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50|回复: 6

[辩论赛]个性需不需要刻意追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5 23: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chinadmd.com/file/sczxiiosirpwrvvev3ustox3_1.html

【正方】:个性需要刻意追求

  我赞成个性需要刻意追求. 首先对方辩友说刻意就是

1.用尽心思
2.克制意欲。
对没错可是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用尽心思克制意欲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啊.比如说我刻意追求幸福我现在不幸福但我为了能让自己幸福所以我用尽心思努力工作克制住自己想停下来休息的欲望.难道这也是错的吗如果说这也是错的那么幸福是不是说会很轻易的就能掉到你口袋里了再者对方辩友举例说:我今天刻意赞美了我喜欢的女孩子.我赞美她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得到她的好感进而得到发展我在追求我喜欢的东西啊这也是错的吗 其次对方辩友一直强调刻意追求就是不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追求并举出了东施效颦的例子可是对方辩友那是刻意追求吗 那是盲目追求啊我们有说可意追求就是盲目追求吗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我方观点个性是需要刻意追求的.


立论 1 我方观点认为个性需要刻意追求。我的个性刻意追求也正是我的个性所在。


气质是人的自然属性性格是人的社会属性是后天生成的一个人的个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所以说人要有什么样的个性在先天条件的限制下主要是看自己的“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刻意追求才会让大家认可你。在现在的激烈竞争的社会只有刻意追求个性才不会被淘汰。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行为举止、音容笑貌令人难以忘怀而有的人则很难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有的人虽曾见过一面却给别人留下长久的回忆而有的人尽管长期与别人相处却从未在人们的心目中掀起波澜。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个性在起作用。一般来说鲜明的、独特的个性容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平淡的个性则很难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5 23: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方】: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

  谢谢主席。各位辩友,各位评委,各位同 学,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辩题是:个性是否需要刻意追求。我们先来看一下今天辩题中的几个定义。首先是“个性”。在心理学中,“个性”是指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现代汉语词典对“个性”的解释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比较固定的特性。“刻意”,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用尽心思”。 “追求”是“用积极的行动来达到某种目的”。
我们是要彰显个性,把自己的个性鲜明的显示 出来,而非追求个性。个性是不需要追求的啊。

好,就算我方退一步,很善解人意的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来看,假设个性需要追求,那么第一,当我们刻意追求个性时,追求的是谁的个性?如果追求的是他人的个性,那么我们追求到的还是自己与他人不同的特性吗?显然不是。也就是说,这时我们追求的已经不是自己的个性了。如果所谓的“追求”的对象是自己的个性,其实质是把自己已有的个性彰显出来,“彰显”与“追求”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了。

彰显:鲜明地显示

追求不等于彰显 定义不同

追求自己个性的同时彰显个性 其实质是还是把 自己已有的个性表现出来,还是在彰显自己的个性

个性的重要性我们不否认,我们不需要追求、 但需要彰显自己的个性

个性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 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不是追求来的

个性不能追求不等于个性不需要追求, 个性能否追求不是今天讨论的话题

如果评价某一个人有或没有个性,这时的“个性”是对人的主观判断,不符合个性的定义


我方观点一致认为,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论述我方观点:

一是个性是否需要追求。无论是从心理学上对“个性”的定义,还是从现代汉语词典对其的解释来看,个性是一个人内在的、比较固定的、不同于他人的特性。就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一部分特性,这些与他人不同的特性就是自己的个性。也就是说,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去追求所谓的“个性”呢?我方不否认个性的重要性,但是

第二,“刻意”,按照词典中的解释是“用尽心思”,但是我们真的能把心思全部都用在追求个性这一件事上吗,其他的一切都不管不顾了吗?这显然不行,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不是只由个性组成的,我们不能盲目地陷入刻意追求个性这一误区而忽视其他啊。
我方已经退了一步,可是即使站在正方的角度仍旧无法得出“个性需要

