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639|回复: 52

我?要结婚?我要结婚!我,要结婚!我要……结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2-17 15: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1年年初我认识一男子,交往半年,他说:我们结婚吧。我甚喜。

  第二天,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他说:国喜当前,我们先不结婚。

  我忍。

  过数月,男友说:亲爱的,我们结婚吧。我再喜。

  第二天,911恐怖袭击事件。他说:世界太危险了,我们先不结婚。

  我再忍。

  数月后,男友说,你准备好了吗?我们结婚吧。我狂喜。

  第二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他说:大喜啊,我们先不结。。。。

  我一气之下和他分手。

  2002年,我又认识一男子,交往甚月,有一天晚上,他对我说:我们结婚吧。

我喜。

  第二天,巴厘岛发生爆炸事件。他说:太危险了,我们蜜月没处度了,先不结 婚。

  我忍。

  数月后,他深情款款地对我说:亲爱的,一切都过去了,我们结婚吧。我再喜。

  第二天,中共16大顺利召开,他说:国喜啊国喜,我们先不结婚吧。

  我一个狂晕。分手!

  2003年,经人介绍认识一稳重大方得体的新世纪好男人,交往后,双方满意。3月桃红柳绿,他认真地看着我的眼睛说:看到你第一眼就知道你是我要找的人。嫁给我吧。

  我如小鸡啄迷般点头。

  第二天,世界太平。我很开心。

  第三天,美国攻打伊拉克。

  他来到我面前,说:我们要支持弱者。这场战役不会太久的,我们一起等吧。

  不出二周就会停战的。

  我晕。

  3月底,他拼着我的手说:不要管他们了,打不完了。山高皇帝远。我们结我们的。

  我一阵狂点。亲爱的,太好了。

  4月1日愚人节,我等了一天,没有他的电话,是的,没有。他并没有和我开玩笑,太好了!!

  晚上九点电视新闻,张国荣跳楼自杀,和所有的人开了最大的玩笑。

  第二天,男友在电话那端悲切地说:亲爱的,你知道吗?他是我最喜欢的偶像了。让我默哀二周吧。你不急, 哦?

  为了以后做一个贤淑体贴让人爱的好妻子,我在电话里点头,好的,亲爱的,我等你。

  二周后男友捧着大把玫瑰对我说:我想清楚,这下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打扰我们 了。请你一定嫁给我吧。

  我看着他的眼睛问:真的吗?

  他狠狠捏了我一把,问:痛吗?

  我说:痛。

  他说:这就对了,因为这是真的。我在请你嫁给我。

  五月阳光灿烂。

  我幸福的脸庞就像被阳光晒着的小花儿那样。

  男友一脸沉重地看着我:亲爱的,你知道非典吗?

  我眼前一黑。男友被我踹出家门......

  从此,

  我的口头禅是:我要结婚!我要结婚!!

  我的人生格言是:好男人就是现在马上肯娶我的男人!!

  我的做人原则坚持是:不看新闻不上网不读报纸不流行!!

  今天,你结婚了没有?
发表于 2004-1-12 18: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结婚?我要结婚!我,要结婚!我要……结婚。  

[center][/center]

【傻呆酷毙】今天我们还需要结婚吗?!
          专家学者如是说。。。
                贫民百姓如实说。。。
                      我哪能傻乎乎憋着不说啊? !


成天读书做学问,有点儿烦,有点儿累,有点儿想要睡!

书书书,书中自有黄金屋!
     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
          苦苦苦,学海无涯苦作舟!
               累累累,洗洗脑子换种活法调调味儿!


---------------------------
★爱了烦了累了?那就来这里玩玩吧!★
发表于 2004-1-12 19: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性学家李银河:闪婚符合人性(图)

文/周艳
来源:深圳新闻网
2005年05月31日  09:52
   

[center]
小甜甜布兰妮两度“闪婚”。

将婚姻过多定义为责任不见得是好事 [/center]

      为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闪婚”?这种新的婚姻形式是否会取代传统婚姻?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带着这些问题, 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

     传统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需仔细审查,而现在只是两个人之间的结合,婚姻是一种个人行为。


       闪婚”,顾名思义就是快结快离,李银河认为这不仅仅是因为离婚手续简化,现代社会的离婚只要能达成协议既可,而不像以前要拖上好几年甚至十多年才能解决。

       可以说,闪婚现象的出现更是文化变迁的一种结果。随着文化的变迁,大城市的出现,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传统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上海的婚恋观和模式肯定就和偏远山区的有很大的区别),闪婚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婚姻性质的改变,传统的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需要互相仔细审查,要求门当户对,建立的关系复杂,而现在只是两个人之间的结合,婚姻就变得简单许多,不用像以前那样考虑那么多,要建立的关系网小些,不需要进行以前那种方方面面的考察,也不要求建立终生关系。现在现代社会婚姻是一种个人行为,不会像以前那样想得太多太远,不必考察非得那么合适,激情过去了觉得两个人在一起不合适,离婚也可以。

      都市白领经济的独立,使他们可以决定自己的事情,买什么东西全凭个人喜好,婚姻也如此。

       闪婚在城市出现较多,并主要集中在年轻的白领阶层,李银河认为这是由于这个阶层的一些特质所决定的。首先有独立的收入是前提,因为经济地位的独立使他们完全可以决定自己的事情,比如说买什么东西全凭个人喜好,婚姻也如此,不用过多考虑其他的因素,旨在自己的感受,婚姻已经变成一种很个人的行为。而在以前,如果婚姻的双方有一个没有工作,那么她(他)就不会轻易快速地决定是结婚还是离婚,因为如果仓促决定结婚后发现不合适想要离婚就很有可能丧失生活来源,因此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闪婚会在现代社会出现并且流行。同时,白领阶层的思想开放,观念现代也是他们出现闪婚现象的原因之一。
      李银河估计闪婚有增加的趋势,因为社会变迁在继续,白领阶层也在扩大。

      将婚姻过多定义为责任不见得是好事,如果闪婚能使双方更快乐,快结快离也未尝不是好事。

[center][/center]

