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97|回复: 1

北京“老炮儿”来了湖南得叫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0 21: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老炮儿”来了湖南得叫什么?



撰文/潇湘晨报记者谭旭燕 来源:http://weibo.com/p/1001593929788363479490   






电影“老炮儿”让冯小刚大大火了一把。但是北京“六爷”冯小刚祖籍湘潭却知者甚少。冯小刚在采访中说,“老炮儿”在湖南话里就是“老口子”。文史专家陈先枢认为,湖南话中的“水老倌”、“二老倌”更接近北京的“老炮儿”。


1.北京老炮儿,不是省油灯


电影里的“老炮儿”泛指一群人,是名词,一般也是当地有些名头的人,不过这个名声可能并不太光彩。在“老炮儿”的世界观中,行事准则就是“茬架”,火药味十足的两帮兄弟约好时间地点,随便带多少人,带着家伙就开打,没有见血甚至丢命,这架恐怕打不完,而最后的规则就是:谁赢了就听谁的,谁赢了谁就是大哥。“老炮儿”常年江湖漂,哪能不挨刀,要是没有个十条八条的伤疤,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角儿”。

不过在翻阅了众多典籍和方言词典之后,“老炮儿”踪迹难觅。


  

“方言字典里,老炮儿似乎没看到,但是有老泡儿这个词的注解”,1月8日,研究了半世纪的方言学专家鲍厚星在自己的寓所,翻阅了多本有关北京方言的字典和研究书籍。在1985年版的《北京方言词典》中,老泡儿是“<新>年轻时调皮过的老人。<旧>男伎”的意思。在近几年出版的《北京话词典》中,老泡儿又“泛指调皮捣蛋、无所作为的人”。

做过记者的北京作家刘一达在《胡同根儿》这本书中也用过“老泡儿”这个词,文章中写道“京城的‘顽主’也叫‘老泡儿’。北京这地界,无论哪个地面上的,都有一两个戳得住头面的人物,北京人称之为‘老泡儿’,不是省油的灯”。总而言之,打架、游手好闲、有些威望、进监狱,或许是北京“老泡儿”的共同特点。

北京的“老泡儿”,要是来到了湖南,该怎么称呼?“有很多种说法,比如水老倌、二老倌。比水老倌再狠一点的,可能就称之为二流子。”1月9日,著名文史专家陈先枢给出了自己对“老泡儿”字面上的理解。


2.水老倌,让人怕也让人厌


“水老倌”嗓门大、霸得很,两句不对就操家伙搞起,也是在刀光剑影中混生活。

小时候,改革开放初期,听到大人们讲到水老倌的“砍人、斗殴”故事,总会不由得揪心,要是说水老倌来哒,心里就有种“鬼子进村,会有血光之灾”的恐惧感。

长沙的水老倌们,遇到糟心事,看到不爽时,咆哮就喊,“上来搞我噻!你们带哒家伙来,来噻!来噻!”

又或者是双方僵持不下,水老倌们会叫嚣,故作镇静地挥着家伙,“你们带哒东西又何什啰?怕么子啰?我就在咯里,有狠就来搞噻!”

还有就是当情况不对,一时半会搞不赢对方时,则去找帮手,并撂下狠话,“等哒哈,有种就莫走!我去喊人,就不信搞不死你!”

“他们留着长发,戴着蛤蟆镜,留着小胡子;上着花格子衬衫,下穿把两瓣屁股绷得紧紧的喇叭裤,脚蹬擦得乌黑锃亮的三接头皮鞋;骑着的自行车头上挂着一台装着干电池的三洋牌收录机,超大声地播放着花鼓戏选段。见着靓女,便一齐吹口哨,打榧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老长沙人印象中:水老倌吹口哨,风吹尿壶叫;水老倌打榧指,一堆臭狗屎。

“水老倌”是长沙人对社会上那些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流里流气、打群架骂痞话、偷东摸西等青年哥哥的称谓。查阅《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分卷的《长沙方言词典》,“水老倌”是指品行、作风不正派的人,例如“那咸是(都是)些水老倌”,“你何解(为什么)要跟水老倌搞得一起”。与水老倌相近的词,还有一个是“打流的”,意思是指那些没有职业、在社会上闲荡和鬼混的人,例如“他一天到晚冇得点事,就在街上打流”。