谢谢主席,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 个性我们所需也,追求个性亦我们所需也,而刻意追求个性非我们所需也,这就是今天我方的观点: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个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语也频频出现在人们口中,但究其本意:
个性是指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以及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咬文嚼字一番:刻意是故意、特意、用尽心思的意思,而追求则是用一种积极地行动来争取达到目的,需要是指有机体感到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里倾向。而一个人的个性是不需要刻意追求的,倘若向对方那样认为个性需要刻意追求,那么就是低估了环境的作用,缩小了追求的意义,忘记了刻意的意思,这不就是一错再错吗?乍一看,似乎个性的却需要刻意追求,细细想来实则并不然
第一, 个性有天生的也有后天形成的,但是都受到环境的影响与塑造,而且对于一个社会的人来说环境的影响必然是巨大的。环境使个性受到潜移默化的改变,同时也让自己形成与环境相关联的个性,无论是改变还是形成,都是这个复杂的环境所主导的。大家或许会问那人呢?其实人本身只是起到了选择还是不选择的作用,这种作用只是一种追求。而环境已经起了主导作用,自然个性是不需要刻意追求的;

第二, 说完了环境的主导性,从个人的独特性考虑,我方依旧认为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 个性突出在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些特质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受后天影响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也是更纯正的个性,而不是刻意去追求外在的改变,去让别人觉得你有个性。奇装异服并不代表你就是有个性,那只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所以说个性的属性决定他是不需要刻意追求的;

