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01|回复: 1

[高考]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考点分析.满分作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6 08: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k6QwZ7FTuWl8ZIyw9cRY7Q

高考满分角度


角度一精准扶贫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化农村,让农村融入5G时代。

角度二需要全国一盘棋。加强对口扶贫,东部发达地区帮助西部地区,投资设置项目,为西部提供技术与市场。

角度三干部带头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奋斗,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实现精准扶贫,全面小康。

角度四贫困地区人民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学习,掌握直播带货技巧,开拓农产品销路,实现富裕。

角度五全国百姓支持。名人网上带货,百姓网上拼单,多购买贫困地区特色产品,每一个人都为扶贫攻坚作出贡献,都为全面小康拼一把力,团结一心,定能实现扶贫攻坚任务。

角度六重视农村教育。提高贫困地区百姓的专业技能水平,高校扩大农村专项招生计划,为农业发展培养人才。

角度七重视环保,美丽乡村。扶贫攻坚,更注意农村环境保护,注意长期效益,注意制度化。


高考满分题目



《用“干”奏响脱贫致富的时代乐章》

《在脱贫攻坚一线吹响人才“集结号”》

《以奋斗者为“镜”,在汗水中成就扶贫梦想》

《东西手拉手 共同奔小康》

《百尺竿头加把劲,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留心留行,为脱贫攻坚“强筋壮骨”》

《振兴乡村电商大有可为》

《“智力下乡”为脱贫攻坚提速》

《电商助农,让希望的田野更有希望》

《“大数据+”驱动农业提升竞争力》

《防控毫不放松 脱贫毫不动摇》

《脱贫攻坚加把劲,不破楼兰终不还》

《扶贫扶出精气神》

《增强使命担当 投身脱贫攻坚》

《“90后”书写扶贫担当》

《法治助力脱贫攻坚战》


高考满分素材

毛相林
重庆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


  下庄村在巫山县竹贤乡大山深处,被叫做“天坑村”。出山,只有一条绝壁上的羊肠小道。这里是真正的与世隔绝。1997年,毛相林决心修路,带村民走出贫困。一无资金,二无机械,要硬生生在悬崖上挖出一条路,村民都说他疯了。毛相林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我们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整整用了7年,毛相林带领村民,在悬崖绝壁上硬生生凿出一条八公里长的路。现在,这条路已经变成标准山区公路。下庄村,正走在致富路上。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

绝壁上打响了抗争命运的第一炮山坡上种下了向往美好的第一棵苗不信天,不认命你这硬实的汉子终于带着乡亲们爬出这口井山到高处你是峰,路的尽头是家园。


张顺东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芭蕉箐小组的村民


  张顺东和妻子李国秀,都是一级残疾。张顺东右手和双脚先后截肢,只剩下一只左手;妻子生下来就没有手,只有一双脚。有了孩子后,两人决定,决不能把贫困传给下一代,再苦再难,也要供孩子读书。夫妻同心,努力做自己能够做到的事。靠养牲口、种庄稼增加收入;用脚做农活、做家务。“生得再平凡,也是限量版。”张顺东说。他担任当地残疾人联络员,为村里的87户97名残疾人提供联络服务。张顺东坚信,一根草顶一颗露水珠,只要自立自强、奋发向上,每个人都会像小草一样活下来。在各方的关心帮助下,张顺东成功安上了假肢;女儿顺利大学毕业,成为一名教师;儿子初中毕业后参加技能培训。张顺东还买了一台电脑,积极参加残疾人电商培训。



李保国
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生前为河北农业大学教授


  1981年,李保国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前身)毕业,留校任教。十几天后,他便和同事们一起扎进太行山,搞起了山区开发研究。这一干,就是几十年。他常说,我见不得老百姓穷。李保国把农民当兄弟、当亲人。李保国是大专家、大教授,但看着“土”。到村里去,啥也吃,啥也干,农民问啥教啥,没架子。李保国说,不为钱来、不为利往,农民才能信你、才能听你他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甩掉了“穷帽子”。2016年4月10日,李保国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死亡。去世前4个月,李保国在家的时间总共不到10天。他去世后,河北省平山县、内丘县等地数万山村百姓自设灵堂,把他的骨灰安放在太行山的最高处。