        现代的婚姻观更多的是定义为感情而非责任

      “婚姻”这个概念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传统的婚姻观多定义为责任,而现代的婚姻观则更多的是定义为感情而非责任。闪婚似乎面对的结果是“快结快离”,在很多人眼中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但李银河认为不尽然,不能称之为恶性循环,不能说快离就是坏事。法国早在1999年就实行了“合约婚姻”,当时是为同性恋者量身定做的——只要一方不愿意继续就可以离婚,这也受到异性恋者的接受和欢迎,因此注册合同婚约的人越来越多。这说明婚姻更关注的是如何使生活更快乐,生活的质量更加提高,这种婚恋观也就更符合人性,如果闪婚能使双方更快乐,那快结快离也未尝不是好事啊。 将婚姻过多定义为责任也不见得是好事,西欧、北美有很多情侣并不选择进入婚姻,根据资料显示西欧有50%的人选择同居,而美国和法国也有1/4的人选择不结婚,但并不能就此说他们过得不幸福。

      李银河说闪婚更符合一部分人的人性,具体地说是更符合愿意闪婚的那部分人的人性。如果两个人在一起不开心,觉得不合适的话,完全没有必要勉强在一起,这样的离婚不见得比传统的白头偕老要差。婚姻这种形式本来就不是永恒的,如前所说的西欧、北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结婚,这是人类的一种实践,也说明了婚姻制度本身是存在缺陷的,不然人们不会去想到要进行改变。但对于婚姻这种形式是否会消亡,李银河认为这又是很难断定的。

      闪婚是对传统家长制、男权思想、从一而终的思想的冲击。新的婚姻形式的出现正是人际关系多元化的表现。

      在很多人看来婚姻关系的不稳定必然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但李银河认为婚姻关系的解体和重组是否频繁与社会的稳定性并没有线形的关系。在中国,离结率(即:每年的离婚对数除以结婚对数)是百分之十几,而美国的离结率则高达百分之五十,但我们并不能据此断定美国的社会就不稳定,也不能说美国的社会没有中国的稳定。

      李银河强调从文化相对论的角度来说不能评价闪婚是好是坏,因为任何一种文化的出现和存在都是各有利弊的,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闪婚的出现是对过去家长制、男权思想、从一而终的思想的冲击。这种新的婚姻形式的出现正是人际关系多元化的表现。我们中国社会长期以来认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到适婚年龄结婚的人达96%,而且婚姻形式也多为传统的“从一而终”式。而现在闪婚形式的出现正好说明了人民的创造力是无限的,闪婚被创造出来至少说明了闪婚是有其产生的理由,有其功能的,它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求,符合这部分人的人性。闪婚是他们对婚姻的选择和做法,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创造。

[center]
夏威夷岛一对男女“闪婚”。 [/center]
相关案例

个案一:相识七天定终身
     2005年1月7日晚,北京一家咖啡厅内,在北京打拼了5年的小寒低着头品尝咖啡。这时候,门外走进一个低着头打手机的男子,他径直朝小寒的座位走了过来,坐到了她对面。当两人都吃惊地抬起头来时,男子不好意思地开了口:“很抱歉,我走错位置了。”这个冒失的小伙子就是李海洋。第一眼看到她,李海洋觉得她“很有气质”;第一眼看到他,小寒觉得他看上去“很老实”。那晚,偶然走错座位,让他们在接下来的3个小时的交谈中共同的感受是:相见恨晚!

      第三天,小寒收到了李海洋的一封电子邮件《30年的记忆》:我一直怀着一份神圣的期待,期待着“缘来就是你”……

      她的心被打动了,她觉得,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这样纯洁真挚的感情已经很少了。小寒执著地认为,李海洋需要的那个“缘来就是你”,正是自己。
第四天晚上,李海洋生病了。小寒立刻开上车,在深夜里敲了10多家药店的门,终于为海洋买到了药。看到小寒手里捧着七八种治头痛的药,感动不已的海洋第一次拥抱了小寒,轻轻地说出:“我真的非常爱你。”

      第七天,在他们相遇的那家咖啡厅,手里没有拿玫瑰,海洋用开玩笑的口吻试探道:“我们结婚吧?”小寒毫不犹豫地回答:“可以啊!”
      
      就这样,他们敲定了自己的终身大事。他们都认为自己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了非常正确的决定,并在婚礼上起誓要共度一生。
后来,当亲朋好友作出“你们是不是太快了”的询问时,李海洋坚定地回答:“我已经过了冲动的年龄段了,真爱,一旦错过就再也找不到了。”
个案二:

13小时———从陌生人到夫妻
“我们结婚吧!”“好啊。”“你是说真的?”“如果你是真的,我就是真的。”
新郎和新娘其实并不算年轻,一个28岁,一个26岁,彼此都有许多红尘往事和恋爱经历,“闪婚”对他们来说,其实并非全无认真考虑过。两人在卡拉OK聚会中相识,然后他送她回家。本来,这或许只会是段通俗恋爱故事的开始,可是等到第二天再次见面,他却直截了当问了本文开头的那段对话。“如果你是真的,我就是真的”,这是她的回答。于是第三天的中午,两人办理了正式结婚手续。从第一天晚上到结婚,相处不过13个小时。
发表于 2004-2-10 0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世纪末:悄然兴起"柏拉图式网上恋爱"

来源:http://www.cnread.cn/cnread1/net/zpj/g/guoguo/002.htm
[center][/center]

  二十世纪已经步入它的最后年头了,在世纪交接这一奇特的时刻的爱情是一种怎样的物质呢?他呈什么状态呢?

