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26|回复: 3

[高考] 2021深圳二模作文审题、细则、标杆12篇作文点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13 06: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深圳市教科院 葛福安  2021-05-10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59_m-D6KmHK6tk6f8wqymA

2021年深圳市高三二模高分作文点评(一)

目录

序号
题     目
点评人
01
吾辈风华正茂,敢于追求不同
张伊凡
第七高级中学
02
勇敢不平庸,争做新青年
段伶俐
龙城高级中学
03
担民族重任,发时代新声
唐光英
石岩公学
04
活出自我,与时代共振
刘 芳
科学高中
05
内新外异,求新存异
王 蓉
光明中学
06
青年借新风,破缚争不同
钟 琳
西乡中学
07
新青年,敢不同,创未来
孙金秋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

作文题目
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一文中号召青年做“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的新青年。
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的我们,要走出孤芳自赏的狭小天地,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校团委举行“新青年,敢不同”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主题理解
1.“新青年”: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青年;“敢不同”的青年。

2.“敢不同”:不同于“做官发财”,能够顾“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具有主人翁精神,敢说,敢干;不“孤芳自赏”,个人梦想与祖国发展统一,为民族复兴担当大任;“大胆打破陋习,摆脱束缚,勇敢更新自我,张扬个性”,对国家民族有益。可以写全部内容,也可以写部分内容。

3.“新青年”与“敢不同”之间的逻辑关系:互为因果,互为前提。因为是“新青年”所以“敢不同”,因为“敢不同”所以是“新青年”。

4.“新青年,敢不同”是一个关系型的主题,写作时二者不可偏废,但可以有主次详略之分。

5.考生可能偏离题意的关键词:创新、创造、奋斗、拼搏等。此类词语在写作中可能会偏离题意。评卷时请注意辨别。

如何永葆青春本色?如何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书写“新青年”的“新”风采?如何冲突青年人自己所处的环境的“众”与“同”,求得自己个性的表达?如何用自己的“敢不同”的勇气和成就为这个时代、我们的家国增添青春活力?甚至如何在自己的学业进取、职业选择等方面,摆脱平庸,朝着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这都需要写作者用青年人特有的思维和行动来回答,而“新青年,敢不同”,就是一个有青年气魄的答案。

评分参照

54- -0 60 分:圆满完成写作任务。结合材料,紧扣“新青年,敢不同”的主题任务,对“新青年”的定位明确,对“敢不同”的阐述深刻。能结合当前新时代,阐明自我应有的价值选择,写作者的“青年立场”突出。语言通畅,结构严谨,文章有亮点(丰富、深刻、文采、创新,有其一即可)。

48- -53 分:较好完成写作任务。结合材料,紧扣“新青年,敢不同”的主题任务,对“新青年”的定位明确,对“敢不同”的阐述清晰。能结合当前新时代,阐明自我应有的价值选择。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无亮点。

42- -47 分:任务完成不全面,有所偏废。能够结合材料,但是或对“新青年”定位不准,或对“敢不同”缺乏必要阐述;或者不能结合当前时代,不能阐明当代青年人应有的价值追求。

36- -41 分:写作任务仅能完成一小部分。或忽视材料,自由阐发;或结合材料,忽视“新青年,敢不同”的主题要求。但文章有新青年的立场站位,有和主题暗合或若即若离的部分。

35 分及以下:不结合材料,不呼应主题。以及其他偏离题意的。

关于等级打分:

(一)基础等级——内容和表达两项,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内容(20 分):重点是题意、内容。

表达(20 分):重点是作文的结构、语言、文体、卷面等。

(注意: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表达项不跨等给分,如内容判三等,表达不能在一等给分,只能在三等或二等或四等给分。)

(二)发展等级(20 分)

1. 基础等级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不跨等给分。

2. 发展等级一般不在内容或表达的下一等给分,如内容一等,表达二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一等或二等给分。

3. 内容在四等的,“发展等级”可以给 1 到 2 分;抄袭的,“发展等级”不给分。

关于作文的其他项评定:
  
(一)扣分项评定

1. 错别字,1 个扣 1 分,重复不计;

2. 不足字数者,每少 50 字扣 1 分;

3. 无标题扣 2 分。

(二)残篇评定

1. 400 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
2. 400 字以下的文章,2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 200 字以下的文章,1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 只写一两句话的,给 1 分或 2 分,不评 0 分。
5. 只写标题的,给 1 分或 2 分,不评 0 分。
6. 完全空白的,评 0 分。

标杆作文

01.吾辈风华正茂,敢与(于)追求不同

(标题点评:标题中“吾辈”与“不同”紧扣征文主题,凸显了文章核心观点)

①李大钊先生曾言,“青春之民族,青春之家庭”,而毛泽东亦曾屹立在湘江橘子州(洲)头,道,“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两者无一不是提到青年。青年正值春日万物生机之时,青年敢于标新立异,突破陈规陈说,追求不同。吾以为吾辈当敢于争先,追求不同。(本段由李大钊与毛泽东对青年、青春的观点写起,然后抛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吾辈当敢于争先,追求不同”。作为首段,语言简练,观点明确,值得借鉴。)

② 忆往昔,久矣,仍有青年追求不同。言旭华君(“某某君”使用不当),立誓从医,考取归来,研修之际,敌寇入侵,正当青年,敢于不同,(多个四字短语连用,语言简洁,富有气势)转而念想,毅然决然投志报效祖国,学习西方坚船利炮,身行祖国十余载,奋战科研第一线。众人不解,兄弟谩骂。曾言亏欠小家报大家。此乃青年立誓敢于争先。呜呼,吾辈之楷模哉!料想若无旭华,祖国之核潜艇何以兴起。正因其年少不同,吾国今日亦如青年风华正茂。(本段对黄旭华事例的论证较为充分,叙议结合。突出了黄旭华因敢于争先、为国奉献而不同的特点)

③提及至此,吾愿吾辈,取其精神,薪火相传,勇于突破,敢于创新,方能成就事业,为国争光。(本段是对上一段的补充,点出了黄旭华的精神对于当代青年的意义)

④悉闻周总理幼时读书时,师问诸位为何读书,众生喧哗,起坐轰然而笑,或曰为求取功名,或曰为高官厚禄,仅一人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众生寂,无人吵闹。师讶,此人乃周总理。何哉,能使其卓于他人,其必曰青年敢于追求不同。(本段选择的是周总理的事例,选材具有典型性。将周总理与同辈的表现相对比,凸显其不同之处)

⑤每每忆起,涕泗横流。吾觉吾辈当如此,习前人之语,摆脱束缚,张扬青年个性。(本段是对于第四段的增补,加入了对周总理的评价,写出了这一事例对当代青年的意义,再次深化观点)

⑥鲁迅先生言:“此后若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此乃敢不同也。尼采曰:“谁终将声震人间,必先出自缄默。我的时代还未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此亦为敢不同也。(用鲁迅与尼采富有哲思的话语进一步对何为不同进行阐释)诚然前人之述备矣,还看今朝吾辈亦如何前行,愿诸位允吾稍作阐述。不可为井底之蛙,不可孤芳自赏,自怨自艾,此非风华正茂新青年之姿态,此乃猪肠鸡肚之状。(该句从何不可为写起,较为深刻)吾以为其一不趋不同,不焦不躁,是青年理应做到;其二,内求个性发展,敢于不同,外求勇立潮头,敢于争先;其三,追求自身理想,同时成就中华梦。(“不可孤芳自赏”、“内求个性发展”“外求勇立潮头”等内容是对材料中伟人话语的回应,处理灵活)风华正茂之际,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旗。助我东方之雄狮长啸,耀我中华,剑指翰空。(本段重点论述当代青年如何做到敢不同,从三个方面来谈自己的看法,层层深入,最后提出要成就中华梦,扛起民族复兴大旗,彰显了大格局)

⑦吾辈俯身恭听前人嘱托,正当此时,敢与世界争锋,风华正茂,追求不同,方能追求卓越,为己,为民族,为国家。(收束段简短有力,再次强化观点)

【点评】

一、文本可取之处:

本文最大的亮点是凸显主题,紧扣写作重点。标题“吾辈风华正茂,敢于追求不同”围绕主题词展开。开篇便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吾辈当敢于争先,追求不同”这一中心论点。2-3段从新青年应勇于突破、敢于创新、为国争光的角度对中心论点进行了具体的阐释;4-5段从摆脱束缚、张扬个性的角度对中心论点进行了阐释。第6段进一步针对当代青年如何“敢不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使文章更具有时代意义。全文从“往昔”到“今朝”,从“前辈经历与话语”到“新青年应有的姿态”,始终扣住主题词展开内容。

其次,考生善于围绕观点进行“定向”阐述。本文选用了黄旭华和周总理两人的事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在运用素材的过程中,考生能够根据自己观点的指向和方向对素材进行“定向”转述。在对周总理一例展开过程中,侧重写其与同辈的不同之处,并阐明正是这种不同才使得他如此卓越。同时考生在事例结束后能够恰当地增补语句,点出前辈的话语与故事对当代青年做“敢不同”之人有何启示,恰当的增补起到了点石成金的效果。