张桂梅
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中的誓词。张桂梅,年过六旬,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高校长。她虽然病痛缠身,但对外的形象,一直是坚强、果断又风风火火。她几乎把生命献给了这片贫瘠土地的孩子们。为了提高妇女素质,保障女孩的读书权益,2008年,张桂梅克服重重困难,建起了一座免费的女子高中。到2020年,1804个可能辍学的贫困女孩,因为这所高中,因为张桂梅的不懈努力,得以走出大山,甚至走进大学,改变命运。张桂梅说:我救了一代人,她们后面走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对我是最大的安慰。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黄大发
曾任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党支部书记





团结行政村,曾是遵义平正乡最边远、最贫困、最大的一类贫困村。

村里最大的困难,是缺水。

为引水,一个年轻人,带着数百个村民,钢钎凿、风钻敲,前后历经30余年,在峭壁悬崖间挖出一条10公里的“天渠”。

这被当地人叫做“大发渠”。

因为修渠带头人,是团结村老支书黄大发。

刚开始凿渠时,黄大发还风华正茂。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修渠,黄大发顾不上身体,顾不上家人,曾和死神一次次擦肩。

水渠,跨三个村,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

30多年,当年的小伙已有了白发,渠才终于修通。

村子发展起来后,这位老支书曾感慨:“现在,渠通了、电通了、路也通了,我交上答卷了。”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

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是一个老党员为人民许下的誓言。大发渠,云中穿,大伙吃上了白米饭。三十六年,为梦想跋涉,僵直了手指,沧桑了面孔,但初心不变。


黄文秀
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副科长、派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



太年轻了。黄文秀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0岁。黄文秀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作为定向选调生到广西百色市委宣传部工作。2018年3月,黄文秀被派驻到百坭村任第一书记。有同学问过她,为什么要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偏偏回到贫穷的家乡?她回答:“很多人从农村走了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到了村里,这个姑娘挨家挨户遍访村屯。驻村两个月,她走遍全村195户贫困户,还绘制了百坭村“民情地图”。父老乡亲的困难、想法和期盼,她都记在心上。要解决的问题,她也一步步推进。2019年6月17日晚,因担心百坭村会发生洪涝灾害,黄文秀从家中冒着大雨连夜往百坭村赶。路上遇到山洪暴发不幸牺牲。她留给父亲的最后一句话是:怕村里受灾,我马上得走了,您要“按时吃药”。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

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


黄诗燕
生前任湖南炎陵原县委书记



黄诗燕是炎陵县迎来第三十任县委书记。从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主任派下来,烈日之下,黄诗燕戴上一顶草帽就下乡了,任职九年来,他帮当地做大黄桃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他解决真问题,敢啃硬骨头,说砸锅卖铁,也要让老百姓住上新房。他翻山越岭,脚步遍布全县120个村庄、3900余户贫困群众家里。老百姓说,你不像个当官的。黄诗燕说,我本来就是农民。2019年11月29日,开完扶贫调度会,黄诗燕突发心脏病,不幸殉职。时年56岁。人们去往他生前住的宿舍,逼仄,陈旧。9年没有添置一件新家具,宿舍里的东西,连热水器、床、暖壶等,都是之前留下来的。


高考满分语言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2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3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4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

5不惧风吹浪打、不怕险滩暗礁,用“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毅力和定力,为梦想拼搏,为幸福奋斗。

6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

7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

8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实战应用,满分段落


    县原县委书记黄诗燕,常年奔忙在脱贫攻坚一线,带领干部群众走出了一条生态脱贫之路;安徽临泉县刘桥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颜亮亮,对贫困群众的事比自家的事还上心,为解决一个贫困户的户口问题,历时半年、多次跨省协调;安徽省界首市代桥镇茶棚村党总支原委员柳西周,身患重病仍念叨着贫困户的名字;广西田东县龙邦村党支部书记蓝茂东,带领村民搬离大山,发展特色产业,奔向美好生活……

这些扶贫干部先进典型身上,体现的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精神、“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攻坚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这些精神是新时代满满的正能量,是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