  “瞬息万变”是这个数字时代的最大特征,“充满欲望”是现代人的共性,而“欲望”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物质的欲望;另一种是对感情的欲望。

  对于物质的欲望不用多说,这是时代的特质所决定的,如果你不去攀名逐利,你这个人就肯定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人。对于感情的物望相比之下来得复杂得多了,虽然它不像股市的指数那样有确实的起伏不定的标线,可谁都明白它比任何物质都易变,尤其在现代这个社会里。虽然似乎在现代讨论灵与肉的话题,似乎显得太古老了些,然而这个问题确实是一直困扰现代人的一大困惑,无论你怎样不承认,怎样逃避,这个问题似乎如影随行,直到永远……曾不止听过一个人说“什么爱你永不变呀、什么人生的意义啊全是屁话”,从这句话足可见现代人的心灵是多么的空虚与无奈,对于“真善美”的向往转继向“名利与金钱”的无限追求当中。可是就在对物质无休无止的追求过程中,随着物质不断增加,他们也真真切切地明白做为一个物质的奴隶是多么的可悲,其精神也就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丰富,“爱情”在这种时候也就越加变成了奢侈品。在数字化的今天,现代人以高商智而著称,从另一个侧面讲,越是聪明人越是怕受伤害,因为他们确确实实地明白爱是脆弱的,是经不起考验的,而在物质极大丰裕的现今时代,如果没有爱情的点缀,其生命的色彩又是多么的苍白啊!就在这种既企求永恒,又怕受伤害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柏拉图式爱情”这种特殊形式做为其爱情的基本状态……且不说“柏拉图式爱情”算不算真正的爱情,单单这“柏拉图”三个字就已经符合现代人的惟美标准了。

  “柏拉图式恋爱”一般被理解为一种精神情感,一种超越肉体性爱之上的人间情感。“柏拉图式恋爱”这种特殊的感情方式已经从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作品中广为人知,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到了二十世纪末的今天它又增添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网上恋爱”。因特网作为这个时代的产物,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地球一体化,其不受空间限制的特性为身处异地的人类心与心交流提供了可能。可是如此重视物质的现代人又怎么能去追求这种虚无的感情方式呢?我们可以共同探讨:


  一、“柏拉图式爱情”比传统意义的爱情随意性更强,也就越符合现代人紧张忙碌的生活状态。

  现实是这样的,当你把该做的工作全做完了,当你把该应酬的人应酬完了的时候,你昔日的恋人早已经等得不厌烦了,他(她)可能已经又有了新的目标。而当你闲下来想找个伙聊聊天的时候,你的他(她)也许正在疲于工作呢!这就是传统意义爱情,受客观因素限制太多,可是如果你谈“网上恋爱”就不会有这样的尴尬局面了,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办公室里,只要你的电脑能上网,你就可以寻找恋人的踪迹,如果他(她)不在网上也无关紧要,只要发一封E-MAIL,只要他(她)愿意,即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与你联系,而且也免去了你梳洗打扮,现约时间地点的劳苦。


  二、现有的恋情不能满足内心的真正需求,“柏拉图式爱情”的多样性满足了求新求变的现代人心理。

  出现在我们周围的第三者事件几乎是此起彼伏,我们也早已见怪不怪了。可是仔细分析一下,藏在这里面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也是挺复杂的。而勇敢迈出家庭城堡的那些人似乎活得并不快活,可单调而重复的生活又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我们裹在奇装异服下的那颗具有“传统道德的心”又不允许我们去潇洒走一回。网络的性质让我们领教了什么是真正的“心灵沟通”,于是,象征“物质”的妻子(丈夫)和象征“精神”的“网络情人”同时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而且如果你发现“网络情人”的某一方面已经不符合你的标准了,如果有精力你竟可以多找几个不同的“网络情人”以此来满足你那颗易变的心,传统意义上的“忠贞”在网上不已经不具备任何束缚力了,所以这对于实际的现代来讲这似乎是一种完美的解决之道吧!


  三、逃避责任又企求永恒的现代人选择“柏拉图式爱情”也是一种必然。
  责任对于现代人来讲更是一种压力,工作的不确定性,感情的不稳定性决定了现代人内心的状态也是焦燥和不安定的,在现实中承诺意味着责任,而在网上,就不会有此压力了。而且在如今的时代不讲究所谓的死缠烂打。除非想要长相厮守。可长相厮守在现今社会又有多少存在的必要呢?周国平说:“在人类心目中,永恒是最大的谜。”“天长地久”、“沧海桑田”在现代新新人类心目中那只是一个神话而已。对于讲究“不求永恒,只求现在”的广大网虫纷纷选择“网上恋情”也就不足奇怪了,


  四、对于感情持一种怀疑态度,决定了“精神与肉体的分离”是现代人理想中的感情状态。

  我们这一代人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具有开拓精神,可能由于对待事业的执著与努力远远大于对感情的信任度,当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因素也是我们所无法控制的时候,当我们无法忍受如影随行的寂寞的时候,具有惟美主义倾向的现代人把精神与肉体分离开好像更符合现代人的心理。


  五、被标明为成人游戏的“网上恋情”也拥有很多的游戏爱好者。

  应该看到,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而且似乎刚开始时人们大都持这种观点才会到网上寻找恋情的。这当然由于网上性别难以判断和虚幻的成份居多的因素决定的,对于游戏我们大可不必认真,即使是幻像也是我们追求精致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是真是假,“NOW FEELING最重要”是这部分人的口号!

  有资料表明几乎所有的人都说网上结识的恋人不怎么可靠。但几乎所有的人又天真地幻想也许将有一桩浪漫的故事要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这种网络爱情于自己则是个例外,物质满足后的人喜欢用用自由的灵魂来表达自己的存在。于是我们就去努力寻找精神家园,可哪曾想精神家园这种东西却比物质来得虚、来得飘,有谁知他是什么呢,于是不断沉沉浮浮,不断起起落落,幸好,上帝赋予我们这个时代了网络,我们只有在失望的同时又欣喜若狂。

  在见异思迁和渴望忠诚的两种精神的煎熬下我们徘徊不停,惆怅不已,啊,人的思想是多么的奇怪啊!然后我们找一个无人的夜晚,擦亮一根火柴,然后把幻想点燃,之后任心灵去进行柏拉图式的爱情……

  当然,对于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来讲,即使精神在虚幻世界中不停地游走,可是我们最终必将得回归现实,无论“网上恋爱”这种特殊的形式作为过渡情感也好,作为成人游戏也好,
发表于 2004-2-15 03: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结婚少离婚多---今天我们还需要婚姻吗?

[center][/center]

      在社会进步的同时,人们的婚姻关系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如今,结婚年龄普遍推迟,“不婚族”人数增多;同居、试婚等事实上的婚姻形式更为常见;外遇屡见不鲜;离婚率急剧增高,无过错离婚、良性离婚、协议离婚成为主流等等,都成为婚姻关系新的表现。

——婚姻的功能是什么?

