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48|回复: 1

王力先生联绵字观念的变化及其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31 22: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沈怀兴 来源:http://www.cnki.com.cn/Journal/H-H7-NBDS-2009-04.htm

摘 要:王力先生的联绵字观念分早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受20 世纪50 年代之社会背景的影响,其中期的联绵字观念一反早期认识,但却脱离了汉语实际。然而,其中期基本观点又为后期所延续,奠定了现代联绵字理论之肯定派联绵字观念的基础,成为现代联绵字理论的重要内容,为代代学子所学习与信守,且长期引导现代联绵字理论之肯定派从事联绵字研究及相关问题研究,因而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关键词:王力先生;联绵字观念;历史背景;现代联绵字理论

中图分类号:H1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124(2009)04 - 0011 - 07

讨论现代联绵字理论问题没有办法绕开王力先生对联绵字的认识。这是因为,现代联绵字理论之肯定派(以下简称“肯定派”)研究联绵字问题多依据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或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的联绵字观念;王力先生的联绵字观念奠定了肯定派联绵字观念的基础,成为现代联绵字理论的主要内容。可是,王力先生的联绵字观念是怎么产生的?前后有没有变化?因为什么变的?这种变化是否靠得住?弄清这些问题,无疑对弄清现代联绵字理论问题,特别对弄清肯定派联绵字观念的实质意义重大。下面对王力先生早期、中期和后期的联绵字观念做些探讨。

一、《中国语法理论》中的联绵字观念

《中国语法理论》是王力先生的代表作之一,1944 年于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中对联绵字的认识比较传统,代表了王力先生早期的联绵字观念。书中第三十六节说:
中国有所谓联绵字,就是声音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字,叠起来成为一个词。联绵字大致可分为三种:(一)叠字,即“关关”“呦呦”“凄凄”“霏霏”之类;(二)双声联绵,即“丁当”“淋漓”之类;(三)叠韵联绵,即“仓皇”“龙钟”之类。又在“联绵字,就是声音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字,叠起来成为一个词”下面加注说:“声音不近的,如‘淹留’之类,我们只认为双音词,不认为联绵字。我们对于联绵字的定义和前人不尽相同。”从上引文看,王力先生最初对联绵字的认识与传统的联绵字观念相比有同有异。相同之处有二:

第一,传统语文学者眼里的联绵字,一般是双音节词,王力先生论联绵字只限二字者,是对传统联绵字观念的继承。第二,传统语文学中的“联绵字”从不区别单纯词、合成词(详许惟贤、[1]陈瑞衡、[2]李运富、[3]白平[4]),大致相当于现代词汇学里的“双音词”。王力先生上引文所举例词中“关关”“呦呦”“丁当”“凄凄”都是拟声词,因此都是单纯词;“霏霏”“淋漓”“仓皇”都是合成词:“霏霏”是重叠词,“淋漓”“仓皇”都是联合型合成词。“龙钟”待考。作者所谓“不尽相同”的是:二字“声音相同或相近”者为联绵字,声音不相近的为双音词,从传统语文学角度讲是缩小了联绵字的范围。因此,这一差别与传统联绵字观念比,只是大同中的小异。说得具体些,宋代张有《复古编》创“联绵字”这一术语时虽未立足其语音联系,但后世学者越来越强调联绵字的语音联系,到清代王筠《说文释例》卷十二专列“双声叠韵”一节,认定“圣人正名百物,大物皆一字为名,小物皆二字为名,尤不足道者乃以双声叠韵为名”,把上下字有无语音联系看作某双音词是否连语的重要标志;而到王国维《联绵字谱》分联绵字为双声之部、叠韵之部、非双声叠韵之字三类,也是依据联绵字的语音特征立论的。王力先生排除“非双声叠韵之字”,其“联绵字”只涵盖“声音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字”叠成的双音词,可以说是狭义的“联绵字”。总之,王力先生早期的联绵字观念中,传统联绵字观念的成分多,小有差别也不是本质性的,只是“不尽相同”而已。