——《这样的扶贫干部值得点赞》

点评:中心句+排比事例+内嵌名言式排比分析+总结性句子

    今年的劳动节,格外特殊。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平静的神州大地上激起阵阵涟漪。为了抗击疫情,无数劳动者冲锋陷阵、日夜不休,奋战在战“疫”的最前线。广大医务人员披坚执锐、义无反顾,用生命捍卫生命;广大建筑工人拼搏奉献、不畏艰险,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各类防疫项目;广大干群心手相牵、守望相助,以实际行动战“疫”。疫情防控期间,劳动者成为最闪耀的群体,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用点滴行动、真挚爱心奏响了一曲新时代劳动之歌。

——《铆足干劲战疫情,决战决胜奔小康》

模板:中心句+分析句+排比实例+总结句


名言金句

1.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2.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3.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经》 这句话的意思是:民众也劳累了,要好好休息;爱护城中的民众,来安抚四方。)
4.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5.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黄宗羲)
6.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管子)
7.河北的山山岭岭都绿起来,父老乡亲都富起来,我的事业才算成功。(李保国)
8.常言道:创业难,守业更难。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只有不返贫才是真脱贫。
9.回望历史,丰衣足食一直是中国人民最朴素的愿望。从孔子的富民思想、屈原的“美政”理念,到朱熹的“足食为先”、康有为的大同之道,历代先贤对富民裕民的追求从未停止。无论是“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美好憧憬,还是“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热切企望,无论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深沉情怀,还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政治理想,无数先民对殷实生活的呼唤响彻历史的天空。
10.扶贫“扶”是手段“富”是目的,重在“扶”不是突出“救”。
11.再滂沱的风雨,在浩瀚的天空下终将放晴;再泥泞的征途,在奋力的前行中必能抵达。
12.风云交汇,成就万千气象;江河交汇,常睹惊人奇观;历史交汇,最是波澜壮阔。
13.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
14.鼓足“黄土变金”的坚定信心,聚起“百川成海”的群众力量。
15.政治站位有高度,工作推进有力度,扶贫成效有温度。




精彩时评

莫把精准扶贫变成“精准填表”

文:钟超  来源:光明日报


【点评:标题即为文章观点,直指现象,也表明立场】

  一段时间以来,扶贫领域检查评比多、填表报数多、压力大任务重的现象广泛存在,特别是精准扶贫陷入精准填表的怪圈,成为广大贫困农民和农村的负担。【点评:开门见山,照应标题,指出“精准填表”的不良现象】

   据媒体此前报道,一个贫困户光身份证号就填了两百多次,一个村打印资料就花费两万多元,一个乡为迎接一次检查,光打印费就花了10多万元。这种费时费事费纸费钱的工作方式,实在是把好经给念歪了。【点评:引用媒体报道,作为实证,指出“费时费事费纸费钱”的扶贫误区】


  把精准扶贫变成精准填表,表面上看是工作方式不对,将机关和企业的工作方法简单套用到农村扶贫工作中,并美其名曰痕迹管理,实质上是一种文牍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时也是一种不负责任、不作为的表现。当然,扶贫干部对此也无奈,填表、考核、评估的成绩是上级评价扶贫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基层扶贫干部只能想方设法把表格填完、填好,表格成为一种应付上级考核的“盆景”,“栽盆景”的技术就比真正的精准帮扶更加重要。【点评:分析“把精准扶贫变成精准填表”的实质】

  脱贫攻坚不可本末倒置,这就要求我们秉承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改革规范考核管理制度,激励一线扶贫干部把心思用在田间地头,用在与贫困户交心交流上,用在“扶贫”“扶智”“扶志”的实践中。驻村工作队的主要任务是帮村里找资金、跑项目、促合作,管理和考核方式也应该考虑工作任务、干部专长和地方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激发广大干部在扶贫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以脱贫成效检验并不断调整工作方法。【点评:从“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的角度,进一步深入论述,指明扶贫方向】

  扶贫无案牍劳形,脱贫方成事可冀。扶贫工作有自身的特殊性,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肯定行不通。各级扶贫相关部门应潜心多总结经验和不足,扬长避短。驻村干部只有多些真抓实干,少点花拳绣腿,才能真正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删减)【点评:总结全文,提出希望】



莫让扶贫变成滋生懒汉的温床

文:王武  来源:共产党员网  

  贫困,除了自然的、历史的、客观的因素外,最主要是人的问题,是人的观念、信心、能力的问题。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各地扶贫工作亮点频现、成效明显,但是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也逐渐浮出水面,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脱贫后再次返贫的现象。【点评:提出观点,摆出现象】