  长期以来,婚姻已经不再是一种选择,而被定义为生命的一个过程。人类将其作为习惯接受的时候,往往不会思考婚姻的本质与意义。但这种公式化人生已经被新世纪的潮流所打破了。随着新生活的多元化,婚姻也被赋予了多重色彩。今天,该是我们重新审视婚姻功能的时候了,只有认清了婚姻的功能,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新的婚姻关系。

  究竟什么是婚姻的功能呢?有关专家归纳为:

  1.经济共同体;2.性生活对象的固定配置;3.人类自身再生产过程的配对儿;4.日常生活的互助小组;5.群居动物为避免孤独与心理牵挂(又称爱情),将另一个体约束在自己身边的合作体。

  认清了婚姻的功能,我们就可以更加清楚自己是否应该走进婚姻、何时走进婚姻、与何人走进婚姻,以及走进婚姻时的方式等等。

——21世纪的婚姻有哪些变化?

  1.结婚年龄普遍推迟,“不婚族”人数增多
  如果我们30岁还不结婚,包括父母在内没有人会觉得我们已经“太老”;如果我们一生都不结婚,也没有人会对我们指手划脚、说三道四。21世纪,婚姻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晚婚”的概念已经不复存在,30岁之后走入婚姻变得十分常见,30岁之前结婚反会被认为“太早”。不婚单身的人数迅速增多,但绝大多数人视之为一种无奈选择。当然,这里所说的主要是城市青年。

  2.同居、试婚等事实上的婚姻形式更为常见
  由于人们目睹了太多婚姻的不幸,所以多少有点婚姻恐惧感,许多人变得轻易不敢结婚。这种心理导致现代人对婚姻模式以及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思考得更多。于是,有人便渴望通过事实来检验自己是否适合婚姻,至少是否适合与这个人共塑婚姻。为此,除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模式外,试婚、同居等形式也较普遍地存在。

  3.配偶双方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年龄、外貌等均不再有模式
  “郎才女貌”一向是主流社会的向往与传统婚姻的模式,同样成为模式的还有:男人比女人学历高、工作条件好、收入多,女人比男人年纪小、身材矮、相貌美,双方家庭背景还要接近,处长的女儿最好嫁给局长的公子。
  21世纪,这些模式已逐渐淡化。基于感情选择的婚姻成为惟一推崇的模式,女比男强、女方年长等均很常见。社会竞争与分化,使家庭背景对个人素质的影响力相对下降。

  4.婚姻中双方的关系更为平等
  “男主外、女主内”的旧婚姻模式受到颠覆,双方被要求平等地分担家务,也平等地承担经济责任。女人与男人在婚姻中的关系正走向真正地平等,婚内暴力将受到严惩。
  男人开始更多地参与孩子的抚育,女人家务劳动的价值受到重视,即使不出现某些女性主义者主张的丈夫为家务劳动向妻子付酬的情形,家务劳动的隐形经济利益也成为社会共识。
  婚姻中经济关系的AA制,成为都市职业女性的自主选择,婚前财产公证这一形式本身因为过于造作而很少有人采取,但其强调经济自主、平等的实质却被保留下来。仍然会有丈夫收入远高于妻子,但这并不影响职业女性的平等意识。靠老公赚钱养活的女人仍大有人在,但永远不会成为主流社会赞赏的对象。

  5.外遇更为常见,但对婚姻的破坏性却降低
  外遇越来越普遍,但并未成为离婚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的外遇将成为一种短期行为。外遇往往不是基于对婚姻的不满,而是成为寻求刺激、激情与补充婚姻不足的手段。平均寿命的延长使我们面对同一个人的时间也同样延长,原本便不安分的人类更难于安于婚姻。更多的人接受这样的观点:偶发的外遇即使不能使婚姻更为巩固,也不会使它更为脆弱。
  在外遇面前,社会进一步分化成两种针锋相对的力量:一种对外遇持更宽容的姿态,另一种则持更为激进的反对态势。

  6.离婚率急剧增高,无过错离婚、良性离婚、协议离婚成为主流
  离婚将更为常见。但是,那种打打闹闹、两败俱伤的离婚个案已大为减少。离异双方将尽可能地选择私下协商,即使无法达成共识,也争取在第一次开庭时妥协。
  离婚很可能变得没有具体的事件作为明确的理由,仅仅是生活的平淡乏味、配偶双方交流的障碍与相处的疲惫,均会导致“无过错离婚”。
  孩子已经不再成为离婚的障碍,“良性离婚”使离婚家庭的孩子不受伤害成为可能。孩子面对的不是“单亲家庭”,而是“双核心家庭”,他的父母只是不居住在一起,这绝不意味着他失去了其中任何一方。
  女性在离婚关系中的自主性日渐提高,对离婚女性的歧视日益减少。经济的独立、精神的健全、社会的认同,使离婚后的女人较之上个世纪更易于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适应新婚姻关系的个人策略

  1.不再视婚姻为人生成败的指标
  过去,婚姻一度是衡量女人的人生是否成功的最重要指标。但今天,婚姻仅仅能够用来衡量女人的婚姻,甚至不再是女人进入情爱关系的目的与归宿。我们仍然会对婚姻持有一份执著的向往,但是,婚姻不再成为我们惟一的幸福寄托。

  2.创造独立、自主、自强的人生   
     女人只有真正做到经济独立,真正在社会生活及个人生活中具备与男人相等的地位,才有可能平静地面对风雨飘摇的婚姻,甚至有能力拒绝婚姻。

  3.抛弃依赖男人的思想
  女性长期以来被灌输了依赖男人的思想,其中包括精神上的依赖与生活上的依赖。婚姻被旧式女人视为找到一个“依靠”。但现在的女人却认为:惟一最安全最可靠的只有自己。

  4.提高个人生活的技能
  女性需要具备面对各种生活处境的能力,能够独自承担生活中的一切挑战。许多通常被定义为男性从事的劳务,女人应该学会自己承担。因为劳务的性别分工本不存在自然的原因,而完全是社会性别的约定俗成。女人其实在任何方面都不比男人差。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化的家务体系,这一切都使独身生活变得轻松。