二、《汉语史稿》中的联绵字观念

坚定肯定派联绵字观念者,说到底是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修订本,科学出版社,1958)中对联绵字的认识。与《中国语法理论》只隔了十多年,此时国际上“汉语单音节幼稚落后”论还有残余影响,“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继续存在的大环境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另一方面,当时国际关系异常紧张,因而对反对帝国主义具有积极意义的“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只会更加响亮,不会无声无息。在国内,那时正“反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反对旧社会思想文化(只要是建国前的东西,大多要被否定),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知识分子都必须接受“思想改造”,极左思潮已经左右了社会政治生活,一般人不敢再讲真话。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力先生写作《汉语史稿》,不可能再坚持早期的联绵字观念,结果就有了代表其中期联绵字观念的表述。《汉语史稿》第九节里说:双声叠韵是汉语的特点之一。……汉语自始就不是单音节语;先秦时代已经有了大量双音词。汉语的双音词有一种特殊的构词法;它们多数是由双声叠韵构成的。古人把纯粹的双音词(不能再分析为两个词素者)叫做联绵字,联绵字当中,十分之九以上都是双声或叠韵的词。

这些联绵字并不像某些人所猜想的只是一些拟声词(如“丁当”);相反的,先秦的拟声词往往只用单音(“击鼓其镗”)或叠音(“呦呦鹿鸣”),而不一定用双声叠韵。联绵字也不像一般人所感觉到的似乎多数是形容词和副词;其中还有许多是名词或动词。

(一)名词(甲)双声:

唐棣(白杨)、流离(枭)、蝃蝀(虹)、蝤蛴、蒹.葭.、萑.苇.、町.畽.、蟋蟀。(乙)叠韵:崔嵬、芣苢、朴樕、驺虞、芄兰、扶苏、茹藘(茜草)、芍.药.、沮.洳.、蜉蝣、仓庚(黄莺)、菡萏(荷花)。

(二)动词

(甲)双声:颉.颃.、踊.跃.、匍匐、踟蹰、说.怿.、挑.达.、邂.逅.颠.倒.、趋.跄.、拮据。

(乙)叠韵:绸.缪.、婆娑、栖.迟.、敖.游.、逍遥。

(三)形容词

(甲)双声:参差、玄.黄.(病也)、黾勉、燕.婉.、熠.耀.。

(乙)叠韵:虺隤、差.池.、蒙茸、婉娈、岂弟、猗傩、窈纠、忧受、夭绍。

“汉语自始就不是单音节语”这句话确立了作者这节书的写作目标。作者和那个时代的一般语文工作者一样,要为这个政治性很强的命题写作。我们如果在那个时代是一名语文工作者,也只能这么做,没法子的。但是,由于上引联绵字观念至今左右着联绵字问题研究,今天重读这段话,我们却不能尽为尊者讳。承认前贤的不得已,又不能因此趟浑水,也是没法子的。与《中国语法理论》中的联绵字观念相比,《汉语史稿》中的联绵字观念发生了以下变化。

第一,提出“双声叠韵是汉语的特点之一”的观点是为“汉语自始就不是单音节语”这一政治目标服务的。追本溯源,这个提法来自魏建功先生的推测。[5](58)长期以来,信奉“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者总爱亮出这个观点,而忽视了那时人们所以凭臆测而创说的历史背景,[6]更未注意王力先生发挥这一思想认识的学术背景。时过境迁,今天看这一提法就不能不持保留态度了。[7]至于双声叠韵问题,我在许多文章中都有讨论,是绝不支持“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的,这里不再重复。