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帮扶对象本质比较懒惰,思想固化难以改变,帮扶干部推一把他就走一步,“临时”努力脱贫后又再次回到堕落的深渊。另一个原因是扶贫思想工作不到位,致使部分群众滋生“等、靠、要”依赖心理,由勤劳变堕落,失去自我奋斗的动力。【点评:分析原因,照应标题】


  笔者有幸参与了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其中就有一个帮扶对象是没房没车没存款的未婚青年,未面对面接触之前,笔者一直在幻想结对帮扶对象的各种贫困原因,立志一定要帮他走出贫困,实现同步小康。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个帮扶对象不止和一般贫困户一样在物质上贫乏,更严重的是其在精神上的自甘堕落。一个年轻的农村小伙,没房没车没存款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不努力去改变现状的堕落心里就不能原谅了。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专业技能,可以不出门打工,但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四肢健全,身体健康的轻年人,荒弃自己的两亩良田,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东混西借过日子,这是何等“志穷”!【点评:结合切身经历,列举真实案例,进而进行剖析:不思进取,不务正业】

   同时,在进村入户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笔者也惊奇地发现,有些不是贫困户的群众看到结对干部给贫困对象送钱、送物,送点子、送项目的时候,不知不觉的产生一种错觉:穷也是有好处的!然后在迷迷糊糊中失去了自我奋斗的意志,抱着“反正政府会帮扶”的依赖心理过日子,慢慢地走向了“贫穷”的队伍,严重影响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局。【点评:进一步指出“懒汉”思维的更严重表现:依赖政府,以贫穷为资本】


  可见“志短”已经变成了致贫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先解决“志短”的问题,才能在扶贫工作上取得稳定成效,才能避免“因扶贫而导致贫困”的现象。

  群众的思想和力量是无穷的,精准扶贫工作要着力于改变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树立他们的志气,更新他们的观念,激活他们自力更生、奋力致富的潜力,让贫困户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让扶贫变成共同致富的摇篮,而不是滋生懒汉的温床。【点评: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指出对策】


精准扶贫要扶到根子上

文:杨亚林  来源:人民日报


  在精准扶贫实践中,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切实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就要立足实际,把精准扶贫扶到点子上、根子上,以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更有效的行动,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提高扶贫精准度,先要把贫困群众从“穷窝”里挪出来。一些贫困群众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大山里,既有迫于偏远、贫瘠、封闭自然环境的无奈,也存在“住惯的山坡不嫌陡”的惯性。为把这些不具备发展条件的山区的群众搬出来,我们坚持把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贯穿于搬迁全过程,数万名干部深入千家万户开展工作。易地扶贫搬迁,不是简单“挪个窝”,而是要围绕搬哪里、怎么搬等问题通盘考虑。昭通坚持全市“一盘棋”,打破原有的县、乡、村的界限,探索“进城、入镇、进厂、上楼”安置模式,让36.24万贫困群众实现了由落后山区到现代城镇、由传统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变。

  提高扶贫精准度,要想办法切断“穷根”。易地搬迁只是手段,发展致富才是目的。我们追求的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改善人居条件,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昭通有苹果、马铃薯、竹子等高原特色产业,以此为抓手,引进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引导专业大户,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产业支撑。以彝良为例,该县有丰富的天麻、竹笋等特色优质农产品,以前大多停留在传统生产模式上,难以带动贫困户增收。通过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农户”的机制,推动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发展好产业、统筹好经营,既能解决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又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提高扶贫精准度,更要改变人的思想,扶智与扶志缺一不可。一方面,对干部来说,脱贫攻坚的过程虽然艰辛,但需要大胆解放思想、敢于求变求新、勇于顶住压力、善于抓住机遇,带着真心、真情投入到脱贫工作中。用好理念、好方法、好作风为群众服务,旧貌终会变新颜。另一方面,对群众来说,暂时的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通过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接纳新观念,坚定脱贫的决心、树立致富的信心,个人才能用自己的力量搬走贫穷的大山。

  如今,我们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近,脱贫攻坚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当此之时,务实为先、精准为要,让脱贫过程更扎实,保障脱贫结果更真实,才能真正使脱贫成效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有删减)


