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28|回复: 2

比喻格修辞效果的心理基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5 20: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李苏鸣

    在修辞实践中,比喻的运用十分广泛,正如宋代陈骙在《文则》中所言:“文之作也,可无喻呼?”他“博采经传,约而论之”,总结出10种“取喻之法”。“五四”运动以后,西方修辞学传入中国,现代修辞学家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汉语修辞学理论,比喻格得以更加全面的研究。但数十年来,对辞格的研究似乎仅局限于类别的划分、例句的分析,而各种辞格不同的修辞原理却未得到很好的重视和深入的探讨,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初步的尝试,概略地论述比喻格的心理学基础。
    郑玄在《周礼》注中说:“比者,比方于物也。”朱熹的《诗集传》中也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二者的解释大同小异,总之是要用具体的事物来打比方。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作了较为具体的解释,他说:“故比者,附也。……盖写物以附意。飏言以切事者也。故‘金锡’以喻明德,‘珪璋’以譬秀民,‘螟蛉’以类教诲,‘蜩蟾’以写号呼,‘浣衣’以拟心忧,‘席卷’以方志固。凡斯切象,皆比义也。”刘勰说得很明白。“比方于物”就是要“切象”,就是要籍具体的形象来比所要描写的事物或所要说明的道理,从而引起读者的联想,使本体形象化,生动化。
    为什么运用比喻手法能使本体更加形象、生动、可感呢?我们知道,语言信息是以语音为表现形式,以文字为书写符号的。当它以语音形式出现时,音波刺激人的听觉器官,于是形成对声音的感觉,不过,这个听觉形象并不是人们所要表述的事物的形象;当它以文字形式出现时,给人的视觉形象也仅仅是符号的形象,当然也不能代表所要表述的事物的形象。由此可见,探讨比喻格形象性的原理,仅仅从语言形式入手是难溯其源的,必须首先弄清客观事物的形象是怎样通过语言的作用而再现于人们头脑之中。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们在与外界事物的接触过程中,通过感知觉反映了事物的个别属性及其整体形象,这是外界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们对其外部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当外界事物离开我们后(即已停止作用于人的感官),如看过一幅画,听过一首乐曲,闻过某种气味,尝过某种滋味的食物,仍然可以在头脑中留下它们的印象。这种当外界事物已经不在眼前时,人脑对它的形象的反映叫做表象。表象作为人的大脑反映客观事物的一种形态,其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的形貌,具有形象性,并可储存于人的记忆中。语言材料是作为客观现实的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属性的信号而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因此,当作为第二信号系统刺激物的词,一旦刺激了人的感觉器官,就通过语言中枢,使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引起特定感觉,唤起有关的表象联想。比如,听到(或看到)“梅子”这个词,就容易唤起有关梅子形状、颜色和酸味等表象联想,甚至引起唾液的分泌。这就是语言能产生形象感的根本原因。
    由于比喻格所唤起的有关表象往往是成双成对的(本体和喻体),因此,联想就成为沟通本体和喻体之间联系的关键所在。引起联想的条件有三:一是接近联想,如由于常看见某两人总是在一块儿,因而,一旦回想起其中一人的姓名或形象时,往往也联想到另一人的姓名或形象;二是相反联想,如处于最幸福的时刻人,往往会联想到自己最困难、最痛苦的时刻;三是类似联想,如看到田田的荷叶,联想到荷叶似的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格所利用的显然是第三种联想,在本体和喻体的类似点上产生联系。联想可以由感知觉引起表象,也可由表象引起表象,比喻格的联想就是由表象引起表象,例如:
    (1)知识像海洋。
    “知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把“知识”比作“海洋”,就唤起了人们关于“海洋”表象的联想:深邃而广阔。把这个表象同“知识”的广博深奥联系起来,就使得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了。
    由于表象具有一定程度的形象性,又同语言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它成为比喻格和其他修辞格产生形象感的重要基础,而类似联想则是沟通本体和喻体联系的关键。所以,运用比喻格时必须十分注意选择能唤起人们有关表象和联想的喻体,要用相互之间有类似点的事物来作比,要用熟悉、易懂的事物来比喻生疏、难懂的事物,要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如果喻体不能唤起有关的表象和联想,那就失去了比喻的意义。例如:
    (2)他长着鱿鱼蛋似的眼睛。
    取“鱿鱼蛋”作为喻体确是新奇的,但是恐怕见过鱿鱼蛋的人并不多,这个喻体难以唤起有关表象,更不消说产生联想了,这个比喻当然也就难以起到增强形象感的作用。
    比喻的联想所联结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类似点常常是事物具体的形象特征,例如:
    (3)那喷薄而下的钢水呀,
    好像朝霞映照着的高山瀑布。
                               (郭小川《出钢的时候》)
    “钢水”和“瀑布”的形象都是鲜明、具体的,二者之间的类似点是“喷薄而下”。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类似点也常是抽象的性质和道理。例如:
    (4)这姑娘长得像一朵花。
    发出语言信息的人在表象联想的作用下打了这样一个比方。但“花”这个词在接受语言信息的人的大脑中唤起的表象一般不会是一朵具体的花,也不会有人这样联想:“这姑娘象花一样有花瓣儿、花蕊,气味芬芳”等等,而是不约而同地领悟到:“这姑娘长得像花一样美”。比喻格的这种效果又是由于表象的概括性所决定的。
    表象可以是某个独特事物的反映,如长城的表象、某个人的表象,也可以是某一类事物的基本属性和道理的概括反映。在生活中,人们见到过千万朵花,并从花的表象中抽象出“美”的属性,于是,花成为美的象征。在上述比喻中,当花的概括表象被唤起的同时,人们便迅速领悟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类似点的联想——“美”。因此,人们在选用喻体时,或是选用喻体的某一具体形象特征作为与本体发生联系的类似点,或是选用喻体的某一概括属性作为与本体发生联系的类似点。例如:
    (5)我们的文学艺术不愧为伟大时代的镜子,同时也是我国人民从中吸取智慧和力量的生活教科书。
    (6)江随壁转,前面天空上露出一片金色的阳光,象横着一条金带。
                              (刘白羽《长江三峡》)
    例(5)在“文艺能反映社会生活”和“镜子能映照事物”以及“文艺的社会功能”和“教科书的教育作用”之间选取类似点,这个类似点不是本体和喻体在形象特征上的类似,而是属性、道理上的类似。例(6)把“阳光”比作“金带”,则是取本体和喻体在形象特征上的类似。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接受运用比喻格构成的语言信息时,语言首先唤起了有关喻体的表象,由于类似联想的作用,本体和喻体在类似点上产生联系,使本体生动化、形象化;因为表象可以是个别的,也可以是概括的,所以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类似点可以是某一具体的形象特征,也可以是某一概括的属性或道理。
发表于 2004-1-20 19: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是不是要说比喻辞格构成的心理机制?

是否与修辞效果关系不密?
 楼主| 发表于 2004-1-20 20: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批评

这篇文章是十多年前写的,现在看来真是有些文不对题。如果改成“《比喻格形成的心理机制》”可能更好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4 19:48 , Processed in 0.11273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