第二,明确提出“汉语的双音词有一种特殊的构词法;它们多数是由双声叠韵构成”的观点,这是上一观点的具体化,对后世影响至大。考察可知,这也是对魏建功先生臆测的承认。魏先生说:“我总以为中国语言,除去‘重言’、‘双声’、‘叠韵’的原则而外,连绵字的构成还有几条方法,其中的一个便是发音相近的声或韵的连缀。”[5](59)王力先生只是把魏先生的臆测“坐实”了。不过,魏先生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提出这一观点乃出于维护汉语尊严的需要,王力先生把这一观点写进书里也是20 世纪50 年代的社会环境决定的。后人忽视了这一点,为“汉语的双音词有一种特殊的构词第4 期 沈怀兴:王力先生联绵字观念的变化及其影响 13法”说竭尽全力地证明了几十年,谁也没有提出服人的证据。

第三,以“古人把纯粹的双音词(不能再分析为两个词素者)叫做联绵字”之说为前面所提出的理论“生根”,希望提高其理论的可信度。因此,后来肯定派凡论述联绵字问题者,都喜欢到古人那里找依据,以补创说者只有观点而没有证据的不足。殊不知依王力先生著书向以资料丰富著称的风格,如今建立“双声叠韵是汉语的特点之一”、“汉语的双音词有一种特殊的构词法”、“古人把纯粹的双音词(不能再分析为两个词素者)叫做联绵字”这样的大理论,只要有依据,是无需他人代补例证的。因此,后人依据这些无根之说所做的一切研究,都是靠不住的;于研究中为王力先生的新理论寻找的证据,无一不牵强附会。最突出的问题是经常拿古人从用字角度讲的话作造词说理解,
让人拿过他们的证据作相反的证明。然而,肯定派仍未反思所守理论是否有问题,却引进想当然的。

“语素融合”说,希望固守营垒,却不料在促使汉语词汇研究向科学的反面滑落。[8]
王力先生早期联绵字观念中传统的成分多,稍有不同,还要加注说明。到了《汉语史稿》中,却是“古人把纯粹的双音词(不能再分析为两个词素者)叫做联绵字”了。而否定派学者从宋张有创“联绵字”这个术语考察起,一直考到20 世纪30 年代以前,没有发现哪个古人“把纯粹的双音词(不能再分析为两个词素者)叫做联绵字” 。[1 - 4]其实,用历史的眼光看,古人没有可能对联绵字进行语素分析。因为传统语文学家主要为读经史而研究经史用字现象及相关的书面文字,致令传统语文学被讥为“经学附庸”。换句话说,传统语文学家根本用不着去辨明某字串所标记的词语究竟由几个语素构成。况且,传统语文学不像现代语言学那样严格区分语言和文字,更没有现代词汇学的知识和理念,因而他们不仅没有必要同时也没有可能涉足现代词汇学领域,去做只有现代语言学工作者才去做的工作——分析某字串所标记的词语究竟是个怎样的结构,考察其语素构成情况。尽管凭语感,他们能体会到词义的整体性,反对“拆骈为单”,但复音词词义的整体性与双音单纯词之单语素特点不是同一问题。语素构成的非单一性与词义的整体性乃是从不同角度看合成词所见到的两种不同性质的事实。明乎此,人们就无需反反复复地考察古人的联绵字观念究竟是怎样的,然后才判定“古人把纯粹的双音词(不能再分析为两个词素者)叫做联绵字”之说为“于史无徵”了。

第四,认为“联绵字当中,十分之九以上都是双声或叠韵的词”,也与其早期讨论问题的角度发生了变化。其早期站在传统语文学角度不计单纯词与合成词之别,只是把“联绵字”涵盖范围缩小
一些;现在站在“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角度,说“联绵字”中“十分之九以上都是双声或叠韵的词”,还有部分非双声非叠韵的双音节单纯词,这证明作为双音单纯词的联绵字十分广泛,“汉语自始就不是单音节语”。考察结果表明,自魏建功之后,研究联绵字问题者多是这一思路。