  5.社交群落与社交方式多元化
  当女性进入广阔的社交网络时,我们便可以从异性或同性朋友那里获得更多温暖的情谊,这使她们更有力量面对不稳定的婚姻关系。
发表于 2004-2-15 10: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大陸由於一胎化的影響,社會結構已面林劇烈的調適,性別失衡是
最明顯的一點。
目前臺灣30-40歲的女性有35%未婚;臺灣整體離婚率是33%。
主要的原因在於外來新娘太多(大陸佔80%)
因此常恐嚇臺灣女孩→兩岸三通後,臺灣女生至少有50%嫁不出去;
因為像我這種未婚男性,可能都會到大陸找老婆,大陸的房價只有臺北的
20%-35%,每週五天在台北,休假到上海看老婆孩子(一小時);
生活的開銷比在臺灣少得多;況且大陸的女孩嫁臺灣人不受一胎限制,
亦可自由出入各國。
发表于 2004-2-15 16: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呸!想得真是-----臭美!

水電工 于 2004-2-15 02:51 PM 写道:
每週五天在台北,休假到上海看老婆孩子(一小時);
生活的開銷比在臺灣少得多;況且大陸的女孩嫁臺灣人不受一胎限制,
亦可自由出入各國。


每周五天拿着台湾“老公“给滴钱潇潇洒洒大大方方滴跟自己喜欢滴情人过!!!每周一小时要看高不高兴才跟臺灣“老公”过,等榨干了臺灣“老公”滴钱包,有了属于自己滴房子小车,就可以毫不留情滴用大力气滴一脚踹掉台湾佬!:whistle:这方案要是摊给水电君,不知感想如何?:devil:

不受一胎限制就保准跟你生一大堆孩子?把自己弄成个黄脸婆,然后那臺灣人又可以去找一个每周一小时滴临时合法同居对象?呵呵,可惜是臭美!:ninja:

现如今只要有钱哪个国家不可以自由出入?干吗跟着个一小时滴台湾佬到处乱跑?c00|

据俺周围滴情况调查,内地确实有不少女人嫁给台湾人,但多数是一些离异过滴老女人,嫁滴也多是台湾老兵。她们主要盯住滴是台湾老兵一辈子存下来滴那几个血汗钱(遗产),而不是看中其台湾佬!这种老女人多是从内地比较穷滴地方“输出”滴!:wink:

水电君要是在这方面有什么想法动了春心什么滴尽管说哦,可以整箱整箱滴甚至整车皮滴批发滴啦。价格从优,熟人更优阿哈哈哈!:alien::alien::alien:
联系电话:999/110/120
联系人:柴禾妞   :realmad:
发表于 2004-2-16 00: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柴mm是人贩子呀?再说了,人家“水电”哪能看上你那“穷山沟里的老女人”?贩卖人口是犯法的啊。
另:柴mm是军事院校毕业的?
发表于 2004-2-16 00: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新闻周刊:无性婚姻 性已被荒废

来源:http://www.awmhe.com

      新一期中国.新闻周刊刊出记者李径宇、吴佩霜文章《无性婚姻 性已被荒废》全文如下:

     在中国已婚或同居的男女中,每个月连一次性生活都不到的人超过了四分之一,而巨大的工作压力是婚姻性生活的头号杀手......

    “刘仁和妻子玛卓很久没有做爱了。虽然在婚前,刘仁是那样痴情地追求美女诗人玛卓,但婚后不久,他竟不怎么碰她了。有一次,刘仁在大街上看到一个性感的女人后,便跑回家里二话不说将玛卓压在沙发上做了那久违的男女之事。”

    这一幕发生在作家北村的小说《玛卓的爱情》里。如果认为小说是虚构的话,在现实中,确实已经有社会学家取得了类似的数据。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潘绥铭教授提供的一组抽样调查数据指出:在中国已婚或同居的男女中,每个月连一次性生活都不到的人超过了四分之一(28.7%),而在最近的一年里连一次性生活都没有的则占6.2%。

工作压力是性冲动的头号杀手?

有一个笑话,是讲日本人的。说有个日本人出国时填表格,在被问到“sex”一栏时,他老老实实答道:“一周两次”。这笑话是在说日本人的刻板。不过,一周两次,可能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性事频率。

性学家李银河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事实上,性生活的频率,因人而异,多了或者少了,都是当事人的选择,没有好坏之分。不过国外学界曾在世界各国作过调查,正常的情况是每周两次。但是在中国,中国人的性需求普遍不强,所以在这方面,中国排名很靠后。

而据另一个统计资料,在美国,20多岁的青年夫妻性生活是平均每周三四次;30岁以上的是每周大约两次;50岁以后才会降为每周一次。两相对比,联想到在中国城市中边边角角触目皆是的壮阳广告,难道中国男人真的集体阳痿了?

一个有3687人参加的网易网站调查可能会说明些问题:在100对婚姻中,喜欢上网和异性网友调情、至少有一个情人的占19.2%;结婚以来都是一种姿势做爱的占9.5%;一方无论如何努力,另一方总是“走神”的占6.4%;丈夫回来倒头就睡、对妻子态度冷淡的占4.7%;而最近一个月无性生活的——占14.5%。

对于“无性婚姻”的界定,从来就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说法,但大多数主流的性社会学家认为,夫妇间没有生理疾病或意外,却长达一个月以上没有默契的性生活,就是“无性婚姻”。

无性夫妇大致可分成两种,即“想做爱却不行”和“可以做却不做爱”。前者原因比较明确,一般起因是性功能障碍;而后者,却是以“太忙”、“太累”、“老了”等为由,对无性状态毫不自知,压根儿就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

人们要讨论的就是后者。因为它的“非正常”全都掩藏在“正常”之下。

记者调查得知,“可以做却不做爱”的情况,多数表现为“性的无意识回避”。它的特征是:有性欲,男女生理器官有正常反应,但却对异性接触不感兴趣。他们下意识地认为自己总有做不完的事,没时间也没心思做男女之事。

性学家指出,这是一种明显的精神性疾病。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这样的年轻人到处都是,“他们生存压力大,情绪焦虑,相当多的人时时面露疲态,郁闷成疾。可以说,为了出人头地,他们没有了性的快乐。”

网易网站的另一个有4530人参与的关于“无性婚姻”产生原因的调查显示:100人中,认为由于工作压力太大的占33.4%,认为是由于婚外情、一夜情泛滥造成“无性婚姻”的占18%,认为婚姻是爱的坟墓、爱是性的灵魂的占17.4%,认为由于缺乏性知识的占10.1%,认为由于性信息的滥觞、产生逆反心理的占7.5%。

从这个调查来看,巨大的工作压力的确是婚姻性生活的“头号杀手”。

先登记,后上床,还是先上床,后登记?