二、本文明显不足:
可以肯定的是,该考生具备一定的语言功底,有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但表现文辞优美典雅的意图过强,使得文章中个别语句在表达上存在不恰当的问题。例如第二段“言旭华君”,通常“某某君”用来表示对同辈人的称呼,不宜用来称呼黄旭华院士。同时,文章中只有倒数第二段中的个别语句回应材料中的伟人话语,对材料的回应也有待加强。
(点评人:深圳市第七高级中学 张伊凡)


02. 勇敢不平庸,争做新青年


(标题好,“新青年”、“敢不同”两者兼顾,主题词“新青年”突出,以“不平庸” 作“不同” 替换,合理变形。)

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一文中号召青年做“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图个性发展、贡献于群”的新青年;1719年,毛泽东疾呼“我们不呼,谁呼?我们不干,谁干?”如今,领袖(网文避讳称呼)寄语青年,走出狭小天地,放飞青春梦想。(归纳提炼引材料,开门见山扣主题)伟人的语回荡在我们耳边,我们诚然应(标志词,表明青年应然的态度)打破陋习,摆脱束缚,勇敢不平庸,争做新(漏写“新”)青年。(开头段模式:引—议—亮,中心论点呼应标题,紧扣主题。)

勇敢不平庸,争做新青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勇气。(分论点一)正如鲁讯所言,“不必理会他们,你且走你的路”,(漏写逗号)同学们,如今社会上存在着太多太多的束缚,活在条框里,棱角被磨平,我们不再张扬个性、(,)只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但这怎行?(引用的鲁迅语应当放在这里,在说明当代青年随波逐流的现状后,更符合逻辑。)诗人艾略特曾说:“每个人都是天上一颗星星,发着自己独有的光。”正是这独有的光,独有的个性,独有的想法与态度,才让我们成为自己,找到在天空独有的位置。我们诚然应当守住这份勇气,敢不平庸,做新青年。(分论点模式:亮—引—议—结,其中,“引—议”分为“反—正”两个层次,先从反面议论说明青年甘于平庸的现状,再从正面立论,新青年应当勇敢发出自己的光亮。)

勇敢不平庸,争做新青年更(结合三个论点的设置,这里的“更”建议换成“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分论点二)同学们,平庸之中永远无法诞生人才,而如今的中国需要太多的人才。敢于不平庸,敢于特立独行、挑战权威,敢于打破陋习、摆脱束缚,去奔跑、追寻、超越;去挑战、去磨练、去克服(这一整句有同向词堆砌之嫌)。已经被他人走得平坦坦荡的路固然不坏,可你能看见的不过是他人所见、重复枯燥的风景。何不探索另一条道路、奔向另一种可能?也许艰难险阻,但别忘记,玉汝于成,山峰上的景色一定非同凡响!(分论点模式:亮—议,这一主体段出现的重大问题是分论点和主体论述不匹配,紧跟着“中国需要太多的人才”后应当是中国何以需要人才的现实状况和重要性分析,以此阐释“不平庸”是青年人选择的责任担当,落脚到本段的中心论点上,而不是大谈特谈“高险出胜景”。)

勇敢不平庸,争做新青年更是一种高尚、值得追寻的情趣。(分论点三)“何随他人看青山,我心自有桃花开”,诗人但丁正是因为敢于摆脱束缚,向传统老旧的艺术形式发起挑战,才流芳百世,名声赫赫。中国女排更是如此,因为她们能勇敢更新自我,张扬个性,勇敢不平庸,才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在女排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分论点模式:亮—引—举。这一主体段缺少必要的“议”,勾连分论点和例子的关联,确实也没有体现,这一段的分论点落脚在“高尚的情趣”,理应举那些不汲汲于富贵功名、世俗成就的出世之辈,而作者举的例子恰恰相反,反而归结到“声名赫赫、辉煌战绩、功留史册”,南辕北辙。)
新青年,敢不同。站立在时代的交叉路口,展现在面前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物是人非,斗转星移,已是几度秋。(突然的抒情句略增几分伤感,和文章整体的浩然正气不符。既是“百年未有之变局”,紧承其后的应展现时代赋予青年使命感相关的慷慨自白)《碎琉璃》中说,“时代是一把筛子,筛得多数人颠沛流离,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吾辈青年当敢不同,更敢出类拔萃。燃起难能可贵的勇气,抗起义不容辞的责任,奔赴值得追导的意义(结尾三个分句铿锵有力,出彩吸睛),成为有益于国家民族的“新青年”。

【点评】

本文可取之处:

总体来说,本文结构规整(符合考场作文“1+3+1”的五段范式),句式工整,书写齐整,卷面干净。尤其是标题、开头段、结尾段比较成功,这也是本文险获56高分的主要原因。作者也具备较好的语言驾驭功底,丰富的名句名言积淀和一定的素材调配,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本文明显不足:

从顺序上看,本文的三个主体段在逻辑上欠妥,勇气当先,其次应该是情趣,最后才应当上升为责任担当;从主体段的架构上看,第一个主体段比较规范,后两个主体段有明显的“蛇尾”之感;从分论点的内容上看,对关键词缺乏剖析,对材料缺乏挖掘,对现实缺乏阐发。另外,关于标点符号的规范性问题,作者在逗号的书写上有些随意,以至于“,”和“、”不好辨别,作者在引用名言时,对于引用部分语句的情况,逗号应写在引号后面尚不清晰。
(点评人:龙城高级中学  段伶俐)

03. 担民族重任,发时代新声

(标题依据动宾结构组合内容,是典型“人民日报”式议论文标题形式,合规合矩;又利用对偶技巧,“民族重任”对“时代新声”,契合材料,简洁干练又美观大气。“民族重任”之“重”略显压抑,不如将“重”直接换成“大”,即“担民族大任,发时代新声”,更有飒爽气魄)

陈独秀曾立于新潮(头),发出时代号召;毛泽东曾大声疾呼,立社会国家为己任;而如今,领袖(网文避讳称呼)的话语也鼓励着新时代的我们。时代不乏青年,  新青年,我们应不断更新自我,发出时代新声。(首段由陈独秀到毛泽东再到领袖(网文避讳称呼),形成一个排比句,既起到蓄势效果,又利用所给材料进行了精炼转述,最后提出本文中心观点,照应标题,一气呵成,快速立论,很是流畅。)

“新”青年,“新”在何处?能抓住时代与国家的迫切需要,摆脱旧有思想的束缚奔走在时代最前线。(利用设问,推引出分论点一)近代内忧外患,正是存亡之时。一大批先进知识青年上街奔走,为宣传先进思想,改变社会拯救民族而奋斗。或许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但他们永不停步。“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引用鲁迅杂文集《热风》中的名言),先辈们将自身奉献,将无数不同的声音汇集,发出了时代强音,点亮了革命道路(“点亮道路”与后文重复,改为“点燃了革命火把”),也点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时代发展,但“新”的精神,我们永远传承。(论证模式:设问+论点+例证+引证+结论,本分论段亮点一是恰到好处地利用了鲁迅的名言:时代新青年便是“唯一的光”,亮点二是语言流畅自如,“发出了……点燃了……点亮了”排比蓄势,绵密丰富。如能够举出些在近代的代人物则更好,也可联系当下有为青年,将近代与当下相结合,内容便更丰富饱满)

“新”青年,如何不同?(利用设问,推引出分论点二)不同并不意味着一味求异,相反,新青年的不同(不同,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加引号,即“不同”)是建立于复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同(同,是特殊象征义,需要加引号,即“同”)之上的。这便要求我们既要有出色的个人能力,又要有大义的时代担当。扎实的学习是基础,心中的责任是必备。然而,还需勇气之柴,将这把火燃得更旺。(运用比喻修辞,将“勇气”比作燃火之柴,气贯长虹)作为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敢于打破陋习束缚,敢于站出为时代发声。三者缺一不可,如此,才称得上是时代新青年。(本段亮点一是见解独到:作者没有大肆谈论如何不同,而是强调“敢不同”之“不同”是基于“同”,这一点比较深刻,青年们可以绽放不同风采,但应永葆为了华夏民族之崛起而“不同”的初心。亮点二是采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办法”的思路,先抑后扬,先强调“不同”要基于“同”,然后再号召要有勇气,最后归纳总结再次扣题)

而随着民族与国家的不断向前,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们站出来,敢不同。(分论点三)但如今社会上不利于新青年的事件层出不穷。网络给予了人们自由言论的天地,然而其背后的舆论力量也在无形中击破了发声的胆量。(揆诸当下有思考,但是“发新声”所指代内容可以多元化解读,而此处内容只侧重网络发声,略显片面)新鲜事物与思想的交流,却被极端思想诋毁。阻挡前进的力量是强大的,但只要意识坚定,保持清醒,心中的明火便经久不息,时代的新声永不会被淹没。(此分论应提及如何在当下践行“担大任,发新声”,但是所给具体举措较少,论述较空洞,可以增添当下热点素材