第五,讲“联绵字并不像某些人所猜想的只是一些拟声词(如“丁当”);相反的,先秦的拟声词往往只用单音(“击鼓其镗”)或叠音(“呦呦鹿鸣”),而不一定用双声叠韵”,这话也是为虚构的理论服务的,故明显以偏概全。如炰烋,本拟虎狼怒吼声,有时喻人吼。《诗经·大雅·荡》:“女炰.烋.于国中。”元刘瑾《诗传通释》卷十八引谢叠山语曰:“声如虎狼炰烋之状。”明朱郁仪《诗故》卷九:“炰烋,犹言‘咆哮’。熊虎震怒杀物之声也。”又如,《左传·昭公三年》:“民人痛疾,而或噢.
咻.之。”杜预注:“噢咻,痛念之声。”《荀子·富国》:“垂事养民,拊循之,唲.呕.之。”杨倞注:“唲呕,婴儿语声也。”《楚辞·宋玉〈九辩〉》:“鵾鸡啁.哳.而悲鸣。”洪兴祖补注:“啁哳,声繁细貌。”

《文选·宋玉〈风赋〉》:“飘忽淜.滂.,激颺熛怒。”李善注:“淜滂,风声物声。”铿尔,《汉语大词典》释曰“象声词”,并引《论语·先进》“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以明之。此类例子很多。因此,客观地说,先秦拟声词中单音的、双音的都有,双音节拟声词中既有叠音的,又有双声或叠韵的,还有非双声非叠韵的。但是,这样一来就不利于原作者联绵字观念的证明了。

第六,上引文中讲到联绵字所涉词类问题。在现代语言学著作中,最早从词类角度考察联绵字的是《马氏文通》,认为联绵字主要有状字,还有部分动字。《马氏文通》里所谓“状字”,主要指副词,但也不排除形容词。然则马氏在说联绵字中有副词、形容词和动词三类。上引文中说联绵字中有形容词、副词、动词和名词,前三类马建忠已经说过,只是马氏论联绵字不分单纯词与合成词并且多就合成词而言罢了。至于名词类,很可能是受王筠影响提出的。王力先生很推赞王筠《说文释例》一书,该书持“连语”说讨论部分双音词问题,其所举“连语”广泛涉及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因此王力先生讲联绵字的词类问题很可能同时受了王筠的影响。

第七,上引文中所举各类联绵字共49 个。其中有下划线的8 个,据白平《汉语史研究新论》第六章第六节考证,都是合成词。下加着重号的19 个也可以肯定是合成词。还有的例词在《诗经》时代是词组,如“猗傩”,[9]就更不是“纯粹的双音词”了。还有的例子不过是另一个词的变体,如“窈纠”本是“窈窕”的变体,②“窈窕”是联合型合成词,[4,10]“窈纠”也不例外。也有一些例词是单语素词,如蟋蟀、仓庚、婆娑等,但都是由拟声法(人类语言共有的一种造词法)创造的,不是用“一种特殊的构词法”创造的,算不得“汉语的特点”。这样说来,至少有32 个例词不支持著书人新的
联绵字观念。至于剩余的17 个例词是怎样构成的,待考。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它们绝不会是用什么特殊的构词法构成的,因为汉语史上从来就没有那种“特殊的构词法”。[11 - 12]

另外,与王力先生早期的联绵字观念比,此时不再把重言列入联绵字中了。

如果对照《汉语史稿》在其他地方的论述,还可以看到王力先生在发展现代联绵字观念时所遇到的难以克服的矛盾。如该书第45 页说:联绵字是用“一种特殊的构词法”构成的双音单纯词,第346 页却说:“汉语复音词的构成,可以分为三大类:(一)连绵字;(二)词根加词头、词尾;(三)仂语的凝固化。”这段话是讲汉语构词法的,说汉语里有连绵字、派生法和复合法这样三种构词法。

