问题——所以从来不相信文字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逐渐发明”的那一套,径自捏出了一个仓颉,当作圣人供着。也有些人想来个“圣人再世”,秦始皇统一文字  
,就很有这个气势。后来字体转变,由篆而隶,由隶而楷,免不了催生几个小仓颉。后来的“欧柳颜赵”,也算是等而下之的小仓颉。今人不习书法,又没有IT大鳄帮着自己发行“个性字体”,要重拾“当代仓颉”的名号很难。在这种情况下,不痛不痒喊几声“恢复繁体汉字”大概其实也挺好。

  说到底,当日的“简化字”运动政治色彩本就浓过了文化色彩。于今承平既久,“简体字”深入人心已经达到了“永不加赋”的程度,这个时候要想行“反简复繁”的义举,其中的“普士”色彩,自然也浓过了文化色彩。

  不过,文化上的问题不比其他范畴,太过简明扼要很容易出问题。支持恢复繁体字的言论,一个重要的立论点是,简化字的必要性已经丧失了:汉字拉丁化的提法早就成了笑话,简化汉字以降低扫盲难度的问题如今也有些可有可无了——如此说来,恢复简体自然成了众望所归。

  凡事都要考虑一下成本问题。对这些占据了文化高地的鼓吹者来说,繁简转化的工作是小问题,但对于虽然受过高等教育,却几乎没有接触过繁体字的人士,以及更为广大的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来说,这样的工程就未免浩大了一些。对于其中的相当部分人,再进行一轮识字教育不太现实。而要完全消除由此带来的阅读障碍,恐怕王干先生所说的“50年”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至于“民族感情”、“文化复兴”之类的大帽子,恐怕也不是“反简复繁”能负载得了的。一种文化根植于一种社会经济环境。农耕文明哺育出了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它们二者自然也是血脉相连。17世纪以来的历史就已经决定了,传统的经济模式必然被逐渐瓦解。而这种釜底抽薪的破坏面前,繁体字的文化意义无疑被夸大了。看看台湾的情况就可以知道,尽管始终使用繁体字作为汉语书写标准,但台湾青年依然更热衷新生“亚文化”。他们中的相当部分人一样不认识关羽是谁,一样会念出“羽扇‘轮’巾”。真正承袭传统文化的,不过是文化金字塔顶端的一小部分而已。

  当然,使用简体字也并未影响海峡这边“文化顶端”的形成。各高校的中文专业、一般的传统文化爱好者中都不乏以书写繁体字为乐事,甚至一提笔就能骈四俪六的人。专业的内容交给专业人士,非专业人士凭个人喜好做选择,这有什么不好的?对于涉及文化的种种问题,我们需要的是更为踏实与务实的努力,而不是高蹈派的口号。

  当然,作为传统文化爱好者,我本人并不反对传习繁体字。对学术体制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简体字版的古籍通常不会用作引文来源,因为它会额外生出一些校对的问题。化繁为简的做法,也确实对一些汉字造成了伤害。因此。在我看来,教育体系中,借助文言文部分恢复繁体字学习;社会文化体系中,凡大量涉及古代文献者使用繁体字。这样的做法,至少更务实一些。
 楼主| 发表于 2009-7-5 10: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印古籍建议定量选用一百个繁体字
作者:郑张尚芳  来源:乾元国学圈  2008-03-12     

    我国是历史文献非常丰富的古国,历代传留的各种古籍汗牛充栋。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出版部门又大量印行古籍,好多书采用了新式标点、简体横排的形式,以利新一代读者,这是一件好事。但用简体字印古籍,不可讳言,其中有些地方会引起混淆,甚至闹出笑话。中国书店简体字横排版的《新刊四书五经》在出版说明中就曾强调指出,“几个过去本不同形的汉字经过简化同形,比如:後、后,今都作后;闢、辟,今都作辟。底本中的‘後同后’、‘辟音闢’本书中就印成‘后同后’、‘辟音辟’,这种情况书中还有一些”,特别“提醒读者阅读中注意”。遇到这类情况难免使人误解文意,甚至莫名其妙,对读通古籍造成不利。而明知不通还是一简了之,把难题甩给读者,新一代读者的古文功底一般不如老一代深厚,让他们如何辨认解决难点呢?如果还要去核对前代刊本,就不需买新刊本了。