“我的国家依然是五岳向上,一切江河依然滚滚向东,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这是余光中《欢呼哈雷》一诗中的结尾,用在此处甚佳,有一种能够感染读者的力量)让我们以自身开始,从此刻开始,敢于不同,敢于发声,让我们的校园满溢新声,让我们的时代满溢新风,我们的民族终将不断向前。同学们,新青年们,让我们出发,成为这时代新声的最强音。(让我们……让我们……让我们……排比句式收束全篇,发出号召,气宇昂扬,满富正能量)

【点评】


一、本文可取之处:

文章标题新颖大气,中心观点明确,行文语言流畅,逻辑结构清晰,这些都很优秀。

二、本文明显不足:

第一,论证的结构上,作者根据“新青年,敢不同”这一主题,拆分出“新”与“不同”作为分论段各自的论证重心,看起来确实思路清晰,但却忽略了“新”与“不同”之间的联系。主题拆分法确定分论点不易偏离主题,但结构的新颖性与思考的深刻性可能都会因此打折扣。

第二,在材料的组织上,本论部分缺少相关素材的匹配应用,说理较多。比如分论点一,既然提到了近代革命志士,应该将涉及的主要人物列举出来,分论点二可以利用当下热点素材去论证“敢不同”的必要性,这样论证语言会更有说服力和真实性,“虚实”结合,才能更彰显议论文论证魅力。

第三,思想的深刻性与独特性可以进一步强化。在分论点一处谈及“新”时,可以强调“新”应是承继优秀传统之“新”,而不是一味标新之“新”,新有伪“新”、真“新”;有愚“新”、慧“新”;有私“新”、为国“新”等等。

总之,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卷面整洁,不存在丝毫涂抹现象,小作者书写优美,论述流畅,“引论—本论—结论”清晰严谨,在紧张的考场环境之中能写得如此规范也很难得!祝君高考操翰成章、妙笔生花!
(点评人:石岩公学  唐光英)



 楼主| 发表于 2021-5-13 07: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04. 活出自我,与时代共振

(“活出自我”扣征文主题中的“敢不同”,“与时代共振”扣材料中领袖(网文避讳称呼)的寄语,标题见主题,作为中心论点,既贴合材料,又高度概括全文内容)
“我们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双城记》开篇语,引出下文对网络时代的评价)一百年前的这句名言一语言中。如今时代互联网的纷繁复杂让许多的年轻人迷失了自我。在这个网络沟通的年代,我们可以轻易地找到自己的圈子,从而沉迷其中,越陷越深而听不进其他的言论。只缩在自己的圈子之中会被困在这一方天地之中,渐渐地,我们失去了自己的想法,只会人云亦云,被这个圈子带着走。一个没有个性的人,终将被这个时代吞噬而不留下任何印迹。身为被寄予厚望的“新青年”我们应该活出自己的个性。(点出“新青年”的身份,根据“互联网容易使人迷失”这一特点反面论证“没有个性的人终将被时代吞噬”,为下文写“活出个性”张本)

活出个性要“敢想、敢做、敢当”。(分论点一)青年是最有活力的一群人,因为他们有理想,有信念,敢于追逐自己的梦想。没有理想就如同走夜路没有光,会失去方向,在路途之中迷失自我。(结合青年特征,谈分论点中的“敢想”)要敢做,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大声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天下都是有勇气、有谋划的人创造的,只会纸上谈兵而不脚踏实地地干实事是空中楼阁,废纸雕花(是)站不住脚的。(结合材料中毛泽东的话,谈分论点中的“敢做”)我们这一代要的已经不是在井冈山上举大旗的热血,那这样就说明不用有敢于实践的精神了吗?不是的。日积月累的学习,增长知识也实为一种实干。这是一个仓廪足而知礼仪的时代,我们有幸活在这个精神抖擞的时代,无数人类历史的产品(“产品”改为“遗产”)如同礼物一样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业去发展,我们有选择的权利。正因如此,我们活出了自己的个性。(作为第一个主体段落,谈“活出个性”的方式,层次清楚,与材料结合较好,但对于为什么“敢想、敢做、敢当”能够“活出个性”,本段并未阐释)

这一个个个体,有更强的主体性,现今社会如此多元,我们有许多方式选择,可以活出个性,但更重要的是与时代共振。(分论点二,扣材料“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强调个人梦想与祖国发展应统一)不是要舍弃自我的个性而是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改为“梦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无数年轻人将传统的活成现代的,如李子柒在田间的生活视频很好地展现了中国传统农耕生活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将经典的活成大众的,故宫文创产品深受广大人民喜爱,不正是背后有那样一群(热)爱国家经典的人(和)愿意大胆实践自己想法的人吗?他们都付之于行动,将个人爱好与国家发展融合,既提升了自我,又为华夏民族的复兴力量源源不断地注入自己的力量。(“李子柒”和“故宫文创产品”两例典型生动,是全文亮点,又照应上一段“敢于实践的精神”,上下勾连,结构严谨
“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结尾用这一句话来收束非常合适,既指向个人,又指向国家,涵盖上文论述的两个方向)正是这样一种(“种”改为“群”)敢做,打破已有的束缚,不断更新自我,张扬个性的新青年精神(删去“精神”),在未来的时代之中,成为时代新人担当大任。新时代的大桥沐浴七彩,你在桥上,既是观众,更是主角。(结尾一句点出青年的双重身份,富含诗意和哲学色彩)

【点评】

一、本文可取之处:

本文结构谨严,从反面批驳到正面论述,从个人个性到国家民族,层次丰富,有条理有变化。结合材料意识强烈,充分体现“刺猬在材料里打滚”的理念,而且不是点到即止,而是深入材料内部分析讨论。主题鲜明,主旨句(标题)照应两个主体段落,文章内容一目了然。

二、本文明显不足:

本文着眼于新青年“活出个性”(即“敢不同”)的方式方法,但这种“不同”并未表现出来,解决问题应是在充分分析问题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能够引入大部分人的价值选择,例如“做官发财”和“孤芳自赏”,与新青年对比分析就好了。此外,语言表达不够流畅,文采也尚需磨练。
(点评人:深圳科学高中 刘芳)


05. 内新外异,求新存异


(标题紧扣“新”、“异”二字,简明清晰工整)

1916年陈独秀的号召;(,)1919年毛泽东的疾呼;(,)如今新时代领袖(网文避讳称呼)的寄语。在不同的时代中,不同的伟人们都在用他们自己的声音向那个时代的青年们呐喊!呼吁举国青年于己有(进),(原文此处缺一字,为和后面的“于国有为”相对应,补充为“于己有进”),于国有为。我们是新时代青年,身处万象更新之时代,要争取做到“内新外异,求新存异”。(开篇扣材料,精提炼,开宗明义亮观点)

也许许多人会疑惑,当代青年们要新要异、要不同。那么何为新、何为异、(,)如何新、如何异呢?(设问为议论张本)

时代青年们要个性新,要思想新,更要做(作)为新。(阐释此文中“新”的具体内涵)个性思想之新,是每个时代共同的呼吁,是各个青年一致的目标。陈独秀在《新青年》中便号召青年们“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要求更新掉青年们身上的利益至上的恶性。求取个性思想之新也并非近代的热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各派便要求学徒们更新他们的内在思想,各种新异思想的勃发形成百家争鸣之局面,扬起了当时举国的思想文化热潮。新时代的我们也可效法古人,更新出(“出”字可以去掉)自己的内在性质,扬起外在的各种新奇做(作)为和贡献。(举例论证,古今贯通,思想文化有源。)内在个性思想的变新是起点,利用新的思想成为于国有益的青年是终点。(很有亮点的句子,大气有高度。)我们要大胆打破陋习,更新自我,形成思想启蒙时代的繁盛之态,写(就)新时代未来的崭新画卷。(本段论述求“新”,从个性、思想、行为三层次涉笔。较简,如果想让论述更丰富具体,可以尝试再举一例,若将个性思想合为一体,从个性思想新以及行为新两方面入手,也许会集中充实些。)

除了做到个性思维新,贡献做(作)为新,新青年们更要做到不同旧时代的异。这种异是建立在新之上的。表现在摆脱了陈旧的束缚,区别于大流的主体。(对“异”的内涵进行阐述,先定位,再论述,有厘清概念的意识,非常好)《湘江评论》中毛泽东疾呼“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是的,在当时的“万赖(万籁)俱寂”的环境下,大部们(分)人民都默不作声地承受外来列强的入侵。而正因有了如同毛泽东一般异类(“异类”)的存在——他们不选择沉默——才掀得起压在中国(头)上的巨大石头。如今新时代,规避大流,做一名异于社会(一般人)的思想创新、能力创新的青年,却是大部分青年(可将“大部分”换成“很多人”,避免表达语言上的绝对化)做不到的,为此,让我们走出孤芳自赏的狭小天地,更新自我思想,做出异于常人的大做(作)为,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异人吧!
(本段论述重“异”,引用题中材料,如果补充一些新时代中青年敢于求“异”的概括性例子,会使论证更充分,也能很好展现作者的积累。)