也有人提出,婚前同居是婚后无性的重要原因——“相爱了,同居了。结婚了,也就阳痿了。”

今天,婚前同居几乎比婚前不同居还要显得正常。最近,江苏省更是从地方法规中取消了“严禁无婚姻证明的男女混居”这一条。有人认为,婚前同居的时间几乎与婚后无性的程度成正比。意思是,婚前性生活越多,婚后的性生活自然就越冷淡。这个观点似乎还在一部分人中挺有市场,但潘绥铭教授和他的课题组的一项调查却不支持这种看法。

潘绥铭等选择了一批40岁以下、结婚在5年或5年之内的成年人作为样本调查。总的来看,登记前有过性行为的夫妻,比那些先登记后上床的夫妻,性生活和性爱都要好许多。这主要反映在:亲昵更多。

登记前有过性行为的丈夫,婚后经常拥抱妻子、吻妻子的可能性,是那些登记后才过性生活的丈夫的2.2倍;他们性生活次数也更多,要比那些没有登记前性行为的夫妻多出76%;在性生活中更加兴奋,是没有婚前性行为的夫妻的2.48倍;性高潮也更多,是那些先登记后上床的夫妻的2.11倍,尤其妻子获得性高潮的可能性,是先登记后上床的妻子的2.5倍;在性生活中丈夫也更加体贴妻子,丈夫帮助妻子获得性高潮的可能性达到那些“先登记后上床”夫妻的2.3倍。

这个调查显示,婚前同居,只会对婚后的“性福”更有益。

婚内损失婚外补?

另有人认为,婚外“一夜情”是除了工作压力大之外造成婚内无性的第二大杀手。潘绥铭和他的同事们调查到的两组数据显示:

今天的中国人中,性关系趋向多伴侣化,40岁以上的男、女有过多个性伴侣者百分比分别是20.8%、5.5%,而30~34岁的男、女中,这一比例分别上升到了45.8%和17.7%;

40岁以上男人中嫖过娼者占6.4%,40岁以下的占11.3%。更确切地说,25~29岁的男子中,有此经历者占16.7%。

数据是枯燥的,但这些数字反映了当今中国的婚外性状态。而正是这些数据使我们看到一个怪状——一方面是超过1/4男女的婚内(同居)无性,另一方面则是,婚外性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目前,还没有人论证出婚外性行为与“婚内无性”是否有直接的因果联系。但至少人们基本同意:在今日中国,婚外情或婚外性关系已对婚姻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学者范丽娟的调查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因婚外情引起的离婚诉讼占总数的25%~35%,在各类离婚理由中占第一位,沿海一些开放城市这一比例则高达50%到70%。

此外,关于婚内无性,研究者们还开列出以下原因:

一、性知识的缺乏和性技巧的单一,比如不恰当的时间,或不恰当的地点,或单调的姿势,乏味的氛围;

二、环境的恶化与污染、食物质量的下降,引起人体激素分泌失调,进而导致性冲动减弱;

三、人的本性就是“喜新厌旧”,无性婚姻是再正常不过了。这个原因显然看不出有任何办法能够有所改进,所以不免让人有点绝望。


不俗婚姻的最俗结局

说到最著名的无性爱侣,可能都绕不开法国大哲学家萨特与著名女权主义者、《第二性》的作者波伏娃这一对。他们相恋达50年之久,每天下午1点45分在巴黎著名的穹顶饭店共进午餐。但萨特却在本能上排斥婚姻。波伏娃接受了这个事实,同时还要忍受萨特朝三暮四的花心。

这不是一段平等的爱情,而波伏娃本人也曾有过几个情夫,虽然她一生永远忠实地爱着萨特。这两位哲学家是以常人罕见的精神与事业上的力量支持着他们关系的,然而即使如此,萨特念及他与其他女人们的关系,仍然不免叹道:“不结婚的规则和结婚的规则同样束缚人的手脚。”

如果说得近一些,我们中国人熟悉的,是台湾女歌手蔡琴和知名导演杨德昌的无性婚姻:

1984年,杨德昌因拍摄电影《青梅竹马》而结识了蔡琴。一年后,蔡琴和杨德昌喜结良缘。“无性婚姻”的想法是杨德昌提出的:我们应该保持柏拉图式的交流,不让这份感情掺入任何杂质,不能受到任何的亵渎和束缚……于是,他们同居一室,却不同床而卧;他们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婚后,蔡琴继续为人们吟唱情歌,杨德昌则成为“台湾新电影”的实力干将。他导演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独立时代》等佳作屡获国际大奖。他的每部电影都融入蔡琴无怨无悔的付出。

谁知,10年后,这段不俗的婚姻有了一个最俗的结局:杨德昌向蔡琴摊牌:他有了外遇。表面上恩爱的夫妻关系轰然倒塌。杨德昌给他们的婚姻下的结论是:“十年感情,一片空白。”也许,这个故事说明了性之于婚姻的重要。对于我们芸芸众生来说,没有性,再美好的婚姻终不过是“一片空白”。

近代性学研究发现:性爱是巨大的镇静剂。做爱时,人体可释放一种叫内啡呔的物质,它是一种天然的镇静、镇痛剂,能给整个神经系统创造一种轻松、无虑的内环境,从而提高免疫系统功能,使抗病能力得到提高。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如果婚姻无性,起码对健康来说是一种缺失。
发表于 2004-2-16 0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寻觅、挣扎、突围和演进--关于现代爱情、婚姻、家庭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作者:郜元宝
来源:http://www.awmhe.com
 

  1

  "五四"人物的感情生活一直备受关注。可惜,许多传记和研究论著分析"五四"人物的感情生活,注意力仍然集中于他们如何冲破封建婚姻的束缚,如何追求自由恋爱和新式婚姻,较少看到自由恋爱和新式婚姻的实际经验。

  就说以自由恋爱和新式婚姻轰动文坛的郁达夫、徐志摩罢,抛弃的东西固然不好,但努力追求的也着实使他们吃足苦头,"苦难没有认清,爱也没有学成",里尔克这句诗用在他们身上再合适不过。这又岂止郁、徐,鲁迅、吴宓、胡适、陈西滢、庐隐乃至萧红、艾青、曹禺,举凡深于情者,无论男女,命运不都很相似吗?新式恋爱婚姻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们,为什么在自己倡导和实践的生活方式上几乎无一例外地失败了呢?