读者不禁要问:“连绵字”也是一种构词法?为什么前面叫“一种特殊的构词法”,这里叫“连绵字”了?构词法主要是语法问题,连绵字主要是词汇问题,大概不是一回事吧?然而,出现这样的问题,决不是一时疏忽,而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前面不讲构词法,说联绵字是用“一种特殊的构词法”构成的,在不能或不肯叫真儿的人们那里还勉强过得去;后面讲构词法,如果再说“一种特殊的构词法”,读者一定会问:“特殊的构词法”是什么样的构词法?实在不容易说出,就干脆叫它“连绵字”了!直到20 多年后,才有追随者相继发明了“语音关联造词法”、“双声叠韵构词法”、“异音联
绵构词法”等名字。这一些现象的存在,都说明“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本是一种无法证明的理论。否则,顶级的学者怎么会顾此失彼而出现上述问题?后世学者又为什么企图补漏,却越补漏洞越大?其实,在对待现代联绵字理论问题上,作者实际上是以想象支持一种虚构,支持“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因与汉语事实貌合神离,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到科学而公允的。③

综上所述,王力先生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写作《汉语史稿》,放弃了早期的联绵字观念,努力附和并刻意发挥新生的现代联绵字观念,形成了中期的联绵字观念。正是由于作者对本来就靠不住的现代联绵字观念刻意发挥,他中期的联绵字观念较新生的现代联绵字观念内容更丰富,理论更系统,因而对一般不考察其早期联绵字观念及此时写作背景的读者更有“说服力”,以致一般人讨论现代联绵字观念问题总是引王力先生之说,而不知道《汉语史稿》问世时,“联绵字—双音单纯词”

说已经产生十几年了。[7]然而,正是由于王力先生新的联绵字观念是努力附和并刻意发挥“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而来,且“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也只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虚构,王力先生的新联绵字观念可商之处较多的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古代汉语》中的联绵字观念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1962 年由中华书局出版,1981 年出版修订本。此书修订本去《汉语史稿》23 年,但由于写作背景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特别“文革”刚过去不久,其联绵字观念也不可能发生多少变化。并且,“文革”十年大革了文化的命,此时能够反思“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之真伪并加以研究的人甚少,可看的书也不多,偶有讨论联绵字问题者,所依据的主要是这个修订本,于是书中的联绵字观念进一步巩固了肯定派的联绵字观念。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现在看其修订本中讲联绵字问题的两处文字。一处在《通论(三)》:

第4 期 沈怀兴:王力先生联绵字观念的变化及其影响 15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连绵字。例如“倜傥”、“忸.怩.”、“造.次.”、“鎡基”、“抑.郁.”、“徘
徊”、“觳觫”、“逡.巡.”、“逍遥”、“须臾”等。连绵字中的两个字代表单纯复音词的两个音节,古代注释家有时把这种连绵字拆成两个词,当作词组加以解释,那是绝大的错误。例如“披靡”是草木随风偃仆的样子,也用来比喻军队的溃败。《史记·项羽本纪》:“汉军皆披靡”,张守节正义云:“靡,言精体低垂。”又如“辟易”是倒退的样子。《史记·项羽本纪》“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张守节正义云:“言人马俱惊,开张易旧处,乃至数里。”单讲“靡”字,则“披”字没有着落;“辟”字当“闢”字讲,“易”字当“更易”讲,这是望文生义。这些都是不对的。

另一处在《通论(十六)》:双声叠韵和上古汉语的构词法有密切的关系。上古汉语里的双音词比现代汉语要少得多,而在这些双音词中,除了叠音词(如“夭夭”)之外,不少双音词的两个音节有双声叠韵的关系。这些双声叠韵词大都用来描绘声色形状,古书注解常常用貌字来解释。例如《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朱熹注:“参差,长短不齐之貌。”这种词,古人称为“连绵字”。

连绵字虽然也有不属于双声叠韵的(如浩.荡.、滂.沱.),但是,属于双声叠韵的连绵字占绝大多数。例如:

(一)双声:参差、踟蹰、栗烈、觱发、缤.纷.、侘傺、容.与.、憔悴、突梯、滑.稽.、犹.豫.、
便.嬖.。

(二)叠韵:窈窕、虺隤、窈.纠.、忧受、夭绍、顑.颔.、须臾、婵.媛.、觳觫。

(三)双声兼

叠韵:辗转。除了形容词性的连绵字以外,还有名词性的连绵字。例如:

1.双声:蟋蟀、蝃蝀、蒹.葭.、伊威。

2.叠韵:崔嵬、芣苢、仓庚、蠨蛸、薜荔、鎡基。以上所说的是纯粹的双音词。

上引《古代汉语》对联绵字的认识代表了王力先生后期的联绵字观念,与《汉语史稿》所表现出的联绵字观念大同小异。其小异有四。

第一,不再用“联绵字”,而改用“连绵字”。但是,“连绵字”同样从未仅指双音节单纯词。宋陈大猷《书集传或问》卷下:“夏氏谓:‘要囚,乃要勒拘囚之也。’然‘要囚’,《书》有四处:《康诰》二,《多士》二。若如夏说‘要勒拘囚之’,其文固顺,以之说其他三处‘要囚’则不协。盖夏氏只将‘要囚’二字作连绵字说去,空无所据。”此例中批评夏氏解“要囚”为“要勒拘囚之”是误将“要囚”作连绵字看,可知其“连绵字”不指双音节单纯词。
宋袁文《甕牖闲评》卷四:“‘奈何’乃连绵字,世多称‘无奈何’是也。”元陈栎《定宇集》卷四:

“大抵六十三日逢灭,六十九日逢没。东坡《韩公碑诗》:‘灭没倒影不可望。’不过只作连绵字用耳。”

明蔡清《四书蒙引》卷十二:“‘远别’二字犹连绵字,非远乎别也,犹云辨别也。或云‘远嫌别疑也’,亦通。”上三例中,“奈何”“灭没”“远别”被不同的说家分别谓之“连绵字”,也说明古人所用的“连绵字”并不指双音节单纯词,倒是指由两个成词语素构成的复合词。

第二,强调“连绵字中的两个字代表单纯复音词的两个音节”,比《汉语史稿》中的相关论述更明确了,但其所举“披靡”“辟易”却都是合成词,都不支持这个更为明确的说法。[4]所以致此,大概是忽视了合成词意义的整体性不等于构词的单语素性。因而说到底,以“披靡”“辟易”不可分训证明它们是单纯词,就不只是弄错了它们的身份,连其词义训释也该打个问号了。④

第三,这里讲连/联绵字问题仍打古人旗帜,但不再直言“古人把纯粹的双音词(不能再分析为两个词素者)叫做联绵字”,而是努力让人看到证据:“这些双声叠韵词大都用来描绘声色形状,古书注解常常用貌字来解释。例如《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朱熹注:‘参差,长短不齐之貌。’这种词,古人称为‘连绵字’。”不过,这一证据本身就靠不住。首先,“貌”本是古注常用字,表示“……的样子”,而不只用来注连绵字。如《尚书·五子之歌》:“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孔传:“懔,危貌。”《诗经·邶风·柏舟》:“静言思之,寤辟有摽。”毛传:“摽,拊心貌。”《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何注:“马曰:‘倩,笑貌。盼,动目貌。绚,文貌。’”《左传·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杜注:“铤,疾走貌。”《礼记·玉藻》:“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郑注:“洒如,肃敬貌。”又,“君子之容舒迟,见所尊者齐遬。”郑注:“谦悫貌也。遬犹蹙蹙也。”事实证明,“貌”的使用十分广泛,古人注释单音词用“貌”,注释复音词用“貌”,注释句子也用“貌”,所有需要表示“……的样子”的地方多用“貌”,而不限于注连绵字的场合。其次,“参差”之类,古书注解的确“常常用貌字来解释”,古人也的确称它们为“联/连绵字”,但古人的“联/连绵字”不同于今人的“联/连绵字”,古人的“联/连绵字”大致相当于现代词汇学里的“双音词”,绝不限于双音单纯词(参看上文)。另外,朱熹释“参差”曰“长短不齐之貌”没错,但这与现代联绵字观念沾不上边。遍查《朱
子全书》,不见有支持现代联绵字观念的话,亦未见“连/联绵字”这个术语。