先内新,后外异,更新自我,张扬个性,已(应)成为新时代新青年们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只有新青年们实验(实现)内新外异,求新存异,新时代才能有一片新异的繁华盛景。让我们(勇做时代新青年),敢于不同,为国奉献!(总结回扣标题,强调观点,升华意义。)

【点评】

一、本文可取之处:

本文的最大亮点是立意准确,笔力紧凑,逻辑分明。紧紧环扣核心词“新”、“异”写作,书写娟秀整洁,结构严整清晰,有观点,有深度。特别亮眼的是作者对材料的处理方式超出了大多数同学的“简单列举引入论述式”。概括言简意赅,如开篇三句的精简之语;引用恰当自如,如第三段对陈独秀话语的引用,“述”“析”有度,自然融合;转换游刃有余,如对领袖(网文避讳称呼)的不要孤芳自赏之语转换为论述的结论和有力的倡议,非常漂亮。充分展示了作者严密的逻辑和贯通的文思以及良好的写作功底。

另外,整篇文章语言干净利落。如“繁盛之态”“崭新画卷”“万籁俱寂”“繁华盛景”等词句体现了作者较高的语言修养。
总而言之,这是一篇立意准确、很有特点的考场佳作。

二、本文明显不足:

本文在说理上较为充分,但在举例论证方面做得不够,文中仅有百家争鸣这一材料外事例,显得单薄,没法充分展现“新”“异”之具体体现和其价值意义。特别是没有列举当下新时代新青年“新”“异”的例子,文章的论述情味和现实意义还没充分展现出来。
另外,个别句子要注意语言表达的逻辑严密性。
(点评人:深圳市光明区光明中学  王蓉)


06. 青年借新风,破缚争不同


(标题鲜明地点明关键词“新青年”、“敢不同”,新在“新风”,不同在“破缚”。审题精准,标题即立意,可见才思敏捷。)

泱泱中华,上下千年,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群青年,(病句,改为“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群青年”)每一位青年,肩上扛的都是他们的使命,他们是火,烧尽陋俗旧章,更是后浪,载时代之船起航。(一水一火暗喻新青年,生动形象。)

    回望历史,百年前也是个繁华的盛世,(此句主语是谁?是百年前的中国,还是历史?)繁在精神,华在灵魂。民族危机的压迫之下(病句,改为“在民族危机的压迫之下”),是青年们站了出来。(论点一)那是高举德、赛先生的陈独秀在振臂高呼,是学堂之上的周总理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呼应材料)。青年们站了出来,他们站在五四运动的朝头上,借着新文化的新风,要打破那些束缚,他们不愿如古人寄情山水,狐芳自赏,他们要冲上万里苍空,拼搏,做时代的先锋,做借风向前奔跑的追梦者。

显然,他们做到了(富有气势,承接上文)。鲁迅先生消(削)笔尖化作刀刃,以笑和幽默却饱含讽刺的语风,刺醒了那个时代更多的人。毛泽东不愿做所谓的沉默的大多数,几次前去北大学习马克思主义,他不仅疾呼天下:“我们不干,谁干?”更是以身示范前去湖南考查农民(若指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论证将更有说服力)。这是新青年(后文也有此句,可见该考生行文的语言意识与结构意识),仰望星夜之时也脚踏实地,勇借时代潮流,靠行动,靠实践争破束缚。(论证模式:论点+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结论。此段虽有语病瑕疵,但胜在用“青年们站了出来”一句,声情并茂地以百年前的青年们为例,呼应标题之“借新风”、“破缚”。)

苍茫百年,弹指挥间,昔日的青年已变成了伟人,国家也挣开了缚束,破茧重生。但似乎那些青年也变了,似乎又没变。他们要挣的束缚变了,但似乎也没变。(过渡段,由“昔日的青年”到今日的青年,青年与束缚“变了,似乎又没变”这一观点,设下悬念,引发读者的思考。)    青年们变了,科学,(、)民主普及,(、)义务教育推广,每一位青年都受到过现代化教育,相比以往,除了热血,更有智慧;青年们变了,沉默的大多数变成了刺眼的大多数,黑发黄肤的健儿们在不同领域大现光彩,不再是东亚病夫!(论点二,运用“青年们变了”引领两个句子,增强文章气势。)新青年不再需要抛头洒血,不再需要“我以我血溅轩辕。”(”。)但他没有一刻停下。他是亚运会电竞比赛上为国争光的简自豪,她是在视频软件上扬我文化的李子柒。他们变得更有力,更敢打破陋习,担当时代大任,这是新青年。 (论证模式:论点+正面论证+结论,巧用“……变了”“……不再需要”“……是”三个句式串起文段,增强文段气势,引证贴切,简自豪、李子柒等事例富有时代感和青年感。)

他们没变,骨中流的仍是炎黄的血,心中所学仍是华夏的道,站在前人的肩上,新青年更新,借助前人的思想,新青年更上一层楼。他们还是那群先天下而忧的人。(论证过渡段所提及的新青年“没变”。)黄文秀多年身居乡村,同吃同住,历经艰苦,只为扶贫。(只引一例,论证较弱。)他们还是那群点醒天下的人。遥言四起的时代,无数不知姓名的新青年耐心的为人民科普。路没变,风口还在,时代的新风吹着我们新青年向前(论证过渡段提及的束缚“没变”,无例证,论证缺少说服力。);人没变,新青年老了仍有下一批新青年;魂没丢,新青年更新自我,勇担后浪职责。(论证模式:论点+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结论,呼应过渡段,富有结构感,但是可能由于考场因素,导致论证较弱。)

都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们不同,我们借这新风,带更多中国人破旧俗,迎新的时代。(呼应标题,也足见标题的灵感源于此句。)新青年,更敢为天下先,做祖国最有力的推动器!(结合国家,谈新青年的立场,比喻生动。)

【点评】

一、本文可取之处

   立意深远,标题即立意,新青年之新在于“借新风”,不同在于“破束缚”,进而论证“青年也变了,似乎又没变。他们要挣的束缚变了,但似乎也没变”,有历史纵深感;结构鲜明,今昔青年前后照应;语言巧用排比句式,气势十足,富有感染力;卷面整洁舒朗。这是一篇考场上不可多得的文才并茂的作文。

二、本文不足之处

开篇即病句,不妥!另外,标点偶有误用。此文的论证部分,论证今日之青年“不变”只引黄文秀一例,说服力不足;论证过渡段观点束缚“似乎也没变”,匆匆一句,未能有效地支撑过渡段的论点,可见考场上提出此论点时,未能深思熟虑,使得文章最后论证的严密度不高。
(点评人:西乡中学 钟琳)


07. 新青年,敢不同,创未来

(标题在紧扣主题词的基础上加入“创未来”三字,表达了对新青年的期许和敢不同的时代意义。标题清晰地体现主题,但规范有余而新颖不足,建议可采用对仗形式,将主题词融入其中构成标题)


青年之于个人是新时代的弄潮儿,青年之于社会是时代不可缺失的精神符号,青年之于国家是时代的顶梁柱。故吾辈青年应争做时代新青年!敢于不同,创就未来。(开篇运用三个判断句,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阐述青年的时代定位,句式整齐富有气势。本段将新青年之“新”落脚到新时代,自然引出中心论点呼应标题。开头最忌冗长,本文开头言简意赅直入主题,对新青年定位准确,词约义丰。)
吾辈青年应该图个性发展,大胆打破陋习,超越束缚,张扬自我。(论点一)当我们站在历史的节点上回顾历史,我们听到了青年陈独秀于《新青年》下的号召时代青年图个性的回声(为求句式整齐此处可改为嘹亮回声,与后文壮志豪情更对仗);我们看到了青年毛泽东于湘江头写下为国为社会的壮志豪情。而现如今,时代洪流过,青年依旧在。我辈青年要以个性发展为目标,铭记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新自我,打破自我,以全新青年形象成为国家民族的未来。(本段从个人层面阐述新青年之不同。中心论点引领之下,分论点直接置于段首,清晰明确。紧扣材料,追忆历史由古及今,旨在从陈独秀、毛泽东的号召中总结精神汲取力量,鼓励时代新青年张扬个性更新自我。言语间体现青年精神的一脉相承。此处如果能对材料中所涉及到两则名言有合理引用则锦上添花。)