扶贫干部与贫困户结缘,不必过度解读


文:高路   来源:钱江晚报


  湖北恩施州鹤峰县公路局的派驻走马镇红土村的驻村帮扶干部韩庆玉与贫困户于冬之走到了一起。

  这原本是一段非常普通的感情,是两个人的私事,但因为有一些场外因素的加入,变得复杂起来。当地的宣传干事在采写报道的时候,虽然竭力地淡化宣传的色彩,但下意识中是把它作为一个典型推出的,比如,报道最初的标题是《湖北鹤峰:“精准扶贫”牵姻缘?扶贫干部与贫困户喜结连理》,扶贫是关键词,本身就有很强的指向性。而文中,扶贫这一字眼也多次出现,用“扶贫,扶的是感情”这样的话有意无意地将扶贫与两人结婚的事实联系在一起,用“精准扶贫”这个词其实就给人以一种先入为主的误导。

  而当这样的报道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大家把关注点集中在当事双方的身份上,一个是扶贫干部,一个是贫困户;一方面是带着考核指标下乡的扶贫机制,而另一方面是立竿见影的扶贫效果,它们之间似乎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再加上两个人2017年腊月结识,2018年元月就结婚了,时间很短也给了很多人想象的空间,但正因是闪婚,一般人有猜疑是正常的,所以对此做出解释更有必要。

  他们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真实的感情,其实,韩庆玉和于冬之两个人是怎么走到一起的,一些细节已经很难说明问题了。于冬之并非是韩庆红的帮扶对象,所谓拿婚姻当交易的说法自然不成立。两人2017年腊月结识,2018年元月就结婚,看起来时间很短,但需要注意的是,两个人在结识之时都已经处于离异状态。两人都是到了一定岁数的中年人了,对婚姻生活有更清醒的认识,早就过了冲动的年龄,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才作出的决定。而且,哪怕两个人确实是帮扶的关系,也确实是闪婚,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在两个互相爱慕的人之间,身份的不同和结识时间的长短都不会成为问题。

  从这个角度说,刻意的拔高和无端的揣测都是不合适的。他们的确是因扶贫相识,但能结成夫妻跟扶贫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段感情更无法证明“扶贫扶的就是感情”的宏大主题。

  这几年,每当有正能量的事情出现,总是有人想办法往高里拔,一些地方总是习惯于从中找到某种高尚的情操,给平凡的东西附加上不平凡的注脚;还有些人急于在别人的感情交流中添加自己的佐料。在一些人眼里,一个是扶贫干部,一个是贫困户,他们之间只需要添加一点联系,就能树立起一个光辉的形象,何乐而不为呢?这样的故事虽然动人,却不真实。而另一些人则总是抱着最大的恶意来揣测这份感情,从中寻找不正常的蛛丝马迹。这同样也是一种阴暗的心态。这两者,看似是两个极端,其实是一个问题的正反两面,正因为有人拔高,才有人质疑,有人忽视真实,才会被主观臆测牵着鼻子走。

  其实一个扶贫干部与贫困户相恋,把这个故事原汁原味地告诉大家,已经很美好了。扶贫是扶贫,姻缘是姻缘,扶贫干部与贫困户,他们能成为夫妻,自然也能成为朋友,成为相互依赖的伙伴,摘掉有色眼镜,任何一个不带偏见的人都能看到其中的可贵之处。面对他们的选择,我们需要送上的是祝福,而不是质疑。

 
扶贫需要下“针”功夫


文:王俊岭  来源:人民网


  俗话说:“足寒伤心,民寒伤国。”在微观上看,贫困常常表现为个体家庭的收入来源少、生活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而在宏观上看,贫困现象的存在则反映出贫富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均衡、社会不稳定因素多等深层次矛盾问题。因此,消除贫困是所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答题。

  领袖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值得注意的是,领袖将精准扶贫形象地比喻为“绣花”,不仅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全面消除贫困的坚定信念和决心,更抓住了打赢中国扶贫攻坚战的关键问题,即中国的扶贫需要因地制宜、做细做实、精准到人。

  那么,中国为何如此强调扶贫的“精准性”呢?

