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197|回复: 2

博导李如龙先生访谈录:(一)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16 02: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如龙教授简介:

      李如龙,1936年11月生,福建南安人。1958年2月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留系任教,随后参加全国汉语方言普查,负责闽南、闽西方言调查。1960年至1963年主持《福建省汉语方言概况》编写工作,兼任厦大科研处文科科长和学报编委。1973年调福建师大中文系,先后任方言研究室主任、福建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福建省语委委员。数十年间调查闽北、闽东方言数十个。1981至1987年两次受中国语言学会和国家语委委托,主办全国汉语方言研究班,培养方言调查研究人员近百人。1983年任副教授,1987年起招收硕士生,1989年升任教授。1994年调任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同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为博士生导师,共招收4届汉语方言学博士生15名。1997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审组成员。1998年转任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1999年起共招收汉语方言学、汉语词汇学博士生17名。2000年筹建厦门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1990年代以来,先后被汕头大学、福建师大、河北师大、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北京广播学院、暨南大学、黑龙江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华中师大、南京师大、河北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并多次出国、出境讲学。为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并先后任中国地名学会理事、中国应用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国际中国语言学会及国际客家学会理事,为历届闽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客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国际合作的东南方言比较研究讨论会的召集人。40多年来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学、汉语音韵学,旁及汉语词汇学、汉语地名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出版专著20多种,论文100多篇,合计200多万字。



问:李先生您好!自1958年您从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并留校执教,至今已整整45年。这45年里您在汉语方言学、音韵学、词汇学、地名学、语言教育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并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您是如何走上语言学研究道路的,您最初受到的影响是什么?


答:最初的影响,可以说是童年的语言习得和青少年时期的语言教育。我出生在闽南话发源地南安,那里是泉州音两种口音的分界处,从小学到中学我接触到这两种口音,觉得很有趣。后来又到了厦门,学习厦门口音,接触到各种闽南话和其他闽方言,当然也学普通话。这些经历使我对学语言学发生了兴趣。

      厦门大学有比较深厚的国学传统,它创办以后,很多语言学家都在这里任过教,像沈兼士、周辨明、林语堂、罗常培,后来还有我的老师黄典诚先生。前面几位学者待的时间不长,可是大学者待过的地方毕竟有他的影响,厦门大学在语言学方面是有一定传统的,所以我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就想从事语言学的研究。当时正赶上五十年代文字改革运动,从中央到地方都比较重视,开展了不少活动,像制定汉语拼音、简化汉字、方言调查。五七年以后全国开展方言普查,我从头到尾参加了,在实践中增长了许多知识。我想,方言普查是我的语言学生涯的第一步,它让我在语言实践中获得了很多书本上得不到的东西。开头从母语闽南话入手,调查了泉州话、厦门话、漳州话,然后调查了闽西的客家话,去过长汀、连城、上杭,以后又到过闽北的将乐、泰宁、邵武。从那时到现在有四十多年了,我一直对方言调查有着浓烈的兴趣。记得八十年代全省修方言志时,我在福建师大,经常在放寒暑假时去调查,快过春节时家家都放鞭炮了才回家,几年间跑遍了闽北的每一个县。从81、82年以后这几年,在这个基础上又作了比较研究,这是又一个山峰,由此去解释事实。开始是闽语的比较,后来带着三个学生作了客赣方言34个点的比较。90年代去了广州之后又作了粤西客家话的比较,以后在粤语地区作了粤语的调查和比较。

问:汉语方言学是您倾注心血最多成果也最多的领域。有人说,在中国您和郑张尚芳先生是做田野调查最多、调查范围最广的学者。迄今为止,您都调查过哪些方言?方言调查需要花大量时间精力,您如何能调查这么多的方言?田野调查对您的语言学研究起的作用有多大?在哪些方面影响了您对语言学问题的看法?


答:我前后调查了上百个点,有的是带着学生调查,有的是调查学生的母语。调查方言当中甘苦倍尝,特别是在五六十年代,下乡时工作条件差得多,碰到了问题只能自己琢磨,有许多辛苦、快乐和收获。
我想,调查实践是从事方言学一个最根本的基础,做得好,可以出人才、出成果、出理论,它能激发我的兴趣,所以我能乐此不疲,从来没有后悔过。直到现在,虽然年纪不小了,下去作调查有不少困难,依然想找种种机会作调查。调查方言,正像李荣先生所说的,由近及远,先从母语和住地的方言入手,然后向外扩展,这样有许多方便。因为前前后后作过的调查比较多,逐渐的就拿各种方言差异做比较。我的方言比较也是由近及远,从闽语到客赣语,从客赣到粤语、吴语。经过比较,对于方言区之间的差异,方言的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的差异, 以及同时同地的方言里,老、中、轻三代人的不同口音, 慢慢就有了理解。