领袖(网文避讳称呼)曾说过:“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引用领袖(网文避讳称呼)名言,增加论证说服力,并自然过渡到关于国家层面的论述之中。)新青年是国家未来之新。吾辈青年应当树立广阔视野,厚植家国情怀(论点二)。中国青年勇于担当,肩负一代又一代的使命,每一个时代都需要青年。君可见18岁战士陈祥荣,保家卫国,宁愿忠骨埋高原,绝不失国土一寸,在巍巍昆仑写下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豪情;君可见,中国青年曹原广袤视野(视野广阔),以石墨烯为代表登上时代杂志《自然》。(只爱故乡一方土,不恋他国万两金,在《自然》杂志上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只为中国力量。)(举例论证,事例典型紧贴热点,语言生动优美精炼传神)每一个青年都是时代的担当,以曹原为代表的中国新青年,勇于担当为社会为国家在践行,中国伟大复兴梦。而我辈青年应争做新时代,不被自己的小天地所束缚。应拓宽视野,面向时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中国未来为己任,厚植家国情怀。(从个体引申到群体,议论透彻,总结到位,首尾呼应,大气磅礴。)

中国梦亦是青年梦,中国青年是时代担当,吾辈新青年应去除发财做官思想摆脱传统束缚,(此处建议直接引用陈独秀的名言)将中国梦至于个人之上(论点三)。新时代的青年要有远大的梦想,有敢于创未来之心,以创新思维创新的时代,用来日的功名成就,为脚下踏过的崎岖和泥泞做最佳的演绎。(围绕标题中“创未来”一词展开论述,表达对青年人的展望和期许,使得前文的呼吁更具深远意义。)在时代的洪流下,青年黄文秀为中国脱贫做贡献,而我辈青年应为国为民,将梦想付于实践,应用到人民群众中,为中国伟大复兴梦做贡献。(孤证难立,建议增加一个例子,两个例子构成对仗句,论证更充分。)

龙踞虎盘今胜昔,凤雏请于老凤声。(诗句做结,又增亮点)吾辈青年因心怀奉献精神,敢于不同,努力成为中国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以单枪匹马之气魄,(单枪匹马建议换成敢不同,再次点题。)于时代中弄潮而行,你我之梦,中国之梦,同学们让我们争做新青年,做不同青年照亮自己未来的人生之梦。(行文至此,如果引用材料中领袖(网文避讳称呼)的寄语表达呼吁,紧扣材料的同时又充满气势,岂不美哉。)

【点评】

一、本文可取之处:

(一)本文结构清晰,布局合理。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后,分论点紧密围绕主题词展开,没有旁枝末节,层层递进,丝丝入扣。提出分论点后,分析透彻,论证充分,既有精妙的说理,更有动情的呼吁。全文详略得当,既有展开论证,又适时总结,收放自如实乃考场佳作。

(二)本文是规范写作的代表。一些高分作文往往行文汪洋恣肆才气纵横,学生高山仰止,想模仿却心有余力不足。本文稳扎稳打,以规范取胜。标题紧扣关键词,开篇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分论点置于段首,清晰明确。过渡句适时而出,论证首尾呼应,结尾总结升华。写作目标明确,值得学生学习。

(三)本文论证手法丰富,语言生动典雅。举例论证,事例典型新颖,展现出作者丰富的积累,引用论证恰到好处。句式灵活,整散结合,优美传神,富有气势。

二、美中不足之处:

(一)全文对材料的运用显然不够充分,多数材料只是化用,并未直接引用,领袖(网文避讳称呼)的寄语在文章中也没有提及。建议在分论点的论述过程中适时引入材料,既可以证明分论点的来源又可以充当文章的论据。

(二)相较于“新青年”这一关键词,“敢不同”这个关键词在全文出现次数略显不足,可在文章多次提及,更凸显对主题词的充分把握。

   (点评人: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孙金秋)
发表于 2021-5-14 11: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08. 新青年,我敢
(题目显示了作者清晰的任务意识,紧扣主题词“新青年,敢不同”,将“敢不同”的主语换成“我”,凸显“我”这一身份,体现出了鲜明的青年立场)
“我敢!”在风雨飘摇的暗淡岁月,在迷霁鲜血的革命年代,在安邦兴国的新时期,总有双眸闪亮的人——青年,挺起胸膛,敢做不同,敢为人先。(以“我敢”引起全文,综合引材,分别罗列材料中伟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引出“青年,挺起胸膛,敢做不同,敢为人先”这一论点,与材料紧密结合;“新青年”之“新”,不仅在于所处时代新,而是敢于与同时代的人“不同”,因此此处将“青年”改为“新青年们”,既能紧扣主题,还能体现出“新青年”的应有之义)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使命之下(改为“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使命之下”),我们,新青年,也须挺直胸膛,洪亮地喊一声:“我敢!”(由过去到现在,谈及当代新青年应如何做,脉络清晰)
我敢,敢于直视黑暗、冲破束缚、开辟新天。(分论点一)每一个时代都有碌碌无为者、有懦弱胆怯者,但我敢于做个不同的青年,破云而出。鲁迅写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革命岁月,那勇敢的信仰如一道强光,劈开暗夜;在和平的今日,吾辈青年也应不忘忧患,扛起长枪,守卫民族前途(“守卫民族前途”动宾搭配不当,根据后文例证内容可改为“守卫国家主权”)。正像最美青年杜富国,执行排雷任务时以身护战友,喊出铁骨铮铮六个字“你退后,让我来!”正像边境高原上的青年战士们,面对数倍外军张开手臂阻拦。他们心中是一道闪光的信念:祖国山河,寸土不让。(论证模式:论点+引用论证+结论+正面例证。本段论证的特点是论证方式多样,语言富有文采,意在通过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表达敢不同的青年应是敢于直视黑暗、冲破束缚、开辟新天的新青年这一论点;不足之处在于论证不能完全证明论点,引用的两个例子都是当代青年守卫祖国领土,保卫国家主权完整,具有同质化特点,这两个例子可以体现出“敢于直视黑暗、冲破束缚”,但“开辟新天”无从体现。)
我敢,敢于挑起行囊,走自己的路。(分论点二)我和那些蜗居巢穴、不敢迈步的人不同,我坚信:“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虫蚁?”张开臂膀,勇闯大梦(“坚信”后一般是肯定式的观点表达,可删去“我坚信”,在“张开臂膀”前加“我要”)。正如长守敦煌的樊锦诗,在沙海默默中坚守金色岁月,编织着自己勇敢壮美的敦煌梦;正如余秋雨行走四方,跨越大漠海洋,只为探究文化的终极奥秘、追寻人的心灵之深。行至无疆,行者必达。我不做一生碌碌无为、却道平凡可贵的庸碌者,我愿为心底的大梦而跋山涉水,奋斗终生,谱写自己梦想的长城。如三毛闯荡世界的勇敢,如钟南山天下无疾的情怀,我敢于逐梦一生。(论证模式:论点+正面例证+结论。本段论证的特点是语言富有文化气质,例证丰富,作者善用对仗句式,语言表达细腻,情感丰沛真实)
我敢,最是敢于挺直脊梁,承担大任。(分论点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志;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济世情怀;18岁青年陈祥荣在边疆昆仑之下的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高远壮美,我青年敢与旁人不同。为天下之脊梁,“不惧孤步,不惧诽谤。”(论证模式:论点+正面例证+结论。)
新青年,我敢与人不同,敢于擎起沸腾如星的火炬!我敢于直立人海,行走一生;我敢于铸民族之脊梁,扛时代之大任!(回扣主题“新青年,敢不同”,再次重申各段分论点,总结全文)
新青年,我敢!(结尾简短有力,呼应题目)

【点评】
一、本文可取之处:
本文立意较高,文脉清晰,思路顺畅,结构严谨,语言富有文采,卷面整洁,引用素材丰富,体现了作者较高的语文素养。尤其是全文“我”这一身份较为突出,文章情感充沛,一气呵成。
二、本文明显不足:
1.“新青年”的内涵理解不到位,从前两段内容可以看出,作者理解的“新青年”为新时代青年。
2.文章主题部分与材料结合不够紧密。分论点的例证分析全部为课外积累,缺少结合材料内容的分析。
(点评人:实验学校光明部  杨静)