    因此有的先生就抓住这类问题主张印古籍干脆一律恢复繁体,以保存古籍本来面目。这对专业读者说是好的,可对一般读者说,阅读、学习古籍就增加了难度,有悖于帮助新一代学习古籍的初衷。

    我们认为一律改用繁体字排印古籍的主张,跟不顾古籍的特殊情况,一味坚持纯用简体排印、不作一丝改动的主张,同样是不切实际、不合现实的偏颇想法。

    其实简体字与古籍并非全然对立,有些简体字原本就是秦汉古体字,还有不少是袭用宋元明清坊刻古籍中使用的简字。刘复、李家瑞编《宋元以来俗字谱》(1930年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版),据宋代至清同治间刊刻的12种书搜集俗字1604个,其中包括宋刻《古烈女传》、《京本通俗小说》和元刻《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古今杂剧三十种》等书。书中所载俗字与今简化字相同的有“宝实尽礼声双万与执称听旧个芦会怜搀罗庄梦阳虽医凤义乱皱办战归党辞断”等330多字、易熙吾《简体字原》(1955年中华书局版),收民间流行的简体字726字,分别说明字源。孙伯绳、俞运之编《古代的简化汉字》(1959年文字改革出版社版),辑录从《说文》至《字汇》的历代字书、汉魏六朝至唐的碑碣以及经史文选中的古简化字1500个。

    “网云气从与”等本就是古体,“无烟昵岳浣”等《说文》就列为重文或体(“澣”反是后起的俗字)。《广韵》、《集韵》已记录不少简化体字,如“准属怜”等。清赵撝叔《六朝别字记》就列有“减怜齐”等简体字,指出以“怜”作“憐”已见于六朝碑刻,比《集韵》更早。辽释行均《龙龛手镜》收录不少简体字体,如将“夾”写作“夹”的“峡陕侠荚”等即列为“通”用体,说明这类简体早已通用。它们都反映了汉魏六朝以来碑帖写本、唐宋佛典抄本中使用许多简体字的情况。字体正误书籍,如唐颜元孙《干禄字书》、宋郭忠恕《佩觿》、明焦竑《俗书刊误》也都对俗体有记录。宋孙奕《示儿编》引《字谱总论》“讹字”中讹谬字如“虫蚕体”、俗字如“顾献国辞趋邹齐宝栖瓮绳继断”等皆合今简体,说明有些简体字已行之千年。

    其实多数词语用简体写是不会出现误解的,如“门帘”、“风尘”、“鸟鸣”、“龟寿”、“齿长”、“问对”、“无礼”、“鱼龙变化”、“车水马龙”,“《汉书》、《齐书》,《凤将雏》、《万岁乐》乐曲,冯梦龙《挂枝儿》”。只有一小部分“同音代替”“一简多繁”字才会引起词义混淆,阅读障碍。只要将这一小部分字划出改用繁体,则印一般古籍仍可使用简体字。其实一些认真的出版社,认真的标点者,在出新版古籍时已斟酌文意,将易滋误解的少量“同音代替”、“一简多繁”字特别改用繁体字排印。只是各搞各的,没有统一规范,不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彼此参差,缺乏整体考虑。为了有利电脑排印,有必要对此作出统一安排。简化字总表分三部分,第一表收350个字,第二表132个字,第三表1753个字,共计2235个字。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中已恢复“叠覆啰”,部分恢复“瞭馀雠”,后三字在印古籍时应可以全恢复。该表又确认“訢讌晔詟诃鰌紬刬鲙诓雠”十一个类推简化字为规范简化字,不作为淘汰的异体字。1988年3月国家语委与新闻出版署“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联合通知”中又规定“翦邱於澹骼彷薰黏桉愣晖凋”等十五字为规范字。这些新规定都对印行古籍有利。

    除此之外,我们建议在印古籍时再选用100字改用繁体,其他则仍用简体印。基本上是为了避免“同音代替”“一简多繁”带来的麻烦,以期达到“同音字不代(今同音古不一定同音)”“一简对一繁”的要求。至于原来一简只对一繁的字,凡不易引起误解的,即使不合古字结构,如“长风头写碍标权补剧衬桩艺”之类,除文字音韵专业书籍外保留简体并无妨碍。其实很多老先生,尽管主张干脆用繁体字,日常书写时也不排除识繁写简的。