     方言调查对我的研究工作确实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一步不跨出去你怎么开展研究。这一点在中国的方言学中一开始就建立了非常好的传统,重视调查,重视描写,这是方言研究的起点。从调查、描写入手,进一步做比较研究,理解方言现象,认识其中的规律,就会使你的兴趣长盛不衰。调查研究要做得好,我想应该有两个条件。第一,你调查了这种话,最好会说会听这种话,你就能进入这种方言的境界,如果只是做调查和描写,变成调查报告就交差了事,你的认识就大不一样,有时还难免隔靴搔痒, 抓不到要害。第二,要有一个想问题的习惯,不能停留于听音记音, 如实描写,见到任何一个语言事实,都要想想怎么来解释这种现象,有没有这种动力你的理解和认识也会大不一样。总之,没学会这种话,仍旧是隔岸观火;不愿意思索,语料就不能成为研究的素材,不能成为引出结论的基础。


问:您从闽语调查扩展到赣语、客语、粤语,您自己也学过不少方言,包括吴语,对于东南方言做过多年研究,您认为东南方言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汉语东南方言是如何形成的?


答:中华民族是从北部、西部走向东南部的,东南方言的主要来源是南下移民带来的北方汉语。闽粤客赣湘吴徽平,不论什么方言,我想都是多来源、多层次形成的,不同时代的通语对不同方言有影响,方言之间也有接触。吴闽之间、客赣之间、客粤之间、闽客之间、湘赣之间、粤平之间、吴徽之间,都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每一种方言都有自己的历史,都有很多异质的成分,也就是说有多种层次。必须作具体分析,不要简单地说谁从谁分出来,谁是叔父谁是侄儿。另外,东南方言也融合了一些土著的“底层”,就是古代的百越语。这就要和少数民族语言作比较。目前这种比较才刚开始。近来有的学者认为东南方言是以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为主体,逐步接受北方汉语形成的,这种看法也值得关注。


问:东南亚地区的汉语方言主要是从闽粤琼等地漂流过去的,它们的根都在中国大陆。那么,研究汉语东南方言,东南亚地区的汉语方言是否可以忽略不计?您在上世纪90年代就倡导了东南亚华人语言研究,最近您跟张双庆教授主持的《中国六省区及东南亚闽方言调查研究计划》,也包括东南亚地区的汉语方言,您这样计划当时的想法是什么?东南亚地区的汉语方言研究的价值在哪里?


答:汉语方言在大陆以外的分布,从海南岛到台湾、东南亚一带,都是后来移民带去的,这些方言跟在本土生长出来的方言是不一样的。在本土中生长的方言,作为最基本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总是自给自足的,漂流到外地去就受到各方面的干扰,它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就不一样。所以,研究本土的方言和外迁的方言确有不同。如果为了研究这个方言的历史和现状,外迁的方言也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它们也有特殊的价值,这种价值就在于,它离开了本土之后发生了变异,它处在多语言、多方言的环境中,不同的经济生活、文化背景、社会生活怎样影响它的变化。这对于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研究是非常有趣、非常有意义的课题。我主张研究东南亚的许多汉语方言就是从这一点出发的。最早到东南亚去的是闽南人,闽南话至今在东南亚还有上千万的人会说,研究闽方言不能不知道东南亚闽裔的方言。
发表于 2005-11-28 10: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博导 李如龙先生访谈录:(一)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1&tid=526
李如龙先生访谈录:(十三) 您教学和研究中的乐趣是什么?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4&tid=1198
  李如龙先生访谈录:(十二) 您认为中国的语言研究在方法论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4&tid=1197
  李如龙先生访谈录:(十一)请您谈谈其他领域研究的体会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4&tid=1196
  李如龙先生访谈录:(十)您能不能谈词汇学研究中的一些当务之急的课题?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4&tid=1145
   李如龙先生访谈录:(九)您开始招收词汇学专业博士生的动因是什么?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4&tid=1144
   李如龙先生访谈录:(四)汉语方言特证词的研究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4&tid=529
   李如龙先生访谈录:(三)如何考释方言本字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4&tid=528
   李如龙先生访谈录:(二)方言学与音韵学、语音史研究的关系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4&tid=527
   李如龙先生访谈录:(八)方言材料的历史层次如何确定?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4&tid=1142  
   李如龙先生访谈录:(七)方言学与音韵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4&tid=1141
   李如龙先生访谈录:(六)汉语语法史和词汇史研究如何借重方言研究的成果?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4&tid=1140
   李如龙先生访谈录:(五)方言语法研究对方言分区的认识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4&tid=1139

[ 本贴由 vudik 于 2005-11-28  10:42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5 18:34 , Processed in 0.07798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