09. 新青年,敢为不同
江山留胜迹,往来成古今,前人攀高峰,我辈复登临(这是领袖(网文避讳称呼)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考生能引经据典,并贴合情境,值得肯定)。自古以来的青年人中,都有敢为不同的、益于国家的“新青年”,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人,我们更应努力为“新青年”。(回应题目要求,彰显判断和价值观。)
何谓新青年?陈独秀以为,“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的,谓之“新青年”。此即指,我们应大胆打破陋习,摆脱束缚,更新自我,张扬个性,努力成为益于国家与民族的新青年。(以设问开头,实问实答,自然而言循循善诱引导读者为“新”明了定义,框定了新青年的功能和存在意义。这里也呼应了材料内容。)
我们自古以来便不缺新青年,忆往昔,西南联大的沈光耀在国难当头时义无反顾加入空军。《无问西东》的一名清华学生,在全社会崇尚理科时,选择了摆脱束缚,选择文科。他们都摆脱束缚,勇于更新自我,听从己心,因此能无问西东,也最终成为有益于国家民族的新青年。揆诸当下,留守女孩选择北大考古系,技工男孩凭借喷漆技术在世界比寨中夺冠……他们能打破世偏见,摆脱束缚。(考古、技工等案例耳熟能详,《无问西东》的一名清华学生首次听说,考生虽不能名之,但心理有素材,这里最好选择自己熟知的素材,让读者觉得文章例证严谨,而非悬浮。)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我们不干,谁干?”作为青年人,我们是国家发展的新生力量,是持担当时代复兴大任的新人,因此,我们更应做新青年,敢为不同。在和平年代做新青年,并不一定要如李大钊、陈独秀般当先锋,如五四青年们一般酒热血,我们可如李子柒般,田园牧歌展现中国故事。更新自我,张扬个性,同时又为世界听到中国声音贡献一份力量。只要有自己的想,敢于不同,并时刻以国家发展为任,我们就有可能成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这里引用了当下热门的李子柒,但陈独秀的引述似乎有重复,此段可以改为“作为青年人”我们的三方面或多方面的应然。)
今日的中国,全面脱贫完成,正走在全面奔赴小康的道路上。因此,越来越多新青年的出现不可调不重要。而与此相对,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却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无法喘息,变成了只会盲目跟从,没有自己思想的行尸走肉,甚至还有宣扬“佛系”“躺平思想”的人。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是否应该避免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去做大胆为不同的新青年?(驳论呈现,反向论证“佛系”、“躺平”等杂音思潮。)
当然,“为不同”并不指强调自己的与众不同,为了不同而做哗众取宠其甚至违纪违法的事。“为不同”是指无论何时都做一个少年,勇于打破陋习,更新自我,张扬个性,能突破常规,不畏对错误说不。(进一步从反向进行概念限定,把举例变为事理论证。)
风正劲,帆高悬,中国号巨轮正乘风破浪,作为巨轮上的新生力量,我们应争做新青年,敢为不同!
【点评】
一、本文可取之处
任务完成得好,表达较好,开头先声夺人,结尾抑扬得法。
二、本文明显不足
55的作文是优秀迈向顶尖的滞涨期、瓶颈期,通俗地讲,比较好,特别好。这类考生是“听话”的、“认真”的孩子,但明显在文史哲积淀功底和文辞才华方面还有一定提升空间。这里指出明显不足:
类似的词较多,有反复缠绕之嫌,如“摆脱束缚”提到了四次,“张扬个性”也提到了四次,文章显得罗里吧嗦,语言很不洗练,这样的文章往下打也不为过。
驳论本该是亮色,然此文明显头重脚轻。
《无问西东》的一名清华学生、女孩、男孩……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事例论证没有说服力,似张三李四,阿猫阿狗。
(点评人:翠园中学  高映东)

10. 扬“新青年”之志,创“敢不同”之世
(以动宾短语做题目,整齐工整。题目紧扣关键词“新青年”“敢不同”,审题准确。)
新时代浪潮汹涌,我们处于其间需承担起我们的责任,即青年的责任。代代浪潮有代代弄潮儿,从1916年的奋斗青年到1919年的有志青年,我们作为2021的新青年,更应敢拼敢闯敢不同,重新定义新青年。(文章第一段的关键词“新时代”“新青年”“敢拼敢闯敢不同”,紧扣材料主题。最后一句点明自己的观点:当下的新青年要敢不同。语言简练,开篇点题。但第一段的核心观点和本文的题目关联不大。一般来说,题目即论点,整篇文章紧紧围绕核心观点来写。)
扬“新青年”之志,扬的是突破自我,敢于创新之志(论点一)。20世纪初掀起的白话文运动,青年文坛涌现大批作者(作家更合适),百分之七十都是二十出头的年纪,敢于突破敢于创造,为中国文坛带来了生机和活气(活力更合适)(举历史上白话文运动的例子,也和材料中的1916年相符)。我们也当如此,尽管时代不同,可现下的中国社会仍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大刀阔斧展现一把。新青年为这社会带来的不止(应该用“不只”)是个人的付出,更是能掀起鲜活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用李克强总理2014年的话。能体现作者对于时政的关注,但略显陈旧。个人的付出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间的联系微弱。这个例子不太合适)。无论是《中国诗词大会》上对答如流的小学生还是高新产业中越来越多的年轻软件开发者创业者,都在以事实向我们宣言:新青年正不断地突破自我,开辟出一片片新天地,展现出一种种“不同”。(论证模式:论点+举例论证。用了三个事例来论证核心观点“新青年要突破自我、敢于创新”,语言简练有力)
扬“新青年”之志,扬的是承担责任,奉献社会之志(论点二)。我们该意识到,正如毛泽东所说,“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适时地结合材料)当我们仍囿于金钱财富的困局,有人却已经勇敢下乡为国家之脱贫攻坚出力(“下乡”这个词不太合适,可更换为“扎根乡村”);当我们沉于贪玩享乐的幻想,有人却已经深入基层为教育和基层治理坚守岗位......我们的肩上已经扛起了新青年之担,当从此刻开始觉醒,以青年的力量激励自我,打破陋习,成为新青年名片上的一笔浓墨重彩,展现自我的“不同”。(论证模式:论点+对比论证。本段结合材料做得很好,点出材料的核心,即新青年要承担国家发展的大任。)
扬“新青年”之志,扬的是敢闯敢拼,国家栋梁之志。(论点三。这个论点没有前两个好,“国家栋梁”是名词,前面的论点都是动词,形式不统一。“国家栋梁”不是志向。)疫情肆虐之际,“90后”在其中充当起一个个主角,有勇敢逆行的白衣天使,有不计回报的志愿者,也有奔波不断的快递小哥。我们只应前行,而无后退之路。当我在电视上看到中印冲突的烈士名单,尽管它处于遥远的边境,我却觉得一点都不远。最小的那名烈士和我仅差一岁都不到,真挚的笑容却已在相片中定格。我突然明白,我已不可能再是父母眼中的孩子,我已成为国家的栋梁、国家的主人翁,发挥出新青年顶天立地之志!我的梦想愈发坚定,在新闻传媒业发光发热。如领袖(网文避讳称呼)所说,“在祖国的万里长空中放飞青春梦想”,我愿以炽热之心,换国家媒体行业一片澄净全新的未来,这是我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方式,我敢“不同”,也敢圆梦。(论证模式:论点+举例论证。本段最大的亮点是结合当下社会和自身实际,讲述了自己的梦想,自己如何承担民族复兴的大任。并且再次紧扣材料的核心,即青年要有“主人翁”意识。)
扬“新青年”之志,不止(应该为“不只”)扬“志”,更要扬“新”,有斗志,有拼搏,有突破,有“不同”,这才是属于新青年的品质。我想,我敢,我将承担我的责任,发挥我的光荣,真正做到扬“新青年”之志,创“敢不同”之世。(最后的结尾拓展了前面的观点,不仅要扬“志”,更要扬“新”,但仅仅是提及,没有展开分析。最后呼应标题,但文章前面并没有体现“创敢不同之世”,只是一味地呼应标题。)

【点评】
一、本文可取之处:
本文紧扣材料主题和作文要求,语言简练丰富,结构清晰,衔接自然,选用的材料能体现作者对时政的关注和积累。论证的三段结构整齐,论证方式较为丰富,对事件有叙述,也有结合论点的分析和阐释。每一段都紧紧围绕核心论点展开。
二、本文明显不足:
题目中的“创‘敢不同’之世”没有明显的分析和论证。部分例证不太合适。部分语言需要再精简,同时也要注意语句之间的关联。结尾略显仓促。
(点评人:南山外国语集团  徐雅倩)