    “一简多繁”字中除部分全得恢复用繁体外,多数字可择定其中最习用的一对仍然用简,其余改繁,做到“一简定一繁”即可。如以“发”专表“發”,而只恢复一个繁体“髮”,以“汇”专表“匯”,而恢复“彙”用繁体(南方多数方言“彙”音“类”,与“匯”不同音)、又如“復”原来古体本只作“复”,“彳”是后来累增的偏旁,自应以“复”专表“復”,恢复繁体“複”字即可。

    这里我们建议一份“印古籍用一百繁体字表”供选用;依音序排列如下(五字一空):

    骯壩錶彆蔔  廠衝醜達澱  鬥髮(发专对發)範複(复专对復)幹

   榖廣閤後鬍 壞彙(汇专对匯)穫(获专对獲)極幾  價薦薑膠儘(尽专对盡)

  驚虧睏臘蠟 離裏隸曆(历专对歷)獵  滷矇濛懞麵  衊寧闢蘋撲

  僕樸遷韆縴  鞦麵確灑捨 瀋勝適術鬆  臺壇罎體聽  塗襪係繫嚇

  纖鬚鏇鑰藥  葉禦籲鬰園 髒(脏专对臟)摺徵癥證  隻祗緻製鐘

  鍾種硃築鑽

  这些字如只印简体,有时不免造成混乱,如“亏”有些古书作“于”的古体用,“体”作“笨”的古体用,“坏”作“坯”的古体用。“厂”读han,“广”读yan之外又通“庵”。“听”在《史记》及刘禹锡《说骥》的“听然笑”里都音yin。“袜”用于“袜肚”音“莫拨切”。有些字今音似同,古老方音差得很远,如“鬰郁”“壇壜”“麯曲”,所谓同音相代在南方一些方言里也行不通,不用说古代了。

    此外、《异体字整理表》中也有些字是在部分音义条件下为异体,在其他音义则不是异体字,这类字在印古籍时也要有选择地予以保留,建议选用以下55字:

  闇晻髈鉋並  佈艸喫餈邨  獃騃盪矴遯  疿覈閧虖燬  袷姦絜跼獧

  凓慄嬭孃撚  旂毬搉衕陞  昇屍寔蒐搨  薙陿閒倖脩  燿瞖異佔炤

  週耑斲斮貲

    “貲資”“實寔”“异異”“并並”“旂旗”古音义本有不同,“鉅炤燿”等只是部分同“巨照耀”。“衕”写作“同”,则宋楼鑰诗“後衕环村儘溯游”写作“后同环村”就令人莫名其妙了。“斲”本觉韵“竹角切”,“斮”是药韵“侧略切”,“斫”是药韵“之弱切”,原来并不同音,不能依今音义相似合而为一。“獃騃”古为疑母字,两字韵母声调也不同,今音“呆”有ai、dai二读,在古籍和元曲中还有其他音义。如果都合作“呆”就不知古指哪一个。

    有些异体字用在人名中,也以名从主人、保留原式为好,例如不能把“武瞾”写作“武照”,“赵孟頫”也不好写作“赵孟俯”。这类字常见的有以下15字:

    寀雰頫暠驩  龢勣堃崑崙  淼廼酒仝霑喆

  “昆仑”二字在《现代汉语词典》里也已另出“崑崙”字头了。这两个字看来在一般情况下也还是保留繁体为好。

    为印刷古籍有计划地保留有限繁体字,拟出一张定量的繁体字表是有意义的,这对印刷、打字、电脑常用字库的设计也有好处。加了这样一张常用繁体字表,一般电脑打古书也容易了。如果上面的100个繁体字、55个旧体字的保留安排得到采用,一般不需靠人斟酌文义去判断该用哪个繁体字了,这种机械的简单字体转换,电脑本身就能完成。

  (近日网上关于简化字存废问题争论颇多。前几日《新京报》记者电话采访我对简化字问题的意见,我说得较多,但发表时有些跟陆俭明先生相近的看法被省略了,看起来很不清楚,很不全面,像“发”与“髮”的例子也省了。此为多年前的一篇旧文,和答问的意见大致相同,可以作为补充,让读者了解我的整个想法。)
发表于 2009-7-5 13: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字繁简之争是对文化传承的探讨
  CCTV《今日观察》 2009-03-06

“工具使用”与“文化传承”混为一谈

  国家政协委员潘庆林在全国政协有关推行繁体字替代简体字的提案,引起各方的争论,一个字体的变化,为什么会在这么大的范围引起这么大的争议?繁体字替代简体字,是否可行?CCTV2《今日观察》主持人王小丫和评论员霍德明、张鸿共同评论这份提案。

简还是繁?