  问题首先恐怕不是新式恋爱婚姻与"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孰优孰劣(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前者比后者好,总说得过去),问题在于,启蒙者因身份规定,向社会宣传自己认可的价值时,总喜欢把男女私情推向普遍化的社会价值;情感的价值外推越彻底,越容易偏离感情的原点,使之发生异化,变成某种社会象征和社会寓言,掩盖了千差万别的真情实感。发展到极端,甚至不惜因为前者牺牲后者,造成现代式的"存天理而去人欲"。比如凡旧式婚姻都要不得,不管当事人幸福与否;凡新式婚姻都好,也不管当事人幸福与否。类似这种认识一旦获得不容分辩的权威性,势必从根本上剥夺无论传统或现代的相爱者的情感自由。

  情感自由,包括反思自己所追求的情感乃至必要时大胆将其抛弃的自由;失了这种自由,正面价值很可能变成反面价值。

  2

  1931年7月,徐志摩带着和陆小曼婚姻失败的烦恼借住胡适家,无聊中看到胡适准备做考证的《醒世姻缘传》,爱不释手,很快写出九千多字的《<醒世姻缘传>序》,对该小说推崇备至。胡适说那篇文章是徐"生平最长的,最谨严的议论文字",他自己在徐过世后不久完成的考证文章,足足三万余言,更是不吝褒词。这部据说出自蒲松龄之手的长篇章回小说,主要描写女性对男性极变态的折磨和男性对女性极变态的畏惧,对此他们似乎特别于心戚戚焉。虽然两人异口同声指出小说有污蔑女性的不实之辞,对女性变态也给予高度同情,但一望而知是绅士门面语;真想说的话,还是他们对主人公狄希陈的"厌女症"与"女性迫害狂"的深厚同情。

  胡适夫人江冬秀是旧式女性,却已经被新派丈夫接纳了,二人之间甚至不无新式恋爱的基础,况且婚后还大可朝这方面继续努力--只不过事实上失败了,于是就有了胡适的难言的怨望。徐夫人陆小曼则完全是新式女性,不过这位新女性自身固有的缺点与困境并没有因为新式恋爱结婚立即被克服,于是又有了徐志摩的同样难言的痛苦。处境不同,看小说的角度也不一样,胡适的考证强调古代妇女"七出"之难--许多附加条件使一般男家很难休掉媳妇,徐志摩则主要同情狄希陈对悍妇的畏惧与逃避。他们都是借别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投射对各自家中河东狮吼的厌烦与畏惧。

  但狄希陈是无辜的,恶妻并非主动选择,这和徐、胡颇不相同。徐志摩陆小曼是先各自离婚然后自由结合,胡博士虽然和美国姑娘韦莲司过从甚密,却并不嫌弃家中未婚妻,他和江冬秀结婚的感情基础也是有诗为证的。胡、徐一把鼻涕一把泪地为《醒世姻缘传》写序做考证,隐约发泄他们对女性的不满、失望乃至恐惧,这种偷梁换柱的做法,是在和狄希陈完全不同的背景下进行的。确切地说,种种不满,不是因为婚前无爱,而是因为婚后失爱。

  还是鲁迅伟大,20年代中期创作的小说《伤逝》,就让男主人公涓生嗫嚅着然而绝对明确地告诉先前的爱人:"我已经不爱你了!"涓生认为这是"说真实","说真实自然须有极大的勇气的;假如没有这勇气,而苟安于虚伪,那也便是不能开辟新的生路的人。"涓生说出的真实送了子君的命,令他追悔莫及,但他仍然强调,无爱的曾经相爱者彼此说谎,结局只有空虚;说出真实,倒可以彼此敬重,"毅然前行"。他们最终没做到这一点,除了环境险恶,主要原因还是子君不肯承认自己其实也已经没有爱,不能绝处逢生,激起当初相爱时曾经有过的"勇敢和无畏"。不敢正视无爱,不敢说出"不爱",专靠"复习"已逝的旧爱过活,这才失去了"开辟新的生路"所必需的信心与勇气。

  现实生活中,并不乏像鲁迅那样大胆说出没有爱和无所爱的真相的人,可一旦发表于公共领域,还得以旧的婚姻家庭向新的恋爱结婚的跳跃为叙事重心,此后的故事,依然不能浮出文学的表面。其中难言之隐,就因为当时的社会主题是反封建,反封建以后乃至反封建者自己身上从一而终一锤子买卖的心理,尚不能作为全社会的兴趣中心提出来。硬要提出,不仅不合时宜,也有损于启蒙者自身形象。儒家传统一向以"己所不欲,毋施于人"为最高道德准则,自己主张的价值都要怀疑,丢弃,又怎能向被启蒙者交代?何况,这种痛苦的决断,在表面形式上和"始乱终弃"的传统模式那么相似,这就更让启蒙者动弹不得,只能受制于自己的启蒙话语,甚至成为自己的主张的奴隶。