  一方面,经过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大多数地区居民收入明显提升,数以亿计的人实现了脱贫。1990年以来,中国极端贫困率降低了94%。迄今为止,超过70%的全球减贫工作成绩应归功于中国的努力。另一方面,中国还有几千万的贫困人口,尽管其在中国总人口中比例并不高,但是这部分贫困人口绝对数量依然很多,且大多分布在自然资源禀赋匮乏、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经济发展基础长期薄弱的地区,扶贫工作难度较以往反而更大。

  可以说,扶贫工作就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一样,都有一个“先易后难”的特征,越往后“硬骨头”越多。因此,现阶段消除贫困也就必须要有更多的耐心、爱心与恒心。

  未来,政府和社会各界在助力消除贫困方面需要下一番“针”功夫。具体来看,尤其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精准发掘比较优势。中国的贫困地区往往自然环境恶劣,东部地区发展经济的模式、思路和经验并不一定适用于这些地区。因此,有关方面在扶贫时一定要结合当地主要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技术、人才、市场、资金支持。比如,对沿边贫困地区提供发展边境贸易的政策支持,对荒漠戈壁贫困地区提供光伏产业政策支持等。

  二是扶贫资金要“滴灌”不要“漫灌”。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日益雄厚,国家财政对扶贫有很多资金支持。这些资金如果仅仅以“大水漫灌”式地发给贫困户而不跟踪其用途并加以引导,显然可能导致短期的“数字脱贫”,“造血”功能跟不上,脱贫后“返贫”的概率便会居高不下。

  三是信息扶贫也要加强。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这对于位置偏僻的贫困地区而言无疑是个重大利好。在扶贫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既要深入群众,耐心细致地做好观念引导,又要用好“互联网”这个信息传播渠道,为贫困地区群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激发其自身脱贫致富的活力和创造力,最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扶贫可比绣花,需要下“针”功夫。从今年两会上汇聚的各种信息来看,中国扶贫事业正呈现越来越好的发展趋势,人们有理由对中国消除贫困的前景给予更大的信心和期待。



模拟金题

【河北衡水中学2020届全国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

  读了现代阅读(三)《远山上的崖柏》(点击标题可进入阅读)后,你一定有很多思考和感悟,请结合下面的材料,以“程永林一家怎样才能走出贫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主张或看法。  ①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习近平)  ②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人民日报》2017年1月23日)  ③扶贫济困靠大家,温暖人心你我他。(扶贫志愿者宣传口号)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标题精选

先扶志,再扶智

扶志扶智,拔去穷根

扶贫更需扶志

扶贫,我们一定先扶志

扶智又扶志,“输血”亦“造血”

扶志扶智,激发脱贫“心”动力

上下齐心,致富脱贫


【石家庄市2020届高三年级阶段性训练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摆脱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大事。“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在党的领导下,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硕果累累。联合国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政府在减贫方法上的不断创新,使大约8亿人成功脱离贫困,勤劳的中国人民用“中国式减贫”给许多国家做出了榜样。当然,也有个别地区的扶贫工作有“撒胡椒面式”的泛泛之嫌,科学合理的扶贫管理体系需要继续完整。非洲某国的中学生来贵校游学,他们很好奇我国是怎样做到如此“大体量”脱贫的,希望借鉴到自己的国家,你作为接待的负责人之一,需要写一个发言稿,与他们交流自己的见闻、感受和认识。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立意

摆脱贫困,精准扶贫是关键。
共同努力助扶贫。
脱贫攻坚,每一份力量都重要。8亿人成功脱贫,政府创新是关键。勤劳是“中国式减贫”的法宝。用中国智慧摆脱贫困。家国情怀,铸就脱贫力量。贫困须得“连根拔”。……文整理)


高考满分作文


追梦之光,代代传承

——给新时代青年的一封信

广东考生

致18岁的你:

  展信佳!祝贺你来到美丽的18岁。2018年,是我的十八岁,不禁感概万千——我看见追梦之光在代代传承,中国亦一路前行,一路发展——谨以此信,抒发己怀;同时愿追梦之光,因你们的传承,祖国更精彩更动人!

