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38|回复: 0

咬文嚼字:从王怡误读说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13 12: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收到赠阅的2003年7月17日《外滩画报》,其A19版上有王怡的一篇文章《今识“智子疑邻”》。

  《今识“智子疑邻”》如果是一篇普通的报刊烂文,犯这个小错误我不会专门撰文批评———当然我也不会细读。既然是王怡写的,发现此误而为朋友隐有悖知识分子的良知。当然我还可以直接告诉王怡本人———我对许多朋友都是这么做的,发现有误即直告,朋友是否不快在所不计。我非常希望知识界朋友对我也能投桃报李,一旦发现我的任何错误都直告无隐。比如余世存就面告我曾把《庄子》第二篇《齐物论》误写成首篇,读者朋友燕宏博也曾来信指出我把古龙《绝代双骄》中的“李大嘴”误归金庸名下,我都感激不尽并欣然改正。但我认为私下指正并非批评的正途,而有置私谊于公义之上的嫌疑。批评的正途是公开批评,因为文章和著作一旦问世即成公器,公开批评不仅对被批评者有教益,使之明白生有涯而知无涯,无论学问如何之大,令名如何之盛,切不可盲目自大,轻率为文,而应永远谨慎命笔,精审立言,而且能够部分消除所犯错误在读者中的消极影响,相当于批评者出钱替被批评者还债,故公开批评比私下指正对被批评者的恩惠更大。

  然而前有专人评点赵忠祥的书《岁月随想》,指出了大量初级错误,赵“老师”闻之暴跳如雷;近有金文明的专著《石破天惊逗秋雨》指出余秋雨的一百多个错误,余“大师”连金著都未寓目,风闻后就拙劣地狡辩。殊不知,暴跳如雷与狡辩比任何“硬伤”都更不可恕。知识分子的祖师爷亚里士多德说:“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话是判别知识分子之真伪的试金石。真正的知识分子,必定“闻过则喜”且“从善如流”,只要在基本事实层面批评者说得对,决不会计较批评者的“态度”———“态度就是一切”只是政治立场,“真理就是一切”才是知识立场。伪知识分子都是不可救药的自恋狂、欺世盗名的生意人,他们必定认为本人清誉比传播真知更为重要,所以一定是反亚里士多德之道而行之:“我爱面子,我不爱真理。”既然余秋雨坚持对“致仕”的独家误读,那就让他的书永远“致仕”下去吧———他的书本来并不太烂,但把错误进行到底就成了真正的烂书。中国古代的一个笑话说,有两个人为四七等于二十七还是四七等于二十八而争论不休,最后赌一块钱请人裁决,裁决者判坚持四七等于二十八的人输。胜者拿了赌金高兴而去,输者不服。裁决者说,你输一块钱让他糊涂一辈子,还不满意?跟这种人争论,我看你是脑子进水。

  因为国内知识界现在一团和气抹稀泥的多,朋友之间更是助拳帮腔的多,直言无隐的少,批评空气很不健康,故本文亦如我批评过的张中行老先生那样,来了个“出租车司机绕远道”式的远开头,入正题前有以上啰唆,以下言归正传。

  王怡此文谈的是今年高考的材料作文,该材料取自《韩非子·说难》: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这一寓言历来被概括为成语“智子疑邻”,正如大多数成语都被概括为四字结构————我称之为汉语的“黄金节奏”,故古诗以四言的《诗经》启其端有其必然。但“智子疑邻”不同于“和氏献璧”(出《韩非子》)、“郑人买履”(出《韩非子》)、“塞翁失马”(出《淮南子》)那样的主谓宾结构,而是省略主语的连续两个动宾结构,还原其省略部分,应为“富人智其子而疑其邻”。

  王怡此文以“今识”分析这则寓言,见解颇为独到,但他全文皆把主角“富人”易为“智子”,如“韩非的本意并非批评智子”、“智子之所以不怀疑儿子”等等,就误把“智子”视为与“孟子”、“荀子”一样的人名了。

作者 : 转自南方都市报
(2003-07-2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18 11:21 , Processed in 0.22736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