第四,《汉语史稿》里讲联绵字中有名、动、形、副四类词,这里讲连绵字有形、名两类词,反映了持论者对其研究对象认识的不确定性。可见,即使在以努力发挥现代联绵字理论为己任的学者那里,现代联绵字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也还没有得到解决。
除了上述四点小异,其他尽是大同。即使上述四点小异也是大同中的小异,即基本观点相同下的小异或形式上的小异。其他如两部书都讲联/连绵字中双声叠韵者占绝大多数,都是单纯词,且与构词法有密切的关系等,这表明后者是前者思想的延续。另外,与《汉语史稿》的例证一样,《古代汉语》为证明其理论所举的各类联绵字也不支持其观点。具体地说,在其43 个例词中,有下划线的14 个,据白平《汉语史研究新论》第六章第六节考证,都是合成词,下加着重号的15 个也可以肯定是合成词。仅这两项29 个就占所举例词的2/3 以上。另外如蟋蟀、仓庚等由拟声法而来,与“一种特殊的构词法”无关,同样不当举之。至于剩下待考的12 个例词,如同前面所说,也不会是用什
么特殊的构词法构成的,因为汉语史上并没有作者所想象的那种“特殊的构词法”。[11 - 12]

就本文考察的情况看,“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只能证其非,不能证其是。如果一定要证明它,话说得越多,问题暴露得就越多越严重,⑤从而为现代联绵字理论之否定派有效地使用对鞫法,完成对“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乃至整个现代联绵字理论的批评带来方便。王力先生受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后期的联绵字观念大大发展了“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为近30 年来肯定派研究联绵字者所宗,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暂不讨论。只是近二三十年以来,肯定派在联绵字研究中沿着王力先生于特定历史年代走过的路,一再臆证现代联绵字理论,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其核心理论“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而且使其各分支理论渐成“定论”,使其各次生理论应运而生,又反过来证
明“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如此循环,负面影响越来越大,汉语语言学前途堪忧。

四、撰后语

本文是我讨论现代联绵字理论的二十余篇文章中写的较早的一篇,但总觉得不便发表,也不容易发表,就拖到了现在。这次在第九届全国古代汉语学术研讨会上,我发表《衍音说平议》,会下有朋友认为我的观点“有点儿偏激”,劝我“回去后再读读王力先生的有关论述”。朋友不知王先生著作一向是我的自学课本,并且还有一篇讨论其联绵字观念的文章。现在决定发表此文,主要是因为现代联绵字理论的负面影响太大了,简直远过语文学史上的叶音说。后者虽曾流行千余年,但主要表现在错改上古韵文之韵脚的读音;现代联绵字理论虽刚流行数十年,就已经影响到汉语研究的方方面面,且日益加剧。窃以为王力先生如果健在,一定会撰文批评现代联绵字观念的。于是冒昧把它发表出来,请读者批评指正。

注释:

①钱理群《一代学者的历史困境》(《读书》1994 年第7 期)指出:“那一时代服从政治需要的要求是绝对的,对其任何背离会直接威胁到自己的生存。这是我们考察那一代知识分子的选择时,所必须充分注意并予以理解的。”巴金《随想录》则说:“我终于感觉到必须甩掉‘独立思考’这个‘包袱’,才能‘轻装前进’,因为我已在不知不觉中给改造过来了。”这主要是说“文革”中的情况,但“文革”不过是当时喊得最响的“十次路线斗争”之二三的连续。事实上,“文革”前更多的“路线斗争”接连不断,已经严重地影响学界。

②朱起凤《辞通·卷十四〈篠韵〉》“窈窕”条下收了变体“窈纠”,并加按语说:“窈纠犹窈窕,皆叠韵。”