  十八年前,千禧之年,我们诞生在刚步入新世纪的中国,被称为“世纪宝宝”,身体里流动着华夏民族“龙”的血液。八年后,也就是难忘的二零零八年。那一年,我们在上小学二年级,空气中氤氲着北京奥运的喜悦氛围,突然,如同雷声撕破天际,汶川大地震——家园瞬间被震碎,毁万千生灵于一旦,举国悲恸。然而,我亦在此时看见中国人民不屈的民族精神:解放军不畏余震,只争朝夕,高举救灾的大旗;幸存者克服悲伤与恐惧,眼里盛满笃定与坚强;孩子们怀抱感恩之心,眼里依旧闪耀着希望……十年前的汶川,地震震碎一切,而仅仅十年后,这里又神奇地诞生了一座新汶川!——这就是咱们中国人,灾难可以毁灭一切,但却永远无法动摇我中华民族追求完满、追求幸福的中国梦想。愿今日的你,无论遇到任何困境,都能怀追梦之光,不断前进!

  顺着时间的轨道,让我们一起走近2013年。那年我成为了一名初中生,国家发射了天宫一号,并且首次进行了太空授课;那时“公路村村通”基本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到了2017年,我来到高中,国家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也因为那时的扶贫政策,今日我国恩格尔系数进入了全球0.2%—0.3%的富足区间——中国更好了,百姓更幸福了!——正是一代代人怀揣的追梦之光,才得以照耀今日之中国,逐步圆梦。你看看我的时代,是上海洋山自动化码头那些平均年龄不超过22岁的青年工匠之梦,是以宋玺为首的90后赴亚丁湾青年的维和之梦……正是这些青年的追梦之光,照耀九州,促祖国发展。愿你怀揣追梦之心,以青年的热血与奋进之力,不断前行!

  今日,我们长大,手持前辈交付的历史的接力棒;明日,手上的接力棒将交付给你们。今日,我们从未如此接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但困难与挑战依旧存在,国家发展仍需我辈青年砥砺前行;明日,你们的2035年,国家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挑战与竞争会更激烈,期待你们这一代青年,继续传承追梦之光,护祖国一路前行!

  追梦之光,今日将来到你们手中,愿新时代的你们代代传承!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愿我们青年以追梦之光照耀前路!正如青年时期的周恩来先生所言:“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之时!”

                                                                                                                                                                                                                    18岁的我
                                                                                                      2018年6月7日
                                                                                                                                                                                                                  




发表于 2021-3-2 10: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来源:https://news.sina.cn/gn/2021-02- ... ewsapp&wm=3200_0024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李克强主持大会,汪洋宣读表彰决定,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出席。
人民大会堂大礼堂,气氛隆重热烈。

      10时30分,大会开始。解放军军乐团奏响《义勇军进行曲》,全场起立高唱国歌。
       汪洋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决定》。《决定》指出,为隆重表彰激励先进,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充分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干事创业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毛相林等10名同志,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等10个集体“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在雄壮的《向祖国英雄致敬》乐曲声中,习近平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一一颁授奖章、证书、奖牌,并向他们表示祝贺。全场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汪洋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决定》。

      习近平等为受表彰的个人和集体代表颁奖。

      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大会,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脱贫攻坚作出贡献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农村广大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志愿者,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积极参与和支持脱贫攻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向关心和帮助中国减贫事业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外国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习近平指出,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组织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重整山河,为摆脱贫困、改善人民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实施了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着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8年来,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关键性贡献;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增添了自立自强的信心勇气;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表示,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殉职人员的付出和贡献彪炳史册,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关爱每一位牺牲者亲属,大力宣传脱贫攻坚英模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披坚执锐、勇立新功。


      习近平指出,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靠的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守执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坚持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营造全社会扶危济困的浓厚氛围;坚持求真务实、较真碰硬,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这些重要经验和认识,是我国脱贫攻坚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习近平强调,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全党全国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结一心,英勇奋斗,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


习近平强调,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要加强监测,对脱贫地区产业要长期培育和支持,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要搞好后续扶持,对脱贫县要扶上马送一程,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要坚持和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等制度,并根据形势和任务变化进行完善。要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习近平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习近平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习近平指出,回首过去,我们在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展望未来,我们正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宏愿而奋斗。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决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李克强在主持大会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庄严宣告了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了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绩,深刻总结了脱贫攻坚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深刻阐述了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勠力同心、顽强奋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以及中央军委委员出席大会。

     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要负责同志,中央党政军群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成员,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等约3000人参加大会。

     会前,习近平等领导同志会见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代表,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个人获得者和因公牺牲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亲属代表等。习近平等同大家合影留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3-28 19:41 , Processed in 0.06170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