第三, 我们所说的个性包括个性的形成,个性的发展,个性的完善和个性的成熟,而这些过程之所以能够完成,从逻辑上讲是有了一种动力,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而非刻意追求,个性的魅力在于每一个人都有它的长处,或者说也没有长短好处之分。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5 23: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的说,个性就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一词最初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l,开始是指演员所戴的面具,后来指演员——一个具有特殊性格的人。一般来说,个性就是个性心理的简称,在西方又称人格。
  个性,在心理学中的解释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由于个性结构较为复杂,因此,许多心理学者从自己研究的角度提出个性的定义,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曾综述过50多个不同的定义。如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R.S.Woodworth)认为:“人格是个体行为的全部品质。”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卡特尔(R.B.Cattell)认为:“人格是一种倾向,可借以预测一个人在给定的环境中的所作所为,它是与个体的外显与内隐行为联系在一起的。” 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认为:“在心理学中个性就是指个体在对象活动和交往活动中获得的,并表明在个体中表现社会关系水平和性质的系统的社会品质。”
  就目前西方心理学界研究的情况来看,从其内容和形式分类方面来看,主要有下面五种定义:
  第一,列举个人特征的定义,认为个性是个人品格的各个方面,如智慧、气质、技能和德行。
  第二,强调个性总体性的定义,认为个性可以解释为“一个特殊个体对其所做所为的总和”。
  第三,强调对社会适应、保持平衡的定义,认为个性是“个体与环境发生关系时身心属性的紧急综合”。
  第四,强调个人独特性的定义,认为个性是“个人所有有别于他人的行为”。
  第五,对个人行为系列的整个机能的定义,这个定义是由美国著名的个性心理学家阿尔波特(G.W.Allport)提出来的,认为“个性是决定人的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
  目前,西方心理学界一般认为阿尔波特的个性定义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个性研究的各个方面。 首先,他把个性作为身心倾向、特性和反应的统一;其次,提出了个性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最后,强调了个性不单纯是行为和理想,而且是制约着各种活动倾向的动力系统。 阿尔波特关于个性的上述定义至今仍被西方的许多心理学教科书所采用。
  前苏联心理学家一般是从人的精神面貌方面给个性下定义的。从这方面理解个性的心理学家又有两种情况:一部分心理学家把个性理解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目前我国的一些心理学教材也持这种观点。另一部分心理学家只从心理的差异性方面把个别心理特征理解为个性。 应该说,前一种看法是比较恰当的。他们认为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个性特征并不孤立存在,而是在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个性倾向的制约下构成的整体。而后一种看法过于狭窄,没有看到个性倾向在个性中的作用,缺乏对个性各个特征作为有机的整体看待,它显然没有揭示出个性的实质。
  由于个性的复杂性,我国心理学界对个性的概念和定义尚未有一致的看法。我国第一部大型心理学词典——《心理学大词典》中的个性定义反映了多数学者的看法,即:“个性,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有:第一,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第二,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第三,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即性格;第四,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这些特征不是孤立的存在的,是错综复杂、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也有少数学者提出将“个性”和“人格”加以区别,认为个性即个体性,指人格的独特性;人格是一个复杂的内在组织,它包括人的思想、态度、兴趣、气质、潜能、人生哲学以及体格和生理等特点。两者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只是互相交错在一起,共同影响着人的行为,人格的形成更多的是由教育决定的。
  综上所述,尽管心理学家们对个性的概念和定义所表达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精神还是比较一致的:“个性”内涵非常广阔丰富,是人们的心理倾向、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以及心理状态等综合形成系统心理结构。
