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459|回复: 21

冷冶夫:纪录片创作之我见(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2-27 15: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纪录片是“等”来的真实

作者:冷冶夫

       纪录片的定义与界定,始终是电视界争论的焦点。抛开不同流派对其本质属性认识的差异,不同种类的纪录片在非虚构性和原生态记录上还是具备了大量的共同点。尤其纪录片的定义,在各种教科书和学术论文上已经有诸多体现。如:纪录片是直接取材与现实生活中的、用跟拍采访等方式制作的电视片;纪录片是用非虚构的方式记录人和事及细节,并通过剪辑等现代传媒组合手段拍摄完成的电视片等。其实,纪录片在共性与特性上远不止如此,后现代派纪录片中虚拟时空与事物的出现更对纪录片的原始定义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质疑。我们不妨尝试从制作理念的角度去揣测纪录片的本质。

     现实中,我们在拍纪录片的时候,为什么总要比拍新闻性专题(《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的时间要长呢?这是因为纪录片拍摄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有选择地纪录现实生活中的原生态。而这种原生态的记录又是需要时间的。特别是要记录出“故事”和“情节”,就更需要一定的时间功底。纪录片的定义和内涵决定了这种片子的情节和故事不可能像电影电视剧那样编造,所以制做人员往往在拍摄时,要等待“情节”和“故事”的出现。《龙脊》的前期拍摄经历了一年四季。《女特警雷敏》中的一个雷敏从来不使用手绢的细节,编导们整整等拍了4年。日本电视纪录片《小鸭子的故事》则是从鸭蛋开始拍起,一直拍到最后一只小鸭子飞上蓝天。对其中一只小鸭子在水面上总也飞不起来的故事情节,日本的电视人整整等拍了43天。还有一部去年获全国卫生系统一等奖的片子《生死之间》,反映的是北京某医院抢救突死病人的全过程。片子的作者为了完整地拍到了这组抢救成功的案例,架着摄像机等了12天。而世界著名的自然类纪录片《角马大迁移》、《猎豹三兄弟》等,更是十几年风雨无阻记录的结晶。

     纪录片的非虚构性促使精品纪录片的成功要素必须紧贴时间观念,所以“等”,可能是纪录片创作人员必须把握的一个“根”。难怪有人把纪录片叫做“功夫片”。也就是说,不下一定的功夫,不花时间去“等”、是拍不到好的故事或好的情节的。肯定的说,现在国内纪录片能够沉得住气的不是很多,类似《平衡》、《潜伏行动》、《四姐》这种能够“等”拍到历经人间沧桑的“功夫片”并不多。“等”的时间跨度的增加,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物性格与事件的情节和细节定位。换句话说,“等”的时间越长,记录的时间跨度越大,被纪录的人或事的故事、情节、细节也就越丰厚,正是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所以,“等”不仅是个时间问题,更是对纪录片创作的态度问题。因为“等”拍到的故事,毕竟比等不及而“导”出来的故事更真实感人。
发表于 2004-2-27 20: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的过程其实充满了未知和辛苦。向热爱纪录片的老师们致敬!
 楼主| 发表于 2004-2-27 21: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仅供纪录片爱好者参考。多谢鼓励!
发表于 2004-2-28 11: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冷老师:您说的“等”我觉得是制作纪录片的一个方面,事实上在制作片子时尤其是电视台的纪录片栏目,规定了制作的时间和播出的时间,很多时候是没有办法去“等”的,那是否就意味着纪录片的栏目化是会削弱纪录片的品质的呢?
 楼主| 发表于 2004-2-28 16: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毫无疑问的。尤其是“命题作文”,逼着编导们先行订好拍什么不拍什么。特别是有些应该用画面语言说明的问题,由于时间紧而不得不大量使用话筒。而“看到的故事”和“听到的故事”完全是两个档次。话筒采访到的故事不用“等”,找到被采访人就可以了;而画面语言的故事只能“等”拍,否则就只有导拍。
 楼主| 发表于 2004-2-28 16: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栏目化经营纪录片,对节目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不是绝对的。好的纪录片完全可以分成几次播出,象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播出的《角马大迁移》,一共分了12集,每集50分钟。央视的《生活空间》,也经常把60分钟的纪录片分4次播出。影响纪录片品质的是“命题作文”和大量使用话筒(采访出来的故事)。
发表于 2004-2-29 13: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大量使用话筒也就是“听到的故事”会影响纪录片的品质。那么这次在四川电视节上获金熊猫奖的、由央视《讲述》栏目制作的纪录片“达巴在歌唱”就是完全采用这种手法和形态。它的拍摄时间一周,投资一万五千元,但是在这次评比上却打败了那些高投入、长时间拍摄的纪录片。为什么呢?
 楼主| 发表于 2004-2-29 14: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泛指的纪录片,应该以画面为主;那种“头接头”的访谈对话类节目,严格地讲不属于纪录片。我只参加过2次国际评奖活动,没有看到过“对话”类节目参加(访谈对话节目参加新闻类节目评奖)。这些年在国际上获得大奖的节目,都是以画面取胜的。如《沙与海》、《英与白》、《祖屋》、《西藏的诱惑》、《三节草》、《神鹿啊神鹿》等。就是一些高质量的DV纪录片,也都是“画面语言的故事”。我不是否认“话筒采访的故事”,而是说,用画面还是用话筒作纪录片,是纪录片的两个层次。因为电视不是广播,它的本体是给人看的,所以视觉艺术是纪录片的灵魂。一些获得嘎那电影节的老牌纪录片,也很少有长时间的访谈对话。如《北方的那努克》、《普通法西斯》、《亚兰岛人》、《夏日纪事》等。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 本贴由 冷冶夫 于 2004-2-29  18:36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4-2-29 15: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指教!
目标:高层次!:)
 楼主| 发表于 2004-2-29 18: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朋友,都是纪录片爱好者。我的观点也肯定有偏颇之处,仅供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3-19 11:50 , Processed in 0.08256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