  政协委员提案,十年时间全国恢复使用繁体字,一石激起千层浪,字体的变化方案是否可行?业界又怎样地争论?

霍德明:繁体字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美
(《今日观察》评论员)

  简体字可以带来便利,但很多时候便利并不代表我们对于整个文化的反思。很多人提倡使用繁体字,可能由于上世纪60年代在简化汉字时的改革过于粗糙,比如说吃面那个面,跟上面下面那个面,现在基本上同一个字。第二,人们可能觉得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应该回归到汉字的古典美。在2000多个简体字,大概有一个过程太粗糙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很多人把繁体字认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古典美的认知,甚至把这个当作文化的标签,比如他有很多次他这样看的,开关它没门了,如果还这样请人也不见了,咱们现在那个见字也不见了,还有人认为,龙,繁体字那个龙,龙飞凤舞,现在鳞片没有,龟甲,很显然乌龟背上很美的龟文,大概在简体字里面也不见了,所以我想在支持繁体字的人,他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文化上一个感觉,觉得很多地方,可能被简体字所没有能够表现出来这么一个很深沉的感觉。

张鸿:本人不支持恢复繁体字时代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总结一下,反对方大概有两个观点,文字简化利于知识的普及,因为受教育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如果反过头去把它弄得更复杂,就不利于整个汉字更加普及。一是认为整个从汉字的演进过程来,汉字从繁到简的大的趋势,这个趋势不可逆,比如从最初经文,到大篆,秦统一是小篆,统一是隶书,撰写起来难一点,再使用起来楷书草书等等,整个从文字结构来说,使用过程中,其实整个伴随从繁到简单的过程。第二,繁体字之前,刚才说有大篆,也小篆,还有经文,再之前还有甲骨文,甲骨文更好看,有书画的味道,再往前拿一个绳系一个疙瘩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我不支持统一恢复到繁体字的深时代。现在大多数人中国人都在使用简体字,50、60年代改革一些简体字,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也在使用简体字,如果改为繁体字,成本太高,如果真的这个提案被实行的话,是有点折腾。其次文字在它形成合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文化,但是文字被发明出来,首先有使用价值。 作为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工具有工具的领域,文化形成文化的领域。像安徽既产徽墨,也产宣纸,认识徽墨或者宣纸老行家,知道墨怎么磨,盘子多大,它的弧度多少是最好的,门外人一听觉得这里面博大精深,真是有文化,但是是不是我们回过头,为了维持这样的文化传承,让所有的人拿起毛笔在宣纸上写字,就没必要了。在使用工具里面,显然越简单越好。所以如果我们把两个领域分清楚一个文化的传承,一个使用的功能,那就没有必要全民都去回过头去学繁体字。

  去简就繁,还是用简识繁?字体背后争论的背后,引发出怎样的对文化传承的探讨?

霍德明:汉字繁简之争起源于经济资源分配
(《今日观察》评论员)

  中国由于国力发达,经济发展很快,这跟咱们繁简之争发展很快,当我们经济发达,国力逐渐增强的时候,也是正是国民队传统文化认知,甚至传统文化振兴。而当每一个国民对于文化的认知的差异,反馈回到经济上资源上分配这一块。如果彼此没有经济差异,争议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像这次政协委员要建议拿国家的经济资源投入“废简入繁”就造成很大的争议。可能很多人在文化认知上面,它宁愿采取一个比较宽容一点,甚至他愿意多麻烦一点,把这个繁体字这套东西能够回顾出来。我们可以看看日本的例子,日本在过去20年,尤其是经济增强时,日本很多有识之士在名片上面,用汉字作为一个名字。这是对经济提升到某一个高峰以后,对于文化上的认知。

  所以当我们在经济慢慢增长,国家慢慢强大的过程中间,老百姓在文化认知上面也有具体的改变,比如说他对于传统文化的体会也许跟30、50年前就不太一样了,所以有人认为,要珍惜传统文化。