  现代心理学一般认为,个性就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心理学中的个性概念与日常生活中所讲的“个性”是不同的。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行为举止、音容笑貌令人难以忘怀;而有的人则很难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有的人虽曾见过一面,却给别人留下长久的回忆;而有的人尽管长期与别人相处,却从未在人们的心目中掀起波澜。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个性在起作用。一般来说,鲜明的、独特的个性容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平淡的个性则很难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个性也容易产生一些误解,往往认为一个“倔强”、“要强”、“坦率”、“固执”的人很有个性;而“文雅”、“平和”、“斯文”、“柔弱”的人没有个性。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至少说是不全面的。“倔强”、“要强”、“坦率”、“固执”是一种人在其生活、实践中经常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精神面貌或者心理特征。由于这种倾向的个性特征比较鲜明、独特,往往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文雅”、“平和”、“斯文”、“柔弱”也同样是一种性格温和、希望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人带有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和区别于其他人的精神面貌或心理特征。只不过这种倾向性的个性特征比较平淡而不鲜明,往往不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罢了。 由此可见,不管是哪一种倾向性的个性特征,不管这种特征是鲜明的还是平淡的,它都表明了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人人都有,精神面貌人人不可缺少。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个性的人。 个性对于一个人的活动、生活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命运、前途有直接的作用。
  这些日常生活中所提的“要强”、“固执”、“坦率”或“文雅”、“平和”、“柔弱”等,实际上是心理学中个性心理特征之一的性格,而不是个性的全部内容。
[编辑本段]个性的结构
  从构成方式上讲,个性其实是一个系统,其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一)个性倾向性——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特征,它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人追求什么。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个性倾向性是个性系统的动力结构。它较少受生理、遗传等先天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在后天的培养和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个性倾向性中的各个成分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其中,需要又是个性倾向性乃至整个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只有在需要的推动下,个性才能形成和发展。动机、兴趣和信念等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而世界观属于最高指导地位,它指引着和制约着人的思想倾向和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人的言行的总动力和总动机。由此可见,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以世界观为指导的动力系统。
  (二)个性心理特征——指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结合。所谓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在其心理活动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特征,主要是指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能力,能力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一种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气质,是指个人生来就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明显的天赋型,基本上取决于个体的遗传因素;性格。性格指一个人对人对己对事物(客观现实)的基本态度及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气质无好坏、对错之分,而性格有。
  (三)自我意识——指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等方面,如自尊心、自信心等。 自我意识是个性系统的自动调节结构。有的学者还把自我意识称为自我调控系统。
  个性结构的这些成分或要素,又因人、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互相排列组合,结果就产生了在个性特征上千差万别的人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中的个性特征的变化。 而心理过程是个性产生的基础。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5 23: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的个性从某一段时期来说是具有稳定性的,但是从长期来说肯定是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的。从短期来说一个人因为外界事物的影响肯定会在实践中对自己的行为方式进行微调,这也就是对于个性的微调吧。所以对于个性这样一个具有运动和变化特性的东西来说,进行主观上刻意的追求还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
最后补充一下,刻意追求不等于强求,谢谢
辩论赛6个性是否需要刻意追求?
正方:需要可以追求。
主席,各位观众以及对方辩友,晚上好。