③有朋友提醒说:前面作“联绵字”是就词汇说的,后面作“连绵字”是就构词法说的。因为不能再说“一种特殊的构词法”,不得第4 期 沈怀兴:王力先生联绵字观念的变化及其影响 17已说“连绵字”,实指“连绵字构词法”。朋友的意见可能反映了作者的想法。但是,这个“不得已”正是作者新联绵字观念带来的困难。并且,“联绵字”与“连绵字”在宋代产生后,直到清末谁也没有将它们作“一种特殊的构词法”讲,这里作“一种特殊的构词法”讲,却不便注出,同样表现出作者新联绵字观念靠不住。也有朋友说:二三十年之后,研究者又不断创造了“双声叠韵构词法”、“语音关联造词法”、“异音联绵构词法”等名词,就没有这种尴尬了。其实不然。因为这些名称的产生均因创造者先有了“汉语里有一种特殊的构词法”之成见,它们的产生都是穿凿附会的结果。

④张守节对“披靡”“辟易”的解释也许有待修正,但这并不证明上引今释是对的。“披”和“靡”常单用,且含义与“披靡”相通;“辟”和“易”也常单用,其含义与“辟易”相通。这已有白平论证过了,现略做补充。披,散。见《广雅·释诂》。《庄子·庚桑楚》;“披然曰移是。”句中“披”即散的意思(详郭象注)。“披”的“散”义一般人也不陌生,至今犹言“披头散发”“披散”等。靡,倒下。《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到汉代又有“后退;倒退”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这表明“披靡”用以形容败军(如“汉军皆披靡”)乃“四散退逃”义。批评者释曰“比喻军队的溃败”,是把动词作名词解,显误。即使去其说中的“的”字,仍嫌笼统。辟,退避。《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易,“惕”之古文。恐惧;戒惧。《易·夬》:“惕号。”宋吕祖谦《古易音训》:“惕,晁氏曰:‘案古文作易。’”然则“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的“辟易”就是“退避戒惧”的意思。如果像批评者之释曰“倒退的样子”,虽然勉强可通,司马公所描绘的赤泉侯杨喜那种回马退避而惊恐不安的神情也就反映不出来了。

⑤这在《从“联绵字”之释看现代联绵字观念之谬》(《汉字文化》2008 年第3 期)中有具体证明,可参看。

参考文献

[1]许惟贤. 论联绵字[J]. 南京大学学报,1988(2):199-208.
[2]陈瑞衡. 当今“联绵字”:传统名称的“挪用”[J]. 中国语文,1989(4):308-311.
[3]李运富. 是误解不是“挪用”——兼谈古今联绵字观念上的差异[J]. 中国语文,1991(5):383-387.
[4]白平. 汉语史研究新论[M]. 太原:书海出版社,2002:152-208.
[5]魏建功. 古音系研究[M]. 北京:中华书局,1996.
[6]沈怀兴. 中国现代语言学早期的联绵字观念[J]. 语文建设通讯,2007(88):27-34.
[7]沈怀兴. 现代联绵字观念的来历[J]. 中国语研究,2007(49):16-23.
[8]沈怀兴. “联绵字语素融合”说疑义[J]. 汉字文化,2008(1):46-50.
[9]徐云天. 联绵词研究的历史观与非历史观[J]. 古汉语研究(2):14-18.
[10]刘毓庆. “窈窕”考[J]. 中国语文:2002(2):156-157.
[11]沈怀兴. 双声叠韵构词法说辨正[J]. 汉字文化,2004(1):16-20.
[12]沈怀兴. 《联绵字典》的收词及相关问题[J]. 辞书研究,2007(4):85-92.
Wang Li’ s Views on Chinese Disyllabic Roots and Their Influence
SHEN Huai-x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Media , Ningbo University , Ningbo 315211, 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three stages (early, middle and la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Wang Li’ s views on the nature of Chinese
disyllabic roots. His middle stage views,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 background in the 1950s, went contrary to the linguistic facts of
Chinese. But his essential views at this stage, which was to be adhered to in the late stage, have become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modern disyllabic root theory and thus act as a guidance for his follower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disyllabic root words. Their
negative effects should never be overlooked.
Key Words: Wang Li; disyllabic root; historical background; modern theory of disyllabic root words
(责任编辑 王 抒)
发表于 2009-11-1 16: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了,拜读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6 05:19 , Processed in 0.14209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