  "五四"爱情叙事的突出特征,就是那种一开始便凝固了的"恋人絮语",它遮蔽了过程与结局必然遭遇的没有爱和无所爱的现实,压抑了从现实出发说出"不爱"的自由与权力。这种"恋人絮语"不完全,也不彻底。子君勇敢地说"爱",只是对先前的没有爱和无所爱的简单反抗,这以后如何面对反抗者自身依然没有爱和无所爱的困境,如何对先前共同的反抗者直率地说出"不爱",则是更复杂更严峻的问题。不能对新的没有爱和无所爱做出自然反应,还能在一次性完成的自由恋爱失败之后展开新的追求吗?在新式爱情婚姻的普遍规则笼罩下,许多人只能强忍煎熬,慢慢饮下自酿的苦酒。金盖子底下的实际内容不能随便曝光,长期捂着的酱缸,充满了痛苦,也滋生着新的罪恶与堕落。

  关涉到"爱"的文学,只有迎面碰上何以爱何以不爱这个基本问题而无所假借--不许轻易将基本问题转换为不同层次的另一些问题--才能触及灵魂深处和生命底层。"五四"教人怎样说"爱",却没教相爱者如何说"不爱",而不会说"不爱",也就大大减少了说"爱"的分量。"五四"作为意识形态大肆宣扬的"爱"的哲学,始终自觉不自觉地压抑着另一种应该相互补充的"不爱"的哲学,这就阻碍了人们在现代生活条件下对没有爱和无所爱的根源作深入的思考。

  《伤逝》之所以耐读,就因为鲁迅深刻表现了涓生在掩盖"不爱"的真相而说谎,与坦陈"不爱"而悔恨悲哀之间长久经受的灵魂紧张。鲁迅没有给灵魂的问题找出答案,但他的真诚书写,毕竟让那些顾左右而言它的无谓的诠解纷纷落空,《伤逝》也因此一直以其不容抹杀的灵魂问题傲立于百年文学史中。相比之下,"五四"时期大多数恋爱小说之所以给人轻薄幼稚的印象,也就因为它们未能正视现代恋人没有爱和无所爱的痛苦,未能体会他们无可奈何地说出"我已经不爱你了"之时和之后灵魂中发生的变化。

  3

  "爱",是中国现代启蒙主义者许诺给国民的最高价值,男女情爱则是这个价值的集中体现。鲁迅在"五四"时期所作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就明白宣称:"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他的"呐喊",其中主要就是要替中国叫出"没有爱和无所爱的悲哀",直叫到这种悲剧结束。鲁迅所谓"爱",不过是建立在人道主义的生物学基础上的同情与怜悯,比如父亲基于他对"后辈应该超过前辈"的进化论的认识,对后辈自觉作出的奉献与牺牲。这种"爱"的根基,实际上经不起推敲,就连鲁迅自己后来也时时表示怀疑,所以曾几何时他便只剩下"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了,连这"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也不得见了,便只好通过涓生之口,来宣布他的现代之爱的神话的破灭。稍后,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则由女性说出了《伤逝》主人公同样的心声。对现代中国爱的哲学来说,这两部经典之作同时也是不祥之音和"真的恶声",它们共同提示了现代之爱的无根性。

  20年代末、30年代初,似乎觉醒于个人主义的根基不稳而投向集体主义怀抱,但这里的"集体",不同于马克斯·舍勒在《基督教的爱理念与当今世界》一文中所说的人类在上帝之中合而为一的那种"集体理念",也不同于中国传统所说的"天地一体之仁",而是把这一切统统抛开的现代社会学所理解的某种孤独的个人的集合体。在这个集合体中,孤独的个人的爱的理想只能紧紧依恋于所谓集体的社会改造和社会革命的憧憬,"革命+恋爱"的模式遂风行一时(蒋光赤、茅盾)。但聪明人用不了多久便看穿了这种出路的渺茫,作为一种反拨,滥情、畸恋和"皮肤滥淫"比"革命+恋爱"的风气更加强劲(郁达夫、张资平)。40年代,出了钱钟书、张爱玲这两个一等一的现代情种,他们善于描写孤独的现代自我对爱的怀疑和与此同时不可遏止的爱的饥渴,以及在怀疑和饥渴双重煎熬中恋人之间的怨恨、试探、投入、嘲讽、受伤、背叛,游戏的结局,只有中国传统"世情"和"言情"小说早就揭示了的"虚无的底子",不过穿上了现代词语的衣裳而已。40至70年代,"革命+恋爱"的模式,借助政治革命的节节胜利而逐渐一统天下,与当初这个模式的粗糙呈现有所不同,政治话语的光环和潜伏在下面的无边无际的欲望的海洋的波动,几乎成了三十多年中国小说奇特的二元结构,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到《林海雪原》,从《创业史》到《山乡巨变》,从《风云初记》到《迎春花》,莫不如此。70年代末到80年代上半段,是个人主义、人道主义的爱的神话的全面复活期,"五四"初期的纯真,掺和着解冻时节的幸福意识,在刚刚过去的历史惨剧的对照下显得格外光明而美好(张洁、舒婷、路遥、前期王安忆),但很快就是90年代的来临,80年代的"恋人絮语"纷纷破产,迅速转向身体和性(王安忆、陈染、林白、韩东、朱文、卫慧)。

  一个世纪以来,现代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爱欲,一直在寻觅、突围、挣扎,但终于还是回到了鲁迅的原点,就是无可奈何地承认"没有爱和无所爱的悲哀",以至于现代汉语中涉及爱的话语和词汇经过这一番折腾,似乎也显得精疲力竭,难以启齿了。

  现代中国之爱,建立在人道主义的个人主义的基石上--借用海德格尔批评萨特的话,就是建立在"其上只有人的平面上"。"现当代文学"固然已经将这一度的情感发挥出来了,但在这一度之外,文学却无力表现,甚至无从想象,文学对爱的探索因此显得极为有限:

  "静静地,我们拥抱在

  用言语所能照明的世界里,

  而那未成形的黑暗是可怕的,"

  "五四"以来的爱的话语,只能这样照亮情感世界的一半,另一半依然处于可怕的黑暗中,这也正如诗人所感叹的--

  "那窒息我们的,是甜蜜的未生即死的言语,

  它底幽灵笼罩,使我们游离,

  游进混乱的爱底自由和美丽。"

  站在这种自觉的立场,一直被中国现代文明所拒绝的另一种爱的话语,就特别能够打动现在的中国的心灵: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甚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但这种爱,和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现代之爱无关,二者甚至是根本对立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16 15:40 , Processed in 0.08437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