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跟对面几位很有个性的对手探讨我们这个辩题,那么个性到底需不需要刻意追求呢,我方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首先,我们不妨咬文嚼字一番,刻意(即):用尽心思,有意识有目的的。追求(即):用积极的行动来争取达到某种目的。个性(即):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所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特性,具体表现在气质、性格、智力、意志、情感、兴趣、爱好等方面。它是突破陈规、与众不同的,创新的,只有通过刻意的追求才能得到完善。我不是很同意你的观点,首先,你没有弄明白个性的真正意思,个性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气质与性格的统一.气质是与生俱来的,而性格则是后天的.因此个性是后天我们追求而得到的.不去追求,你得到的只是共性而不是个性
同时,追求本身具有盲目性。我们只有刻意的,即有意识有目的的选择性的追求,才能目标明确,形成自己良好的,张扬的个性,否则便会误入歧途,形成了与时代相背的个性。第一,对方辩友认为个性顺其自然就好。可是又说承认个性需要追求。那么既然追求的对象已经不在,您方又何谈追求?不谈追求个性,对方辩友的发言与本场辩题又有何关联性呢?是否出现思路混乱?在另一方面,我方则清楚地告诉大家,由于人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有自己独特的认知体系,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一个人可以将对自己的期许定为目标,指向一个方向,即“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在既定的轨道上不偏离,不刻意纠正某些时候的脱轨,不用心,没有引导,又如何成功呢?这便是我方所说的需要刻意地追求个性。那么对方辩友又该说话了:“个性不可能在潜移默化间自然天成吗?可知有句古话:‘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方的观点则是:一点一滴的积累间,所获得的东西良莠不齐,或许有最适于自身的,但也会有根本不适用的。这就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这一个接受与摈弃的过程,是人在选择。而有选择即有用心用力思考的过程,这难道不是刻意的表现吗?当然是。况且,玉不琢尚且不成器,石头经过雕琢也可以成为精美的石雕。个性具有可塑性,不刻意地去设计,去追求,您方想要达到的个性的标准又该如何界定,如何实现?
可是对方辩友发现已无法有力地让这一观点站稳脚跟,又把“刻意追求”曲解成“过分苛求”。好比在战场上用完了子弹,又开始拼刺刀。我方认为,“刻意追求”与“过分苛求”的区别就在于,刻意追求有一个合理的度,这个度不是毫无根据地划定的,而是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反复权衡,深思熟虑产生的,还有什么比自己的想法更为重要呢?因此,过分苛求和刻意追求又怎么能够划上等号呢,对方辩友?!当你在网页的搜索引擎里搜索“个性”两个字的时候你可以看到100万以上的条目!!!个性旅游,个性化礼品,个性空间,个性心理等等。难道说他们没有在刻意的追求个性吗?请问对方辩友,正如你们说的“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往往容易被人忘记。”随波逐流追求的是共性,而不是我们今天辩论的主题“个性”。对方辩友又说“主持人追求的是标新立异、各具特色的台风而不是把标新立异、各具特色的个性。”你能说那个主持人能从骨子里的封闭思想指导下的个性,而去追求标新立异、各具特色的台风?如果他们不刻意去追求个性,他们又怎么能表现出你所要的标新立异、各具特色的台风呢?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个性需要不需要刻意追求,那么究竟什么是个性,到底要刻意追求吗?我想我方也说的不少了,想必大家都有了个清醒的认识了。艾森克说:“个性乃是决机密 第 1 页 2013-3-2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5 23: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词:
谢谢主席评委,大家晚上好。
欣赏完对方边有的精彩论述后,我还是不得不指出对方发言中所存在的问题。
纵观整场比赛,对方辩友在论证过程中刻意模糊了刻意一词,甚至是有意识的将刻意一词抽出,将刻意追求等同于追求。从逻辑学上讲你保留了部分正确的信息而突显剩余部分的极端,这样你所给出的信息本身就是不真实的,所以得出荒谬的结论亦在情理之中。就好比a因防卫过度而杀死b,而对方辩友今天却将“防卫过度”一词刻意抽出,告诉我们a杀死了b,所以a一定要为b填命,是吗?然后,对方辩友在论证中刻意将刻意追求等同于特意追求,偷换概念。特意一词在词典中解释是专为某件事,如“他今天特意来看你。”是带有“看到你”这一目的的,在某种程度上与追求都只是强调为了一定目的。而刻意的解释却是用尽心思,克制抑郁。这些体现在追求时的行为方式和手段上。对方辩友为了今天能打赢这场比赛,下工夫去查资料,这只能算是对方辩友为追求立论的正确而特意准备;可对方辩友如果为使自己能立于不败之地而站起来告诉我们“我方可以承认你方观点”,为求伤人而先伤己,甚至不惜抛下本应坚持的观点与原则,可谓用尽了心思,这才是刻意。对方辩友今天是选择特意追求你方观点的正确还是选择刻意追求你方观点的正确呢?
另一方面,刻意在很多情况下表现的反而是一种违背意愿的感情,即克制意欲,而且刻意还会引发无尽的联想。如我刻意爱这个女孩,那么我爱她就很有可能搀杂其他目的,而就我个人而言,我根本不愿意去爱她啊!再如“我的高数挂科了”和“我高数刻意挂科了。”,两者的意思就截然相反啊!再者,对方辩友谈到个性的重要,我们要追求个性。可我要提醒对方辩友的是,当你一味去追求个性而忽略客观规律与条件时,无尽的深渊则在回望着阁下。因为用尽心思中尽有极尽之意,它预示你所追求的超出了自身的能力范围,而你又有达成这一目标的强烈欲望,所以你抛开冷静抛开科学抛开客观,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却无视身边的坦途啊!东施妹妹不顾自身情况而刻意求美,使本应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她变成了货真价实的芙蓉姐姐;燕国人无法认清自己而刻意求美,使本应步伐矫健的他不得不爬回故里。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的饭量只有两个馒头,你却为了使胃更饱而刻意吞下第三个,你得到的究竟是胃更饱还是胃胀痛呢?