11. 以不同之烛火,增辉新青年之路
(“以”字句式,内嵌关键词“不同”、“新青年”,以烛火作喻,勾连起“敢不同”精神之于“新青年”的关系,审题无误,立意明确)
我们都深知,我们所(删去)处在一个瞬息万代(“瞬息万变”)的时代,新时代号角督促我们要摆脱束缚,勇敢更新自我,成为“新青年”。新青年自当因(删去)敢不同,因此我在此发出号召,以不同之烛火,增辉新青年之路。(首段以时代背景
当新青年之路(删去”之路”)行至利益诱惑处,不同之烛火告诫我们放弃唯利是图思想,(。)(“)内图发展,外图贡献。(”)陈独秀先生如是在《新青年》中告诫道,(改为:在《新青年》中如是告诫道。)而他自己也是如此这样做的:在那个战火纷乱年代,他不同于芸芸众生只苟且自己性命(改为:只图苟活的芸芸众生),他救国存亡,挽大厦于既倒,终换中国共产党的建成。他带着世俗不理解的目光,放下了个人利益,用亲身行(改为:行动)告诫新一代青年敢不同,就是敢放下利益图贡献。(段落结构:段首观点句+例证分析+段末小结句。设身处地将陈独秀还原到当时的时代局势中,对比其与众生的区别,以此论证陈独秀作为新青年是如何做到“不同”。分析部分做得不错。)
当新青年之路(删去”之路”)面临责任到来,不同之烛火劝诫我们勇于肩负责任。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呼疾(改为“疾呼”):我们社会,不说,谁说?不干,谁干?这是一种责任的体现,尽管彼时如鲁迅笔下的麻木看客遍布文坛,可毛泽东却不屈于与他们同流合污,他将天下大任视为己任,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筑就了中国共产党光明的未来。毛泽东用“我们社会我们来说,我们来干”的伟大责任担当告诫新一代青年敢不同,就是敢于担当起属于我们的责任。(段落结构与前段一致。就分析部分而言,同样,能将毛泽东与麻木看客进行对比,以此突出毛泽东作为新青年的“不同”,由此引出论点:担当时代责任。)
当新青年之路(删去“之路”)来到孤芳自赏的狭小天地,不同之烛火劝勉我们要走出舒适圈,放飞青春理想。领袖(网文避讳称呼)寄语我们不能困于孤芳自赏,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确,我们如今太缺乏这样的家国意识了,大学专业中金融、会计等工薪高(改为:高薪)专业(补“报考”)热度居高不下,而核工程等国家紧缺人才专业却面临人才缺口,归根到底是我们将自己困于自身发展的一块小天地上了,我们何不用家国情怀顶替掉那只满足于自身发展的狭小天地,用(“)不同(”)书写新一代新青年的华章。新青年敢不同,就是不同于芸芸众生,追求自己的小天地,而敢于努力(删去“努力”)成为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段落结构与前段一致。就分析部分,有别于前两段的材料分析,回到了当下,主要以两种青年人群在专业报考选择上的区别作为例证,进行对比,由此引出观点:担当复兴大任。)
新青年,敢不同。就(是)敢于不同于贪图发财享利之人(,“敢于不同于”影响文气,改为“与贪名逐利之人不同”)而为社会做贡献;新青年,敢不同,就是敢于不同于软弱逃避之辈(改为:“与怯弱宵小之辈不同”),而勇敢肩负时代使命。新青年,敢不同,就是敢于不同于困于孤身自赏的狭小天地的人们(“敢于不同于困于”叠床架屋,非常啰嗦,改为“敢于与狭小天地中孤芳自赏之人不同”),而为祖国作出贡献。那些不同之烛光已然燃起了,我看见敦煌才女“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步入了北大考古系,以不同的选择赓续祖国光辉,我们自当以此为榜样,打破陋习,摆脱束缚,勇敢更新自我,张扬个性,用不同之烛火点亮新青年的前路,做“敢不同”的时代新青年。(文章尾段一一与前文的三段式进行呼应,最后以樊锦诗为例,对当代青年进行劝诫,以此呼告升华作结。“那些不同之烛光已然燃起了,我看见敦煌才女‘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步入了北大考古系”是全篇语言最为灵动有味的。)

【点评】
一、本文可取之处: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脉井然,扣题意识非常强。文章核心部分以并列结构呼应材料的三部分内容,段首句采用相同句式,段末句又逐一用整句形式出现在全文末段,以求前后呼应。可以看出,该同学经过很规整的文法训练,力图做到形式上的整饬。
内容上,有一定的递进层次,从“力图个人贡献”到“勇担时代责任”再到“担当复兴大任”,紧扣“个人”“时代”“家国”生发议论。从超越个人之利到勇担家国情怀,从小我走向大我,一步步扣住当代青年在新时代下所应有的精神风气与责任担当,做出“不同”于流俗之辈的追求与选择。
二、本文明显不足:
语言方面问题较严重,多处出现错别字、漏字与语病。
另外,为求文脉与题目形成呼应,本文二三四段的段首句都以“当新青年之路”领起,但具体的动宾搭配较为生硬。纵观全篇,多处为了扣题而牺牲语言上的通达,有些部分稍显僵化。该生应加强“扣题”与“文从字顺”之间的平衡。
(点评人:南山外国语集团  林晓慧)

12.  以求异妙笔,书青年新篇
(标题采用“1+1”的方式,即在紧扣主题关键词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求异”对应“敢不同”,“青年新篇”对应“新青年”,运用比喻,表明了“敢不同”与“新青年”的关系。结构规整,有形式之美。)
领袖(网文避讳称呼)曾有言:“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雏鹰振翅长鸣,渴盼总有一天能搏击长空;乳马砥砺确荦,自信不久将来定将奔腾千里。新时代,新青年当如雄鹰,如骏马施展青年独特才华,以求异妙笔,书青年新篇。(本段引用领袖(网文避讳称呼)的话点明青年的重要性,又以雏鹰、乳马类比,提出新青年若想“搏击长空”“奔腾千里”,则需在新时代“以求异之妙笔,书青年新篇”,开篇点题。)
陈独秀曾这样写道:“青年是朝日,是初春,是百卉之萌动,是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诚哉斯言,古往今来,多少仁人贤士不敢空耗青春,而能体察时代,更新自我,在“求异”之途中树立起榜样。君不见,班超投笔从戎,尽显青年风采(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主要表明了有志气的人才能成功的道理,此处改为“青年志气”更合适);君不见,鲁迅弃医从文,尽显青年认识;君不见,钱伟长弃文从理,尽显青年担当,放眼当今新时代,吾辈新青年又怎能不高举“求异”之火炬,打响新青年“敢不同”的第一炮呢?(本段引用陈独秀名言提出青年时期的重要性,运用古今三个例子阐明前人为青年树立的榜样,提出吾辈新青年要“敢不同”的中心。但本段论述重心与第一段类似,有重复之嫌,建议将两段合并。)
高举“求异”火炬,新青年要弘扬创新精神。(分论点一)创新,顾名思义,便是要打破陋习,摆脱束缚,开辟新天地。(阐释分论点概念,回扣材料,突出“敢不同”)没有创新,何来C919、复兴号横空出世?没有创新,何来“嫦娥五号”“天问一号”揽月摘星?当今时代,风起云涌,世界形势瞬息万变。然而不变的,是一代代中国青年的创新之路。当代新青年,应当握住创新的接力棒,展现青年“敢不同”的独特风采。(本主体段结构清晰,“亮—释—举—议—结”“五位一体”,分论点紧扣“新青年,敢不同”主题关键词。运用假设论证连缀分论点与论据,语言简练,值得学习。)
高举“求异”火炬,新青年要砥砺探索意识。(分论点二)黑格尔曾说过:“一个民族,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毋庸置疑,这群“仰望星空的人”,正是吾辈新青年。探索,是对前辈的超越,对未知的诘问。(阐释分论点概念,突出“敢不同”)倘若固步自封,墨守成规,难获成就。相反,若吾辈新青年能发扬我们的个性,走出孤芳自赏的狭小天地,便能用探索为社会创造贡献。(通过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突出敢于探索和超越的重要性,突出“敢不同”)“时序轮回中,不变的是探索者的身姿;历史坐标上,清晰的是探索者的步伐。”(以引用的句子结尾略显突兀,建议句子后面再回应分论点。)(本段理论论证较充分,但是缺乏新时代青年砥砺探索的例子,事实论据不足。)
高举“求异”火炬,新青年要以“山到绝顶我为峰”之自信奋进新时代。(分论点三)(为与前两个分论点保持句式上的一致,建议修改为:高举“求异”火炬,新青年要以自信勇担时代重任。)第一代领导人曾有诗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面对青年,他更是激情澎湃:“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此番自信,不是盲目夸大,自以为是,而是(要我们)以“舍我其谁”之志(气概),“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担当),是以蓬勃之青春,奋发向上(之行动),投身“中国梦”的宏伟建设。(本段引用了第一代领导人诗句和名言论证分论点,但本段对“敢不同”突出不明显,事实论据不足。)
鲁迅曾有言:“愿中国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向上走。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你向上走,中国便向上走;你敢不同,中国就能不同;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让我们当代新青年都燃其青春的火光,烛曜锦绣中华,点亮万里江山!(结尾引用鲁迅名言,将青年与中国的未来联系起来,形成呼告,运用排比句式,富有感染力。)