张鸿:寻求话语权是简繁之争的根本
(《今日观察》评论员)

  其实不光是这两年,在秦始皇统一文字以后,就一直不断地有这种文字的简化的过程。上个世纪30年代,35年国民党教育部曾经真的实施汉字简化运动,324个汉字,他们觉得324已经被社会广泛应用,列入中学小学,但是这个改革不到半年,考试院的戴季陶给叫停了,他觉得这个高级士官考试成绩特别差的原因,是因为中学小学把文言文取消了,汉字取消了,所以他觉得要恢复过去简体字,解放以后,56年,64年分别由简化汉字的过程,但是伴随着争议一直不断。

  其实繁体字和简体字它的差别没有那么大,使用起来也没有那么大的不方便,比如说霍老师现在认简体字也基本上没有问题,看着大陆的文章、报纸都没有任何问题,而我可能写起来困难,但看繁体字的文章没有太多问题。简繁之争背后透露出来的是,随着我们国力增强,我们在世界上需要有话语权,需要有文化传承和影响,这个时候我们反过来,寻找精神家园的时候,发现有些是断层的,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每一次和我们文化沿革有关的讨论都会引起特别大的争议。这是进步,表明大家在重视我们的文化传承,让我们文化不要断开的重大命题。到底写繁体字,还是写简体字这个问题,只是被用来说精神诉求的载体而已。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邵玉铭:繁体字是文化的传承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

  你要是会繁体字,你再学简体字是非常容易的,但是你假如只学简体字,你不去学繁体字,你很难学繁体字,要让我们现代的人,能够了解三千年前,五千年写的书的话,那你一定要认得繁体字。这是对我们文化的传承,中国的文字它是象形。表面上看起来学简体字好像很容易,但是简体字(学起来)反而不容易,因为简体字没有意义,不容易记得住。繁体字好像表面是比较麻烦一点,但是它是象形,或者是表达一个意思,还是比较记得住。

冯骥才:保持简体字书写为主  可学习繁体字
(中国文联副主席  著名作家)

  我们把汉字的繁体字改为简体字,实际上也是为汉字所承载的社会的各种信息,还有文化的传播,是为了增加传播的速度,也便于书写;还有也便于学习。但是它也带来了很多很多的问题,特别是文字里边那种深厚的内涵被改变了。另外一个很多地区不用简体字,所以构成了交流上的不便,那么现在如果恢复繁体字,恐怕有很多的问题,第一,现在文字本身就很乱,一个是繁体字,一个是简体字,现在还有网络字,如果我们突然要是有一个很大的举动,这个文字的被改变,会带来很多文化的传承上,传播上很多的问题,包括教育上。所以我的一个想法,最好的一个办法,还保持简体字书写为主,也应该让我们现在的国人,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应该知道繁体字。

霍德明:应该对繁体字开放一点

(《今日观察》评论员)

  国家教育部,从去年开始推行用简释繁,原则上认识繁体字,希望在小学中学对学生有课程设置训练,当然在国际中间汉字研究,在整体子,繁体字也是非常强烈。当然目前我们国家实施还是以简体字为主的情况之下,我倒建议可以对繁体字多开放一点,比如商家的招牌。可以用繁体字,是不是应该也没有太多的影响,当然如果说,在更近一层,假如说这个人将来生了孩子,是不是他的致意要把他小孩子这个名字?注册的时候用繁体字,这要讨论的,最终我强调,不管用简还是繁,大家从文化以及经济分配的时候考虑这个事情,如果经济资源部产生任何冲突,那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张鸿:文化传承与使用工具不能混为一谈

(《今日观察》评论员)

  关于文化的传承,我们要有其行,更要有其实,比如我们把传统的节日列为节假日,让老百姓在生活当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 至于说落实到具体简体字,是不是应该恢复到繁体字呢,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多的去掌握一些繁体字,因为它毕竟有利于我们的国际交流,但是它不应该是政府才层面,花这么大力气,强力推行大家用繁体字,不用简体字。这是对文化的误解,哪些是文化,需要传承那些文化,这些东西我们需要内心的敬畏和区分。
发表于 2009-7-9 20: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如我早先预料,最麻烦的是简繁并陈,去看看北大中文BBS,吵的不可开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4 14:09 , Processed in 0.09518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