综上所述,我再次重申我方观点,即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个性的发展必须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我们可以追求,但不应过分苛求,更不是挖空心思无所不用其极。我们并不贬低个人努力,但我们提倡科学的,理智的去追求,就好比我们可以向女孩子递情书,发短信求爱,尊重她的选择,而不是采用威逼甚至强暴的方式占有他啊!
我们提倡发展个性,但并不市揠苗助长,更不是一相情愿的追求空中楼阁。因为健康发展的前提是解放,健康发展的目的是自然和谐,而不是用尽心思的克制意欲求发展啊!
所以对于个性,我们大可以“每天爱你多一点”,却万万不能“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啊! 孙中山曾言:“历史大潮,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历史规律如是,个性发展规律亦如是。如果对方辩友还要刻意逆流而动,刻意追求个性,那么等到“长风破浪无有时,折戟沉沙在眼前”,甚至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时,你要我拿什么来拯救你啊,对方辩友!因此,我方认为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我们今天来并不是要消灭个性,也不是要与追求个性的各位同学作对,而是想告诉各位: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我方也承认个性需要刻意追求,但我们坚决反对刻意去追求个性。下面我们先理清辩题中的几个概念。 首先个性是一个人内部决定他特有的行为和思想的身心系统的多层次多侧面的动力组织。其次刻意是用尽心思,克制意欲。其本身带有强制性,更多的表现为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意愿,而忽略了现实环境状况和自身实际情况。那么为什么说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呢?
个性需要追求,而我们更需要的是追求本质上的内在个性,而当个性作为一种表象展现在你眼前的时候,那就仿佛一件赝品拥有一层华丽的包装纸,徒有其表啊!想一想一支名牌的香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5 23: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性是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即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人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真实自我。个性也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我方并不否认个性需要追求,只是追求个性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度,而这个度就是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最终确立下来的。
我方认为个性发展不需要刻意追求。何为刻意追求?那就是用尽心思,过度地追求,不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不可否认,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个性、个性张扬的时代,人们需要追求个性,但追求的应该是适合自已的,而非那些时尚的却又违背自身发展规律的个性。刻意追求有以下三个弊端:一,刻意追求,用尽心思,过于盲目,忽视客观规律。东施效颦中,那个丑妇看到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明白她皱眉的样子为什么美。所以她不管怎样模仿,都没有西施美。
“尽”有极尽之意,刻意追求时常意味着过分看重目标,把主观意愿作为主导作用,而置客观规律于不顾。其二,刻意追求,克制意欲,情非本意,丧失真实个性。个性的珍贵之处在于他是最真实的反映,而刻意时常带有违背意愿的感情。其三,刻意追求,他人个性,迷失自我,导致千篇一律。
个性的前提必须是真我的表现。当你去刻意追求一种个性的时候,其实就已经丧失了自己的个性。你也就是你,世上正因为有像你这样的千千万个迥异的个体,才如此缤纷,如此让人迷恋。
人要为自己而活着 如果只为了突出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而去刻意做各种事情 ,那岂不是件很累而且完全无意义的事情?既然要体现自己的个性 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照自己 的节奏 ,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 至于个性一切都是顺手推舟的事情。 生活本来就是件轻松的事情 ,弄这么累有意思么?最后说句,个性是必须有的,但是如果用上刻意追求这四个字,我方坚决反对。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5 23: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方】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一身正气的个性。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
以上都是因为所处的环境所得到的个性,并不是刻意的追求  
王菲独特个性在于不去刻意追求个性,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我们去刻意追求王菲的个性,是不是论证了我方的观点个性不需要追求呢?  
梵高的画是抽象派的典型著作,他的画和自己本身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可是梵高是由于精神受到压迫才割耳朵,由于受到压迫才创作出自己个性的画作,并不是刻意追求个性而为之。  
李白不刻意追求务实的个性,成就的是自己的飘逸,杜甫不刻意追求豪迈的个性,成就的是自己的质朴,苏轼不刻意追求谄媚逢迎的个性,成就的是自己的独立旷达,李清照不刻意追求坚强的个性,成就的是自己的柔中有刚,钱钟书不刻意追求功名的个性,成就的是自己的淡泊致远。——