【点评】
    一、本文可取之处:
本文全面呼应和体现“主题词”,圆满完成任务,标题和分论点均紧扣主题词“新青年”和“敢不同”,对“敢不同”阐述深刻,“青年立场”突出。文章结构严谨清晰,三个分论点突出,句式整齐,展现文章的结构之美。论证方法灵活多变,运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假设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展现出作者灵动的思维。作者通过对分论点的概念阐释来回扣材料,这种方法值得学习。此外,本文展现了较丰富的积累,引用了大量名言,语言自然流畅,卷面整洁,书写漂亮。
二、本文明显不足:
对“新青年”的“新”阐释不明显,最后一个分论点对于“敢不同”突出不足。本文理论、名言类素材积累较充分,但事实类素材积累略显不足。
(点评人:龙城高级中学  林美杏)
发表于 2021-5-14 11: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13. 踔厉风发敢不同,击楫中游新青年
(标题有新意,“踔厉风发”出自《柳子厚墓志铭》,意思是形容精神振作,意气奋发。加上敢不同,让标题新颖而有力量感,有一种气势。“击楫中游”应作“击楫中流”,取了祖逖的典故,也是说明新青年要立志的意思,两个关健词“新青年“”敢不同“都有体现,切中主题)
——“新青年,感不同”主题征文
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时代的画卷挈画(挈字应该是用错了的,挈的意思是“提,提取”,用在这有点说不通)在即。其中,大梁必委以吾辈青年之臂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是社会前进的重要抓手(这两句放在这里有点突兀,不和谐),其中突破陈规,勇开新局的责任必荷在吾辈青年肩上,李大钊曾言,青年是如春天、朝日、萌芽,如新刃之发于硎。值此大发展的时代,我们欲做击楫中游(流)新青年,势必踔厉风发敢不同。(第一段交代时代背景,提出中心论点,中规中矩,美中不足的是过于口号化和标语化)
敢不同,是永做真我的大声疾呼,是学习研究面对疑惑时的不唯师,不盲从,敢质疑;是面对流丸与舆论横行时的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是敢于抓住机会,展现自己的强大自信。(对于敢不同的阐释很好)如陈独秀在《新青年》中号召青年“图个性之发展”,我们不能被传统陋习的樊篱,陈规成说的桎梏束缚手脚,走出孤芳自赏,于变局中开新局。这一段提出第一个分论点:敢质疑,不盲从。很好地结合材料,利用了材料。对“敢不同“的分析很不错。)
敢不同,是奉献国家的如铁担当,(第二个分论点)秦玥飞在殿堂和田垄之间选择了泥泞,他拒绝升学耶鲁,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山间倾颓的教室,扛起山里娃读书的希望;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守望田间,大胆创造,践行他的禾下乘凉梦;程开甲“深潜30年,为国铸重器”,用算盘算出的数据,填补了我国核潜艇的空白。他们不循规蹈矩,敢为人先,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毅走出了新路。(这一段提出第二个分论点:奉献精神,并且很好地运用了星斗例的写法,列举了几个大家较为熟悉的事例,论据丰富有文采)
或许有人说,标新立异不值得标榜。但敢不同并不等同于标新立异。敢不同,是在循守社会规章的大前提下,在自己的领域锐意创新,以个人个性的发展,汇聚成贡献于其群的磅礴伟力。(从反面论证,说明敢不同不等于标新立异,并给敢不同赋予了新的内涵。)
反观当下,多少青年暮气沉沉,打着“佛系文化”和“丧文化”的旗帜,不思进取,偏安一隅。长此以往,失去个性发展和创造进取的助推器,社会前进的进程难以良性演进。最后只剩下萎靡颓废的凋敝精神家园。(用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作为反面的事例,论证上一段的观点,从反面说明如果没有“敢不同“的严重后果)
营造敢讲、敢干、敢不同的社会风尚势在必行,我们应如何做?首先形成以开拓创新榜样为导向的学习氛围,大力宣传优秀事迹;其次,邀请科研专家进校园,为学生形成创新精神的指向。(这一段很重要,从文体层面来说属于解决问题层面,也就是我们说的“怎么办“环节,但是这里略显简单,怎么样落实敢不同,应该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如果能再内容再丰富一些,特别是再多强调一下内因,文章会更添彩。)
“人既发扬踔厉兮,邦国亦已兴起”,只有发扬敢不同的精神,才能以我青年赤砖,垒我华夏高塔!欲做击楫中游新青年,势必踔厉风发敢不同。(结尾用鲁迅的名句作结,增加了本文的气势,简洁有力。)
一名高三学生来稿

【点评】
一、文本可取之处:
1. 中心明确,关键词阐释很不错。
2. 条理清楚。文章提出中心论点后,能从不同侧面阐述,并且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文意通达连贯。
3. 事例运用比较成功,文章运用了材料中给出的事例,也用了一些材料外的事例,有名人名言,有传统典故,有当今事例,丰富而有序,简洁而意确,不显堆砌,不着痕迹,信手拈来,颇见功底。
4. 语言功底很好,句子通顺,除了击楫中流写成击楫中游以外,没有其他明显的语病。
二、本文明显不足:
1. 开头一段略显空洞,口号化,标语化较为明显。
2. 解决问题一段过于粗糙,没有从内心层面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对于结出的材料还可以进一步挖掘,文中用到的三个时代三个伟人的话不能只是一笔带过,应该多去发掘一下。
作为考场作文,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写出这样的文章,说明了小作者有着良好的文字功底和思辨能力,如果细节方面多加润色,高考作文肯定会取得胜利。
(点评人:富源中学  姜华南)

14. 做新时代青年,献不同于大同
(题目紧扣主题词“新青年”和“不同”,并将主题词嵌入题目中,扣题准确,又能显示文采。)
万千沙砾中找不到相同的一颗,无数落叶中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一片,自然界每一个个体归根结底都是独立的。作为新青年的我们亦是一个个独立个体,和而不同。“敢不同”是青春的支点,“同样的中国梦”是青春的底色。(从沙砾、落叶的不同,写到自然界的独立个体,引出“新青年”都是“敢不同”的。紧扣材料主题,又照应题目中的“大同”——同样的中国梦。)
敢不同,不同在于开拓创新,立足实践。(分论点一,独立成段。“不同”体现在两个方面,然后用三、四段来分别阐述。二、三、四段构成一个微型总分结构。)
树立创新意识,是思想进步的必由之路。正如陈独秀在《新青年》文中号召青年要“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我们正当如此。(引述第一段材料)敢于实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陈规陈说,及时更新自我,斩尽那些落后于时代的思想,善于提出新问题,研究新思路。在内学会发掘自己的个性,在外把自己的小我献入社会发展的大我之中。紧跟时代步伐,用创新成就卓越。(从材料中陈独秀的语言,引申出“不同”在于“创新”,“不同”要“发掘个性”,“小我”要融入“大我之中”。)
思想理论创新,目的只是为了实践。“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犹记得梁任公“全在我中华之少年”的铮铮呐喊萦绕耳畔,毛泽东“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的疾呼响彻云霄。(引述材料第二段内容)新时代青年,理应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敢叫日日换新天”也绝不是空话,而是决定要大胆去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继续引述材料第二段内容)唯有实践,才能造就不平凡;唯有实践,才能成就青年使命。(引用材料二,进一步阐述“不同”在于“实践”,进而“成就青年使命”。)
贡献于大同,大同是同一个中国梦。(分论点二,独立成段。下面第六段具体阐释。)钟鼓馔玉只是暂得于己的一时之乐,兼济天下才是人间的处处芳华。(对称句式,富有文采)人生的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个人的梦想为国家的梦想注入能量,亦能彰现个性价值。“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每个人的奉献,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共性追求,是新时代青年的青春底色。(扣主题,新青年“不同”的目的是“大同”——实现中国梦。新青年的个人梦想和中国梦是一致的,文章立意上升到家国天下,对于作文题旨的理解很到位。)正如领袖(网文避讳称呼)对我们的寄语:“要走出孤芳自赏的狭小天地,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引用材料第三段内容。)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立足实践,逐梦起航。(四字一顿,句式整齐,呼应文中的段落的核心词语。)即使是完全不同的沙砾,亦是拥抱同一片大海;即使是完全不同的树叶,亦能叶落归根回到同样的土壤。(首尾呼应,再次扣主题词“不同”。)青年:大胆突破束缚,勇敢更新自我,张扬个性吧!同时献身于“大我”之中,成为有益于国家民族的新青年。(对青年进行呼吁,“更新自我,张扬个性”,并再次点题。)

【点评】
一、本文可取之处:
整体而言,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扣题。题目、观点句和结尾均紧扣作文主题词。题目内嵌主题中的核心概念“新青年”和“不同”,并升华到“大同”,文章立意上升到“中国梦”,体现出较强的审题能力。
清晰。本文总共七段,采用总分总结构,结构简单清晰。第一段总领全文,从沙砾、落叶的不同,写到自然界的独立个体,提出论点:“敢不同”是青春的支点,“同样的中国梦”是青春的底色。接着二、三、四段阐述“敢不同”体现在哪里。五、六段阐述新青年“不同”的目的是“大同”——中国梦。第七段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对青年“喊话”,并再次点题。
引材。本文可以说“抱着材料打滚”,将“材料无废话”贯彻到底。在引用时,使用了“正如”、“我们正当如此”、“……的疾呼响彻云霄”等词句,很自然地将材料内容和作文衔接在一起,引用材料的功底可见一斑。
二、本文明显不足:
本文在素材方面略显单薄。没有不同时代的新青年们的事例,也没有当下中国“新青年”们为实现“中国梦”的事迹。行文如此,就显得不够“当下”,对“大同”、“中国梦”的阐述就显得单薄了些。

(点评人:深圳市西乡中学  张兴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0 05:09 , Processed in 0.07589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