“在长沙人口里说出这些词,一般都是调侃或者看不起的意思,大多都是贬义词意,带有指责的意思。”陈先枢说,其实早在民国时期,臭老倌、二流子、水老倌这样的俚语就已经很熟悉,用得很普遍了,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些长沙俚语都还是很流行,但到后来推广普通话之后,说土话的语言环境越来越狭窄,越来越少人讲土话。


3.前缀后缀蕴含方言秘密


方言,是文化的传承,历史的痕迹,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特有的“共同语言”。

北京话中,诙谐幽默逗乐是天性。老北京话有称“老”称“爷”以示尊敬的传统,这是北京的礼貌语言。当代的北京人沿用这种构词方式,造出了一大批称“老”称“爷”的流行词语,老冒儿、老莫、老泡儿就在其中。

受湖南人直爽麻利的性格影响,长沙话表现为声音短平快直,讲话比较夸张,用长沙话讲就是“声音令尖的,讲话抹直的,冇得么子转弯抹角”。而大多数人评价长沙话,冒出来最多的词就是“调子高”。而沈从文则认为,长沙人说话,以善于扩大印象描绘见长,比如长沙话里用“靓腿”来称呼青年男子。

《长沙传统风俗大观》一书中介绍,长沙话的副词多,副词数量和表现力要比普通话的副词丰富得多。如:冰冷的、刮瘦的、擂胖的、桕酸的、嫩白的、墨黑的、喷臭的、碰香的、清甜的、劲咸的、贡绿的、通红的、绷硬的,蜡软的等等。

当然,长沙话的前缀并不多,“水”则是常用的一个。湖南的水乡文化,也导致一批与“水”这个语素相关的词语应运而生。除了人们熟知的意思,在方言里还引伸出“不成功,败了”“马虎的,不负责任的”的用法,具体到湖南方言“水老倌”里,“水”就成了“下流”的隐语。此外“水老妹”也泛指女流氓的意思,“水”大多含有贬义、看不起的意思。拉关系,走后门被喻为“走水路”。不正派、庸俗下流叫“水里水气”。

后缀也体现了长沙方言的特色和魅力,其中“老倌”在长沙方言里面应用广泛。老倌本来指老年男性,后来“老”意逐渐虚化,泛指男性。如水老倌(游手好闲的人)、爷老倌(爸爸)、老倌子(老人家)、我屋里老倌子(老公)、浸老倌(亲家)、拱老倌(生猪)等等。带有“老倌”的后缀,大多是名词,韵味十足,充满市井乡情。


 楼主| 发表于 2016-1-10 21: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炮儿”里的北京话你懂吗?
来源: 中国日报  2016年1月7日 19:58

你以为看老炮儿的人,回忆的是那个时代?其实,他们回忆的,是心中久违了的自己。

几乎是一瞬间,《老炮儿》就成了集体回忆老北京的电影。里面的六爷“英雄迟暮,壮心不已”,但这仍不妨碍有一帮大老爷们在电影院里看得浑身起劲、潸然泪下。





到底是什么打动人?最地道老北京的味又是什么?

林语堂早在《老北京的精神》里就仔细研究过而不得定论。不过老北京的味道,肯定不仅是皇城根儿和胡同四合院,更是人们言语之间家长里短的生活气息。三两句话,足以勾起历历往事和回忆,老北京话是老北京人身上褪不去的印记。

今儿咱就一起咂么咂么,《老炮儿》里那些地道的北京话。在胡同和四合院已经成为景点的今天,北京的味道仍可以通过语言留存在我们身边。

电影里最地道的北京话
















































最后,用冯导的一句话,来致敬那些年我们心中的老炮儿。

“老炮儿是孤独的夜行者,即使是在黑暗中心里也有方向。天亮时人们发现了他,从旁观变成了伴随,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浩浩荡荡陪伴着老炮儿往前走。没人问还要走多久,没人问还要走多远。只见队伍中,旌旗招展,写满了两个字,人心。”——冯小刚

编辑:杨鑫 周婵    制图: 王晓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4 09:59 , Processed in 0.06317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