任何成名成家者都是不刻意追求


个性才成就了现在的个性,即他是他自己而不是别人

傅雷的个性孤独,乖戾,高傲,脆弱,在交往过程中很多人都不喜欢他,希望其改变自己的个性,可是就是因为这样大家不认同的个性才可以让傅雷一心在工作上,安心的翻译书籍,取得巨大的成就,所以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  
诸葛亮的事例,伤仲永的事例.


问题:

1.西安一学生为了追求个性,卖肾买iphone 4s,杨丽娟追星,为了追求个性导致自己的父亲跳海自杀,请问对方辩友,这样刻意的追求自己的个性是好的吗?
2.哈韩哈日之风席卷我国,当《我的野蛮女友》上映时,很多女生喜欢女主的个性,刻意追求她的个性,从乖乖女到野蛮女友,扭曲了很多人的心灵,这样的刻意追求个性是可取的吗?
3.屠格涅夫说:“一个人的个性应该向岩石一样坚固,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建筑在它上面”。这样刻意的追求个性,会失去上层的建筑,对方辩友,你做何解释?
4.众所周知,“世界是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连叶子都没有相同的,那个性也就不同了,这难道不正是说明个性是不需要刻意追求的吗?
5.个性是依照个体所处的客观环境而定的,如果个体需要刻意追求,不就是需要刻意改变个体所处的客观环境吗?对方辩友刻意追求林黛玉的个性,难道是要刻意追求自己的体弱多病,父母早亡吗?
6.达芬奇说:“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鸡蛋,个性无好坏之分”,既然个性无好坏之分,那请问对方辩友,我们何必要刻意的追求呢?岂不是就是和蚂蚁搬房子一样,白费力气吗?
7.俄国著名作家阿马里说:“人人之中有他人,但每个人都应该保存自己的个性。”那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了,在你方刻意的追求个性,如果能保持自身原本个性的呢?
8.对方辩友今天一直打温情牌啊,一直追求的个性都是好的,那我想请问对方辩友,希特勒在狱中经过仔细思考与权衡,刻意追求自己的个性,坚持二战,纳粹主义为“我的个性”?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是不是应该不仅有我的奋斗,也有你的奋斗,他的奋斗吗?
9.罗曼罗兰说:“每个人的个性都有他的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气味。”要是你一味的刻意追求个性,到最后岂不是邯郸学步,追求不到个性反而丧失原有的个性吗?
10.王菲独特个性在于不去刻意追求个性,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我们去刻意追求王菲的个性,是不是论证了我方的观点个性不需要追求呢?
11.李白飘逸的个性,苏轼的旷达个性,李清照的婉约个性,杜甫质朴的个性都是任其自身发展规律发展的,按对方辩友的说法如果他们刻意追求个性能达到这样的名垂千古的境界吗?
12.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美国的研究也已经表明,人的个性在小学一年级就已经基本形成,那请问对方辩友,按照你方的观点,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从小就刻意去追求个性呢?(美国研究表明人在10岁左右才具备较强的主观能动性)
13.坚强是个性,温柔也是个性,个性鲜明是个性,个性不鲜明也是个性,那请问对方辩友,既然怎么做都是个性,为什么要刻意去追求个性呢?
14.请问对方辩友,傅雷这种高傲,脆弱的个性与社会的发展不符合,那按照对方辩友的说法,是不是要刻意追求个性,可是傅雷事业的成功恰恰就是因为这种个性,对方辩友如何解释?
15.请问对方辩友,刻意追求个性,难道一定会成功吗?那我就不明白人生中为什么会有挫折了?
16.世界因每个个体的与众不同而精彩绝伦,既然如此,我们何必去刻意的追求而破坏这份美好呢?难道对方辩友不希望世界精彩吗?
17.个性是一种内在的修为,通过一些外在行为而表现出来的,对方辩友刻意的追求个性,是不是在刻意的违背自己的内心呢?
18.对方辩友今天一直说个性需要刻意的追求,那我想问对方辩友如何才能刻意的追求个性呢?要多长时间才能追求到?具体措施又是什么呢?你又如何保证追求的个性是适合自己的呢?
19.最近网上热议温州的“死非”自行车,这些自行车爱好者刻意追求个性,歇下了自行车的刹车,请问对方辩友,这样的刻意追求个性还需要吗?
20.对方辩友刻意追求的个性还是个性吗?这种个性难道是适合自己的吗?你怎么不保证还会有另一个“李天一”、“我爸是李刚”的出现呢?
21.现在人人都刻意的追求个性,出现的假的深圳最美女孩,这种刻意追求的个性已经触发了社会的道德底线,难道我们还要刻意的追求所谓个性吗?

司马迁的《日者列传》中说:“非其地,树之不生,非其意,教之不成。 嵇康 他没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实际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产物,他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尤其不可能无度地张扬个性有摧眉折腰 没有求官职 最后为坚守自己的原则而死

三辩的四个问题

1.请对方辩友大家看这么一组图片,这是00后为了刻意追求个性所拍的恐怖写真, 引起大众的恐慌,社会大众呼吁个性需要自由发展而不是刻意追求,造成孩子个性的扭曲,请问对方辩友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2.当今社会许多人刻意追求个性,将彩铃换成午夜凶铃,阴魂在线,哈尔滨医院就曾救治很多因搞怪个性铃声而诱发心脏病的老人,这样的刻意追求还是可行的吗?
3.请问对方辩友,当今大学生刻意追求追求自己的个性,在寝室养蟒蛇,兔子,乌龟等比比皆是,对室友造成很大的心理影响和环境影响,甚至触犯了社会公德,这样你还认为个性需要刻意追求吗?
4.打着刻意追求个性的旗号,原本隐居民间、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风水学”正借着“文化咨询、个性起名策划”的名义重新兴起,那么请问对方辩友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0 13:16 , Processed in 0.06535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